上古華夏人皇始祖傳說(一)

(2016-08-31 13:37:48)【人皇軒轅氏】古帝名。傳說是中原各族的共同祖先。少典之子,姓公孫,居軒轅之丘,故號軒轅氏。又居姬水,因改姓姬。國於有熊,亦稱有熊氏。以土德王,土色黃,故曰黃帝。《易?繫辭下》:「神農氏沒,黃帝、堯、舜氏作,通其變,使民不倦。」孔穎達疏:「黃帝,有熊氏少典之子,姬姓也。」《史記?五帝本紀》:「黃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孫,名曰軒轅。生而神靈,弱而能言,幼而徇齊,長而敦敏,成而聰明。」裴?集解:「號有熊。」司馬貞索隱:「有土德之瑞,土色黃,故稱黃帝,猶神農火德王而稱炎帝然也。」郭沫若《殘春及其他?殘春一》:「但是他那粉白色的皮膚,平滑無表情的相貌,好像是我們祖先傳來的一種烙印一樣,早使我知道他是我們黃帝的子孫了。」黃帝(英文:thehuangdi;mauslleum)(前2697-前2599年)少典之子,本姓公孫,長居姬水,因改姓姬,居軒轅之丘(在今河南新鄭西北),故號軒轅氏,出生、創業和建都於有熊(今河南新鄭),故亦稱有熊氏,因有土德之瑞,故號黃帝。人文始祖----軒轅黃帝歷史身份:華夏族始祖,人文初祖,中國遠古時期部落聯盟首領,天下共主。神話身份:神界中央天帝黃帝所居為姬水[jiriver],黃帝以姬水成――《國語?晉語》據傳他出生幾十天就會說話,少年時思維敏捷,青年時敦厚能幹,成年後聰明堅毅。黃帝:姬水成以土德王天下,土色黃,故稱黃帝。父親:少典(名為祁昆)(據《史記》的《五帝本紀》和《秦本紀》記載都涉及「少典」,提及時期相差幾代,《史記》的少典是指部族。)母親:附寶妻子:黃帝有四妃十嬪。正妃為西陵氏,名嫘祖,她教人民養蠶縲絲,織出絲綢做衣裳,故有「先蠶」的稱號,次妃方雷氏女,名女節,次妃彤魚氏女,次妃名嫫母,班在三人之下,長相醜陋,但德行高尚,深受黃帝敬重。臣屬:炎帝、應龍、風伯、雨師、天女、倉頡、風后、伶倫、力牧、常先、大鴻神皇女魃等子孫:帝共有二十五個兒子,其中十四人被分封得姓。這十四人共得到十二個姓,它們是:姬、酉、祁、己、滕、?、任、荀、僖、?、儇、衣。另外,青陽、蒼林與姬同姓。而少昊(己姓)、顓頊(次子昌意之子)、帝嚳(長子之孫)、唐堯(長子玄孫)、虞舜(次子八代孫),以及夏朝、商朝(子姓)、周朝的君主都是黃帝的子孫。後來的五帝少昊、顓頊、堯、舜、禹以及夏禹、商族的祖先、周族的祖先等,都是黃帝的後裔,這些後裔都繼承了姬姓,他的後代周武王(姬發)建立了周朝;在西周初年周武王(姬發)大封諸侯時,其中姬姓國就有53個,這些姬姓國的後代多數改以國名、封邑名以及祖父名、號為姓,姬姓反而不多了。加上唐代的時候為了避李隆基的諱,把姬姓改為周姓。這樣一來,雖然姬姓曾是很大的姓,但今天卻已經不多見了。.姬姓在大陸和台灣都沒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黃帝同炎帝並稱中華民族始祖,華夏部落聯盟領袖,我們的祖先。以他首先統一華夏族的偉績而載入史冊。他播百穀草木,大力發展生產,創造文字,始制衣冠,建造舟車,發明指南車,定算數,制音律,創醫學等,是承前啟後中華文明的先祖。傳說中遠古時代華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黃帝誕辰:黃帝的誕辰是農曆三月初三,即上巳節,是漢族水邊飲宴、郊外游春的節日。中國自古有「二月二,龍抬頭;三月三,生黃帝」的說法。誕生:西元前24世紀,河南新鄭駕崩:西元前23世紀即位:西元前24世紀即位。葬地:陝西省延安府中部縣橋山軒轅黃帝是中國古史傳說時期最早的宗祖神,華夏族形成後被公認為全族的始祖。上古時期約在姬水一帶形成的較為先進的黃帝族,即因這位傑出的始祖而得名。黃帝族和住在姜水(在今陝西岐山、武功附近注入渭水)一帶的姜姓炎帝族世代互通婚姻。後黃帝族後裔中的一支進入今山西南部,創造了夏文化,遂稱夏族。夏族進入中原建立了中國第一個王朝夏代。《國語.晉語》及《世本》和《大戴禮記》中的《帝系》,都說黃帝是少典之子。《史記.五帝本紀》說黃帝「姓公孫,名曰軒轅」,其國號為「有熊」。《易.繫辭》、《世本.作篇》等各種文獻都盛稱黃帝時期有許多發明創造。屬於生產技術方面的,有穿井、作杵臼、作弓矢、服牛乘馬、作駕、作舟等;屬於物質生活方面的,有制衣裳、旃冕等;精神文化方面則有作甲子、占日月、算數、調歷、造律呂、笙竽、醫藥、文字等。其中當然有不少是黃帝以後的發明創造,但也反映了黃帝族獲得的輝煌成就。《戰國策.秦策》記蘇秦把「黃帝伐涿鹿而禽蚩尤」與堯伐?兜,舜伐三苗,禹伐共工,湯伐夏,武王伐紂並稱,表明這是黃帝一生中主要的戰績。黃帝族經過夏、周兩代與其他各族的衝突、交往與融合,到戰國時期形成了統一的華夏族。傳說軒轅黃帝入主中原後就活動在河南新鄭、禹州和新密的具茨、萁山一帶,在這裡留下了大批古迹和動人的傳說。比如在大鴻寨的練兵場,藏兵洞,在逍遙觀一帶的修道庵以及他辭別群臣的散駕之地散駕村。而他群臣的封地也多在這一帶。比如風后的封地封后頂,力牧的封地稱力牧場、方雷的封地方山,雍氏的封地雍城,以及他在這裡見大隗,廣成子的地方等等。【黃帝故里】關於黃帝籍貫,絕大多數古代文獻記載黃帝故里在有熊(今河南新鄭),也有個別觀點主張「崑崙說」、「天水說」、黃帝故里---河南新鄭「姬水說」和「壽丘說」。後面的幾種觀點,早已經被學術界一一駁倒。值得一提的是,漢代山東曲阜人孔安國為了提高他家鄉的知名度,謊稱黃帝生於壽丘,受其誤導,西晉學者皇甫謐在《帝王世紀》中附和了一下,當時就有人指出了皇甫謐的錯誤。孔安國篡改歷史嚴重,其觀點也早已經被歷代史學家用如山的鐵證駁倒,經其染指的書也被稱為《偽古文尚書》。從春秋時期起,鄭國名相子產就曾帶領民眾登具茨山祭拜黃帝,戰國時期魏國的正史《竹書紀年》對黃帝故里在新鄭有明確記載。對於黃帝故里在新鄭,歷代文獻記載很多,新鄭的古迹也很多。特別是十幾年前發現的「具茨山天書」和「具茨山岩畫」等遠古時期遺址,進一步肯定了新鄭的黃帝故里地位。學術界早已對此達成共識。黃帝故里在河南新鄭,這是國內史學界的共識。幾乎所有的古代文獻都可以佐證,並且有20多處黃帝時期的歷史遺迹可以佐證。新鄭黃帝故里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國家aaaa級景區,是全國唯一的華僑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新鄭黃帝故里拜祖大典是中華第一大典,是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新鄭黃帝故里是海內外炎黃子孫尋根拜祖的聖地,也是十八屆世界客屬懇親大會拜祖儀式和歷年黃帝故里拜祖大典的現場。幾乎所有的古代文獻都可以證明黃帝故里在新鄭。最早的記載是戰國《竹書紀年》:「黃帝軒轅氏,元年帝即位,居有熊。」有熊在什麼地方?《史記?五帝本紀?解集》說:「譙周曰:『(黃帝)有熊國君,少典之子也。』皇甫謐曰:『有熊,今河南新鄭是也。』」北魏酈道元《水經注》說:「或言新鄭縣,故有熊氏之墟,黃帝之所都也。」唐杜佑《通典?州郡典七》說:「新鄭縣,漢舊縣,有溱洧二水,祝融之墟,黃帝都於有熊亦在此,本鄭國之地。」1931年版《中國古今地名大辭典》說:「有熊,黃帝之都,即今河南新鄭縣。」1986-1993年版《漢語大辭典》說:「有熊,古地名,傳說黃帝所建之都。故址在今河南省新鄭縣。」不僅歷代史書這樣記載,明代至民國年間的《大明一統志》、《大清一志》、《河南通志》、《開封府志》、《新鄭縣誌》都一致記載新鄭古為有熊。另外,如碑刻,金代劉文饒的《修德觀問道碑記》曰:「鄭,古有熊之國,黃帝所都。」明正德十二年《重修太清觀志》:「河南新鄭,古有熊氏之國也。」以上歷代文獻、地方志和碑刻,告訴我們,從戰國的《竹書紀年》至今,一致記述新鄭古代為「有熊」。當代著名史學家李學勤在《始祖山中華聖地建設促進會成立大會上的講話》說:「常常有人問這樣一個問題:新鄭這個地方的傳說究竟有多少可信性?我說從文獻上來看,新鄭作為『有熊氏之墟』和作為『少典氏之國』這一點是沒有任何問題的。在我們國家的歷史上,經《史記》和《史記三家注》等書記載下來,應該說兩千年左右的時間裡沒有人提出任何有力的證據來懷疑這一點。」黃帝故里景區位於新鄭市區軒轅路,佔地面積100餘畝,黃帝故里祠始建於漢代,後曾經毀建,明清修葺。擴建後的黃帝故里景區共分五個區域:廣場區、故里祠區、鼎壇區、藝術苑區、軒轅丘區。祠前廣場、千年古棗樹、國槐蔭蔭、百年銀杏松柏參參,「乾坤浮雕圓盤」立於中道,軒轅橋下姬水可潺潺橫流,「軒轅黃帝之碑」立於其右。故里祠中有前門、正殿、東西配殿,正殿中央供奉軒轅黃帝中年座像,兩配殿有黃帝元妃嫘祖和次妃嫫母像。祠後建有黃帝寶鼎壇,樹九鼎,黃帝寶鼎置於中宮,高6.99米,直徑4.7米,重24噸,為天下第一鼎,其它分別為愛鼎、壽鼎、財鼎、仕鼎、安鼎、豐鼎、智鼎、嗣鼎,置八卦之位,鼎前有青石甬道銘文鐫刻萬年曆史故事;兩側立有56個民族圖騰玉柱;鼎壇四周建有楹聯迴廊,掛有當代名人歌頌黃帝功德的楹聯。在鼎壇的北面是軒轅丘舊址,高大的丘內建有地穴覆土式建築軒轅黃帝紀念館,採用虛幻手法,展示黃帝風采。軒轅丘一側,建有黃帝文化藝術苑,薈萃了豐富多彩的黃帝文化藝術。葉落兮歸根,故里兮牽魂。黃帝故里景區熱忱歡迎海內外炎黃子孫前來尋根拜祖,旅遊觀光。【黃帝陵寢】在陝西省的橋山、河南靈寶均有黃帝陵,相傳黃帝年老時鑄鼎乘龍升天,臣子放箭阻攔,龍被射傷,飛過橋國時降下休息,黃帝被橋國人拉下一隻靴子,埋葬於此。黃帝死後埋葬在河北涿鹿的古城陵寢山,即司馬遷《史記》里記載的「橋山」。漢時,無橋,橋稱之為梁。該山當為山海經記載的「穹山」。蓋司馬遷隨漢武帝在此祭奠黃帝時,誤聽當地人稱「穹山」為「橋山」而記載耳。長年累月,祖祖輩輩,穹橋實難分。橋山黃帝陵位於陝西省黃陵縣城北約一公里處的黃帝陵,山體渾厚,氣勢雄偉,山下有沮水環繞。山上有八萬多棵千年古柏,四季陝西黃帝陵常青,鬱鬱蔥蔥。黃帝陵封土高3.6米,周長48米,環冢砌以青磚花牆,陵前有明嘉靖十五年碑刻「橋山龍馭」,意為黃帝「馭龍升天」之處。在前為一祭亭,歇山頂,飛檐起翹,氣宇軒昂。亭內立有郭沫若手書「黃帝陵」碑石,陵園區周圍設置紅牆圍護,東南側面為欞星門,兩側有仿製的漢代石闕。黃帝陵區內地鋪著磚。顯得古樸典雅。黃帝陵前正南,陵園圍牆以外是土築高台,即「漢武仙台」。《史記?封禪書》載:「漢武帝北巡朔方,勒兵十餘萬還祭黃帝冢橋山。」漢武仙台,即漢武帝祭祀黃帝所築,台高20餘米,現已用塊石砌築並建有登台石階及雲板,護欄等。黃帝陵前區氣勢恢宏,面積約10000平方米的入口廣場的地面選用5000塊大型河卵石鋪砌,象徵中華民族的五千年文明史。廣場北端為軒轅橋,寬8.6米、長66米、高6.15米,全橋共9跨。石樑121根,橋面設護欄。欄板上均雕有古典圖案花紋。全橋均採用花岩石料砌成。顯得粗獷古樸。軒轅橋下及其左右水面為印池,佔地約300餘畝,蓄水量可達46萬平方米。橋山古柏,倒映池中,與白雲藍天交相輝映,為黃帝陵平添了無限靈氣。印池四周綠樹成蔭,形成優美的空間環境。軒轅橋北端為龍尾道,共設95級台階,象徵黃帝「九五之尊」至高無上的寓意。由龍尾道向上即登臨廟院山門。山門為五間廓廡式花崗岩(仿漢代木)建築。顯得格外莊嚴雄偉。再北為誠心亭,面闊五間,進深一間。祭祀官員至此須整飾衣冠,靜心凈面,方可進入大殿祭祀。再北為碑亭,面闊五間,進深一間,卷棚頂。亭內立有毛澤東手跡「祭黃帝陵文」和蔣中正手跡「黃帝陵」碑石。側有一高大古柏,即「漢武掛甲柏」,枝葉茂盛。軒轅廟正殿面闊七間,進深三間,歇山頂,門楣匾額「人文初祖」,系國民黨元老程潛手跡。殿內正中木質壁龕內嵌浮雕軒轅黃帝石像。碑亭東為碑廓,其中有歷代碑石40餘通,其中有宋仁宗嘉佑六年(公元1061年)奉旨栽植松柏1413棵記事碑。元泰定二年(公元1371年)禁伐黃帝陵樹木聖旨碑,明太祖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祭黃帝陵御制祝文碑,清聖祖康熙二十七年(公元1689年)祭黃帝橋陵碑,以及1912年孫中山宣誓就職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後派代表團帶上他新自撰寫的《祭黃帝陵文》前往橋山致祭軒轅黃帝陵的碑石等。荊山黃帝陵黃帝陵位於靈寶市區西20公里陽平鎮,是華夏民族的始祖軒轅黃帝部落這一代繁衍生息歷史佐證。古代文人墨客紛紛前來瞻仰,題詩作賦,發出過「樊蘿來絕頂,瞻拜意何勝」的慨嘆!據《史記封禪書》載:「黃帝采首山銅,鑄鼎於荊山下,鼎既成,有龍髯垂胡,下迎黃帝。黃帝上騎,群臣後宮從上者漢畫像石黃帝像七十餘人,龍乃上去。余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龍髯,龍髯拔墜,墜黃帝之弓。百姓仰望黃帝既上天,乃抱其弓與鬍髯號,故後因名其地曰鼎湖「其弓曰烏號」。人們把黃帝的靴子埋在鑄鼎塬上,形成了黃帝陵。陵的西端有一高6米,周長42.5主的土堆,傳說就是黃帝陵冢。陵西南有一龍鬚溝,傳說是龍鬚墜落之地,此間生長一種龍鬚草,說是龍鬚所變,周圍皆無。古代文人墨客紛紛前來瞻仰,李白、杜甫、白居易、劉禹錫等著名詩人都曾到此拜謁,題詩作賦,發出過「樊蘿來絕頂,瞻拜意何勝」的慨嘆!年年農曆二月初九前後人們絡澤不絕前往祭祀瞻拜。黃帝陵的建築,歷史上多次毀於兵火,但屢毀屢建。現在已修復的主要遺迹有獻殿、始祖殿、長廊、墓冢、山門、祀功柱、闕樓、驅龍閣等景點,並鑄造了象徵天神、地神、祖宗的天、地、人大樽大型鈾鼎。著名詩人賀敬之在鑄原即興吟誦:中華五千年,史證靈寶見。荊山登高望,古今兩驚嘆。【文化貢獻】根據中國史書的記載,他在炎帝之後,統一了中國各部落。他推算曆法;教導百姓播種五穀;興文字;作干支,制樂器,創醫學。紀時:帝使大撓作甲子,以十天干配合十二地支以紀時沿用至今農曆(甲子、乙丑以至癸亥,共六十年為一周期),即道教之六十元辰。數學:隸首作數,定度量衡之制。軍隊:風后衍握奇圖,始制陣法。音樂:伶倫取谷之竹以作簫管,定五音十二律,合於今日。衣服:元妃嫘祖始養蠶以絲製衣服。醫藥:與岐伯討論病理,作內經。文字:倉頡始制文字,具六書之法。鑄造:采首山(河南襄城縣南五里)之銅以造貨幣。其他:舟車、弓矢、房屋等之發明。【黃帝功績】精神文明發明曆數、天文、陰陽五行、十二生肖、甲子紀年、文字、圖畫、著書、音律、樂器、醫藥、祭祀、婚喪、棺槨、墳墓、祭鼎、祭壇、祠廟、占卜等。政治文明建立古國體制:劃野分疆,八家為一井,三井為一鄰,三鄰為一朋,三朋為一里,五里為一邑,十邑為都,十都為一師,十師為州,全國共分九州;設官司職,置左右大監,監於萬國,設三公、三少、四輔、四史、六相、九德(官名)共120個官位管理國家。對各級官員提出「六禁重」,「重」是過分的意思,即「聲禁重、色禁重、衣禁重、香禁重、味禁重、室禁重」,要求官員節簡樸素,反對奢靡。提出以德治國,「修德振兵」,以「德」施天下,一道修德,惟仁是行,修德立義,尤其是設立「九德之臣」,教養百姓九行,即擔任法官、后土擔任獄官,對犯罪重者判處流失,罪大罪極者判處斬首等。物質文明史書記載,黃帝在農業生產方面有許多創造發明,其中主要有實行田畝制。黃帝之前,田無邊際,耕作無數,黃帝以步丈畝,以防爭端,將全國土地重新劃分,劃成「井」字,中間一塊為「公畝」,歸政府所有,四周八塊為「私田」,由八家合種,收穫繳政府,還穿土鑿井。對農田實行耕作制,及時播種百穀,發明杵臼,開闢園、圃,種植果木蔬菜,種桑養蠶,飼養獸禽,進行放牧等。縫織方面,發明機杼,進行紡織,製作衣裳、鞋帽、帳幄、氈、袞衣、裘、華蓋、盔甲、旗、胄。制陶方面,製造碗、碟、釜、甑、盤、盂、灶等。冶煉方面,煉銅,製造銅鼎、刀、錢幣、鉦、銚、銅鏡、鍾、銃。建築方面,建造宮室、鑾殿、庭、明堂、觀、閣、城堡、樓、門、階、蠶室、祠廟、玉房宮等。交通方面,製造舟楫、車、指南車、記里鼓車。兵械方面,製造刀、槍、弓矢、弩、六纛、旗幟、五方旗、號角、鼙、兵符、雲梯、樓櫓、炮、劍、射御等。日常生活方面,熟食、粥、飯、酒、肉、稱尺、斗、規矩、墨硯、几案、氈、旃、印、珠、燈、床、席、蹴?等。蚩尤與黃帝之戰蚩尤與黃帝之戰,載籍所見,有三種說法:一說是黃帝勝炎帝之後,再勝蚩尤而鞏固帝位,黃帝與蚩尤之戰似為黃炎之戰爭的餘波;另一說是蚩尤驅逐赤帝(即炎帝),赤帝求訴於黃帝,二帝聯手殺蚩尤於中冀;三說是蚩尤作兵攻黃帝,兵敗被殺。河北涿鹿黃帝戰蚩尤遺址第一種說法如漢代《史記?五帝本紀》載:「軒轅乃修德振兵,治五氣,藝五種,撫萬民,度四方,教熊羆貔貅虎,以與炎帝戰於阪泉之野。三戰然後得其志。蚩尤作亂,不用帝命。是黃帝乃征師諸侯,與蚩尤戰於涿鹿之野,遂依附殺蚩尤」。太史公言黃帝名軒轅,國號有熊軒轅本意為車,應是指發明製作車的技術而得名的氏族及其首領的名稱,如發明製作農耕工具技術稱神農氏,發明製作捕撈工具技術而稱伏羲氏,發明鑽燧取火技術稱燧人氏然。有熊國號。當時的「國」,實為部落。熊、羆、貔、貅、、虎為六種獸名,應是有熊部落中六個氏族的名稱,或謂圖騰。阪泉,水名,在今北京市延慶縣。涿鹿,山名,在今河北涿鹿縣,與阪泉相距不遠。第二種說法見於周代《逸周書?嘗麥解》,也是歷史上最早出現有關黃帝的記載:「蚩尤乃逐帝,爭於涿鹿之阿,九隅無遺,赤帝大懾。乃說於黃帝,執蚩尤,殺之於中冀」。廣平之地曰阿。爭戰發生在涿鹿山下的開闊地帶,隅指角落,「九」意指多,並不限於具體數目八加一。「九隅無遺」是說蚩尤驅逐赤帝(即炎帝)部落不留遺地。地冀指中原冀州。《爾雅?釋地》:「兩河間曰冀州」。郭璞註:「自東河至西河」。當時把黃河入海處稱為東河,河套向南流處稱西河。《周禮?職方》記:「正北曰并州」,今山西太原、河北正定保定皆屬之;「東北曰幽州」,今北京市屬之。上古冀州位於幽、並之南,地在今山西南部及河北西南部。傳說蚩尤被殺之處,在今山西運城解州。第三種說法如戰國至漢代的《山海經?大荒北經》載:「蚩尤作兵伐黃帝。黃帝乃令應龍攻之冀州之野。應龍畜水。蚩尤請風伯雨師縱大風雨。黃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殺蚩尤」。風伯雨師是農耕蚩尤部落專司氣象的巫師,後為農業氣象神,立有廟,歲時奉詞。《韓非子?十過》說:「昔者黃帝俁鬼神於泰山之上……蚩尤居前,風伯進掃,雨師灑道」,反映了風伯雨師與蚩尤部落之密切關係,因為農業部落生產的豐收部是與風調雨順分不開的。三說孰是,今已無考查之可能與必要。對於此類滬傳千年後才被記入載籍的史前傳說,史學家注視的焦點,是其中透出的史影;而民族學者關心的問題,則是該傳說反映出的族體的類型、文化特徵及其形成和衍變的過程。【軼事典故】神話傳說黃帝與炎帝都被看作是華夏民族的始祖,故中國人有時自稱「炎黃子孫」。傳說中黃帝的正妃是嫘祖,次妃為方雷氏、彤魚氏和嫫母。據《史記》記載:「黃帝二十五子,得其姓者十四人。」顓頊、帝嚳、唐堯、虞舜,以及夏朝、商朝、周朝的君主都是黃帝的子孫。關於黃帝的傳說:據傳他出生幾十天就會說話,少年時思維敏捷,青年時敦厚能幹,成年後聰明堅毅。建國於有熊(河南新鄭),亦稱為有熊氏。時蚩尤暴虐無道,兼并諸侯,當時的天下共主發明農耕和醫藥的炎帝已經衰落,酋長們互相攻擊,戰亂不已,生靈塗炭,炎帝無可奈何,求助於黃帝。黃帝毅然肩負起安定天下的責任,黃帝與蚩尤戰於涿鹿,雙方的戰士斗英勇無畏,戰鬥十分激烈。黃帝在大將風后、力牧的輔佐之下,終擒蚩尤而誅之,諸侯尊為天子,以取代炎帝,成為天下的共主。因有土德之瑞,故稱為黃帝。不久,天下又出現騷亂。黃帝知道蚩尤的聲威還在,於是畫了蚩尤的相到處懸掛。天下的人都以為蚩尤未死,只是被黃帝降服,更多的部落都來歸附。後來,蚩尤被尊為戰神。炎帝雖然被蚩尤打敗,實力尚存。他不滿黃帝成為天下共主,企圖奪回失去的地位,終於起兵反抗。炎、黃二帝發生火併,決戰在阪泉之野進行。經過三場惡戰,黃帝得勝。從此,黃帝天下共主的地位最終確立,號令天下,凡是不順從的部落,都以天子的身份去加以討伐。黃帝在位時間很久,國勢強盛,政治安定,文化進步,有許多發明和製作,如文字、音樂、曆數、宮室、舟車、衣裳和指南車等。相傳堯、舜、禹、湯等均是他的後裔,因此黃帝被奉為中華民族的共同始祖。其他傳說黃帝,姓公孫,名叫軒轅(周),出生於母系氏族社會。母親名叫附寶,據史書上載;農曆二月初二,黃帝出生於有熊(今河南新鄭)。司馬遷在《史記》里對黃帝是這樣描寫的:「生而神靈,弱而能言,幼而徇齊,長而敦敏,成而聰明。可見,黃帝從出生到成長就不是一般人物。他15歲就被群民擁戴當上軒轅部落酋長,37歲登上天子位,黃帝一生重大貢獻就在於歷經五十三戰,打敗了榆罔,降服了炎帝,誅殺蚩尤,結束了戰爭,統一了三大部落,告別了野蠻時代,建立起世界上第一個有共主的國家,當選為中華民族第一帝。人類文明從此開始了。所以後世人都尊稱軒轅黃帝是「人文初祖」、「文明之祖」。姓公孫。為上古時帝王。是有熊國君少典之子。相傳軒轅黃帝的母親叫附寶。傳說有一天晚上,附寶見一道電光環繞著北斗樞星。隨即,那顆樞星就掉落了下來,附寶由此感應而孕。懷胎24個月後,生下一個小兒,這小兒就是後來的黃帝。黃帝一生下來,就顯得異常的神靈。生下沒多久,便能說話。到了15歲,已經無所不通了。後來他繼承了有熊國君的王位。因他發明了軒冕,故稱之為軒轅。又因他以土德稱王,土色為黃,故稱作黃帝。相傳黃帝即位的時候,有蚩尤兄弟81人,號稱是神帶的後裔。這81人全都是獸身人面,銅頭鐵額,不含五穀,只吃河石。他們不服從黃帝的命令,殘害黎庶,誅殺無辜。又製造兵杖刀載大弩,與黃帝為敵。黃帝遂順民意,徵召各路諸侯兵馬討伐蚩尤。歷經15旬後,也未能打敗蚩尤,只好退兵。為此,黃帝憂心仲仲,日夜盼望能有賢哲輔佐他,以滅蚩尤。有一天晚上,他夢見大風吹走了天下的塵垢。接著又夢見一個人手執千鈞之弩驅羊數萬群。醒來後,心覺奇怪。暗想,風,號令而為主;垢,是土解化清,天下難道有姓風名後的人嗎?千鈞之弩,是希望為能致遠,驅羊數萬群,是牧人為善,難道有姓力名牧的人不成?於是便派部下在天下到處訪尋這兩個人。結果在海隅找到了風後,在澤邊找到了力牧。黃帝以風后為相,力牧為將,開始大舉進攻蚩尤。在涿鹿郊野,兩軍擺開陣勢大戰。蚩尤布下百里大霧,三日三夜不散,至使兵士辨不清方向。黃帝便令風后造指南車。與此同時,西王母也派玄女前來,教他三宮秘略五音權謀之本。風后據之又演化出遁甲之法。夕口此,在冀州又重新開戰。蚩尤率領魑魅魍魍,請風伯,雨師縱風下雨,命應龍蓄水以攻黃帝。黃帝請來天下女魃於東荒止雨,而北隅諸山黎士羌兵驅應龍至南極。最後,殺死了蚩尤,但蚩尤有不死之身,所以分屍葬於四處,使之不得完屍。後來,又有神農之後榆岡與黃帝爭天下。黃帝用周鳥鶚、鷹顫為旗幟,以熊黑虎豹為前驅,與榆岡戰於版泉之野。歷經三戰,打敗了榆岡。後來,又親率兵馬征伐各方不肯巨服的諸侯。前後共經52戰,天下始歸一統。於是黃帝劃分州野,制禮興樂,教化百姓。同時還發明各種器具用物,方便日用。其中,大臣曹胡發明了上衣,伯余造了下衣,於則做了鞋子。百姓們從此不再穿獸皮樹皮。黃帝還依浮葉飄於水上的道理作了舟船,共鼓又配上舟揖行於水上。又根據轉蓬的道理髮明了車輔,便利了交通。黃雍父發明了春,黃帝接著又令人製作了釜甑,使得百姓可以蒸飯烹粥。以後又造屋室,築城邑,使百姓不再巢居穴處。黃帝又與歧伯作內外經,使百姓疾患得以治癒。他還確定了天下萬物的名稱,劃分星度為28宿。以甲乙十天干紀日,以子丑十二辰來紀月,而六旬為一甲子。如此又有時空觀念。史稱當時的百姓"甘其食,美其服,樂其俗,安其居。"一派太平景象。有一天,黃帝正在洛水上,與大臣們觀賞風景;忽然見到一隻大鳥銜著卞圖,放到他面前,黃帝連忙拜受下來。再看那鳥,形狀似鶴,雞頭,燕嘴,龜頸,龍形,駢翼,魚尾,五色俱備。圖中之字是慎德,仁義,仁智六個字。黃帝從來不曾見過這鳥,便去問天老。天老告訴他說,這種鳥雄的叫鳳,雌的叫凰。早晨叫是登晨,白天叫是上祥,傍晚鳴叫是歸昌,夜裡鳴叫是保長。鳳凰一出,表明天下安寧。是大祥的徵兆。後來,黃帝又夢見有兩條龍持一幅白圖從黃河中出來,獻給他。黃帝不解,又來詢問天老。天老回答說,這是河圖洛書要出的前兆。於是黃帝便與天老等游於河洛之間,沉璧於河中,殺三牲齋戒。最初是一連三日大霧。之後,又是七日七夜大雨。接著就有黃龍捧圖自河而出,黃帝跪接過來。只見圖上五色畢具,白圖藍葉朱文,正是河圖洛書。於是黃帝開始巡遊天下,封禪泰山。他聽說有個叫廣成子的仙人在崆峒山,就前去向他請教。廣成子說:"自你治理天下後,雲氣不聚而雨,草木不枯則凋。日月光輝,越發的缺荒了。而佞人之心得以成道,你哪裡值得我和你談論至道呢?"黃帝回來後,就不再理問政事。自建了一個小屋,裡邊置上一張席子,一個人在那裡反省了3個月。而後又到廣成子那裡去問道。當時廣成子頭朝南躺著,黃帝跪著膝行到他跟前,問他如何才得長生。廣成子蹶然而起說;"此問甚好!"接著就告訴他至道之精要:"至道之精,竊竊冥冥,至道之極,昏昏默默。無視無聽,抱神以靜。形將自正,必靜必清;無勞妝形,無搖妝精,方可長生。目無所見,耳無所聞,心無所知,如此,神形合一,方可長生。"說完,廣成子給了他一卷《自然經》。黃帝向廣成子問道後,又登過王屋山,得取丹經。並向玄女、素女詢問修道養生之法。而後,回到縉雲堂修鍊,他采來首山銅,在荊山下鑄九鼎,鼎剛剛鑄成,就有一條龍,長須飄垂來迎黃帝進入仙境。黃帝當即騎上龍身,飛升而去。有幾個小臣,也想隨他升仙,便匆忙間抓住了龍鬚。結果龍鬚斷了,這些小臣又墜落到地上。據說龍鬚草便是那些龍鬚變的。"七、【四川鹽城民間傳中軒轅黃帝與嫘祖的故事】軒轅本是南方一位有知識有技巧的跛足青年,西陵氏族神巫歧伯通過占卜從廣西地區找來準備作為首領的候選人,但西陵氏族的人,嫌他是一跛子,堅決不同意他競選新首領。只有嫘祖看上了他的聰明才智,與他成為了好朋友。後來,西陵氏族中來了以為能人的消息被北邊一個氏族知道了,於是,他們趁西陵氏族不備時把他搶虜走了。跛足青年因腿腳不便,發明了以為代步的車。後將車改製為戰車,氏族自有了大車後就不用害怕其他部落剽悍的騎兵了,使部族作戰,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因此便被部落推為領袖,稱為軒轅黃帝。軒轅黃帝領導部族著力改革,改變游牧民族殺伐好戰的習性,力主養性愛民,以仁德服天下,不好戰伐,只對些殘害百姓,不服王化的部落進行討伐,因此,遠近有80多個部落聞風歸順。黃帝得了天下後,便娶了賢德能幹的西陵嫘祖為妻,二人巡視天下,教民農桑,嫘祖不幸死於途中。於是嫘祖便被後人當做「先蠶」與「道路之神」祭祀。宗教中的黃帝黃帝是傳說中的遠古帝王,道教尊奉的古仙。其原型大概是華夏族一個酋長國首領,因其對本民族的發展有很大貢獻,為後世長期傳頌。但因其年代太久遠,留下來的傳聞,大多撲朔迷離,難詳究竟。可是至戰國百家言黃帝時,許多人對那些傳聞進行編聯增纂,終於造就出一代帝王形象。據稱,黃帝有熊國君少典之子。曾敗炎帝於陂泉,誅蚩尤於涿鹿,諸侯遂尊之為天子,代神農氏而為黃帝。接著,又立百官,制典章,命群臣造宮室,作衣裳,制舟車,定律歷,文字、算數、音樂等皆相繼發明,於是形成「田者不侵畔,漁者不爭隈,道不拾遺,市不豫賈」的盛世局面。與百家塑造黃帝帝王形象同時,一些典籍又在塑造黃帝的仙人形象。《山海經?西山經》云:「又西北四百二十里,曰?山。……其中多白玉,是有玉膏,其原沸沸湯湯,黃帝是食是饗。」《莊子》多記黃帝訪道、論道事,《在宥》篇記黃帝去崆峒山問道於廣成子,廣成子教以「無視無聽,抱神以靜,形將自正。必靜必清,無勞女形,無搖女精,乃可以長生。目無所見,耳無所聞,心無所知,女神將守形,形乃長生。」《徐無鬼》篇記黃帝去具茨之山訪大隗君,路遇牧馬童子教以治天下之道,曰:「夫為天下者,亦奚以異乎牧馬者哉,亦去其害馬者而已矣!」《知北游》記黃帝講道的話,曰:「無思無慮始知道,無處無服始安道,無從無道始得道。」又稱:「為道者日損,損之又損之,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也。」《大宗師》篇說:「夫道,有情有性,無為無形,……黃帝得之,以登雲天。」秦漢方士更以黃帝為帝王成仙的樣板,鼓動秦皇、漢武以之為楷模修鍊長生。李少君對漢武帝說:「祠灶則致物,致物而丹沙可化為黃金,黃金成以為飲食器則益壽,益壽而海中蓬萊仙者乃可見,見之以封禪則不死,黃帝是也。」公孫卿更編造了一個有名的黃帝鼎湖升天的神話,曰:「黃帝且戰且學仙,……百餘歲然後得與神通。」「黃帝采首山銅,鑄鼎於荊山下。鼎既成,有龍垂鬍髯下迎黃帝。黃帝上騎,群臣後宮從上者七十餘人,龍乃上去。余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龍髯,龍髯拔,墮,墮黃帝之弓。百姓仰望黃帝既上天,乃抱其弓與鬍髯號,故後世因名其處曰鼎湖,其弓曰烏號。」可以說,歷戰國至漢初,黃帝基本上已具有帝王兼仙人的形象。道教在形成初期,人們稱其前身為黃老道,視黃帝與老子同為道教的祖師。張陵創立五斗米道,獨尊老子為教祖,而尊黃帝為古仙人。由此遂被沿襲。所以此後道書仍然以黃帝為古仙人繼續進行增飾。葛洪《抱朴子內篇?微旨》云:「黃老玄聖,深識獨見,開秘文於名山,受仙經於神人,蹶埃塵以遣累,凌大遐以高躋,金石不能與之齊堅,龜鶴不足與之等壽。」同書《辯問》篇誇說黃帝是自古以來唯一的治世而兼得道的聖人,曰:「俗所謂聖人者,皆治世之聖人,非得道之聖人,得道之聖人,則黃老是也。治世之聖人,則周孔是也。黃帝先治世而後登仙,此是偶有能兼之才者也。」《極言》篇則歷敘黃帝遍歷名山、訪真問道、以至最後得道升天的故事。略云:「昔黃帝生而能言,役使百靈,可謂天授自然之體也,猶復不能端坐而得道。故陟王屋而受丹經,到鼎湖而飛流珠,登崆峒而問廣成,之具茨而事大隗,適東岱而奉中黃,入金谷而咨涓子,論道養則資玄、素二女,精推步而訪山稽、力牧,講占候則詢風後,著體診則受雷岐,審攻戰則納五音之策,窮神奸則記白澤之辭,相地理則書青烏之說,救傷殘則綴金冶之術。故能畢該秘要,窮道盡真,遂升龍以高躋,與天地乎罔極也。」南北朝至隋唐間,續有史籍增益黃帝成仙事迹。《泰一雜子》曰:「黃帝詣峨眉見天真皇人,拜之玉堂,曰:敢問何為三一之道?皇人曰:而既己君統矣,又咨三一,無乃朗抗乎?……聖人慾治天下,必先身之立權以聚財,葵財以施智,因智以制義,由義以出信,仗信以著眾,用眾以行仁,安仁以輔道,迪道以保教,善教以政俗,……制禮以定情,原情以道性,復性以一德,成德以敘命,和命以安生,而天下自爾治,萬物自爾得,神志不勞,而真一定矣。」《黃帝內傳》又模仿《穆天子傳》《漢武帝內傳》,編造西王母向黃帝講道、授圖像的故事,曰:「王母授帝七昧之術。帝曰:何謂七昧?王母曰:目昧即不明,耳昧即不聰,口昧即不爽,鼻昧即不通,手昧即不固,足昧即不正,心昧即不真。但心不亂即真矣,目不昧即明矣,耳不昧即聰矣,……是知七昧其要在一,一之稍昧,六昧俱塞,則一身不治,近於死也。」又曰:「王母飲帝以碧霞之漿,赤精之果,因授帝白玉像五軀,曰:此則元始天尊之真容也。又授帝二儀本形圖,還丹十九首。帝乃作禮,置於高觀之上,親自供養,后妃臣妾莫得睹之。其觀上常有異色雲氣,奇香聞數百步,時人謂之道觀,道觀之號自此始也。」《雲笈七籤》卷三《道教所起》又稱黃帝是靈寶經的傳人,曰:「今傳靈寶經者,則是天真皇人於峨眉山授於軒轅黃帝。」唐僖宗廣明二年(881),王?對諸書所記黃帝修道事進行整理,成《廣黃帝本行記》,是黃帝修道成仙的系統總結,稱:「黃帝以天下既理,乃尋真訪隱,問道求仙,」於是歷訪諸山問道,最後道成,「有黃龍垂鬍髯迎帝,帝乘龍天。」道教奉黃帝為古仙人,陶弘景《真靈位業圖》稱之為「玄圃真人軒轅黃帝」,列於第三中位太極金闕帝君之下的左位。道士多托黃帝之名以著書,現《道藏》除收醫書古籍《黃帝內經》外,託名黃帝之《陰符經》是其最著名者。託名黃帝的方術書則更多,如述外丹術的有《黃帝九鼎神丹經訣》;論占卜的有《黃帝龍首經》《黃帝金匱玉衡經》《黃帝宅經》;論選擇嫁娶吉日的有《黃帝授三子玄女經》;論雜法仙術的有《黃帝太乙八門入式訣》《黃帝太一八門入式秘訣》《黃帝太一八門逆順生死訣》等。舊時一些地區嘗建黃帝廟或軒轅廟,多以之為古仙而奉祀之。《山西通志》載有多處黃帝廟,其「一在曲沃縣城中,明正統間里人掘地得古碑,……其陰贊文曰:『道德巍巍,聲教溶溶,與天地久,億萬無窮。』因立廟。」河南、陝西等地亦有黃帝廟,《河南通志》云:「黃帝廟有二,一在宜陽縣西,一在閿鄉縣東南,世傳軒轅黃帝鑄鼎於此,故立廟焉。」ak道教宮觀中嘗有黃帝殿、軒轅祠。如四川青城山常道觀既有三皇殿祀伏羲、神農、黃帝,又有軒轅祠專祀黃帝。黃帝三百年的傳說。宰我從榮伊聽到,問孔子,孔子也不信,他回答是黃帝生而民得其利百年,死而民得其利百年,亡而民用其教百年,所以說300年。(大戴禮記.卷七.五帝德)其實黃帝也是一個部落聯盟,據《春秋命歷序》說一共傳10世,1520年(《易緯稽覽圖》年數同),周武王時封黃帝後代於祝。道教所述黃帝道教所指稱的黃帝大致有五種情況:一是中央央元靈元君;二是中央黃帝;三是日中黃帝;四是中嶽黃帝;五是歷史傳說人物黃帝。這裡所說的便是歷史傳說人物黃帝。黃帝,一說姓姬,號軒轅氏。《帝王世紀》:「黃帝,有熊氏少典之子,姬姓也。母日附寶。」「附寶見大電光繞北斗樞,星照都野,感而有孕,孕二十五月,生黃帝於壽丘。」二說姓公孫。《雲笈七羲?軒轅黃帝》:「軒轅黃帝姓公孫,有熊國少典之次子也。」稱西王母遣女傳《陰符經》三百言及兵符、圖策等而戰勝蚩尤,「黃帝以天下既理,物用俱備,乃尋真訪隱,冀獲長生久視。」其實黃帝是中華民族古代領袖中最傑出的一位。相傳古代帝王,如堯、舜、禹及夏、商、周三代首領均為黃帝的後裔。黃帝曾居住在涿鹿,曾聯合炎帝族打敗了九黎族。其後黃帝與炎帝發生衝突,黃帝戰勝炎帝而定居中原,奠定了中華民族的基礎,故黃帝被公認為中華民族的始祖。據《史記?封禪書》和《雲笈七籤?軒轅黃帝》記載:黃帝且戰且學仙,常游天下名山與神相會,修五城十二樓以候神人,百餘歲得;神通,於荊山鑄寶鼎成功即有龍垂鬍髯以迎之,「黃帝上騎,群臣後宮從上者七十餘人」,他還「登崆峒山見廣成子問至道」,「東到青丘山見紫府先生受《三皇內文》」,「南至青城山謁中黃丈人」,「登雲台山見寧先生受《龍蹺經》」,問正一之道」,又「練石於縉雲台」,「合符瑞於釜山,得不死之道」。黃帝飛升後,為「太一君」,後來「享之列為五帝之中方君也」,台之為中國歷史傳說之「五帝」。黃帝最初的神職蓋為雷神。《春秋?台誠圖》稱黃帝起於雷電,並說:「軒轅,主雷雨之神。」然黃帝以雷神崛起後又為中央天帝,位為最尊。《淮南子?天文訓》:「東方木也,其帝太嗥,其佐句芒,執歸而治春;……南方火也,其帝炎帝,其佐朱明(祝融),執衡而牿夏;……中央土也,其帝黃帝;……西方金也,其帝少昊,其佐蓐收,執矩而治秋;……北方水也,其帝顓頊,其佐玄冥(禺疆),執權而治冬。」這和苗族古歌說他們祖先「格蚩耶老」(可能是蚩尤)的對手是雷公是一致。大概黃帝最初和風伯等都是神農氏諸侯,擔任雷的巫帥。目前:道教有許多經書傳於黃帝,如《黃帝九鼎神丹經》、《黃帝內經》、《龍虎經》、《陰符經》等。《真靈位業圖》中,排列神仙位次,稱他為「星圃真人軒轅呈帝」,列在第三神階的左位。【妃室子孫】傳說中黃帝的正妃是嫘祖,次妃為方雷氏,彤魚氏和嫫母。黃帝有四妃十嬪。正妃為西陵氏,名嫘祖,她親自栽桑養蠶,教民紡織,人稱她為先蠶。次妃為方雷氏,名女節。又次妃為彤魚氏。最次妃名嫫母,長相醜陋,但德行高尚,深受黃帝的敬重。黃帝有二十五個兒子,其中十四人被分封得姓。這十四人共得到十二個姓,它們是:姬、酉、祁、己、滕、?(草花頭下面咸,音真)、任、荀、僖、佶、儇、衣。據《史記》記載:「黃帝二十五子,得其姓者十四人。」顓頊、帝嚳、唐堯、虞舜,以及夏朝、商朝、周朝的君主都是黃帝的子孫。後世對黃帝的神化是逐漸進行的。《莊子》中提到黃帝得道成仙;《列仙傳》中的黃帝還能夠驅使群仙。黃帝與妃室傳說嫘祖相傳有一個春天,一位少女在桑園養蠶時,碰到黃帝。黃帝看到在她的身上穿著一件金色綵衣,閃著輕柔、溫和的黃光,地面上堆著一堆蠶繭。黃帝就問少女身上穿的是什麼,少女就說了植桑養蠶、抽絲織綢的道理。黃帝聽後,想起人們還在過著夏披樹葉、冬穿獸皮,一年四季衣不蔽體的生活,感覺到這是一項大的發明,能讓人民穿衣禦寒。他就與這位少女結為夫妻,讓她向百官和百姓傳授育桑養蠶的技術。這位少女就是黃帝的正妃嫘祖,當時黃帝也已到了三十而立之年。黃帝封嫘祖為正妃之後,嫘祖就組織一大批女子上山育桑養蠶織絲。但很快又遇到了一個大難題,蠶養了很多,繭也產了不少,但抽絲和織帛卻有了困難。就在這時,群女中有一個身材矮小、皮膚黝黑、面部醜陋的女子發明了纏絲的紡輪和織絲的織機。黃帝得知後,對此項發明大加讚賞,讓她給眾人傳授技藝。後來在嫘祖的撮合下,黃帝娶了這位醜女,作為次妃,這位次妃被後人尊稱為嫫母。【黃帝城】黃帝城黃帝城,即涿鹿故城,亦稱軒轅城,位於涿鹿縣礬山鎮三堡村北50米處。據《史記》記載,黃帝殺死蚩尤,歸服炎帝後,「邑於涿鹿之阿」即建都城於涿鹿山下的平地之上。據傳,黃帝城即黃帝所建華夏建一都城。黃帝城為不規則方形夯土城,東西寬450――500米,南北長510――540米,殘存城牆高5――10米,底厚約10米,頂厚3米左右。遺址內陸續發現了大量陶器、石器,均以距今五千年左右的仰韶文化和龍山文化為典型,與黃帝所處時代相一致。秦始皇等歷代帝黃帝泉、蚩尤三寨、蚩尤墳、上下七旗等遠古遺存至今保存尚好,為研究黃帝、炎帝、蚩尤人文三祖,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由海外華人捐資興建的中華三祖紀念堂,古樸凝重,向人們展示了黃帝、炎帝、蚩尤這三位人文始祖的偉大功績,體現了海內外華人對中華文明的強大凝聚力。中華三祖堂採用唐代建築風格,堂內塑有黃帝、炎帝、蚩尤大型塑像。並陳列有在涿鹿之野出土的石斧、陶紡輪、石鏃等人類早期生產生活用品和戰爭兵器。牆壁上繪有涿鹿之戰、阪泉之戰、合符釜山、定都涿鹿四大歷史事件的大型壁畫。以黃帝城、黃帝泉、蚩尤寨、蚩尤泉為主要景點的中華三祖文化旅遊區,正在吸引著越來越多的炎黃子孫來這裡尋根祭祖。【黃帝源】黃帝源是中華祖先軒轅黃帝游息之所,是世界自然和文化雙遺產黃山的發源地。景區貫穿黃山軒轅峰至光明頂之下人煙罕至的雲海之中。這裡青山環保,群山疊翠,古書參天,翠竹搖曳,溪水潺潺,峽谷怪譚,其實名目,古迹勝景。固有神秘。藏龍卧虎,仙島駐風。這裡啟動、深谷、怪潭、寶島。古湖,再現了《周書異記.神仙傳》、《黃山圖經》以及《史記〉有關黃帝的神奇傳說,是體現中華文化,愛國主義教育的自然活教材;這裡聖寺、古橋、驛道、書院等俯拾皆是,留下無數名人、墨客的足跡,是集皇權神聖於自然神奇的風水寶地;是湮沒了一千多年的重新發現。【歷史意義】黃帝被尊奉為「中華始祖」。柳翼謀評論黃帝時代是洪水以前最盛之時代:「自燧人以迄唐、虞洪水之時,其歷年雖無確數,以意度之,最少當亦不下數千年。故合而觀其製作,則驚古聖之多;分而按其時期,則見初民之陋。犧、農之時,雖有琴瑟、罔罟、耒耜、兵戈諸物,其生活之單簡可想。至黃帝時,諸聖勃興,而宮室、衣裳、舟車、弓矢、文書、圖畫、律歷、算數始並作焉。故洪水以前,實以黃帝時為最盛之時。」黃帝和炎帝時期逐漸形成華夏族,因而他們都視為華夏民族共同的祖先,故中國人自稱「炎黃子孫」。炎黃子孫黃帝【典故】在有關大量的神話傳說故事中,本領最大、發明最多的人是黃帝。傳說他發明了車、船、鍋、鏡子,製造了弩。又傳說黃帝讓倉頡創造文字,伶倫製作樂律,大撓制定甲子,岐伯寫了醫書。據說,黃帝族和炎帝族,最早居住在陝西。黃帝族最後定居在河北涿鹿附近。炎帝最後到達今山東地區。蚩尤是九黎族的首領。九黎族活動的地區,主要在今山東、河南和安徽一帶。相傳炎帝族和九黎族為了爭奪黃河流域一塊肥沃的土地,發生了一次戰爭。炎帝族戰敗,向黃帝族求援。黃、炎兩族合併。根據以上的神話傳說,可以看到,黃帝族、炎帝族和九黎族三個部落,逐步以黃帝族為主,相互融合,黃帝就成了我國多民族國家的共同祖先。後來,各族都認為是黃帝的後代,稱為「炎黃子孫」。山海經可以用來治病的魚,鳥,獸。 【天皇伏羲氏】【天皇伏羲氏】伏羲,中華民族人文始祖,是我國古籍中記載的最早的王,所處時代約為新石器時代早期,他根據天地萬物的變化,發明創造了八卦,成了中國古文字的發端,也結束了「結繩紀事」的歷史。他又結繩為網,用來捕鳥打獵,並教會了人們漁獵的方法,發明了瑟,創作了《駕辨》曲子,他的活動,標誌著中華文明的起始,也留下了大量關於伏羲的神話傳說。【神話簡介】伏羲(xi)又作宓羲、庖犧、包犧、伏戲,亦稱犧皇、皇羲、太昊,史記中稱伏犧。據已故考古家王獻唐先生考證,他出生在甘肅天水。伏羲聰慧過人,相傳其人首蛇身,與其妹女媧成婚,生兒育女,成為人類的始祖。其實伏羲並非人首蛇身,而是真正的道家的創始人,人首蛇身即是「道」字的原型[1],用其表示道,如右圖。又相傳他是古代華夏部落的傑出首領。伏羲根據天地間陰陽變化之理,創造了八卦,即以八種簡單卻寓義深刻的符號來概括天地之間的萬事萬物。此外,他還模仿自然界中的蜘蛛結網而製成網罟,用於捕魚打獵。關於太昊伏羲氏的記載在古籍中常見,但又說法不一。像中伏羲氏散發披肩,身披鹿皮,一派遠古風範。遠古時期,人們以石器加工獸皮,再以骨針等工具進行縫製,用以禦寒。圖中左下角畫有八卦圖形表明他創製八卦的功績,而伏羲氏的目光顯得深沉、睿智,無愧於古代智者的形象。由於伏羲是蛇身人首,故有「龍的傳人」之說。有學者指出:「伏羲出生於蛇系氏族,並且以蛇為尊。他身上穿的樹葉或鹿皮,形如蛇之鱗身或花紋,這正是蛇系氏的族徽或圖騰標誌。近年來,海內外越來越多的「龍的傳人」弘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90年代初,江/澤民總書記來天水視察,為古成紀題下了「羲皇故里」的碑文。在中國古代神話中,開始繁衍人類的任務,就是交給了伏羲女媧兩兄妹。生活在華胥之國的華胥氏姑娘,到一個風景特別的雷澤去遊玩,偶爾看到了一個巨大的腳印,便好奇地踩了一下,於是受感而孕,於三月十八日生下一個兒子,取名伏羲(伏羲生日為農曆三月十八,現在在中原地區還有在三月十八祭祀伏羲的風俗)。雷澤中的腳印其實是雷神留下的,這位雷神長著龍的身子人的頭(與女媧、盤古等的神一樣是人頭蛇身),這雷神在《山海經海內東經》記載:雷澤中有雷神,龍身而人頭,鼓其腹。因此,伏羲本來就是一個龍身(蛇身)人首的「龍種」。他也是人祖女媧的哥哥。在清梁玉繩《漢書人表考》卷二引《春秋世譜》?華胥生男為伏羲,女子為女媧。所以伏羲女媧以兄妹而為夫婦之說乃確實不可疑。唐李冗《獨異志》卷下:昔宇宙初開之時,只有女媧兄妹二人,在昆崙山,而天下未有人民。議以為夫婦,又自羞恥。兄即與妹上昆崙山,咒曰:天若遺我兄妹二人為夫婦,而煙悉合,若不,使煙散。於煙即合,二人即結為夫婦。此說即為伏羲女媧再造人的傳說大略。又在徐旭生《中國古史的傳說時代》第六章中有:清初陸次雲的《峒溪纖志》中裡面說:苗人臘祭曰報草。祭用巫,設女媧、伏羲位。至現代的人類學者實地考察後,才得到這些苗族的傳說。按他們的傳說,苗族全出於伏羲與女媧,他們本為兄妹,人類在遭到洪水後,人煙斷絕,僅存他們二人,他們為了延續人類,便結為夫婦。除了人祖外,伏羲也是一個統治一方的帝君。在《淮南子時則訓》:東方之極,自碣石山,過朝鮮,貫大人之國,東至日出之次,?木之地,青土樹木之野,太?、句芒之所司者萬二千里。高誘註:太?,伏羲氏,東方木德之帝也,句芒,木神。伏羲在五帝中為東方天帝,此即其神職。傳說洛神為伏羲的小女兒,宓妃因迷戀洛河兩岸的美麗景色,降臨人間,來到洛河岸邊。那時,居住在洛河流域的是一個勤勞、勇敢的民族,有洛氏。宓妃便加入到有洛氏當中,並教會有洛氏百姓結網捕魚,還把從父親那兒學來的狩獵、養畜、放牧的好方法也教給了有洛氏的人們。【伏羲氏歷史真相】聞?多在《伏羲考》中論證指出,說伏羲、盤古均為葫蘆的擬人化。伏羲氏本名最大可能是「匏析氏」。在陶器發明之前,尋找合適的專用取水用具是先民們急於解決的大問題。先民可能會嘗試著用各種瓜皮取水,在一代又一代的嘗試過程中,逐漸認識到葫蘆最適合用做取水用具,又逐漸形成制瓢技術。這就是「匏析成瓢」。伏羲氏本名另一個可能是「匏繫氏」,就是把葫蘆系在腰間增強浮力以便涉水渡河的意思。《?冠子?學問》稱:「中河失船,一壺千金。」後人注釋說:「壺,瓠也。佩之可以濟涉,南人謂之腰舟。【相關貢獻】一說伏羲即太昊,本姓風。傳說他有聖德,像日月之明,故稱太昊。神話中華夏民族的始祖。又傳他教民結網,從事漁獵畜牧。始畫八卦,取火種、都陳。在位15年。人類始祖伏羲生於甘肅仇池、長於甘肅天水、歿於河南淮陽。伏羲氏是中國文獻記載中的最早的智者之一。伏羲氏對事物有著敏銳的觀察力、對土地有著深厚的感情,同時他又擁有著超人的智能。伏羲氏將他觀察到的一切,用一種數學符號(這種二進位數學模式成為當今計算機技術發展的基石)描述了下來,這就是八卦。上古時期,孟津東部有一條圖河與黃河相接,龍馬負圖出於此河,伏羲氏依龍馬之圖畫出了乾、兌、離、震、巽、坎、艮、坤為內容的卦圖,後人稱為伏羲八卦圖。伏羲氏仰觀象於天,俯察法於地,用陰陽八卦來解釋天地萬物的演化規律和人倫秩序。伏羲氏取火種、正婚姻、教漁獵,結束了人們茹毛飲血的歷史。龍馬負圖寺遂成為「河圖之源」,伏羲氏則被奉為中華民族的「人根之祖」、「人文之祖」。《漢書?孔安國傳》曰:「龍馬者,天地之精,其為形也,馬身而龍鱗,故謂之龍馬,龍馬赤紋綠色,高八尺五寸,類駱有翼,蹈水不沒,聖人在位,負圖出於孟河之中焉。」我國古代多以聖人為神,傳說伏羲能緣天梯――建木以登天。《山海經?海內經》載:「南海之內,黑水、青水之間,有木,名曰建木。太白皋爰過,黃帝所歸。」「太白皋爰過」,即伏羲上下於建木之意。《淮南子?時則訓》載:「東方之極,自碣石山,過朝鮮,太白皋,句芒之所司者萬二千里。」高誘註:「太白皋、伏羲氏,東方木德之帝也;句芒,木神。」伏羲在五帝中尊為東方天帝,這就是他的神職。伏羲八卦伏羲為人類文明進步做出的具大貢獻是始畫八卦。八卦可以推演出許多事物的變化,預卜事物的發展。八卦是人類文明的瑰寶,是宇宙間的一個高級「信息庫」。早在十七世紀,德國大數學家萊布尼茲創立「中國學院」,研究八卦,並根據八卦的「兩儀,四象,八卦,十六,三十二,六十四卦」,發明了二進位記數和當地歐洲先進的計算機。八卦中包含的「二進法」,現在廣泛地應用於生物及電子學中。公元一九八四年,一位歐洲科學家在談到八卦的易理被現代廣泛應用時,嘆為「至為可驚」。八卦中的許多奧妙神奇之處,至今還正在研究和探討之中。伏羲八卦台八卦台,北臨黃河,南依連山,東據虎牢,西望洛川。此處原是河洛交匯處,自古以來氣候溫和,土地肥沃,交通便利。早在一萬多年前,便有我們的祖先在這裡勞動、生息,創造了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從而成了中華民族古老的文化發祥地,成了河洛文化的核心。如今這裡仍然是一個村落,叫洛口村。清代嘉慶年間重建洛口村寨門時,寨門橫額鐫刻「古洛油」三個大字。兩邊刻有石楹聯,上聯是「塗光休氣兆北閾」;下聯是「赤文綠字煥東周」。概括了古洛響輝煌的過往歲月。現今古成紀有規模的伏羲廟有三處和伏羲台一處,即位於河南淮陽的太昊陵,天水市區的伏羲廟,卦台山伏羲廟,秦安泰山廟的伏羲廟,河北新樂伏羲台。尤以淮陽縣的太昊陵規模宏大,太昊伏羲陵廟,中國十八大名陵之首,佔地875畝,肅穆莊嚴,始建於春秋,增制於盛唐,完善於明清,歲月3000年,歷代帝王51次御祭;建國50載,兩位總理拜謁,威嚴有加的**總理,虔誠謁陵之後,一改從不題詞的常規,欣然題寫「羲皇故都」匾額。民間祭祀活動綿延千年歷久不衰,初春時節,周圍五省數百縣市農民雲集進香,日均20萬人,歷時一個月;農曆每月初一、十五,均有盛大祭祀活動。太昊陵祭祀活動,作為中國規模最大的民間廟會已列入我國非物資文化遺產。該陵廟以伏羲先天八卦之數理興建,是中國帝王陵廟中大規模宮殿式古建築群之孤例。全廟南北長750米.佔地875畝。分外城、內城、紫禁城三道「皇城」。全陵有三殿、兩樓、兩廊、兩坊、一台、一壇、一亭、一祠、一堂、一園、七觀、十六門。幾十座建築主要貫穿在南北垂直的中軸線上,如果把南北大門層層打開,可從南面第一道門直望紫禁城中太昊伏羲氏的巨大陵墓,號稱「十門相照」。【伏羲作八卦過程】在《乾坤譜》中的伏羲作八卦過程圖:《乾坤譜》插圖【羲皇故里】伏羲孕育在閬中閬中,自古便山靈水秀,地靈人傑,在人傑俊彥中,伏羲的母親華胥,無疑為中華民族最早的偉大母親了。據宋代羅泌的《路史》記載:「太昊」伏羲氏華胥,居於華胥之渚,尚暨叔姬翔於渚之汾。巨跡出焉,華胥決履以輇之,意有所動,虹且繞之,因孕十有二歲。生於讎夷,長於起城。意思是說,伏羲的母親華胥,生活在華胥水邊,因為踩了雷神的足跡而懷上伏羲。《路史》注釋說:「華胥之淵,蓋因華胥居之而名,乃閬中渝水地也。」《周地圖》解釋說:「閬中水為渝水。」《遁甲開山圖注》亦云:「讎夷山,四面絕立。彭池、成起皆西士,是伏羲出生處。」《覽勝》云:「彭池,即今之南池也。」滄海桑田,原先碧波蕩漾,華胥曾在此嬉玩而孕育過伏羲的閬中南池,如今已成為高樓林立的七里鎮新城區。中國最早的文獻、戰國時成文的《山海經》在探索這段歷史脈絡時說:「西南有巴國。太皋生咸鳥,咸鳥生乘厘,乘厘生後照,後照是始為巴人。」由此推論,伏羲還是最早的巴人祖先。不僅如此,閬中在秦漢時期便有「伏羲鄉」。巴人領袖范目幫助劉邦「還定三秦」之後,劉邦封范目為「慈鳧鄉候」。著名學者聞一多在《伏羲考》中說,「慈鳧」是「伏羲」的重唇音,後代史學家誤將「伏羲」作「慈鳧」。同時,閬中在歷史的長河中有許多關於伏羲的物證和傳說。解放初期,在閬中今七里鎮馬皇山上一直有座巍峨的伏羲殿,「文革」中被毀;在七里鎮干鶴村,至今仍有一座伏羲、女媧憑兩扇石磨滾落合起而定婚的「合起橋」;閬中靈山腳下的東河裡,靜卧著大量的五彩石,據說是女媧補天時留下的殘物;七里壩旁的黃士包,也傳說是伏羲之妹女媧摶黃土以造人的地方……伏羲對閬中歷史文化的貢獻: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伏羲在河南陳州當選為部落總首頷後,曾三次回到母親華胥的家鄉閬中,完成了兩大發明,一是結網捕魚;當時,今七里鎮一帶還是煙波浩淼的湖泊水澤,稱彭池、南池。他看到百姓在沿岸用樹杈、石塊擊打游魚,命中率很低,於是便從蜘蛛結網捕捉飛蛾受到啟示,試著用林中的藤蔓編織成魚網捕魚,省事、省力,收穫又豐。吃不完的魚,他又教百姓用樹皮編成魚簍囤養起來,這就是嘉陵江流域的漁民至今仍在使用的「巴簍」;其二是教會人們打獵。他看到這裡的百姓狩獵方式和武器落後,便用石頭、木棒、竹片製作成鋒利的武器。遇到大獸,就執銳器群起而攻之。按他教的辦法和發明的武器打獵,收穫很多。吃不完了,他又教人們將那些受輕傷的小獸豢養起來,從而揭開了人類飼養豬、馬、牛、羊、兔、狗的序幕。伏羲又注重生態平衡,一次他打死了一隻鹿,別人為他歡呼,他卻潛然淚下說,這是一隻有孕的鹿,我不該打死她!伏羲從動物世界領會了萬物的循環,並在他的卦象理論中將這種循環理念融會貫通,舉一反三。後來文王演周易,八卦,實際上就是對伏羲的卦象,以及易經原理進行了分析論證和歸納總結。閬中在古代早期叫「琅環」。《辭海》、《辭源》說:「琅環」是天帝藏書的地方。「琅」即「閬」,「天書」就是伏羲博大精深的六十四卦說(六十四卦是文王,八卦是伏羲)。據說,古代的大學問家陳摶、鬼谷子、張良都曾到閬中學習、感悟過「天書」。孫臏通過鬼谷子傳授「天書」後寫成了《孫子十三篇》(十三篇是孫武寫的,不是孫臏),而張良更是輔佐劉邦完成了統一大業,杜甫亦曾到閬中來感受「琅環」靈氣,所以在閬中寫下了近70首膾炙人口的詩篇。【弘揚伏羲文化】弘揚伏羲文化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和深刻的現實意義。從歷史學的角度看,隨著「夏商周斷代工程」的完成和夏商周年表的正式公布,「三皇」文化的研究將日益突出,中華文明史的較為確切的年表將會從公元前2070年推向更早的年代。而上世紀五十年代末在天水境內發現的大地灣文化遺址,與有關伏羲氏族的傳說故事及史料記載有著種種吻合,成為最終揭開中華文明本源之謎的有利條件。可以說,通過對伏羲及伏羲文化的深入研究,將把中華文明史推向更早的年代,中華文明史可能是8000――10000年。從源流史的角度看,有利於進一步探究中華文明的源流發展過程,特別是龍文化的起源、傳播和發展軌跡。伏羲文化所體現的哲學思維、科學走向、人文精神和創造精神,對於今天我們的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研究,對於破除迷信、揭露邪教異端等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伏羲文化的民族本源性和傳播的廣泛性,對於提高民族自信心,增強民族內聚力,團結海內外華人,積極支持和參與國家建設,促進祖國和平統一,進一步擴大對外文化交流,維護世界的和平與發展具有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弘揚伏羲文化具有深刻的歷史意義和重大的現實意義。時代是進步的,文化是不斷發展的。伏羲文化正以其固有的創造性和實踐性,以其兼容並蓄的人文精神和認識世界的科學精神,感召著一批又一批龍的傳人投身祖國的建設發展,投身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伏羲的15個部落聯盟】因為伏羲的成就,晉?皇甫謐的《帝王世紀》、《遁甲開山圖》、《通鑒外記》說在太昊伏羲之後有天下的15個部落聯盟,都承繼了伏羲的稱號,他們分別是:女媧氏、大庭氏、柏皇氏、中央氏、卷鬚氏(《通鑒外記》有,其他2書無)、栗陸氏、驪連氏、赫胥氏、尊盧氏、混沌氏、昊英氏、有巢氏、朱襄氏、葛天氏、陰康氏、無懷氏。《易緯?稽覽圖》說由甲寅伏羲氏到無懷氏,一共是57882年。【伏羲的傳說】伏羲是傳說中人類文明的始祖,被尊為「三皇」之首。相傳,他的母親名叫華胥氏,是一個非常美麗的女子。有一天,她去雷澤郊遊,在遊玩途中發現了一個大大的腳印。出於好奇,她將自己的腳踏在大腳印上,當下就覺得有種被蛇纏身的感覺,於是就有了身孕。而令人奇怪的是,這一懷孕就懷了十二年。後來就生下了一個人首蛇身的孩子,這就是伏羲。當地的人為了紀念伏羲的誕生,特將地名改為成紀,因為在古代,人們把十二年作為一紀。據史學家考證,古成紀就是今天的天水。《漢書》中說道:「成紀屬漢陽郡,漢陽郡即天水郡也。古帝伏羲氏所生之地」。所以,天水歷來被稱為「羲皇故里」。根據傳說和史籍記載,作為人類文明始祖,伏羲的主要功績是:一、教民作網用於漁獵,大大地提高了當時人類的生產能力。同時教民馴養野獸,這就是家畜的由來。二、變革婚姻習俗,倡導男聘女嫁的婚俗禮節,使血緣婚改為族外婚,結束了長期以來,子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原始群婚狀態。三、始造書契,用於記事,取代了以往結繩記事的落後形式。四、發明陶塤、琴瑟等樂器,創作樂曲歌謠,將音樂帶入人們的生活,幫助人們「修身理性,反其天真」。五、將其統治地域分而治之,而且任命官員進行社會管理,為後代治理社會提供借鑒。六、創製古代曆法。但是,伏羲的最大功績還是創立八卦。在天水麥積區(原叫做北道區)渭南鄉西部,有一卦台山,相傳這裡就是伏羲畫八卦的地方。傳說在伏羲生活的遠古年代,人們對於大自然一無所知。當下雨颳風、電閃雷鳴時,人們既害怕又困惑。天生聰慧的伏羲想把這一切都搞清楚,於是他經常站在卦台山上,仰觀天上的日月星辰,俯察周圍的地形方位,有時還研究飛禽走獸的腳印和身上的花紋。有一天,他又來到了卦台山上,正在苦苦的思索他長期以來觀察的現象。突然,他聽到一聲奇怪的吼聲,只見卦台山對面的山洞裡躍出一匹龍馬。說它是龍馬,那是因為這個動物長著龍頭馬身,身上還有非常奇特的花紋。這匹龍馬一躍就躍到了卦台山下渭水河中的一塊大石上。這塊石頭形如太極,配合龍馬身上的花紋,頓時讓伏羲有所了悟,於是他畫出了八卦。後來,那個躍出龍馬的山洞被人們稱為龍馬洞,渭水河中的那塊大石就叫做分心石。現在去卦台山,你還能看到這些地方。而且,龍馬洞里還有石槽和石床的殘跡。至於八卦的功績,在於它博大精深的文化內涵。而以它為特徵的伏羲文化,到現在仍吸引著國內外無數學者在探索、研究。而且,當代的許多學科也都深受其影響,並從中得到啟示。據說,德國大數學家萊布尼茨發明二進位,也是受了八卦的啟發。有這種可能:宓羲、庖犧、包犧、伏戲,亦稱犧皇、皇羲、太昊都是出自伏羲氏的部落首領,他們處於不同時代,但地位相同,且都可稱「伏羲」(因為都出自伏羲氏的部落)。【對伏羲傳說的看法】在中國古代傳說時代的帝王世系中,太昊伏羲氏被奉為「三皇之首」、「百王之先」,地位十分顯赫。然而,自古及今,關於伏羲氏的名號、時代、地望、族系等問題爭訟不已;伏羲是人還是神?太昊和伏羲是一人還是兩人?這些問題一直湮漫不清。但是如果我們沿波溯源,理清太昊伏羲在上古帝王世系中地位確立的歷史過程,上述這些問題便會自然得到解決。一、古代典籍中的伏羲伏羲的名號,古籍中有許多寫法,除「伏羲」(《莊子?人間世》)之外,還有「伏戲」(《莊子?大宗師》)、「伏犧」(《法言?問題》)、「包犧」(《易?繫辭下》)、「宓?」(《漢書?古今人表》)、「炮犧」(《漢書?律曆志下》)「庖犧」(《水經注?渭水》)、「慮羲」(《管子?封禪》)等。一個值得注意的問題是,相對於黃帝等中華民族的始祖,伏羲氏在古代典籍中晚出。戰國中期以前的典籍中,《論語》、《墨子》、《左傳》、《國語》、《孟子》等對伏羲未置一詞。既便是記載神話人物、古帝王甚多的《山海經》中,仍未有伏羲一席之地。最早記載伏羲的是出於戰國中晚期的《莊子》,然莊子此公好古,「著書十餘萬言,大抵率寓言也」。所言伏羲,亦虛亦實,亦神亦人,大都是託名設譬,藉以形象說理,未可當作信史。《莊子》中關於伏羲的記載有5處,2處出於「內篇」,3處出於「外篇」。在「內篇」與「外篇」中,伏羲在古帝中的排位有所不同。屬於「內篇」的《莊子?人間世》:「是萬物所化也,禹、舜應物之所紐也,伏羲、幾蘧之所行終,而況散焉者乎!」莊子在這裡將伏羲列在禹、舜之後。《莊子?大宗師》:「夫道,有情有信,無為無形……?韋氏得之,以挈天地;伏戲氏得之,以襲地母;維斗得之,終古不忒;日月得之,終古不息;堪壞得之,以襲崑崙;馮夷得之,以游大川;肩吾得之,以處大山;黃帝得之,以登雲天;顓頊得之,以處玄宮。」這裡是說「道」體無形、功用無限,?韋氏運用「道」來整頓天地,伏羲氏運用「道」來調和元氣。此段人神相雜,星月並現,十分混亂,《莊子》的許多注家疑為後人添加。我認為指其為後人添加則未必,但起碼說明伏羲在這裡尚未從神話脫形為人祖。《莊子》「外篇」學術界歷來認為是戰國末或秦漢時期莊子後學所增益,不出於莊子之手,時代晚出。《莊子??篋》:「子獨不知至德之世乎?昔者容成氏、大庭氏、伯皇氏、中央氏、栗陸氏、驪畜氏、軒轅氏、赫胥氏、尊盧氏、祝融氏、伏?氏、神農氏,當是時也,民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樂其俗,安其居,鄰國相望,雞狗之音相聞,民至老死而不相往來。」伏羲位列軒轅黃帝之後,神農之前。《莊子?繕性》:「逮德下衰,及燧人、伏羲始為天下,是故順而不一;德又下衰,及神農、黃帝始為天下,是故安而不順。」《莊子?田子方》:「古之真人,知者不得說,美人不得濫,盜人不得竊,伏戲、黃帝不得友。」在這兩段中,伏羲在古帝中的排位,頗近於後世所列。《莊子》一書之中,伏羲名號有三種寫法,或記為「伏羲」、或記為「伏?」、「伏戲」,前後不統一;身份混亂,或人或神;在古帝王中序列不定,或在禹、舜、黃帝之後,或在其前,地位漸次升高。這說明在莊子時期,伏羲尚在傳說時期、創造過程中,是一個不確定的、尚未定型的人物。《莊子》之後的典籍,如《管子》、《荀子》、《商君書》諸書所記伏羲,或為由《莊子》移入,或為秦漢所摻。《易?繫辭》託名孔子所作,其實大部分為秦漢間人所撰。《繫辭下》記載伏羲功業最著:「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作結繩而為網罟,以佃以漁,蓋取諸離。包犧氏沒,神農氏作,……神農氏沒,黃帝堯舜氏作,通其變,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這段話影響甚大,但敘述伏羲功業如此全面系統,當出於秦漢年間,不會早於《莊子》。《史記》從黃帝記起,不為伏羲作傳,所記伏羲有兩處,均系引前人所言。《太史公自序》:「余聞之先人曰:『伏羲至純厚,作《易》八卦』。」《封禪書》中借管仲言:「昔無懷氏封泰山,禪云云;慮羲封泰山,禪云云;神農封泰山,禪云云;黃帝封泰山,禪云云。」司馬遷治史嚴謹,由於當時對伏羲傳說語多讖誤,難以辨識,雖不否認,但記之存疑。東漢班固《漢書》突破《史記》的界限,將上古帝王從黃帝推至伏羲,至此,伏羲開始登上官定正史。《漢書?律曆志》引劉歆《世經》言:「庖犧繼天而王,為百王先。首德始於木,故帝為太昊。」(詳見下析)《漢書?古今人表》中首敘伏羲,次列炎、黃,以伏羲為歷史源頭,認為伏羲氏「繼天而王」,因而他是百王之先,而炎、黃諸帝繼伏羲而王。《白虎通義》言:「三皇者何謂也,伏羲、女媧、神農是也。」把伏羲推到三皇之首、百王之先的地位。晉代皇甫謐所著《帝王世紀》,是一部專述帝王世系、年代及事迹的史書,所敘上起三皇,下迄漢魏。三皇首列伏羲,言伏羲功業:「繼天而王」、「作八卦」、「造書契」、「作瑟三十六弦」、「制嫁娶之禮」、「取犧牲以供庖廚」等。我們注意到,皇甫謐說:「女媧氏……承庖犧制度。……及女媧氏沒,次有大庭氏、柏皇氏、中央氏、栗陸氏、驪連氏、赫胥氏、尊盧氏、渾混氏、昊英氏、有巢氏、朱襄氏、葛天氏、陰康氏、無懷氏,凡十五世,皆襲庖犧之號。」他一方面把伏羲當作一個古帝,另一方面將《莊子》中提到的一些名稱統統納入伏羲名下,「皆襲庖犧之號」,其實是把伏羲當成一個時代,這樣,伏羲的赫赫功業,就未必是一人所創。(註:由於象形文字出現在銅石並用時代,造字者乃黃帝軒轅氏的助手倉頡,故伏羲在新石器時代早期「造書契」的說法立據不足。)其後唐高祖《修六代史詔》和唐太宗《修晉書詔》均以伏羲為中華文化的肇始者,所謂「伏羲以降,因秦斯及,兩漢繼緒,三國並命,迄於晉宋,載筆備焉」。至唐開元年間,司馬貞為《史記》補寫《三皇本紀》,綜述、補充前世有關伏羲的文獻材料,成一篇較為完備的史傳。至此,伏羲在歷史古代典籍中歷史化的過程全部完成。統上所述,在傳世文獻典籍中,關於伏羲的記載是在戰國中晚期以後從《莊子》開始出現並逐漸載入正史的。春秋以前典籍未見伏羲。戰國以至秦漢,時代越往後,關於伏羲的記載越詳細,伏羲功業越卓勛,在古帝王世系中的地位越高。這說明,在傳世的古代典籍中,伏羲經歷了一個從無到有,從神到帝,對伏羲的記載從凌亂到系統的衍化過程。二、原始神話中作為創世神的伏羲追溯伏羲傳說的源頭,有兩條路徑,除了上述從古代傳世文獻中找尋其蹤影外,還有一條路徑,即神話學、民俗學的方法。近人對於伏羲最權威的考論是前輩學者聞一多所著《伏羲考》[1],聞一多此文前半部分從傳世文獻中搜集了大量龍蛇記載,加上當時已發現的漢代畫像磚石,證明伏羲為龍圖騰;後半部採集了近50則西南少數民族關於伏羲女媧在洪水過後兄妹婚配再造人類的故事和民俗資料,並加以語音訓詁,證明伏羲是南方苗蠻各族的祖先神。此文在以後半個多世紀中被廣泛徵引,已為不易之論。但近來亦有疑議者,林聲認為伏羲的傳說不是由古苗蠻民族的遺裔傳入的,南方少數民族中洪水後兄妹相婚的傳說起於東漢應劭《風俗通義》所記載的盤古;伏羲與女媧也本不相干,兩者合譜歸宗成為「一家人」是在唐開元之後[2]。常金倉認為聞一多是從抗戰時「中華各族團結一致,共御外敵」的政治目的出發立論,以政治代學術,以西方圖騰說和人類學理論附會民間傳說,伏羲女媧創世立據不足[3]。二人均對伏羲是南方民族的創世神和祖先神的身份提出疑問。《論衡?談天》:「說易者曰:『元氣未分,渾沌為一。」《說文》中釋「一」時說:「惟初太極,道立於一。造分天地,化成萬物。」《列子?天瑞》:「夫有形者生於無形,則天地安從生?故曰: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太易者,未見氣也;太初者,氣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質之始也。氣形質具而未相離,故曰渾淪。渾淪者,言萬物相渾淪而未相離也。視之不見,聽之不聞,循之不得,故曰易也。」以未見氣時為太易,氣初為太初,形之始為太始,質之始為太素,氣形質渾然一體而未分離的狀態稱之為混沌。這個混沌之物即元氣,元氣未分的狀態即太極。《太一生水》之所謂的「太一」,《老子》之所謂的「道」,《周易》所謂的「太極」,均為宇宙初始時混沌無形的元氣。《淮南子?天文》:「宇宙生元氣。」《淮南子?詮言》:「洞同天地,渾沌為朴。未造而成萬物,謂之太一。」漢高誘註:「太一,元神總萬物者。」這個總萬物的「元神」,應該就是伏羲。考索於文字訓詁可知,伏羲即為「元氣」,其字本義是「司氣」。《說文解字》釋「伏」為:「伏,司也,從人從犬。臣鉉等曰:司今作伺。」段註:「司者,臣事於外者也。司今之伺字。凡有所司者必專守之,伏伺即服事也,引申之為俯伏。」「羲」,《說文解字》釋為:「羲,氣也。從兮,義聲」。「羲」的義項可從「兮」字求索,《說文解字》釋:「兮,語所稽也。從八,象氣越虧也。」又釋「虧」為:「虧,於也,象氣之舒虧,從?從一。一者其氣平之也。」「兮」字的本義是氣息緩慢延長、越來越弱(故常作為語氣詞,用於語末表達語氣)。因而「羲」的字義本源就是「氣」,「羲」字讀音也像吹氣之聲,所以段玉裁從音訓上注「羲」為「謂氣之吹噓也。」至於伏羲又寫為「伏戲」、「伏?」等,皆為「羲」字的演化。「太一」、「太極」形為「混沌」,宇宙起源於混沌。同樣,伏羲也源於「混沌」,其原型也是太始之初的混沌之氣。在上文所述《楚帛書甲篇》所記載的創世神話中,伏羲即是生於混沌之中。而且《淮南子?精神》所描述的宇宙創生過程與《楚帛書甲篇》頗為相似:「古未有天地之時,惟像無形,窈窈冥冥,芒?漠閔,鴻濛鴻洞,莫知其門。有二神混生,經天營地,孔乎莫知其所終極,滔乎莫知其所止息。於是乃別為陰陽,離為八極,剛柔相成,萬物乃形。」世界開始於一團混沌之氣,後陰陽剖分,化生萬物。對照《楚帛書甲篇》,這裡的「二神」當指伏羲、女媧。伏羲、女媧為陰陽二神。從哲學角度上說,是陰陽兩儀;從神話角度上說,是伏羲、女媧二神。在漢墓壁畫、畫像磚石中,伏羲手捧太陽或日規,代表陽;女媧手捧月亮或月矩,代表陰。伏羲、女媧結婚生育四子,才育有萬物,這是陰陽化育萬物的開始。在原始神話和民間傳說中,創世之前的這個混沌體被形象地表述為葫蘆。從混沌到世界的創生過程,被形象化地敘述為葫蘆從中央剖開。亦即所謂天地剖判,陰陽分離。《詩經??》便有「??瓜瓞,民之初生」的記載,這是古文獻所見把人之由來,追溯到葫蘆瓜的最早一例。而後在民間神話中,葫蘆剖判的母題衍生出大量洪水方舟型的故事,葫蘆作為容器成為人類再生的象徵,並進而將葫蘆人格化為是盤古、伏羲。盤古神話最早的文字記載是三國吳人徐整的《三五歷記》,此書已佚,《太平御覽》卷二引有其中一則文字:「天地渾沌如雞子,盤古生其中。萬八千歲,天地開闢,陽清為天,陰濁為地。盤古在其中,一日九變,神於天,聖於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盤古日長一丈。如此萬八千歲,天數極高,地數極深,盤古極長。後乃有三皇。」傳說盤古開天闢地,是一位創世大神。而對於盤古與伏羲的關係,前輩學者多有定論:盤古就是伏羲,二者皆由葫蘆(混沌)而出。1941年常任俠在《沙坪壩出土之石棺畫像研究》一文中說:「伏羲一名,古無定書,或作伏戲、庖犧、宓羲、慮犧,同聲俱可相假。伏羲與盤瓠為雙聲。伏羲、庖犧、盤古、瓠,聲訓可通,殆屬一詞。」他並結合《述異記》有「吳楚間說,盤古氏夫妻,陰陽之始也」之說而論斷:盤古氏夫妻當即是兄妹自相婚配而繁衍人類之伏羲氏夫妻。伏羲女媧在漢畫像石中是人首蛇身交尾,與盤古龍首蛇身雷同,進一步證明盤古即伏羲氏。[6]聞?多在《伏羲考》第五部分「伏羲與葫蘆」中,以大量古籍和民俗材料論證指出,盤瓠、伏羲乃一聲之轉,「明系出於同源」,伏羲與盤古都是葫蘆所生,或者說伏羲、盤古均為葫蘆的擬人化。伏羲由此而成為人類的始祖。從音訓上說,「混沌」與「葫蘆」是對音關係,「混沌」猶言「糊塗」,「糊塗」在俗言俚語中轉為「葫蘆」。《紅樓夢》第四回回目《葫蘆僧判斷葫蘆案》,其意即為「糊塗僧」判斷「糊塗案」。而聞一多考論「葫蘆」即是「盤古「伏羲」同聲之轉,故「盤古」又是「伏羲」。這樣,「混沌――葫蘆――盤古――伏羲」轉化演變的路徑則十分清楚。由上可知,伏羲的原型本是宇宙本原和起始的意象和觀念。隨著文明的演進,人們對歷史思考和探究越來越深入,這種思考和探究具體說就是對文明事實的一種根源性的說明。對世界起源的探究開始只是一種構想,它首先以神話的形式存在。神話思維是人類思維發展的一個必經的初期階段,它隨著人類思維的發展而消失在哲學和歷史之中。先是追詢宇宙是如何起源的,接著想像一個創世之神,再把這個創世之神想像為自己的祖先。伏羲形象的產生即是這樣一個將神話傳說哲學化、觀念化,又將這一傳說和觀念歷史化的過程。三、太昊伏羲並稱――及其在古史帝王系統中地位的確立我既已說伏羲是上古創世神,歷史上未必確有其人,那麼他又是如何進入歷史,被列入上古帝王世系,並被推為「三皇之首」、「百王之先」呢?這就要從伏羲與太昊的並稱和太昊的身份論起。在先秦可靠的典籍中,言太昊則不言伏羲,言伏羲則不言太昊,太昊與伏羲並無任何瓜葛。荀子當生於戰國之末,他在《正論篇》中提及「太昊」,在《成相篇》中又言「伏羲」,兩名共見一書,自非一人。太昊,古籍中或記為「太?」,是上古東夷部族的祖先和首領。東夷是上古在中原可堪與華夏抗衡的部族,它與華夏的交往十分頻繁,並創造了燦爛的殷商文化。對此,學界已無疑義。東夷部族世居之地在今河南東部及山東、安徽一帶。《左傳?昭公十七年》載:「陳,太?之虛也。」陳地在今河南淮陽,淮陽今存太昊墓。周代以後,其後裔屬地漸次東移,《左傳?僖公二十一年》:「任、宿、須句、顓頊,風姓也。實司太?與有濟之祀,以服事諸夏。」直到春秋戰國時期,東夷各支才逐漸被魯、齊、越等國吞併,融入華夏。《後漢書?東夷列傳》:「秦並六國,其淮、泗夷皆散為民戶。」也就是說,這時東夷各支已不再以獨立的實體存在,成了華夏族的「編戶」,與華夏融為一體,成為中華民族的主要組成部分。隨著華、夷的交融和合,東夷的祖先和首領太昊、少昊等也納入到華夏的古帝序列中。在可靠的史籍中,最早將太昊與伏羲並稱為一體的,乃是西漢末年劉歆的《世經》。劉歆與其父劉向俱為西漢學者,古文經學派的開創者。《世經》存錄於《漢書?律曆志下》。在《世經》中,劉歆從西漢末年的政治需要出發,突破傳統的以黃帝為歷代帝王之首的體系,以伏羲與太昊並稱,炎帝與神農並稱,列於黃帝之上,建立了一套新的上古帝王世系。上古帝王世系的建立,始於戰國。戰國時陰陽家鄒衍按照五行說以五帝配五方,以土、木、金、火、水五行相勝之序來解說王朝更替,此之謂「五德終始說」。《史記?曆書》:「是時獨有鄒衍,明於五德之傳,而散消息之分,以顯諸侯。」自此以後,人們都以這種學說作為王朝建立的合法依據。按照鄒衍的「五德終始說」,《呂氏春秋?應同》和《史記?封禪書》都如此推演王朝更替:黃帝得土德,夏禹得木德,商湯得金德,周文王得火德,秦得水德。但是這個推演順序到了漢代出現了問題:一是從鄒衍所構建的古史帝王世系看,所敘述的只有黃帝、夏禹、商湯和周朝四代。而其後直到西漢,人們的古史觀念已發生了很大改變,認為在黃帝之上還有伏羲氏、神農氏和炎帝等古聖帝王,三代以前「三皇」、「五帝」依次代立,《呂氏春秋?應同》和《史記?封禪書》只敘述黃帝以來的四代,未能全部涵蓋,因而需向上推演,重新排序。二是鄒衍是按照土、木、金、火、水五行相剋相勝之序來解說王朝更替、排列帝王世系的,五行相剋相勝,則在政權更替上傾向於革命。而劉歆所處的西漢末年,劉漢皇室政權危機,外戚王莽勢力強大,因而有「異姓受命」和同姓「更受命」的爭議,禪讓說一時興盛。劉歆與王莽關係至密,任王莽「國師」,是禪讓說的主要支持者。為了給王莽代漢提供合法依據,劉歆提出以木、火、土、金、水五行相生的新五德終始說。從《世經》可知,劉歆排列的帝王世系如下:太昊伏羲氏為木德,炎帝神農氏為火德,黃帝軒轅氏為土德,少昊金天氏為金德,顓頊高陽氏為水德;帝嚳高辛氏為木德,帝堯陶唐氏為火德,帝舜有虞氏為土德,伯禹夏後氏為金德,成湯為水德;周武王為木德,漢朝為火德。劉歆在排定這個世系次序時,是先否定漢興之初依五行相勝說所定漢為土德的說法,確定漢為火德,那麼代之者應為土德,王莽自稱為虞舜苗裔,帝舜土德,故王莽宜為土德,這樣王莽代漢而立成為必然。那麼劉歆為什麼要將伏羲與太昊並稱呢?劉歆根據當時人們的古史觀念,將古帝的代序從黃帝向上推,認為最古的帝王應是伏羲。同時按照他的五行相生的五德終始理論,帝王應從木德始。於是他從兩個方面找到依據,一是《左傳?昭公十七年》載「郯子來朝」,昭子問少?氏鳥名官,何故?郯子曰:「吾祖也,我知之。昔者黃帝氏以雲紀,故為雲師而雲名。炎帝氏以火紀,故為火師而火名。共工氏以水紀,故為水師而水名。大?氏以龍紀,故為龍師而龍名。我高祖少?摯之立也,鳳鳥適至,故紀於鳥,為鳥師而鳥名。」劉歆據此而推:「言郯子據少昊受黃帝,黃帝受炎帝,炎帝受共工,共工受太昊,故先言黃帝,上及太昊。」以太昊為古帝之首。二是從《易傳》中找到依據,《易傳》曰:「帝出乎震」,震為東方之卦,五行屬木。按五行相生之序,首為木,且太昊為東方之帝,「東方曰夷」,故太昊配木德。又《易?繫辭下》有言:「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也」,所以劉歆接著說:「炮犧氏繼天而王,為百王先,首德始於木,故為帝太昊。」伏羲就是太昊。「稽之於《易》,炮犧、神農、黃帝相繼之世可知。」太昊伏羲氏繼天而立,神農、黃帝皆繼太昊伏羲而立。東漢班固的《漢書?郊祀志贊》和荀悅的《漢紀?高祖紀》對劉歆創立五行相生的新五德終始說的過程均有記述,荀悅言:「及至劉向父子,乃推五行之運,以子承母,始自伏羲;以迄於漢,宜為火德。其序之也,以為《易》稱『帝出乎震』,故太昊始乎震,為木德,號曰伏羲氏。」劉歆從其政治目的出發,將伏羲與太昊相附而並稱,推之於古代帝王世系之首,其後班固引之於《漢書》,後世史籍相繼采從此說。但是,劉歆此說並非是完全無據的妄說,今天來看,對劉歆的說法應有如下認識:首先,它是當時人們歷史意識的表現,隨著人們歷史意識的豐富,司馬遷從黃帝開始排定帝王世系已不足以反映當時人們所認識的上古帝王,因而需要再向上推溯,重新安排上古帝王世系。其次,如上所述,伏羲傳說本始於南方楚地,而太昊是東方夷族的先祖,隨著戰國、秦漢時民族血脈和文化大交流融匯,伏羲與太昊的傳說合流成為可能,司馬遷僅以華夏先祖黃帝為全體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已不能完全反映當時民族和合、文化融匯的實際情況,而以太昊伏羲為百王之祖,表現了當時民族統一、文化主脈已經形成。其三,劉歆排定的古帝王世系宣揚了「聖王同祖」的思想,將先王古帝同納於伏羲一系,有利於民族凝聚,文化一統。四、餘論在討論了伏羲在傳世文獻的記載、神話傳說中的遺存及其在上古帝王世系中地位確立過程後,我們看到,伏羲傳說經歷了一個從神話到歷史的演化過程。伏羲是人們意識中的產物,是先民對宇宙起源的追索和構想的產物,最初的形態存在於原始的創世神話之中,而歷史上未必確有其人。隨著人們思維形式的發展和歷史意識的豐富,原始神話經歷了一個觀念化、哲學化和歷史化的過程。關於伏羲的傳說和想像也進入了原始哲學和歷史之中,於是人們將創世神話中的伏羲抽象為宇宙的本原和起始的概念,將作為創世神祗的伏羲想像為人類的祖先和帝王,伏羲因此而進入歷史領域,成為了歷史上的最早的帝王。至於伏羲最後成為「三皇之首」、「百王之先」,確立在古史帝王世系中至高無上的地位,是由於劉歆一方面根據人們歷史意識的發展,另一方面根據其政治需要,以其新五德終始說將伏羲附援於太昊,重新排定古史帝王世系的結果。認清了伏羲這個從無到有,從神到人,從神話、觀念到歷史的演化過程的實質和真相之後,我們就會看到,關於伏羲氏的名號、時代、地望、族系等爭訟不已問題,其實都不一定是問題。對於上古傳說時代伏羲、炎帝、黃帝、堯、舜、太昊、少昊、蚩尤等帝王,古史記載存在著許多混亂。上世紀二十年代「古史辨」學派提出許多疑問和考辨,隨著現代考古發現,我們對於上古史的一些問題有了新的認識,近年來,古代文明的探源和對古帝世系的研究又成為熱點,但由於研究理論和方法的缺陷,許多問題仍聚訟不止。例如伏羲的地望(或文化),則有西部仰韶文化說、西部馬家窯文化說、東部大汶口文化說、中原說、中原裴李崗文化說、長江流域說。炎帝(神農氏)的地望有黃河上遊說、中原說、黃河下遊說,有長城以北紅山文化說,有長江中游湖南、湖北說;黃帝的地望有陝北說、渭水流域說、中原說、華北說、長城以北紅山文化說,也有黃河下遊說。甚至有人認為「黃帝和伏羲實際上是同一個人」,「黃帝作為歷史上實有的人物,就是起於東夷的舜」,「神農炎帝就是《尚書》中所記中國最早的君主――堯」[7]。「炎帝就是蚩尤」[8]。因而有人針對上古帝王傳說研究中的混亂情況說:「關於傳說時代的研究、關於『三皇五帝』的研究,也許人人都有自己的道理和論證,然而所有的研究成果加在一起只是一個0或者是一個負數」[9]。造成這種混亂狀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個根本的原因是,許多研究論證只是推測或是將古代文獻記載與考古發現簡單比附,缺乏科學、歷史的方法。從我們對伏羲的討論可知,傳說中的上古帝王及其世系,有些在歷史文獻中地位確立的過程較晚,是人們觀念中的產物,或者是為了某種政治需要附會的結果。我曾在《論中華民族共同先祖的確認》一文中談到,周代以前的文獻中沒有提到黃帝。《尚書》從堯寫起,整個一部《尚書》沒有出現「黃帝」字樣,甲骨文中也未見「黃帝」。黃帝的名號源於「五方」觀念。從甲骨文看,殷人已有了五方的觀念,卜辭中就有東南西北四土受年的記載。「四土」加上「中商」就是「五方」。五方觀念大約在西周初年開始演化為「五方色」的觀念,以「五色」顯示「五方」。《逸周書?作洛》載:「周公……乃建大社於國中,其?東青土,南赤土,西白土,北驪土,中央釁以黃土。」周人起於黃土高原的陝地,以黃色為貴。沿襲殷人五方觀念,周人也將天下劃分為五方,並以五方色稱五方之帝。王權所在地洛陽為中土,中土為黃,則國稱「中國」,帝稱「黃帝」。《淮南子?天文》說:「中央土也,其帝黃帝」。黃帝在周代的出現,與當時的政治理念有關,是周族加強對四方各族統治的需要,也就是說,黃帝只不過是一種政治理念的形態化[10]。人們對於歷史的認識的本身也是歷史性的。歷史事實是一回事,對歷史的記憶是一回事,對於歷史的表述又是一回事。史前時期,文明初開,歷史記載全憑口耳相傳,由於歷史意識本身的歷史性,先民們探究和傳誦歷史時,難免會因為歷史意識的局限和出於人為的目的而附會歷史,因而可能有虛構和想像的成份。對此,顧頡剛先生提出中國古史是「層累地造成的」的觀點,也就是說,古人對上古帝王及其世系的創造過程,是做加法,逐漸敷衍產生的。那麼我們在對古史帝系做研究時,則應採用做減法的方法,既不可把神話當成歷史,也不可僅憑史籍的記載而斷然結論,對歷史文獻,也應歷史地去看,參照考辨,去偽存真,溯其流,探其源,廓清歷史真相。伏羲(來源:中醫詞典)伏羲,一作宓羲、包犧、伏戲,亦稱犧皇、皇羲。是中國神話中人類的始祖。所處時代約為舊石器時代中晚期,相傳為中國醫藥鼻祖之一。《太平御覽?詩含神霧》記載:在一個極樂的國土「華胥氏之國」中有位姑娘,一天,她來到一個叫「雷澤」的地方玩耍,偶然看到一個巨大的腳印,出於好奇,就踩到這個巨大的腳印上,結果竟象有了什麼感應,便這樣懷了孕,不久生了一個兒子,人首蛇身,取名宓犧(即伏羲)。由於伏羲的降生是其母踩了雷澤中的「大跡」而受孕的結果,因此,先人們認為他是「雷神」之子,遂推其為人民的君主,百王的首領。伏羲的歷史功績巨大,就醫藥方面來說,是伏羲創造了八卦和九針。《易傳》說:在遠古時代,是包犧氏統治天下,他經常仰頭觀天象,研究日月星辰的運行;俯身察地形,考查山川澤壑走向。又觀鳥獸動物皮毛的紋采和生長在大地上的各類植物各得其宜的情況,近從己身取象,遠從器物取象,在這種情況下開始創造八卦,用來通曉萬事萬物變化的性質,用來分類歸納萬事萬物的形狀。《帝王世紀》稱:伏羲「味百葯而制九針」。因此千餘年來被我國醫界尊奉為醫藥學、針灸學之始祖。關於伏羲的傳說(補充)天水出土的鯢魚紋瓶伏羲被人們稱之為「人文始祖」,伏羲生於仇池,長於成紀。他領導定嫁娶;做網罟;畫八卦;造琴瑟;設官職……按照常理來說,創造了如此功績的伏羲其形象應該是聰明英武,然而自春秋戰國以來,關於伏羲的形象卻是「人首蛇身」,尤其在漢代以後,伏羲「人首蛇身」的圖案更是被作為裝飾圖案廣泛地運用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在人們心中根深蒂固。以後世的眼光來看伏羲「人首蛇身」的形象無疑是一種怪物。難道「人文始祖」的形象就是這樣一種「怪物」?從人們的情感來說,把伏羲的形象作為裝飾圖案的目的是為了表達崇拜敬仰,或者把他當作「守護神」。顯然,伏羲的本來面目並不是「人首蛇身」。那麼伏羲為何以「人首蛇身」的面目出現在人們的面前呢?12日,首屆中華龍文化蘭州論壇在蘭州舉行,記者就「伏羲為何是『人首蛇身』?」這一問題採訪了天水師範學院的劉雁翔先生以及其他的專家學者。上古先祖多蛇形劉雁翔先生是天水師範學院隴右文化研究中心的副編審,長期致力於隴右文化的發掘研究。他認為在上古時代,並不是伏羲一人被描繪成蛇形,除伏羲之外,還有女媧、黃帝、西王母等人都是以蛇形出現在人們的面前。據統計,《山海經》中所記載的454個人物中與蛇形有關的人物就達到138個。可見,用蛇形來描述先祖是上古時期的一種比較常見的崇拜方式。要解開伏羲為何是人首蛇身這個謎團就必須從更廣、更深的層面來研究這種文化現象。劉雁翔先生翻閱了大量的古籍資料,對伏羲「人首蛇身」的形象進行了探究。最終,他將古籍中零散的記載串連起來,發現了「人首蛇身」的來龍去脈。從古代的記載來看,伏羲姓風。關於「風」字,在《說文》中有「風動蟲生」的解說,在甲骨文的卜辭中,「蟲」和「巳」為同一個字,而「巳」就是蛇,《山海經?海外南經》中有「蟲為蛇」之說。由此可見,風與蛇之間有著非常密切的關係。從姓氏的起源來看,上古時期人們的姓氏大多與部落的圖騰有關係,有些姓氏就直接來自於部落圖騰。由此看來,伏羲的「人首蛇身」形象就是從風姓部落的圖騰「蛇」演化而來。那麼在遠古時期,古成紀地區真有一支崇拜蛇,以「蛇」為圖騰的部落在繁衍生息嗎?「人首蛇身」是誤解對於記者的問題,劉先生認為,伏羲部落並不是以「蛇」為圖騰的,伏羲「人首蛇身」的形象是人們的一種誤解。其實,應該是「人首龍身」,而這個龍則是從大鯢演變而來。「從嚴格意義上來講,伏羲的形象應該是『人首鯢身』而不是『人首蛇身』。所謂的蛇身實質就是簡化了的龍。」據《左傳?昭公十七年》載:太嗥氏以龍紀,故為龍師而龍名。(杜預註:「太嗥伏羲氏,風姓之祖也,有龍瑞,故以龍命官。)這就是說,龍是伏羲部落的族徽或圖騰。劉先生認為,蛇是龍的原型,龍的形象是蛇演變而來的,這種見解是似是而非的。蛇系爬行動物,而傳說中的龍和水的關係密切,民間故事中就有四海龍王之說。從記載來看,有「龍,水物也」;有「龍生於水」;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之說。尤其是龍的本領非常強大,遠遠超過了蛇,蛇是無法與其相比的。顯然,龍的原型不是蛇而是其他的一種動物。揭開龍的原始形象既然龍和蛇之間沒有多大的關係,那麼龍的原始形象究竟是什麼呢?「龍的原始形象首先是古成紀地區的一種動物,與當時的原始先民的關係密切,能給他們提供生活上的幫助,唯其如此,人們才有可能把它當圖騰。」這幾點也是圖騰產生的基礎和根源。蛇很快就排除了,因為蛇的攻擊性強,而且蛇和人們日常生活的關係也並不密切。那麼究竟什麼水生動物和上古時期人們的生活關係密切呢?沿著「龍為水物」的思路類比,則與龍同為「水物」且鱗身的非魚莫屬。劉先生在《山海經?海外西經》中看到了一條關於龍魚的記載。「龍魚陵居,其狀如狸,一曰。」這種龍魚長著一支角,似狸而陵居,還能夠乘雲直上。這種龍魚究竟為何物呢?對於龍魚的解釋《爾雅》中說:鯢之大者謂之。鯢魚又名人魚,俗稱娃娃魚。鯢魚屬兩棲科,一般身長60厘米―70厘米,大者達到180厘米,棲息在山谷溪流中,以魚、蛙、蝦為食,叫聲和小孩啼哭相似。如今天水市東南部林區的曲溪風景區尚有成群的鯢魚生活著。考古發掘證實,在6500年前,天水的氣溫要比現在熱,屬暖溫帶半乾旱氣候,生活著大量的喜暖動物,其中有蘇門答臘犀牛、獼猴、象等動物。但到了距今6500年―5000年時,氣候發生變化,逐漸變得寒冷乾旱起來。我們可以得知在6500年前,天水的自然環境要比現在好得多,適合鯢魚活動的地域一定非常廣大。那時先民的生存發展和鯢魚的關係密不可分。尤其是它如同小兒哭泣的叫聲,就給人們無盡的想像和啟示。生活在此地的伏羲部族遂以鯢為圖騰。隨著時間的推移,先民們把鯢的形象繪製到了許多地方,如今在天水武山、甘谷出土的兩件人首鯢魚紋瓶,就是當時先民對鯢魚圖騰崇拜的一個縮影。天水出土的鯢魚紋瓶,從一個側面證明,龍的原始形象就是鯢魚,它們正是原始的四足龍的創作原型,也是伏羲部族的圖騰神。可見,「人首蛇身」其實就是對「人首龍身」的誤解,伏羲部族的圖騰應該是一個簡化了的大鯢。伏羲創造了神,女媧創造了人,神農氏創造了獸,伏羲跟女媧同為人面蛇身,故有人認為此二人是兄妹或者姐弟,不過山海經,史記等書中並無記載,是以一本日本的古書中的記載確定此二人為兄妹或者姐弟關係。更有傳說此二人婚配創造了華夏民族,此事更是子虛烏有,伏羲跟女媧兩位創世神屬對立關係,神與人從創立之初便不合,後女媧作出很大犧牲,放棄自己的創世神威而死,而使神與人從此無法接觸,此傳說的來歷應該也來自日本,據鳳凰衛視美洲台介紹,日本神話中大和民族是由兄妹二人結婚後創造出來的。日本神話源於中國神話,但受北歐神話跟希臘神話影響很大。山海經可以用來治病的魚,鳥,獸。 【地皇神農氏】【地皇神農氏】神農氏是傳說中的農業和醫藥的發明者,繼伏羲以後,神農氏是又一個對中華民族頗多貢獻的傳奇人物。他發明了農耕技術而號神農氏,因以火德王,又稱炎帝,然而關於神農氏是否就是炎帝這個問題,學術界一直存在爭議。基本信息欄中文名:神農氏外文名:patronofagriculture別名:炎帝國籍:中國民族:華夏出生地:烈山(今湖北省厲山鎮九龍山)職業:部落首領主要成就:發明農業、醫藥誕辰:農曆四月二十六日稱號:神帝體質:五德之身神農氏【簡介】神農氏是傳說中的農業和醫藥的發明者。遠古人民過著採集和漁獵的生活,他發明製作木耒、木耜,教會人民農業生產。反映中國原始時代由採集漁獵向農耕生產進步的情況。又傳說他遍嘗百草,發現藥材,教會人民醫治疾病。繼伏羲以後,神農氏是又一個對中華民族頗多貢獻的傳奇人物。除了發明農耕技術外,還發明了醫術,制定了曆法,開創九井相連的水利灌溉技術等。因為他發明農耕技術而號神農氏,因以火德王,故稱炎帝、赤帝、烈(厲)山氏,則又成了與黃帝相爭天下的首領。長期以來,對於神農氏是否是炎帝這個問題,一直懸而難決。傳說神農一生下來就是個「水晶肚」,幾乎是全透明的,五臟六腑全都能看得見,還能看得見吃進去的東西。那時候,人們經常因亂吃東西而生病,甚至喪命。神農為此決心嘗遍百草,能食用的放在身體左邊的袋子里,介紹給別人吃,用作藥用;不能夠食用的就放在身體的右邊袋子里,提醒人們注意不可以食用。【神農後裔】相傳在炎時期,部落聯合形成華夏族。炎帝敗於黃帝,黃帝為天子,炎帝部落分遷離了黃河流域。蚩尤亦神農氏之後,蚩尤部落在河流域戰敗後,一部分入帝部落,一部分遷,後又西遷。鄂、湘、貴間均有苗民生活,為蚩尤之後,因先祖以務在嘗百草不幸中毒而死亡.【神農洞和神農碑】距離隨州市區五十五公里處的烈山上,洞中原有石桌、石凳、石碗及石榻等,傳說是神農氏所用的器物。烈山還有神農井、神農宅、神農觀、炎帝廟等古建築。厲山鎮北有「炎帝神農氏」碑一座,保存至今。【歷史記載】《白虎通義?號》說,神農氏能夠根據天時之宜,分地之利,創作了來招等農具,教民耕作,使人民獲得很大的好處,故號神農。《世本?帝系篇》則首把炎帝和神農氏扯在一起稱「炎帝神農氏」,謂炎帝即神農氏,炎帝身號,神農代號。漢高誘注《淮南子?時則訓》,提到赤帝時又把赤帝與神農氏合起來,說赤帝即炎帝,少典之子,號為神農,南方火德之帝。《左傳》、《國語》和《禮記》曾提到烈山氏能夠播植百穀百蔬。東漢鄭玄注《禮記》和三國韋昭注《國語》,都說烈山氏為炎帝。《水經注》卷三十二又把烈山氏和神農氏相併,說謬水西南經過厲鄉南,水南有重山,就是烈山,山下有一個洞穴,相傳是神農氏的誕生處,所以《禮記》稱神農氏為烈山氏。而有關烈(厲、列)山氏稱號的緣起,又有二說。《路史》認為,烈山原字當作列山或厲山,因神農氏「肇跡」於列山,故以列山、厲山為氏。劉城淮《中國上古神話》則認為炎帝為人神,放火燒山很猛烈,故為烈山氏。《史記?五帝本紀》則隱喻炎帝與神農氏並非一人,說黃帝時,神農氏的時代已經衰落,諸侯之間互相侵伐,暴虐百姓,神農氏不能征討,於是黃帝「修德振兵」,討伐危害最大的炎帝和蚩尤,把他倆伐滅後威望大振,於是代神農氏而有天下。神農氏不事征伐,這與《庄於?盜跖》說神農氏「無有相害之心」、《商君書?畫策》說神農「刑政不用而治,甲兵不起而王」相符合,怎麼會變成炎帝這樣「侵伐諸侯,暴虐百姓」的人呢?英勇善戰的黃帝,竟然要與他「三戰,然後得其志」。此外,《史記?封禪書》分列炎帝和神農氏為二人,徐旭生《中國古史的傳說時代》也主張炎帝、神農氏為二人。神農氏為什麼想起來種五穀呢?《白虎通義》記載:「古之人民皆食獸禽肉,至於神農,人民眾多,禽獸不足,於是神農因天之時,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勞作,神而化之,使民易之,故謂神農也」。這說明,神農氏所處的時代,是中國從原始畜牧業向原始農業業發展的轉變關頭。那時,人口已生育繁多,維持生計的是獵物和植物的查實。可是,天上的飛禽越打越少,地上的走獸越打越稀,所得食物難以裹腹。怎樣才能解決人們的吃食問題?神農氏苦苦思索,可謂絞盡腦汁。據《拾遺記》記載,一天,一隻周身通紅的鳥兒,銜著一棵五彩九穗谷,飛在天空,掠過神農氏的頭頂時,九穗谷掉在地上,神農氏見了,拾起來埋在了土壤里,後來竟長成一片。他把谷穗在手裡揉搓後放在嘴裡,感到很好吃。於是他教人砍倒樹木,割掉野草,用斧頭、鋤頭、耒耜等生產工具,開墾土地,種起了穀子。神農氏從這裡得到啟發:穀子可年年種植,源源不斷,若能有更多的草木之實選為人用,多多種植,大家的吃飯問題不就是解決了嗎?那時,五穀和雜草長在一起,草藥和百花開在一起,哪些可以吃,哪些不可以吃,誰也分不清。神農氏就一樣一樣的嘗,一樣一樣的試種,最後從中篩選出的稻、黍、稷、麥、菽五穀,所以後人尊他為「五穀爺」、「農皇爺」。神農氏教民種五穀後,並不單單靠天而收,還教民打井汲水,對農作物進行灌溉。在這一高台的四角各有一口井,台中央有一口井水都會波動。由於這一帶歷史上多次被黃河水衝擊,黃水退後大量泥沙沉積,這些井多數都被埋在地下,現在僅找到一眼,在南面二百步分配權的地方。此井泉水清澈、甘甜,每天都有方圓近百里的人到這裡取水,稱為神水,說直接可以治病。後人為了紀念神農氏嘗百草、種五穀的偉大功績,在這高台上修建了廟宇。傳說神農氏生於農曆正月初五,所以每年的正月初五到正月二十便形成了祭祀,祈求五穀豐登。歷代達官司貴人、文人學士到這裡朝拜者比比皆是。據縣誌記載,三國時曹植來這裡拜謁後,寫下著名的《神農贊》,「少典之,火德成木。造為耒耜,遵民播谷。正為雅琴,以暢風俗不。」五穀台神農氏的塑像,肩披樹--綠@色#小¥說&網--久。當我們的祖先把種植葫蘆轉向種植草類植物獲取食用的種籽時,原始農業就誕生了。吃草治病並非人類獨有。許多動物都有吃藥治病的現象,說明早在人成其為人之前,人類的祖先就已經本能地積累了許多草藥知識。原始農業興起後,出於尋找更好的農作物種類的需要,人們在嘗食植物的同時會更加註意了解植物的特性,不僅注意有毒沒毒、可吃不可吃,更會注意了解不同植物種類、不同部位、不同器官的苦辣酸甜味道,以及寒溫特性等,從而結合原有的草藥知識形成醫藥概念,開始了醫學探索。也就是說,醫藥概念是伴隨著原始探索馴化植物為農作物的過程中形成的,是一種「無意插柳柳成蔭」式的發明。這應該就是神農氏發明醫藥的歷史真相。要大量種植農作物,首先要選擇合適的植物種類並馴化使之成為作物品種,比如稻、黍、稷、麥、菽五穀;其次要有農具,比如耒耜;三是要掌握農時。這些都需要長期技術進步和知識積累,絕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即使一個人終其一生也絕難做到。所以說,神農氏是一個相當漫長的時代。在農業發展的早期,主要技術進步表現在馴化野生植物上,經過嘗百草和試種,古人們初步確定了適合栽培的幾種主要野草,野草種類因地區而不同,收穫的種籽除一部分被食用外,人們會選擇飽滿的籽粒留作種子,這其實就是對野生動植物的馴化過程,使得栽培植物和養殖動物與其野生原種的差異越來越大,而分別成為農作物和家畜。中國人非常重視留種工作,總是千方百計地保護作物種子,甚至有「餓死不吃種子」的說法。這一習俗更加有利於農作物品種的選育工作。可以推測,在神農氏中期,中國就已經基本培育出各主要農作物品種,即五穀。【神農架】神農架據傳是華夏始祖、神農炎帝在此搭架採藥、療民疾矢的地方。他在此「架木為梯,以助攀援」,「架木為屋,以避風雨」,最後「架木為壇,跨鶴升天」。神農炎帝是華夏文明開創者之一,後人將其豐功偉績列陳有八:訓牛以耕,焦尾五弦,積麻衣革,陶石木具,首創農耕,搭架採藥,日中為市,穿井灌溉。為緬懷祖先,頌其偉業,林區人民政府於1997年開始在神農架主峰南麓小當陽興建神農祭壇一座,塑其雕像於群山之中,但見牛首人身的神農氏雙目微閉,似思似眠,神農塑像與千年古樸相擁而立,景緻渾宏,氣宇不凡,蔚為壯觀。湖北省西部有一片群峰聳立、林濤起伏的高大山地,它橫亘於長江、漢水之間,方圓3250平方公里,這就是我國著名的神農架林區。相傳,上古時代的神農氏曾在這裡遍嘗百草為民除病,由於崖高壁陡,珍稀藥草不易採到,神農氏就伐木搭架而上,因此後人稱這裡為』神農架』。神農架內重巒疊嶂,山高谷深,主峰大神農架即神農頂,海拔3105米,是華中地區最高峰,有』華中屋脊』之稱。區內古木參天,奇花異卉遍布,有』綠色寶庫』之稱。植物種類十分豐富,主峰東南千家坪生長著大量被稱為』活化石』的古老植物,如珙桐、水杉、水青樹、連香樹、領春木等,它們大多都是舉世聞名的第三紀冰川樹種。林區的西南部,有一獨立奇峰稱』望農亭』,亭下有一片石林,上接懸崖,下臨深澗,或盤結曲扭,或亭亭玉立,或如猿猴抱柱,或如猛虎下山,姿態各異,栩栩如生。石林四周,流雲飛霧,若隱若現,有』石林雲雨』之稱,為神農架林區一大奇觀。神農頂北側,峽谷蜿蜒,峰岩壁立,飛瀑參差,景緻奇秀,有』紅坪畫廊』美稱。此處,神農架區內還有眾多的奇洞、潮水河、猴子石、南埡山、小當陽等勝景。保護區內,不僅景色秀麗,物種豐富,還有種類繁多的珍稀動物。除名貴的金絲猴外,有白雕、白鹿、白松鼠、白蛇、白熊等,堪稱是一個』白色的動物王國』。【神農山】神農山,為國家aaaa級風景旅遊區,位於河南省沁陽市城區西北23公里的太行山麓,共有八大景區136個景點。主峰紫金頂海拔1028米,矗立中天,氣勢雄渾,三大天門較泰山早154年。這裡曾是炎帝神農辨百穀,嘗百草,登壇祭天的聖地。也是道教創始人老子築爐煉丹、成道仙升之所。韓愈、李商隱等歷代名家曾在此留下許多傳世佳作。這裡有雄奇險峻的紫金壇,更有天下一絕的白松嶺。15600餘株白鶴松姿態萬千,生長於懸崖絕嶺之巔,居世界五大美人松之首。遊走其間,移步換景,恍若人間仙境,令人魄悸魂動,陡然升華。其山勢之雄險奇絕,樹型之屈曲優美,景層之深奧神秀,當推全國之最。神農山還素有「天然植物園」和"昆蟲王國"的美稱,有珍稀植物1199種。九千隻國家保護動物太行獼猴攀枝登崖,嬉戲逗玩,平添無限野趣。神農山景區是休閑度假、探險攬勝、科學考察、回歸自然的絕好去處。神農山景區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捷,焦克公路、焦柳鐵路橫貫其下,晉洛公路縱行其間,餐飲遊樂服務舒適周到,民風淳樸,民俗特濃!地理位置與範圍神農山風景名勝區在該市市區西北23公里的太行山南麓,地理坐標介於北緯35°11′30〃―35°19′;東經112°44′――113°02′之間,面積96平方公里,內有8大景區136個景點,有九山兩河二十八峰。北部與山西晉城市澤州縣接壤;南臨燕川平原;東至丹河與博愛縣相望;西與濟源市相連。獨特的自然條件1、地質地貌神農山風景名勝區屬太行山南端前沿中山地段,整個地勢北高南低,海拔在250―www.13800100.com米之間。其中草凹嶺、紫金頂、小月頂、銅溝頂等海拔都在1000米以上。山勢陡峻,奇峰林立,溝壑縱橫,生境多樣。因受地質構造運動,流水長期侵蝕切割及石灰的淋溶作用,形成許多懸崖、深溝峽谷和天然溶洞。溝谷深切,高度在百米的懸崖舉目可見,深溝終年不見陽光,陰森逼人。整個地形可分為三類:一是險坡懸崖地帶,分布在太行山南沿1~2公里地段,從海拔200米拔地而起,突然升高到700~800米,坡度在45°―90°之間,岩石裸露,土壤瘠薄,植被稀疏,多為險坡懸崖,人們難以攀登。二是險坡緩衝地帶,海拔在700米~900米之間,人稱二站,坡度在20°左右,土層深厚,植物生長良好。三是山頂緩平地帶,面積較大,地勢平緩開闊,形成許多小平地、小盆地,水份條件好,多為酸性土壤,適宜多種植物生長。神農架風景2、水文自然保護區屬黃河水系,是仙神河、雲陽河、逍遙石河、丹河的發源地和上游,這幾條河彙集沁河注入黃河。源頭地區地形複雜,形成許多半輻射狀的山澗溪流,溝谷深幽,河道狹窄,多彎曲,比降大。有些地段流水洪積成積梯瀑布。河水流量隨季節變化,汛期多雨,流量大;冬春少雨,流量小,甚至斷流成為季節性河流。保護區內由於山高林密,植被覆蓋率高,降雨量較平原多,加上石灰岩淋溶的結果,形成許多山泉,終年不枯,有的溝底形成地下河,水聲潺潺,卻不見流水。水質良好,據同濟大學化驗測試,富含多種礦物質,有益於人體健康,可飲用。3、氣候神農山風景名勝區位於暖溫帶,屬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春季乾旱多風,夏季炎熱多雨,秋季晴和日長,冬季寒冷乾燥。據沁陽市氣象站觀察:年平均氣溫14.3c。一月份最冷-2c,極端最低氣溫-17.6c;七月份最熱,平均氣溫27.4c,極端最高氣溫42.1c。全年大於10c的活動積溫www.13800100.com。年平均日照時數2496小時,日照率57%。無霜期219天。年平均降水量619毫米,多集中在7、8、9三個月,佔全年降水量的70%,水熱同期。冬季雨量佔全年降水量的10%,春季降水約佔全年降水量的20%。由於地處太行山南沿,華北平原與山西高原過渡地段,山高林密,地形複雜,既阻擋西北寒流的侵襲,又截留了東南沿海暖濕氣流,形成獨特的小氣候,降雨量較平原偏多,空氣溫度偏高,夏季氣溫較平原低6~8c。太行山雖是我國有名的乾旱地區,但在神農山風景名勝區的溝底和懸崖下多有泉水湧出,潺潺流水,終年不竭。獨特的氣候,複雜的地形,形成了許多小氣候和小生境,有利於多種動植物繁衍生息。【籌建景觀】在長治城東北5公里處,有一座南北走向的大山,這就是百穀山,俗稱老頂山。此山方圓40多平方公里,從北向南由五個山峰組成,所以又叫五頂山。這五個山峰依次叫老頂、南頂、玉皇頂、奶奶頂、新頂。《太平寰宇記》載:「百穀山與太行、王屋皆連,風洞泉谷,崖壑幽邃,最稱佳境,昔神農嘗百草得五穀於此,因名山建廟。」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為了開發我們的始祖炎帝神農氏在太行山上嘗百草、興農業、實現人類歷史上從游牧到定居,由漁獵到農耕重大轉折的遺迹,長治市委、市政府已在炎帝昔日嘗百草的地方興建宏大的炎帝紀念館。現在,一尊高39米,堪稱亞洲第一的炎帝巨型銅像已屹立於聳翠疊嶂的百穀山巔。以銅像為主體的祭進壇、殿堂以及百草堂、神農井、神農泉、耒耜洞、神農村、碑刻等景觀正在籌建。很早以前,中國就有"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的傳說。說的是神農有一個水晶般透明的肚子,吃下什麼東西,人們都可以從他的胃腸里看得清清楚楚。那時候的人,吃東西都是生吞活剝的,因此經常鬧病。神農為了解除人們的疾苦,就把看到的植物都嘗試一遍,看看這些植物在肚子里的變化,判斷哪些無毒哪些有毒。當他嘗到一種開白花的常綠樹嫩葉時,就在肚子里從上到下,從下到上,到處流動洗滌,好似在肚子里檢查什麼,於是他就把這種綠葉稱為"查"。以後人們又把"查"叫成"茶"。神農長年累月地爬山涉水,嘗試百草,每天都得中毒幾次,全靠茶來解救。但是最後一次,神農來不及吃茶葉,還是被毒草毒死了。據說,那時候他見到一種開著黃色小花的小草,那花萼在一張一合地動著,他感到好奇,就把葉子放在嘴裡慢慢咀嚼。一會兒,他感到肚子很難受,還沒來得及吃茶葉,肚腸就一節一節地斷開了,原來是中了斷腸草的毒。後人為了崇敬、紀念農業和醫學發明者的功績,就世代傳頌著這樣一個神農嘗百草的故事。【神農故里】華夏始祖炎帝神農的誕生地--烈山,坐落在湖北省隨州厲山鎮九龍山南麓。古神農洞位於九農山腰。史書記載「神農母安登,感農而生炎帝」於此。在炎帝神農烈山名勝區內,建有炎帝神農洞、炎帝神農碑、炎帝神農紀念廣場、炎帝神農紀念館、炎帝神農牌坊等紀念性建築物。炎帝神農烈山名勝區規劃建設,以「建築返古、環境還野」為特色,規劃成「世界烈山宗親會館」、「祭祀朝聖」、「聖遺迹遊覽」、「大同街市」、「炎帝故里經濟技術開發」、「服務接待管理」六個區,興建修復炎帝神農殿、烈山大宗祠、聖賢殿、功德殿、神農廟、安登泉、百草園、觀天壇、神農九井等景點。景觀有姜河新潮、九嶺晴嵐、煙寺晚鐘、山村夕照、古洞青雪、斷岩縮霧、龍鳳旗杆等,因材借景,秀麗非凡。幾千年來,每逢炎帝生辰祭日,世界各地數以萬計的群眾前來烈山敬奉炎帝神農,緬懷華夏始祖,烈山已成為海內外炎黃子孫尋根問祖的聖地。春秋戰國到今,歷朝歷史學家、歷史文獻作了肯定的記載,炎帝神農誕生於「湖北隨州厲山」。如:春秋《禮記.祭法二十三》:「厲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農,能殖百穀」。東漢經學大師鄭玄註:「厲山氏,炎帝也,起於厲山,或曰有烈山氏」。春秋《國語*魯語上》:「昔烈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柱,能殖百穀百蔬」。三國時韋昭註:烈山氏,炎帝之號也,起於烈山,(禮記*祭法)以烈山為厲山也。《春秋左傳注》第四冊:「有烈山氏山之子曰柱為稷,(沈韓補註云:「(祭法)云:『厲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農,能殖百穀』。註:『厲山氏,炎帝也,起於厲山,或曰有烈山氏』。農即柱,厲山在今湖北隨縣北四十里」)自夏以上祀之」。《左傳.昭公二十九年》:「有烈山氏之子曰柱為稷,自夏以上祀之;周棄亦為稷,自商以來祀之」。晉朝杜預為其作注曰:「烈山氏,炎帝也,起於厲。」神農故里:炎帝始祖誕隨州「逶迤九十九岡嶺,雲壑幽藏小洞天。井社延里環厥水,鼎舜頡頏際儀軒。滄桑有變岩未變,草木能仙石亦仙。千古教民勤稼穡,烈山典祀至今傳。」相傳,盤古開天地的時候,有一個名叫安登的美麗少女,天天到烈山上放羊,一有空閑就到山上一個幽深的古洞里小憩一會。一次,她坐在洞中倚著洞壁睡著了,在甜美的夢鄉,她見到一個自稱七龍子的英俊少年同她相親相愛,纏綿不已。後來安登住進洞里,並在農曆四月二十六日生下七斤重的肉球。家人對肉球頗為反感,於是舉起石刀,欲劈肉球,沒想到肉球自動裂開,跳出一個胖小子。安登十分高興,為他取名「石年」。這個石年,就是華夏民族的始祖炎帝神農。這個洞穴被後人稱為神農洞,坐落在洞天山東麓,為神農故里最能撼動人們情思的景點之一。神農故里位於隨州厲山鎮。厲山鎮坐落在烈山的東南麓。烈山岡巒起伏,樹木蔥蘢,峭岩幽谷,清泉古洞,構成一幅風光旖旎、雄偉壯觀的山水畫卷。烈山擁有九嶺,九嶺拱成烈山。九烈山嶺由南向北依次為:鑽斷山、耕耘山、百草山、五帝山、三皇山、葫蘆山、洞天山、登天山、壽星山。它們沿龍脈河一字兒排開,如九龍捧聖,奉侍著神農故里。除了神農洞之外,神農故里還有炎帝神農紀念館、炎帝神農氏遺址碑、神農碑、神農文化廣場、九龍捧聖亭閣、炎帝神農紀念塔和神農宮。神農紀念館為古典四合院建築,陳列有神農一生大型組畫和有關的史志文獻等;炎帝神農氏遺址碑在烈山主峰三皇山的半山腰,為明朝萬曆年間隨州知州楊存愚立;神農宮為三進四層宮殿式建築,集中華五千年文化精粹於一宮。相傳炎帝神農遍嘗百草,為民治病;發明農具,教人使用;培育五穀,助民眾溫飽。後來,他與黃帝聯合打敗蚩尤,成為中華民族的共同始祖,中華民族因而又稱炎黃子孫。山海經可以用來治病的魚,鳥,獸。 【三皇五帝】【三皇五帝】是中國在夏朝以前出現在傳說中的「帝王」。從三皇時代到五帝時代,歷年無確數,最少當不下數千年。近代考古在中原地區發現的裴李崗文化、賈湖文化等,從7000年前至10000年前已經進入農業社會,其中出土的具有文字性質的龜骨契刻符號與約3000年前的殷商甲骨文有類同和相似之處。三皇五帝是中華上古傑出首領的代表。【簡介】「皇」的原義是「大」和「美」,不作名詞用。戰國末,因上帝的「帝」字被作為人主的稱呼,遂用「皇」字來稱上帝,如《楚辭》中的西皇、東皇、上皇等。時又有天皇、地皇、泰皇之名,稱為「三皇」。在《周禮》、《呂氏春秋》與《莊子》中也始有指人主的「三皇五帝」,《管子》並對皇、帝、王、霸四者的不同意義作了解釋,但都未實定其人名。三皇五帝是中國在夏朝以前出現在傳說中的「帝王」。現在看來,他們都是部落首領,由於實力強大而成為部落聯盟的領導者。秦始皇為表示其地位之崇高無比,曾採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構成「皇帝」的稱號。但是不同史家對「三皇五帝」都有不同的定義。三皇有五說,五帝也有五說。具體三皇是誰,五帝是誰,存在多種說法。基本上,無論是按照史書的記載,還是神話傳說,都認為三皇所處的年代早於五帝的年代。大致上,三皇時代距今久遠,或在四五千年至七八千年以前乃至更為久遠,時間跨度亦可能很大;而五帝時代則距夏朝不遠,在4000多年前。三皇:三皇是黃古的伏羲燧人神農。循環輪迴:太古黃古遠古【三皇】1燧人、伏羲、神農(《尚書大傳》);2伏羲、女媧、神農(《風俗通義》);3伏羲、祝融、神農(同上);4伏羲、神農、共工(同上);5伏羲、神農、黃帝(《古微書》)。最後一種說法由於《古微書》的影響力而得到推廣,伏羲、神農、黃帝成為中國最古的三位帝王。此外,漢朝的緯書中稱三皇為天皇、地皇、人皇,是三位天神。後來在道教中又將三皇分初、中、後三組:初三皇具人形;中三皇則人面蛇身或龍身;後三皇中的後天皇人首蛇身,即伏羲,後地皇人首蛇身,即女媧,後人皇牛首人身,即神農。【五帝】(1)黃帝、顓頊、帝嚳、堯、舜(《大戴禮記》);(2)庖犧、神農、黃帝、堯、舜(《戰國策》);(3)太昊、炎帝、黃帝、少昊、顓頊(《呂氏春秋》);(4)黃帝、少昊、顓頊、帝嚳、堯(《資治通鑒外紀》)。(5)少昊、顓頊、帝嚳、堯、舜(偽《尚書序》);以其經書地位之尊,以後史籍皆承用此說。於是這-<3 8 看 書 網^ >-被奉為古代的信史;(6)黃帝(軒轅)、青帝(靈威仰)、赤帝(赤?怒)、白帝(白招拒)、黑帝(汁先紀)(《周禮?天官》)【不同的說法】《史記?秦始皇本紀》說,天皇、地皇、泰皇為三皇,且認為泰皇最貴。那麼,泰皇是誰?《太平御覽》卷七十八引《春秋緯》提出天皇、地皇、人皇為三皇的另一種看法,似乎泰皇即人皇。《尚書大傳》和《白虎通義》等,則又主張三皇應為燧人、伏羲、神農,而《運斗樞》、《元命苞》等緯書,除了認同伏羲、神農外,補上了創造人類的女媧。此外,《帝王世紀》以伏羲、神農、黃帝為三皇,《通鑒外紀》又以伏羲、神農、共工為三皇。由此看來,伏羲、神農佔了三皇之兩席,諸說基本一致,而第三位究竟是誰,分歧較大。至於五位古帝,說法也各異。《世本》、《大戴記》、《史記?五帝本紀》列黃帝、顓頊、帝嚳、唐堯、虞舜為五帝;而《禮記?月令》以太?(伏羲)、炎帝(神農)、黃帝、少?、顓頊為五帝;《尚書序》、《帝王世紀》則視少吳(?)、顓頊、高辛(帝嚳〕、唐堯、虞舜為五帝。此外,又有把五方天神合稱為五帝的神話。東漢王逸注《楚辭?惜誦》中的「五帝」為五方神,即東方太?、南方炎帝、西方少昊、北方顓頊、中央黃帝;而唐賈公彥疏《周禮?天官》「祀五帝」,為東方青帝靈威仰、南方赤帝赤?怒、中央黃帝含樞紐、西方白帝白招拒、北方黑帝汁先紀。【傳說分歧的原因】其實,三皇五帝傳說的分歧,是我國多民族發展的產物,它曲折地反映了民族融合的進步趨勢。早在進入文明時代之前,在祖國遼闊的土地上,就形成了華夏族、苗族以及當時被華夏族稱之為蠻、夷、戎、狄等許多兄弟民族。說華夏族為黃、炎之後,這實際上反映了華夏族是由以黃帝、炎帝為代表的兩個有血緣親屬關係的氏族經過長期發展而成的。【三皇五帝的象徵】大抵三皇說所指諸人,是中國祖先處於史前各個不同文化階段的象徵。有巢、燧人、庖犧(伏羲)分別代表蒙昧時期的低級、中級、高級三個階段;神農代表野蠻時代的低級階段;女媧則是更早的創世紀式的神人,在神話中又和伏羲結合創造人類。五帝說所指諸人,主要是父系家長制的部落聯盟盛期及其解體時或原始社會末期實行軍事民主制時期的一些部落酋長或軍事首長人物。大部分的意見是燧人氏、伏羲氏、神農氏稱為「三皇」,黃帝、顓頊、帝嚳、堯帝、舜帝稱為「五帝」,這些說法起源於春秋戰國。【盤古氏】就是我們都熟知的盤古開天闢地故事的主人公,傳說天地是由盤古用斧開的,這一故事到了北魏,經酈道元傳入北方。從此,盤古由流傳於南方少數民族的神話,而發展成為傳說中的中華民族共同的老祖宗。《廣博物志》卷九行《五運歷年紀》昔盤古氏之死也,頭為四岳,目為日月,脂膏為江海,毛髮為草木。秦漢間俗說:盤古氏頭為東嶽,腹為中嶽,左臂為南嶽,右臂為北嶽,足為西嶽。先儒說:盤古氏泣為江河,氣為風,目瞳為電。古說:盤古氏喜為睛,怒為陰。吳楚間說:盤古氏夫妻,陰陽之始也。今南海有盤古氏墓,亘三百里,俗雲後人追葬盤古之魂也。桂林有盤古祠,今人祝祀,南海有盤古國,今人皆以盤古為姓。盤古氏,天地萬物之祖也,而生物始於盤古。中華民族的始祖盤古氏化仙之後,他的身體器官化為日月星辰、四極五嶽、江河湖泊及萬物生靈。這個傳說雖然有神話的成份在內,但卻為我們提供了一份研究中華民族日神和月神的參考資料。《五運歷年記》認為:中華民族的日月二神是盤古氏雙眼所化,日神是盤古氏的左眼所化;月神是盤古氏的右眼所化,民間流傳的「男左女右」習俗,就是由此而來。【有巢氏】有巢氏的傳說在先秦古籍已有記載。他是傳說中發明巢居的人。這一傳說反映了我國原始時代由穴居而進入巢居的情況。中國古代神話中發明巢居的英雄。也稱「大巢氏」。其初,人民穴居野處,受野獸侵害,有巢氏教民構木為巢,以避野獸,從此人民才由穴居到巢居。《莊子.盜跖》:「古者禽獸多而人民少、於是民皆巢居以避之。晝拾橡栗、暮棲木上,故命之曰有巢氏之民。」《太平御覽》卷七八引《項峻始學篇》:「上古穴處,有聖人教之巢居,號大巢氏。」晉張華《博物志.雜說上》:「昔有巢氏有臣而貴,任之專國主斷,已而奪之。臣怒而生變,有巢以亡。」有巢氏神話傳說中人物,漢族人民想像中的始祖,原始巢居的發明者。相傳遠古昊英之世,人少而禽獸眾,為防禦野獸侵害,有巢氏教人構木為巢,白天採摘橡栗,夜晚棲宿樹上。《莊子》載:"古者禽獸多而人民少,於是民皆巢居以避之。"即有巢氏時代。因居巢得名與有巢氏發明巢居有關,而被視為巢湖人。它與同時出現的燧人氏、伏羲氏、神農氏一樣,雖均出自後人虛擬,但也表明了漢族先民堅持生存鬥爭的光榮歷史進程有巢氏的傳說在先秦古籍已有記載。莊周說:「古者禽獸多而入少,於是民皆巢居以避之,晝拾橡栗,暮棲木上,故命之曰有巢氏之民。」(《莊子?盜跖》)韓非說:「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獸眾,人民不勝禽獸蟲蛇,有聖人作,構本為巢以避群害,而民悅之,使王天下,號曰『有巢氏』。」(《韓非子.五矗》)有巢氏是傳說遠古發明巢居的人。這一傳說反映了我國原始時代由穴居而進入巢居的情況。《遁甲開山圖》說:「石樓山在琅?,昔有巢氏治此山南。」(《藝文類聚》卷十一引)琅?山在山東諸城縣,所謂有巢氏治於此,實不足為信。項峻《始學編》說:「上古皆穴處,有聖人出,教之巢居,今南方巢居,北方穴處,古之遺迹也。」(《太平御覽》卷七十八引)認為巢居開始於南方。《林邑記》也說:「蒼梧已南,有文郎野人,居無屋宅,依樹上住宿,食生肉,采香以為業,與人交易,若上皇之人。」(《太平御覽》卷一七二引)周去非說;「深廣之民,結柵以居,上設茅屋,下豢牛豕。其所以然者,蓋地多虎狼,不如是,人畜皆不得安,乃上古巢居之意歟!」(《嶺外代答》卷四)這都說明巢居可能起源於南方。【女媧氏】女媧的名字最早出自屈原的《天問》:「女媧有體,孰制匠之?」意思是:女媧的身體,是誰造出來的。傳說女媧「煉五色石以補蒼天」,並造就了人類,這是母系社會神話的反映。據說,在這以前,天塌地陷,災害不息,經過她的工作,一切就緒了。她也就成了傳說中整理天地的神。這個故事反映了遠古人類與自然界的艱苦鬥爭。女媧氏為了美化人類的精神生活,還發明了笙簧樂器,能把風嘶鳥語,蟲鳴溪唱,絲絲入扣地吹奏出來;男貪女愛的喁喁情話,水乳/交融的心靈戀歌,也能曲曲傳神地表達得淋漓盡致,於是人與人之間增添了無限的祥和氣氛,特別是男女之間,由於音樂的滋潤,許許多多幸福快樂的戀情,都被優美的音樂旋律激蕩起來。後來伏羲氏死了,女媧氏代立,沒有兒女,因為年紀漸老,便退休到美麗的地方,即現陝西藍田縣女媧谷。那知來了一個康回,專用水害人,女媧氏老大不忍,於是再出來與康回鬥爭。康回是冀州地方出現的一個怪人,生得銅頭鐵額,紅髮蛇身,是一位天降的魔君,來和人民作對,史書上又把他叫做共工氏。他那一邦的人熟悉水性,與人打仗總用水攻。女媧氏運用她的七十種變化,到康回那裡打探了一番,回來後就叫眾多的百姓預備大小各種石頭兩萬塊,分為五種,每種用青、黃、赤、黑、白的顏色作為記號。又吩咐預備長短木頭一百根,另外再備最長的木頭二十根,每根上面,女媧氏親自動手,都給它雕出一個鰲魚的形狀。還叫百姓再備蘆葦五十萬擔,限一個月內備齊。又挑選一千名精壯的百姓,指定一座高山,叫他們每日上下各跑兩趟,越快越好,又挑選二千名伶俐的百姓,叫他們到水中游泳泅沒,每天四次,以能在水底潛伏半日最好。女媧氏運用神力,傳授他們一種秘訣,使那二千百姓歡欣鼓舞,認真練習。女媧氏又取些泥土,將它捏成人形,大大小小,一共捏了幾千個。剛剛準備完畢,康回就率部來攻,故技重施,洪水開路,女媧氏就叫百姓將五十萬擔蘆葦先分一半,用火燒起來,化為灰燼,又叫百姓將爛泥挖起來和草灰拌勻,每人一擔,向前方挑去,遇到有水的地方就填上,女媧氏在後面運用她的神力,只見康回灌過來的水都倒灌回去。康回敗了第一陣,就率領部屬直接衝殺過來,他的部屬本就兇猛,這次又吃了虧,更是囂張,這時女媧氏所做的幾千個土偶個個長大起來,大的高五丈,小的也有三丈,手執兵器,迎向敵人,康回的部眾幾時見過這種陣仗,一個個驚惶失措,敗下陣去。女媧氏立即吩咐那一千個練習泅水的百姓:「康回這回退去,必定揀險要的地方守起來,他一定在大陸澤,和他的老家昭余大澤一帶躲起來,那裡他築有大堤,為防他決堤灌水,你們一去遇到有堤防的湖澤,就用我為你們預備的木頭在湖的四周先用四根長木一直打到地底,再用幾根短木打在旁邊,他就決堤不動,因為大海之中,鱉魚最大,力也最大,善於負重,我已經到海中與海神商量好了,將幾個鱉魚的四足暫時借用,所以那木頭上刻的,不但是鱉魚的形狀,它的精神也在裡面。」這些人聽了欣然前往,女媧氏又帶了二千個跑山的百姓,攜了縮小的土偶、石頭等物,一路趕去,在大陸澤和昭余大澤徹底擊敗康回,康回逃跑時遇到那二千個久練長跑的人如何是對手,居然被生擒。部眾將康回擒來獻給女媧氏,女媧氏曆數他的罪行,下令斬首,咔嚓一刀下去,卻不見有血冒出來,但有一股黑氣升到空中,原來康回也有些神通,化作一條黑龍蜿蜒逃去。最終與女媧氏的部下瑞頊氏在不周山又一場大戰,康回失敗,頭觸不周山而死。於是出現歷史上記載的如下史事:共工氏(康回)頭觸不周山,不周山崩塌,於是四極廢、九州裂、天柱折、地維缺,女媧氏力任艱巨,煉五色石補天,於是地平天成,不改萬物。【燧人氏】燧人氏是傳說中發明鑽木取火的人,這在先秦的古籍中已有記載。燧人氏,在遠古時,商丘一帶是一片山林。在山林中居住的燧人氏,經常捕食野獸,當擊打野獸的石塊與山石相碰時往往產生火花。燧人氏從這裡受到啟發,就以石擊石,用產生的火花引燃火絨,生出火來。這種取火法在三十年前的商丘農村還有人在使用。當時,有一位聖人從鳥啄燧木出現火花而受到啟示,就折下燧木枝,鑽木取火。他把這種方法教給了人們,人類從此學會了人工取火,用火烤制食物、照明、取暖、冶煉等,人類的生活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人們稱這位聖人為燧人氏,奉他為「三皇之首」。【伏羲氏】伏羲氏,又稱包犧氏、庖羲。據說他是個大發明家,對人民的貢獻是很大的。「包犧氏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他還發明「結繩為網以漁」,造福於民。這是兩件大的發明創造。當然,社會出現這樣的新事物,是由於人們集體勞動的結果,而不會是某個「聖人」的恩賜。但這個傳說告訴我們,那個伏羲氏族開始使用一種記事符號,又懂得制網捕魚了。羲又叫太昊伏羲,據說,是華胥氏踩了雷澤中雷神的足印生出的兒子。他能夠沿著生長在都廣之野的作為天梯的建木「上下於天」。伏羲有許多創造發明,伏羲氏是中國文獻記載中的最早的智者之一。伏羲氏對事物有著敏銳的觀察力、對土地有著深厚的感情,同時他又擁有著超人的智能。伏羲氏將他觀察到的一切,用一種數學符號(這種二進位數學模式成為當今計算機技術發展的基石)描述了下來,這就是八卦。主要說他坐在一座方壇上,聽了八方風的樂音,便畫出□(乾)、□(坤)、□(震)、□(巽)、□(坎)、□(離)、□(艮)、□(兌)八種懸卦的符號,叫做「八卦」,以代表天地間的種種事物。他又模仿蜘蛛結網,製作了捕魚的網。他的臣子句芒,則根據這種原理,做了捕鳥的羅。伏羲還製作了瑟,創造了《駕辯》的樂曲。上古文明的曙光,在傳說中的伏羲時代就開始顯露出來了。上古時期,孟津東部有一條圖河與黃河相接,龍馬負圖出於此河,伏羲氏依龍馬之圖畫出了干、兌、離、震、巽、坎、艮、坤為內容的卦圖,後人稱為伏羲八卦圖。伏羲氏仰觀象於天,俯察法於地,用陰陽八卦來解釋天地萬物的演化規律和人倫秩序。伏羲氏造書契、正婚姻、教漁獵,結束了人們茹毛飲血、結繩記事的蒙昧歷史,開創了中華文明。龍馬負圖寺遂成為「河圖之源」,伏羲氏則被奉為中華民族的「人根之祖」、「人文之祖」。《漢書?孔安國傳》曰:「龍馬者,天地之精,其為形也,馬身而龍鱗,故謂之龍馬,龍馬赤紋綠色,高八尺五寸,類駱有翼,蹈水不沒,聖人在位,負圖出於孟河之中焉。」傳說伏羲生成紀(在今甘肅省天水市秦安縣境內),長新樂(在今河北),死宛丘(古陳州宛丘縣,在今河南淮陽)。參考:《說文》:「陳,宛丘,舜後媯滿之所封。(臣鉉等曰:陳者,大昊之虛,畫八卦之所,木德之始,故從木)。」?《續博物志》卷四:「伏犧六佐:金提主化俗,鳥明主建福,視默主災惡,紀通為中職,仲起為海陸,陽侯為江海。」?《路史?後紀》卷之二《女皇氏》:「太昊氏衰,共工惟始作亂,振滔洪水,以禍天下,隳天綱,絕地紀,覆中冀,人不堪命。女媧氏役其神力,以與共工較,滅共工氏而遷之。然後四極正,冀州寧,地平天成,萬物復生。」《殷本紀》引《湯誥》:「昔蚩尤與其大夫作亂百姓」。《周書?呂刑》:「若古有訓,蚩尤惟始作亂。」《逸周書?嘗麥解》:「昔天之初,囗作二後,乃設建典,命赤帝分正二卿,命蚩尤於宇少昊,以臨四方,司囗囗上天未成之慶。蚩尤乃逐帝,爭於涿鹿之阿,九隅無遺。赤帝大懾,乃說於黃帝,執蚩尤,殺之於中冀。以甲兵釋怒,用大正順天思序,紀於大帝。用名之曰『絕轡之野。』乃命少昊清司馬鳥師,以正五帝之官,故名曰質。天用大成,至於今不亂。」案:前二段引文都用了「惟始作亂」四字,後一段引文則謂:「昔天之初」,蚩尤逐帝。表明在這些文獻作者的概念中,伏羲、女媧、共工、蚩尤、赤帝、黃帝、少昊這些人帝所處的時代是中國歷史的開端。如此,便可以猜出來,那些文獻作者心目中的中國歷史開端,是「五帝時代」。本《年表》的「五帝時代」,起自伏羲元年(約www.13800100.com),終於帝舜末年(www.13800100.com),約計291年(=2400-2109)。即古人心目中的中國歷史,發端於www.13800100.com前後,時值魯西豫東地區空前繁榮之際。參考:1《淮南子?天文訓》:「昔者,共工與顓頊爭為帝,怒而觸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維絕。」2《淮南子?原道訓》:「昔共工之力,觸不周之山,使地東南傾。與高辛爭為帝,遂潛於淵。宗族殘滅,繼嗣絕祀。」3《列子?湯問》:「其後共工氏與顓頊爭為帝,怒而觸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維絕。」4《國語?魯語上》:「共工氏之伯九有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土,故祀以為社。」5《淮南子本經訓》云:「舜之時,共工振滔洪水,以薄空桑。龍門未開,呂梁未發,江淮通流,四海溟?,民皆上丘陵、赴樹木。舜乃使禹疏三江五湖,辟伊闕,導廛、澗,平通溝陸,流注東海。鴻水漏,九州干,萬民皆寧其性。」6作者讀書摘記:「黃帝是三皇與五帝的分水嶺,故古代學者有的把黃帝算為三皇之末,有的又視黃帝為五帝之首。」伏羲後來做了東方的天帝,他的臣子句芒,便做了他的屬神。句芒的形狀是鳥的身子,人的臉,駕了兩條龍。他兩個共同管理著東方青土樹木的原野一萬二千里的地方,是春天的主神。【神農氏】神農氏是傳說中的炎帝。炎帝是中國的太陽神(炎帝是太陽神這個說法不準確,中國的太陽神是帝俊,他的兒子十金烏也是太陽神,後來被后羿射下9個,就是現在在天上值班的太陽,這個是公認的傳說。),又說他是農業之神,教民耕種,他還是醫藥之神,相傳就是神農嘗百草,創醫學。傳說神農死於試嘗的毒草藥。他是傳說中主掌稼穡的土神。大概是指原始社會農業開始發展的氏族名稱。據記載,當初人們吃生肉,喝獸血,穿獸皮。神農認為人們這樣生活下去,是難以維持的。於是,他「嘗百草之實,察酸苦之味,教民食五穀」。實際上農業生產知識是上古人類實踐經驗的積累。神農並無其人。後來人們推測,神農氏的事迹,大致反映相當於母系氏族制繁榮時期的社會情況。據西漢初年的古書《淮南子》記載:「神農嘗百草之滋味,一日而遇七十毒」。四川至今還有一個感人的神話傳說,說神農氏為了給人們尋找治病的草藥,他嘗盡了百草,有一天嘗到一種劇毒的斷腸草,終於他的腸子斷爛,為人民犧牲了生命。神農氏還教給人們通商交換:「神農是以日中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貨,交易而退,各得其所」。這些傳說都是後人對自己的祖先炎帝的神化,說明他和黃帝一樣,是中華民族文明之祖。【黃帝】黃帝是傳說中華夏民族的始祖。相傳生於姬水,故以姬姓,居軒轅之丘,故號軒轅氏。國於有熊,亦稱有熊氏。黃帝生性靈活,能說會道,道德情操高尚,被擁為西北方游牧部族的首領。他聯合炎帝,打敗由蚩尤率領的九黎族的入侵,代神農而成為部落聯盟的首領,成為「黃帝」。傳說打敗蚩尤後又與炎帝族在阪泉發生三次大戰,黃帝統率以熊、羆、貔、貅、虎等野獸為圖騰的氏族參加戰鬥,打敗了炎帝部落,進入黃河流域。從此,黃帝部落定居中原,並很快發展起來。史書記載「黃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為十二姓」,說明這些部落形成了巨大的部落聯盟。正是這個原因,後人把許多發明創造都傳作是黃帝的功績,說他用玉作兵器,造舟車弓箭,染五色衣裳。他讓妻子嫘祖教人民養蠶。他命令大臣倉頡造文字,大撓造干支,伶倫製作樂器等等。這些傳說不大可靠,我們只能理解為黃帝時代生產工具大有進步。歷史上堯,舜,夏,商,周,都是黃帝的後裔,故稱「軒轅後裔」,「炎黃子孫」。黃帝後代與其他部落共同融合,形成中華民族,黃帝軒轅氏被看成是華夏族的始祖。【炎帝】炎帝,姓姜。相傳他牛頭人身,可能是以牛為圖騰的氏族首領。最初,這個氏族活動於渭河流域,後來進入黃河中游,與九黎族發生了長時期的衝突。九黎族的首領叫蚩尤,獸身人言,銅頭鐵脖子,頭上有角,耳上生毛硬如劍戟,能吃砂石,可能是以某種猛獸為圖騰的氏族。他有兄弟八十一人,即八十一個氏族,是勇悍善戰的強大氏族部落。蚩尤把炎帝驅逐到涿鹿(今河北西北桑乾河流域)。炎帝向黃帝求援,雙方在涿鹿大戰一場。蚩尤請風伯雨師興風作雨,造了大霧使黃帝的士兵迷失方向,黃帝請旱神女魃,把天氣放晴,造了「指南車」辨別方向。這場激烈戰爭的結果是蚩尤失敗,被殺死了。黃帝取得了勝利,被推舉為「天子」。【顓頊】顓頊,姓姬,號高陽氏,居住河南濮陽縣一帶,相傳是黃帝的兒子昌意的後代。二十歲時,黃帝將帝位傳給了他。古書記載:「高陽氏有才子八人」,可能這是八個氏族。即位後,進行政治改革,顓頊又進行了一次重要的宗教改革。被黃帝征服的九黎族,到顓頊時,仍信奉巫教,雜拜鬼神。顓頊禁絕巫教,強令他們順從黃帝族的教化,促進了族與族之間的融合。後來,有個部落的首領共工對顓頊非常不滿。傳說他憤怒地用頭撞倒了不周山。頓時,撐著天空的柱子斜了,拴者大地的繩子斷了。於是天向西北傾斜,日月星辰移動;地在東南窪陷,江河隨之東流。顓頊在位78年,死時90多歲。顓頊子孫很多,屈原就是自稱顓頊的後裔。【帝嚳】帝嚳,姓姬,號高辛,黃帝的曾孫。父親叫矮(jiao矮)極,顓頊是他的堂房伯父。帝嚳在位時人才濟濟,把天下治理得很好。帝嚳在位70多年。相傳帝嚳生於窮桑(西海之儐),母握裒因踏巨人足跡而生。帝嚳少小聰明好學,十二三歲便有盛名,十五而佐顓頊,封有辛地方(今河南商丘),實住帝丘(今濮陽),三十而得帝位,遷都毫邑(今河南偃師縣西南),享壽百歲。死後葬於濮陽頓丘城南台陰野之秋山。【堯帝】堯帝,姓尹祁,號放勛。因封於唐,故稱「唐堯」,由於他德高望重,人民傾心於帝堯。他嚴肅恭謹,光照四方,上下分明,能團結族人,使邦族之間團結如一家,和睦相處。堯為人簡樸,吃粗米飯,喝野菜湯。自然得到人民的愛戴。堯到年老時,由四岳十二牧推舉部落聯盟軍事首長繼承人,大家一致推薦了舜。堯帝把自己兩個女兒嫁給了舜,又對他進行了長期的考察,最後才放心的禪讓。【舜帝】舜帝,姓姚,傳說目有雙瞳而取名「重華」,號有虞氏,故稱虞舜。舜之父瞽瞍,其弟名象。由於四岳的推舉,堯命他接替自己的首領職位(讓賢),並把兩個女兒給他作妻室。《堯典》所記舜的主要事迹有:命后稷按時播植百穀;挖溝開渠以利灌溉;疏通河道,治理洪水;公布五刑,除去四凶族。舜知人善任選用能人,如舜任命了許多官職:命禹作司空,主平水土;命棄作后稷,主管農業;命契作司徒,主管五教;命皋陶管理五刑等等。舜為首領時,把各項工作都做的很好,開創了上古時期政通人和的局面,所以舜成為中原最強大的盟主。正如《史記》所云:「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實際上,當舜之時,國家機器的雛形已經具備了。死後,禪位於禹。史記說:堯帝「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雲。」接近他如太陽一般,遠望他如雲霞一樣燦爛。富有而不驕橫,高貴而不傲慢。黃色的帽子,黑色的衣服,紅色的車駕以白馬。「能明馴德,以親九族」。他命羲氏、和氏測定推求曆法,制定四時成歲,為百姓頒授農耕時令。測定出了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堯在位,天下洪水湯湯,用鯀治水,九年無功而返,又啟用禹,使洪水得以治理。堯設置諫言之鼓,讓天下百姓盡其言;立誹謗之木,讓天下百姓攻擊他的過錯。他治天下五十年,問天下治與不治?百姓愛戴自己與否?左右不知,朝野不知。他於是微服訪於民間,有一位老人含著食,鼓著腹,敲著土地唱道:「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帝力於我何有哉。」這首古詩稱作《擊壤歌》。堯帝開創了帝王禪讓之先河,在位七十年,認為兒子丹朱不成器,決定從民間選用賢良之才。堯問四方諸侯首領:「誰能擔負起天子的重任?」四方諸侯首領說:「有個單身漢,在民間。叫虞舜。」於是,堯微服私訪,來到歷山一帶,聽說舜在田間耕地,便到了田間。看見一個青年,身材魁偉、體闊神敏,聚精會神地耕地,犁前駕著一頭黑牛、一頭黃牛。奇怪的是,這個青年從不用鞭打牛,而是在犁轅上掛一個簸箕,隔一會兒,敲一下簸箕,吆喝一聲。堯等舜犁到地頭,便問:「耕夫都用鞭打牛,你為何只敲簸箕不打牛?」舜見有老人問,拱手以揖答道:「牛為人耕田出力流汗很辛苦,再用鞭打,於心何忍!我打簸箕,黑牛以為我打黃牛,黃牛以為我打黑牛,就都賣力拉犁了。」堯一聽,覺得這個青年有智慧,又有善心,對牛尚如此,對百姓就更有愛心。堯與舜在田間扯起話題,談了一些治理天下的問題,舜的談論明事理,曉大義,非一般凡人之見。堯又走訪了方圓百里,都誇舜是一個賢良之才。堯便決定試一試舜。堯把兩個女兒娥皇、女英嫁給舜,讓兩個女兒觀其德;把九個男兒安排在舜周圍,讓九個男兒觀其行。把舜放進深山之中,虎豹毒蛇都被他馴服。舜頭腦清醒,方向明確,深山之中不迷失,很快就走了出來。堯先讓舜在朝中作虞官,試舜三年後,讓舜在堯的文廟拜了堯的先祖,堯便讓舜代其行天子之政。【太?】太?,也稱為太昊,姓風。相傳他人頭蛇身,或人頭龍身,可能是以蛇或龍為圖騰的氏族首領,居住在陳地(即現在河南淮陽縣)。他應該是淮河流域氏族部落想像中的祖先。註:也有一說為風太昊既是伏羲,但上古神話的神和人神傳說支系複雜旁多,甚至有很多是自相矛盾,具體是不是這樣也不好下定論,可以參考伏羲的百度百科。【少?】少?,也叫少昊,姓嬴,名摯(也做鷙,是一種鳥),號金天氏,少昊也是一個部落稱謂,這個部落以鳥為圖騰,有風鳥氏、玄烏氏、青烏氏,共二十四種。這可能是二十四個氏族合成的一個大的部落。少?族是東夷的一支。【補充資料】中國最早的古史系統。中國的古史傳說中,到戰國時期形成幾種「五帝」說;戰國末始有「三皇」一詞,到漢代才形成幾種置在五帝前的「三皇」說。「皇」的原義是「大」和「美」,不作名詞用。戰國末,因上帝的「帝」字被作為人主的稱呼,遂用「皇」字來稱上帝,如《楚辭》中的西皇、東皇、上皇等。時又有天皇、地皇、泰皇之名,稱為「三皇」。在《周禮》、《呂氏春秋》與《莊子》中也始有指人主的「三皇五帝」,《管子》並對皇、帝、王、霸四者的不同意義作了解釋,但都未實定其人名。漢代所定的人間歷史上的「三皇」有五說:1《尚書大傳》為燧人、伏羲、神農。《禮?含文嘉》、《春秋命歷序》亦同此說而以燧人居中。2《春秋運斗樞》為伏羲、女媧、神農。3《禮?號謚記》為伏羲、祝融、神農。《孝經鉤命決》引《禮》同此,但以祝融居末。4《白虎通》說為伏羲、神農、共工。5西漢末的《世經》所排古史系統,在黃帝和顓頊之間加有少昊金天氏,使戰國時說的「五帝」中多了一帝。於是有人把原五帝之首的黃帝升為三皇,與伏羲、神農並列。首先是《禮?稽命徵》持此說,張衡上漢順帝書及其後的皇甫謐《帝王世紀》亦從之。接著是偽《尚書序》宣揚此說,由於它的經書地位,從此伏羲、神農、黃帝成為中國歷史中最古的三位帝王。其實上述諸說皆為西漢末以後緯書所編造的神話。漢代仍傳有天神中的三皇,西漢末緯書《春秋命歷序》、《始學篇》等以三皇為天皇、地皇、人皇。道教經典中的三皇分初、中、後三組:「初三皇」還具人形(一說他們分別有十二頭、十一頭、九頭);「中三皇」則具人面蛇身或龍身,分別有十三頭、十一頭、九頭(一說以中地皇為有巢氏、中人皇為燧人氏);「後三皇」中的「後王皇」人首蛇身,即伏羲,「後地皇」人首蛇身,即女媧,「後人皇」牛首人身,即神農。漢代畫像石和帛畫即多此形象。「帝」原指天帝,人間的「五帝」一詞在孟子時尚未出現,他書中只提到「三王五霸」。《荀子》中才有「五帝」一詞排在「三王」前,但無人名,只在其《議兵篇》中稱堯、舜、禹、湯為「四帝」。《孫子兵法》有「此黃帝之所以勝四帝也」句,似亦有四帝、五帝之稱(但梅堯臣謂此「帝」字系「軍」之訛)。《管子》及《莊子》所屢稱「三皇五帝」,也都未指實人名。其實,自西周至春秋戰國時記載神話和歷史傳說文籍中,先後出現了很多古帝或宗神名號,大抵居西邊的有黃帝、炎帝以及伯夷、共工、鯀、禹、四岳、稷(棄)、高圉、太王、玄囂、?極、昌意、青陽等,居東邊的有太?、少昊摯、顓頊、高陽、高辛、堯、羿、浞、澆、俊(即舜、嚳)、契、冥、上甲微等,地區未明的有帝鴻氏、縉雲氏、金天氏、烈山氏、陶唐氏(前二者可能在西、後三者可能在東)等,由東而西的有伯翳、非子等,本在東而一部南移的有祝融即重黎,及其後裔八姓(如季連羋姓為楚祖)等等。《莊子??篋》列舉了古帝十二名及全書中屢次提到其他古帝,《六韜》列舉了古帝十五名,《逸周書》所列古帝多達二十六名。由於戰國後期五行說逐漸建立,凡事都要湊五為成數,於是在上述許多古帝王中,遂有羅列「五帝」的必要,並出現了下列五種五帝說。1《五帝德》所說的黃帝、顓頊、帝嚳、堯、舜五人。其說根據《國語?魯語》對他們的讚譽而定。《帝系》為其編造了以黃帝為始祖的世系。《呂氏春秋》及《史記?五帝本紀》承用了此說。2《戰國策?趙策》與《易?繫辭》提出的宓?(伏羲)、神農、黃帝、堯、舜五人。《莊子》、《淮南子?淑真訓》及《三統曆》亦承此說。《通鑒外紀》反對三皇五帝說,但其所列最早的帝王仍是此五人。3《呂氏春秋?十二紀》所載的太昊、炎帝、黃帝、少昊、顓頊。《禮記?月令》亦同此說。王符《潛夫論》並將古代各帝王部分別納入此五帝的血胤系統之下。4《世經》所編排的古史系統依《十二紀》與《月令》,在黃帝與顓頊之間有少昊,鄭玄注《中侯敕省圖》即加少昊於第-<3 8 看 書 網^ >-,謂五帝有六人,俱合於五帝座星。然東漢以來《稽命徵》等之說,把黃帝升為三皇之一,皇甫謐《帝王世紀》從之,而以少昊以下五人為五帝。於是偽《尚書序》即據以將《世經》前面三名伏羲、神農、黃帝為三皇,接著的少昊、顓頊、帝嚳、堯、舜為五帝。以其經書地位之尊,以後史籍皆承用此說。於是這-<3 8 看 書 網^ >-被奉為古代的信史。5《通鑒外紀》及《路史發揮》引梁武帝蕭衍畫像碑述,以黃帝、少昊、顓頊、嚳、堯為五帝,似是最晚的一說。但梁武只有《通史》六百餘卷,據陳立《白虎通疏證》,以為畫像碑述可能是《武梁祠堂畫像碑述》之訛,則此說仍出自漢人。至於神話中的天神,《山海經》中皆稱帝,其後亦有「五帝」之稱,如《楚辭?惜誦》有「令五帝」句,與「指蒼天」、「戒六神」並舉,是皆指神。又《晏子春秋》有「楚巫請致五帝以明君德」句,顯然皆指天帝。故《史記?封禪書》載漢高祖劉邦說:「吾聞天有五帝」。即述戰國末流行之說。同時有五色帝之說,奏設祭祀白、青、黃、亦四上帝祠,漢高增祀黑帝之祠。至《春秋緯?文耀鉤》,五色帝始有名字:「蒼帝曰靈威仰,亦帝曰赤?怒,黃帝曰含樞紐,白帝曰白招拒,黑帝曰汁光紀。」鄭玄注《禮記?大傳》「王者?其祖之所自出」句,即引此諸名為「太微五帝」,謂「王者之先祖皆感太微五帝之精以生」。把地上五帝說成是天上五帝所感生,提出了「感生帝」之妄說,王肅已斥其謬。大抵「三皇說」所指諸人,是中國祖先處於史前各個不同文化階段的象徵。有巢、燧人、庖犧(伏羲)分別代表蒙昧時期的低級、中級、高級三個階段;神農代表野蠻時代的低級階段;女媧則是更早的創世紀式的神人,在神話中又和伏羲結合創造人類。「五帝說」所指諸人,主要是父系家長制的部落聯盟鼎盛時期及其解體時實行軍事民主制時期的一些部落酋長或軍事首長人物。山海經可以用來治病的魚,鳥,獸。 【燧人氏】【燧人氏】【詞語釋義】1、燧人(suirén)(燧人氏)允?是中國上古神話中火的發明者,有說法他為三皇之一。2、燧人氏,伏羲氏,神農氏稱為「三皇」。3、燧人氏是新石器初期河套附近一個母系氏族,他們以打獵為生,當擊打野獸的石塊與山石相撞時產生火花。燧人氏受到啟法,於是發明了鑽木取火。4、燧人氏即是代表一個人物,有時則是幾個人物的合成;有時它更多的應該是一個氏族或一個部落歷史;有時又代表先民生活的一個時代,反映了人類飲食方面的一個時代的特色;是一個時代成就的反應。「燧人氏」這一辭彙的多義性,在中國上古神話中是普遍存在的。【相關資料】燧人氏簡介燧人氏又稱「燧人」,遠古人「茹毛飲血」,他鑽木取火,教人熟食,是人工取火的發明者。關於他的神話反映了中國原始時代從利用自然火,進化到人工取火的情況。《尚書大傳》云:「遂人為遂皇,伏羲為戲皇,神農為農皇也。遂人以火紀,火,太陽也。陽尊,故托遂皇於天。」燧人氏在神話中的地位中國的神話傳說中,有很多以智慧、勇敢、毅力為人民造福的英雄,燧人,就是其中的一個。燧明國簡介遠古時代以燧木取火的氏族,又稱「燧明國」,不識四時晝夜。其人不死,厭世則升天。國有燧木,又叫火樹,屈盤萬頃,雲霧出於其間。有鳥若鶚,用咀去啄燧木,發出火光。有位聖人,從中受到啟發,於是就折下燧枝鑽木取火,人們就把這位聖人稱為燧人氏。《太平御覽》卷八六九引《王子年拾遺記》:「申彌國去都萬里。有燧明國,不識四時晝夜。其人不死,厭世則升天。國有火樹,名燧木,屈盤萬頃,雲霧出於中間。折枝相鑽,則火出矣。後世聖人變腥臊之味,游日月之外,以食救萬物;乃至南垂。目此樹表,有鳥若{號鳥},以口啄樹,粲然火出。聖人感焉,因取小枝以鑽火,號燧人氏。」同書卷七八引《禮古文嘉》云:「燧人始鑽木取火……遂天之意,故為燧人。」又有「燧人氏夏取棗杏之火」的傳說(見《藝文類聚》卷八七引《九州論》)。今河南商丘流傳有「燧人擊石取火」的活神話。燧人氏的首領距今三萬年前,燧人氏首領與?茲氏首領結合,建立互為婚姻的血緣聯盟,始稱燧人?茲合雄氏。?茲氏的織女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一位女首領,後世人追尊她為女帝,又稱玄女、玄帝、王素、素女、須女、帝?茲等。她在距今三萬年前就發明了用樹皮搓繩的技術。她發明的繩有三種:單股的繩稱作「玄」,兩股合成的稱作「茲」,三股合成的稱作「索」(又作素)。距今三萬年前,燧人?茲氏在昆崙山(今甘肅祁連山)立挺木牙交,為地之中;上指天芎中宮天極星,為天之中。天極星即天北極,故又稱北極星。北極星的首創者是燧人?茲氏,故又稱紫宮、紫微垣。紫是玄的代稱,紫宮即玄宮,宮中女主為陰德星,是為?茲聖母九天玄女。約在距今一萬五千年至一萬三千年時,北極星因?茲氏織女而命名為織女星。燧人?茲氏的分支燧人?茲氏有三大分支:一為大?(li),二為少?,三為青鳥。?茲合雄氏以玄鳥為圖騰,其三大族系合稱「三柯氏」,也稱三青鳥氏。他們以燧人?茲為始祖,尊稱他為「伊薩姆」,或「伊薩姆那」,各分支的首領則稱「耶勞」。玄女部大?柯烏耶勞居住在合黎山南弱水(今甘肅張掖市北),其族屬又稱魁隗氏,分支甚廣。其中一支沿弱水向北遷徙,以居延海(今殘留嘎順諾爾湖)、焉支山(又名燕然山,即今龍首山及阿爾泰山脈的杭愛山)為基地向外延伸,散佈於貝加爾湖支流的色楞格河、鄂爾渾河、額爾古納河(黑龍江上源)。一支沿阿爾泰山北麓西遷至東歐。一支由弱水西遷至阿爾泰山南麓烏倫古湖,沿伊犁河、阿拉套山進入準噶爾盆地和塔里木盆地。須女部少?柯諾耶勞居住在合黎山南弱水流域的方雷澤(今甘肅張掖市臨澤縣,其水今已枯),分衍出方雷支的盤古支,居於古浪(今甘肅武威市古浪縣)。其分支東遷至西海之東賀蘭山,北躍陰山入燕然山、貝加爾湖,與柯約耶勞支會合;另一支由陰山向東進入灤河流域及東北平原;一支由六盤水進入北洛水,與柯約耶勞的環江部為鄰。柯約耶勞後世為張姓,在挪得建有張國(今甘肅張掖市),另有一支,後來被賜封為楊姓,於環江上游建元城(又作玄城)。柯諾耶勞的後世沿桑乾河及支流黃水河發展,遷居於渾河、壺流河,建都於代王城(今河北張家口市蔚縣),再遷涿鹿山,建「洛烏」城(又稱下洛,今河北張家口市涿鹿縣)。燧人?茲本部柯約耶勞一支沿太行山往東進入今河北省境內,?茲氏建都於靈壽(今河北石家莊市靈壽縣),燧人氏建都於蒲陰(又稱完縣,今河北保定市順平縣)。其後又北遷於大王店,建都於遂城(今河北保定市徐水縣),定天地之中靈台(今名戊己台)。燧人?茲氏晚期分布燧人?茲氏自立姓氏為「風」,這是中國人最早之姓。風姓共分為十部:一為天芎部,二為天齊部,三為天乙部,四為合雄部,五為天陽部,六為天陰部,七為候鳥部,八為候虫部,九為雷雨部,十為天皇部。燧人氏晚期的分支幾乎遍布中華大地,其中重要的族系有?茲氏、?氏、華氏、胥氏、華胥氏、赫胥氏、讎夷氏、雷澤氏、盤瓠氏等。他們主要分布在今甘肅省境內,西起敦煌(古瓜州)、三危山、疏勒河、?茲山;東達慶陽、華池、河水,直至陝西境內的北洛河;南至湟中拉脊山、日月山、成縣、禮縣、康縣、鳳縣,直至秦嶺以南的華陽。其活動中心(觀星象祭天中心)主要有三處:一為合黎龍首山(古昆崙山),二為湟中拉脊山,三為六盤山。燧人氏的直系允姓、風姓、?姓,分布在其周圍。?茲氏的十項發明燧人?茲氏是中華民族的創立者,他為後世子孫留下了十項重大發明,這十項發明是:一距今約五萬年時發明了「鑽木取火」,繼而又發明「燧石取火」。二距今約四萬年時始作大山扶木紀曆,在昆崙山頂觀察天象以明天道,始為山川百物命名。三距今約三萬年時?茲氏織女發明搓繩技術,創立「結繩記事」,燧人氏以右樞天乙(天龍座a星)為北極星。四距今約二萬年時燧人氏創立「氏族圖騰徽銘制」,始立姓氏為風。距今約二萬六千年時,燧人氏以太乙織女星(天琴座a星)為北極星。五距今約一萬五千年時,燧人?茲氏發明大山?木太陽曆。六距今約一萬四千八百年時,燧人?茲氏發明《河圖》、《洛書》(柯約耶勞創《河圖》,柯諾耶勞創《洛書》)、星象歷,創造人類早期的符號文字。七距今約一萬二千年時,燧人氏發明「陶文」,創造「十天干」。「十天干」使用的完全是上古符號文字,稱呼也與現在不同,記錄於此,供讀者參考。(因上古符號文字無法輸入電腦,暫時從略)八距今約一萬一千年時,燧人氏創立八索準繩圭表紀曆。九距今約一萬年時,燧人氏發現天綱、天紀、太極印與太極渦旋宇宙生化模式。十約公元前7800年,燧人氏總結天道大發現,建立遠古文明。相關考古研究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我國考古界在河北徐水南庄頭髮現了燧人氏晚期遺址,遺址中發掘出兩種陶片,一種為夾沙深灰陶,一種為夾沙紅褐陶。經科學考證,其生產年代距今約在一萬二千年前。南庄頭遺址向世人公布:早在一萬二千年前,我們的先祖已經能生產製作陶器,這是中華人種從原始時代向文明時代過渡的重要物證。【鑽木取火】古籍對鑽木取火的記載燧人氏是傳說中發明鑽木取火的人,這在先秦的古籍中已有記載。據《韓非子五蠹》記載:「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獸眾,人民不勝禽獸蟲蛇;……民食果?蚌蛤,腥臊惡臭而傷害腹胃,民多疾病。有聖人作,鑽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說(悅)之,使王天下,號之日燧人氏。」《屍子》云::「燧人上觀星辰,下察五木以為火。」《拾遺記》云:「遂明國有大樹名遂,屈盤萬頃。後有聖人,游至其國,有鳥啄樹,粲然火出,聖人感焉,因用小枝鑽火,號燧人氏。」《古史考》云:「太古之初,人吮露精,食草木實,山居則食鳥獸,衣其羽皮,近水則食魚鱉蚌蛤,未有火化,腥臊多,害腸胃。於使(是)有聖人出,以火德王,造作鑽燧出火,教人熟食,鑄金作刃,民人大悅,號日燧人。」《三墳》云:「燧人氏教人炮食,鑽木取火,有傳教之台,有結繩之政。」《漢書》亦有「教民熟食,養人利性,避臭去毒」的記載。清末著名學者尚秉和先生說:「火自無而有者也,其發明至為難能。燧皇感森林自焚,知木實藏火,不知幾經攻治,幾經試驗,始鑽木得之。其功又進於有巢,而即以是為帝號,可見當時之詫為神聖,而利賴之深矣。」又說:「或謂火化而食始於庖羲,故以為號,豈知燧人既發明出火,其智慧豈尚不知炮食?況炮者裹肉而燒之,燎其毛使熟耳。在熟食中,燧人氏不僅發明了人工取火,而且最早教人熟食。尚先生在《歷代社會風俗事物考》中還說:「由今追想未有火之先,凡肉皆生食,其有害於人而夭折者,不知凡幾,且不知味。及得熟食,肉之腥臊者忽馨香矣,草木實之淡泊寡味者忽甘腴脆關矣,水之冰者可燠飲,居之寒者可取溫矣。至黑夜燔柴以御虎豹,猶後也。當夫登台傳教,廣播為用之時,萬民之感為至粗之法。燧人去伏羲近,伏羲益發達美備耳。其創於燧人,無疑也。」尚秉和先生認為,戴慶幸為何如,真驚天動地之偉業矣。既有火則可冶金作刃及他器用。未有火之先,凡器皆以石為之,今所謂石器時代也。」故事還原:在遠古蠻荒時期,人們不知道有火,也不知道用火。到了黑夜,四處一片漆黑,野獸的吼叫聲此起彼伏,人們蜷縮在一起,又冷又怕。由於沒有火,人們只能吃生的食物,經常生病,壽命也很短。天上有個大神叫伏羲,他看到人間生活得這樣艱難,心裡很難過,他想讓人們知道火的用處。於是伏羲大展神通,在山林中降下一場雷雨。隨著「咔」的一聲,雷電劈在樹木上,樹木燃燒起來,很快就變成了熊熊大火。人們被雷電和大火嚇著了,到處奔逃。不久,雷雨停了,夜幕降臨,雨後的大地更加濕冷。逃散的人們又聚到了一起,他們驚恐地看著燃燒的樹木。這時候有個年輕人發現,原來經常在周圍出現的野獸的嚎叫聲沒有了,他想:「難道野獸怕這個發亮的東西嗎?」於是,他勇敢地走到火邊,他發現身上好暖和呀。他興奮地招呼大家:「快來呀,這火一點不可怕,它給我們帶來了光明和溫暖!」這時候,人們又發現不遠處燒死的野獸,發出了陣陣香味。人們聚到火邊,分吃燒過的野獸肉,覺得自己從沒有吃過這樣的美味。人們感到了火的可貴,他們揀來樹枝,點燃火,保留起來。每天都有人輪流守著火種,不讓它熄滅。可是有一天,值守的人睡著了,火燃盡了樹枝,熄滅了。人們又重新陷入了黑暗和寒冷之中,痛苦極了。大神伏羲在天上看到了這一切,他來到最先發現火的用處的那個年輕人的夢裡,告訴他:「在遙遠的西方有個遂明國,那裡有火種,你可以去那裡把火種取回來。」年輕人醒了,想起夢裡大神說的話,決心到遂明國去尋找火種。年輕人翻過高山,涉過大河,穿過森林,歷盡艱辛,終於來到了遂明國。可是這裡沒有陽光,不分晝夜,四處一片黑暗,根本沒有火。年輕人非常失望,就坐在一棵叫「遂木」的大樹下休息。突然,年輕人眼前有亮光一閃,又一閃,把周圍照得很明亮。年輕人立刻站起來,四處尋找光源。這時候他發現就在遂木樹上,有幾隻大鳥正在用短而硬的喙啄樹上的蟲子。只要它們一啄,樹上就閃出明亮的火花。年輕人看到這種情景,腦子裡靈光一閃。他立刻折了一些遂木的樹枝,用小樹枝去鑽大樹枝,樹枝上果然閃出火光,可是卻著不起火來。年輕人不灰心,他找來各種樹枝,耐心地用不同的樹枝進行摩擦。終於,樹枝上冒煙了,然後出火了。年輕人高興地流下了眼淚。年輕人回到了家鄉,為人們帶來了永遠不會熄滅的火種--鑽木取火的辦法,從此人們再也不用生活在寒冷和恐懼中了。人們被這個年輕人的勇氣和智慧折服,推舉他做首領,並稱他為「燧人」,也就是取火者的意思。商丘市城西南2公里的燧皇陵,相傳就是燧人氏的葬地,其冢高約7米,周圍松柏環繞。冢前有中國歷史博物館館長俞偉超先生的手書碑刻及後世刻的石像生,是人們為紀念燧人氏而立的。今人評價:著名史學家郭沫若先生主編的《中國史稿》中說:「人工取火的發明,對於遠古人類的生活無疑起了極為重大的作用,引起後人極大的重視……這樣的傳說固然夾雜著後代的生活內容,蒙上了神秘的外衣,但它依然反映著樸素的遠古人類生活的史實背景。」趙朴初先生曾作詩道:「燧人取火非常業,世界從此日日新。」恩格斯說:「就世界的解放作用而言,摩擦生火還是超過了蒸汽機。因為摩擦生火第一次使得人支配了一種自然力,從而最後與動物界分開。」人工取火的意義人工取火的發明結束了人類茹毛飲血的時代,開創了人類文明的新紀元。所以,燧人氏一直受到人們的敬重和崇拜,並尊他為三皇之首,奉為「火祖」。火的發明使人類有了可以創造的溫暖,對遠古人類的聚集提供了武器和條件,是人類群居思想的產生提供了根源。火的發明創造了中國家文化的妊振期。最早的原始人,還不知道利用火,東西都是生吃的,生吃植物果實還不算,就是打來的野獸,也是生吞活剝,連毛帶血的吃了。後來,才發明了用火(在周口店的北京人遺址上,已發現用火的痕迹,說明那時候已經知道利用火)。火的現象,自然界早就有了,火山爆發,有火;打雷閃電的時候,樹林里也會起火。可是原始人開始看到火,不會利用,反而怕得要命。後來偶爾撿到被火燒死的野獸,拿來一嘗,味道挺香。經過多少次的試驗,人們漸漸學會用火燒東西吃,並且想法子把火種保存下來,使它常年不滅。又過了相當長的時期,人們把堅硬而尖銳的木頭,在另一塊硬木頭上使勁地鑽,鑽出火星來;也有的把燧石(燧音sui)敲敲打打,敲出火來。這就懂得了工人能夠取火(從考古材料發現,山頂洞人已經懂得人工取火)。是誰發明的呢?當然是勞動人民,但是傳說中又說成是一個人,叫做「燧人氏」。人工取火是一個了不起的發明。從那時候起,人們就隨時可以吃到燒熟的東西,而且食物的品種也增加了。據說,燧人氏還教人捕魚。原來像魚、鱉、蚌、蛤一類東西,生的有腥臊味不能吃,有了取火辦法,就可以燒熟來吃了。【燧人氏故事新解】「燧人氏」兩見於古代傳說,其事迹是「教民鑽木取火」,這一技術發明,使得人們不再依賴天然火取得火種。「燧」字表示取火工具,現代一般指燧石,互相摩擦可以擊出火星。在先秦時代主要是指的是鑽燧取火,也就是用一個木棒快速研鑽另一木塊生熱最終而成火的行動。其實遂、隧、燧、邃四個字同音,都與「貫通黑暗」意義相關:遂表示完成,其本義相當從黑暗的隧道中走出來,有豁然開朗的意味,如遂心、遂願等;隧就是開掘隧洞,隧道中當然黑暗;燧是在木塊上鑽洞,目的在於取火;邃指空間或時間的深遠,如同在隧洞中一樣,難以辨明前景。從這些同音字中可以看出,極有可能遠在沒有文字的時代就已經有了燧人氏的傳說故事。「燧人氏」這個名字本身恰恰自述了鑽木取火這一偉大發明。恩格斯說:「就世界的解放作用而言,摩擦生火還是超過了蒸汽機。因為摩擦生火第一次使得人支配了一種自然力,從而最後與動物界分開。」郭沫若先生在《中國史稿》中說:「人工取火的發明,對於遠古人類的生活無疑起了極為重大的作用,引起後人極大的重視……這樣的傳說固然夾雜著後代的生活內容,蒙上了神秘的外衣,但它依然反映著樸素的遠古人類生活的史實背景。」在北京周口店一個重要的發現是北京人使用火的證據。這些證據包括灰燼、炭塊和燒過的骨頭和石頭。由於有的灰燼成堆出現,說明北京人已經懂得如何能夠使火不向四周蔓延,也就是說,北京人已經會管理控制火了。北京人用火的證據的發現是當時所知道的人類最早的用火記錄。另一方面,北京人所擁有的管理控制火的能力說明,北京人也不是最早用火的人類群體,人類最初開始用火的時間還應該提前。後來,其他國家的人類學家也在非洲等地更為古老的直立人遺址中發現了許多用火的遺迹。比如,在安哥拉發現的原始人舊石器文化中就有用火的跡象。從各種跡象來看,人類用火的歷史應該在一百萬年以上。其實人類最初用火首先是追求光明的心理需求。與追求光明相對應,人類對黑暗有著與生俱來的深深的恐怖。對黑暗的恐怖伴隨著整個人類的歷史,以至後來一切威脅人類的、腐朽的東西,都用黑暗來形容。人有五種知覺,視、聽、嗅、味、觸,其中視覺是最重要的感知外部世界的信息通道,其獲取的信息佔到人體所獲得的全部信息量的百分之八十,其次是聽覺,獲取著百分之十的信息量。失去感覺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一九五四年,加拿大心理學家赫布和克斯頓進行了首次「感覺剝奪」實驗,讓受試者躺在隔音室內的床上,蒙上眼睛,堵住耳朵,戴上手套,基本上剝奪了受試者的視覺、聽覺和觸覺。結果表明,被剝奪了感覺之後,人會產生難以忍受的痛苦,大多數受試者只能堅持三天,幾乎沒有人能忍受一周以上。被剝奪了感覺之後,人的心理會產生異常,注意力不能集中,不能進行連續的思考,有人會產生幻覺,有的人則變得神經質,甚至產生恐怖。即使實驗結束之後,他們集中注意力的能力和思維能力仍受到嚴重影響,需要經過一定時間才能恢復。由此可見,被剝奪感覺會給人的心理帶來嚴重破壞。由於視覺獲取著我們人類百分之八十的信息量,所以,黑暗中我們都會不由自主地感到不安。人們在野外過夜時,總要設法點燃一堆篝火,而且篝火晚會是人們最喜愛的娛樂形式,其道理就在這裡。由此不難設想,早在遠古時期,人類就已經利用天然火取得火種,以滿足追求光明的心理需求。隨著用火的技能的提高,人們又發現了火的更多用途,從而更加離不開火。在漢語里,「火」「活」讀音相同。按照音同義通的原則,「火」就是「活」,「活」就是「火」,在沒有文字之前,兩者沒有區別,或區別很小。既然「火」「活」不分,說明我們老祖宗對「燃燒著的火」和「生存活命」這兩個看似風馬牛不相及的事情有著獨特的的認識。「火」「活」不分的本質意義在於:火是活命的基礎,有火才能活命,要活命就離不開火。韓非子解釋人類用火的原因稱:「在沒有火之前,民眾生吃東西,生的果?蚌蛤腥臊惡臭會傷害腹胃,因而容易生病,有聖人認識到這一點,發明鑽燧取火的方法以去除。」其實這是韓非子以其所處時代的知識解釋遠古,並不十分妥當。首先,沒有火的時候,人的胃口是能夠適當生食的,比例其他動物都是生食的,並不容易生病。其次,韓非子時代沒有考古學,不了解人類用火的歷史由來已久。第三,韓非子沒能意識到人們對黑暗和光明的心理感受。這是時代的局限所在,現代人不能因此苛求韓非子老先生。其實,在遠古先民在追求光明而用火的過程中發現火的另一大功用確實是熟食,但不是去除腥臊或改善食物滋味,而是用火來幫助進食。人類沒有強壯的犬齒,無法像虎豹狼那樣撕食新鮮肉食,雖然早就發明了石器,但那時的石器非常簡陋,切割新鮮肉食的能力很差,而燒烤熟爛的肉食就很容易撕吃了。同樣,用火燒烤過的堅果之類也容易剝食。所以,在遠古時期,「熟食好吃」的含義不是味道好,而是容易吃進肚子里。有了火的幫助,人類可以取食的東西會更多,大大拓展食物來源,生存能力有了飛躍性進步。在甘肅大地灣遺址和陝西半坡遺址,每個半地穴式原始住房都有一個火塘,而且必然設在進門處,這一位置設置透露出一個非常重要的信息。如果單為照明和取暖,火塘的位置應該設在房子的中間,效果才最好。設在進門處,說明火塘還有另一個重要作用,那就是防止野獸半夜偷襲。現在人們往往先驗地認為,人類發明了住房之後,隨之就發明了門,用封堵房子進口。其實門也是有一定複雜性的東西,門的發明很難說是一個聖人靈機一動就發明出來。可以合理設想,中華先民發明了半地穴式住之初並沒有門,而是用火來作門防止野獸進入房內的,火塘就是最早的門。所以,火塘的原始位置說明,那時候的中華先民已經認識到野獸有怕火的天性,可以用火來驅逐野獸。先民們就利用這一原理,或用火驅趕圍捕野獸,或者用火保衛自己,從而大大提高了生存能力。由此還說明,成熟的用火技術是人們在地面建房屋定居的技術保障,人類的生存空間因此大為拓展。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火在遠古先民中與吃、住兩大生存需要密切相關,僅靠從天然火中取得火種已經滿足不了人們對火的需求,人工取火勢在必行。我們知道,由於木材的著火點較高,鑽木雖然生熱,但很難達到引燃木材的熱度,所以,鑽木取火時要在鑽點處放上易燃的引火物,先點燃引火物,再用來別的東西。劉成剛先生曾經分析我國古代另外兩種取火方法「以珠取火」和「以冰取火」,認為是都是利用凸透鏡能使太陽的光線折射會聚,把艾絨之類的易燃物放在光熱會聚的交點上來取火的。很可能鑽木取火時的引火物也是艾絨之類的易燃物。發現鑽木摩擦可以生熱這種現象可以出於偶然,嘗試一下鑽木生熱也可以出於偶然,但是要找到一種合適的引火物則就不那麼容易了。大發明家愛迪生髮明白熾燈,僅試驗用做燈絲的材料就多達上千種,由此可以想像古人發明鑽木取火的方法同樣是一個艱苦的探索過程,幾乎可以肯定地說,是在數代人探索和知識積累基礎上,在某一天由一個痴迷者機緣巧合,點燃了第一株人工火苗。只是由於年代久遠,那位點燃第一株人工火苗的人名被淹沒在歷史塵埃之中,或許那時候的人們根本就沒有名字。當後來的歷史中突然有一天人們關注火的時候,為了說明問題,而稱之為「燧人氏」,其實含義無非是「發明鑽燧取火的老祖宗」的意思。正因為如此,古代學者們還把人工取火的發明權記在其他人名之下,《管子.輕重篇》中就說「炎帝作鑽燧生火」。【其他發明】結繩記事簡介據古史記載,燧人氏不僅發明了「鑽木取火」,還發明了「結繩記事」,為禽獸命名,立傳教之台,興交易之道。那時候人類還沒有文字,生活中有許多事全憑大腦記憶,但時間久了,有些事情往往會被遺忘。燧人氏用柔軟而有韌性的樹皮搓成細繩,然後將數十條細繩排列整齊懸掛在一處,在上邊打結記事。大事打大結,小事打小結,先發生的事打在裡邊,後發生的事打在外邊。為了能夠記錄更多的事情,燧人氏又利用植物的天然色彩,把細繩染成各種顏色,每種顏色分別代表一類事物,使所記之事更加清楚。在燧人氏以前,人們把所有的動物都叫作「蟲」。燧人氏經過細心觀察,,把這些動物劃分為四類:天上飛的稱作「禽」,地上跑的稱作「獸」,有腳的爬行動物稱作「蟲」,沒腳的爬行動物稱作「豸」。燧人氏為了向人們傳授各種自然知識和社會知識,在村子裡專門築了個土台,稱作「傳教台」。他時常站在台上為大家講演。他告訴人們:飢餓的時候如何用火來燒烤食物,寒冷的時候如何用火來取暖,打獵的時候如何用火來攻擊獵物,遇見猛獸襲擊時如何用火來把它嚇跑……據說中國的師道之興就是從燧人氏開始。中國有文字記載的文明歷史的開始:燧人氏在昆崙山立木觀察星象祭天,發現了「天道」。因天道而受到啟發,燧人氏始為山川百物命名,而有「地道」。天地之德孕育萬物,而人為萬物之尊。燧人氏以風姓為人類命名,對人的婚姻交配有了血緣上的限制,使人與獸有了嚴格的區分。這是人類早期的倫理道德,也就是「人道」。由天道生地道,由天地之道而生人道,這便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天道觀。天、地、人始於無名,成於有名。有名則天地開明,人乃文明。中國有文字記載的九千年文明歷史由此開始。燧皇陵商丘古城西南1.5公里處,有一高大的陵墓,這就是三皇之一、火祖燧人氏的墓地。據《韓非子》、《太平御覽》等古書記載:在遠古的時候,人們慣吃生食,茹毛飲血。生食腥臊惡臭,傷害腸胃,易生疾病。後來,人們發現火烤熟的食品味美且易消化。但因雷擊等產生的自然火很少而且在短時間內即熄滅,人們很難得到並保留火種。當時,有一位聖人從鳥啄燧木出現火花而受到啟示,就折下燧木枝,鑽木取火。他把這種方法教給了人們,人類從此學會了人工取火,用火烤制食物、照明、取暖、冶煉等,人類的生活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人們稱這位聖人為燧人氏,奉他為「三皇之首」。關於燧人氏取火的事,商丘還有另一種說法。在遠古時,商丘一帶是一片山林。在山林中居住的燧人氏,經常捕食野獸,當擊打野獸的石塊與山石相碰時往往產生火花。燧人氏從這裡受到啟發,就以石擊石,用產生的火花引燃火絨,生出火來。這種取火法在三十年前的商丘農村還有人在使用。政府對燧人氏陵近些年來不但進行了整修,而且還擴建了陵園,樹立了各種各樣的石雕,栽種了花草樹木,使陵園成了有遊覽價值的景觀。山海經可以用來治病的魚,鳥,獸。 【有巢氏】【有巢氏】【生活年代】:距今約20萬~5萬年前。【出生地】:蒼梧(今湖南九嶷山以南)。【立都】:石樓山(今山西呂梁市興縣東北)。【年號】:巢皇。【簡介】:中國古代神話中發明巢居的英雄。也稱「大巢氏」。其初,人民穴居野外,受野獸侵害,有巢氏教民構木為巢,以避野獸,從此人民才由穴居到巢居。《莊子.盜跖》:「古者禽獸多而人民少、於是民皆巢居以避之。晝拾橡栗、暮棲木上,故命之曰有巢氏之民。」《太平御覽》卷七八引《項峻始學篇》:「上古穴處,有聖人教之巢居,號大巢氏。」晉張華《博物志.雜說上》:「昔有巢氏有臣而貴,任之專國主斷,已而奪之。臣怒而生變,有巢以亡。」【有巢氏的傳說記載】有巢氏的傳說在先秦古籍已有記載。莊周說:「古者禽獸多而入少,於是民皆巢居以避之,晝拾橡栗,暮棲木上,故命之曰有巢氏之民。」(《莊子?盜跖》)韓非說:「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獸眾,人民不勝禽獸蟲蛇,有聖人作,構本為巢以避群害,而民悅之,使王天下,號曰『有巢氏』。」(《韓非子.五矗》)有巢氏是傳說遠古發明巢居的人。這一傳說反映了我國原始時代由穴居而進入巢居的情況。《遁甲開山圖》說:「石樓山在琅?,昔有巢氏治此山南。」(《藝文類聚》卷十一引)琅?山在山東省諸城市,所謂有巢氏治於此,實不足為信。項峻《始學編》說:「上古皆穴處,有聖人出,教之巢居,今南方巢居,北方穴處,古之遺迹也。」(《太平御覽》卷七十八引)認為巢居開始於南方。《林邑記》也說:「蒼梧已南,有文郎野人,居無屋宅,依樹上住宿,食生肉,采香以為業,與人交易,若上皇之人。」(《太平御覽》卷一七二引)周去非說;「深廣之民,結柵以居,上設茅屋,下豢牛豕。其所以然者,蓋地多虎狼,不如是,人畜皆不得安,乃上古巢居之意歟!」(《嶺外代答》卷四)這都說明巢居可能起源於南方。【原始巢居的發明】有巢氏神話傳說中人物,漢族人民想像中的始祖,原始巢居的發明者。相傳遠古昊英之世,人少而禽獸眾,為防禦野獸侵害,有巢氏教人構木為巢,白天採摘橡栗,夜晚棲宿樹上。《莊子》載:「古者禽獸多而人民少,於是民皆巢居以避之。」即有巢氏時代。因居巢得名與有巢氏發明巢居有關,而被視為巢湖人。它與同時出現的燧人氏、伏羲氏、神農氏一樣,雖均出自後人虛擬,但也表明了漢族先民堅持生存鬥爭的光榮歷史進程。【發明巢居具體故事及作用】史書上說:上古時人類少而禽獸多,人類居住在地面上,經常遭受禽獸的攻擊,每時每刻都存在著傷亡危險。在惡劣環境的逼迫下,部分人類開始往北遷徙。他們來到今山西和陝西一帶,受鼠類動物的啟發,在黃土高原的山坡上打洞,人居住在裡面,用石頭或樹枝擋住洞口,這樣就安全了許多。但是北方氣候寒冷,許多人寧願留在危險的南方,也不肯往北遷移。這時候有巢氏出現了。傳說他出生在九嶷山以南的蒼梧,曾經游過仙山,得仙人指點而有了超人的智慧。他受鳥類在樹上築巢的啟發,最先發明了「巢居」。他指導人們用樹枝和藤條在高大的樹榦上建造房屋,房屋的四壁和屋頂都用樹枝遮擋得嚴嚴實實,即擋風避雨,又可防止禽獸的攻擊,人們從此不再過那種擔驚受怕的日子。人們非常感激這位發明巢居的人,便推選他為當地的部落酋長,尊稱他為有巢氏。有巢氏被推選為部落酋長後,為大家辦了許多好事,名聲很快傳遍中華大地。各部落的人都認為他德高望重,有聖王的才能,一致推選他為總首領,尊稱他為「巢皇」,也就是部落聯盟總部的大酋長。傳說有巢氏執政後,遷都於北方聖地石樓山。石樓山就在今山西呂梁市興縣東北,當時有巢氏命人在山上挖了一個洞,他就居住在山洞裡處理政務。所以後世人便把石樓山稱作有巢氏的皇都。其實有巢氏時期連一座像樣的房子都沒有,哪裡會有都城呢?有巢氏時期人類的社會組織已經進入到母系氏族公社階段。當時的社會活動主要是男子打獵和捕魚,女子採集野菜和挖掘塊根。此時人類的婚姻形式已經有了很大改變,不僅排除了兄弟姐妹間的通婚關係,同一族團內部的同輩男女也禁止通婚了。男子只能選擇其它族團的女子為「妻」,女子只能選擇其它族團的男子為「夫」。就是說甲族團的一群男子(或女子)可以和乙族團的一群女子(或男子)互為夫妻,這便是母系氏族社會的族外群婚。族外群婚只准許甲(乙)族團的一群男子夜裡到乙(甲)族團和那裡的一群女子過性生活,第二天早晨這些男子就得回到本族團去,不准許留在女子所在的族團。而女人一生都不准許離開本族團。這種族外群婚相對於血緣群婚,顯然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有巢氏故事新解】「構木為巢」就是在樹上建造巢穴,從「構」字的古體字形來看,構木為巢其實是在樹上將木材交疊架構而成的住所。在中華大地上,叢林猛獸之中主要是虎、豹、狼和熊四種。毒蛇雖然非常恐怖,但毒蛇並不會主動攻擊人類,不以人類為食,只要不去招惹它,毒蛇也不會亂殺無辜。人吃飽喝足之後,不過尋個安全處所休息而已,也不招惹是非。所以,對於毒蛇之類大可不必考慮。熊是一種猛獸,其體力大於人,足以殺死一個成年人。但熊是雜食性動物,一般也不以與人類體型差不多的動物為食。所以,只有虎、豹、狼三種猛獸有可能捕殺人類為食,虎以體型巨大而捕食,狼則以群體戰術求勝,豹子主要捕食比自己體型的動物為食。其中虎和狼是不能上樹的,至於豹子,其體形比人要小一些,一隻豹子很不容易殺死一個成年人,所以儘管豹子能夠上樹,但對人的威脅比虎和狼要小得多。因此,人在休息入睡時也不必太考慮豹子的威脅。這樣以來,人只要避到樹上,要中華這片大地上,還是有一定安全保障的。所以用木材在樹上建造巢穴,或說原始房屋,基本上可以有效防止毒蛇猛獸的偷襲,人在其中能安然入睡,能得到更好地休息,生存能力提高了一大步。「有巢氏」這個名字本身恰恰自述了這一偉大發明。除個別大型食肉動物外,所有動物睡眠都處於不安全狀態,因而要尋找藏身場所安睡。小型動物可藏身於自己隱秘的巢穴里酣睡,無法藏身的動物只有通過減少睡眠保持警醒狀態來躲避危險。大象每晚睡三四個小時,其中兩小時站著睡,進入夢鄉時由於肌肉過於松馳便不得不躺下。長頸鹿每晚一般只睡兩小時,短睡時常將脖子和腦袋靠在樹枝上以免脖子疲勞,進入睡夢階段便躺下,一般只能持續二十分鐘。長頸鹿從地上站起要用時一分鐘,使得其逃生能力大打折扣,所以躺下睡眠十分危險。馬每天睡三小時,可以一直站著睡,其四足能牢牢固定在原地,隨時準備逃跑。羚羊一出生就時刻警惕著,以善奔求生。人類早期的生活與這些大型動物相似,睡眠是件很傷腦筋的事情。美國科學家發現睡眠不足可能造成大腦突然出現短路,表現為大腦不穩定,在清醒和睡眠兩種狀態之間頻繁地快速轉換,在轉換狀態的過程中,大腦會出現瞬間功能喪失現象。可以設想,在遠古時期,睡眠不足對人類來說是非常危險的,有了房屋,才有效解決了這一難題。由此可見,有巢氏「教民構木為巢」正是人類用自己的智慧解決生存之道的一次偉大革命。英國女學者珍妮?古多爾在《黑猩猩在召喚》一書中介紹說,黑猩猩有在樹上建巢穴入睡的習性。其方法非常之簡陋,無非是把樹枝折彎交疊成為一個能撐託人體的巢,以便躺在上面入睡,大多數情況下都是用過一次就廢棄,每天晚上睡覺前重新做一個。儘管如此,這也是哺乳動物中除人類之外唯一建巢而睡的動物,其它動物則至多是打洞(地洞、山洞、樹洞)而睡。從有巢氏的最古老傳說中可以看出,構木為巢已不僅僅是做個可以躺下的巢,而且具有了一定的遮蔽風雨的功能,「構」字表示構巢者有了一定的思考和設計,這與黑猩猩折木為巢有著本質的飛躍。可以說,這是人類第一次嘗試用智慧(設計)改變生存質量的壯舉,是人猿揖別的拐點所在。三國時的吳國人項峻在《始學編》中說:「上古皆穴處,有聖人出,教之巢居,今南方巢居,北方穴處,古之遺迹也。」(《太平御覽》卷七十八引)。所謂巢居就是在樹上建巢,穴處則是在地下挖穴而居。這其中透露出一個信息,巢居習俗一直流傳到有文字的歷史時期,並不是古代學者們的憑空想像。有學者研究認為,巢居習俗至少在夏末時還存在著,淮南子說:「湯敗桀於歷山,與末喜同舟浮江,奔南巢之山而死。」有學者研究認為這個南巢就是與夏桀友善並且巢居的一個部落。春秋時期,晉楚交戰,楚共王「登巢車以望晉軍」。這裡的「巢車」,是在八輪車上樹立一根高竿,竿上安轆轤,然後將一個方四尺、高五尺的板屋拉上高竿,用於窺探敵軍動向,如同鳥巢一樣。顯然,這種「巢車」與楚地盛行的巢居文化不無聯繫,古人先在樹上巢居,爾後才有了創造巢車的靈感。也就是說,在春秋中晚期到戰國時期,中華大地上確實存在著一些巢居習俗,使得當時的學者們對遠巢居歷史的猜測有了一定的事實根據。由此出發,我們還可以猜想,目前在南方仍然存在的干欄式建築(用立柱將房屋支撐起來離開地面的一種建築形式),與巢居也存在一定的傳承關係。這些作法都離不開一個重要的思想,那就是遠古時期由類人猿的折木為巢向構木為巢轉變過程中的設計思想。從現在一些新生事物的發展過程來看,由折木為巢轉向構木為巢並不一定是某一個聖賢的靈機一動就自然而然地實現了的,而是經過多代斷斷續續地的探索,逐步積累中實現的。也就是說有巢氏不是一個偉人,而是前赴後繼的英雄群體,是一個時代的象徵性人物。【有巢氏名稱及其來歷】1.有巢氏,又叫「大巢氏」《始學篇》記載:「上古皆穴處,有聖人教之巢居,號『大巢氏』。」《通志?三皇紀》記載:「厥初,先民穴居野處,聖人教之結巢,以避蟲豸之害,而食草木之實,故號『有巢氏』,亦曰『大巢氏』。」《中國遠古和原始社會的傳說及近代考古學的發現》說:「有巢氏,又名『大巢氏』,因教民巢居而得號。」2.有巢氏,簡稱「有巢」魯迅曾取用過這種簡稱,其《自文字至文章》云:「至於上古實狀,則荒漠不可考,君長之名,且難審知,世以天皇地皇人皇為三皇者,列三才開始之序,繼以有巢、燧人、伏羲、神農者,明人群進化之程,殆皆後人所命,非真號矣。降及軒轅,遂多傳說,逮於虞夏,乃有箸於簡策之文傳於今。」著名歷史學家、教育家徐旭生在其歷史專著中,直接以這種簡稱命題,其曰《有巢、燧人、伏羲、女媧、神農各氏的來源》。歷史學家尚秉和所著《歷代社會風俗事物考》,其卷一亦以《有巢燧人時社會狀況》為標題。3.有巢氏,簡稱「巢」《漢語大詞典》解:「巢,有巢氏的省稱。南朝宋鮑照《河清頌》:『窺刊崩石,捃逸殘竹,巢風寂寥,羲埃綿邈。」《六月六日登洞庭西山縹渺峰放歌》云:「叟童雞犬寂無喧,別有天地疑巢軒。世人不信桃源記,誰知此是真桃源。」按:此詩為明代詩人黃周星所作。「巢軒」,是指遠古時期的兩個帝王、中華民族兩個功德顯赫的祖先――有巢氏、軒轅氏(黃帝)。這裡以「巢軒」代指遠古之世。《漢語大詞典》此條註解是將「巢」釋為堯時的高士巢父。《大辭典》解:「巢燧:指古代的『有巢氏』和『燧人氏』。唐張九齡《龍池聖德頌》:『巢燧之前,寂寥無紀;書契而後,煥炳可觀。』」《先秦史》云:「吾國開化之跡,可征者始於巢、燧、羲、農。」《中國民族史》云:「巢、燧、羲、農,及黃帝、顓頊、帝嚳、堯、舜等,事迹較可憑信者,必在距今五千年前後也。」4.「有巢氏」是稱號,這個稱號是後人追贈的「有巢氏」稱號是後世之人,根據傳說而給「首創巢居」的人追贈的榮譽性稱號。《韓非子》記載:「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獸眾,人民不勝禽獸蟲蛇。有聖人作,構木為巢,以避群害,而民說(悅)之,使王天下,號之曰『有巢氏』。」按:上列文字摘自「諸子集成」本《韓非子》。《太平御覽》卷七十八皇王部「有巢氏」條引錄此文,略見異同。「禽獸眾」作「禽獸多」,「蟲蛇」作「蛇虺」,「民悅之」作「人悅之」。唐著名詩人陸龜蒙歌頌說:「詞雲太古萬萬古,民性甚野無風期。夜棲止與禽獸雜,獨自構架縱橫枝。因而稱曰有巢氏,民共敬貴如君師。」文化學者林河說:「在燧人氏之前,人類都是無名的,所謂『有巢氏』、『燧人氏』並不是他們的『自稱』,而是後人的『他稱』。」歷史學家王桐齡則從舊時給先王定謚號的法則思考進去,因時代文化和祖先業績而立號:「太古理想之帝名,往往與文化之發生,有接近之聯絡,有巢氏、燧人氏等古帝王之稱號皆然。此自特別取義也,凡人類初開化之時,莫不欲知其本國文化之所自出,而其時尚無文字記載,乃一依故老之口碑以為憑,中國開之開化始於何人?此初民所急欲知之者也。於是,古之學者,乃造為傳說,以解釋國民之疑惑。曰:上古之時,諸事不備,有聖帝出,教民構木為巢,以避爪牙角毒之害,故曰『有巢氏』。」5.「有巢氏」既是個人稱號,也是氏族代號「有巢氏」是那個發明巢居的人的稱號,也是這個人所在的氏族的代號。「有巢氏」因為功德和地位,自然成為他所在氏族的代表人物,代表人物的稱號便漸成為氏族的代號。《莊子?盜跖》記載:「且吾聞之,古者禽獸多而人少,於是民皆巢居以避之。晝拾橡栗,暮棲木上,故命之曰『有巢氏之民』。」寧業高、寧業龍考證說:「『有巢氏』不是神而是個聖人(或者是一個英明的人類群體)……『有巢氏』不僅代表著一個原始氏族,也代表著一個歷史時代,代表著中國文明史肇端的典型標識。」(《論有巢氏功德與古巢國演延》)文史學者徐志齊說:「所謂『倉頡』就是後人對創造文字者的追稱,猶如『有巢氏』指發明造房屋的最早祖先、『燧人氏』指鑽隧取火的發明者、『神農氏』指最早開創農業的民族等一樣,其人是無法考定的。」6.「有巢氏」既是個人稱號,也是時代名稱「有巢氏」是那個發明巢居的人的稱號,也是這個人所生息的時代名稱。「有巢氏」因為功德和地位,自然成為他所在氏族的領袖人物,領袖人物的稱號便漸成為他所生息的時代的名稱。歷史學家徐旭生曾立《有巢、燧人、伏羲、女媧、神農各氏的來源》專題,對關於有巢氏的史料及歷代研究情況進行綜述和探討,並明確指出:「就現在所能得到的材料去研討,我們可以推斷神農與有巢、燧人為同類,是戰國時的思想家從社會進步的階段而想出來的指示時代的名詞。」國學大師錢穆從人類歷史文化演進視角分析得很有道理:「中國古代歷史傳說,極富理性,切近事實,與並世其它民族追述古史之充滿神話氣味者大不相同。如有巢氏代表巢居時期,燧人氏代表熟食時期,庖犧氏代表畜牧時期,神農氏代表耕稼時期。此等名號,本非古所本有,乃屬後人想像稱述,乃與人類歷史文化演進階段,先後符合。此見我中華民族之先民,早於人文演進,有其清明之觀點與合理的想法。」著名歷史學家翦伯贊認為:「據我們的考察,有巢氏時代的原始人群並不是生存在這樣的一個樂園;反之,而是生存在一個冰雪皚皚的蒙古高原之原野。」?
推薦閱讀:

沒有信仰,沒有可信的政黨,唯留大好山河做衣裳,心中的熱土變冷了,真是華夏文明的可悲。
行旅馬來,有茶之地皆華夏【圖】
《華夏掠影》夢幻喀納斯
華夏上古諸神
中醫絕招----妙用蠡溝穴 - 針灸推拿 - 華夏中醫論壇 (原岐黃中醫論壇)——傳中醫薪...

TAG:華夏 | 傳說 | 祖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