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童旭東先生談孫氏拳

內開外合與兩腎相磨  孫氏太極拳的基本規矩如「九要」、「內開外合」以及「兩腎相磨」都是來自孫祿堂先生對所習形意拳、八卦拳基本規矩的總結和提煉,並非來自武式太極拳。關於「九要」的內容在孫祿堂先生的《形意拳學》和《八卦拳學》中皆有說明。關於「內開外合」在《拳意述真》「述李奎元先生言」一節中有相關論述。「兩腎相磨」這個詞雖然未在孫祿堂先生的著作中出現,但是其意及其狀態在《八卦拳學》中有詳細論述。近有朋友打電話問我,說有網名為「二水」者稱:「孫家太極拳中的虛實轉換兩腎相磨之理來自武式太極拳。」朋友問我是否如此?我答並非如此。孫氏太極拳中的虛實轉換兩腎相磨之理來自八卦拳。

  酸熱漲沉空  孫氏拳即是技巧更是功夫,尤其是對於初習者更是要從功夫做起。練功夫是枯燥和艱苦的,對於初學者練功夫要過五關,這五關就是酸、熱、漲、沉、空。初練三體式,大腿奇酸難忍,最終抖動不止,每次猶如上刑。但要堅持,站到後來,手臂與大腿都奇酸難忍,說明對路。練三體式,開始是大腿酸,後來是手臂與大腿一起酸,說明你的勁力開始均勻。轉八卦,則正好相反,開始是兩膀發酸,到後來兩膀與腿一起酸,說明你練對了。太極拳開始是背酸,至後來是後背與手臂和腿都酸,說明是練對路子了。如果初練習三體式,大腿不酸。初練習單換掌,兩膀不酸。初練習孫氏太極拳,後背不酸。則說明你一定沒有練對。所以初練孫氏拳,該酸的地方酸不可怕,不酸則說明一定練錯了。形相異、意則一,與形似意不同研習孫氏太極拳即要體會其拳式間的形相異而意則一,又要體會拳式間的形相似而意不同。如懶扎衣與雲手,形式不同,但其兩式之勁意有相通、相同之處。又如手揮琵琶與高探馬,其形式相似,但勁意不同,用法有別。孫氏拳的同一式中能化出無窮的勁意,不同式中又能出同一勁意。故一式一學,皆是學問,需要反覆體會。惟孫氏三拳式極簡,而意極深。孫氏拳的每一個式子都是對拳藝的高度抽象概括,堪稱拳學中的經典之最。

  入門之軌——節律  在初練拳術時應該注意的開合起落呼吸的基本節律,以後純熟後,這個節律是變化的,周身開合起落呼吸的變化將更加細微和自然,直到形成完全無意而為的狀態。但是在初步練習時的調息階段,還是要先按照一定的節律練習,才能逐步進入軌道。孫氏太極拳在起式階段,開合起落呼吸的節律共有五個段落,每個段落都包括一個完整的開合起落呼吸。段落雖分之為五,但是其中勁意的變化是沒有窮盡的。  什麼是孫氏太極拳的起式階段?是指從無極式到第一個開合手結束。這個階段應該包含五個完整的開合起落呼吸。如果初習者在這個起式階段,開合起落呼吸的節律不是五個,說明在行拳中必有錯誤存在。特在此提醒之。  第一個開合是轉45度後的一捧一捋。  第二個開合是進步前的起和進步後的落。  第三個開合是跟步後的起和左足向右轉45度時的落。這個極微妙,需用心體會。  第四個開合是右足向右轉45時的起和右步進步的落。這個起極難,此處極富變化。  第五個開合是開合手。  最難掌握的是第四個,這個起是最複雜的,這時周身勁力處於螺旋狀態同時又要中軸穩固,虛實分明,將采捩與吞吸之勁做到充分飽滿,同時又要蘊涵著無限的變化。這個起很難做到位。我研習多年,亦不敢言此處無虧。所見當代人中鮮有將這個起做到完美的。  1、做開合手時,身體是不是有一個起落?要不要做出來?兩腳要分虛實嗎?  答:開合手,身體重心不能有起落,起落是氣,兩腳要分虛實。  2、從單鞭、提手上勢、白鶴亮翅到開合手這四個拳式,是三個節律嗎?  答:不是,算上第二個開合手是四個節律。  那麼,初學者能不能隨著開合稍微做出一個身體的起落(微小的),以後慢慢再把動作隱去(而純以氣來起落)?  不能!重心從一開始練拳就不能有任何起伏。  從單鞭、提手上勢、白鶴亮翅到開合手是四個節律,還請問這四個節律具體的動作分段?  第一個:單鞭 第二個:提手上勢 第三個:白鶴亮翅 第四個:開合手  最容易被忽視的就是:在一個單鞭動作中包含了起落、開合、吸呼這個完整的節律。一套孫氏太極拳中有7個單鞭,足見該式的重要與典型。  「開、起、吸」做成單鞭造型以後,做「合、落、呼」時也是保持動作外形不變嗎?  錯誤!單鞭不是這種練法!  單鞭這個式子外形動作猶如捋桿,內里則分兩段,第一段與開手一式相同,此階段是「開、起、吸」。當兩手相分將要出肩時,則轉為第二段,即開始「合、落、呼」。  單鞭——孫氏拳的典型之式,式極簡而意極深,把其中規矩全部做正確是不容易的。  還是內在具體有什麼要求?抽沉墜頂,起落開合。  還是重心並不是固定在哪一隻腳上,而是隨情勢在兩腳之間回換?  是!開左,合右,或開右,合左,究竟先左還是先右,須隨情勢。  想不到單鞭看似只一個動作,裡面還有這麼精細的講究——  這只是最初步的要求。在我正在著手寫的第二部書《孫氏武學散記》(暫定此書名)中,孫氏太極拳的單鞭一式是準備作為整整一章來寫的,這章的題頭就是「單鞭一線有起落」。所以,我不可能在網上把與單鞭相關的技術內容都寫出來。但是單鞭一線要有起落,則是最基本的要求。  單鞭一線要有起落——該式外形:無論是手還是身體重心都不能有起落,兩手如同捋一橫杆,所以兩手相分是一線。起落是氣:在這兩手相分的一線運動里,內氣起落,勁意開合。  開合起落呼吸是個循環,開、起、吸是吞,吞入的可以是勁也可以是意。這裡還有接觸與未接觸之別,以及接觸的程度之別。相對不同的情況,應對的方式也將不同。關於手揮琵琶一式,是否也是一個完整的節律?  不是!手揮琵琶是開、起、吸。  球在運動時其重心是沒有任何起伏的。拳術中的球勁也是如此。  身體移動時,身體重心不能有任何起伏這是孫氏拳的基本規矩。至於有些練習者沒有按照這個要求去練,那隻能說明這是他自己的練法。並不能因此說孫氏拳就是這種規矩。無論孫存周師伯還是孫劍雲老師都要求身體移動重心不能有任何起伏。這是孫氏拳的規矩。  神有彌藏,氣有起落,形有伸縮,唯重心不能有起伏。不僅太極拳如此,八卦、形意亦要如此。技擊中,若移動時重心起伏,則速度減慢,勁力分散,是為拳病。過去轉八卦掌,頭上頂一碗水,轉掌時,碗不能落下,水不能灑出,練就的就是高速移動時的重心平穩、中軸穩固,重心不能有任何起伏。  重心水平運動是最難的,所以練拳盤架子要求重心水平移動,如八卦拳之轉掌、形意拳之五行以及孫氏太極拳等皆如此。至於孫氏形意、八卦、太極中一些式子有起伏,是因該式本為起伏而設,並非是說在應該平動時也可以有起伏。  身體平動時身勁自然要有起落,甚至可以大起大落,但是這時身體重心絕不能有任何起落。  勁力來自身體的開合鼓盪、順逆伸縮,而不是來自身體重心的上涌下砸。  身勁來自身體的開合鼓盪、順逆伸縮,而重心則不能起伏,要平動,如此勁力才整。此絕非空談教條,對此我是做過實踐和實驗的  在技術上只要認為自己的對,就各自堅持自己的意見吧。  無論是從劍雲老師反覆強調的孫氏拳的規矩上,還是從我習拳的體驗上,身體移動時要重心平動,不能有任何起伏,是技擊中非常重要的一條原則。  身體移動時重心上下起伏有三害,一是影響速度,使移動速度減慢。二是影響勁力,使勁力分散不整。三是形成破綻,身體移動時重心的上下浮動,都是被對手利用的機會。唯重心平動,使人最難對付。  孫氏拳有身分兩節一說,指身勁的起落以重心為軸上下循環,所以身勁如車輪循環,而重心則要平穩,不能上下起伏。  換種方式表達:孫氏拳練就的能力是,身體移動時,需要重心平動,就能夠重心平動,上下無任何起伏。需要上下騰伏時,就能夠上下騰伏,而任何無預兆。而孫氏太極拳主要練就的是:需要重心平動時,能夠重心平動、無任何起伏。練習孫氏太極拳時,若重心上下起伏,絕對是病。  以學習書法比喻,先要能做到橫平豎直,有了這個功夫以後,再練行書、草書則不需字字如此。但是如果沒有經過橫平豎直的功夫,起手就練行書、草書,恐怕一輩子也練不出象樣的書法來。技擊時,很多情況是需要在身體移動中重心平動、不能有絲毫起伏的,所以需要培養這種能力。如果一移動,身體不由自主的就有起伏,那就是病。  起鑽落翻——指的不是重心。起鑽時要塌住腰(重心不能上起),落翻時要如扛物(重心不能下伏),都是保持為了重心平動的要求。  起落鑽翻是指手足動作的循環之意,而身體重心要平動。凡重心起伏皆是為騰空、伏地而專設,如龍形是不允許有任何起伏的,但是龍形也有騰身一法,可以起伏,是為專設。  球的重心的運動是平面運動,起鑽落翻循環如輪,但輪軸即重心則要平動,輪軸如果上下起伏則勁力分散。劍雲老師、叔容師姐、張烈師兄莫不遵循此項規矩。  龍形就是極俯、極矮之形,但不等於練龍形時可以忽高忽低,而是要始終都要極俯、極矮之形,而且是單重。  燕形本身就是要求重心要有起伏,可以說是為起伏而專設。同樣要保持單重。  但是五行拳就不能有起伏。同樣也是要求單重。  因此平動、升降起伏都與單重不矛盾。  所以重心應當平動時要能夠平動,需要起伏時要能起伏,這才是孫氏拳的要求。  如五行拳、孫氏太極拳都是要求重心平動,不能有任何起伏的拳式。  孫氏太極拳、五行拳和八卦掌轉掌這些式子,從孫存周師伯、孫劍雲老師那裡傳下的規矩都是重心不能有任何起伏。從我個人的習拳經驗中同樣證明了重心平動在技術上的優越。  手往上起,尾閭就要微微的下沉,這個微微是多少?與手起時保持重心不變為其度。所謂要逆運,原因之一就是此。

  孫氏太極拳懶扎衣  孫氏太極拳懶扎衣一式內涵極為豐富,結構極為精妙,勁意變化極多,需要反覆體悟研練。基本要求是能直接體現出虛實嚴靈、吞吐提按、敷蓋對吞、掤捋擠按、采捩鑽翻等勁意,並暗含著肘靠之意。尤要能體悟到俞大猷《劍經》中的「今用彼之拿法兼我之進步,將槍收短,連腳趕上,且勿殺他,只管定他槍,則無敵於天下矣。」這段話的意境。如果這些勁意在孫氏太極拳懶扎衣一式中還未能走出來,說明對該式尚未做到基本領悟,需要多加研習,反覆體悟之。孫氏太極拳懶扎衣一式若能入門,應付無規則的街頭惡戰已經是綽綽有餘了。

  接敵起橫與三心三圈  臨敵起橫,精神警起,無妄無猜,虛嚴實靈。  臨敵起橫,無中生有之法。  精神警起,有中又無之意。  無妄無猜,空而不空之徑。  虛嚴實靈,四法一式之精。  此為法度。  臨敵又需明三圈、用三心。  三圈,意圈、形圈、身圈。  三心,意心、形心、重心。  此為關竅。  與敵交手,有時尚未接觸,對手已落敗。非隔空發氣之效,實乃接敵法度與關竅勝彼一籌。  臨敵起橫,精神警起,無妄無猜,虛嚴實靈。 ——若無師傳而能真正做到,除非技擊天才,否則需有老師講解、示範和喂手,才可能體會、掌握。  虛嚴實靈乃四法一式,需要同時具備。因此需要知道虛在哪裡,嚴在哪裡,實在哪裡,靈在哪裡,虛、嚴、實、靈四者各有所指,皆有具體要求。  三圈、三心更是沒有老師喂手,就不可能掌握的技術。老師已經去世五年,同道中知其大意者不過寥寥數人,能掌握者,似未曾見。  意圈、意心,練的是奪位。所謂佔先機的能力。  形圈、形心,練的是變式。所謂生死門戶之理。  身圈、重心,練的是吞吐。所謂十字套環之法。  傳統武術是藝術,孫氏拳更是技擊藝術中的至寶。所謂技近乎道。  說打人,沒有練過拳的同樣能打人。揪髮、抓臉、嘴咬、挖眼等都是打人的法子,但不是技擊藝術。研究技擊,重在研究其藝術。文武交融,相得益彰,修養心性,變化氣質,此乃孫氏拳之所能。孫氏拳雖失傳頗多,若不失此修身之大旨,便有星火燎原之日。虛、嚴、實、靈,四者甚需考究,行止坐卧不離這個。  接敵時有起橫三心三圈,從盤架子開始就要有這個意識。於伸縮之中,弄清楚勁力、意識在三心、三圈上的變化,尤要注意每個動作於開合起落中有圈內、圈外的變化。所以對於每個式子要反覆玩味。孫氏拳一式一學,絕非空談,式簡意深,嘆觀止矣。

  支燮堂與樂幻之  支燮堂先生在形意拳上是下過功夫的,而樂幻之先生是以空勁鳴於滬上,並精通密宗且擅長推手。大約在1948年,支燮堂先生聽到太多的樂幻之先生的傳奇故事後,非常虔誠地拜訪了樂幻之先生,因為支燮堂先生曾親身體驗過孫祿堂先生隔空制人的神奇功夫,但沒有學到這種功夫,因此支燮堂先生對隔空制人是深信不疑的。所以支燮堂先生準備折節向樂幻之先生學習,只是希望在正式從學之前,能夠親身體驗一下樂幻之先生神氣功夫的效果。並保證只體會對方的藝術,決不做任何反擊。於是樂幻之先生同意。兩人對面而立,在樂幻之先生施行空勁時,支燮堂先生全無任何感覺。樂幻之先生說這是因為支燮堂先生的內功深厚,所以沒有產生效果。因為兩人都是武術名家,所以又談到推手。在兩人進行推手時,支燮堂先生為了體會對方的勁,開始只守不攻,結果樂幻之先生無法將支燮堂先生撼動分毫,後來支燮堂先生想看看樂幻之先生的化勁如何,稍加反擊,樂幻之先生即站立不穩,踉蹌而出。支燮堂先生回家後一連數日悶悶不樂,那時孫劍雲老師常去支燮堂先生家,見狀問發生何事?支燮堂先生答:在生自己的氣。並把來龍去脈講了一遍,認為自己的定力不夠,放著孫氏拳這麼好的拳不去深入研究,反而聽信傳言,差點要去跟樂幻之先生學拳,對此舉萬分懊悔。後來我師出於好奇,也曾找到另一位空勁拳師試技,結果一試之下,對方甘拜下風。其實,樂幻之先生在推手方面確有一定造詣,得到過胡樸安、佟忠義等先生的高度評價,但與真正得到孫氏拳技藝的人相比,還是有明顯差距的。

  孫氏拳的穿透力、穿破力與滲透力  不久前有位朋友對我說他練出了穿透力。我讓他在我身上試一下,我保證不反擊。他用手掌擊打我胸部一下,果然有穿透的感覺。但是我告訴他,他的這種穿透力並不是孫氏拳的穿透力,而是與白普山師兄的弟子莫險峰通過撲樹練出的力道很相似。他的這種勁有一定的威力,但是不能完全適用於實戰。因為他的這種力需要結結實實地打到對方身上才有效果,但實戰中,大多數的情況是雙方都在運動中,想結結實實地打在對方身上是比較困難的,所以不太適合實戰。隨後我又跟他進行的運動中的實驗,同樣我告訴他,我不做任何反擊。但是在我們雙方都在運動的情況下,他打在我身上的力完全失去的穿透的感覺。他自己也承認,發不出來。因為他的力到我身上後需要瞬間坐一下腕子,這一下我不給他,他的穿透力就沒有了。而孫門的穿透力是極為虛靈冷快的力,快似電閃,只在手(足)的一點或一彈之間,無需坐腕,打在他的前胸,他的後背過後就要出現一片烏青。而且幾乎沒有疼痛的感覺,只是象被電流擊打一樣,是一種驚悸心顫的感覺,這是孫門的穿透力。是通過擊打輕軟飄忽的東西練就出來的勁力。劍雲老師說他的很多老師兄都能發出這種勁力。  孫氏拳的穿破力是通過三體式練出來的,手指猶如鋼釺,可以把人穿膛破腹。這是最初級的功夫。  孫氏拳的滲透力則是神品,一接觸他的手或手臂,或搭或點或拍或帶,在不知不覺中就擊傷他的內臟,當時沒有什麼感覺,過後能要他的命。這是借對方的身體傷害對方內髒的功夫。劍雲老師說,孫祿堂祖師、孫存周師伯都能自如地運用這種功夫。在其它各個武術門派中,還沒有聽說哪一家有這種功夫。內勁是自動反饋的機制,不是勁力.

  自虛空而出  曾有朋友問我發力的力源在哪裡?也就是從身體的哪個部位開始使勁?我說,你這麼一問,就說明你完全不懂發力。  發力來自哪裡呢?發力來自虛空,虛空所以能發力,是來自身上的規矩,身上的規矩則來自拳架子。要說力源,這就是力源。真正通透的發力,無不是起自虛空中,任何假借或預示,都將破壞或至少降低發力的質量。但是如果沒有好的拳架子,如果沒有從拳架子中使規矩上身,即使內心虛無也產生不了通透的發力。這就是有與無的辨證關係。所謂有無不立,孤有不立,孤無亦不立,非有無不立而不可。  所以練拳,一要知規矩,二要多練,讓規矩上身。而用時,要忘掉規矩,自虛空而出,因敵成體。發力如此,打法亦如此。所以神要蓄,勁要縮,形要正,法要純熟,明乎順逆。  勁力之大小也是源自站三體式和盤拳架子。  「自虛空而出」——這個提法並非是我的發明,而是來自孫祿堂先生的著作,尤其在《八卦拳學》和《拳意述真》中對此都有明確的提法和詳細的描述。  至於網名「利器之輪」先生的說法,我不好評價。也沒有必要評價。  發力自虛空而出,若能無時不然,通透如志,則是化勁階段才有可能。若偶爾做到,明勁階段就能出現這種現象,並應該有這樣的追求。練拳要按照規矩,並要通過大量練習而忘掉規矩,用時才能自虛空發出。  之所以要提出發力是「自虛空而出」,是強調一個正確的追求方向,如果僅從身體的某些部位去追求發力,將愈趨愈遠,不得正軌。方向上不能出大的偏差,提醒而已。  關於丹田是練拳時需要注意的部位,氣歸丹田,徐徐而入,勁縮丹田,順逆之理。用時則不可意想丹田,運氣丹田,抖動發力,皆是病,不合於實戰。發力唯自然唯是,初時,可借一驚之中,之後,以七情引發,再後,全由虛空而出。  想通過哪裡發力,你發力時的阻礙或瑕疵就出在那裡,換言之,你發力難以提高的癥結就出在那裡。  我近來偶爾與人遊戲,有時不意間一動,事先並未想要發力,只是隨意一動,勁力冷快而通透,相戲者臉色陡變,跌於丈外。他驚駭,我亦驚駭。再試,想找出具體的關竅,以便鞏固,結果每次發力效果都要大打折扣,不能再現。數日後,不意間有時能重現此勁,如自虛空而出,酣暢淋漓,於是知虛空不虛絕非誑語。如果這一時期練拳較勤,則重現幾率高,如果這一時期練拳較少,則難以再現。  虛空發力,勁力通透冷絕,一靠拳式中的規矩,二靠勤練站樁走架,三靠不可預設,此三者同備,發力時才可能做到通透冷疾。  練拳時息息歸於丹田,應敵時不要想丹田,僅隨勢而動,自虛空而出,勁力通透冷絕。一想丹田,勁力來得就慢,也欠通透。  出自丹田、出自虛空,對於發力而言,兩者並不矛盾。一個是談產生的機能,一個是講應用時的心法。自虛空而出,是講用時的心法。  真氣是理,丹田是養氣的關竅之一,虛空則是運用真氣的心法。三者不可混談。

  極限技術  孫氏拳的特點之一就是極限技術也稱臨界技術,只有通過極限技術的訓練,才能使人高效地完成通筋騰膜,其最初階段就是完成四正八柱。初時,身體陽面勃發飛漲,陰面空虛如谷,孫氏形意拳在這方面體現的極為突出。無此一步,發力免談。  孫氏三體式的確是極限技術之一例。極限技術在孫氏三拳中是貫穿始終的要則。孫祿堂先生對原有的形意、八卦、太極進行改進、優化、提煉、升華的根本性原則就是極還虛之道。  發力——其實不用力,靠什麼?一身筋膜在一瞬間貫通騰起,如何練?拳式中的極限(臨界)技術。不知道拳式中的這個規矩要則,勁力冷快通透的基礎就沒有建立起來。

  練與打  練習拳術要靜心,不可狂躁。但又不可孤芳自賞,練到一定程度,就要多進行實戰。練與用要交替循環,同步進行,相互啟發。尤其年輕人要多多實戰。對於今天的人,如果沒有經過鼻青臉腫、頭破血流,甚至骨斷筋折,就談不上懂拳。鼻青臉腫、頭破血流,骨斷筋折不是目的,最終還要回到拳上,由此檢驗拳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規矩與想像力  孫存周先生講:「拳術何以達到中和,三步:規矩、功夫、想像力。」孫存周先生非常強調想像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規矩是老師傳下的也是在無數實踐的基礎上總結提煉的,因此,其一是得到規矩後要下功夫,使規矩化為本能。在此基礎上還要不斷發揮想像力創新打法。其二是規矩化為本能後,還要在實踐中,進一步提煉、改良、創新規矩本身。能夠做到第一步的人就是大師,能夠做到第二步的人就是宗師。所以孫氏拳的規矩不是框框,而是使我們能夠不斷提升創新能力的階梯。從基本功到打法都是如此。很多人想像力有餘,而規矩不確,功夫不足,那麼便成了無源之水,永遠不可能得到中和的體用。規矩和功夫是基礎,想像力一定要建立在規矩和功夫的基礎之上,才能脫規矩又合規矩,才能做到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在孫氏武學文化研究中心成立大會上,保定的劉守信先生說,孫劍雲老師講練拳的秘訣就是七個字:規矩、時間、求中和。後來有人問叔容師姐如何求中和?叔容師姐說我爸爸世時講有三步,也是七個字,規矩、功夫、想像力。  這就是「拳術何以達到中和,三步:規矩、功夫、想像力。」的出處。

  被動極速與主動極速  被動極速指由感而遂通產生的下意識的瞬間感應發力這一過程速度,這個過程速度非常快,這個感應來自雙方肢體的接觸或准接觸。  主動極速指由感而遂通產生的下意識或主動意識下的瞬間感應移動發力這一過程速度,這個過程速度的特點是,啟動無徵兆,由靜止立刻達到自身的極速,而身形與神氣的狀態與靜止時相同。初期的特點表現在身體超逸的起動能力上。  孫氏武學的技術體系能使人同時兼備被動極速和主動極速,故而比傳統的內家三拳更加完備。  人一旦練出被動極速,周身就都有了感應,但是面部要穴、後腦等要害部位都是無法產生反擊能力的,所以總有禁忌,單純靠身體本能的被動反擊是不完備的。所以還要具有主動極速能力。主動極速能力的成效首先取決於動作的突然性。孫氏武學體系的動靜合一技術使練習者的被動極速、主動極速兩種能力兼得完備。  所以不僅要追求被動的快,也要追求主動的快,兩種極速都是由感應而來。但形成極速的機制有所不同,即生成的基礎不盡相同,故需要改善傳統拳術的技術基礎和體系。於是,孫氏武學因此而生。  主動極速的攻擊力,更突出的體現在通過對攻擊目標的破壞達到摧毀對手整體的效果。勁力的特徵是極速、通透,有如子彈。主動極速要進的突然、退的自然,極速進而極速退,身松而步活。而被動極速的能力是重在打擊對方整體核心,是利用對手的攻擊而反作用於對手。勁力特徵是順遂中因敵成體。  孫振川師伯曾與某派太極拳名家交手,僅一伏一起之瞬,一記高腿打在對方頭上,將該名家擊昏在地。這就是所謂一閃三步的主動極速能力的效果。

  一閃三步與一秒九拳  劍雲老師講她的一些老師兄能夠做到一閃三步與一秒九拳。我問老師,一閃是多少時間?是一秒嗎?老師講:「一秒太長了,一閃遠遠不到一秒鐘。一秒鐘張熙堂能打出9拳了,當年在國術館測試的。我二哥、孫振川、孫振岱都能在一閃之中進退三次,看上去就是一晃。」這種速度也是自虛空而出,否則是出不來的。這個虛空就是一種狀態,周身內外如志的一種狀態。  一閃三步與一秒九拳,不知當今世界頂級的技擊家能否具備這種能力?尤其是一閃三步沒有聽說當今有人能夠做到。但是一閃究竟是多少時間,老師只是講遠少於一秒鐘,沒有說具體是多少時間。所以難以比較檢驗。但是一秒九拳則是當年實測的數據。不知當今世界頂級的技擊家一秒能打出幾拳?如果把勁力完全打出來,我一秒鐘只能打出3到4拳。與前輩們差之遠矣。  一閃是多少時間?根據眼睛的生理特性,眼睛駐留影象的時間是0.2秒,因此這一閃的時間應該小於或等於0.2秒。若以0.2秒計,在這麼短的時間裡進退三次,身法之快,非今人所及。此種進退閃動的能力與百米衝刺的能力完全不是一種速度能力。以本人為例,本人百米成績11秒5,我認識劍雲老師時,老師已經77歲,她跑百米絕對達不到11秒5,但是她的閃動能力卻是我趕不上的。中、西體育有聯繫,有相通之處,但是也不能忽略兩者之間的區別。  別人看不到三次,自己能夠做到三次。如孫存周師伯與某宗師交手,對方看到他正面撲來,出手迎擊間,手到人空,忽地側肋上著了一掌,該宗師當即一口氣沒上來,蹲卧於地。這就是一閃三步的效果,第一步正進,第二步退出,第三步側進,當該宗師眼睛裡還駐存著存周師伯正進的影像時,存周師伯已經完成了退後的下一次側進,故對方倒後還不知道自己是怎麼被打上的。一閃三步不是表演給人看的,能不能做到?自己清楚就行了。    孫門第三代及其以後的技擊好手  先談談我所知道的孫門第三代中已經去世的高手:  1、董岳山,孫存周的弟子,解放前在張家口負盛名。曾單身一人徒手與持械的煙土販子搏鬥,而獲勝利,轟動當地。可惜因意外原因早逝。  2、肖德全,孫存周的弟子,擅長擊劍,曾獲全國傳統擊劍亞軍。  3、肖德昌,孫存周的弟子,擅長技擊,曾擊敗數位武術大師級人物。  4、祖雅儀,孫存周的女弟子,因所敗多為名家,隱其事迹。  5、張亞男,孫存周的女弟子,上世紀60年代,北京武術界後起之秀,事迹不講了。  6、孫雨仁,劍雲老師開門首徒,他的實戰功夫,只要去趟定興,就不用我多講了。  7、李天驥,李玉琳之子,技擊技術全面,大師級人物。  8、李成希,朱國福的弟子,上海國術大賽第11名,第二屆國術國考拳術甲等之一。  以上僅是憑著印象,大略說上幾個。現在健在的第三、四、五代中善戰者也有不少:如:張烈、劉樹春、牛勝先、張維忠、高曉光、於文水、張大輝、張西可等。實際上還不限於此。當然說要一定達到孫存周先生的水平,那時可望而不可求的。按照台灣周劍南老人的評價:孫存周先生的武功確實是在他所見過的人的水平之上。所以不能用孫存周先生作為標準,而應該用同時代的習武者的平均水平為評判高低的標準。如張西可先生,剛出道時也偶有失利。但是隨著不斷的學習與實踐,目前他的技擊水平在濟南甚至在山東,絕對有一號。他正努力將形意拳的道理與心意六合拳的勁力和打法以及八卦掌的用法相融合,構築一套簡明實用的傳統技擊術。前途遠大。

渾圓與清晰  孫氏太極拳練就渾圓一氣,走架子時,氣勢要虛無渾圓,但勁路要清晰。何謂氣勢虛無渾圓?周身勁意均勻而靈動。何謂勁路清晰?起承轉合勁意分明。起承轉合本是古詩的寫作結構,也是古典音樂的結構,武氏將此術語首先引入拳術中,有關起承轉合在拳術中的作用,孫氏太極拳與武氏太極拳即有相同點也有不同之處。相同點是,每一節律都要體現起承轉合,來不得含糊。孫氏拳在其「九要」中對此有更為深入的概括:起鑽落翻要分明。不同點是,起承轉合不僅是行拳的結構形式,更有內在勁意上的要求:起為橫,承為接,轉為變,合為順。故有「橫順要知清」的要求。常見一些習拳者,盤架子時,表面上動作很熟,實際上囫圇吞棗,勁路不清。如此就是一天練上30遍拳,也是枉費功夫。

  絕手八法  當今不少人對傳統武術的技擊能力表示懷疑,的確傳統武術技擊的訓練內容已經大量失傳。孫氏拳也是如此。當今健在的人中確實已經找不到能夠表現孫門技擊特點的人物了。這是傳承上的遺憾。但是失傳不等於不曾存在過。那麼過去孫氏拳的實戰技擊到底有什麼特點呢?對此我所知道的也很有限,劍雲老師等孫門前輩給我介紹過一些。這裡作為例子就談其中的一個:絕手八法。在傳記文學《賽蛟龍》中有一篇介紹孫祿堂祖師的文章,其中談到孫祿堂祖師早年研究摔跤時曾總結了十八個字訣,孫祿堂祖師只用第一個字訣與人比試就沒有失敗過。於是我問劍雲老師這十八個字訣是什麼?劍雲老師說:「先父早年研究過摔跤不假,但是這十八個字訣我還真不知道。只記得先父曾給我二哥他們講過絕手八法。」隨後劍雲老師在一個信封上寫下閉、滲、震、奪、鑽、斷、摘、破八個字,並做了講解。劍雲老師說:「絕手八法靠的是功夫加巧勁,根據情勢隨感而發,不是蠻力所能,練習太耗功夫,我沒有下這份功夫,絕手八法我二哥練出一些,裘德元、孫振川也得到了傳授。」自虛空而出曾有朋友問我發力的力源在哪裡?也就是從身體的哪個部位開始使勁?我說,你這麼一問,就說明你完全不懂發力。發力來自哪裡呢?發力來自虛空,虛空所以能發力,是來自身上的規矩,身上的規矩則來自拳架子。要說力源,這就是力源。真正通透的發力,無不是起自虛空中,任何假借或預示,都將破壞或至少降低發力的質量。但是如果沒有好的拳架子,如果沒有從拳架子中使規矩上身,即使內心虛無也產生不了通透的發力。這就是有與無的辨證關係。所謂有無不立,孤有不立,孤無亦不立,非有無不立而不可。所以練拳,一要知規矩,二要多練,讓規矩上身。而用時,要忘掉規矩,自虛空而出,因敵成體。發力如此,打法亦如此。所以神要蓄,勁要縮,形要正,法要純熟,明乎順逆。  記得孫劍雲老師說:「絕手八法不出一氣之伸縮,但即使氣足神完,若不能得其竅,亦不能生八法之效。」劍雲老師給我講過絕手八法各自的應用特點和效果,但是沒有講如何練。  支燮堂先生的五個手指堅如鋼釺,是站三體式站出來的功夫。把人開膛,估計不難。  齊公博先生的手緩緩一伸,就給人以恐怖的感覺,也是由於其內在勁力之威力不凡。高手一伸手就帶著一股氣勢,給人以難以抵擋的感覺。

  劍雲老師談敷蓋對吞  劍雲老師說:「敷、蓋、對、吞這四個字武禹襄先生說是純以氣言,實際上是四種用法。敷,就是控制住對方重心,使其不敢動。比如讓對方雖能使出力卻找不著發力點,或一動即要失中。蓋,就是讓對方雖找著發力點,腰腿卻對不上榫,使不上力。對,就是以意串住彼之重心。比如截勁,對方雖得到發力點又使出了力,卻被我先一步以整勁截回。吞,就是對方得到發力點也發出了力,卻被我卸入到腳底下。封隨串導,皆是相應六合而來,如何保持自己的六合,如何破壞對方的六合,是為太極拳運用的四種拳意。封隨串導是對敷蓋對吞進一步的充實、豐富和提煉。」

  孫氏太極拳中的五步五腿  孫氏太極拳中的五步、五腿都是即非常精妙又非常使用的技術,需要認真體悟,反覆研練。五步:進退、擺扣、橫移、旋轉、倒插。五腿:鏟、蹬、擺、截、踢。比如常說孫氏太極拳的步法是進步必跟,退步必撤。其實僅在這進退步中,孫氏太極拳就有五種步式,每種步式都需要與周身勁意相合。這五種步式是三體式步、擺步、圈步、鶴步、自然步。步式與勁意密切相關,練習時需用心體會。對於五腿更需分清其勁別,否則將不知如何運用。

  大架乎?小架乎?  總看到一些人講孫式太極拳是小架,我不以為然。看過陳發科式太極拳和楊澄甫式太極拳,未覺出他們比孫式太極拳大在何處。從動靜合一的移動自如上相比較,孫式的架構遠勝陳、楊二式。從動作開展上相比較,孫式也不遜於陳、楊。唯孫式擯棄了大馬步、大弓步,這是動靜合一的需要。  但是如果說孫式太極拳是大架,我也不以為然。孫式太極拳可以肘不離肋、手不出身、兩足只在一平方米的地方,就可以將周身勁意放伸飽滿,身體運轉自如,一身之勁皆由內換,論其架子之小,不遜於武、吳。若論虛靈,孫式更遠勝陳、楊、武、吳各式。  因此孫式太極拳可大可小,可動可靜,一氣虛靈,存乎一心,惟以中和為宗。  不獨形意、八卦,八極、披掛、通背、戳腳等拳之勁意也能在孫式太極拳架構中演化出來。  孫氏太極拳,大架乎?小架乎?大無其外,小無其內。  孫氏太極拳不僅能用於短打,也能通於長擊。前年在懷柔,我就演示過由雲手中直接走出披掛拳的勁力。在場的吳彬先生對這種變化頗為讚賞。所以孫氏太極拳既是極為經典、抽象的拳學,又是極為實用的拳學。對其一、二式略有所得,即可用於防身。  開展乎?---肢體無限放長  緊湊乎?---勁力無限內縮  盤走架子時,要有這種意念。放長與內縮之意要同時同步。  什麼是開展中不失緊湊呢?對此最經典的拳照就是《太極拳學》中孫祿堂先生所示範的單鞭的拳照。這個拳照用來示範什麼是開展中不失緊湊真是太完美了。孫氏太極拳的練習者應該反覆研究、揣摩這個拳照的形態和勁意。若能如此可得一通百通之效。  練大架子要求其緊湊的關竅,練小架子要求其開展的勁勢。

  三拳和一與三拳合一  形意、八卦、太極三拳都練,只是三拳和一,並不意味著三拳能夠合一。孫祿堂先生的三拳合一有兩個獨到的技術支撐,其一是將三拳各自的特性都發揮到極處,其二是使三拳都建立在共同的基礎上。這聽上去似乎是相互矛盾的,孫祿堂先生自身武功造詣卓絕,見識超邁,因此發現了對立兩極之間存在有共同的基礎,這就是極還虛之道,即極還虛致中和。孫祿堂先生為三拳構建的共同的基礎就是孫氏無極式和孫氏三體式,孫祿堂先生將三拳性能發揮到極致的法門是孫氏三體式的三種變化形式以及由此展開的孫氏三拳。這是指練習方法。作為內在的機理,三拳之合一都是以中和為宗,以內勁為統御。三拳之特性則是中和之氣的三種作用形式:直中、變中、虛中。作為三拳合一的最終表現是體現在人的能力上,而不是在任何形式上。所謂完備良知良能。胡鳳山先生和靳雲亭先生都曾講過,在孫祿堂先生之前,形意、八卦、太極三拳都練的人也有,但是真正能夠將三拳合一的人只有孫祿堂先生一人。在孫祿堂先生之後,能夠真正做到三拳合一的人有孫存周先生、孫振川先生、孫振岱先生、裘德元先生、齊公博先生等。我師謙虛,自稱票友,未在此列。


推薦閱讀:

把書讀活了的楊義先生
高臣先生談縮骨發力
憶吾師劉錫慶先生
滄桑人生鑄履歷 濃墨重彩繪丹青 ——記著名花鳥畫家顏泉先生
風水先生欲為兒子改命, 最後才發現竹籃打水一場空

TAG:先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