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拼娘時代」 — 育兒

「拼娘時代」今天的一個諮詢片段,讓我心生感慨。

一位媽媽向我慨嘆:當媽的都像我這麼累也夠煩的……我追問了她一個問題:你說當初尹老師累不累呢?

她說,尹老師沒她累,因為尹老師懂得教育,一切盡在掌握之中。而自己呢,則像沒頭的蒼蠅,東撞西撞。而且,尹老師的女兒,也讓人省心。

我問過尹老師,她確實沒這麼累,但是,如果論花心思的多寡呢?

從表面看,尹老師的教育行動並不算多,但是,她花的心思一點都不少,她是自己把事情都想明白了,然後,知道哪些管,哪些不管。管的事情,管到什麼程度。所以,她的教育,有的放矢,精準地達成目標,絕對不把孩子當實驗品。

而大多數的家長呢,可能平時心裡並沒有這根弦,對孩子、對教育,缺乏一個持久而深入的理解。猛然意識到,趕緊管一下,看到孩子不如意的地方,就開始憂慮孩子十年後的高考,十五年後的婚姻,以及三十年後的事業……

而這個憂慮本身,就會毀掉孩子的未來。家長之所以憂慮,是因為一直在間歇性地關注孩子,對孩子的教育,缺乏一個宏觀的掌控,對於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做的夠不夠,自己心裡也沒底。因此,對孩子未來的發展走向,就缺少了一份確信。不確信,就會慌張。

我們的確信來自哪裡呢?

我始終覺得,教育的方法和技巧,只是孩子成才的冰山一角。有時候,孩子的教育,拼的是功底,拼的是父母的處世態度和人生感悟。也就是說,父母的整個人生,都會參與到教育中來。

從目前的現狀來看,媽媽承擔的教育責任更重一點。所以,我總是勸媽媽,人到中年,路要越走越寬才好。比如,多看些人文歷史教育心理哲學科技方面的書,盡量保持廣泛的興趣,對外在世界保持好奇心。也只有這樣,我們才能通過自身的成長,去理解孩子的成長。

僅僅懂得柴米油鹽,會離孩子的精神世界越來越遠。

在給我的郵件和留言中,多數家長都是先描述問題,然後發問:我該怎麼幫他改掉這個毛病?

給人的感覺,彷彿孩子是個病人,家長則置身事外,樂於助人。對於這樣的問題,我常常不知道該怎麼回答,根據諮詢的經驗,孩子的問題,根源基本都在大人身上。我甚至想寫一篇博文《請別把我當「救心丸」》,這題目似乎不太友好,寫一半就刪除了。我想表達的意思是,教育的招數,只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偶爾用用會有效。但是,這並不能改變一個有問題的教育思路,所以,就算解決了這個問題,還會出別的問題。

教育孩子的王道,是執著地栽培自己。孩子懂的,我們懂;孩子不懂的,我們也懂。這個漫長的求索過程,既是為自己,也是為孩子。孩子的起點,是父母的肩膀。如此說來,孩子永遠不會有相同的起跑線。

所以,我敬重那些勤奮好學、不放棄自我成長的父母。

當然,我心中也有個憂慮,前幾年,大家就一直在說,女孩決定民族的未來。可是,我們不妨看看現在女孩最關注的是什麼?美容逛街之類的話題,佔據了多大的空間?有多少人愛閱讀、愛思考?總有一天,她們會成為媽媽,她們有多少素材參與到自己孩子的成長當中呢?

因此,只關心孩子的成績,不關心自己的成長,是本末倒置。相反,自己成長了,孩子的成功,往往是自然而然的事情。自我成長之路,漫長而辛苦,但是,值得。在不斷的成長中,我們會產生一種確信——確信我們可以理解孩子的成長路徑,確信自己有能力做孩子的引路人。如果是這樣,還有什麼好憂慮的呢?

前一段時間,看新聞說,現在工作難找,大學生進入「拼爹時代」——誰的爹有本事,誰就能找到好工作。這是部分社會現實,也有幾分戲謔的成分。我們索性戲謔到底,其實,在拼爹時代之前,是漫長的「拼娘時代」。女孩決定民族的未來,而一位媽媽,也決定了一個家庭的未來。所以,俗話說:一個好媳婦,可以好三代。從某種意義上講,媽媽成長好了,根本不用進入「拼爹時代」。

推薦閱讀:

青銅器收藏億元時代的雷池禁區
郭敬明回應《小時代》罵戰 斥影評人沒意思
1小時重返3時代 主力防線崩潰的股有哪些?
一個荷爾蒙輸給咖啡因的時代
《時代周刊》評出2016年度十佳圖片

TAG:育兒 | 時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