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彩俄羅斯——160年前的克里米亞戰爭
160年前的克里米亞戰爭——1(原版大圖) 克里米亞戰爭(Crimean War,又名「克里木戰爭」、東方戰爭、第九次俄土戰爭),是1853年10月20日因爭奪巴爾幹半島的控制權而在歐洲大陸爆發的一場戰爭,奧斯曼帝國、英國、法國、撒丁王國等先後向沙皇俄國宣戰,戰爭一直持續到1856年才結束,以沙皇俄國的失敗而告終,從而引發了國內的革命鬥爭。這場戰爭中英法聯軍使用了線膛槍、蒸汽船,大大提高了陸海軍作戰效能,鐵路和電報也使軍事行動的後勤指揮產生了革命性變革。 克里米亞戰爭也是拿破崙帝國崩潰以後規模最大的一次國際戰爭,戰爭的導火線是「聖地」——耶路撒冷之爭。長期以來,東正教和天主教一直在爭奪當時是奧斯曼帝國的屬地一個省份的巴勒斯坦「聖地」的管轄權,在「聖地」之爭的背後,隱藏著歐洲列強爭奪奧斯曼帝國「遺產」的瓜分。1853年1月,俄國沙皇尼古拉一世派出以緬什科夫為首的高級使團,向奧斯曼帝國蘇丹提出,要求將奧斯曼帝國境內所有東正教臣民由沙皇俄國來「保護」,力圖把奧斯曼帝國變為俄國的保護國,俄國進而可以獨佔博斯普魯斯和達達尼爾兩個黑海海峽,打通進入地中海通道,實現其擴張野心。俄國的這一企圖自然為英法所不能容忍。在英法的支持下,奧斯曼帝國蘇丹拒絕了俄國的最後通諜。隨後緬什科夫宣布同奧斯曼帝國斷絕外交關係。 克里米亞戰爭歷經時間:1853年7月3日:俄軍開入多瑙河流域國家。1853年10月16日:奧斯曼帝國向俄國宣戰。1854年3月27日和3月28日:英國和法國向俄羅斯宣戰。1854年4月20日:奧地利和普魯士簽署防禦聯盟協議,這個協議在這場戰爭內有效。1854年7月底至9月:在奧地利的壓力下俄羅斯撤出多瑙國家。1854年8月16日:俄羅斯在波羅的海奧蘭的一個要塞被佔領。1854年9月14日:英法聯軍在克里米亞登陸並開始圍攻塞瓦斯托波爾。1854年12月2日:英國、法國和奧地利在維也納簽署反俄同盟。1855年1月16日:義大利的薩丁尼亞加入戰爭。1855年5月22日:英法艦隊進入亞速海,但沒有獲得任何成果。1855年9月8日:英法聯軍在圍攻349日後佔領塞瓦斯托波爾。俄軍戰敗。1856年3月30日:奧斯曼帝國、俄羅斯、薩丁尼亞王國、法國、英國、奧地利和普魯士簽署《巴黎條約》,正式結束克里米亞戰爭。俄國放棄所有佔領地區,奧斯曼帝國的領域被保證,黑海海域不得駐軍。 1853年7月初,俄國出兵8萬人佔領了在奧斯曼帝國的屬地—多瑙河兩公國—摩爾多瓦和瓦拉幾亞並拒絕了蘇丹提出的撤軍要求。10月,土耳其政府向俄國宣戰。這樣,在俄土之間的克里米亞戰爭「終於在多瑙河上開始了,對於雙方來說,這是宗教狂信的戰爭,對於俄國人來說,這是實現傳統的野心的戰爭,對於土耳其人來說,這是生死存亡的戰爭」。1854年3月底,英法正式向俄國宣戰,1855年初,法國附庸撒丁王國也宣布參加對俄戰爭,從而使俄土交戰發展成了一場俄國和英法為爭奪巴爾幹和黑海的國際戰爭。1853年11月30日,俄國海軍中將納希莫夫率領的俄國分艦隊,突然襲擊在黑海南岸的土耳其海軍基地錫諾普,打敗了土耳其分艦隊,俄國取得了黑海制海權,激化了同英法的矛盾,1854年1月,英法聯合艦隊穿過博斯普魯斯海峽,進入黑海。此後戰區,迅速擴大,戰爭不僅在黑海、巴爾幹和高加索進行,而且擴大到波羅的海、白海和遠東。俄國在外交上陷於完全孤立,軍事上面臨優勢敵人從各個方面發動的進攻。 從1854年8月起,聯軍扭轉了兵力分散的態勢,集中兵力於克里米亞半島,從俄國手中奪取黑海制海權,1854年9月中旬,聯軍出動60多艘戰艦,6萬多名士兵和3個攻城炮兵團在克里米亞半島的葉夫帕托里亞登陸。9月20日,雙方在阿爾馬河畔進行第一次陸戰,俄軍一敗塗地,損失5700多人,退向俄國黑海艦隊的主要基地塞瓦斯托波爾。9月25日,聯軍進抵塞瓦斯托波爾,開始了長達11個月的圍攻戰。9月5日,聯軍用700門大炮傾瀉了15萬發炮彈,摧毀了俄軍的全部工事。9月8日,法軍佔領了軍港區和市區制高點馬拉霍夫崗,俄軍被迫放棄要塞,向北轉移,塞瓦斯托波爾陷落,隨著塞瓦斯托波爾的陷落。俄國敗局已定。俄軍雖在高加索戰場上取得一些勝利,但再也無力把戰爭進行下去,1856年3月30日,雙方簽訂《巴黎和約》。戰爭的結果,俄國從歐洲大陸的霸主地位上跌落下來,戰爭加深了俄國國內危機,迫使沙皇政府不得不進行農奴制改革。 克里米亞戰爭是世界史中的第一次現代化戰爭。大多數人已經將這場戰爭遺忘了,但它從軍事上和從政治上改變了歐洲列強之間的地位和關係。在19世紀的歐洲歷史中,它與隨後的巴黎條約是繼1815年的維也納會議後的第二大重要外交事件。克里米亞戰爭是近代科技戰爭的開端,是兵力兵器、軍事學術發展史上一個重要的階段,它對火炮槍械和水雷武器的進一步發展起了推動作用。許多新的戰爭手段登上歷史舞台,技術成為決定戰爭勝負的重要因素。而在此之前,人力被認為是決定因素。新式線膛步槍、蒸汽動力戰艦、鐵路、無線電通訊等科技發明在戰爭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英法首腦和軍事部門利用無線電從千里之外指揮戰爭,這是歷史上的第一次。無線電也使得大眾傳媒可以實時傳遞戰況,戰爭距離大眾不再遙遠,民意對戰爭進程產生深遠的影響。軍事後勤體系發展為一個獨立部門,工程保障、戰地醫療、後勤運輸能力得到極大提高。法軍統一對錶校正時間進攻馬拉科夫要塞是指揮藝術的重大發明。各軍事強國在這次戰爭後都加速淘汰舊裝備,摒棄滑膛式武器及木製帆力戰艦,進行新技術軍備競賽,企圖以不對稱的技術優勢擊敗對手。 相關圖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60年前的克里米亞戰爭——2(原版大圖) 相關圖文: <> <>
<> <>
<> <>
<> <>
<> <>
<> <>
<> <>
<> <> [attach]919474[/attach]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推薦閱讀:
※如何正確看待普京吞併克里米亞這件事?
※請中國領導把烏克蘭內戰與克里米亞歸屬分開
※克里米亞問題與烏克蘭民族構建(上) | 冬川豆
※普京簽署命令承認克里米亞為獨立主權國家
※克里米亞全民公決「黑海鑰匙」再抉擇 錢江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