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晚宴」,一石激起重重浪
06-27
與「股神」巴菲特共進午餐的價碼漲過200萬美元,富豪們仍趨之若鶩。但巴菲特攜手比爾·蓋茨張羅的9月底北京慈善晚宴,在大多國內富豪的眼中卻成了避之不及的「鴻門宴」。江蘇富豪:「高調」與「低調」對比鮮明有哪些人接到了巴菲特和比爾·蓋茨的邀請?是否準備出席?記者對部分省內知名的企業家進行了調查。高居江蘇富豪榜榜首的張近東的答覆是:「目前還沒有收到慈善晚宴的邀請函。」紅豆集團周氏父子稱也未接到邀請,集團宣傳主管通過電話告訴記者,其實,「我們有自己的從事公益事業的方式,每年我們都為社會做很多事」。百興集團行政總監王小姐則介紹,企業未收到邀請,即使收到邀請也不會湊這個熱鬧,「我們有自己的公益理念」。一些企業家在接受調查時甚至顯得諱莫如深,唯恐避之不及。「這個問題我不能說。」常州某大集團老闆堅決回絕採訪,有沒有接到邀請,如果接到邀請了去不去,一概作出「不知道」的回答。還有不少企業家一聽到「慈善晚宴」的話題,立即就說「我在開會,對不起,再見!」彷彿電話聽筒成了一個「燙手山芋」。省內企業家中唯一「高調」呼應的是「中國首善」陳游標。9月9日,陳游標接受了本報記者採訪,說非常樂意去赴「慈善晚宴」,並已作出「裸捐」的承諾。陳游標稱,「以前決定還要留5%,後來想想,留這5%幹什麼呢,還是都捐了吧。」他的公司近年每年都捐掉50%以上的利潤,至今已經捐了13.4個億。陳游標說,一年前,他和比爾·蓋茨談了兩個半小時,主題就是如何又好又快地加深慈善事業的合作。「這次收到蓋茨先生的再次邀請,我非常欣慰和高興,這樣才能給富人造成壓力,有壓力才會有動力,才會把口袋裡的錢掏出來。」陳游標「裸捐」,社會好評如潮,但也有少數人認為這是「作秀」。「人民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人民群眾需要這種真金白銀的秀。」對此,陳游標告訴記者,「做好事一定要高調,一件好事,讓十個人知道,就是做了十件好事。讓一萬個人知道,就是做了一萬件好事。愛和善一定要傳播,不能上鎖。」他不否認他的「高調」給富人朋友們帶來了壓力。對於拒赴慈善晚宴的富人,他認為「這是對人生和慈善的認知不夠,需要我陳游標這樣的人來引領。」不去赴宴,也不必「一棍子打死」但陳游標的高調,對其他國內富人似乎尚未帶來立竿見影的影響。南師大社會學專家徐翔教授認為,現在相當部分的富豪們有了一定的資本,但是社會責任感有缺失。和西方發達國家的富豪群體相比,他們第一階段的路徑是一樣的,通過自己的聰明才智來發家致富,但回報社會的第二階段還有很大空間。從民營老闆整體而言,他們的表現和社會的期望值還有一些差距。也有專家認為,儘管比爾·蓋茨和巴菲特的邀請在中國遇冷,但我們也要辯證看待這樣的冷遇。正如巴菲特和蓋茨再三聲明的「不是來中國勸捐,而是大家坐一起聊聊慈善的理念。」所以,我們應該感謝這次邀請,畢竟它再次攪動了人們對慈善這個話題的關注。當今中國,整個社會的善款規模和社會需求之間的差距非常巨大,很多慈善救助還處在「微不足道」的水平。南京市慈善總會常務副秘書長張大金分析說,目前南京一年募集的善款只有2億元,只能量入為出。但是,正因為中國慈善才剛剛起步,或者說在蹣跚學步,所以應該給予企業家必要的鼓勵和寬容。「富豪們不參加慈善晚宴,也不應該太責怪。」南京大學教授朱力表示,「企業家只要能創造經濟效益,創造就業機會,並且依法納稅,也是在創造價值,也是在為社會做貢獻」。事實上,越來越多的江蘇民營企業家也的確在用自己的方式施善。日前,2009年度江蘇光彩事業捐贈光榮榜出爐,275家捐贈總額在50萬元以上的民營企業光榮上榜。數據顯示,我省民營企業捐贈的款物數額較往年繼續增加,其中,江蘇黃埔再生資源有限公司、江蘇金鼎電動工具集團有限公司、新城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蘇寧電器集團、波司登股份有限公司躋身光榮榜前5位。用制度和文化來構建良好慈善環境「中國的慈善總體還是向上的、健康的,對一些事情不要大驚小怪。」朱力說,最重要的是慈善生態環境,要對慈善進行正確的評價,要有正確的導向,建立正確的慈善制度,形成良好的社會慈善氣候,而不要破壞這種氣候,不要僅僅為了宣洩而說一些氣話。總之,要用制度、規則與措施來培植慈善事業。西方富豪捐助公共設施,例如醫院、大學,會有相應的稅收優惠,因此他們很願意做善事,這樣既獲了名,也獲了利。「如果中國的慈善制度不能完善起來,這種公眾輿論與富豪之間的對立、拉鋸或者說博弈還會長期存在。」徐翔認為,「我們應當以寬容的態度對待公眾尖刻的言論,而大眾傳媒在呼籲民眾社會責任感的同時,也有必要敦促國家完善相應的法律法規。」張大金告訴記者,中國一直在推動慈善法的出台,遺產稅也一直有人在提,但比相關制度和法律法規更重要的是培養全社會的愛心和樂於慈善事業的習慣。慈善不僅是捐點錢,也不只是社會財產再分配,實質是不同社會階層情感和觀念交流的重要手段。富人對需要幫助的人做慈善,是彌合不同人群之間隔膜的渠道。這場「慈善晚宴」無疑是在輿論上颳起了一股旋風,對中國富豪肯定有很大的觸動。但不能指望巴菲特和比爾·蓋茨一來,就把中國的慈善水平和規模帶到了和美國一樣的水平。南京大學傳播學專家杜駿飛教授認為,慈善首先應當是一種自我的道德約束,一種發自內心的追求,一種文化企盼。「慈善不以財富論英雄,一個窮學生一樣可以做慈善,慈善是一種心靈的外化。達到一定階段,主動捐款將是水到渠成。」他認為,中國有優良的文化傳統,在現代社會,我們不僅要完善制度建設,還應該發揚傳統文化中的精髓,多多倡導「財富如水、樂善為懷」的財富觀和人生觀。(記者 陳炳山 黃偉 陳月飛 耿聯 沈崢嶸)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橙心視野:世上都有哪些人喜歡做慈善?對待他們,我們應該是一種什 么樣的態度?
※國內有哪些值得信賴的慈善機構?
※走進以色列丨猶太人的慈善
※美國家族百年慈善路 【經濟風雲】
※美國慈善史:從卡內基到蓋茨
TAG:慈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