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新區未來或發展到兩三百萬人口
鄔賀銓在接受財新記者採訪時則表示,雄安新區並沒有規劃發展成為人口超千萬的特大城市
記者 黃姝倫 汪蘇
「雄安新區的三個縣加起來大概130萬人口,如果未來雄安新區承接非首都功能的遷移,加上創新創業的進來,將來可能發展到兩三百萬人口。」京津冀協同發展專家諮詢委員會副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4月5日在做客「人民直播」時透露。
鄔賀銓在接受財新記者採訪時則表示,雄安新區並沒有規劃發展成為人口超千萬的特大城市。雖然其遠期規劃面積2000平方公里與深圳市面積相近,但人口密度不會那麼高,規劃面積包含了白洋淀的水域面積。
京津冀協同發展專家諮詢委員會副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
他在做客「人民直播」時還表示,中央設立雄安新區不是要把北京的首都功能搬過去,或者說作為副都。雄安新區承接的是北京的非首都功能,北京的一些優勢資源會遷移過去。
訪談中,鄔賀銓強調了雄安新區的創新示範探索意義。
他說,雄安新區的定位里,有一條是開放發展的先行區,但更多的是要探索一條通過創新引領、內涵集約發展的道路。「在北方、內陸闖出一條創新發展驅動的模式,它擔任的任務很重。」雄安新區向深圳學習、浦東學習,並不完全是學習簡單的對外開放,而是學習現在深圳、浦東走的一條創新發展的道路。
他還表示,因為雄安新區是一張白紙,沒有原來的一些負擔,可以通過創新驅動,實行一些新的政策,包括創新房地產模式——借鑒新加坡公租房模式等,有可能創造新的發展環境,期待在新時期創造出一些新的經驗。中國很多內地城市,想複製深圳、浦東是比較難的,有很多地方和雄安類似,雄安現在走出來的路,將來具有更好的推廣意義。
「我們所看到的深圳的今天,浦東的今天,就是我們所希望看到的雄安的明天。所以我說,雄安新區發展的機遇和挑戰都是前所未有的。」鄔賀銓說。
如何理解千年大計?
鄔賀銓表示,中央提出千年大計,不是說建完以後,一千年不用重建,而是說必須要有對子孫後代負責任的態度來做好,要有「世界眼光、國際標準、中國特色、高點定位」,「這是達到一千年的這個意思」。
另外,鄔賀銓還表示,「千年大計我理解這是表達中央對推行這個戰略的決心和定力。我們希望雄安新區起到的作用,不僅僅是京津冀,還希望能在全國做出示範榜樣,在對外開放中發揮作用。」所以,千年大計,一個是一定要有恆心耐心定力去建設雄安新區,另一個表明中央有這個決心,要把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使命進行到底。
他表示,從規划上,新區的起步規劃,肯定要比天津濱海新區和河北曹妃甸當年更好、更細。
非「副都」 教育醫療會跟上
鄔賀銓表示,中央設立雄安新區不是要把北京的首都功能搬過去,或者說作為副都。非首都功之所以要集中疏解到雄安,是要解決北京的「大城市病」。
但他表示,「並沒有說要把所有非首都功能都遷出去,而且這個疏解是逐步的」。疏解有一些是屬於國家可以行政命令安排的,更多的還得靠市場機制。
「我們說疏解也並不是像網上說得那麼簡單,一刀切,把國資委下屬管理的所有央企總部在北京的全部搬過去,疏解這個問題,作為大方向是沒有錯的,作為具體執行是按步驟的,也會充分考慮到市場的發展。」鄔賀銓強調。
他表示,設立雄安新區有利於北京的發展。住在北京的居民,一方面不捨得北京的高大上,一方面抱怨交通擁堵、房價高漲、霧霾,很難兩全其美。未來雄安在產業發展上會成為和北京相媲美的地方,人們就有一個重新選擇的機會。
「過幾年,也許擺在北京的年輕人(面前),有一個選擇,你是繼續留在北京呢,還是到雄安去創業呢?」鄔賀銓說。
鄔賀銓強調,疏解不能理解為「趕過去」,作為一個新城,社會服務肯定要有,要改變河北和北京在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上的巨大落差。另外,隨著功能的疏解、雄安新區具備一定產業條件後,一些企業也會去。
「我們不會孤立建一個養老的城市,我們希望雄安第一步是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長遠來看它能夠創新創業良好發展。」鄔賀銓說,「我們相信將來很多人不是說被趕出去,而是慕名而來,主動要去。」
「可能到時候,雄安的教育、醫療、創業條件很好,房價又比北京好,北京戶口的價值也不會和雄安差這麼大。」他表示,這些配套能讓創業者更有歸屬感。
白洋淀要恢復濕地
鄔賀銓表示,關於雄安新區的四個定位,第一個定位就是綠色生態宜居城市。我們希望將雄安新區打造成一個創業創新的集聚地,需要好的生態環境。所以,「雄安新區的發展絕對不能犧牲綠色生態來發展,這也是我們現在這麼強調做好雄安新區規劃的重點,在發展中同時把生態優先。」
他稱,河北承擔了「去產能」的重要任務,把鋼鐵、重化工產能去了,需要新的產能來接續。而雄安新區的定位是要發展高新技術、高端產業,包括新能源、信息、生物、環保、現代服務業等產業,這些都是未來產業發展的優先選擇。
目前,雄安新區的三個縣加起來大概130萬人口,未來雄安新區承接非首都功能的遷移,加上創新創業的進來,可能將來發展到兩三百萬人口。
「有人說雄安新區人口增加1倍、甚至2倍以上,這樣水會不會不夠?」他回應表示,如果按照傳統思維,確實人口增加幾倍,水的需求量會增加幾倍。但真正水的消耗,現在農業用水是大頭,還有生產用水、產業用水。
他表示,雄安新區周邊縣的種植結構需要優化,發展節水農業,高耗能高耗水的產業需要調整,這樣用水量會比現在少。
此外,雄安新區建設的區域面積包括白洋淀的面積,會把白洋淀的治理一併考慮。「當然現在還是需要補水,包括引黃入冀。」他表示,將來白洋淀的治理眼光要放遠一點,更重要是解決整個大清河流域的協調治理。
「過去白洋淀的面積被填湖取代了,今後我們要還湖,要恢復濕地,要增加涵養功能,要讓更多水資源能留下來。」鄔賀銓說。
大量老百姓不會搬
鄔賀銓在訪談中還表示,現在雄安有130萬人,其中有一部分城市,更多的是鄉村。之所以選擇雄安,一個原因是開發強度沒那麼大,人口密度沒這麼大。
「現在準備開發的區域,按照新的規劃,可能會涉及到一部分百姓的搬遷,這也是雄安新區起步規劃里重點要考慮的問題。」他說,我們希望搬遷的民眾,搬遷以後的生產生活條件比現在還好。
「在規划上已經考慮到少部分搬遷,大量的是不會搬遷的。」鄔賀銓透露。
對於雄安地區傳統產業,鄔賀銓說,雄縣GDP有一百多億元,容城、安新都有六七十億元左右。產業中,少量還算不錯,新材料等,大多是傳統產業,比如,塑料、服裝等。「我們可以評估,只要不是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都是可以保留的。」
但他表示,所謂保留,不是一直停留在低端的狀態,「我們希望跟雄安新區一起,通過信息化等改造,提高產業競爭力」。與此同時,按照規劃,有些企業要挪開一點位置,更有利於產業的集聚、集約發展。
鄔賀銓認為,雄安現有的產業,很大部分可以繼續提升改造、升級,「給現有產業的員工一個安心,不會說失去了工作崗位,而是得到更好的工作條件,而且在雄安新區的發展過程中,企業提升改造速度更快」。
此外,雄安新區作為新城,還需要服務業支撐,很多人能找到新的職業。
他透露,比如,白洋淀旅遊點要打造國家公園,「我想崗位比現在還要多。」
「我們希望這樣的協同發展能夠使整個京津冀都上一層樓。既要改變河北現在落差比較大的局面,又不是讓天津、北京慢下來。而是讓天津北京也在發展,盡量補上河北。」鄔賀銓說。
推薦閱讀:
※拆分北京:雄安新區後的千年大計
※雄安新區成首都副中心,大批精英將撤離北京,上市公司幾家歡喜幾家愁……
※老徐時評:解讀雄安新區的四個關鍵詞
※唐駁虎:都在說雄安新區,我來談一些乾貨吧(上)
※來了!珠三角也將誕生「雄安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