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杳杳天低鶻沒處,青山一髮是中原。北宋 蘇軾《澄邁通潮閣》

杳杳天低鶻沒處,青山一髮是中原。

[譯文] 天空幽遠,鶻飛去消失的地方,連綿的青山猶如頭髮絲一樣若有若無,那裡就是遙遠的中原啊。

[出典] 北宋 蘇軾 《澄邁通潮閣》

註:

1、 《澄邁通潮閣》(二首)蘇軾

(一) 倦客愁聞歸路遙,眼明飛閣俯長橋。 貪看白鷺橫秋浦,不覺青林沒晚潮。 (二) 餘生欲老海南村,帝遣巫陽招我魂。 杳杳天低鶻沒處,青山一髮是中原。

2、注釋:

澄邁驛:設在澄邁縣(今海南省北部)的驛站。

通潮閣:一名通明閣,在澄邁西,是驛站上的建築。

俯:下臨。

帝:天帝。

巫陽:古代女巫名。《楚辭·招魂》:「帝告巫陽曰:『有人在下,我欲輔之。魂魄離散,汝筮予之。』(巫陽)乃下招曰:『魂兮歸來!』」

招我魂:引典,《楚辭-招魂》上說,上帝可憐屈原的靈魂脫離了他的軀殼,叫巫陽(古代女巫名)把他招回。

杳杳:幽遠的樣貌,這裡有無影無聲的意思。

這兩句說,在遙遠的鶻鳥飛沒的盡頭,連綿橫亘的青山細如髮絲,那裡就是中原大地。青山遠望,其輪廓僅如髮絲一樣。形容極其遙遠。

3、譯文:

(一) 發愁北歸的路如此遙遠,眼前飛檐四張的通潮閣下便是長橋,景象明麗喜人。看不夠白鷺橫飛過秋水之濱的美景,不知不覺見傍晚來到,潮水退去,隱沒在青林之後。

(二)本來剩下的日子就要在海南島這個偏僻的地方中度過了,沒想到朝廷又將我召回。天空幽遠,鶻飛去消失的地方,連綿的青山猶如頭髮絲一樣若有若無,那裡就是遙遠的中原啊。

4、蘇軾生平見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5、宋哲宗紹聖年間,主張變法的新黨再次掌握了朝政,舊黨都被排斥。蘇£o¤o?(特侖蘇) [http://192.168.0.254]é??£±軾在以後的七年之間,連續被貶三次:失貶到惠州(今廣東惠陽),再貶到-???é(特侖蘇) [http://192.168.0.254]ú°-??儋(dān]州,最後貶到廉州(今廣西台浦)。這在當時叫做「編管」,就是è??(特侖蘇) [http://192.168.0.254]êòaê£放逐在這些當時很邊遠荒僻的地區,並加以管制。|¨??(特侖蘇) [http://192.168.0.254]??÷ìè澄邁驛,現在是澄邁縣,在海南島北部。詩人登高望遠,抒發思歸的感ò|1ó(特侖蘇) [http://192.168.0.254]·×???情。

°×£??(特侖蘇) [http://192.168.0.254]?ò×t?詩中提出的「歸路」是指哪裡?作為被貶謫異地的人,自然向在內地,D???(特侖蘇) [http://192.168.0.254]?àà?2所以回到中原的路,就是「歸路」。當時「編管」人員,不能自由行動,而ê×a??(特侖蘇) [http://192.168.0.254]òò???又常常遭到政敵的殘酷迫害。蘇軾再貶到儋耳,就有這麼一段經歷:他在惠-?÷?ê(特侖蘇) [http://192.168.0.254]¤?¥¨ì州時寫過兩句詩:「報道先生春睡美,道人輕打五更鐘」。宰相章惇(dūn〕×?(特侖蘇) [http://192.168.0.254]?|???看到了,大為生氣說:蘇軾還能這樣安穩地「春睡美」!於是又貶到了更遙£ì?μ?(特侖蘇) [http://192.168.0.254]o??3à遠的儋耳。後來奸惡的蔡京做宰相,就更難有放歸的希望了。所以說「倦客é?′?è(特侖蘇) [http://192.168.0.254]óíyˉ?愁聞歸路遙」,連聽到遙遠的歸路都使人生愁了。Yt?(特侖蘇) [http://192.168.0.254]?è??ò「倦客」,詩人指自己。寄居在異鄉,是客,而且心力交疲了。蘇軾經à???(特侖蘇) [http://192.168.0.254]¨è¨á?歷了多次朝廷里的派系鬥爭,而每場鬥爭中,蘇軾都首當其衝。現在被貶在ú???ù(特侖蘇) [http://192.168.0.254]??|üà海南,山川迢迢,無路可歸。「愁聞」兩字是深入一層的寫法,連聽起來也ā??¤?(特侖蘇) [http://192.168.0.254]ó?á1?發愁,那末,登上通潮閣舉目北望家鄉,又會有什麼樣的心情呢?

1ü?·?(特侖蘇) [http://192.168.0.254]???±y 「眼明飛閣俯長橋」,寫閣上所見的情景了,這屬於詩的特殊語法。「飛÷ó??y(特侖蘇) [http://192.168.0.254]¥ˉāáù閣」,就是通潮閣,形容它的高,飛聳在空中似的。「俯」是向下望。閣下êà??£(特侖蘇) [http://192.168.0.254]óD???有長橋,橋通北方的道路,這就是「歸路」。「眼明」的意思是,登高一望,ê?à?ˉ(特侖蘇) [http://192.168.0.254]3è£?3眼界開闊,一切都明??地呈現著,倒可以使心情稍微舒展一下。

á(特侖蘇) [http://192.168.0.254]???÷?三、四兩句,詩人融情入景。閣在江邊,下臨江水。「浦」是水邊之地。à??èā(特侖蘇) [http://192.168.0.254]??£ā?江邊有白鷺之類的水鳥飛來飛去在尋找食物。秋浦上布滿白鷺,自由飛翔,à??(特侖蘇) [http://192.168.0.254]ú2??ù橫,是橫飛的意思。詩人長時間地流連在閣上,極目凝望,逐漸被橫飛過秋ù??à(特侖蘇) [http://192.168.0.254]???ü?浦的白鷺吸引住了,於是「貪觀」。這是把望鄉的心情擱置下來,從自然美ìùà÷ú(特侖蘇) [http://192.168.0.254]üà¢?-景中求得寄託。不知不覺,天色就晚了。閣名「通潮閣」,可能下面的江流¥í?(特侖蘇) [http://192.168.0.254]?¤ú??通海。晚潮上漲,水位提高,遠處一片青樹林忽然不見了。「沒」是淹沒的a?3?(特侖蘇) [http://192.168.0.254]?3tó|沒。傍晚時分,綠色的潮水和青色的樹林渾然成為一體,彼此都有些分不清°?¢??(特侖蘇) [http://192.168.0.254]?ˉT?ì了。寫得多麼傳神!這兩幅畫面,標誌著時間在過渡。這裡的「不覺」兩字a÷t??(特侖蘇) [http://192.168.0.254]μé′èY使這組對偶句流麗生動,反映出一種自然景物瞬息變化的感覺。¥??é(特侖蘇) [http://192.168.0.254]ā?ó2?詩人縱使處在非常困苦的境地中,還能有這種樂觀開朗的心情,對自然(特侖蘇) [http://192.168.0.254]a·ì??景物細緻地觀察欣賞,又生動地描寫出來。T?ú(特侖蘇) [http://192.168.0.254]§?á?ó是因為他始終對於未來抱有信心,對於生活懷著深沉的熱愛。

作者的情感有一個變化的過程,這個過程具體是:從惆悵到苦悶再到豁然開朗。 對「貪看白鷺橫秋浦」一句中 「橫」,這一「橫」字,寫出了一股雄健的氣勢。"橫」是詩人的主觀感受,是其心境之「靜」的外觀。白鷺「橫」於秋浦,是一種化動為靜的寫法。

「橫」字帶出一股雄健之勢,有氣勢,有力度;其次,「橫」字表現詩人憑欄遠眺,「貪看」白鷺在秋浦上飛翔,視線久久追隨著白鷺移動,故而有「橫」的感覺;其三,白鷺「橫」於秋浦之上,化動為靜,暗示出秋浦水天一色,空寥清曠,同時也是詩人心境之「靜」的外化。

元符三年(1100)五月,蘇軾受命移廉州(今廣西合浦縣)安置。六月赴廉途中作此詩。這首詩著意抒發思鄉盼歸的心情。黃庭堅曾稱讚蘇軾的詩"氣吞五湖三江",而"杳杳天低鶻沒處,青山一髮是中原"正顯示了蘇詩特有的磅礴氣勢.雖寫悲傷之懷,卻不流於頹唐委頓,畫面疏朗,筆力雄放.前人稱蘇詩"清雄",這首即是代表作之一.

此詩道出了詩人忽然得到政治上的減刑,他歸心似箭卻又十分眷戀海南的複雜感情:要不是皇帝把我召回,我都打算終老海南了;然而,終於可以回歸中原的赦令還是讓他內心狂喜,所以,站在高高的通潮閣看杳杳天低,白鶴出沒,隔海遠眺大陸,只見青山露出一線如頭髮,大陸依稀在望;東坡匆匆別過海南島上曾給他溫暖的朋友,渡海而去了,海南島在他的身後漸行漸遠,留下一個永遠的絕響……

表現了歸途的遙遠和重返中原時的複雜心情,同時也通過開闊的詩境及青山和天地的渺小襯托出抒情主體的高大形象。

兩首詩不同之處:1.第一首第一句「倦客愁聞歸路遙」,開門見山點明詩人心境和處境,直接抒發思鄉盼歸之情;第二首化用典故抒發濃烈的思鄉之情。2.這兩首七絕,雖然都是書寫羈旅思鄉的愁懷,但前一首以景寫趣,詩人「貪看」白鷺橫飛、凝然不動的身影,顯得清雅悠閑;而第二首以景寫情,翹首北望,以遠渺之景抒寫對故鄉的懷念之情,情感熾熱綿長。

6、宋哲宗元符三年(1100年),蘇軾在海南島澄邁縣登通潮閣,有感而作七絕二首,其中最有名的就是這兩句。

  蘇軾是被貶謫到海南的,漂泊在當時的荒蠻之地,羈旅愁緒十分強烈,特別是在登高時,極目北眺,引發了濃烈的思鄉之情:廣漠的天空與蒼莽的原野相接,高飛的鶻鳥逐漸消逝在遠邊天際,而地平線上連綿起伏的青山猶如一叢黑髮———那裡,可正是中原故地啊!

  用天低鶻沒,來形容遠渺之景,顯得情致靈動;用青山一髮,來比喻天際遠山,更是想像鮮活。但這兩句又十分貼切,烘託了中原之「遙遠」,表達了詩人悠長的遐思,以及懷念故土的情愫,非常自然地引起讀者的共鳴。

7、徽宗即位(1100),蘇軾獲赦內遷,自海南儋州徙居廉州(今廣西合浦)。途經澄邁時,他登上通潮閣翹首北望,心神飛越,因而作詩,原詩兩首,此選第二首。詩的前兩句寫意外獲命歸還的欣喜。後兩句是全詩的精神所在,意謂:在那高飛的鶻鳥逐漸消失的天際,在那連綿的青山猶如一絲纖發的地方,就是我熱望的中原。極狀渺遠之景,抒寫詩人殷切思歸卻愁路遠的心情。「青山一髮」比喻新穎,造語奇崛,筆力雄放,將壯觀之景運轉於股掌之間,顯示出蘇詩特有的恢宏氣勢。此語為後來許多詩人套用,如南宋姚鏞《題衡岳》有「北望中原青一發」,林景熙《題陸放翁詩卷後》有「吳山一發暮雲孤」,元虞集《題畫》有「青山一髮是江南」等等。紀昀對此詩後兩句甚為激賞,稱其為「神來之句」(《紀昀評蘇文忠公詩集》卷四十三)。施補華《峴佣說詩》亦贊道:「氣韻兩到,語帶沉雄,不可及也。」

8、澄邁老城老碼頭,老船悠悠彷彿在訴說前塵,昔日舟楫繁忙、人來人往的景象已不復存在。不遠處的通潮閣正是當年蘇東坡流放海南時登陸和離開的地方。「餘生欲老海南村,帝遣巫陽招我魂。杳杳天低鶻沒處,青山一髮是中原。」1100年蘇東坡不舍離別謫居了三年的儋耳,離瓊時留下的《澄邁驛通潮閣》詩篇,仍在這片亘古的土地上迴響。

9、山這一象形字,變幻為無數抽象意念,承載了不盡的寄託,以「杳杳天低鶻沒處,青山一髮是中原」,寄託了蘇東坡心頭的不解惆悵;以「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閑,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產生了李白的孤獨失意與妙極機趣……

  「欲買溪山不用錢,倦來高枕白雲邊。」你要賞山、畫山,你就要走進山的世界裡去。也有人說:「置天下於泰山之安。」如何將穩重如許的山變為我們的心境個性?答案就在你是否去追尋:「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

10、家書是鄉愁的載體。鄉愁,與愛情一樣,是人類最普遍的情感,也是文學藝術的恆久主題。收藏家書,也就意味著收藏鄉愁,意味著我們正在失去一個重要的文學主題。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鄉愁的「愁」字,源於對距離的無奈,源於交通與通信的隔阻。細閱古代文人的尺櫝,每每為其情深意切所感動。因為他們在仕宦途中的每一次聚散,都可能是最後一次。「遠夢歸侵曉,家書到隔年」,一封家書的傳遞跨越兩個年頭,甚至要由親友或僕人的千里跋涉來完成,怎一個「愁」字了得? 北宋元符3年的五月份,當蘇軾結束野人般的海南謫居生活,乘著一葉扁舟,在瓊洲海峽的惡浪里出沒時,寫下了「杳杳天低鶻沒處,青山一髮是中原」的詩句。今天的我們,已經很難體會東坡先生昂首望見天邊那一道隱約的大陸線時的那種心情了。


推薦閱讀:

北宋耀州花口盞
北宋政治家范仲淹與唐代名相姚崇墓地相鄰,但待遇天壤之別
北宋茶詩的藝術特色(一)
北宋邊境仲裁事件
令人痛恨的北宋六賊最後的下場是怎麼樣的?

TAG:北宋 | 蘇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