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問答」啟蒙的不只是孩子

「父子問答」啟蒙的不只是孩子

  童年時期,父子間的討論總是充滿童趣而讓人回味無窮。近幾日,一組「兒子問爸爸:有錢就了不起」的圖畫對話引起了眾人的興趣,該組圖畫不僅在朋友圈傳瘋了,跟貼討論的亦是熱鬧非凡。

  對話說來也挺簡單,就是通過日常生活場景中,兒子與爸爸的一問一答,闡釋人生道理。諸如為什麼要向守門爺爺問好,從而引出「禮貌」的深層含義;又如由闖紅燈、公共場合大聲喧嘩等解讀「自尊、自律」;由「有錢是否了不起」來分析人生價值與追求。孩子的問題五花八門,「爸爸」的回答耐心而平和,給孩子以有益的引導。

  應該說,「爸爸說」對某些問題的解讀仍略顯生硬,不完全像「兒童讀本」,這也被有的網友斥之為有「宣教意味」。但總體上,它仍獲得多數網友的認可和點贊。即便是從啟智與家教的角度,它的形式創新、寓教於樂,以及由此引出的家庭教育問題,都頗給人以啟迪。

  中國人有著重視家教的傳統,但現今的家教內涵與傳統意義上的家教似乎相去甚遠。現在一提「家教」,做父母的首先想到的是課外補習,是美術、藝術、外語等特長提升。以至於當下「家教」已蔚然而成充滿商機且頗受追捧的「產業」,而家教的真正內核卻愈來愈被人們所淡忘,譬如孩子從小就該懂得的禮貌、規則意識,以及為人處事原則、人格修養等等,諸如此類的啟蒙常識卻被許多家庭所拋卻,而「家教」也被簡單異化為課本與生存技能的教化。

  家教(包括父子對話、父母對孩子的潛移默化影響等)可謂人生第一課,也是給孩子的成長打下堅實的基礎。而現今,許多家長卻把家教的責任拋給了學校,但校園教育更多的是盯著升學考試等功利化目的,這便令所謂的「素質教育」最終往往淪為空話。

  在此語境下,許多孩子都缺了足以影響其一生的家教這一課。根基不牢自然難免「頭重腳輕」,要麼在未來的成長之路上走不踏實,要麼在步入社會後,便暴露出人格或素養上的缺陷。

  事實上,許多家長自己對於家教也是以己昏昏,「使子昭昭」。自己不但對家教渾然無知,有的更是給孩子當著「壞老師壞榜樣」。自己整日里聲色犬馬,卻要求孩子「勵志、上進」。而有些家長即便有教育,可方式卻也大有問題:要麼簡單化,動輒就是「命令式」,認為給孩子講道理是多餘的;要麼是百般寵愛,孩子是太陽,父母則是月亮或僕人,放任孩子的惡習不管,最終釀成大禍。

  近百年前,魯迅先生就提出「我們該怎樣做父親」,而今看來,這依然是個大問題。尤其是在「家教」衰落到似乎只有「課業輔導」的今天,當爸爸的如何給孩子上好人生啟蒙第一課,如何與子女建立起平等探討世界的關係,在對話中啟迪孩子的智慧,進而塑造其健康的人格及良好素養,這可以說已成為許多家長的新功課。

  從這個意義上說,看似簡單的「爸爸說」其實對諸多父母也是一次啟蒙。

  (閱盡作者是本報首席評論員)


推薦閱讀:

父子洗澡 六則
第八回 父子聚麀慘遭剸刃 君臣討逆謀定鋤凶
家有小兒(三)-----父子爭奪戰
我在蔣介石父子身邊四十三年
隔輩親竟超父子情, 為了孫子不挨罵, 爺爺要離家出走

TAG:孩子 | 啟蒙 | 父子 | 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