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學通:中國新外交政策——區別對待敵友

美國《赫芬頓郵報》新聞評論網站《世界郵報》(World Post)繼創刊號刊登對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專訪後,1月28日刊載了觀察者網供稿。2013年11月2日,清華大學當代國際關係研究院院長閻學通與芝加哥大學教授約翰·米爾斯海默就「中國能否和平崛起」一題展開辯論。本文為辯論實錄摘編。

《世界郵報》網站刊觀察者網供文

北京-最近,我和芝加哥大學政治學者約翰?米爾斯海默就「中國能否和平崛起」一題展開辯論。在新領導人習近平帶領下,中國的外交政策似乎變得更加自信果斷,國際國內對此評論不斷。我們的辯論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展開的。

確實,太平洋地區並非一切都好。中日在東海和釣魚島的局勢正緊;中菲南海爭端已經持續兩年,仍不見盡頭。很多中國人懷疑是否遭超級大國遏制,美國的「重返亞太」戰略給了他們確切答案,並且鼓動中國周邊敵對國家擴大緊張形勢。最近,中國宣布劃設東海防空識別區,部分國家稱之為挑釁行為。

米爾斯海默因其「進攻性現實主義」理論聞名。他提出了一個假設:中國這個大國繼續崛起,即使不是必然,也有足夠幾率造成軍事衝突。他的預測基於歷史先例。他認為,在這個沒有最高統治者的無序世界,沒有一個國家能夠保證不對其他國家心存企圖,唯一的生存之道就是最大化一個國家自身的相對實力。

美國先取得了地區霸權,由此再崛起為超級大國。門羅宣言首先描述了這一戰略。這個年輕的國家逐漸強大,並通過軍事手段實行其外交政策,針對的是周邊所有國家,從加拿大到墨西哥,以至整個拉美甚至更大的區域。

接著是不斷擊敗全球挑戰者,從德國、日本,到蘇聯。美國走向世界主導地位的道路是由數不清的戰爭鋪就的。為了保持全球霸權,美國必將阻止中國主導亞太。而另一方面,中國必然要將美國逐出後院,尋求區域霸權。

在這樣分析中,簡單地定義美國是主導性超級大國、中國是挑戰者,這會使國際關係面向戰爭,即結果的最終決定性因素。

閻學通和米爾斯海默就「中國能否和平崛起」展開辯論

我同意米爾斯海默的理論假說,但不同意他的預測。就像美國崛起沒有走英法的殖民擴張老路那樣,中國也會利用不同的戰略以獲取全球領導地位。在核武器和全球化時代,中國不得不在崛起戰略上有所創新。

習近平主席已經向世界傳遞信息,中國會在未來外交政策上作出戰略性變化。1990年代初以來,兩個主要原則引領著中國外交政策。一個是鄧小平的「韜光養晦」,另一個是以美國為重中之重。

中國對美國及其鄰國之間的矛盾持中立態度,甚至有時站在美國一邊。這意味著,在過去二十年左右的時間裡,中國獨立於世界舞台之上,是一個沒有盟友的完全中立的國家,努力避免製造敵對國家,在美國主導全球體系的陰影下專註於國內發展。

在近期的幾次講話中,習近平描繪了一個不同的戰略方向。中國「奮發有為」的外交政策將吸引周邊國家,慢慢地,他們的利益將於中國的崛起相一致。習近平特彆強調了中國和周邊國家的友誼。這種變化比它聽起來更重要。

在無敵無友的外交政策框架下,中國走了二十多年。中國的經濟發展是首要的,凡是對於中國維持一個有利於經濟發展的外部環境有所助益的國家,除了幾個例外,其他所有國家基本上都受到了同等對待。這樣的情況再也無法實現。

在習近平領導下,中國將開始區別對待敵友。對於那些願意在中國崛起中起建設性作用的國家,中國會讓他們從其發展中得到更大的實際利益。

通過將某些國家的激勵和中國的發展捆綁在一起,中國將尋求同一些重要周邊國家建立命運共同體。我們應當期待,這些倡議能夠包含經濟利益之外的更廣的戰略性因素。強大的政治維度是必需的。最終,甚至會延伸到給某些國家提供安全保障。

新的領導集體特別提出三個戰略集中領域:中亞「新絲綢之路」,東南亞海上絲綢之路,以及連接印度、緬甸和孟加拉國的經濟走廊。在這些區域的國家應該期待看到,中國有更大的意願用實質性的經濟、安全及其他利益來保證周邊國家的政治支持。

二十多年來,甚至連那些支持中國的國家也不指望和中國成為盟友,以備不時之需,因為中國不會做出任何結盟承諾。未來,中國會果斷在經濟和安全領域幫助那些支持它的國家。相反,那些敵對國家則將面臨更多制裁和孤立政策。

中國的區域新外交政策將提供更多的戰略選擇和足夠的機會,避免像一個世紀前的美國那樣,通過武力獲取區域主導權。

當然,還有最重要的中美關係。很多人說,當今世界事務的主要風險在於,國與國之間完全缺乏互信。我認為,信任不是相對和平環境的先決條件。

自1989年以來,中美就沒有相互信任過,並且未來也不太可能互信。但是利益會是中美關係的形成基礎。中國已經有了很大發展,世界也有了巨大變化,複雜的利益網路將兩個國家連結在一起,雖然不是盟友,但也不會是敵人。

雖然中國和美國是兩個戰略競爭對手,但他們之間仍有共同利益、互補利益,當然還有衝突性利益。這樣的複雜性給兩國提供了利益一致時積極合作的空間,以及利益相悖時防禦性合作的尺度。

中國的崛起也許是現代世界最重要的事。沒有人能夠準確預測其長遠影響。軍事衝突的風險無疑存在。但至少對下一代來說,和平的戰略選擇足夠了。習近平的新外交政策雖然更加自信果斷了,但會讓中國走上一條更有利於和平的道路。

(觀察者網張苗鳳/譯。翻頁請看英文原文)

請支持獨立網站,轉發請註明本文鏈接:http://www.guancha.cn/YanXueTong/2014_02_03_203297.shtml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來源:觀察者網 | 責任編輯:張苗鳳 更多

專題 > 中國外交
  • 美國替中國打開了拉美的大門
  • 建交50年 習近平奧朗德互致賀電
  • 中外「葬禮外交」上的「小聰明」
  • 王毅:中國故事全世界最成功
  • 相關閱讀
  • 閻學通:中國10年後將成超級大國
  • 閻學通:南海問題必須保證我們先贏
  • 閻學通:中國如何才能打敗美國
  • 推薦閱讀:

    閻學通:中俄結盟是相互最佳選擇 可打壓日本
    閻學通:10年後中美綜合國力將達到同一等級
    閻學通:中國應成為荀子所說的王權國家
    專訪閻學通(上)

    TAG:中國 | 政策 | 外交 | 外交政策 | 區別 | 閻學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