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西法師入行論講記第九課
現在我們繼續學習寂天菩薩所造的殊勝論典《入菩薩行論》,現在學習的是第一品《菩提心利益》。了解菩提心有什麼利益,對在我們相續中引發菩提心有非常大的必要。選擇趨入一個法或一項事業,如果不知利益所在,不會有人願意付出時間和精力。所以在修學菩薩道之前,有必要了知菩提心的利益。菩提心不只可以帶來輪迴中的某些安樂,最大的利益乃是能夠轉變我們無始以來的輪迴之因:自私自利的作意。這種作意在輪迴中給我們帶來無盡痛苦,傷害了無數眾生。修持菩提心,就能將自私自利的作意完全轉變成利他的意樂,轉變之後,起心動念都能安住在利他的意樂中,一切所作所為都為了利他而奮發,入於殊勝的菩薩道。菩薩道是一切諸佛成佛的通衢大道,每尊佛都經由修持菩薩行而圓滿功德,現在我們有幸修持菩薩道,就應了知發菩提心的殊勝功德和利益。
庚五(以喻贊德):分六:一、以點金劑之喻說明由劣變勝;二、以如意寶之喻說明難得與珍貴;三、以妙樹之喻說明果不窮盡而增上;四、以護送者之喻說明救脫罪業之果;五、以火之喻說明徹底摧毀罪業;六、經中所說其他功德之理。
以喻贊德是通過比喻讚頌菩提心的殊勝功德。這六個科判以不同的比喻、義理,宣講了菩提心的殊勝功德。
辛一、以點金劑之喻說明由劣變勝:
用極少點金劑就可以把很多廢銅爛鐵變成殊勝的黃金,所以點金劑是非常難得、殊妙的一種金屬。同樣的道理,菩提心也能讓充滿了業惑和三十六種不凈物的劣身逐漸轉為殊勝的佛身。這顆小小的菩提心就好像點金劑一樣,能起到轉劣為勝的殊勝作用,所以我們要想盡一切辦法引發相續中的殊勝菩提心。
猶如最勝冶金料,垢身得此將轉成,
無價之寶佛陀身,故應堅持菩提心。
「猶如最勝冶金料」:冶金料就是點金劑。點金劑在古印度比較發達,有些大德為了弘法利生的緣故專門煉點金劑。如龍樹菩薩除了證悟空性也有很多殊勝成就,其中包括點金劑成就。
龍樹菩薩的傳記曾記載:當年龍樹菩薩在那爛陀寺擔任執事(管家)的時候,他的上師羅睺羅正在入定閉長關。當時城外發生了很大的饑荒,龍樹菩薩用點金劑變了黃金,到沒有饑荒的地方換成糧食供養僧眾,使僧眾順利度過了饑荒,但其他人死了很多。上師出關後批評他:「你為什麼不請我出關?我有降下糧食雨的禪定,能從天空降下糧食。因為你發心太小,間接導致了很多人死亡。」為了讓龍樹菩薩懺悔這個罪業,上師命他大量修塔建寺培養僧眾,菩薩也依教奉行。
有一次菩薩看到一座很像鈴杵之鈴的鈴形山,很想把山變成黃金,正要變時度母顯現了,度母對他開示:眾生的貪心沒有窮盡,黃金山會引發眾生的貪慾、爭鬥和罪業,菩薩就打消了這個想法。從這些故事可以知道龍樹菩薩是掌握點金劑的製造方法的,並以此方便方法供養僧眾、救度眾生。
點金劑非常珍貴,一點點就可以把成千上萬的銅鐵變成殊勝的黃金,有這種神奇功效。與此相同,「垢身得此將轉成,無價之寶佛陀身」。「垢身」指我們和眾生充滿三十六種不凈物的身體。人和旁生都是血肉之軀,由皮膚、肌肉、血液、脂肪等不凈物組成,天人的身體比較善妙。不凈的身體得「此」,「此」就是菩提心。如果內心中有菩提心,經過不斷串習,通過菩提心的加持和力量,就能把垢身轉變成「無價之寶佛陀身」。佛陀之身當然是無價之寶,是一切圓滿功德的累積。《寶鬘論》對佛陀相好的功德如何增長、如何成就有殊勝的講解。佛身具有三十二妙相八十隨形好,殊妙相好的佛身能夠救度很多眾生,而相好光明的佛身即來自於修持菩提心。佛在因地最初發心的時候,菩提心的苗芽也是從垢身中產生的,我們也應隨學佛陀,發起利益一切眾生的菩提心。在我們這種非常不凈的垢身中,也有了度化眾生、發誓成佛的菩提心苗芽,如果我們像佛陀一樣堅持菩提心,經過三個無數劫的修持,逐漸圓滿福德資糧和智慧資糧,隨著二資糧的圓滿,隨著不斷修習殊勝的空性智慧,那麼所有我執、貪嗔痴和其他不凈的業,都將在修道過程中逐漸消亡。不凈垢身的直接來源是不凈業,不凈業的來源是我執、煩惱,把這些業和煩惱消盡,業因已不存在,身體就逐漸變得清凈,成為色界天人一樣的光明身,修持到功德圓滿就成就三十二妙相八十隨形好的佛身。佛身是經由三個無數劫積累殊勝的二資糧所獲得的,所以說佛陀的身體是無價之寶,是所有身體中最為殊妙、圓滿的身體。
菩提心有這麼大的作用,「故應堅持菩提心」。我們要生起菩提心,生起之後應該堅持。最初多數人會有一種新鮮感,如我們剛剛開始學《入行論》,也有一種動力、一種想修學的心,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如果福報不夠深厚,覺得沒有立竿見影的效果,就容易退失初心,剛對菩提心產生的一點興趣,最後也會被庸俗分別念全部遮蓋。對於真正想修菩提道的人,我們應該樹立最遠的目標——就是成佛。
我們看佛陀傳記的時候,對佛陀的身相、佛陀的智慧、佛陀的大悲及弘法利生的事業都會產生極大的仰慕之情。但要知道:佛陀所有殊勝的功德,就來自於最初的、和我們一樣在相續中產生的這一念——救度眾生的菩提心!最初要生起菩提心,然後不斷堅持、讓它不斷發展,最終功德圓滿,菩提心就能令眾生獲得殊勝的佛果。從這個方面來說也應該堅持菩提心。
有了菩提心,不管是什麼身份,都是應該讚歎的;不管是什麼樣的身體,都是應該頂禮的。相反,如果只是徒具修行者的外表,衣著光鮮、處於高位,或者具有大法師、大和尚的名號,相續中卻充滿自私自利,這樣的人身不是佛陀所讚歎的,令佛歡喜的是真正的修行者。世間人沒有殊勝的智慧,只會以貌取人:外表莊嚴高大、衣著光鮮、聲名赫赫就盲目追隨;外表一般、沒有財富就容易輕視。如前分析,表面殊勝的上上人有可能充滿了自私自利心,路邊的乞丐或一般人卻可能具足菩提心。所以不管是誰的身體,即便是很髒的垢身,有菩提心就值得讚歎、頂禮供養。我們在修持佛法的過程中,應讓內心真實地產生菩提心,不要做表面文章,要真實串習菩提心的教授,以期具足這樣一種菩提心,這是非常重要的。
〖就像是依靠最上等的冶金原料(普通金屬也能變成金子)一樣,不清凈的這個身體依靠得受菩提心可以轉變成無價之寶的佛陀身,因而我們一定要堅持不懈穩固受持具有這種能力的菩提心。〗通過使用最上等的冶金原料,普通的金屬能變成金子。與此相同,不清凈的業惑之身,依靠得受菩提心、修持菩提心,讓菩提心不斷增長、圓滿,也能把不凈身逐漸轉為無價之寶佛陀身。通過修持菩提心,我們的身份可從凡夫變成聖者、從聖者逐漸成佛,這一系列轉變的根本來源就是利益眾生的菩提心。
從佛的三十二妙相、八十隨形好的介紹看,每個相好都具有不共的殊勝功德,每個眾生都希望獲得這樣的妙身。而我們的垢身不只是不清凈,很容易四大不調、受到外緣的傷害。從生下來到死之前,我們要花很多時間和精力去保護、照顧身體。如果沒有這個不凈身,或者這個身體很清凈、具足功德,就可帶來很多快樂、方便,而我們現在還沒有辦法獲得如是清凈之身,就應該通過修持菩提心,把不凈身轉變成具有功德、能利益眾生的無價之寶佛陀身。要想達成這個目標,就要付出不懈的努力:修持菩提心、堅持菩提心。此處作者告訴我們「因而我們要堅持不懈穩固受持具有這種能力的菩提心」。《入行論》對如何生起菩提心,如何讓菩提心不退,或讓菩提心在不退的基礎上增長等等都有系統的教授,隨著學習的深入,我們會接觸到更多、更珍貴的殊勝教言。
〖《華嚴經》中云:「以一兩水銀類之金能使千兩鐵變成金為喻,如是發心水銀界善根以普皆迴向遍知之智所攝持,即能滅盡一切業惑障之鐵物,諸法亦成遍知之妙色,然而一切業惑之鐵不能滅盡為一切智智而發菩提心之金。」〗
前面講過冶金料非常殊勝,冶金料的比喻來源於佛陀所宣講的《華嚴經》。「一兩水銀類之金」:即一兩點金劑。水銀類就是汞,冶金料很多成分是汞。以一兩點金劑可以讓一千兩鐵變成黃金為喻,點金劑一樣的菩提心可以滅盡一切業惑之鐵。菩提心包括利益一切眾生和普皆迴向的心,一方面「普皆迴向」給眾生以安樂,另一方面為了更好地利益眾生,迴向成為「遍知之智」的佛果。因為已經發了利益眾生的心,所做的一切善根是為了幫助眾生成就殊勝的安樂,因此叫「普皆迴向」。這種善根「普皆迴向遍知之智所攝持,即能滅盡一切業惑障之鐵物」:「滅盡」是逐漸進行的,我們發起菩提心的當下,已經有了能夠轉變垢身的種子,種子的力量逐漸加大,逐漸把我執等業惑、不凈的法全部滅盡。「能夠滅盡一切業惑障的鐵物」:就是把業惑、障礙、我執等比喻成鐵物,然後通過菩提心點金劑把這些鐵變成黃金。如果內心中有了菩提心,相續中所有如鐵物一樣的業惑、障礙等諸法,都會變成一種遍知的妙色。
鐵本來是黑乎乎的,點金劑一點,一方面黑色變成非常殊妙的金黃色,另一方面本體變成了黃金。所以通過菩提心的作用,能夠把外相上的垢身轉變成金色相好的佛陀之身,本體上也由凡夫的相續轉成了具有如所有智和盡所有智的佛陀。
「然而一切業惑之鐵不能滅盡,為一切智智而發菩提心之金」:一兩點金劑能讓一千兩鐵變成黃金,但是一千兩鐵並不能變成一兩點金劑,或者說點金劑能滅盡一切鐵,但是業惑之鐵不能滅盡菩提心之點金劑,因為菩提心這個點金劑的本體遠遠超勝了我執、業惑。菩提心是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之心,在這種清凈的心態中沒有自私自利,自私自利的法只存在於不具足菩提心的相續中,有了利他之心,就已經轉變了這種自私自利的相續。菩提心的本體非常清凈,沒有自私自利的煩惱,沒有貪嗔痴等等,菩提心能轉變業惑而業惑不能轉變菩提心,所以是滅盡了業惑。
下面講第二個課判:
辛二、以如意寶之喻說明難得與珍貴:
通過如意寶的比喻說明菩提心非常難得、非常珍貴。我們得到了菩提心這個如意寶,應該好好珍惜、利用,菩提心這個法是所有心法中最為殊勝的法,我們好不容易得到了,就應該保護它,讓它發揮最具善妙的作用。
眾生導師以慧觀,徹見彼心極尊貴。
諸欲出離三界者,亦善堅持菩提心。
此處講到「眾生導師以慧觀」,我們先從字面上解釋一下:眾生導師佛陀通過智慧已經觀察到菩提心最尊貴,所以一切想要出離三界的修行者,都應該善妙地堅持菩提心。文中並沒有明顯提及如意寶,但在諸大注釋中,都是以「極尊貴」來說明菩提心,因為極尊貴的緣故,菩提心猶如如意寶一樣。
此處的導師是與尋求如意寶的商主相對應的。在很古以前的印度,很多人出海尋寶,到寶洲尋找如意寶。取寶的商人靠自己無法發起這樣的活動,必須要有商主的帶領。商主必須有智慧、自己去過寶洲,還要擁有雄厚的財力。帶領這麼多商人出海,沒有大船是不行的,商主必須提供一艘大船,大船上裝滿淡水、食物、備用的物資等等,有時還要在船上帶一群鴿子——為了防備抹鯨魚,如果鴿子放出去之後不回來,就說明海上有抹鯨魚——巨大的抹鯨魚浮在海面上,鴿子以為是海島就會停在上面,這樣他們就會非常小心;如果鴿子很快飛回來,就說明四周比較安全。
到了寶洲之後,商主要負責告訴這些商人,哪些是假寶,哪些是真寶,真寶之中哪些比較值錢,哪些不太值錢。來一趟寶洲不容易,如果拿很多不值錢的東西,跑這一趟不值得。不值錢的東西帶得太多,船就會沉;帶得太少回去之後沒有大的利益。所以商主要指導他們拿輕的、價值高的寶物,最後還要護送他們返回,從寶洲回到南瞻部洲,這都是商主的責任。商人依靠商主的帶領,可以獲得發家致富等利益,所以商主在引導商人取寶的過程中發揮的作用非常大。
那麼,就如商主引導商人在寶洲中找到如意寶能夠利益眾生一樣,眾生的導師佛陀也猶如商主一般引導眾生趨向於解脫的寶洲,在趨向於寶洲的過程中也以種種方法照顧眾生的身心。佛陀通過智慧觀察告訴眾生什麼事情該做、什麼事情不該做;在路途中哪些應注意、哪些要避免;到了寶洲之後什麼最好、什麼要拋棄等等,佛陀也要對眾生負責任。導師佛陀通過智慧觀察,在所有寶物中,猶如如意寶的菩提心——這種寶珠最珍貴。如意寶不重,就是一顆珠子,但它的力量非常強大:得到如意寶可以遣除貧窮、疾病、黑暗等等。猶如如意寶一樣的菩提心,在所有的心中最尊最貴。求財的心、為得到暫時利益的心、得到阿羅漢果的心,都遠遠不如菩提心珍貴。佛陀遍觀一切諸心、諸心所,把一切的心態完全觀察後,最後了知最珍貴的是菩提心。所以佛陀告訴他的追隨者說:要想出離三界的人,必須堅持菩提心!一定要堅持菩提心!
對於追隨佛陀修行的大乘行人來講,一方面自己要出離三界輪迴,另一方面也要帶領眾生出離,所以想要自他都出離三界,必須要堅持菩提心。但是作為小乘的修行者,只是想自己個人從輪迴中解脫,所攝持的菩提心是不圓滿的、相似的菩提心。大乘菩薩因為要帶領自他全部趨向於解脫,所以相續中必須受持這個圓滿的菩提心,必須要像保護如意寶、祈禱如意寶一樣受持殊勝的菩提心。
菩提心在我們相續中剛生起來的時候,力量還很弱,容易受到一些因緣的影響而退失。在現在的環境中,要修持菩提心也不太容易。我們身邊有太多不修持佛法的人、不理解菩提心的人、太多的野蠻之人。如果是在凈土中,如極樂世界或其他凈土,人人都是發菩提心的,個個都是修大乘妙法的,堅持菩提心比較容易。現在這個娑婆世界,多數人對修菩提心沒有興趣,對造作惡業反而比較有興趣:經常鼓吹如何造業,如何享受。在這樣的環境中,堅持菩提心的確不容易,但不管怎樣,越是不容易,我們越是要小心翼翼地照看菩提心,就像保護一棵幼小的嫩芽。如果照顧得好,沒有受到什麼損害,菩提心的苗芽逐漸成長、強大之後,我們就能夠感受到它的威力,無論自己修法也好,還是幫助眾生也好,都會有一種不共的能力。
最需要注意就是剛剛受持菩提心、準備生起菩提心的時候,這個時候要盡量多結交善友,尤其是對修大乘妙法有興趣的善友。雖然都是佛弟子,但是如果對方對大乘道、菩薩道沒有興趣而且有看法的話,在顯現上我們都要暫時遠離,因為與他們接觸有可能傷害我們相續中的菩提心幼芽。對於那些有菩提心、或者對菩提心有興趣的人,應多去探討、多去交流。還要多學佛法、多祈禱上師三寶,通過很多策略保護相續中的菩提心。菩提心得到了精心培育,才能慢慢成長、壯大。這就是我們學習菩薩心最初之時,尤其要、必須要、特別要小心注意的地方。這段時間平安度過之後,我們的菩提心比較堪能時,就要盡量去做利益眾生的事。
〖能將一切眾生帶到解脫城享受功德寶珠的唯一商主就是無與倫比的佛陀。〗能夠把一切眾生完全帶入解脫的大城,享受種種功德寶珠即如意寶所帶來的種種利益的唯一商主——就是無與倫比的佛陀。
〖佛智周遍所知萬法除此之外其他眾生無法衡量。〗此處講佛陀的殊勝性,佛陀通過如所有智和盡所有智,對一切萬法完全了知、通達,除佛之外其他的眾生無法衡量。此處以佛為標準,以佛為正量。
〖佛陀以無量的智慧認真全面觀察諸法時,徹底照見此菩提心最為難得,功德巨大,彌足珍貴。〗佛陀以眾生無法衡量的無量智慧,非常認真全面考察了一切諸法的實相,徹底照見菩提心最為難得。雖然如意寶難得、珍貴,功德也很大,但它只能成辦世間利益,遣除身體的疾病、貧窮,黑暗等,出世間的利益它就沒有辦法、沒有能力。所以祈禱如意寶讓自己生起出離心、生起菩提心,證悟空性,這方面它是無能為力的。兩者相較,實際上菩提心的難得、珍貴、功德遠遠超勝了如意寶,這方面我們要知道。
〖《華嚴經》中云:「諸寶之中如意寶堪為寶王,同理三世中遍知智慧照見法界對境,諸人天與諸聲聞緣覺之有漏無漏善根皆不及發菩提心如意寶王之價。〗
《華嚴經》是這樣講的:一切珠寶中如意寶堪為寶王。現在只有龍王和天界的天人擁有如意寶,人間當中沒有如意寶,即便有也沒辦法發揮如意寶的效用,因為眾生的福報逐漸減弱、不堪能,沒辦法顯現如意寶的殊勝價值。而在遠古劫初的時候,眾生福報具足,人間出現過如意寶,祈禱如意寶可以降下糧食雨、珍寶雨,這在很多經論都有記載。現在整個世間無法找到真正的如意寶。
「同理,三世當中,佛陀遍知的智慧照見法界對境」,同樣道理,在所有過去、未來、現在三世中,遍知佛陀的智慧照見一切法界對境,「諸人天與諸聲聞、緣覺,有漏無漏善根皆不及發菩提心如意寶王之價。」人天的有漏善根、聲聞緣覺的無漏善根都不及菩提心如意寶的價值。雖然有漏無漏善根也有價值,但遠遠比不上菩提心的價值。有些聲聞緣覺已經到了無學位,但無學位仍不抵菩提心的價值,如果想進一步求取佛果,還要重新發起菩提心、修持菩提心最後才可以成佛。菩提心的本體是緣殊勝的佛果、緣一切眾生的,這種殊勝性當然任何珠寶不能比。
因此想〖要遠離痛苦的所有眾生理當堅定不移善加受持菩提心〗,做一個大乘修行者,就是想要一切眾生都遠離痛苦,想要讓所有的眾生遠離痛苦,就一定要受持菩提心。菩提心能夠完全改變我們的心相續,把我們現在非常狹隘的心相續擴展到無邊廣闊。現在我們的心相續所緣取的、想讓他們離苦得樂的眾生範圍非常有限,自己親朋好友,或者對自己好、有恩的人,我們就願他們離開痛苦,但還有很多無量無邊的眾生,我們根本沒有想到、從來也沒想過要去幫助他們,從未進入我們想幫助的視野。如果我們認真想修菩提心,就要認真審視一下菩提心所利益的範圍有多大。稍作觀察我們就會非常吃驚,這個範圍簡直沒法衡量:所有一切眾生。只要是我們想得到的、有心識的一切眾生,都是菩提心所饒益的對象。所以如果真正能夠修持菩提心的話,從這開始,比較狹隘的心胸就會因由菩提心的修持而逐漸擴展。菩提心的心胸非常寬廣,現在我們的心胸很狹隘,但是只要我們堅持修菩提心,心胸就會寬廣起來,在如此廣大的心胸中,任何事情都可以包容、忍耐。所以如果我們有了非常寬闊的心胸,在度化眾生的時候遇到一點違緣、一點小苦,完全可以忽略不計,這些都不算什麼真實的痛苦。如佛在因地修持菩提心的那些公案影響和感動了我們,同樣我們如果去修持菩提心,心胸逐漸變得廣闊,也能夠迅速圓滿福德、智慧資糧,最後在廣闊的心胸中成就殊勝的佛果,就能真實利益眾生。此處教導我們要堅定不移的受持菩提心。
辛三、以妙樹之喻說明果不窮盡而增上:
這個妙樹就是指如意樹,通過如意寶樹的比喻,說明果實不窮盡,不但不窮盡反而蒸蒸日上。
其餘善行如芭蕉,果實生已終枯槁。
菩提心樹恒生果,非僅不盡反增茂。
此處把芭蕉樹和如意樹做一個對比:一個是生果之後很快就幹了,果實窮盡了;另一個是生果之後再再的生果;芭蕉樹的善根就像世間的普通善根,如意樹的善根就像菩提心的善根,二者之間有很大的差別。所以深入了知菩提心、接近菩提心,我們就會喜歡菩提心,因為菩提心能夠帶來的利益功德,絕對遠遠超勝其他任何一個法門給我們帶來的功德受用,我們要好好觀察學習菩提心的種種教證。
「其餘善行如芭蕉」:所謂的「其餘善行」是指什麼呢?就是一般的世間善法,稱為隨福德分善根,它是跟隨福德分的一種善根,如修持不殺生、不偷盜等是一種善根,這些善根因為沒有出離心攝受的緣故,所以沒有辦法成為解脫的因,它只能成為世間福德的一個支分,所以叫做隨福德分。就是說,不管是放生、頂禮,還是做一些其他的善業,如果沒有以出離心、菩提心等攝受,這種善根就稱之為隨福德分的善根。這種善根即便做了很多,它的利益只能夠讓眾生在後世感受人天的安樂;還有一類是隨解脫分的善根,隨解脫分善根也有大乘和小乘之分。此處指小乘的隨解脫分善根,它有出離心攝持,修善法不是為了得到人天的快樂,而是為了得到出離三界輪迴的解脫,它的意樂如此。一切善法的成熟全靠意樂,意樂想要讓善根成熟在解脫方面,善根就能在解脫方面成熟,這種善根稱之為隨解脫分的善根。當然這是從它大的方面講,除了出離心之外,解脫還需要有無我空性的攝受。
這些隨福德分和小乘的隨解脫分的善根,猶如芭蕉樹一樣,「果實生已終枯槁」。關於芭蕉樹有兩種觀點:一種是芭蕉樹生一次果之後就自然窮盡;另一種觀點是芭蕉樹也可以連續生果。但不管是生一次就窮盡,還是連續生幾次,絕對不是永遠不盡的生果,生長周期畢竟有限,芭蕉樹的壽命到了盡頭自然會窮盡。所以也許它在幾年、幾十年當中每年都可以結果,但是絕對不可能永遠不停地結果,這是做不到的。就好像有些善法成熟一次之後就永遠沒有了,而有些人可以在幾世中連續不斷感受同一善果成熟的殊勝快樂。不管是一世也好,幾世也好,反正最後都會窮盡——「果實生已終枯槁」,所以這種善行所結的善果最後也會消亡。為什麼世間的善行不可靠呢?因為它的作意、心量有限,所以得到的善果也是有限的。為什麼佛法中不鼓勵修行者發心去得一些天界的受用,得一些人間富豪的果,就因為它的引業是有窮盡的,引業一旦窮盡,它的果就會窮盡,這是世間的福善。出世間的福善,如小乘的目標定為出離三界,它的善根就是為了得到出離三界的阿羅漢果,所以這種善根引導相續到達阿羅漢入無餘涅槃之後就終止了,善根在此用盡,不會再再生長。如果後面想修大乘,從定中出來之後要重新發起菩提心的善根,那是另外一個階段的事情了。但是在這個階段,走到無餘涅槃這個位置時,所有的善根已經窮盡,所以說「其餘善根如芭蕉,果實生已終枯槁」。
「菩提心樹恒生果」:為了度化一切眾生離苦得樂而發誓成佛的菩提心也像一棵樹一樣,這棵樹就如天界的如意樹,如意妙樹是恒生果的,它不會階段性的沒有了,樹上一直不斷生果,生了之後又生,源源不斷產生殊妙的果實。菩提心這種善行也同樣有這個顯著特點,就是再再的生果,生果之後非但不窮盡反而越來越蒸蒸日上,這就是菩提心妙樹生果的殊勝功用。
比如現在我們是一介凡夫,如果以菩提心攝持去放生、聽課或者頂禮,心態是為了利益一切眾生髮誓成佛,有這種發心的話,從現在到成佛之間,不管中間流轉多少世,如果沒有遇到違品——很大的嗔恨心等等,這個善根在每一世中都會成熟很多殊勝的妙果,乃至於在成佛之間都不會窮盡,我們想想其中有多少生世啊。發了菩提心之後,善果永遠不會窮盡——「非但不盡反增茂」,反而再再增上,這就是菩提心的殊勝作用。
我們通過對比就知道了:如果我們沒有以菩提心攝持一份善行,只是世間心的攝持、小乘心的攝持,我們能夠得到的善果很少;如果我們做善法時能夠生起菩提心,以菩提心攝持這個小小善根,那麼這個小善根就成了如意妙樹一樣,乃至成佛它的果還不會窮盡,生生世世中都會感受到這種殊妙的果。所以發了菩提心之後,引來的福德的確是非常深厚的。
為什麼說佛的福德是無窮無盡的?從這個例子看,一個小小的善根被菩提心攝持了,它就能夠得到這麼大的福德;而佛陀積累了多少念的菩提心得到了佛果,所以佛相續中的福德是沒辦法計算的。從這個方面講,要任運地利益眾生,必須要像佛那樣具足無量善根、無窮的福德才可做到,這個善巧方便就是菩提心。如果沒有菩提心,我們想要累積像佛那樣圓滿的功德,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如果有了菩提心,通過菩提心的攝受,一念善根就可轉變成無窮無盡。每一念都有菩提心攝受,每一念都會積累無量無盡的善根。其他的善法沒有這個善巧方便,所以通過常規方式累積成佛的資糧永遠沒法圓滿,但是只要有菩提心這種善巧方便,就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圓滿成佛的資糧,達到能夠利益眾生的殊勝功德。
我們分析這個原理:為什麼其餘的善行得果這麼少,而菩提心的善行這麼多呢?這完全是由心量大小來決定的。世間的善根局限於我執:只是為我得到快樂、我升官發財、我的朋友怎麼樣......範圍很小,只在輪迴中善趣的小圈子裡得到善果。它的心量很小,所緣對境也很少,就幾個人或者乾脆為自己,局限在一種狹小的心態中,怎麼可能得到無量的善根呢?不可能的。
聲聞隨解脫分的善根範圍雖然是超越三界,本來超越三界範圍很大,但是他只求自己一個人從三界獲得解脫,所以這種心態對善行的增長造成了束縛,沒辦法讓善根成為無窮。它的善根目標在哪裡?就是出離輪迴。善根隨著目標、意樂去成熟,意樂一旦成辦了,業的力量就用盡了,不會再變得無量無盡。
菩提心則不是如此,菩提心的範圍、所緣是多大?——無窮無盡的眾生、無量無邊的眾生。我們想要度化這麼多眾生,現在我們心量有時還接受不了,但是換個角度想:就因為菩提心的所緣如此廣大,它所緣的眾生是無量的:緣一個眾生髮一個善心,會有一定的回報;如果是緣10個、緣100個、緣1000個,所緣的眾生越來越多,回報的善根也會越來越多。所緣眾生的數量無有窮盡的緣故----我願每一個眾生都能夠離苦得樂、我願所有的眾生成就佛果,發心眾生的數量無量無邊的緣故,所以就得到了無窮無盡的善根。
菩提心有兩個方面,一方面緣眾生,另一方面緣佛果,佛果也是無有窮盡的。所緣眾生無窮無盡,所以得到無窮無盡的善根;所緣佛果同樣是無窮無盡的,誰能找到佛果的邊際?在傳記、公案當中,目犍連尊者有一次曾經想要去探測佛陀傳法聲音的邊際,最後聲聞神通用盡差點回不來,還沒有找到佛陀法音的邊際;還有一個阿羅漢想找佛所發光明的邊際,也沒找到。所以誰能衡量?佛果的邊際、佛陀的功德法到哪裡為止?根本無法衡量。我們想得到無有窮盡的功德、福德之佛果,就要「發心為利他、求正等菩提」。
這裡面有兩個必要條件:一個是緣眾生,眾生是無量無盡的,所以善根無量無盡;第二是緣佛果——為了度化眾生而成佛。願意成佛的話,所緣的佛果也是無窮無盡的,所以它的善根也是沒有窮盡的。比較之下,如果我們正確發了菩提心,就能夠獲得這種超勝的功德。同樣是一個善法,心態不一樣就能帶來這麼大的差別。想想看,我們是不是真的應該對菩提心的教授高度重視啊?一定要高度重視!所以同樣是兩個人,都在修善法、都在放生,一個人的心態是為自己,一個人的心態是為了成佛度化眾生,都是幾分鐘把放生做完,但是所獲得的功德就沒辦法比了,差距太大了。一天的差距是這樣,一月的差距更大,一年的差距就更大了。像這樣每年修持下去,有菩提心的功德就變成強者更強,沒有菩提心的功德就弱者更弱。因為有了菩提心之後就是良性循環,福報越來越大,心量越來越寬,最後所獲福報的速度也越來越快,所以有無菩提心攝受所得的果完全不同。
還有一個故事:釋迦牟尼佛和兩大聲聞弟子在最初發心的時候是三個小孩,當時三個小孩看到了一個佛和兩個侍者走過來,一個小孩說:我們應該把瓔珞供養給這些聖尊。他們就問你要供養誰?中間的小孩說:我要供養中間那位佛,我發願最後變得和他一樣,於是就把瓔珞供養佛。旁邊的兩個小孩一個說我要變成左邊那個,一個說我要變成右邊那個,就把珠寶供養兩位侍者。這個果報最終成熟的時候,發願成佛的人很早成就了佛果,即是釋迦牟尼佛,旁邊兩人還是凡夫,還得通過釋迦牟尼佛給他們傳法,才從輪迴中獲得解脫,差別就是這麼大。所以說有菩提心攝持、沒有菩提心攝持,成熟善果的速度完全沒法比。我們不必畏懼這麼多眾生要度化,要知道菩提心的功德利益是非常巨大的,在後面學《精進品》等品時還要講。菩薩道經由的痛苦都是非常微小的,只要咬牙堅持下去,一旦超越了這種境現,就可以達到究竟佛果無學階段。
下面是注釋:〖沒有被菩提心攝持的其他所有善根如同芭蕉樹一般生果以後自然窮盡,而菩提心的妙樹恆常都會生長果實,非但不會窮盡,反而會蒸蒸日上。〗我們要注意:有時我們沒有發起菩提心、有時沒有被菩提心攝持,或者在發了菩提心之後心態有所損傷,這些情況下相繼中的菩提心可能會受影響。沒有被菩提心攝持的善根,就如芭蕉樹一樣,生果之後就不會再增長;而菩提心攝持的妙樹在成熟果實的時候,恆常都會不斷地結果,不但不會窮盡,反而會越來越增長。
〖《寶篋經》中云:「文殊:各種樹以四大攝持而增長。文殊,如是善根若以菩提心攝持、迴向佛果,則日益增長」。〗此處對文殊菩薩講,世間各種各樣的樹以地、水、火、風四大攝持之後就能增長。同樣道理,善根以菩提心攝持迴向佛果,就會再再增長、非常迅速。我們培植善根要抓住核心,如果把關要抓住了,雖然表面上只是一個小善根,但實際上,它的果報、福德的增長速度是非常驚人的。
辛四,以護送者之喻說明罪業之果。
如人雖犯極重罪,然依勇士得除畏,
若有速令解脫者,畏罪之人何不依。
此處是通過護送者比喻說明能夠解脫罪業。實際上每個人從無始以來,都犯了很多重罪、輕罪、自性罪、佛制罪,這些罪業存留在我們的相續中還沒有成熟。第一,種子已經有了;第二,還沒有通過受報等方式成熟。我們就得到結論:知道這些果報一定會成熟,但什麼時候成熟非常難以預料,一旦成熟沒有一個人願意承受。
這些罪業之果,有時通過外在的地震、水災、火山爆發、或者風災等等災難成熟,有時通過內在的嚴重疾病如癌症、腫瘤或其他重病成熟,有時候遇到戰爭......這些都是沒有人願意遇到的。所以罪業成熟之後,都是通過這些方式顯現。誰願意承受?沒有一個人願意承受。然而不願意承受只是我們的想法。如前分析:罪業種子已在我們相續中,果報還沒有成熟,一定會成熟。我們是坐在這個地方等它成熟呢,還是主動找機會在它成熟之前改變它?如果是一個有智慧的人、對自己負責的人,肯定會選擇在成熟之前把它消滅掉。這麼多懺罪的方式、這麼多解脫罪業的方式,實際上能夠最有效、最快速清凈罪業的——就是菩提心。
「如人雖犯極重罪,然依勇士得除畏」,這兩句是比喻:好像一個人犯了重罪,本來要被繩之以法,但是如果有一個強勢的伴侶,通過這個勇士(武功高強、膽識過人可叫勇士,更廣義的勇士指有能力的人)的護送、幫助,可以從大的怖畏、懲罰中解脫,這是從比喻的方面講。
從意義方面講:「如人雖犯極重罪,若有速令解脫者,畏罪之人何不依。」第一句、第三句、第四句,這三句是從它的意義上講,「然依勇士得除畏」,第二句是從比喻上講。就猶如弱者依靠勇士可以順利通過危險之處一樣,這個犯了極其嚴重罪業的人,如果遇到了一個能夠讓他迅速解脫重罪的方式,「畏罪之人何不依」——畏懼罪業成熟的人為何不依靠呢?那麼這是什麼?就是猶如勇士一樣的菩提心。
如果菩提心能夠迅速幫我們解脫惡業,畏罪的人一定是願意依靠這種殊勝菩提心的。原因如前分析:這麼重的罪業我們都犯過啊,讓其成熟的話,我們是無法承受的,前面所說還只是世間中如病重等痛苦。更重的痛苦是墮到惡趣中:墮入無間地獄、熱地獄、寒地獄,墮入惡鬼、旁生,墮到任何一處我們都沒辦法承受那種痛苦。所以我們不能等它成熟,一定要懺悔。尤其現在學佛有了因果觀念,知道因果不虛之後,我們尤其想要解脫重罪。這麼多方法中真正有效、非常迅速、像勇士一樣能夠穩穩噹噹幫我們解脫罪業的就是菩提心。有一個法能夠幫助我們迅速解脫,為什麼不去依靠呢?一定可以依靠。這個法是什麼法呢?這個法就是菩提心。所以當我們修持菩提心時,就可以從這樣的罪業中獲得解脫。
所有嚴重的罪業都是由自利心引發的,而菩提心是打破自利、唯求利他的心態,所以這種利他的心態可以從根本上瓦解自利心的基礎,自利心的基礎一旦瓦解,罪業失去了依靠處,很快就會解脫。緣一切眾生能夠解脫的菩提心,其功德、力量、威力非同一般,遠遠超過以自私自利心去懺罪的方式無數倍。
〖即便是造了危害三寶等不堪設想的彌天大罪,然而就像依靠一位護送者的勇士能夠擺脫怨敵的嚴重威脅一樣,對於頃刻間就能脫離重罪異熟果的菩提心,小心謹慎罪業的人們為什麼不依靠呢?理應依靠。〗「危害三寶」就是偷三寶物或者損害三寶,例如文革的時候砸了很多佛像、燒佛經、迫害僧人,都是屬於危害三寶罪;還有很多不堪設想的罪業:五無間罪、殺生、偷盜等等,即使造了這麼多的罪,然而「就像依靠護送者的勇士能夠擺脫怨敵」一樣,比如一個人帶了很多錢,想到其他地方做生意,中間遇到一個非常危險的樹林,裡面可能有很多盜匪,如果這個時候能夠依靠一個護送勇士,就能擺脫強盜的威脅,與此相同,「對於頃刻間就能脫離重罪異熟果的菩提心」,「小心謹慎罪業」,對罪業非常害怕的人們應該依靠它,「為什麼不依靠呢?理應依靠。」
就如《大圓滿前行》所講到的匝哦之女公案:匝哦之女以前用腳踢了母親的頭,後來在海中翻船,逐漸到了地獄中。在地獄的時候,他的頭被鐵輪不停地旋轉,感受了強烈的痛苦,這時他想到:還有很多像我一樣用腳踢過母親頭的罪人正在受這個果報,願他們所有的痛苦我一個人承擔,願他們都離開這種痛苦。他發起了這一念利他心當下解脫,即刻升到天界中感受安樂。所以就是頃刻間發了一念利他心,嚴格意義上還不是那麼圓滿的菩提心,就馬上讓他脫離了異熟重罪。
又如無著菩薩在雞足山苦修12年,未能見到本尊彌勒菩薩,後來也是通過一念大悲心,凈除了以前的罪障,這才見到彌勒菩薩的尊顏,有很多很多公案。所以現在我們經常對眾生髮起菩提心、通過菩提心去懺罪,也能很快從罪業中解脫。
〖《無盡慧經》中云:「善男子,譬如依勇士可不懼諸怨敵,同理,依真實菩提心勇士之菩薩不畏一切罪行怨敵。」〗在《無盡慧經》中講如同依靠勇士可以不畏怨敵,同樣道理,如依靠真實菩提心勇士的菩薩,也不畏懼一切罪行怨敵。因為通過菩提心,很快就可把一切罪業消滅。對於我們來講,相當於指出了一種儘快懺罪的殊勝所依。在懺罪中講四對治力的時候,菩提心的修法,既是所依對治力,又是現行對治力,在所依對治力當中有菩提心、在真正現行對治的時候也有菩提心。華智仁波切講道:如果有了菩提心和空性慧這兩種修法,再重的罪業都可以清凈,如果不具足菩提心、空性慧,即便是有了四對治力都不能夠完全清凈,所以菩提心在懺罪當中的力量非常大。
還有我們以前學習過《百業經》,裡面有很多小乘行者的公案,他們在世時造了一些罪業:就是對一位聖者阿羅漢說了一句惡口,還不是危害三寶、五無間罪等特別大的罪業,而且馬上當場很恐懼地懺悔了,雖然懺悔了,但是罪業未能清凈,雖沒墮地獄,結果還是墮到狗、猿猴等旁生道。這麼強烈地去懺悔都沒有徹底清凈,這裡面是什麼原因呢?就是不具有大乘當中所講的菩提心、空性見,這種殊勝的因緣不具足。所以雖然當時馬上懺悔了,還是很難清凈。我們翻開《百業經》到處都是此類公案。所以小乘當中懺悔的法,不是說不好,只是不圓滿。如果有大乘菩提心這種法,懺悔的時候依靠這樣的法來懺悔,不要說前面所講這些相對比較小的罪業,就是五無間罪、破根本戒的罪業通過菩提心的威力全部都可以清凈,它的力量非常巨大。
推薦閱讀:
※[轉載]妙印法師談怎樣修學才有機會契入「觀音菩薩耳根圓通」
※寂靜法師南山寺法會答疑
※法師們談:什麼是佛法?(一)
※凈空法師學佛問答
※常敏法師親聞記(8)
TAG:法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