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學要把根留住
語文教學要把根留住(已刊登在國家核心期刊)
江西省贛州市濱江一小 艾 琳
主 題 詞:語文教學 學語習文 語文味
內容摘要: 語文課應該有濃濃的「學語習文」的「語文味」。語文味就是在言語實踐活動中產生的、給人帶來愉悅的審美體驗,是教學過程中產生的一種「語感」,一種「整體直覺」,一種美好的精神世界。課文不同,語文味也不同。不管什麼課文,只有用語文方式,才能教出語文味。語文課要抓住「學語習文」 這個根基,上出濃濃的「語文味」,是一種境界。「把根留住」的語文教學意味著我們要拋棄那些表面的熱鬧,拋棄教者的自我表現慾望,全身心地為學生的健康成長與終身發展著想,讓語文課真正成為學生成長的家園。
語文《新課標》的實施,給語文課堂帶來了一道道新的風景:美美的人文情懷,濃濃的自主探究,靚靚的多元感悟,深深的資源開發……語文教學更為關注人的生命發展和精神建設,與傳統語文課堂相比,這無疑是重大進步。
然而,語文總歸是語文,語文課應該有濃濃的「學語習文」的「語文味」,這個根基不能丟。
什麼是語文味?語文味就是在言語實踐活動中產生的、給人帶來愉悅的審美體驗,是教學過程中產生的一種「語感」,一種「整體直覺」,一種美好的精神世界。這種「味」兒,或表現在對文本的靜思默想中;或表現在學生搖頭晃腦的吟誦中;或體現在教師繪聲繪色的講解中;或體現在學生語言交鋒的對話中;或體現在物我兩忘的體驗中;或體現在文思泉湧的表達中……
課文不同,語文味也不同。不管什麼課文,只有用語文方式,才能教出語文味。
一、語文教學應「讀」占螯頭
語文教學中的讀是一個載體,在課堂中,它承載著學習語言、培養語感、促進理解、引導感悟、熏陶情感的使命。正如新課標中所詮釋的: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熏陶情感。「以讀為本」的觀點早已在第三次全國閱讀教學研討會上提出。當然,「讀」不是一遍遍地傻讀、呆讀。讀,要一遍有一遍的目的,一遍有一遍的效果。讀的形式要多樣,讀的指導和訓練要有層次。請看支玉恆老師執教的《黃果樹瀑布》一課,課始,支老師給學生一個充分的朗讀課文的時間。長時間的「讀」最易單調、乏味,而支老師指導下的「讀」情趣盎然。「願意讀的站起來,就7位同學,其他的只能坐著聽,想讀也不能讀。因為你失去了一次爭取讀的機會!」簡簡單單的一句話立刻讓學生爭先恐後,讀得積極、主動了;「他的聲音能激起人們的想像。你感受到了嗎?」即有肯定,又有期待,期待學生傾聽,想像,使「讀」更有滋味了;「你推薦一位平時膽子最小,讀書最少的同學來讀。」支老師關注的不僅僅是那些能「出彩」的學生,更重要的是關注那些平時被遺忘的學生,給他們機會,給他們指導,給他們成功。課堂就應該是每一個學生鍛煉的舞台!「課文第二段最難讀,一是因為長,二是因為詞語多,三是難以理解一個個的句子是 怎樣聯繫起來的,再來讀一讀。」針對難以讀好的段落、句子,要敢於花時間,用力氣指導,這才是真正的語文訓練。唯有經歷從讀不好到讀好的訓練過程,學生才有實實在在的長進。語文教學中的朗讀指導,就應該在學生最感困難的地方著力,這樣的教學才是有效的,才是學生所需要的,才是本真的!我以為充分的讀是一個醞釀的過程,思想感情都需要在讀的過程中逐漸醞釀、形成。所以語文教學非讀不可。支老師「讀」的教學細節不正是折射出本色語文的語文教學思想,留住了語文教學的根嗎?
二、語文教學應不忘「提高素養」
語文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和思維工具。運用工具是一項技能,任何技能的掌握,都必須通過訓練。《新課標》基本不提「雙基訓練」,並不等於不要「雙基訓練」,它反覆指出:「語文是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要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都體現了對語言文字訓練的重視。因此,語文課堂應植根在「語言」和「文字」這兩塊肥沃的土壤之中。當然,語言文字訓練決不是機械的、重複的、毫無生趣的,它應當能同樣體現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的新訓練概念。如我在上《中國結》一課時,設計了下列訓練題:
中國結千姿百態,變化無窮
或 ,像 ;
或 ,像 ;
或 ,像 。
此訓練既鞏固了對「或」字的理解,強化了「或 ,像 」的句式的掌握,還抒發了對中國結的喜愛之情。做到了「知識與能力、情感與態度、過程與方法」的整合。
再如我上《炮手》一課,引導學生抓住詞語,「蒼白、煞白、慘白」進行比較,仔細體會主人公的內心活動,幫助其對文章內容的理解。通過對兩組對比句的重點學習,加深了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和對主人公為國家、人民的利益,默默奉獻自家的犧牲精神的領悟。
三、語文教學應不忘學生的「自學實踐」
《語文課程標準》的核心之一就是讓學生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然而在實施過程中,教師或對學生不放心,不敢大膽讓學生自主學習;或忽視學生自主、合作的探究過程,即忽視學生自主學習的實踐活動。導致許多語文課,上課伊始,老師要求學生自讀課文提出問題,可由於學生的個體自學實踐不充分,使課堂交流環節無法實施,只好又走牽著學生鼻子走的老路。
《語文課程標準》也告訴我們:「語文教育應充分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學生的思維水平、理解能力是有差異的,真正的課堂教學必須尊重這種差異,面向全體學生,讓每一個學生的大腦都動起來,這就需要教師留給學生充分的個體自學實踐的時間,給那些思維速度稍慢的學生以較充分的空間。
如:有的教師上課特別是上公開課,最怕「冷場」。往往剛提出一個問題就希望馬上有人對答如流。因此,一節課下來,在課堂上搶盡風頭的就是那幾個佼佼者,而其他大部分同學只不過在稀里糊塗湊熱鬧。
四、語文教學應該採用「語文方式」
所謂語文方式,就是教師與學生在鮮活生動的語文實踐過程中,在聽說讀寫中去親近語文,感受語文。《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要對形成課文形式美的因素——語言加以鑒賞、品評,使學生在內心深處形成一個心物交感、情景交融的意象世界,達到與作者感情上的共鳴。」而目前的語文課堂上,許多老師的語文教學並沒有採取語文方式。如一位教師教《飛奪瀘定橋》一課,用多媒體播放「長征」中大渡河的片段。學生看得很入神,課文故事明白了,課堂氣氛也上去了,似乎一切都很完美。但是,學生對課文內容是「看」懂的,而不是「讀」懂的。看懂不能代替讀懂,讀圖讀畫,怎能代替得了讀文。學生在讀文的過程中,識字學詞的收穫得到了鞏固,不同的句式可以逐步地積累,對文章的篇章結構增進了認識,語感得到了培養……更重要的是學生在讀文中把抽象的文字元號在頭腦中轉換為一幅幅生活的畫面,並從中獲得想像、感悟能力的提升。所有這一切都是看圖中無法得到的。如果在語文課上淡化了語文方式,有怎麼稱得上是在進行語文教學呢!
再如我上《爬山虎的腳》,我認真組織學生讀書:由個人自主朗讀,到把課文讀給其他同學聽,讓大家評一評,再到讀課文對照圖找出爬山虎的腳的位置、樣子、顏色;找出重點詞做好批註,抓關鍵詞理解課文填空等形式,讓學生品味文句,認真研讀,產生感悟。通過語言文字的品評、鑒賞,彷彿讓我們親眼目睹了爬山虎一腳一腳往上爬的可愛形象;接著,我讓學生根據自己對課文的理解,拿出筆畫一畫爬山虎的腳的位置、樣子、顏色;然後再觀看一段爬山虎的錄象。這樣設計,使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是用語文方式來實現的,形式得到了較多的語文實踐機會,而且,整個教學過程具有濃郁的語文味。同時,學生在親歷的語文實踐中獲得了成功的喜悅。
語文課要抓住「學語習文」 這個根基,上出濃濃的「語文味」,是一種境界。「把根留住」的語文教學意味著我們要拋棄那些表面的熱鬧,拋棄教者的自我表現慾望,全身心地為學生的健康成長與終身發展著想,讓語文課真正成為學生成長的家園。
推薦閱讀:
※吳忠豪:語文教學改革如何走一條至易、至簡的路?(最新論述)
※關於初三語文教學的幾點思考
※縱觀英國當前的語文教學
※圖書推薦:高子陽的《我的課勝過你的》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現代語文課堂教學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