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發展規劃

各區縣委、人民政府,日照經濟開發區、山海天旅遊度假區工委、管委,日照軍分區,市委各部委,市政府各部門,各高等院校,各人民團體,市屬各企事業單位,國家、省屬駐日照各單位: 《關於貫徹落實<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發展規劃>的實施方案》已經市委、市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執行。

中共日照市委 日照市人民政府 2011年3月30日

關於貫徹落實《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發展規劃》的實施方案

為深入貫徹國務院關於《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發展規劃》的批複精神,全面落實《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對日照發展提出的各項任務,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充分認識《規劃》實施給我市帶來的重大戰略機遇 國務院批複的《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發展規劃》,從戰略和全局的高度,對包括日照在內的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的發展作出了重大部署,日照由此成為國家規劃發展的重點區域。《規劃》要求我市擔當起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魯南臨港產業集聚區增長極和青(島)濰(坊)日(照)城鎮組團的重任,打造成為區域性國際航運物流中心和我國東部沿海重要的臨港產業基地。《規劃》特別明確我市要建設成為鋼鐵精品基地、海洋先進裝備製造基地、汽車零部件基地、油氣儲運加工基地、海洋工程建築業基地、海洋生物產業基地、水產品精深加工和海水魚工廠化養殖基地、海域生態環保技術產業化示範基地、海洋文化和水上運動產業基地、中日韓循環經濟示範基地等十大產業基地,這為培育我市藍色產業體系、爭取重大項目、實現藍色經濟跨越發展創造了千載難逢的機遇。全市各級各部門一定要深刻領會胡錦濤總書記關於建設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的重要指示和國務院批複精神,充分認識「十大基地」是以國家規劃的形式明確日照的發展方向與重點,是當前最直接、最重要的重大歷史機遇,是國家賦予日照的重大歷史使命,是加強與國家部委、中央企業聯繫的「直通車」。各級各部門要進一步統一思想,提高認識,搶抓機遇,真抓實幹,努力把《規劃》的宏偉藍圖變為美好現實。 二、明確實施《規劃》的總體要求和目標任務 (一)總體要求 根據《規劃》要求,結合日照實際,我市打造藍色經濟區總的要求是:深入貫徹黨的十七大、十七屆五中全會和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建設工作動員大會精神,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快實施「四大戰略、四大體系、雙輪驅動」,堅持產業集約布局、生態集約保護、城鄉集約建設,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以魯南臨港產業集聚區建設為藍色經濟增長極,以「三帶三軸八區」和青濰日城鎮組團為載體,堅持「港城、港帶、港橋、海陸」一體,著力抓好「雙十·一城」工程(十大產業體系、十大基礎設施和日照國際海洋城建設),努力把日照建設成為我國東部沿海重要的臨港產業基地、區域性國際航運物流中心、濱海文化和旅遊名城、海洋科技教育創新區,為加快實施國家海洋經濟發展戰略和建設經濟文化強省做出積極貢獻。 (二)主要發展目標 ——經濟實力顯著增強。到2013年,全市生產總值達到1600億元,年均增長13%,人均生產總值達到54000元,達到全省平均水平。藍色產業增加值達到710億元,年均增長17%。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0%以上,地方財政收入增長15%以上。到2015年,人均生產總值達到66000元。 ——發展方式明顯轉變。由陸域經濟發展向海陸一體發展轉變,海洋經濟由粗放增長型向集約效益型轉變。到2013年,藍色產業、海洋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占生產總值比重分別達到45%、18%、8%,到2015年達到50%、21%、10%。 ——臨港產業基地初步建立。到2013年,日照鋼鐵精品基地建設取得較大進展;到2015年,日照鋼鐵精品基地基本建成,形成以鋼鐵、海洋先進裝備製造、汽車零部件、油氣儲運加工為重點的我國東部沿海地區重要的臨港產業基地。 ——區域性國際航運物流中心建設得到有力推進。到2013年,港口吞吐量達到2.7億噸,爭取建成保稅港區。到2015年,港口吞吐量達到3億噸,其中集裝箱運量達到260萬標準箱。港口與腹地公路、鐵路大通道建設得到加強,以日照港為核心的物流中心進一步完善,建成多式聯運、立體 交通格局。 ——體制機制創新取得新突破。到2013年,海洋經濟改革發展試點工作全面展開。到2015年,海洋經濟改革發展試點工作取得明顯成效,基本形成藍色經濟發展新模式,成為服務功能完善、輻射能力強的區域發展增長極。 ——城鄉統籌協調發展。促進人口向濱海地區集聚,促進農村人口向市區、縣城和中心鎮集聚。到2013年,城鎮化水平達到52%,城市中心區和日照國際海洋城起步區建設取得重要進展。到2015年,中心城區人口達到110萬人,日照國際海洋城起步區建設初具規模,城市載體服務功能進一步提升。 ——生態環境優美宜居。嚴格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爭取通過國家生態市驗收。保護開發海洋資源,形成比較完善的生態環境體系,人居環境更加優美。 ——人民生活更加富足。社會保障制度進一步健全,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到2015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增長12%。 到2020年,建成海洋經濟發達、產業結構優化、人與自然和諧的藍色經濟區,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成為全國藍色經濟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率先發展的重要先行區。海洋經濟綜合實力和競爭力居全國前列,人均生產總值超過13萬元,達到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平均發展水平。經濟開放水平大幅提升,建成日照國際海洋城起步區,海洋城建設達到一定規模;海洋生態文明建設取得顯著成效;人民群眾擁有更多的財產性收入,生活富裕殷實。 (三)空間布局 按照海陸統籌、由海及陸的原則,進一步優化「三帶三軸八區」的海洋和產業空間布局、「兩縱三橫」的城鎮布局,形成海陸統籌發展的總體架構。 1、三帶。日照海岸線長168.5公里,海域管轄面積6000餘平方公里,-10米等深線以內的淺海2萬多公頃,-20米等深線以內的淺海達6萬公頃,沿海灘涂5060公頃。優化海岸和海洋空間格局,推進海岸、近海、遠海三條開發保護帶的可持續發展,提升海洋資源開發利用效率,促進海陸產業互動發展。 ——海岸開發保護帶。從海岸線向陸地10公里起至領海基線(內水海域界限)之間的帶狀區域,其中內水面積4500平方公里。按照優化開發、強化保護的原則,明確岸線、灘涂、海灣、島嶼等空間資源的功能定位和發展重點,建設海州灣北部、石臼港區外、濤雒海域等集中集約用海片區,發展鋼鐵、海洋先進裝備製造、汽車零部件、油氣儲運加工、港口航運與物流業等現代臨港產業;加強沿岸優質沙灘和近岸島群的保護,依託北部沙灘、礁石岸線,規劃建設日照國家海洋公園,加快發展運動休閑、海洋文化等特色旅遊;穩定發展養殖業。 ——近海開發保護帶。從領海基線至領海外部界線之間12海里寬的帶狀區域,海域面積1500平方公里。按照重點開發、合理保護的原則,培植壯大海洋能源、礦產資源開發和海洋工程建築等產業;全面規範近海開發利用秩序,擴大人工放流和底播增殖規模;加強海洋環境污染防治;加快南黃海資源勘查和開發利用;建設前三島群國家級海洋牧場示範區。 ——遠海開發保護帶。從近海開發保護帶外部界線至專屬經濟區外部界線的帶狀區域。加大資源勘探開發力度,發展海洋捕撈、海底能源礦產等產業。 2、三軸。堅持以港興城、以海促陸,形成以港口為核心,依託高速公路、鐵路、高等級公路,輻射帶動腹地,形成南、中、北三條軸線向腹地延伸擴張,具有特色鮮明、功能互補,人口與環境承載力相適應的產業布局。三條發展軸線在帶動全市發展的同時,沿交通線繼續向西延伸,輻射帶動魯南地區乃至陸橋沿線廣大腹地的發展。 ——南部產業發展軸。沿嵐曹高速、坪嵐鐵路、342省道,依託嵐山經濟開發區、木材產業園、嵐山綜合物流中心,建設以鋼鐵、油氣儲運加工、海洋先進裝備製造等臨海重化工產業為主的產業發展軸。 ——中部產業發展軸。沿日蘭高速、山西中南部鐵路通道和335省道,依託石臼港區、日照經濟開發區以及保稅物流園區、莒縣工業園區(含日照臨港工業莒縣配套基地)等園區,建設以海洋先進裝備製造、汽車及零部件、漿紙和印刷包裝、糧油食品加工、現代物流、精細化工、海洋新興產業等為重點的產業發展軸。 ——北部產業發展軸。沿潮石公路和334省道,依託山海天旅遊度假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大學科技園、市北經濟開發區等園區,建設以汽車及零部件、生物醫藥、電子信息、農機、機械製造、輕紡等製造業及旅遊為主導的產業發展軸。 3、八區。以八個園區為平台,形成功能明確、錯位發展、產業優勢明顯的集聚區。日照經濟開發區,強化國家級開發區的產業集聚作用,在機制體制上先行先試,支持擴區試點,躋身全國一流的開發區。日照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創新科技成果轉化平台,培植新興產業,爭創國家級高新區。嵐山經濟開發區,重點打造精品鋼鐵基地、油氣儲運加工基地、海洋先進裝備製造基地以及木材集散加工中心,爭創國家級重化工循環經濟示範區。莒縣工業園區,加強園區內的基礎設施建設,著力發展與臨港大工業相配套的臨港產業,建設臨港工業配套基地。市北經濟開發區,進一步強化汽車及零部件、大型農機、機械裝備等製造業優勢,打造臨港先進位造業基地。山海天旅遊度假區,進一步提升水平與檔次,爭創國家級旅遊度假區。大學科技園,重點發展研發孵化、創意產業等,建設區域性的人才培養、科技研發、創業孵化和先進文化傳播基地。日照保稅物流園區,依託日照港和日照經濟開發區,做強日照保稅物流中心,規劃建設日照保稅港區。按照特色化、集群化、高新化的要求,推行園中園和一區多園的模式,支持各區縣建設特色海洋經濟園,搞好園區功能定位和目標設計,形成藍色經濟的集聚效應、規模效應和品牌效應。 4、城鎮布局。科學構建「三城一區」(主城區、嵐山城區、濤雒城區、北部旅遊度假區)城市空間發展格局,優化實施好「東港、西新、南工、北游、中城」的發展布局,擴大城市規模。把主城區作為現代服務業的主要載體,優化提升綜合服務功能,增強輻射帶動能力。結合淄博路等區域建設,大力發展都市型產業,建設中央商務區。完成北海路等主幹道和陽光海岸建設。完善奧林匹克水上公園配套設施。綜合整治日照老城區、石臼城區環境,建設富有特色的商業、文化、服務街區。進一步提高嵐山城區規劃建設水平,使其成為適應藍色經濟發展需要的城市副中心。堅持海陸統籌、以城帶鄉、點面結合、梯次推進,強化莒縣、五蓮兩縣駐地的載體功能和配套設施建設,推進城鄉規劃、產業、公共服務一體化,形成以城帶鄉、以工促農、城鄉一體化的發展格局,建設成為要素集聚明顯、基礎設施良好、服務體系健全、發展特色鮮明的中等城市。規劃建設一批特色鎮。 三、重點實施「雙十·一城」工程 認真貫徹《規劃》對日照產業發展的定位,重點抓好十大產業集群、十大基礎設施和日照國際海洋城建設,加快推動魯南臨港產業集聚區發展。 (一)十大產業體系建設 充分利用好《規劃》中支持產業發展的意見,遵循國家產業發展政策,努力構建鋼鐵及配套產業、海洋先進裝備製造業、汽車及零部件產業、油氣儲運加工業、漿紙及印刷包裝業、現代海洋漁業、臨港傳統優勢產業、海洋新興產業、現代商貿物流業、綜合旅遊業等十大產業體系,打造十大產業基地,以基地建設作為產業集群的突破口,加快產業發展,形成較為完善的產業鏈條和產業配套能力。 1、鋼鐵及配套產業。依託日照港口區位優勢和大型礦石碼頭,加快推進日照鋼鐵精品基地建設,重點發展國際國內市場需求旺盛的汽車用鋼、管線鋼、壓力容器用鋼、造船板等高品質、高檔次、高附加值的熱軋、冷軋板及寬厚板。依託日照鋼鐵精品基地,大力發展上下游產業。發展球團、焦炭等鋼鐵上游產業,搞好莒縣焦煤、石灰粉、鈦鐵粉等輔料基地建設。圍繞汽車發動機及零部件、油氣儲運加工、海洋先進裝備製造、節能環保機械、工程機械等產業,大力發展高端板管材精深加工、高附加值產品。積極引進發展倉儲、加工、交易、配送中心,為生產企業提供全方位「一站式」服務,實現上游企業訂單式和下游企業精準零庫存生產,搭建起信息充分共享、資源優化配置的新型鋼鐵產業鏈,力爭使產值達到鋼鐵主業的70%。到2015年日照鋼鐵精品基地產能達到2135萬噸,其中新建產能1635萬噸,建設成為現代化、國際一流水平的鋼鐵精品基地。 2、海洋先進裝備製造業。依託深水岸線和鋼鐵精品基地,加快培植華海船業、港達重工、東方重工等骨幹企業,著力打造嵐山船舶修造基地和日照經濟開發區海洋工程裝備基地。重點發展大型散貨船、高速大型集裝箱船、化學品船等高技術、高附加值船舶,突出發展遊艇、賽艇、帆船、帆板等水上休閑運動船舶,積極發展船用發電機組、儀器儀錶、自動控制、柴油機曲軸、液壓油缸等船舶配套產品。到2015年,實現年造船能力達到150萬載重噸,修船能力380餘艘次。大力發展海洋工程甲板機械、大型海洋鋼結構和臨港機械,培植髮展海水淡化設備製造、海洋油氣開發、海洋石油鑽采和海洋環保等關鍵裝備業,打造成專業性現代海洋裝備及配套製造業基地。到2015年,達到年製造海洋工程裝備15套,深海鑽井平台10座,大型鑽井平台集輸設備5艘的生產能力。加強關鍵技術研發和應用,推進實施海上鑽井平台安裝和港口深水航道、防波堤、跨海橋隧、海底線路管道修建等重大海洋工程,加快企業兼并重組和資源整合,打造山東港灣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等綜合性設計集團和大型專業化施工集團,培育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龍頭企業,建設成為全國重要的海洋工程建築業基地。 3、汽車及零部件產業。加強與國內外大型汽車集團的合作,強化自主技術創新,做大做強汽車製造企業,培育汽車及零部件產業集群。加快建設市北經濟開發區、日照經濟開發區、日照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汽車製造及關鍵零部件園區。支持五徵集團等企業加快技術改造,提升研發能力,培植自主品牌,發展載貨汽車、工程車、商用車、改裝車等產品。穩步擴大威亞汽車發動機生產規模,加快建設派沃泰40萬台汽車自動變速箱、龍泰30萬台微型乘用車項目。培植壯大汽車零部件生產企業,提高系統配套和模塊化供貨能力,培植壯大遨遊、興業、雙港、旭日、金馬、萬通等汽車零部件生產企業。到2015年,整車製造力爭達到170萬輛,零部件產值達到700億元,打造成為全國重要的汽車及零部件生產基地。 4、油氣儲運加工業。圍繞培植油氣儲運加工產業,重點建設嵐山石化產業園、莒縣臨港工業配套基地和日照經濟開發區精細化工產業園。嵐山石化產業園,充分發揮嵐山港區大型原油碼頭、液體化工碼頭和油氣管道運輸等優勢,加快昇建設翰坤能源、朝石化等一批倉儲項目,壯大石大科技、嵐橋石化和金石瀝青等石化加工企業,加快推進中國慶華集團精細化工項目,實現清潔化、高端化生產,延伸產業鏈條,形成臨港石化產業集聚區。加快商業儲備庫建設,爭取建設國家原油儲備基地。莒縣臨港工業配套基地,爭取建設日照—莒縣原油管道輸送工程,加快推進晨曦集團140萬噸重油制烯烴等油氣深加工項目。日照經濟開發區精細化工產業園,積極引進國際知名精細化學品生產企業,開發和生產各種新型的精細化工產品。研究推進南黃海油氣資源勘探與開發工程。到2015年,全市形成年輸運原油6000萬噸、原油儲備1000萬立方能力,建成年加工能力達到2000萬噸石化基地,打造成為我國東部沿海地區重要的油氣儲運加工基地。 5、漿紙及印刷包裝業。依託亞太森博、華泰紙業等骨幹龍頭企業,重點發展高檔木漿、高檔塗布紙、塗布白紙板、高檔新聞紙、膠印書刊紙、信息化辦公用紙、銅版紙等優勢主導產品。重點實施亞太森博三期項目、日照華泰紙業有限公司20萬噸高檔銅板紙等技術改造項目。到2015年,全市漿紙產能達到500萬噸,成為全國最大的漿紙生產基地之一。拓展漿紙產業鏈,帶動包裝、印刷企業的發展,建設印刷包裝產業園。堅持綠色、循環、創新的發展道路,加強與中國包裝總公司、中國包裝聯合會的聯繫,引進國內印刷包裝百強企業、港澳台地區以及歐美髮達國家跨國印刷企業、印刷包裝設備製造企業和研發機構。吸引國內著名出版機構和新聞媒體進入,搞好印刷、包裝、創意設計等專業技術人才培養與引進,組建包裝技術研發中心,做好新材料、新技術的轉化工作,擴大園區規模,提升產業區域競爭力。 6、現代海洋漁業。著力培育特色優勢品種,發展健康安全的現代水產養殖業,加快建設東港區、嵐山區優質工廠化養殖基地和現代漁業示範區,積極推進國家海水魚類研究與發展中心項目實施,建設全國重要的海水養殖優良種質研發中心、海洋生物種質資源庫,打造標準化健康養殖園區和出口海產品安全示範區。加大實施漁業資源修復行動力度,推進以資源增殖放流、建設人工魚礁為重點的海洋牧場建設,逐步加大黃家塘灣、濤雒近海、前三島附近海域等漁業資源增殖放流功能區建設,加快建設以萬寶、太公島、劉家灣和前三島人工漁礁為重點的海州灣北部國家級海洋牧場示範區。大力推進現代化漁港和漁港經濟區建設,建成中心漁港。引導和扶持遠洋漁業發展,推進遠洋漁業產品精深加工和市場銷售流通體系建設。大力發展活魚運輸、鮮銷和冷鏈保鮮等新型加工方式,開發鮮活、冷鮮、休閑等水產食品和海洋保健食品;實施出口帶動戰略,穩步發展進料來料加工,提升精深加工水平,支持美佳、榮信、昌華、阿掖山、豐華、大漁等龍頭企業做大做強,帶動水產品精深加工業規模化、基地化、品牌化發展。到2015年,水產品加工能力達到80 萬噸,產值達到85億元,建設成為全國重要的水產品精深加工基地和水產品價格形成中心。 7、臨港傳統優勢產業。糧油加工業,進一步提高黃海糧油、中儲糧油、新良油脂等骨幹企業大豆加工能力;加快森達美棕櫚油、晨曦植物油、恆隆糧油、凌雲海大豆等糧油加工項目建設,到2015年,形成年加工大豆及油脂能力1000萬噸,建成全國重要的糧油加工基地、糧油物流交易中心。製糖業,加快推進凌雲海糖業集團擴能提質改造項目實施,到2015年,糖深加工能力達到300萬噸。木材加工業,依託嵐山國家級木材貿易加工示範區,培育傢具知名品牌和大型企業集團,加快建設中國建材(嵐山)木材產業園,到2015年,形成年加工木材500萬立方米的能力,建成我國北方重要的木材集散中心、木材加工和傢具製造基地。建材業,建設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產線,推進中聯水泥、海彙集團、彼那尼公司等骨幹企業建設;加強與中國建材集團的合作,積極開發新型輕體建材技術及產品。到2015年,新型干法旋窯水泥熟料生產能力達到2000萬噸,建成水泥熟料、石材、港口大型粉磨站三大基地和華東建材交易中心。 8、海洋新興產業。大力發展海洋新興產業,規劃建設一批海洋新興產業園或科技園。海水綜合利用產業,大力推廣和普及海水直流冷卻技術、海水淡化工藝與技術,推進海水作為大生活用水(如海水沖廁)試點,爭取建設全國海水綜合利用示範城市。海洋化工產業,支持潔晶集團等加強海藻加工、海洋化工產業發展,積極開發新型化工產品;結合海水淡化項目的實施,開發建設利用海水提取鉀、溴、鎂、鋰及其深加工等項目。海洋生物醫藥產業,加強海洋生物技術研發與成果轉化,重點發展海洋藥物、海洋功能性食品和化妝品、海洋生物新材料等系列產品,培育壯大魯信金禾、海匯大自然、眾山生物等龍頭企業,加快推進嵐山、東港海洋生物醫藥產業園建設,力爭把日照建設成為國內一流的海洋生物產業基地。海洋生態環保產業,發展相關工程設計、技術研發、設備製造業,開展海岸線整治、近海生態修復、河口資源和濕地保護、沿海防護林等建設,組織實施一批高技術產業化示範工程,建設海域生態環保技術產業化示範基地。 9、現代商貿物流業。以港口為依託,提升物流業競爭力,融入全球物流供應鏈體系,打造區域性國際物流中心。做大做強物流企業,建成國家重要的礦石、煤炭、鋼材、糧油、原油及液體化工、橡膠、檸檬酸、建材等交易中心及價格形成中心。積極引進國內外大型航運企業,加強與山東海洋投資有限公司等企業的海洋交通運輸合作,優先發展集裝箱船、多用途船等優勢運力,積極開闢國內外客貨運航線,大力發展地方海上運力,加快構建現代化的海洋運輸體系。到2015年,地方海上運力達到50萬載重噸。大力發展電子商務,構築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促進物流園區與產業基地有機結合,加快發展第三方物流。發揮魯南(日照)國際貿易與航運服務中心作用,依託保稅物流中心(B型),增擴設立保稅港區,規劃建設臨港綜合物流園、嵐山(國家級)木材貿易加工示範區、鋼鐵物流園、石化物流園、華東國際物流園、莒州物流產業園、五蓮物流園、巨峰物流園等一批物流園區。 10、綜合旅遊業。以「陽光度假海岸、水上運動之都」為品牌形象,突出「3S」獨特魅力,融合發展濱海旅遊、山嶽旅遊、體育旅遊、文化會展等元素,打造成為國內外知名的旅遊目的地和高端休閑度假勝地。以港口、海域和海島旅遊開發為基礎,建設郵輪停靠港,開闢區域性郵輪航線。集中開發建設海洋嘉年華、海上樂園、遊艇俱樂部、海上餐廳等旅遊項目。打造奧林匹克水上公園至日照海濱國家森林公園沿海精品岸線,規劃建設國家海洋公園。以特色山嶽、文化旅遊資源為依託,規劃建設日照國際生態旅遊度假村、浮來山幸福度假村、海爾世界村、溫泉度假村等一批項目,提升五蓮山、九仙山、浮來山、馬亓山、屋樓崮、太陽山、阿掖山、天台山等生態旅遊品質,形成獨具特色的濱海山嶽旅遊帶。發展工業旅遊、鄉村及民俗旅遊。加快推進嵐橋錦江國際五星飯店、開元白金五星度假酒店、莒國大飯店等項目建設,形成旅遊度假酒店集聚區。整合海陸旅遊資源,組建綜合性大型旅遊集團。規劃建設日照創意產業園、莒縣東夷文化產業園、海洋文化產業園,建設具有影響力和帶動力的海洋文化產業基地。發揮日照水上運動設施比較完備的優勢,爭辦更多的國際、國家級水上運動賽事,建設在國際上具有較強影響力的集靜水與動水、室內與室外、內水與海上為一體的綜合性海洋體育中心,促進水上運動訓練、競賽表演、體育旅遊、大帆船及遊艇運動、水上運動器材研發生產維修展銷等體育產業鏈的形成,建設成為國內一流的水上運動產業基地。科學規劃建設具有國際水準的大型現代化展覽場館,培植具有國內、國際影響力和海洋特色的專業展會。 (二)十大基礎設施建設 優化布局,強化樞紐,完善網路,提升功能,發揮組合效應和整體優勢,構建海陸相連、空地一體、便捷高效的現代綜合交通網路,進一步提升新亞歐大陸橋東方橋頭堡的載體服務功能。 1、港口建設。日照港是國家沿海重要港口和綜合運輸體系的重要樞紐。立足於臨港產業集聚發展需要,以大型化、專業化、現代化為方向,著力提高作為全國重要的大宗干散貨和石油中轉基地的地位,進一步擴大集裝箱業務,建設全國大宗散貨、油氣中轉儲運重要樞紐港和集裝箱支線港。合理布局港區,科學開發、集約利用港口岸線資源,集中發展石臼、嵐山兩大港區。加快推進石臼港區進港主航道擴建工程、嵐北港區深水航道二期工程、嵐山港區南作業區進港主航道工程、嵐山港區中區30萬噸級原油碼頭二期工程、嵐山港區30萬噸級礦石碼頭工程、日照鋼鐵精品基地港口配套工程、郵輪停靠港工程等重點項目。適時建設大型煤炭專用泊位,滿足晉煤下水需求。到2015年,新建、續建42個港口重點項目,竣工生產性泊位27個,新增通過能力7910萬噸。統籌規劃建設港口倉儲、貨場和加工區,加快發展築港、工程設計、航道疏浚、船舶檢驗、外輪代理、引航、後勤補給,提高港口保障能力。吸引腹地企業在魯南(日照)國際貿易與航運服務中心設立窗口,加快在魯南經濟帶和沿陸橋城市設立營銷服務中心和「無水港」,推進「大通關」和電子口岸建設,拓展區域通關合作和檢驗檢疫直通業務,推進中韓海陸汽車聯運直達運輸業務,增強對魯南、沿橋腹地發展的服務功能。 2、鐵路建設。加快鐵路重點工程建設,打通與內陸腹地省際鐵路、沿海快速鐵路、青(島)濰(坊)日(照)城鎮組團城際鐵路便捷快速通道,配套建設鐵路客運、貨運樞紐。重點建設山西中南部至日照港鐵路大通道,爭取從瓦塘延伸至神木,貫通國家能源東輸大通道,形成國家新的東西向鐵路大動脈。加快青日連沿海鐵路日照段建設,形成國家沿海鐵路快速通道。加快坪嵐、膠新鐵路電氣化改造工程建設,提高鐵路綜合運輸能力。加快推進鋼鐵、石化等重大項目鐵路專線建設,爭取規劃建設日照至濰坊城際鐵路、日照至鄭州客運專線。到2015年,形成「三橫三縱」的現代化鐵路運輸網路,鐵路密度達到526公里/萬平方公里。 3、高等級公路建設。加快推進國道和省道幹線公路網改擴建工程,提高公路技術等級和路網整體效率,實現高等級公路與內陸腹地、環渤海地區和長江三角洲地區的快速連接。重點建設嵐曹高速,推動延伸至河南,打通魯南經濟帶大動脈。建設長深高速、濰日高速及連接線、日照港疏港高速,增設日蘭高速龍山出口。新建中心城區到兩縣駐地快速通道,構建中心城區到兩縣駐地「半小時交通圈」,各區縣之間均以高速公路或一級公路相連。升級改造204國道、206國道、222省道、334省道西段、335省道等幹線公路為一級公路。到2015年,形成「三縱兩橫」高速公路為骨架的公路網路,全市幹線公路通車裡程達到845公里,其中高速公路突破200公里,一級公路突破500公里。 4、機場建設。積極爭取上級支持,開工建設日照機場,引進國內外大型航運企業,扶持航空運輸服務業發展。 5、管道建設。立足服務建設全國重要的油氣儲運加工基地,加快建設嵐山港區原油、成品油及液體化工品管道輸送及配套工程,重點建設中石化日照—儀征、中石油日照—東明原油管道項目。加快推進日照至莒縣原油輸送管道項目建設。爭取規劃建設中石化日照—中原油田管線。加快建設日照—臨沂等輸氣管道。 6、綜合運輸樞紐建設。完善海、陸、空立體交通運輸格局,規劃建設公路、鐵路、航空、海運多種運輸方式一體化、無縫對接的現代綜合運輸樞紐工程,統籌建設客流和貨流、中轉、換乘、換裝與集散功能相關的基礎設施、信息系統、組織管理機構,合理配置樞紐內的運輸資源,優化樞紐運輸結構,形成連接海陸、貫通南北全省重要的綜合運輸樞紐。大力發展多式聯運、甩掛運輸等先進運輸方式,實現區域和城鄉客運一體化、貨運物流化。積極引進國內外知名航運公司,增開加密國內國際航線,積極開闢至日韓、美加班輪航線,至日韓、台灣、香港的郵輪航線,逐步形成覆蓋全球的國際航運網路。積極爭取開通日照至濟南、北京、上海等城市的動車,開通至西安、哈爾濱等地的旅客列車。 7、水利設施建設。建立現代化水利支撐保障體系,重點實施馬陵水庫、戶部嶺水庫、河西水庫、小王疃水庫4座中型水庫及一批小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任務,新建五蓮縣龍潭溝水庫,規劃建設東港區空沖水水庫等一批中小型水庫,抓好沭河、傅疃河、潮白河、巨峰河、綉針河及袁公河等河道治理工程。根據城區人口規模和臨港產業大項目的需要,加快建設馬陵水庫向市區供水併網工程,開工建設戶部嶺水庫向市區調水工程,爭取規劃建設日照市「西水東調」一期工程,適時啟動從臨沂市莒南縣的陡山、石泉湖及相邸水庫調水工程,爭取規劃建設從江蘇連雲港引長江水入日照的調水工程,構築以「西水東調」工程為骨幹的跨區域水網工程,建成「多庫串聯、河庫聯調、南北貫通、東西互濟、內外統籌」的水資源調配體系。加強污水處理回用,積極利用淡化水,深度開發雨洪水,提高區域供水能力、水資源調蓄能力和應急保障能力。到2015年,新增供水能力50萬m3/d,城鄉水網工程總供水能力達到80萬m3/d。加強防洪防潮設施建設,完善城市防洪體系,高標準建設沿海防潮堤和入海河道防潮堤。加大海水入侵防治力度,嚴格控制地下水開採,實施攔蓄補源、地下水回灌、河口地下水庫、地下壩截滲等工程,重點建設日照綉針河、兩城河入海口濕地保護等海水入侵防治工程。 8、能源建設。加快發展清潔能源,優化能源結構,提高利用效率,努力構建安全穩定的能源供應體系。大力發展風能、生物質能、太陽能、海洋能、地熱能等新能源。有序推進莒縣、五蓮、東港等陸地風電、光電項目;加快推進海匯大自然、市北經濟開發區生物質能電站以及浮來春集團10萬噸燃料乙醇等項目;提升日照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光電產業園研發製造能力,加快發展太陽能光伏產業;規劃建設日照波浪能發電示範項目,大力推進五蓮等地熱能開發利用。加強輸配電網建設,提高電網供電能力和智能化水平,重點建設500千伏日照Ⅱ輸變電工程和嵐山鳳凰河、五蓮潮河等7項220千伏輸變電工程。研究推進連接濰坊特高壓變電站的輸變電工程。到2015年,境內擁有2座500千伏變電站,各區縣均建成兩座以上220千伏變電站,形成供電能力強、可靠性高的堅強電網。 9、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改造優化現有網路基礎設施,積極開展下一代互聯網、新一代移動通訊網、數字電視網等先進網路的建設,全面推進「三網融合」發展。完善信息服務體系,構築電子物流、電子商務、電子政務三位一體的公共信息平台。積極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加速融合,著力突破物聯網等關鍵技術,加快發展物聯網、軟體開發、智能電網、智能交通、LED新光源、電子器件等產業,力爭建成國家級物聯網產業示範區。完善安全應急通信預案,推進日照海域動態監視監測管理系統建設。加快數字城市建設,完成數字日照地理信息空間框架建設。推進金土工程,實施數字海洋工程,構建覆蓋海陸的三維地球物理信息平台,完善海洋信息服務系統。推進青(島)濰(坊)日(照)城鎮組團城市一卡通工程。 10、城鎮基礎設施建設。適應百萬人口大城市的發展要求,擴大中心城市規模,拓展城市發展空間,重點建設城市中心商務區、市級綜合文化中心等一批基礎性、功能性重大項目,逐步形成現代化大城市的空間架構。加快城鎮道路建設,構築城市快速幹道系統。完善市區和莒縣、五蓮城區供水、污水、垃圾收集設施、公交配套基礎設施建設;規劃建設一批城鎮供水、污水、垃圾處理廠,提高垃圾無害化處理水平;加快中水回用設施建設,建設覆蓋中心城區、縣城和部分中心鎮的天然氣輸配系統,完善城鎮集中供熱系統。加強城鎮防災安全基礎設施建設。大力發展綠色建築,加快既有建築節能改造。高標準綠化市區、縣城和村鎮,改善居民生活質量和環境,到2015年,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到44.42%。 (三)日照國際海洋城建設 日照國際海洋城是有效利用陸海資源,通過創新引導,將產業布局和生態建設有機結合的海洋特色經濟體,是對未來藍色經濟發展模式的積極探索,是對海陸統籌、科學發展理念的有益實踐。日照國際海洋城規劃總用地面積約160平方公里,海岸線16.5公里,其中起步區為6平方公里左右。日照國際海洋城以科技創新為動力,以培育發展海洋新興產業為戰略重點,全力打造日照市經濟社會轉型升級的新引擎、山東半島藍色經濟發展的先導區、國家海洋新興產業示範區和國家海洋經濟發展的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 1、實行科學分區。日照國際海洋城分為臨海發展帶、都市發展帶以及加工製造物流帶三個功能區。臨海發展帶,位於204國道與沿海公路之間,保護並利用現有大面積水體、綠地自然資源,開展臨海產業研究,引進先進企業總部,發展生態濕地旅遊、休閑度假旅遊以及醫療保健服務和濱海住宅區。都市發展帶,介於瀋海高速與204國道之間,交通便利,發展辦公型研發、動漫、IT產業,配合臨海發展帶以及城市中心而設立海洋科技研發、服務型產業、高技術產業以及都市型住宅。加工製造物流帶,瀋海高速以西,緊鄰未來大型鐵路編組站,地域開闊,發展臨海加工製造和物流業,利用景觀歷史文化廊道開發都市型農場,開發旅遊業和郊區化住宅。 2、確定發展目標。加強與國外政府及企業間的合作,借鑒國內外成熟的開發經驗和先進理念,創新中外合作開發機制,採用商業化經營模式開發建設海洋城。以起步區建設為核心,積極引進海洋經濟領域中的高端製造企業、研發服務企業,吸引相關科研機構在海洋城設立分支機構。到2013年,起步區建設取得重要進展,2015年起步區建設初具規模,到2020年,起步區基本建成,城市基礎設施相對完善,初步形成具有海洋特色的創新創業體系和發展環境。力爭通過20年左右的努力,將日照國際海洋城建設成為國際化程度高、海洋經濟發達、海洋科技先進、海洋文化濃郁的濱海生態宜居新城、日照海洋特色新興城市的核心展示區。 四、深入實施科教興市戰略 科教興市是藍色經濟區發展的核心戰略,要加快構建科技創新平台,強化海洋教育體系建設,培育海洋創新型人才隊伍,努力建設海洋科技教育創新區。 (一)增強科技創新能力。鼓勵企業和科研機構建立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完善產學研項目對接和成果轉化評估、獎勵機制,開發一批具有相對優勢和自主知識產權的關鍵技術。市級科技專項經費要向藍色經濟傾斜,加快海洋科技成果中試基地、公共轉化平台和成果轉化基地建設,支持藍色經濟重點科技項目實施。積極爭取國家海洋新能源研究院的規劃建設,搞好國家北方海水魚類研究與發展中心、山東黃海島嶼生物資源保護與利用研究所以及與日照產業相關的精品鋼鐵、裝備製造、化工等專業研究院的建設。積極爭取國家高技術產業化專項資金支持,搞好日照海域生態環保技術產業化等示範基地的建設。爭取科技進步對藍色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65%。 (二)推進海洋教育發展。爭取國家和省政策扶持,推動日照職業技術學院、曲阜師範大學日照校區、山東體育學院日照校區、日照廣播電視大學、山東日照海事專修學院、日照高級技工學校等院校加強海洋相關學科建設,擴大海洋類專業招生規模。在投資、財政補貼等方面加大對海洋職業技術教育的支持,實施示範性職業技術院校建設計劃,建設1所海洋類專業為主的中等職業學校,爭取在我市規劃建設海洋工程類學院。積極爭引國內進入「985」、「211」工程的高等院校在日照設立分校區,建立涉海專業教學、實習和科研基地。積極開展海洋教育國際交流,促進高等院校、有關企業與世界知名大學和科研機構建立合作院校、聯合實驗室和研究所。在全市中小學普遍開設海洋知識選修課,普及海洋知識,建設海洋教育科普基地。 (三)著力構築區域人才高地。建立健全人才培養、引進、使用、激勵機制。實施人才強市戰略,爭取國家海洋人才開發專項資金支持,大力實施人才培養工程,建立創業平台,引進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成果和重大科技實施項目的海洋專業領軍型研發人才和創新創業型人才,積極爭取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和海洋科教人才出國(境)培訓項目,著力把日照打造成為藍色經濟區引智示範基地。 五、加強海洋生態文明建設 以海洋資源集約節約利用為基礎,以海洋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為保障,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實現藍色經濟與海洋生態發展共同提升。 (一)加強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加強對岸線的規劃、監管與保護,鼓勵圍填海造地工程設計創新,減少對海洋生態環境的影響。推廣使用開採、分離、提取等先進技術,提高海洋能源、礦產、海水等資源綜合利用效率。研究開發海底空間利用技術,探索建立海下大型油品、礦產等資源儲藏基地。爭取國家、省的支持,加強深海地質勘查,尋找新的可開發資源,增強後備資源保障能力。統籌土地資源的開發利用和保護,落實耕地佔補平衡,依法保護基本農田和林地、濕地,推進未利用地集中連片開發。大力推廣應用節水和全過程節水方式,全面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限制發展高耗水行業,支持企業實施節水技術改造。積極推廣旱作技術,大力發展節水灌溉農業和節水型水產養殖業,實施水源地和地下水保護行動計劃。 (二)搞好海洋生態建設。加強海洋自然保護區、海洋特別保護區、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建設,強化濱海濕地的修復和保護,搞好海州灣大竹蟶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日照市西施舌省級種質資源保護區等現有保護區的建設和管理。到2015年,建成日照傅疃河口濕地自然保護區、前三島島群海洋特別保護區、日照真鯛和對蝦以及中國明對蝦等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日照金烏賊國家級種質資源保護區。重視海洋生態補償機制試點工作,實施海洋生態修復與治理工程,構建海州灣北部甲殼類、魚類和頭足類修復鏈,加快推進海州灣區域生態整治工程。貫徹國家要求,明確海島功能,禁止不符合功能定位的開發活動。對現有海岸基幹林帶進行更新改造提升和斷帶補植,實施護岸林和林地資源修復,構築沿海岸生態林防護屏障。大力推行植樹造林,強化農田林網建設,加強森林資源保護,提高森林質量。到2015年,全市森林覆蓋率達到40%左右。 (三)強化環境保護。堅持生態環保優先,海洋環境保護與臨海產業發展統籌安排,通過科學規劃臨港產業布局,從源頭控制臨港產業海洋環境污染。大力推進工業污染治理和大氣污染防治,依法淘汰落後生產能力,加大對高能耗、高物耗、高排放行業的技術改造力度,強化工業顆粒物和粉塵污染治理,抓好港口作業區及堆場的粉塵污染防治,建立健全危險廢物安全處置體系,全面改善城市環境質量。加強農業污染治理,全面推行清潔種植和生態化養殖,控制面源污染。加強對直排海工業污染源和污水處理廠的監管,防治陸源污染。加快濱海水系污水收集管網和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到2015年,沿海城鎮、重點鎮以及水源地所在鄉鎮都要建成污水處理廠。發揮藻類、貝類等海洋生物固碳功能,大力發展海洋碳匯產業。 完善海洋防災減災體系,提升海嘯、風暴潮防範與預警預報,近岸赤潮、綠潮防治和海洋環境污染事故災害應急能力,加強海域生態災害監測平台和防治體系建設。到2015年,近岸一二類海域面積保持在95%以上。引導和督促企業落實安全與防污染管理責任,建立由海上專業清污隊伍、社會清污隊伍和企業兼職清污隊伍構成的日照市海上防污染隊伍。積極推進海事監管基地和溢油應急設備庫建設,不斷提升海上污染應急能力。 (四)發展循環經濟。加快國家級循環經濟試點市建設,努力打造全國重要的循環經濟發展示範區。積極推行清潔生產,以生態化改造工業園區和經濟開發區,日照經濟開發區建成國家一流的生態工業示範園區,日照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建成國家級生態工業示範園區,嵐山經濟開發區建設成為國家一流的重化工循環經濟園區,莒縣工業園區和市北經濟開發區等建成省級生態工業示範園區。鼓勵現有工業企業向園區轉移,推進廢水、廢氣和固體廢棄物的集中回收利用。加強礦產資源綜合開發利用,支持五蓮縣創建國家級城市礦產基地。加快重點行業和傳統工業低碳技術改造,推行節能產品認證,推廣高效節能產品,提高企業節能降耗水平。在鋼鐵、能源、油氣加工、漿紙、糧油加工等行業建設一批循環經濟試點示範項目。爭取承擔中日韓科技聯合研究計劃,加強對海洋產業清潔生產和循環技術的引進、消化、吸收,發展廢物回收再利用產業和環保產業,提高資源生產率和循環利用率,打造成為中日韓循環經濟示範基地。到2015年,建設3家循環經濟示範園區,培育10—15家國際合作循環經濟企業。 六、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創新 以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改革發展試點和魯南臨海產業區區域開放合作綜合配套改革試點為契機,重點在科學開發海洋資源、大力培育海洋優勢產業、全面加強海洋生態文明建設、加快建設海洋科技教育創新區、探索建立海洋經濟對外開放新模式、建立健全海陸統籌一體化發展機制等領域先行先試,探索建立有利於海洋經濟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為加快藍色經濟區建設提供強大動力。 (一)加快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加快轉變政府職能,強化政府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構建責任政府、服務政府和法治政府。創新海陸統籌管理模式,深化海洋綜合管理,建立涉海部門聯席會議制度,形成高效的海洋綜合管理協調機制。建立地區、部門、企業間海陸污染聯動治理機制,實行海陸統籌、一體化治理。加強海上綜合執法隊伍建設,提高海上執法能力,堅決打擊盜採海沙、船舶航行中排污等違法行為。建立集中集約用海長效機制,實行整體規劃、整體論證、整體審批,加強對集中集約用海區域規劃執行情況的跟蹤和監督。完善集中集約用海政策,開展用海管理與用地管理銜接試點,積極推動填海海域使用權與土地使用權證換髮試點。在產業發展、科技創新、投融資體制、招商引資等方面出台優惠政策,繼續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為各類市場主體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建立健全藍色經濟區發展的高效協調機制,完善創新資源配置體制,統籌區域規劃、產業布局和財政投入。加快事業單位改革和行業協會、商會及中介組織改革。創新日照經濟開發區、山海天旅遊度假區等園區管理體制,研究建立五蓮山旅遊度假區,進一步激活園區經濟發展活力。擴大區縣經濟社會管理許可權,激發縣域經濟發展活力,賦予經濟強鎮部分縣級經濟管理許可權。 (二)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鼓勵國有大中型企業和各類優勢企業跨區域、跨行業、跨所有制兼并重組,著力培育一批以海洋產業為主體、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型企業集團。紮實推進國家鋼鐵產業結構調整試點,推動資產重組,加快日照鋼鐵精品基地建設。大力發展非公有制經濟,放寬市場准入,支持民間資本進入基礎設施建設、公用事業等領域。健全完善現代市場流通體系,引進現代交易制度和流通方式,積極發展海洋商品的現貨競價和現貨遠期交易。深化金融體制改革,爭取建設多層次資本市場,設立魯南產權交易中心。創新區域發展體制,打破行政區劃的局限,整合臨港工業區、保稅物流中心和臨港物流設施等資源,以開放促開發,鼓勵和支持開展多種形式的經濟協作和技術、人才合作,形成統一的金融、技術、產權和勞動力市場,促進生產要素在藍色經濟區間自由流動。 (三)建立城鄉統籌的發展機制。建立完善比較完整、覆蓋城鄉、惠及全民、可持續、城鄉一體的教育、就業、社會保險、醫療衛生、住房、社會救助等基本民生保障體系。著力引導人口向中心城區和縣城、中心鎮集中,提升城鎮化水平,發揮對區域發展的輻射帶動作用。改革農村土地管理制度,逐步建立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促進城鄉基礎設施共建共享。認真落實失地失海農(漁)民社會保障、就業扶持政策。健全土地承包經營權和農業用海域使用權流轉市場,鼓勵發展農村新型合作組織。加快農村住房建設與危房改造。深化戶籍制度改革,促進農村人口進入城鎮穩定就業並定居。建立城鄉統籌的公共財政制度,加大對農村公共服務投入力度,增強基層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統籌城鄉社會事業發展,加快科技、教育、文化、醫藥衛生等體制改革,建立一體化的就業、社會保障等公共服務平台,提高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 七、提高對外開放水平 (一)完善開放型經濟體系。深入實施市場多元化戰略,鞏固日韓、歐美高端市場,積極拓展東盟、拉美等新興市場。深入實施科技興貿戰略,支持企業擴大自主品牌出口,鼓勵發展高端加工貿易,推動加工貿易轉型升級。發揮莒縣、東港區等國家級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範區作用,積極推進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認證,培育名牌產品。積極發展離岸工程和離岸金融業務。承接國際離岸服務外包,把日照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建設成為國內具有較強競爭力的服務外包示範基地。加快調整進口貿易結構,擴大先進技術設備進口。加大對鐵礦石等資源的戰略儲備,爭取建立國家鐵礦石戰略儲備基地。健全涉外部門聯動服務機制,建立對外招商統一平台和協調機制,提高利用外資質量和水平。大力開展投資促進活動,在日本、韓國、新加坡、香港、台灣等國家和地區舉辦招商推介活動,引導外資投向現代海洋漁業、海洋先進裝備製造業、海洋新興產業、現代服務業等優勢產業。積極爭取國際金融組織貸款、外國政府貸款。加大扶持力度,引導企業積極開展跨國經營,推動境外合作區、資源開發基地、研發和銷售中心建設。加強國際交流合作,精心組織好對日照藍色優勢、藍色布局、藍色增長極的宣傳推介,創設國際性海洋論壇、交易會或文化節慶活動,打響藍色經濟區品牌,彰顯城市特色,大力提升日照國際影響力。 (二)積極開展中日韓區域經濟合作。積极參与中日韓區域經濟合作試驗區建設,努力爭取在海洋產業合作、投資貿易便利化、跨國交通物流、電子口岸互通互聯等方面先行先試。建立政府、民間多種合作交流機制,廣泛開展與日韓的經貿合作,進一步加強與日韓在海洋產業、海洋科技、海洋文化、節能環保等領域的合作與交流,爭取設立中日韓循環經濟示範基地。開展中韓海陸聯運汽車直達運輸業務,探索與韓國、日本建立港口戰略聯盟,增加客箱班輪航線。研究探索中日韓雙邊或多邊檢疫檢驗合作機制,研究探索與日韓間電子口岸(單一窗口)數據交換標準建設,研究探索建立中日韓自由貿易先行區。 (三)加強區域經濟合作。認真研究實施青(島)濰(坊)日(照)城鎮組團的政策意見,推進發展規劃、市場體系、產業發展、對外開放、創新體系、基礎設施、生態環境保護、文化建設和傳媒、社會管理等一體化進程,形成功能互補、產業互動、融合發展的現代化城鎮組團。加強與聯動區、魯南經濟帶城市的合作與對接,搞好能源礦產、海洋資源開發、科技研發、重大項目合作建設,加快規劃實施一批高速公路、城際鐵路、客運專線等重大交通設施項目,形成以港口為龍頭的綜合交通網路。加強與國內其他地區的合作,建立與陸橋經濟帶腹地城市之間的聯動發展機制,增強日照新亞歐大陸橋東方橋頭堡的服務帶動功能。加快推進與環渤海地區、長三角地區城市合作和重大交通基礎設施的互連互通,支持企業在海洋產業、高端製造業、現代服務業、科教等領域加強交流與合作。完善區域發展政策,探索建立區域經濟利益共享和補償機制。 八、強化政策支持 (一)財稅政策。研究用好國家引導和扶持海洋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優惠政策,支持遠洋捕撈、風力發電、太陽能和波浪能等新能源發展、服務外包等稅收優惠政策,積極爭取對我市藍色經濟區建設的支持。積極爭取中央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對我市文化產業的支持。圍繞落實國家重點扶持政策,設立藍色產業發展專項資金,2011年市級財政安排1.5億元,以後逐年按比例增加,引導投向藍色經濟區建設重點扶持項目。整合現有市級專項資金,重點支持列入規劃的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和海洋產業發展。設立藍色經濟區建設投資公司,重點支持海洋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項目,支持涉海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支持海洋基礎設施、環境保護、公共服務平台等項目建設。以信用作為保證,給予必要的政策扶持,爭取發行市政建設債券。支持海洋特色園區發展,園內企業符合條件的享受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配合國家適時進行有利於藍色經濟發展的資源稅改革。 (二)投融資政策。爭取國家和省對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重大產業布局等方面給予支持。爭取和落實國家、省支持港口政策,加大對港口建設資金的支持力度,拓展融資渠道,增強港口發展後勁。制訂我市海洋產業發展指導目錄,引導各類資金投向海洋產業。積極爭取國家各大銀行、保險、證券、信託、投資機構的支持,與其建立共建藍色經濟區戰略合作關係。支持日照銀行擴大跨區域經營和公開發行上市,支持國內外銀行、證券公司在日照設立分支機構。引導金融機構做好配套金融服務,對重點項目實施貼息,鼓勵和支持銀團提供充足信貸支持。積極推進金融體系、金融業務、金融市場、金融開放等領域的改革創新,積極開展船舶、海域使用權等抵押貸款。合理規劃布局新型農村金融機構和小額貸款公司,健全完善農戶小額信用貸款和農戶聯保貸款制度。鼓勵符合條件的大企業集團申請設立財務公司,引進或籌建發展信託投資公司、融資租賃公司、創業(風險)投資公司等非銀行金融機構,爭取設立藍色經濟區產業投資基金,支持搭建多元化融資平台,拓展融資渠道,增強服務功能。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發行企業債券和上市融資,加大藍色經濟企業上市力度。規範和健全各類擔保和再擔保機構,積極服務海洋經濟發展。規範發展各類保險企業,開發服務海洋經濟發展的保險產品。 (三)海域和土地政策。依照海洋功能區劃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統籌協調各行業用海,合理利用海域資源。促進土地、海域使用權依法有序流轉。在保護海洋生態前提下,積極爭取圍填海指標和海域使用金使用上對我市給予適當傾斜,優先用於發展海洋優勢產業。大力推行集中集約用海,對列入中央和省重點的建設項目,開闢用海綠色通道。開展用海與用地管理銜接試點,推動填海海域使用權證與土地使用證的換髮試點工作。實行土地利用計劃差別化管理,爭取國家、省對重大建設項目在安排用地計劃時予以傾斜。建立市級土地指標統籌使用制度。實施對宜農土地後備資源進行開發和土地整治工程。嚴格執行國家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有關管理政策,通過農村建設用地整治安排建設項目用地。 (四)積極爭取上級對重大項目的支持。圍繞《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發展規劃》涉及到的事關日照發展的重大事項,積極爭取國家、省有關部門的支持,力爭使一批重大項目早見成效。加快推進日照保稅港區等對外開放平台建設,研究推進組建海洋工程學院、國家海洋新能源研究院等國家級科教創新平台建設,研究推進郵輪停靠港、日照機場、日照至臨沂、濰坊城際鐵路和日照至鄭州客運專線等重大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積極推進日照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升級為國家級高新區和國家級服務外包基地、山海天旅遊度假區升級為國家級旅遊度假區、嵐山經濟開發區升級為國家級園區等載體建設。 九、落實推進保障機制 (一)強化組織領導。加強市藍色經濟區規劃建設領導小組和規劃建設工作推進協調小組的力量,及時進行重大事項決策研究和組織協調。領導小組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分別擔任組長和常務副組長,有關市領導擔任副組長,有關部門和各區縣委主要負責同志任成員。推進協調小組由市政府主要領導和分管領導分別擔任組長和常務副組長、有關市領導擔任副組長,有關部門和各區縣政府主要負責同志任成員。市藍色經濟區辦公室負責規劃建設工作推進協調小組的日常工作,要認真履行綜合、協調、指導、監督職能,牽頭推進《規劃》的組織實施。各級黨委、政府要切實擔負起領導責任,及時研究重大事項,協調解決突出問題。各區縣要加強藍色經濟區領導機構建設,健全辦事機構和工作力量。宣傳部門和媒體要大力宣傳國家、省關於建設藍色經濟區的重大決策部署,及時總結宣傳我市藍色經濟發展的好做法、好經驗,為藍色經濟區建設營造良好輿論氛圍。 (二)健全工作責任制。把《規劃》涉及的事項分解到各區縣和有關部門單位,明確實施單位和責任人,確保任務目標落實到位。建立重大工程和項目目標責任制,對確定的重大工程和項目,要明確推進責任主體和進度,各級各部門要按照分工,各負其責,確保順利實施、按期完成。 (三)建立科學的績效考核體系。研究制定藍色經濟考核評價體系,將考核評價體系作為市委、市政府年度績效考核的重要組成部分,調動各區縣、市直各部門參與藍色經濟區建設的積極性。對階段性目標進行跟蹤分析和督促檢查,每年定期組織對各區縣藍色經濟發展情況進行現場觀摩,評價任務完成情況。 (四)加強協調配合。各級各部門要通力合作,密切配合,主動加強與國家、省有關部門在重大政策和重點項目上的對接,確保《規劃》確定的重大政策的落實和重點項目的實施。按照省《實施意見》確定的重點目標和任務,各級各部門要做到特事特辦、急事急辦,積極主動做好與國家、省主管部門的對接,協調一致推進藍色經濟區建設。建立聯絡員制度和信息通報制度,定期向市委、市政府彙報藍色經濟區政策、重點項目爭取對接情況。 (五)注重藍色經濟發展理論研究。結合我市藍色經濟區建設實際,充分借用國內外智力資源,加強藍色經濟發展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的系統研究,認真總結試點經驗,創新和豐富藍色經濟發展理論,形成一批具有國內先進水平的重大理論研究成果,為藍色經濟科學發展提供指導。市財政每年安排專項經費,用於藍色經濟發展理論等重大課題研究和相關規劃編製論證。

推薦閱讀:

新婚理財五大「清規」:早規劃早受益
武漢擬再規劃2座長江大橋,11座大橋將串起江城一、二、三、四環和外環!
30歲之前的人生規劃
另類簡明的人生規劃步驟
新區規劃最好長達50年

TAG:經濟 | 規劃 | 發展 | 山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