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怎麼看之一:下限、上限和底線
7月16日,李克強總理在主持召開的經濟形勢座談會上強調,今年要完成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確定的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任務:全年GDP增長7.5%,CPI控制在3.5%。會議上,李克強總理第二次強調「合理區間」和「上、下限」。7月9日,在廣西調研中,李克強總理首次明確提出「上限」和「下限」。隨後,上證綜合指數連漲3天,表明投資者對未來中國經濟信心增強。
經濟增長有沒有「底線」,「上、下限」對於當下的宏觀經濟有何深意,如何理解中國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怎樣看待決策層穩增長的決心和手段?理解這些問題,對於理解未來的經濟發展和宏觀調控至關重要。
7月15日,國家統計局發布了上半年主要的宏觀經濟數據,GDP同比增長7.6%。中國經濟增速稍緩,但數據顯示中國經濟仍處在平穩運行的通道中。
雖然經濟增速仍高於7.5%的預期目標,但悲觀和擔心日漸增多,各種「唱空論」不絕於耳。正是在這種背景下,決策層提出了「合理區間」和「上、下限」的表述,突出強調形成合理的宏觀調控政策框架,穩定市場預期,避免經濟大起大落。
李克強總理的表態讓人們意識到不只是調結構,穩增長同樣重要,但在舉措上,又會區別於前幾年的方式。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王一鳴表示,從數據來看,經濟增長率、就業水平沒有滑出「下限」,物價漲幅沒有超出「上限」,上半年中國經濟仍然運行在合理區間。
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諸建芳認為,今年穩增長首要任務是防止經濟滑出「下限」。守住「下限」其實就是守住就業的底線。據測算,我國現階段要保就業,使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5%左右,經濟增速就不能低於7.2%。
今年經濟出現放緩,但就業仍然保持穩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上半年城鎮新增就業725萬人,比去年同期增加31萬;外出農民工1.7億人,比去年同期增加了444萬人;大中城市調查失業率穩定在5%左右。不過,就業的結構性問題仍然突出,大學生就業出現了暫時的困難。
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姚景源表示,就業是一個滯後指標,目前穩增長仍是宏觀經濟的一項重要任務,只有把增長穩住了,就業才不會出現問題,才能為調結構創造基礎和空間。
對於中國經濟來說,當前最重要的任務是轉型升級、提升質量。經濟增速過高,轉型沒動力,也不可持續。經濟增速太低,轉型無空間,各種潛在的矛盾將顯性。因此,必須守住經濟發展的「底線」。
經濟合理增長的「下限」是不是「底線」?在眾多經濟學家看來,「下限論」實際上是一種「底線思維」——對經濟下行容忍度提高,但不能造成大範圍的就業問題,主動調結構,但不能危及經濟穩定。
對於中國經濟而言,增速不低於7%是「底線」。根據「十二五」規劃提出的目標,「十二五」期間中國經濟年均增速目標為7%。要確保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GDP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標,今後幾年經濟年均增長速度至少要達到6.9%以上。
將防通脹設置為經濟合理區間的「上限」,表明決策層對於物價問題的高度重視。從當前情況看,中國經濟的「上限」壓力較小。上半年CPI同比漲2.4%,顯示通脹未來將處於良好的控制之下。另外,由於食品等在CPI中佔有比較大的權重,夏糧增產成為物價的穩定器。
就上半年的經驗看,中國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之下的同時,中國的結構改革得到推進。李克強總理履新以來,一直在著力理順政府與市場關係,從承諾「把錯裝在政府身上的手換成市場的手」,到推動162項審批許可權的取消與下放,最近,更是大力推動敏感的金融領域利率市場化。經濟學家預期,市場的創造性和活力將由此激發。
事實上,「區間」、「上限」和「下限」所強調的更是一種「穩中求進」的政策取向。正如李克強總理所言,當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內,要以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以調結構為著力點,釋放改革紅利,更好發揮市場配置資源和自我調節的作用,增強經濟發展活力和後勁;當經濟運行逼近上下限時,宏觀政策要側重穩增長或防通脹,與調結構、促改革的中長期措施相結合,使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
穩定市場主體的預期,必須形成合理的宏觀調控政策框架,理順穩增長和調結構的關係。現在,經濟運行區間化管理的思路已經明確,中國經濟將在預期的合理空間內,進一步展開轉型調整、經濟結構升級之路,走向中國經濟升級版。
推薦閱讀:
※媒體從業者必須守住該有的底線
※婚外偷腥記得擦嘴 勿撞女人三大底線
※男人最不容侵犯的3個底線
※幸福婚姻有交流底線
※你退讓的底線,就是他傷害你的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