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的再造者于謙,做錯了那一件事造成了悲劇的結局?
土木堡之變造成大明精銳部隊覆滅,無數文官武將戰死。「土木之變」把明王朝推向生死存亡的邊緣。也先挾新勝餘威,挾持這英宗,欲乘勝追擊,拿下北京城,再現昔日元帝國的輝煌和光榮。
于謙
英宗皇帝被挾持,瓦剌軍隊佔盡了先機,其首領也先大有一舉攻下北京城、消滅明王朝的姿勢。頓時。北京城大亂,朝廷驚惶失措,明帝國危如累卵。一個小小的瓦剌、區區幾萬軍隊,竟差點將大明逼上絕路,現在已經沒有任何的退路了,這算是莫大的諷刺。
英宗被俘的消息傳到明朝首都北京後,大明朝廷亂成了一窩粥,六十多位朝堂重臣(包括兵部尚書鄺埜)因隨明英宗親征而被瓦剌所殺,所以此時的朝堂之上可謂群臣無首,大部分人都拿不出對策,當時有2個意見,遷都,保衛北京。當時的侍講徐有貞極力鼓動將都城南遷至陪都應天(南京),這可謂下下之策,有南宋作為前車之鑒,這個提議被于謙果斷地否決了。這個人就是當時任職大明王朝兵部侍郎于謙。于謙此人主張堅守。在這危急存亡之時,兵部侍郎于謙才被推到前台。
如果明室南遷,雖國祚得以延續,但明帝國將只落得半壁江山,只能偏安一隅,再欲收復故土則比登天還難。也先這個「鐵木真式」的梟雄將在北京建立又一個蒙古政權,也就是說,中原將可能出現第二個元朝;到那時,以瓦剌軍士的驍勇和也先的野心,整個中原將燃起戰火。
可是別的官員不是這麼想的,不是每個大臣都一樣可以不顧自己的性命,為了國家,要知道,在當時這種局勢下,選擇了留守北京城,他賭的不僅僅是包括自己在內所有朝臣和皇室貴胄們的性命,賭的更是整個大明王朝的國運,如果瓦剌軍隊攻破北京城,所有人都將給明王朝陪葬。所以,在朝堂之上,同僚們嘴上不敢說什麼,估計心裡都在咒罵這個不識時務的兵部侍郎。
雖有為數不多的幾位忠貞大臣支持于謙的決定,實際上,他已經得罪了大部分朝臣。而此時,于謙還做了一個非常不明智的決定——太后商議立英宗的弟弟郕王朱祁鈺為帝,立的不是太子朱見深(後來的憲宗),而是英宗的弟弟。
北京保衛戰
誰來繼承帝位,大臣們們雖有發言權,但畢竟是帝王家事,摻和其中的大臣沒有幾個有好下場。明英宗雖被俘,畢竟還有太子在,立二十一歲的郕王雖然比立兩歲的太子更能穩定人心,卻不是有遠見之舉。從長遠看,只會給朝廷以後帶來更多不穩定的因素。而又遙尊敵營中的英宗為太上皇。用于謙自己的話說是「社稷為重,君為輕」,說得不好聽就是,英宗在你們手上,要殺要剮請自便。要知道,歷史上的「兄終弟及」多為帝王的無奈之舉,想想北宋太祖、太宗,至今還留下一個千古疑案。
于謙等大臣與太后商議,代總登基後,太子依然是英宗之子朱見深,這也算得上是一樁怪事。我們不難揣測,于謙在尋求一個平衡點,結果反而將英宗和代宗兩兄弟全得罪了。那麼,不管「北京保衛戰」勝利與否,于謙不得善終的命運已經毫無懸念了。
于謙祠
穩定朝局後,于謙親自督戰,各地援軍先後來京勤王,率師二十二萬,列陣北京九門外,也先眼見撈不到什麼好處,軍隊又傷亡慘重,便退到了塞外。破瓦剌之軍。當時瓦剌統帥也先挾英宗逼和,而明英宗當時已無實際價值,最後也先無隙可乘,使出了非常陰毒的一招釋放了英宗。
北京城了竟然有了兩個皇帝。也先的這一招可以說勝過千軍萬馬,他雖然敗了,卻順利地打破了朱明皇室內部的平和氣象、攪亂了紫禁城內的局勢。。。
于謙是一個君子,他善於謀國卻拙於謀身,他的品德和功業為他贏得了身後之名,他對明帝國有再造之恩,性命卻憋屈地交代在了這個帝國的君臣手裡,讓後人扼腕不已。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假如沒有于謙,十五世紀中葉之後的中國歷史將被完全改寫。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