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宋衛平想跟雷軍學什麼?

宋衛平最近很忙,除了密集召見綠城項目公司負責人到杭州玫瑰園開會,3日,還和融創執行總裁汪孟德有過一次超3個小時的會晤。

宋衛平對經濟觀察報表示,目前雙方正在商討一個合情合理的方案,不出意外將於近期發布公告。

回還是不回,已經不是一個問題;怎麼回,才是。

4日,宋衛平在內部平台上,面向綠城和藍城兩家公司的員工,分享了題為《雷軍:小米已成僅次於阿里、京東的第三大電商平台》的文章。

他同時寫道:

各位雙城同仁,大家好:

此文閱後不錯,值得分享,請大家研讀。

自孫宏斌入主綠城後,宋衛平從未在管理平台上發布過有關管理的內容。在輿論沸騰的敏感時刻,宋衛平突然面向「雙城」發出這樣一封薦文信,意味深長。

它更像是宋衛平回歸綠城的動員令。

宋衛平推薦的文章,即小米科技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雷軍,在10月31日所做的公開演講的實錄。

綠城和小米為什麼具有可比性?

首先,雷軍帶領金山上市,身兼金山軟體[0.43%]董事長之職,復又創辦小米,再獲成功。對宋衛平來說,雷軍是個數度創業成功的楷模。而宋衛平若重回綠城無異於三次創業。

其次,雷軍倡導創新、集大成、一隻手機滿足用戶所有的智能生活需求。這和宋衛平如出一轍,綠城的住宅、教育、養老、農業、健康布局也是兼顧各方的姿態。

第三,雷軍在演講中稱,小米3年時間裡共計發布了6款新手機,與每年動輒研發出50、100款手機型號的大多數同行相比,它追求專註、極致,是產品主義代表。再觀宋衛平,毫無疑問,他是房地產圈內著名的產品教父。英雄惜英雄,藉由雷軍對小米為發燒而生的闡釋,宋衛平相當於重申了自己的價值觀。

宋衛平轉發此文,是想向小米學什麼呢?

雷軍說,小米模式的核心就是「同仁堂[-0.10% 資金 研報]式」的貨真價實,「海底撈式」的超預期口碑,和沃爾瑪、Costco高效率的模式創新。

我們不妨逐一分析。

同仁堂的名言是:「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炮製雖繁必不敢省人工。」簡而言之,就是成本不可省,以品質為第一位。

海底撈公司的口碑營銷眾所皆知,按照雷軍的理解,就是「和用戶做朋友,超出消費者預期」,從而達到口口相傳的效果。

這兩點,也可以說是宋衛平從商經歷中做得最成功之處。用打磨藝術品的精神打磨房子,固然成就了綠城的品質和口碑,但同時也數度將綠城拖入泥沼。每逢房地產風波來襲,綠城總是最先經歷心跳的那一個。

老宋黯然退出綠城,為這一偏執追求付出了代價。如今收購變數橫生,意欲重整旗鼓的他,如何既保證綠城品質,又避免成本失控,高槓桿低周轉的巨大風險?

雷軍給出了小米的答案,向沃爾瑪、Costco學習。沃爾瑪走的是平價策略,Costco所有商品的利潤都在1%-14%,為什麼能存活下來?靠的是用模式創新高效控制成本。

從小米取的經,能助宋衛平救綠城嗎?懸念太大。

房地產長期受資金和政策掣肘,重消耗,綠城尤甚;而互聯網行業生產鏈條全部市場化,產品輕、成本可控。兩個行業相距甚遠,一套發展模式未必行得通。

何況,宋衛平在綠城養成了「一言堂」的管控風格,事無大小均需要經過他本人同意,人治意味頗濃。這同互聯網企業的商業精神是相悖的。互聯網企業倡導的是透明、陽光的管控方式,用制度激勵各團隊的積極性,產生最大的協同效果。

要向小米學習,首先需要改變的,可能是宋衛平自己。


推薦閱讀:

雷軍:我很不服氣,我不OK
雷軍解密小米商業內核 稱明後年小米會進世界500強|雷軍|小米
小米創始人雷軍:總理贊他「小米成了大米」
小米手機商業模式受壓 難承載雷軍夢想
雷軍和首富的距離,就差這一封公開信了

TAG:雷軍 | 宋衛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