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客氣,請叫我胃腸道的活雷鋒 | 一頁手冊·協和八
小編按:無論內科或外科,便秘總是亘古不變的常見又關鍵的話題,通便藥物紛繁複雜,我們應該如何選擇呢?回復『通便藥物』可查看本文~
瀉藥是一類能增加腸內水分、軟化糞便或潤滑腸道、促進腸蠕動、加速排便的藥物。本文將簡要談談該類藥物臨床常用類型和適應症。目前臨床使用的通便藥物主要分為以下幾類:
容積性瀉藥
容積性瀉藥又稱膨鬆劑。主要指可溶性膳食纖維,能夠加速結腸或者全胃腸轉運,吸水後增加容積,輕度增加腸蠕動。用於軟化糞便、增加糞便體積以及排便次數。常見的有歐車前、聚卡波菲、甲基纖維素等,在便秘治療中都是鼎鼎大名的藥物,缺點是由於結腸菌群對非消化性纖維的消化往往會產氣甚多,造成腹脹。例如:
羧甲纖維素鈉顆粒
緩瀉類非處方葯。在腸腔內可充分吸收水分而膨脹,刺激腸道平滑肌蠕動而增加排便,故服藥期間需多飲水。本品在發揮瀉下作用時,既不被消化也不被吸收。劑量過大可能引起腹部不適,胃腸脹氣、厭食、噁心、嘔吐及腹瀉。孕婦慎用。闌尾炎、腸梗阻以及不明原因的腹痛者禁用。長期服用可影響營養素的吸收。
接觸性瀉藥
亦稱刺激性瀉藥。 本類葯與腸粘膜接觸,改變腸黏膜的通透性,使電解質和水分向腸腔擴散,使腸腔水分增加,蠕動增強,引起瀉下。該類藥物有時會引起腹部絞痛等不良反應,長期使用能引起腸道應激性降低副作用,且使低鉀血症、失蛋白腸等疾病的風險增加,故不宜長期使用。例如:
比沙可啶腸溶片
通過與腸黏膜接觸,刺激腸壁感受神經末梢,引起腸反射性蠕動增強而導致排便。餐後口服比沙可啶腸溶片,6~12小時內起作用。適用於急、慢性或習慣性便秘。對比沙可啶腸溶片過敏者、急腹症、炎症性腸病患者、6歲以下兒童禁用,孕婦禁用。偶可引起明顯的腹部絞痛,停葯後即消失。
酚酞片
用於治療習慣性頑固性便秘。孕婦慎用,哺乳期婦女禁用。幼兒慎用,嬰兒禁用。用量根據患者情況而增減,睡前服。長期應用可使血糖升高、血鉀降低且可引起對藥物的依賴性。其作用緩和,很少引起腸道痙攣。
潤滑性瀉藥
通過潤滑腸壁、軟化糞便而發揮瀉下作用,適用於老年人及痔瘡、肛門手術患者。例如:
液體石蠟
為礦物油,腸道不吸收,產生潤滑腸壁和軟化糞便的作用,使糞便易於排出。適用於老人和兒童便秘,常用量為10-20ml,用藥後6-8小時見效,最好在睡前服用,但不能長期服用。久用影響脂溶性維生素及鈣、磷的吸收,並刺激胃腸道肉芽組織增生。
甘油
臨床常用的如開塞露、甘油灌腸劑,屬於緩瀉類的非處方葯。通過高滲壓刺激腸壁引起排便反應,並有局部潤滑作用,軟化大便,數分鐘內引起排便。適用於兒童及老人。
滲透性瀉藥
保持腸道潤滑,使大便易於排出,常見的有聚乙二醇電解質散、乳果糖等。其效果明顯,但過度使用可引起體內電解質失衡。例如:
乳果糖口服溶液
緩瀉類非處方葯。作用溫和,需24-28h起效,它在小腸中不被吸收,在結腸中通過細菌分解後釋放有機酸代謝物僅有小部分被吸收,調節結腸的生理節律。適應症:慢性或習慣性便秘,尤其適用於老年人、孕產婦、兒童及術後便秘者。禁忌症:因本品含可吸收的糖,糖尿病人禁用。此類葯的主要缺點是在細菌作用下發酵產生氣體,引起腹脹等不適感。宜在早餐時一次服用。
聚乙二醇類
臨床上常見的有聚乙二醇電解質散劑,為復方製劑,主用於治療成人的功能性便秘。嚴重的潰瘍性結腸炎患者慎用。孕婦及哺乳期婦女用藥尚無研究報道。建議只有在十分必要的情況下才能應用於孕婦。兩歲以下兒童服藥時應仔細檢測,以防出現脫水及低血糖。適當補充電解質,安全性更佳,大量飲水對於有心衰、腎衰基礎病患者需要警惕容量負荷過多導致心衰。
鹽類瀉劑
該瀉劑是一些不易被腸道吸收而又易溶於水鹽類離子,如硫酸鎂、硫酸鈉。口服不吸收,瀉下作用較快且強,一般為清晨空腹口服。可反射引起盆腔充血和失水,腸道出血、急腹症病人、月經期、妊娠婦女及老人禁用本品導瀉,腎衰患者慎用,警惕高鎂血症。該葯不能使結腸張力增加,所以亦不宜用於腸道運動遲緩的病人。
甘露醇
飲水少,起效快,常用於快速腸道準備,缺點是在腸道中易分解產生易燃氣體,禁止進行電燒等操作。老年人應用本葯較易出現腎損害,且隨年齡增長,發生腎損害的機會增多,應適當控制用量。甘露醇能透過胎盤屏障,孕婦慎用。
中成藥
如麻仁丸,非處方葯。具有潤滑腸壁,增加糞便中水分和輕度促進腸蠕動作用,適合於輕中度便秘患者。兒童、孕婦、哺乳期婦女、年老體弱者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有其他慢性病的患者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總之,不論何種通便藥物,都不宜長期使用。在服用這類藥物時,可加服益生菌製劑。當出現便秘癥狀時,應仔細分析原因,針對具體情況治療。平時注意飲食和作息規律,鍛煉身心,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才是根本。
參考文獻:
1.朱依諄,殷明,鄒莉波,劉克辛,杜俊蓉.消化系統藥物.藥理學第7版,人民衛生出版社
2.安阿玥.幾種常用的通便藥,保健時報2010:012
3.劉建平.通便藥選購指南,藥物與人2007,04
作者:靜踏笙語
審閱:北京協和醫院消化內科 鄭威揚主治醫師
編輯:長春半夏
一頁,幫你搞懂
推薦閱讀:
※胃腸醫生提醒:胃腸不好,多吃這些食物清腸道!!
※腸道菌群與大腸癌發病風險的相關性研究
※多喝粥增加腸道「益生菌」
※腸道菌群:你所不知的那部分「自己」
※進食後有飽腹感?這其實來自腸道內細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