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哭全球的死亡教育!每對父母都該學習
帶著3歲的姐姐哭著看完這部《尋夢環遊記》,她哭的是分離,我哭的是生死。作為一個前動漫人,看著老東家迪士尼和老夥伴皮克斯出品的「生死大片」,心裡滿滿的崇敬。
據說這部評分高達9.6的影片本來是不允許上映的,但是審片的時候一堆大老爺們兒看完都抱頭痛哭,於是破格允許亡靈這種非主流題材上映,然而與一開始的排片率嚴重不匹配的是炸裂的評分。
上映幾天以來,從無人問津到口碑票房一路領先,《尋夢環遊記》被鎖定為歷史上最感人的動畫片之一,從題材、故事、文化、音樂、歷史、創意、背景故事的融入,堪稱年度最佳。皮克斯的溫情、迪士尼的夢幻,6年磨一劍,從最初期故事的調研到最終影片的呈現,這一次讓人對主創們肅然起敬。
眼淚之外,這部片子的亮點何止是多,過往5年參與動漫原創的工作經驗讓我在看到影片預告的第一時間就已經暗下決心要刷N次,再看看這部片子由《海底總動員》《機器人總動員》《頭腦特工隊》《冰雪奇緣》等班底的超豪華陣容加持,簡直是把胃口吊足。
然而,又何止是動人,這部片子簡直是最好的「死亡教育」教科書!
01
談死亡,比死亡本身更讓人哀傷
我們該如何和孩子談死亡?
①說Ta出門遠行了?
對孩子而言:面對沒有說再見、沒有「告別儀式「就離去的親人,孩子不知道Ta何時遠去,為何遠行,何時回來,是否回來……對孩子安全感和信任感的衝擊不亞於說「我不要你了」。
②說Ta去了天堂?
對孩子而言:天堂是痛苦的還是快樂的?生命的終極是飛天還是成仙?如果死亡如此美好,為什麼我們還要在人世經歷現實的苦難和情感煎熬?這樣的閃爍其詞,無疑就像房間里的大象,讓孩子對死亡既困惑又恐懼。反而有可能引發進一步的創傷或者應激障礙。
③說Ta睡著了?
對孩子而言:為什麼睡著了就不再醒來?我睡著了還會醒來嗎?爸爸媽媽睡著了會不會也不醒來了?……諸如重重,孩子對於真相的懷疑、猜測、害怕、驚恐都會成為心靈世界的一個炸彈。
在給孩子人生的「烏托邦」與現實的血腥之間,在理想國與一切都會終結的慘淡之間,這部片子用光影來告訴每一個大孩子和小孩子們:生死之間,世界究竟是什麼樣子?
02
生死,是人生的必修課
在我們的教育中,一直缺席「死亡」這一課。
好像死亡似乎是極其不吉利的,不能直接說「死」,要說「沒了」「逝世」,皇帝是「駕崩」 「薨」…… 連過年過節都有這樣那樣的忌諱避免觸及「死亡」的字眼。好事成雙、三五成群、就是不能「不三不四」,「4」同「死」,我們都會刻意避免這樣的數字,這些地雷都在潛意識中告訴我們「死亡」太可怕了,諧音都不要看到。
對比一些有信仰地區對於死亡的哀悼與憧憬,「好好告別」在我們的文化里顯得分外不被重視。某些國家對於幼兒園小朋友都有開設「死亡課程」,而我國高校2012年開始才有「生死課」。
前段時間朋友推薦我的丹麥繪本《爺爺變成了幽靈》把我看哭了。講的是一位爺爺突發心臟病,死後變成了幽靈,在夜晚來孫子房間,小艾斯本見到爺爺後非常驚喜,每天晚上都和爺爺玩耍,但是爺爺很不開心,他說自己「忘了做一件事」……他們回憶了半天,最後爺爺說:「我忘記和你說再見了!」「再見——-」故事中的一老一小都哭了,繪本面前的我也留下了眼淚。
對於孩子來說,只有身邊的親人離去了,父母才驚恐該如何才能面對孩子的疑惑。那個活生生的陪在自己身邊的一個人,突然就再也不見了,對於小孩子他們如何能理解,如何能接受生命這麼複雜的經歷?
白岩松說:「中國人討論死亡的時候簡直就是小學生,因為中國從來沒有真正的死亡教育。」
冉克雷維說:「提早認識死亡才會深刻人生。」
蒙田說:「預前考慮死亡就是預先考慮自由。」
薩瓦特爾說:「認識死亡,才能更好地認識生命。」
03
死亡讓我們分離,愛讓我們永生
墨西哥的著名作家、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奧克塔維奧·帕斯曾說:「死亡其實是生命的回照。如果死得毫無意義,那麼,其生必定也是如此。」「死亡才顯示出生命的最高意義;是生的反面,也是生的補充。」
這部影片里就講到了墨西哥一年一度的亡靈節,傳說中這一天,是去世先祖們從另外一個世界來到人類世界,與自己子孫後帶「團聚」的一天。特別之處在於,因為有了「記憶」,這天並不像別的國家的「鬼節」一般悲傷,反而因為連接和溫情顯得更加歡樂。
網友「虎哥」說,他已經很久沒在電影院哭得像個小孩子了,他想起這樣一句話:人有三次死亡,第一次是生物學上的死亡;第二次是在葬禮上,社會宣布你死亡;第三次就是最後一個記得你的人離開這世界。「如果電影里的故事是真的,那麼我們對逝去親友的思念也就有了意義。」
這也是《尋夢環遊記》體現出來的三種死亡形態:
肉體的死亡,死亡的常態。
被懷念的死亡,依舊被銘記,所以在精神和靈魂上還以某種情感形式存在
終極的死亡,肉體已逝,無人銘記,世上再無任何可見可循的痕迹,真正的消逝。
從這個角度來說,《尋夢環遊記》並不只是給孩子們看的,也是給每一個沒有機會好好告別的大人看的。
04
死亡教育,也有分齡攻略
匈牙利心理學家瑪利亞·耐基早在1948年就研究了如何對孩子進行「死亡教育」,經研究發現:不同年齡階段的孩子認知程度不一,應該根據孩子的理解能力和發展階段,有差異的談論死亡。
朦朧期: 0-4歲
這個年齡的孩子對「死亡」沒有概念,更多的是面對「分離焦慮」等物理空間上的分離而產生的情緒反應。也很少主動提出對於死亡的疑問。
孩子無法區分死亡和分離的概念,因此這個階段不應該主動和孩子聊起「死亡」的話題,孩子的心理成熟度是一個發展的過程,這個時候與孩子談起死亡,反而會適得其反,更多的關注點應該是給孩子創造一個安全的環境,幫助孩子建立安全感。
如果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問到關於死亡的問題,父母可以用比喻、擬人的方式跟孩子解釋死亡,或者用繪本、動畫、故事裡的分離場景來幫助孩子理解,比如「老爺爺死了,就是永遠離開了」、「小兔子死了,它睡著了要做一個很長很長的夢……」
感受期: 5-9歲
學齡前的孩子,並沒有真正理解死亡的含義,但出於好奇或者別的原因,經常會問及與死亡相關的問題。
面對這類問題家長不應該恐慌,更不能嚇唬孩子,應該坦然回答不躲閃,因為家長的坦然會讓孩子認為死亡是一件正常不過的事情,如果家長對這個話題非常敏感、忌諱或禁止談論時,就有可能把死亡這個概念和可怕的東西聯繫起來,進而產生恐懼。
發展-成熟期: 9-18歲
這個階段的孩子隨著邏輯思維和認知能力的飛速發展,逐漸對死亡有了成熟的認識,意識到死亡是不可避免地,不可逆的,更是永久性的。
這時家長不應該通過編造的童話故事去忽悠孩子,更多地是理性地告訴孩子死亡是每一個人都要經歷的事情,每個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應該熱愛生命,珍惜生命。將孩子對死亡的恐懼引申到對「意義」「價值感」的追求之上。
如果性教育的意義是自我保護和自我價值,那麼死亡教育就是自我覺察和自我重塑。性教育是階段性的,死亡教育是終身的。因為生死本身,就最值得思考。
有原始的恐懼和衝動,所以有所敬畏更有所追求。每一次對死亡的思考,都是對生活本身的反思。因為生命的有限,故有所為有所不為,因為夢想的可貴,故有所愛有所不愛。死亡本身,就是去偽存真。
死亡不是終結,遺忘才是。只要還有愛,就沒有遺憾。
推薦閱讀:
※八字與小成圖合參推導八字死亡應期一例
※如何陪父親度過所剩無幾的日子?
※我被家屬拽到太平間,只因他們認定病人還沒死…..
※死亡的權利: 安樂死之前我想再打一次瘦臉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