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節疼痛,是骨關節炎、風濕性關節炎還是類風濕關節炎?
骨關節炎、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很多人對這三種疾病分不清楚,有的人陰天下雨就會關節疼痛,便認為自己有風濕,結果去醫院檢查發現只是普通的骨關節炎。所以這幾種關節炎,我們該如何去分辨呢?
對於我們來說,最簡單直觀的方法就是從癥狀上進行區分。
1. 關節可有持續性隱痛,活動增加時加重,休息後好轉。並受天氣變化影響,氣壓降低時加重。
2.晨起或久坐後關節僵硬加重,稍活動後好轉。骨關節炎的晨僵時間比較短,一般不會超過半小時。
3.偶爾可發現關節內有磨擦音。
4.後期關節腫脹變形及運動受限。
1.疼痛以關節和肌肉對稱性遊走性酸脹疼痛為特徵,伴紅腫熱痛等炎症表現。通常急性炎症癥狀持續2~4周消退,一個關節癥狀消退,另一個關節的癥狀又可出現,也有幾個關節同時發病的。
2.肌肉的不適、周身乏力、食慾缺乏、煩躁等癥狀。
3.不規則發熱。多為輕中度發熱,脈搏加快、多汗,與體溫不成正比。
4.皮下結節,環形紅斑等。兒童多見,成人少見。
5.舞蹈症。僅見於兒童,女孩多見,患兒先有情緒不寧、煩躁、易怒等精神癥狀,繼而出現無目的的快速動作,作皺眉、噘嘴等怪相,肢體可出現伸直和屈曲、內收和外展、旋前和旋後的無節律交替動作。疲勞及興奮時明顯,休息及鎮靜時減輕,睡眠時消失。
6.引發心臟疾病。由於風濕熱活動期以累及關節和心臟為主,因此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常伴有心肌炎、心內膜炎、心包炎等。有心悸、氣促、心前區疼痛等癥狀。
1.晨僵。超過一小時的僵硬。
2.關節疼痛為對稱性、持續性,可有壓痛。
3.關節腫脹。
4.關節畸形,如天鵝頸樣畸形,尺側偏斜等。
5.關節活動受限。
6.類風濕結節。
7.類風濕血管炎。
當然除了癥狀以外,還有很多不同。
1.原發性。病因尚不清楚。可能與高齡、女性、肥胖、職業性過度使用等因素有關。
2.繼發性。畸形、外傷、過度負重等。
風濕性關節炎與人體溶血性鏈球菌感染有關,感染途徑很重要。目前抗生素應用廣泛,此類疾病已不再多見了。
類風濕性關節炎病因尚未明了,有自身免疫學說,感染因素,遺傳因素,體質因素等。
發病人群不同 疾病好發人群骨關節炎由年齡增長、肥胖、勞損、創傷、關節先天性異常、關節畸形等諸多因素引起,40歲以上高發
風濕性關節炎多為兒童青少年,中老年人較為少見
類風濕性關節炎女性好發,發病率為男性的2~3倍。可發生於任何年齡,高發年齡為40~60歲
骨關節炎根據慢性病史、臨床表現和X線所見,診斷比較容易。
風濕性關節炎主要依據臨床表現加實驗室檢查和前期鏈球菌感染的證據診斷。
類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因子為陽性,並需結合患者的受累關節數量,部位,癥狀持續時間進行診斷。
疾病治療預後
骨關節炎
1.減少關節的負重和過度的大幅度活動,肥胖患者應減輕體重
2.理療及適當的鍛煉
3.消炎鎮痛藥物可減輕或控制癥狀
4.軟骨保護劑如硫酸氨基葡萄糖有一定緩解癥狀、改善功能的作用
5.晚期病例,在全身情況能耐受手術的條件下,行人工關節置換術骨關節炎不可治癒,主要為控制癥狀防止進一步關節退化
風濕性關節
炎1.抗風濕治療:水楊酸製劑(首選阿司匹林)、腎上腺皮質激素(伴有心臟炎,且水楊酸製劑效果不佳時,才考慮使用)
2.抗鏈球菌感染:首選青黴素
3.中醫療法風濕性關節炎不會引起關節的破壞,急性期過後不遺留關節變形
類風濕性關節炎
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治療較為困難,在急性發作期應休息,受累關節制動。藥物治療尚不能針對病因根治。常用藥物有:
1.非甾體消炎藥:減輕關節及關節周圍炎症,緩解疼痛,消除炎症腫脹
2.癥狀緩解藥:如甲氨蝶呤,柳氮磺吡啶
3.使用生物製劑及免疫凈化療法,功效有待進一步證實急性類風濕性關節炎,多伴有骨與關節的破壞,如果沒有得到及時的有效的治療,往往致殘甚至危及生命。
推薦閱讀:
※關節炎、風濕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分得清才能治的好~!
※風濕性關節炎與類風濕性關節炎有什麼區別?
※【類風濕性關節炎與強直性脊柱炎的區別】
※類風濕,是否因為風和濕?(深度好文)
※類風濕關節炎的推拿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