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啟蒙一年半,家庭啟蒙如何超車雙語幼兒園

小舒說:

很多爸爸媽媽都希望培養雙語孩子,但是如何給孩子做家庭英語啟蒙呢?

這篇文章的作者,既沒有生活在國外,本身的英文水平也不算大牛,所以她的啟蒙方法對於大家來說可能更具有借鑒性。本篇內容梳理了從0開始家庭英語啟蒙的方法和心路 ,也回答了很多大家關心的英語啟蒙疑惑,比如原版書怎麼讀?怎樣克服父母自身的畏難情緒?何時引入自然拼讀?等等。

文=穎靜

到了九月份,苗苗小朋友進入了一個人生新階段——幼兒園生活。一年多以來,我一直持續在做一件事,就是家庭英語啟蒙。

也為了鞏固家庭雙語浸潤,申請了雙語幼兒園,但是在托班的時候,我們沒有能夠爭取到名額,所以現在是插班進入了這個已經浸潤了一年集體,但看著她上幼兒園第一天就能非常主動拉著美國老師聊天的樣子,我知道即使這一年她沒有能在雙語幼兒園裡浸潤,也沒有上過任何機構班,但家庭啟蒙的成果絕對不輸雙語園。果然,第一周的課上下來,老師也給了英語和運算都有超齡能力的評價,苗苗的外語能力的確還是比較突出的,也讓我更有信心來跟大家分享這一段家庭啟蒙路線。

先說說我們現在的大致情況:

小朋友現在三歲九個月,從兩歲開始英語啟蒙,用的是第二母語的方法,現在大概有1500-2000的聽力辭彙,可以聽得懂初級章節書,生活對話流利自然,也時常能能說出一些讓我非常驚嘆的長句、從句。英語思維能力很不錯,可以和我們用英語交流好轉身馬上用中文跟老人再說一遍,思維題或者加減法運算用中英文的計算速度並無明顯區別,但是總體來說肯定還是中文母語要好得多。

這一年半多,我們沒有上過任何機構課,最主要就是在家和孩子一起讀原版書,一起在生活中講英語,家庭啟蒙的優勢其實非常明顯,就是針對強,浸潤深,因為父母總是最了解孩子,和孩子在一起時間最長的。

但說到家庭啟蒙,可能大家都有這樣那樣的畏難情緒,沒時間,沒精力,怕教不好等等,那麼也說一說我們家的情況。

我和先生兩個人都供職於金融機構,尤其是庄先生每天都工作到深夜才休息,我在工作之餘還做著純原創的公眾號,每周都有一到兩篇的原創文章要產出,相信比起大部分上班族父母來說,我們家庭的工作強度真的是不低的(當然也感謝老人和阿姨分擔了大部分的日常瑣事),但我們並沒有覺得自己教孩子英語,給孩子讀書,啟發思維力,帶著她看世界這樣的事情是很大的壓力。

我的宗旨就是把一切的啟蒙融入生活,寓教於樂,變成親子生活的一部分,既然要英語啟蒙,那麼聊天,我們說英語,管教,也可以說英語,做運動、做遊戲、做科學實驗,再到吃喝拉撒,每天有一部分的對話用英文代替,就是輕輕鬆鬆可以長期持續的家庭啟蒙,相信我們所能做到的這些事,對許多家長來說,也並不困難。

給大家認真總結一下我們一路的心得,可能這是今年要給大家寫的最後一篇英語啟蒙文章了,因為早期啟蒙的重點都給大家劃完了。

能堅持下來的方法才是最好的

可能每個人的方法都不那麼一樣,但說到底也是大同小異,但是每家的孩子也不那麼一樣,每家的大人也不一樣,所以在方法這件事上,了解基本原則,在啟蒙過程中多做針對性調整,並且,讓自己和孩子都覺得開心、舒服,能在生活中堅持才是最好的。

方法先行,快樂為本

著手開始家庭啟蒙的時候,我看了好多有用或者不太有用的啟蒙英語書籍,積极參加各種線上線下講座,看各種公眾號文章,任何一件事情一定是方法先行。

但是在學習方法的過程中,我也做過一些取捨,比如真的做不到很多認真的父母那樣,自己先讀一遍,查好字典,還要錄下來自己聽,讓別人聽來糾音,然後回家再給孩子讀。這些媽媽們真的非常偉大,但是我不想要做一個偉大的媽媽,我覺得大宗旨上不要錯,比如用母語習得方法,而不是用我們以前用的外語學習方法,不過過早讓孩子跟讀、指讀、認讀,不著急輸出,沉下心閱讀,多激發孩子興趣等等,但是細節上不要太多糾結,不要對自己太苛刻,不然會失去家庭啟蒙的樂趣。

方法正確真的很重要,但自己和孩子能舒舒服服做到更重要。英語啟蒙是我們親子生活的一部分,這段時間可以說這其中的樂趣加強了我們親子關係,而如果太累了,任何一方不喜歡的事情,都要調整,我珍惜孩子的童年,也珍視自己做母親的快樂。

融入生活,有效堅持

我們每天用在英語上的時間也不能說很長,一開始下了一些功夫在培養興趣和習慣上,大概在一年後孩子興趣上了軌道就非常自然地會聊天、讀書,沒有刻意分配中英文時間,比較隨性,現在我不會去考慮是看英文書還是看中文書,說中文還是說英文這樣的問題,因為已經自然而然地形成了穿插著來的生活習慣了。

說起來我們也不算英語特別好的家長,但也感覺到自己的英語也在給孩子讀書和生活對話中進步了一點,畢竟讀了那麼多書,每天都在開口,也在和孩子一起共同進步,所以還能和她一起堅持學下去。

啟發興趣,激發動力

很多父母都會問我,我的孩子對英語書沒有任何興趣,排斥英語,怎麼辦?我的回答一般都是,你能不能告訴我,她/他平時喜歡什麼?

家庭啟蒙有利的一點在於,父母比任何人都更了解自己的孩子。在孩子的興趣上,輸入英語,或者用孩子最喜歡的最感興趣的方式來輸入英語,是家庭啟蒙最有效的地方。比如苗苗愛唱歌,愛辦家家,所以我也用唱歌和演會本劇的方式來讓她愛上英語。

英文都能唱出來

最早我們用了手指謠、TPR唱歌、還有可以唱的英語繪本,Wee Sing的英文歌等等,後來她自己也在ipad和學校學了許多新歌,這兩年唱歌沒有停過,也是她非常喜歡的,奠定學習興趣的一件事。

雖然一開始,我都跟著她一起唱唱跳跳挺耗體力,和她一起學《incy wincy spider》這樣的歌也覺得挺繞,但是後來,唱英文歌就成為了最省力的啟蒙活動了,我只要在沙發上一歪,把QQ音樂開起來,她就可以自己high上半小時。

我們從一開始一起學唱童謠,到後來她能自己聽著慢慢自己學,這一年多的時間裡,從未間斷過,出去玩的時候經常聽到她在哼唱著各種英文歌,現在她會唱的英文歌應該遠多於我,學新歌,聽歌詞的速度也讓我非常服氣。

小戲精的繪本劇

小女孩都非常愛扮演,所以為了提高她的閱讀興趣,豐富親子生活,我們讀過的大部分書,基本都是會演的。當然怎麼演,怎麼演好,就要看父母的遊戲力和腦洞了。

一般我們都是根據畫面,根據角色和台詞來扮演,也會加上各種毛絨玩具,盡量利用家裡各種空間來營造氛圍,多誇張,多延伸,總之越投入越真實,小朋友也越帶勁。

陪演可能是比陪讀要累,但畢竟這個時代最重要的是情感和趣味。無論是《Frog and Toad》這樣文字很長的橋樑書,還是一聽就要近一小時的《the Wonderful Wizard of OZ》,還是之前看過的各種短繪本,甚至是分級讀物,我都會陪她演。

對於苗苗現在的啟蒙成果,我最自豪是我的孩子沒有任務感,她所有的學習,都是一種娛樂,我願意不斷思考和設計更好的方法,持續地以趣味為導向,來培養出孩子的興趣和內驅力,讓她覺得這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讓她有自主學習的意願和習慣,有強烈動力想要去學習。不僅僅是英語,而是整個未來,我都覺得學習的動力和能力,是比會多少要重要得多的事。

多讀書、善讀書

許多前輩早就總結過英語學習的兩條路,原版娃和應試娃,我堅定地選前者。對這兩條路我個人並無褒貶,黑貓白貓,能抓到耗子的都是好貓,原版娃以後在考試前肯定也是需要好好刷提醒來補漏的,應試娃也不應該缺少大量閱讀這一塊,畢竟語言功力往長久看,都是閱讀積累的輸出。

之前整理了一個我們入園前讀過的英語書清單(《從牙牙學語到流利表達,入園前讀過的四百多本英語書單》),可以說,作為不是native speaker的普通父母,我們和孩子之間的英語啟蒙,原版讀物也是極其重要的一件事,如果這篇文章里提到所有的事情里只能選一件去做,那麼我一定會選,堅持閱讀。

原版書該怎麼讀?

很多爸爸媽媽說,我們家小朋友不愛讀英文故事,Really?我覺得原版繪本都超級好看,而且很多英語的韻律在翻譯作品裡都會喪失,所以多讀一點原創繪本無論是從語言學習還是審美、情感、藝術、哲學、科學啟蒙等方面,都是很棒的選擇。不過父母好好演繹原版書,也是一門技術活。

首先,任何一本書的情感演繹都非常重要,情感融入最能直接體現的是朗讀的音色和聲調起伏,小朋友是很能夠體味情感的差別,平鋪直敘的親子閱讀的確淡而無味,很難讓小朋友從一開始就提起興趣來。親子啟蒙,要自己投入,自己喜歡,然後把這種熱情和熱愛傳遞給孩子。

另外,低幼繪本的畫面內容其實是遠遠大於字面內容的,特別是在精讀的時候,我們會帶著小朋友更多地發現畫面,描述畫面,這也是親子閱讀能夠優於純聽力輸入的地方。

翻譯到底要不要?

字面解釋其實會破壞孩子的整體理解力,不要小看孩子的理解力,就算有好多生詞,看著圖畫,聽著大人的描述,孩子基本也都能看懂繪本。

我一直認為盡量不要翻譯,或者少翻譯,用TPR,用圖片,用描述,用情感,都是可以解釋的,或者有時候我會多花一點時間來跟孩子認真的討論一幅畫面,問問她的想法,也都是用簡單的英文交流,或者會在讀玩了以後問孩子幾個相關問題來看她理解了沒有,再做澄清,我覺得都是很好的解釋方法。

但是在小朋友讀的書越來越難,辭彙量越來越大的情況下,我發現很多不用中文解釋的詞,她自己會在語境中使用,但是無法對應上中文,比如imagination,energy等等,所以現在我也會注意翻譯,因為翻譯也是擴充中文辭彙量的過程。

一本書會讀幾遍?

我們讀過的繪本,極少有讀過5遍以下的。早期那些英語書,和她一歲多都中文書一樣,都是每本讀了幾十遍,沒有讀到她能背出來,絕對不會放過我,這大概就是語言敏感期的魔力。也就是在這個讀書讀到背出來的過程里,她的語言能力發展的最快。

過了那個敏感期以後,小朋友就不要背書了,我們家學習基本都是自主行為。不過現在還常常會翻看手機里那些她兩歲出頭背書的視頻,那時候的口齒還沒有現在那麼清楚,但是懵懵懂懂的樣子實在是可愛極了!也是那時候自己硬生生背出來的這些書,讓她養成了整體輸入整體輸出的習慣。

重複讀一本書那麼多遍,會不會很崩潰,我想說,會的,很累,所以有一些重複,我用音頻代替。但重複真的是最好的學習過程,在一次又一次的重複中,強化了許多認知和語言,而每一次重複,也都是新的演繹,每多讀一次,會有新的感受和新的發現,有時候是自己的發現,有時候是孩子的發現,然後再下一次融合進去,慢慢地,這個故事就會成為我們之間的故事,用我們的方式去講述,也會慢慢聽到小朋友的感受和反饋,在重複中做到深入和精讀。

讀繪本還是分級讀物?

我知道大部分書單,大部分家庭,讀分級讀物很多,相比之下,我們家分級讀得佔總體時間很少,這也是我的個人選擇,因為我喜歡繪本裡面廣闊的世界,分級讀物還是學習語言的針對性比較強。當然還因為我們家不能自主閱讀,所以我不急著讀分級讀物,雖然讀過不少系列,但是也是像繪本那樣當故事讀的。

也許讀原版繪本的進步不會那麼明顯,但是我還是想說小小朋友,多讀繪本,享受過程,讀書這件美好的事情,不要因為學習語言而功利化。我希望孩子在享受故事的過程中順便浸潤英語,而不是為了學英語而讀書,因為沒有什麼比跟爸爸媽媽依偎在一起,讀故事感受愛更美好的事情了;如果大一點,有自主閱讀能力,那麼分級讀物雞起來,教學性更強,句型更集中,對phonics的應用鞏固和提高也非常明顯。

從交流習慣到英語思維

我在開頭也寫了,我是非常堅定地要走第二母語路線,也就是說,要像教中文一樣的教英文,如果只讀書,沒有生活環境,怎麼好意思說是第二母語呢?

我們的英語學習了那麼多年,最大的硬傷大概就是第一外語的學習模式沒有培養出英語思維力吧!如果沒有母語式的浸潤在生活中,或許的確是很難培養出英語思維力。

想讓孩子能夠做好一件事,習得某種能力,最好的方式不是灌輸,而是潛移默化。

大膽開口最重要

也許很多家長會對自己有所懷疑,我教的會不會不對,我的發音不夠好聽之類的問題。我在這方面非常能夠安慰自己,首先,啟蒙階段的英語,我說得對的一定遠遠大於錯的。另外一點很重要的就是,大人的語音對小朋友的影響是很小的,她的語音像我么?像她爹么?都有一點點,但真的是一點點,她最像的還是那些幾十遍聽下去的原音!而且有時候,我們在聊天的時候,我會被她強過我的語感震驚到,她複述我跟她說的事情的時候,甚至能組織出聽上去更native的句子,所以說,我完全不擔心自己的英語不夠好會把她教壞。

如果實在不敢開口亂說,可以這樣操作:多運用剛剛讀過的句型和單詞,書里看過的話一定是對的,所以呢,一方面也是強化鞏固,幫助小朋友理解運用,一方面也可以盡量減少自己的錯誤適當看一些生活英語的教材,非常推薦一本美國家庭萬用親子英語,完全按照生活場景來,都是非常簡單的句子,卻的確能讓你知道如何在生活中更好地口語表達。

利用生活大教室

我和小朋友在一起的時間是有限的,一來我不會因為要學英語耽誤帶你玩,二來,英語就是一門語言,既然是語言,就是用來交流生活的,所以生活才是我們最大的教室!

吃飯的時候可以說英語來認識食物,做遊戲的時候可以說英語,去玩耍,去旅行,去做客,甚至教數學教邏輯,生活中沒有什麼不能利用的場景,只要你願意,有時候一些表達不出來名詞,我也會當場拿出手機來查字典告訴小朋友,也不覺得有什麼丟人。

不過說實話,講英語這件事情,有時候還是需要一點點勇氣,我曾經在水族館全程跟女兒說英語被旁邊的小孩子問你們是不是外國人,我只是很淡然地回答說,不,阿姨在教妹妹說英語。但那一張海洋館的年卡,真的教會了苗苗好多!

如果沒有我這樣這樣傻乎乎地執著,就很難看到孩子在生活和遊戲中順便習得了英語吧!

學習效率最大化

可能很多上班族媽媽跟我都有一樣的困惑,下班回家的時間就這麼一點點,怎麼才能有效學習又不耽誤童年玩耍?光羨慕人家全職媽媽是沒有用的,畢竟我需要經濟獨立,所以想要事業雞娃兩手抓,一要咽得下沒時間沒精力這口氣,接納不完美的人設,二就是想辦法效率最大化了,比如我們家的數學思維都用英語教,事半功倍。

苗苗學平面立體圖形及推演,數字及加減法等等很多,都是英語教的,英文教會了以後再教中文,比中文教會了再教英文要容易一點,不過基本上,她對於數字、圖形還有一些邏輯概念的第一思維語言可能是英文,比如Symmetry叫做對稱,我也跟她說過好幾遍,但偶爾她會忘記中文,因為英文說得更多,但我覺得中文強勢肯定是存在的,以後再說幾次她也就記住了。

聽說讀寫慢慢來

我們小時候學英語的時候都已經十幾歲了,所以自然是聽說讀寫一體化,但是對小小朋友來說聽—說—讀—寫,是一個需要去遵循的發展規律。

對照一下我們學習母語就知道了,大量的聽,能聽懂有反饋,然後慢慢開始開口說話,過好幾年,表達無比流利的時候,我們才開始學拼音認字,上了學以後慢慢開始寫字,英語母語的孩子們,也是這樣做的,所以,我們這些在學外語的中國人,為什麼要聽說讀寫一起上,操之過急呢?

聽力輸入不可少

有時候想起來,苗苗進步最快的時候是就是她大量聽原音的時候。一開始接觸英語,連續兩天在旅途中聽了三小時的《five little monkey jumping on the bed》,回家背下了全文,後來經常在睡覺前或者出去玩的車子里聽著看過的繪本故事或者英文歌。

資源那麼多,其實也不能都聽過來,大部分時間,我倒是更喜歡跟她聊天,看她發獃,或者觀察周邊,雞娃要用心,但也不要用力過猛,讓孩子喪失了本來應該有的童年。

所以在聽力選擇上,孩子願意聽固然非常好,如果平時不願意,那麼一周能聽上幾個英語故事也不錯了。另外就是精聽勝於泛聽,一集聽十遍,絕對勝過多聽幾集不同的,而且孩子一天用來學習的時間並不多,現在家長面臨的問題,並不是資源不夠多不夠好,還是太多的資源,如何能有效利用的問題。

自然拼讀別太急

在英語母語國家,基本從四五歲開始,一直到六七歲,上了小學,慢慢完成和鞏固這樣一個自然拼讀的過程,但是一般在啟蒙開展到一定程度後,有一定口語能力的小朋友,也不妨嘗試一下學習phonics,這是口語和書面語之間的橋樑,建立從聽說到讀寫的過渡。

但是我們從34個月開始學習Phonics的Pre階段,現在居然心情好的時候,也能自己讀幾行英語書了,而且在整個過程中,她非常的開心,當時學得很順利,我也開始寫自然拼讀的系列。

但是等我學完了G1,卻發現不願意自主閱讀了,總是纏著父母念,非常理直氣壯地說自己,我又不識字,我還小呢,我看著她不願意的樣子,也就停止了自然拼讀的進程。

但最近,她好像有願意開始自己念書了,而且我發現其實她認識非常多的英文單詞了,也可能是半猜半讀,不過也不是非常穩定,所以我覺得,自然拼讀第一要單詞量累積到位,第二還是要心理年齡到,敏感期到,才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英語老師,但是父母應該只是孩子啟蒙路上的引路人,而不是推動者。我很享受陪著孩子長大的過程,但也時時提醒自己,長大是她自己的事情,學習是她自己的事情。

雞血路上,永遠要記得,我們首先要給孩子的是方法和驅動力。

在早期英語啟蒙這件事情,更多更細節的,可以點開我的目錄看往期文章。或許當你讀完我整個英語啟蒙和繪本推薦的目錄,會感嘆我的付出,但在這個過程中,我收穫的遠遠大於這微不足道的「付出」。看著孩子從牙牙學語到流利表達,每一個小小的腳印都讓我無比驚喜,而我也在這個過程中慢慢地調整心態、摸索模式,希望我們家庭啟蒙的效率和樂趣最大化,同時又在我為人母可承受可持續的強度內。

推薦閱讀:

為什麼單親媽媽會虐待孩子?
深析:陳赫許婧13年愛情1年婚姻就崩盤?|朱身勇
沒有父親的和有一個混蛋父親的人區別是什麼?
大家幫我解答一下我身邊這樣的婆媳關係,我可能是因為懷孕了,腦容量確實不怎麼夠,看看我想的對不對?

TAG:幼兒園 | 家庭 | 英語 | 幼兒 | 啟蒙 | 雙語 | 何超 | 超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