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教育是無痕的
什麼樣的教師屬於好老師?這還真是個不好回答的問題。被評為全國教師楷模,應該是一個好老師了吧?但他們之中的於漪老師卻說:「一輩子做教師,一輩子學做教師。」既然還在「學著做教師」,肯定是因為覺得自己做的還不夠好啊。《好老師是自己找的》是楊茂秀教授的一本教育故事集,在這本書中,楊秀茂從不同的角度思考了「好老師」的特質,並以故事的形式展現給讀者,幫助讀者思考教與學、成長與改變的意義。
一、關注孩子創造特質
兒童與生俱來的創造潛質由三個要素組成:一是辨認整體的本領;二是無畏無休的體驗,三是無偏見。這在兒童平時的生活和學習中能很充分地體現出來。
比如說孩子發現了一個自己感興趣的物品,他總是用力地看著,小心翼翼地將它摸來摸去。他聞它,咬它,拿它去敲擊別的東西,能吃就將它吃下去,不能吃就將它丟的遠遠的,然後再找回來換個方式玩它……他開展著無畏無休的體驗,試圖從整體上認識這個物品是什麼,而且對這些物品是沒有偏見的,無論是一塊黃金或者是一個碎石子,對他來說都是一樣的。
比如說孩子對母語的學習。在學會說話的過程中,他不會單詞的拼寫,不知道基本的語法,更不會書寫文字,他的學習採用的就是整體辨認的辦法。聽到大人在某個環境下經常講某句話,他就會在同樣的環境里也嘗試著去說一說,若被人取笑,他會漸漸明白這句話自己不能說,若被人讚賞,他就會進一步強化同類語言的表達。正是由於這種無畏無休的體驗和對語言本身的無偏見,才使得孩子們能夠從整體上把握語言的規則,在不同的環境和場合準確表達自己。
兒童的這種學習,楊茂秀教授稱之為「全身學習」。他先不做判斷,而是盡量擴張自己體驗的廣度和深度。這樣的一種學習活動和成人是有很大的區別的。楊教授認為,大人在成長的過程中,不是一直在進步。我們學會懼怕、尷尬、不好意思、守規矩,這些都很重要,但在獲得這些同時,往往也失去了怕怕也要試一試的探索精神。
楊教授在書中有這樣一個事例,特別發人深省:有一次進行教師培訓,主講者給每一位參加培訓的教師發了一張A4紙,請他們將這張紙對摺起來,結果99%的學員摺疊的方式是一樣的。當主講者告訴這些教師還有很多種折法的時候,他們有的目瞪口呆,有的搖頭不信,甚至還有的激動地站起來表示其他折法都是不可以的。這個案例讓我們看到了教育那可怕的一面,用現代化工廠標準化、流水線生產出來的產品,每一個成品的品質都是相同的,在同一個教育環境中長大的人,對一些平常的指令、一般概念的了解,也是多麼相似啊。
一個好教師在教育學生的時候,一定會關注到孩子這種「全身學習」的特徵,他不會要求孩子們按照成人的傳統和習慣來進行思考,而是努力呵護孩子們這難得的創造潛質,讓孩子們在學會理性的思維過程中,容納別的可能性。
二、好的教育是無痕的
在走訪學校的時候,看到教師在課堂里聲嘶力竭地講、學生在下面懶洋洋地聽,課後總是會問授課老師一個問題:為什麼不讓學生自己去學呢?老師通常這樣回答:試了,但效率很低,教學進度完不成,沒有辦法,只好自己來講。
對於長期以來都習慣於教師講學生聽的教學來說,教師突然說讓學生主動學,學生當然會不適應,而且這個不適應還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在這個過程中,教學進度當然會慢下來,所謂的「效率」自然也不會搞。教師這裡所說的「效率」是教室上課推進教學進度的效率,並不是學習的效率,如果真的培養出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學習的效率一定會提高很多。追求怎樣的效率,也是教師們應該思考清楚的一件事情。
楊茂秀教授說:「孩子怎麼沒有變成善於學習的人呢?我想,就是因為太多人都處心積慮地想要教他,卻忘了給他自己選擇、自己活動、自己去體驗成功與失敗的機會。」「學習者如果一切都被安排,如何有機會學習安排自己呢?」皮亞傑也說:「把一樣東西交給人家,有時是剝奪那個人自己發現那東西的機會。」好的教育是無痕的,就像一雙合適的鞋,雖然每天穿在自己的腳上,但並不感覺到鞋的存在。
巴西著名的思想家保羅·佛萊爾將教師分為三類:第一類是高高在上提供知識的師長或教練;第二類教師主動參與教與學的活動,把觀念跟觀念的操作帶入學習情境,挑戰學生,要他們做獨立的思考,把教室跟社群之間的互動帶往某一種理想的境界;第三類教師其實像藝術家,小心翼翼在會與不會之間走鋼索的人,跟學生們一起做智性的體操,跟學生們一起玩想像的遊戲,一起做以文學形式為基礎但內容卻無所不包的思考實驗。
按照這樣的劃分,好教師應屬第三類了。好教師應該是一座橋,是一座連接兒童文化與成人文化的橋樑,這個橋樑要從無知到有知,將孩子內在的感知、生理與心靈的需求,與外在的環境、文化的氛圍結合起來,把混沌變成明亮,它不是一種解構,而是一種建構。
楊教授認為:教學這種藝術的最高境界,是老師曉得如何把自己不會的,教到他的學生會,而且學生又會回頭來把他的教師教會;相對地,學生學會的不只是學習,也學會教學,而師生之間共同的特點是:都會在適當時機提出良好的問題。
三、正確對待孩子的錯誤
孩子在學習中,如果遇到對某個問題不理解,教師或者家長反覆講了多次,孩子就是不能接受,這個時候家長或者教師該怎麼辦?
楊茂秀在書中講了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天他到朋友家中去,正好看見朋友在教自己的孩子做數學練習。9+9=?孩子回答是17,家長讓孩子做了很多次,孩子依然堅持17這個答案。搞的家長很不開心,說出了「算不對就不給吃飯」之類的賭氣話。在楊教師圓場,並將飯吃了之後,楊教授問孩子是怎樣想到17這個答案的,孩子回答說:我想8+8=16,那麼9+9應該等於17啊。因為9比8大1,17也比16大1啊。
儘管孩子的答案是錯誤的,但在得到這個答案的過程中,孩子所呈現出來的思考歷程,比答案本身更有意義,它反映出了孩子在這個階段的思維水平和特點。作為家長或者教師,不能僅僅滿足於做「判官」,通過簡單的對和錯來評判孩子的努力。大人有責任去努力了解孩子的思維過程,去跟小孩做合作思維活動的反省、做同情的了解。
許多錯誤出現的時候,家長和教師要看情況決定要不要介入指正。有的錯誤需要當場指正,但是有時候時間和環境本身會給犯錯的人空間,這時要設法讓孩子自己去體會,自己去發現,這種過程常常含藏著學會學習的智慧。而當場的指正、及時的介入與規約,有時候會給小孩深刻的挫折之感,失去自己獲得知識的快樂。
美國科學史方面的重要人物威廉·詹姆斯認為,人在接受新的概念、新的想法的時候,常常會經歷四個階段:第一階段,一聽到跟自己的想法不同或從來沒聽過的,會說「聽不懂、不了解。」第二階段,經過一段時間,可能會改口說:「有意義,聽得懂,但是是錯誤的。」第三階段,「不錯、有意義、但不重要。」第四階段,「對、有意義、而且很重要,但是我老早就知道了。」
仔細想想,這樣四階段的劃分還是很有道理的。同時也說明一件事情:人們接受新事物、新概念是需要過程、需要時間的。一個非常簡單的概念,在建立的時候,常常要歷經無數次的反覆和推研,要很多人參與其中並相互啟發和借鑒,才最終使得這一概念逐漸得以明晰。將這一看起來非常簡單的概念直接告訴給學生,學生是不會立刻理解的,他也需要經歷上述的四個階段,甚至需要經過一段時間的錯誤理解,才最後建立科學的概念的。
好老師是有耐心教師。他能夠可以看得出自己認為簡單的東西,在建立的過程中曾經有相當多的困難歷程,是許多人認真投入、甚至用去畢生的精力探尋的結果,其中有歡樂,有苦悶,更有錯誤的經歷和失敗的教訓。他能夠看得出,讓學生立刻就獲得對一個概念的正確理解是不現實的,學生會產生類似當年概念發現時的各種錯誤。
錯誤是進步的機會,學習的過程就是修正的過程;人的行為是沒有標準的,只有比較好,沒有最好。教師的耐心,有可能使得錯誤變成美麗。
四、教師要做故事大王
還記得南方黑芝麻糊的那個經典電視廣告嗎?
黃昏。一條麻石小巷,挑擔的母女走進幽深的陋巷,伴隨著木履聲、叫賣聲和民謠似的音樂,出現了一個畫外音:「小時候,一聽見芝麻糊的叫賣聲,我就再也坐不住了……。」小男孩搓著小手,神情迫不及待,疊出大鍋里那濃稠的芝麻糊滾騰。小男孩大模大樣地將碗舔得乾乾淨淨,小姑娘捂著嘴笑。賣芝麻糊的母親愛憐地又給他添上一勺,輕輕抹去他臉上的殘糊。小男孩抬起頭,露出羞澀的感激。這時,又一句畫外音響起:「一股濃香,一縷溫暖。」
就是上面這個故事,讓我記住了南方黑芝麻糊,將親情、溫暖這些辭彙與其建立起了關聯。買東西的人買的不只是東西,更是那個東西伴隨的故事。教師不也是如此嗎?如果將教師看作是「買東西」的,那教師所行銷的,一定不是知識本身,而是理解這些知識的思維路徑和認知方式,是觀念,是價值系統,是成長的機制。羅素說:「教師的工作基本上屬於表演業,他要用戲劇和故事說演的方式,將知識和智能呈現出來。這種工作,要有很多時間做預備,做鍛煉,教學的現場乃是開花結果的現場,許多辛苦,都是在教室外面經歷的。」
帶幼兒的家長,都有這樣的體會,當孩子哭鬧的時候,給他講一個故事,就能夠使其平靜下來。故事其實是最能安慰人的。不光是幼兒,青年學生,甚至是成年人、老人,也常常被精彩的故事所吸引,並從中獲得生活的智慧。記得80年代初期,單田芳恢復說書的那段日子裡,一到了那半個小時的廣播時間,大街小巷都是他的聲音。我當時在讀高中,常常就是蹲在學校操場的廣播前面,一邊聽著他講故事,一邊吃午飯的。
楊教授認為,整個世界就像一棵故事樹,而我們每個人都是故事人。故事人說故事,就是在樹上摘折一片葉子下來而已。說故事的人,其實是一個勇於面對自己的人。我們說閱讀,不管你讀什麼,基本上,一定都是同時在閱讀自己。
好教師,應該是一個會說故事的教師。教育從業人員,需要一些故事,將他的童年經驗整合起來,作為他從事教學、關懷倫理的基礎。如果在教學中,一點故事都沒有,那學習一定很緩慢、很蒼白。
《好教師是自己找的》 楊茂秀/著 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 2011.3
推薦閱讀:
※北張舊事
※最全英國留學簽證材料清單
※如何看待男子挑戰義務教育自己培養女兒11年 的新聞?
※人際關係專題(二) 細談師生關係
※孩子的「智力」受遺傳影響有多大?智力真需要「拼爹媽」嗎
TAG: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