熒屏婚戀節目勿忘審美精神
一石激起千層浪。廣電總局下發《關於進一步規範婚戀交友類電視節目的管理通知》,決心整飭那些傳播錯誤價值觀、背離中華民族倫理道德準則的庸俗節目,眾望所歸,深得民心。
一段時間裡,好幾家電視台相互攀比、競相效尤,一窩蜂地爭辦婚戀交友類電視節目。他們以「社會需求」為幌子,私下裡心照不宣地在「爭奪收視率」。因為收視率既可表明「觀眾歡迎」,又可帶來可觀的廣告收入,何樂不為呢?是的,社會有大男剩女,人類需婚戀交友,開辦這類節目有「社會需求」本沒有錯,但不問價值取向、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而一味追求「收視率」,卻大錯特錯。其一,現今普遍採用的唯一的一家公司的收視率統計究竟具有多大的代表性、權威性和科學性?本身就很值得懷疑。泱泱大國,13億之眾,區區5000戶抽樣,其中,全國政協文藝界委員、出席近期全國中小學生文藝會演的200餘位負責藝教的學校領隊中,則無一人被抽樣調查。這既排除了最了解文藝界實情且具有參政議政權的全國政協文藝界委員的話語權,又剝奪了教育戰線第一線的最了解廣大青少年審美需求的教育工作者的發言權!一味追求這樣的「收視率」,能真正代表民心民意嗎?如能在全國工農兵學商和知識分子、幹部中精心抽選各階層各地區真正有代表性的萬戶調查統計收視率,或許才能真正具有代表性。否則,時下這種唯一的收視率統計,難免會有許多戶抽樣只代表同一種聲音的情況混跡其間。其二,「收視率」與「收視質量」還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前者並不等同於後者。在中國電視藝術發展史上,曾出現過像《秋白之死》、《南行記》這樣的極具審美價值的作品,播出時收視率並不很高,但在有限的收視群體里反映出的收視質量卻很高——得到了難得的思想認識啟迪和審美鑒賞享受,尤其是在經歷了歷史和人民的檢驗之後,作為藝術精品還可以反覆播出並滾雪球似的不斷贏得越來越多的一代又一代觀眾的喜愛。這樣的優秀作品,如果急功近利地看,也可能一時收視率不高;但從長遠看,歷史和人民會認定其收視質量很高。所以,藝術從來不容急功近利,從忽視收視率的極端又走向一味追求收視率的另一極端,都是喪失文化自覺陷入文化盲目的病症。
而熒屏婚戀交友類節目之所以呈現庸俗化傾向,重要緣由之一正在於一味追求「收視率」,忘卻了電視工作者的社會責任和必備的審美精神。伴隨著科學技術的高速發展,人類物質生活水平極大提高,但卻出現了引人注目的精神滑坡、道德滑坡現象。因此,人類要高度重視文化「軟實力」在堅守精神家園、防止道德滑坡、構建和諧社會中的重要作用。在我國,面對市場經濟,在一切社會文化活動包括電視婚戀交友類節目製作中,理應自覺注入審美精神,引領人們從藝術鑒賞中觀照人生,領悟人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婚戀觀,陶冶情操,升華境界,追求真善美;而萬勿排斥審美精神,一味功利化、媚俗化,以視聽感官生理上的刺激感沖淡乃至取代藝術本應給人的精神美感,杜絕假惡丑。須知,文化包括電視文化節目在內猶如一座寶塔,盛世包容,凡是能夠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精神需求而又不超越中華民族歷來倡導的倫理道德底線的,都有一席位置,愈多樣愈豐富愈繁榮;但塔尖,理應推舉出那些代表著人類較高歷史思維和審美思維成果和諧統一的優秀作品。因為正是這些作品,在引領著人們的精神航程,在促進人自身的自由而全面的發展。我們切勿讓「收視率」這隻「看不見的手」,把本應在塔尖的優秀作品拖至塔座甚至擠出了塔身,而把本來只有資格位居塔座尚需提升的作品強行推至塔尖!
總而言之,呼籲熒屏婚戀交友節目切勿忘卻審美精神,因為審美對於人的精神自由和人性的健全來說,都是不可或缺的。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