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涇浜到底在哪裡?【圖文】
洋涇浜在縣城北,是英法兩租界的分界,原為通往黃浦的港河,少見於史志。1915年租界當局填河拆橋築路,洋涇浜從此消失,取而代之為愛多亞路(今延安東路)。圖為舊時洋涇浜。
清末的上海,頗似江南水城,是小橋流水的水鄉澤國。人們習稱的洋涇浜應為「西洋涇浜」(浦東有「東洋涇浜」)。圖為洋涇浜東段,浜北(左側)為松江路,浜南(右側)為孔子路。
一條洋涇浜把上海劃分成南市和北市、傳統和現代的兩道風景。一邊是飛檐翅角的秦磚漢瓦,一邊是方正規嚴的東印度公司式的殖民地大班建築。圖為洋涇浜東段,租界開發為西式建築區。
最初的上海,按上海道台和英國領事的意見,為防華洋間生事,採用「華洋分居」的辦法。洋涇浜以北,只准上海原住民在把土地租給洋人之前暫時留住,後來,華人只可白天入北市貿易,晚上必須回城(南市),連傭人也不得與洋人同住。一條洋涇浜,把「夷性犬羊」的西洋人和「生性刁滑」的上海人隔離開來,這是統治當局的如意算盤。圖為洋涇浜西段,保留華人居住區。
近百年來,「洋涇浜」在上海歷史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記,它已超越了一個地理名詞的含義,在許多方面成為近代上海中西文化交融的象徵。圖為洋涇浜入黃浦江口的法國碼頭。
在中國一個世紀的動蕩中,上海租界成了「國中之國」,每每靠外國列強的勢力保持社會安定。久而久之,租界里的國人養成了依賴習慣,將許多權利拱手相讓。這既是對當時政府的失望,也是出於對外國列強的無奈。圖為法國國慶日,洋涇浜上的彩旗。
洋涇浜地區初期,是一片「棚戶區」,有商號25家,僑民100多人。1849年,沿外灘建起第一批磚木建築,這裡的竹草棚才陸續拆除。圖為1893年,租界50周年時在洋涇浜上搭建的「凱旋門」。
1854年7月,英法美三方修改了《土地章程》。英國商人根據章程規定的特權,組成了工部局。從此外國人在租界享有市政自治權。圖為1938年英法租界在愛多亞路為遇害警察舉行葬禮遊行。
在「華洋分居」的年代,租界內的人口很少。據統計,1844年外僑僅50人,至1851年發展到265人。這些僑民主要是商人。圖為金陵東路(法大馬路)44號溪口路(朱葆三路)口安樂也理髮廳。
1853年,洋涇浜以北的租界里,僅有500名中國人。 歡迎進入還舊樓主個人圖書館>>>
推薦閱讀:
※?中國體操比出史上最差戰績,原因在哪兒?
※冰箱、電視擺在哪兒才最開運
※比起隆美爾,古德里安差在哪?為何他不是德軍二十七元帥之一?
※男人在哪三個階段需警惕婚變
※窮人與富人的差距在哪些?主要看四個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