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血管的基本生理和病理基礎 — 佟小光
佟小光 南開大學附屬環湖醫院神經外科
天津市神經外科研究所 顯微神經外科實驗室
腦血管的基本生理和病理基礎
Chapters1
腦血管是人體最複雜、最堅韌、最大的器官,其總面積超越皮膚;其病理生理學變化遠沒有研究清楚。
1.腦?管的結構特點:
以往人們對血管壁的研究少於對血液本身的研究,因為血液本身與血管壁是相互作用的。其中淋巴細胞和體液免疫對血管壁的維護非常重要;
根據2015年年Gray』s Anatomy的論述,血管整體上分為三部分:外膜、內外彈力層之間的基質結構、內皮及內皮下結構;所以,過去講的血管分幾層的概念已經過時,現在更強調根據功能去研究結構。
外膜和中層已經明確的存在:神經纖維、滋養動脈、滋養靜脈和淋巴管;存在這些結構意味著外膜和中層已經是獨立新陳代謝的結構;外膜和中膜主要是維持血管的彈力和滋養內層,所以整個血管是一體的,外膜和中膜的硬化和斷裂,直接影響內層的結構。
顱內血管由於顱骨的保護和獨特的腦脊液和蛛?網膜下腔結構,外膜和中膜都比較薄弱, 但可以保證高流量供血,而且不容易受外界影響;與全身其它部位血管比較,容易受損後出血和發生顱內動脈瘤。高血壓容易損傷血管的中層,一旦中層出現斷裂、變薄,直接影響整個血管的營養和堅固程度,所以高血壓一直被認為是腦卒中的首要因素之一。
外膜和中層內存在微小的動脈、靜脈和淋巴,說明顱內微循環和神經調控的作用,微循環的代謝變化直接影響著血管質地。淋巴系統的存在說明了免疫的作用;免疫系統出問題一定會波及到腦血管的論述是有道理的。所以,對於年輕患者,尤其要注意免疫系統疾患對於腦血管的影響,有時即使各項免疫檢驗指標正常,但仍難以完全排除免疫系統損傷引起的腦血管變化。低齡患者的顱內支架植入後閉塞率很高的原因,可能與免疫因素有關。血管的中層和外層存在神經纖維,說明血管的神經調控問題非常重要,交感和副交感神經系統,即所謂內環境的穩定的標誌就是血壓和呼吸的平穩。
所以,對於所有的血管能夠根據功能分成三部分,但具體的結構差異很大。顳淺動脈就是外周的肌性動脈,存在明確的三層關係和滋養血管,在手術中經常發現:顳淺動脈分層, 內膜粗糙,在處理這樣的吻合時已定要保持全層的對位縫合,否則,遠期會出現吻合口的動脈瘤;如果動脈的滋養血管消失,顳淺動脈的分層消失,動脈變薄,此時內皮已經明顯損傷, 吻合前一定檢查該動脈是否有足夠的血流,同時術中注意內層的對位縫合,因為內皮消失後,非常容易形成吻合口血栓,即使術前的抗血小板準備足夠,也很難避免術後閉塞;如果動脈硬化變薄嚴重,血流量減少,建議放棄。
2.微循環的重要性:
微循環是整個全身代謝的整體表現,微循環的好壞關係到血管壁的滋養和維護。
2015版Gray』s Anatomy對於腦血管的描述(翻譯無刪改):
腦動脈的主要分支位於蛛網膜下腔,分布於腦的表面最外層薄層腦膜細(meningealcell);通常是一層,相鄰的腦膜細胞通過橋粒(desmosome)或腔隙(gapjunction)連接;這些動脈有平滑肌層和明顯的彈力層;腦表面的靜脈壁很薄;表面的平滑肌層經常不不連續。其表面也有單層的腦膜細胞(meningeal cell)。隨著動脈進入軟腦膜下,進入腦組織,失去彈力層,腦皮層和白質只含有小動脈、小靜脈和毛細血管。唯一的例外是基底節的粗大的穿通動脈,許多小動脈保留了彈力層和後的平滑肌間質。隨著年齡的增?,血管旁間隙逐漸擴展;皮層和白質內的小動脈、小靜脈很容易分清,因為小動脈包繞平滑肌,而靜脈腔大?壁薄。
腦的毛細血管就是血腦屏障的所在,內皮細胞靠緊密聯結(tight junction)緻密排列;內皮細胞漿內含有胞飲小囊(pinocytotic vesicles); 細胞被基底膜包繞,基底膜(basallamina)由內皮細胞和膠質細胞融合而成。周細胞(pericyte)被基底膜完全包繞,出現在毛細血管的全層。
血管周圍巨噬細胞(Macrophage)附著在毛細血管外壁和其它血管的間隙。這些細胞在外形上與皮層小膠質細胞(parenchymal microglia)有明顯的區別,但這些巨噬細胞仍然是單核細胞起源的。一薄層腦膜細胞(meningeal cell)來源於軟腦膜圍繞著小動脈,到在毛細血管水平消失;
由上所述,腦動脈的中層很薄,小動脈和毛細?血管有腦膜來源的外膜和基底膜,與巨噬細胞與其關係密切。
3.Willis環- 腦血流獨特的供血方式:
腦血流由雙側頸內動脈和椎動脈輸送進入顱內,第一步就是減輕血流的衝擊力量,為此在頸動脈分叉部位專門設有壓力感受器,反饋調節血壓和心率;海綿竇就像三峽一樣,降低血流壓力,靠層流和搏動將血流內的障礙物貼壁、沉澱;海綿竇是個三維的螺旋結構,將搏動、壓力很高的血流,變成平緩、穩定的腦血流;所以海綿竇段頸內動脈經常出現巨大的動脈瘤,長期的搏動性衝擊,使動脈瘤不斷變大;隨著海綿竇動脈瘤體積的變大,供給顱內的血流壓力逐漸減低,有利於側枝代償的發展;所以,Sekhar曾經說過:「體積超過3厘米的巨大海綿竇段動脈瘤,只要患者沒有缺血癥狀,都可以直接閉塞」;還有部分人群,海綿竇內頸內動脈很短、而且曲度很低,減壓的作用不不明顯,大量搏動性的血流直接進入顱內,造成頸內動脈眼動脈段附近的各種動脈瘤;大家在做DSA腦?血管造影時,稍加留意,就可以發現這些解剖特點,可以通過密網支架等在薄弱處(膨出部位)減少血流的衝擊。
椎動脈也是一樣需要經過彎曲的V3段進入顱內,最原始的椎基底動脈在非直立行走的其它哺乳動物體內,壓力很低;由於人直立行走,需要更高壓力和流量的供血,所以,椎基底的夾層動脈瘤發生率很高。
Willis 環是進化的奇蹟,從頸動脈系統、椎基底動脈系統進入的血流,圍繞海綿竇形成了一個類似的環路,這個環路的解剖差異是判斷患者預後的重要指標。可以想像:大量的血液進?willis環後,血流通過細小的穿通動脈向深部供血,部分血流通過大腦前、中、後動脈 向皮層供血。這是一套垂直的壓力體系,深部的灰質核團需要大量的供血,在大腦的進化過程中,這些灰質核團與內囊等重要結構保留了類似於體動脈的血管壁結構,優勢在於肌性動脈高壓力供血;缺點在於容易受高血壓影響出現管壁的硬化、出現狹窄閉塞(腔隙性梗死) 和出血。這些深穿支維持著自己獨特的走行方式,一旦改變血管走形或逆向血流時,經常出現血流不暢。所以大腦中動脈M1的動脈瘤、頸內動脈分叉部位的動脈瘤塑形時,可能容易保持遠端供血,但常出現基底節梗死;如果大腦中動脈M1巨大動脈瘤,阻斷M1起始部,即使遠端逆向搭橋血流足夠,也容易出現基底節梗死;深部核團的作用遠遠重要於大腦皮層,一旦出現血流不足,壓力減低,腦?血流優先保證深部核團供血;出現皮層分水嶺梗死;一旦分水嶺梗死伴發深部的局限的梗死,說明該側的整個大腦中動脈血流嚴重不足。
最好的bypass方式是在willis環層次上調整血流:把整個腦血流分為深部供血和皮層供血;如果willis發育好,側枝發達,完全可以閉塞動脈,不用bypass;如果深部供血可以代償,但皮層血流不足,可以選擇低流量bypass,目的只是補充些皮層血流;如果willis環發育很差,深部供血沒有保證,皮層缺血很嚴重,必須採取高流量bypass,高流量不僅是供血範圍,更重要的是壓力,這個壓力是壓力差,首先是缺?血嚴重,壓力很低,其次才是高流bypass;很多高流量bypass只是片狀的皮層支顯影,而未見向willis環的延伸,這樣的高流量通常可以被雙顳淺動脈動脈bypass取代;現在的MRA與CTA可以觀察整個willis環的全貌,與DSA相互補充,可以更合理地選擇bypass方式;腦?血管bypass的目的不是冒險追求所謂的「治癒」,而是保證安全和血供。
在複合手術時代,bypass?方式更加微創和精確,而不是千篇一律追求難度;近年來, 我們逐漸地減少了很多高流量bypass,越來越充分地利用willis環代償,減少了手術併發症,加深了對缺血性腦血管病外科治療的理解。
在腦血管bypass技術發展過程中,對willis環理解和研究的越仔細,對深淺部血流分析的越準確,bypass的方式和效果才能越理想。我們不能過分迷信所謂的腦灌注檢測結果,
?而是充分結合患者的癥狀、MRI影像、MRA及CTA腦?血流全貌、DSA分導造影(時相)、最後結合一些腦灌注檢查,做出合理的決定。
小結:
1.對於血管來說,顱內外搭橋的血管斷層有明顯的不同,但在內皮水平是一致的;如果二者的厚薄不同,盡量保持內皮的對位;因為沒有滋養血管,盡量全層縫合緊密,不留下缺口和薄弱點。
2.由於顱內的動脈的獨特結構,中層薄弱,受神經調控作用?,術後血壓控制非常重要。基底節區動脈動脈硬化後,彈力層變薄,缺乏滋養,容易出血和閉塞。
3.抗血小板藥物作用有限;阿司匹林不但抗血小板,而且維護免疫系統;
4.在做各種bypass手術之前,必須仔細分析腦血流的現狀、深部與皮層供血的差異、明確代償血流的來源,根據需要決定手術方式。
推薦閱讀:
※它比燕麥控糖效果還要好,每天吃一點還能降三高,保護心腦血管!
※夏季,心腦血管患者高危期!謹記「4少3多」,安然度夏,少生病
※腦血管意外的康復【 感覺障礙的訓練】
※腦血管意外
※防治心腦血管病,就用這兩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