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第一節 如何從楷書過渡到行書

第一節 如何從楷書過渡到行書 行書是介於楷書和草書之間的一種書體。唐代書法家張旭在《書斷》中說:「行書,乃正書(楷書)之小偽,務從簡易、相間流行,故謂之行書。」這說明了行書簡便易認,而且書寫起來流暢而明快。因此,無論在實用範疇還是在藝術領域,行書都是很受人歡迎的一種書體。我們知道,行書的筆畫和結體形態是變化多端的,而且帶有一定的隨意性。據其「簡易」程度的不同,我們將行書中寫得比較規整、相近於楷書的叫做「行楷」;寫得比較放縱、相近於草書的叫做「行草」o由於粉筆書法的實用性需要,我們這裡主要介紹「行楷」書體及其寫法。 行書同楷書相比有明顯的流動感,這是由於書寫的快捷、筆畫的牽絲縈帶而導致的結果。這也正是行書自身的特點。一般,楷書行筆較慢而穩健,粉筆接觸黑板的力度和行筆的速度均變化不大,而且各個筆畫都不連接,只是筆斷意連;而行書書寫迅速、輕盈,行筆的輕重和快慢變化較大,並且筆畫連帶明顯、流利多姿。在筆畫的形態上,楷書多方折、凝重,呼應含蓄、節奏感弱;行書多圓轉、活潑,縈帶顯露、韻律感強,在結體字形上,楷書多端莊平正、整齊劃一,行書則奇正多姿、錯落有致。了解行書的這些特點,是寫好粉筆行書的重要門徑。 通過上文分析可知,楷書和行書是相比較而存在的。從實用書寫角度看,行書是在楷書的點畫、運筆、結體的基礎上變化而成的(但決不是楷書筆畫的簡單連帶,而有其自身的書寫規律)。有人認為,楷書書寫要求嚴,用得少,不如直接學行書痛快。在他們看來,好像行書是「潦草字」,一開始便能「自由」書寫,甚至可以隨意亂畫,這是明顯不對的。古人認為「楷如立、行如行、草若奔」。意思是說楷書如人站立,行書如人行走,草書如人奔跑。不能站立,何以行走呢?因此,學習行書之前,要練就一定的楷書功底,比如運筆的熟練,結體的工穩,筆畫間的呼應等。 另有一些學書法的人在千姿百態,富有變化的行書線條面前無所適從,即使想學也不知從何人手,於是認為行書太難!的確,對於缺乏規範和嚴格訓練的學習者采說,他們平時寫的所謂行書(或稱「自由體」),只不過是東拼西湊而已,或受師長影響,或與同學相似,或從報刊雜誌、廣告招貼中不完整地「剽學」。因此,有了一定的楷書基礎之後,如何過渡到行書的學習是一個重要的問題。 既然行書與楷書相互聯繫,而且在某種程度上,我們還可以把楷書看成是行書的基礎,那麼楷書的運筆方法、筆畫形態、結體的基本規律就能靈活地應用到行書中。然而,行書與楷書又有實質性區別,這種區別就體現在是否「牽絲縈帶、流暢便利」上。也就是說,行書也有相應的字法,而且同一字的行書往往有多種寫法,但這些寫法一經約定俗成,便具有相對的穩定性。因此,我們在眾多的行書體中總結出從楷書過渡到行書的一般規律。一是在部分楷書筆畫的基礎上增加「鉤、挑」兩個「附件」(這是由於行書出鋒快而引起的);二是將楷書的某些筆畫減省,以至改換少數楷書字的筆順(這是出於牽絲縈帶的需要)三是將楷書的方折筆畫寫得圓轉些(也是為了便於牽絲縈帶),或以點替代楷書的某些筆畫。 請看下面的楷行書對照書寫圖例。 一、加鉤加挑

二、減省筆畫、改換筆順

三、圓轉與替代

以上三條規律都以行書的牽絲縈帶、流暢簡便為中心。「牽絲」在行書中是不可或缺的。顧名思義,「牽絲」是連接兩個基本筆畫間很細的線條,它是由收筆出鋒/頃勢帶出的,切不能強行描出,喧賓奪主。也就是說,基本筆畫要粗,牽絲要細(也可無),才能使主筆突出,層次分明,使整個字有變化、有韻律。另外,牽絲不要太多、太亂,以免分不清主次。至於在什麼地方該牽絲、什麼地方不該牽絲,要從大量的臨習中總結,不可盲目造次
推薦閱讀:

真草隸篆行書李白《將進酒》語句
王羲之行書集字古詩(一、五言古詩15首)(七言古詩21首)
行書的筆法
蘇軾書行書《洞庭春色賦》真跡欣賞
行書27種基本運筆筆法

TAG:行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