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經典閱讀
文化經典閱讀
板塊精練
《論語》
1.閱讀下面《論語》選段,回答問題。
子貢曰:「君子亦有惡wù乎?」子曰:「有惡。惡稱人之惡者,惡居下流而訕(譏笑;詆毀;誹謗)上者,惡勇而無禮者,惡果敢而窒①者。」曰:「賜也亦有惡乎?」「惡徼②以為知者,惡不孫以為勇者,惡訐jié以為直者。」 (《論語·陽貨》)
【注】 ①窒:阻塞不通,此指頑固不化。②徼jiāo:抄襲,竊取。
訐jié:揭發別人的隱私或攻擊別人的短處。
(1)下列有關文章內容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惡稱人之惡者」是指厭惡宣揚別人壞處的人。
B.「惡居下流而訕上者」是指厭惡處在下位而討好地位在他以上的人。
C.孔子批評了不符合道德禮教的行為。
D.子貢討厭揭發別人的短處還自認為直率的人。
【解析】分析內容需要正確理解語句的意思(實際上跟翻譯有關)。 「訕」的釋譯是「譏笑」、「毀謗」,而非討好。「惡居下流而訕上者」意思不是「厭惡處在下位而討好地位在他以上的人」,而是「厭惡處在下位而毀謗上級的人」。
【參考答案】B
(2)結合以上選段談到的「勇」,分析下面選段關於「勇」的思想。
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義以為上,君子有勇而無義為亂,小人有勇而無義為盜。」
【解析】歸類研讀:孔子談「勇」。結合以上選段談到的「勇」,有兩點:惡勇而無禮者、惡不孫以為勇者。談到勇和和禮的關係、勇和性格的關係。下面語段中對勇的的理解是強調勇和義的關係。如果從「參考答案」來看,似乎跟以上選段無關。
【參考答案】孔子主張「勇」應該用「義」來規範。君子沒有「義」就會犯上作亂;小人沒有「義」就會去做盜賊。
【參考譯文】子貢說:「君子也有厭惡的事嗎?」孔子說:「有。厭惡宣揚別人缺點的人,厭惡居下位毀謗上級的人,厭惡勇敢卻不懂禮節的人,厭惡固執而不通情理的人。」孔子說:「賜啊,你也有厭惡的事嗎?」子貢說:「我厭惡剽竊卻把它當作聰明的人,厭惡不謙遜卻把它當作勇敢的人,厭惡揭發別人的隱私卻把它當作直率的人。」
【參考譯文】(2)子路說:「君子崇尚勇敢嗎?」孔子答道:「君子以義作為最高尚的品德,君子有勇無義就會作亂,小人有勇無義就會偷盜。」
2.閱讀下面《論語》選段,回答問題。
曾子有疾,孟敬子問之。曾子言曰:「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貴乎道者三:動容貌,斯遠暴慢①矣;正顏色,斯近信矣;出辭氣,斯遠鄙倍②矣。籩豆③之事,則有司存。」(《論語·泰伯篇第八》)
【注】 ①暴慢:粗暴、懈怠不敬。②鄙倍:鄙,淺薄;「倍」同「背」,背理。③籩豆:都是古代祭祀典禮中的用具。
(1)下列各項中,對上面選段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曾子告訴孟敬子「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是要勸他好好聽自己的話。
B.曾子教導孟敬子執政者應當重視的是道,而非那些「籩豆」之類的細枝末節。
C.孟敬子去看望曾子,曾子叮囑他說話要有善意,讓那些主管事務的官吏去管祭祀的事情。
D.曾子希望執政者嚴肅自己的容貌,端莊自己的臉色,恰當地用詞以及注意說話時的語氣聲調。
【解析】沒有叮囑孟敬子說話要有善意並讓那些主管事務的官吏去管祭祀的事情。
【參考答案】C
(2)孔子曾講過「君子有九思」,其中「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論語·季氏》),說的也是處世待人要注意的問題,結合上面的選段,請簡要說明你對「動容貌」「正顏色」「出辭氣」的理解。
【解析】理解字面義,再理解蘊含的道理、孔子的思想態度價值觀(深層含義)。孔子強調的是為人處世方面要看重自己的形象、道德、態度等,也就是強調「自省」(或「省己」)、自覺。或是說
【參考答案】孔子告誡弟子「臉色,考慮溫和了嗎;姿態,考慮恭敬了嗎;說話,考慮忠誠老實了嗎;做事,考慮嚴肅認真了嗎」,子思告誡孟敬子「使自己的容貌嚴肅,使自己的臉色端莊,恰當用辭注意語氣」,//說的都是處世待人的道理。畢竟,做到這些,可以避免粗暴無禮,可以接近誠信,可以避免淺薄與錯誤。
【參考譯文】曾子有病,孟敬子去看望他。曾子說:「鳥快死了,它的叫聲是悲哀的;人快死了,他說的話是善意的。在上位的人所重視的道有三個方面:使自己的容貌嚴肅,這樣可以避免粗暴無禮;使自己的臉色端莊,這樣就能接近誠信;恰當用辭注意語氣,這樣就可以避免淺薄與錯誤。至於祭祀禮儀中的細節,自有主管人員關心。」
【參考譯文】(2)「做一個君子,要考慮九個方面」「說話處事時,要老想著自己的臉色不要冰冷地板著,任何時候臉色都要溫和才是;要考慮到自己的態度是否恭謹,不論貴賤,自己的態度都得恭敬。
歸類研讀:
3.閱讀下面的《論語》選段,回答問題。
子貢問曰:「何如斯可謂之士矣?」子曰:「行已有恥,使於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
曰:「敢問其次。」曰:「宗族稱孝焉,鄉黨稱弟焉。」曰:「敢問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硜硜①然小人哉!抑亦可以為次矣。」曰:「今之從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②,何足算也?」(《論語·子路》)
【注】 ①硜硜(kēng):淺薄固執的樣子。②斗筲之人:指器量狹小的人。斗,古代量器名;筲,竹筐,容量不大。斗、筲喻度量的狹小。
(1)下列對上面選段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孔子認為,真正的「士」,是能夠在行為上雖曾有令其羞恥之處,但當他出使各國時,能不負君王使命的人。
B.關於士的標準,孔子把它分為三個層次,「言必信,行必果」是屬最後一個層次的。
C.孔子認為不問黑白,一味講信用,只知貫徹自己言行的人,只是小人罷了。
D.對當朝的執政諸公的言行,孔子頗為鄙視、不屑,認為他們連小人也比不上。
【解析】「行已有恥」是指用羞恥之心約束自己的行動。
【參考答案】A
(2)孔子還說:「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這與上文對「信」的表達是否矛盾?結合上面選段,簡要說明你對孔子「信」的理解。
【參考答案】不矛盾。孔子的「信」即守信、講信用。「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強調的是「信」對人的重要性。但他並不是片面無條件地推崇「信」,而是說要懂得在不違背道義的前提下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變通。
【參考譯文】子貢問道:「怎樣才可以叫做士?」孔子說:「自己在做事時有知恥之心,出使外國各方,能夠完
子貢說:「請問次一等的呢?」孔子說:「宗族中的人稱讚他孝順父母,鄉黨們稱他尊敬兄長。」子貢又問:「請問再次一等的呢?」孔子說:「說到一定做到,做事一定堅持到底,不問是非地固執己見,那是小人啊。但也可以說是再次一等的士了。」子貢說:「現在的執政者,您看怎麼樣?」孔子說:「唉!這些器量狹小的人,哪裡能數得上呢?」
【參考譯文】(2)孔子說:「人無信譽,不知能幹什麼?」
歸類研讀:士
4.閱讀下面《論語》選段,回答問題。
有子曰:「禮①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 (《論語·學而》)
【注】 ①禮:在春秋時代,「禮」泛指奴隸社會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規範。這裡的「禮」,既指「周禮」中的禮節、儀式,也指人們的道德規範。
(1)下列對上面選段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有子提出「禮之用,和為貴」,意思就是說,禮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實現「和」。儒家思想是十分強調「禮」的,而「禮」的運用,又以和睦為貴。
B.選段中的「小大由之」,是總結上文。這裡的「由之」是「遵循這個原則」的意思;儒家認為:「禮」是為了「和」,「和」最重要,凡事都要講和諧。
C.儒家既強調「禮」的運用以「和」為貴,又指出不能為「和」而「和」,要以「禮」節制之,可見孔子提倡的「和」並不是無原則的調和。
D.「和」是儒家所特別倡導的倫理、政治和社會原則。儒學「禮之用,和為貴」的思想,表明「禮」的最高境界和最高目標,就是創造人與人之間的和諧乃至全社會的和諧。
【解析】「凡事都要講和諧」與下文的主張相違背。
【參考答案】B
(2)孔子也曾說過「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請結合上面的選段,簡要說說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參考答案】君子在人際交往中能與別人保持和諧的關係,但對事情的看法卻不盲目附和;而小人習慣於迎合別人的心理,附和別人的言論,不講求原則,但在內心深處卻並不抱有一種和諧友善的態度。「同而不和」不可能導致真正的和諧,只有「和而不同」才是正確的致「和」之道。(言之有理即可)
【參考譯文】有子說:「禮的應用,以和諧為貴。古代賢王治國的方法,可貴之處就在於此,小事大事,都遵循這個原則。如果有的地方行不通,只知道為和諧而和諧,不用禮節來調節約束,那也是不可以的。」
【參考譯文】(2)「君子講求和諧而不同流合污,小人只求完全一致,而不講求協調。」
歸類研讀:禮
5.閱讀下面《論語》選段,回答問題。
衛靈公問陳①於孔子。孔子對曰:「俎豆之事②,則嘗聞之矣;軍旅之事,未之學也。」明日遂行。在陳絕糧,從者病,莫能興。子路慍見曰:「君子亦有窮乎?」子曰:「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論語·衛靈公》)
【注】 ①陳:即「陣」,軍師行伍之列。此言打仗布陣之法。②俎豆之事:指祭祀禮儀之事。
(1)下列各項中,對上面《論語》選段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古人以「六藝」為學,孔子通曉軍旅之事,卻不與衛靈公談論,顯示一個有仁愛思想的儒者,絕不放棄理想而去阿附有權勢的人。
B.在陳國,孔子師徒處於挫折、困境中,弟子們儘管受現實生活煎熬,但依然跟隨著孔子,毫無怨言。
C.子路認為做了君子,就應該保證顯達,不可能處於困境之中。
D.孔子認為,一個人有了生命價值的選擇,那麼窮與富就成為次要問題。通時要想到窮時,窮時要堅守志節。從本章中,我們可以看到孔子和弟子們道德修為的差距。
【解析】子路是有怨言的。
【參考答案】B
(2)孔子在《論語》中還說過「貧而無怨,難;富而無驕,易」。請結合上面的選段,簡要說明君子該怎樣修為。
【參考答案】富而無驕,君子是容易做到的,但面對挫折、困境君子能處之泰然,固守其志向、操守,才是最難的。這也正是君子的修為。
【參考譯文】衛靈公問孔子打仗怎樣布陣。孔子回答說:「禮儀方面的事,我曾聽說過;軍隊打仗的事,從來沒有學習過。」第二天,孔子就離開了。在陳國斷了糧食,隨從的人都餓壞了。子路很不高興地去見孔子,說道:「君子也有窮得毫無辦法的時候嗎?」孔於說:「君子雖然窮困,但還是堅持著;小人一遇窮困就無所不為了。」
【參考譯文】(2)「貧窮卻沒有怨言,很難;富貴卻不驕傲,這倒比較容易。」
歸類研讀:君子
6.閱讀下面《論語》選段,回答問題。
子貢曰:「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濟眾,何如?可謂仁乎?」子曰:「何事於仁①?必也聖乎!堯舜其猶病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②,可謂仁之方也已。」(《論語·雍也》)
【注】 ①何事於仁:作「何啻於仁」理解。②能近取譬:能夠就自身打比方,即推己及人的意思。
(1)下列對上面這個選段內容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在孔子看來,「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是實行「仁」的重要原則,這是一種將心比心、推己及人的做法。
B.面對子貢「能給老百姓很多好處又能周濟大眾的人能否算是仁人」的疑問,孔子肯定地說:「那不是仁人,只能算是聖人!」
C.孔子認為,就是堯、舜對百姓也很難做到廣泛地施與,因為那是一種很高的境界。只要能做到推己及人,就是在做仁的事情了。
D.孔子要求仁者做到:要把別人放在心裡——要想自己立足,也要幫助人家一同立足;要想自己過得好,也要幫助人家一同過得好。
【解析】「那不是仁人,只能算是聖人!」錯,是「豈止是仁人,簡直是聖人了!」
【參考答案】B
(2)子曰:「當仁,不讓於師」(《論語·衛靈公》),孔子此處談論的也是仁的問題,請結合上面選段,談談孔子這兩處談仁的文字給了你什麼樣的認識。
【參考答案】孔子認為,在仁德面前,即使是老師,也不謙讓。可見仁德是做人的根本,是處於第一位的,是衡量一切是非善惡的最高準則。同時孔子強調,仁德的人應該凡事能將心比心、推己及人,在追求個人成功的同時要幫助別人有所建樹。如此看來,人活在世上不能光想自己好,也要想到讓他人好,要盡社會責任。
【參考譯文】子貢說:「假若有一個人,他能給老百姓很多好處又能周濟大眾,怎麼樣?可以算是仁人了嗎?」孔子:「豈止是仁人,簡直是聖人了!就連堯、舜尚且難以做到呢。至於仁人,就是要想自己站得住,也要幫助人家一同站得住;要想自己過得好,也要幫助人家一同過得好。凡事能就近以自己作比,而推己及人,可以說就是實行仁的方法了。」
【參考譯文】(2)孔子說:「面對著仁德,就是老師,也不同他謙讓。」
歸類研讀:仁
7.閱讀下面《論語》選段,回答問題。
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樊遲御,子告之曰:「孟孫問孝於我,我對曰『無違』。」樊遲曰:「何謂也?」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
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
子由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論語·為政》)
(1)對以上文段內容理解錯誤的一項是( )
A.孝順父母就是要不違背他們的意願,如果父母有錯,也只能稍微規勸,即使規勸無效,仍應該和顏悅色恭順他們,不能把怒氣掛在臉上。
B.父母在世時,與父母相處自己要秉持恭敬的心意;父母過世以後,喪祭也應合義合禮。
C.做為子女,必須努力做好一切事情,不能讓父母為自己擔憂,這也是孝順。
D.不能以為孝順父母只要讓他們吃飽穿暖就夠了,還應該有恭敬的態度,否則,就跟養牲畜沒什麼區別了。
【解析】應是盡量減少父母的擔憂。
【參考答案】C
(2)選段中說弟子「服其勞」、「先生饌」容易做到,而「色難」,請問難在哪裡?(請用自己的話回答)
【解析】歸類研讀:孝。孝事關生前身後事;孝,既有物質之孝,更應有情感之孝;孝在細節,孝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色難」是什麼意思?原來是始終對父母和顏悅色(不論父母對與錯,也不論自己有多委屈),難。孝然後順,是高境界。
【參考答案】偶爾為父母做點什麼,有美食就讓給父母吃,這樣的事一般人都能夠做到,難就難在能夠做得心甘情願,和顏悅色,並且能夠始終如一,持之以恆。
【參考譯文】孟懿子向孔子詢問什麼是孝。孔子說:「不要違背。」樊遲為孔子駕車時,孔子告訴他(這件事)說:「孟孫問我什麼是孝,我告訴他『不要違背』。」樊遲說:「這話是什麼意思呢?」孔子說:「父母活著的時候,要以禮侍奉;去世了,要依照禮的規定送終,並且依照禮的要求去祭祀。」
孟武伯問有關孝的事,孔子說:「父母只為孝子的疾病而擔心(把這種父母對你憂愁的心情用於對待父母,就是孝)。」
子由向孔子請問什麼是孝。孔子說:「今日所謂的孝,是指能夠供養照顧父母。但是家中的狗和馬一樣也有人供養和照顧啊!如果在供養的時候心中不懷敬意,那跟供養狗、馬有什麼分別呢?」
子夏向孔子問什麼是孝。孔子說:「子女侍奉父母常能和顏悅色是件難事。通常有事晚輩就去做,有好吃的好喝的,讓長輩享受,僅僅這樣就可以算是孝了嗎?」
8.閱讀下面《論語》選段,回答問題。
樊遲請學稼。子曰:「吾不如老農。」請學為圃①。曰:「吾不如老圃。」樊遲出,子曰:「小人哉,樊須也!上好禮,則民莫敢不敬;上好義,則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②。夫如是,則四方之民襁③負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注】 ①圃:音pǔ,菜地,引申為種菜。②用情:情,情實。以真心實情來對待。③襁:音qiǎnɡ,背嬰孩的背簍。
(1)下列各項中,對上面《論語》選段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孔子毫不客氣地指責想學種莊稼和種菜的樊遲是小人,可以清楚地看出他的教育思想。
B.他認為,在上位的人哪裡需要學習種莊稼、種菜之類的知識,只要重視禮、義、信也就足夠了。
C.孔子認為他培養學生,不是為了以後去種莊稼種菜,而是為了從政為官,為了當統治者,只要做了官,一切事情就迎刃而解。
D.在孔子時代,接受教育的人畢竟是少數,勞動者只要有充沛的體力就可以從事 農業生產,而教育的目的,就是為了培養實行統治的知識分子。所以,孔子的教育目的並不是為了培養勞動者。這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有其相對的合理性。
【解析】「為了當統治者,只要做了官,一切事情就迎刃而解」有誤。
【參考答案】C
(2)孔子也曾經說過「學而優則仕」,強調了讀書的重要性,結合上面選段,請簡要說明你對「教育目的」的理解。
【解析】兩個「吾不如」道出了孔子實事求是的人生態度,告誡我們尺有所短,寸有所長,人無完人啊。通過孔子斥責樊遲為「小人」(這裡的小人,不是指道德問題,而是說一般的人),可知孔子的教育目的。樊遲是一個只有小境界的人。
【參考答案】孔子的觀點有他的合理性,因為教育既要普及也要培養精英。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社會是要有分工的。
【參考譯文】樊遲向孔子請教如何種莊稼。孔子說:「我不如老農。」樊遲又請教如何種菜。孔子說:「我不如老菜農。」樊遲退出以後。孔子說:「樊遲真是小人。在上位者只要重視禮,老百姓就不敢不敬畏;在上位者只要重視義,老百姓就不敢不服從;在上位的人只要重視信,老百姓就不敢不用真心實情來對待你。要是做到這樣,四面八方的老百姓就會背著自己的小孩來投奔,哪裡用得著自己去種莊稼呢?」
【參考譯文】(2)學習好了就去做官。
歸類研讀:教育
《孟子》
1.閱讀下面《孟子》選段,按要求答題。
孟子見梁惠王。王曰:「叟不遠千里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
孟子對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國』?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國危矣。萬乘之
(1)下列對原文內容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上下交征利而國危矣」中的」交征」的意思是」上取乎下,下取乎上」。
B.「未有仁而遺其親者也,未有義而後其君者也」 說的是「仁者必愛其親,義者必急其君」的意思。
C.為了闡明自己的觀點,孟子分別從正反兩方面進行事實和道理的論述。
D.「未有仁而遺其親者也,未有義而後其君者也」這句話告訴我們要孝敬父母、忠於君王。
【解析】這句話說的是要行仁義。
【參考答案】D
(2)面對齊宣王的「德何如,則可以王矣」的提問,孟子回答:「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這句話和上述文字共同反映了孟子的什麼思想?請簡析。
【參考答案】仁義思想。「保民而王」說的是行仁義就能行王道,而上述文字的中心句「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 王亦曰仁義而已矣,何必曰利」說的也是要行仁義。
【參考譯文】孟子謁見梁惠王。惠王說:「老先生,您不遠千里而來,將有什麼有利於我的國家嗎?」
孟子回答道:「大王,您為什麼定要說到那利呢?只有仁義就夠了。大王說『怎樣有利於我的國家?』大夫說『怎樣有利於我的封邑?』士人平民說『怎樣有利於我自身?』上上下下互相爭奪利益,那國家就危險了。在擁有萬輛兵車的國家,殺掉
2.閱讀下面《孟子》選段,回答問題。
孟子曰:「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環而攻之而不勝。夫環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孟子·公孫丑章句下》)
(1)下列各項中,對上面選段內容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孟子在這裡主要是從軍事方面來分析論述天時、地利、人和之間關係的,觀點鮮明,他認為,三者之中「人和」最重要,起著決定作用。
B.孟子認為,老百姓不是靠封鎖邊境線就可以限制住的, 國家也不是靠山川險阻就可以保住的,所以老百姓要到別的國家,就要順其自然。
C.孟子從強調「人和」的重要性出發,他得出了「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結論,把問題從軍事引向了政治,指向「仁政」的話題。
D.「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和「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至今還在很多領域廣為傳誦,這充分說明它所蘊含的哲理是豐富而深刻的。
【解析】「老百姓要到別的國家,就要順其自然」錯。
【參考答案】B
(2)孟子的「桀紂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 (《孟子·離婁章句上》)這句話包含了講道義的道理,請把這句話和上面的選段結合起來,簡要說明你對「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理解。
【參考答案】這句話的意思是擁有道義的人得到的幫助就多,失去道義的人得到的幫助就少。桀紂失天下的原因就在於他們失去民心,失去道義,這樣的事情古往今來層出不窮。「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警示為政者要順乎民心,把民生問題放在重要的位置。
【參考譯文】孟子說:「有利的時機和氣候不如有利的地勢,有利的地勢不如人的齊心協力。一個三里內城牆、七里外城牆的小城,四面圍攻都不能夠攻破。既然四面圍攻,總有遇到好時機或好天氣的時候,但還是攻不破,這說明有利的時機和氣候不如有利的地勢。另一種情況是,城牆不是不高,護城河不是不深,兵器不是不鋒利,甲胄不是不堅固,糧草也不是不充足,但還是棄城而逃了,這就說明有利的地勢不如人的齊心協力。
所以說:老百姓不是靠封鎖邊境線就可以限制住的,國家不是靠山川險阻就可以保住的,揚威天下也不是靠銳利的兵器就可以做到的。擁有道義的人得到的幫助就多,失去道義的人得到的幫助就少。幫助的人少到極點時,連親戚也會叛離;幫助的人多到極點時,全天下的人都會順從。以全天下人都順從的力量去攻打連親戚都會叛離的人,必然是不戰則已,戰無不勝的了。」
(2)「桀和紂失去了天下,是因為失去了人民;失去人民,是由於失去了民心」。
3.閱讀下面兩段《孟子》選段,回答問題。
孟子曰:「乃若其情,則可以為善矣,乃所謂善也。若夫為不善,非才之罪也。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則得之,舍則失之』,或相倍蓰①而無算者,不能盡其才者也。《詩》曰:『天生蒸民②,有物有則。民之秉彝③,好是懿德。』孔子曰:『為此詩者,其知道乎!故有物必則;民之秉彝也,好是懿德。』」(《孟子·告子上》)
孟子曰:求則得之,舍則失之,是求有益於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無益於得也,求在外者也。(《孟子·盡心上》)
【注】 ①蓰:五倍。②蒸民:眾民。③彝:常。
(1)請選出下面對以上兩段內容理解不正確的一項( )
A.孟子認為,人的本性就具備了仁義禮智的本質,「善」是「在我者」,而非「在外者」。
B.孟子認為,按人們的性情是能夠為善的,而有的人變得不善,不是天生資質的罪過。
C.文中孔子對《詩經》的讚歎說明,孔子也認為萬物皆有其本然,人性的善完全是天性使然。
D.孟子所說的「在外者」指的是諸如功名之類身外之物,即便求之有道,畢竟受「命」的支配。
【解析】孔子說「作這篇詩的人,恐怕懂得大道呀!所以事物必定有法則規律,民眾把握了常規,故而崇尚那美好的德行」,此話並不能說明他也認為「人性的善完全是天性使然」。
【參考答案】C
(2)綜合兩段內容,請簡要談談你對孟子所說的「求則得之,舍則失之」的理解。
【參考答案】(示例一)孟子認為「仁義禮智,非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主張人要向自身探尋這些美德,並且堅持不舍,就會成就「懿德」;而如果捨棄了,就可能沉淪為不善之人。
(示例二)孟子說過「仁義禮智,非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仁義禮智」是人本身具有的,而不是外部給予的,對它的探求,如果尋求就能得到,捨棄就會失去,那麼對「仁義禮智」的探求就屬於有益於得到的探求。
【參考譯文】孟子說:「按人們的性情是能夠成為善的,這就是我所說的善。至於成為不善,不是資質的罪過。同情之心人人都有,羞恥之心人人都有,恭敬之心人人都有,是非之心人人都有。同情之心屬仁,羞恥之心屬義,恭敬之心屬禮,是非之心屬智。仁、義、禮、智不是從外面注入的,是我本來就有的,只是未曾去領悟罷了。所以說,求索就得到,放棄就失去,有的人相差一倍、五倍甚至無數倍的,就是沒能充分發揮他們資質的緣故。《詩》說:『上天生育萬民,事物都有法則。民眾把握常規,崇尚美好品德。』孔子說:『作這篇詩的人,恐怕懂得大道呀!所以有事物必定有法則,民眾把握了常規,故而崇 尚那美好的德行。』」
孟子說:「尋求就能得到它,捨棄就會失掉它,這樣尋求就有益於得到,因為所尋求的存在於我本身之內的緣故。尋求它有方法,得到它靠命運,這樣尋求無益於得到,因為所尋求的在我本身之外的緣故。」
4.閱讀下面《孟子》選段,回答問題。
齊人伐燕,勝之。宣王問曰:「或謂寡人勿取,或謂寡人取之。以萬乘之國伐萬乘之國,五旬而舉之,人力不至於此。不取,必有天殃,取之何如?」孟子對曰:「取之而燕民悅,則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取之而燕民不悅,則勿取。古之人有行之者,文王是也。以萬乘之國伐萬乘之國,簞食壺漿,以迎王師,豈有他哉?避水火也。如水益深,如火益熱,亦運而已矣。」 (《孟子·梁惠王下》)
(1)下列對上面選段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齊宣王認為如果不攻取燕國會違背天意。
B.孟子認為要不要攻打燕國要看齊國的百姓樂意不樂意。
C.孟子認為燕國的百姓歡迎你大王的軍隊是為了擺脫水深火熱的日子。
D.孟子肯定周武王能夠為百姓的利益平定天下。
【解析】是看燕國的百姓而不是齊國。
【參考答案】B
(2)孟子說「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結合上面的選段談談你的看法。
【參考答案】孟子主張一切以民為貴,攻打一個國家能否勝利關鍵要看百姓是否能受到利益。幫助百姓從水深火熱中擺脫出來就會受到百姓的歡迎,攻取就能成功,國家就能穩定。所以在孟子看來,社稷、國王都是依賴於百姓。
【參考譯文】齊國人攻打燕國,大獲全勝。齊宣王問道:「有人勸我不要佔領燕國,有人又勸我佔領它。我覺得,以一個擁有萬輛兵車的大國去攻打一個同樣擁有萬輛兵車的大國,只用了五十天就打下來了,光憑人力是做不到的呀。如果我們不佔領它,一定會遭到天災吧,佔領它,怎麼樣?」孟子回答說:「佔領它而使燕國的老百姓高興,那就佔領它。古人有這樣做的,周武王便是。佔領它而使燕國的老百姓不高興,那就不要佔領它。古人有這樣做的,周文王便是。以齊國這樣一個擁有萬輛兵車的大國去攻打燕國這樣一個同樣擁有萬輛兵車的大國,燕國的老百姓卻用飯筐裝著飯,用酒壺盛著酒漿來歡迎大王您的軍隊,難道有別的什麼原因嗎?不過是想擺脫他們那水深火熱的日子罷了。如果您讓他們的水更深,火更熱,那他們也就會轉而去求其他的出路了。」
(2)百姓是最為重要的,代表國家的土谷之神為次,君主是最不重要的。
5.閱讀下面《孟子》選段,回答問題。
徐子曰:「仲尼亟①稱於水,曰『水哉,水哉!』何取於水也?」孟子曰:「源泉混混②,不舍晝夜,盈科③而後進,放乎四海。有本者如是,是之取爾。苟為無本,七八月之間雨集,溝澮皆盈;其涸也,可立而待也。故聲聞過情,君子恥之。」 (《離婁下》)
【注】 ①亟:屢次。②混混:水流豐沛浩蕩的樣子。③盈科:水注滿低洼處。
(1)下列對上面選段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徐子引用孔子讚美水的話,但不知其用意,便請教孟子,想弄清說的是什麼道理。
B.在這段對話中,孟子以水喻人。認為水應有源,人應有本,否則必將枯竭,浮躁。
C.孟子嘆息時間像流水一樣,奔騰不息。一去不復返,告誡人們要珍惜時間,珍愛生命。
D.孟子所說的「聲聞過情,君子恥之」,是在批判某些人追求不適當的虛假名聲。
【解析】這是孔子的嘆息。
【參考答案】C
(2)孟子還說過「流水之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於道也,不成章不達」,與上文所闡述的道理相同。請結合生活實際,談談對「盈科而後進」「不盈科不行」的理解。
【參考答案】做學問要像有本之水,先蓄滿低洼處,而後循序漸進,按部就班,永不停留,以求達到至善的境界。(有其他不同見解,言之成理即可)
【參考譯文】徐子說:「孔子幾次稱讚水,說:『水呀,水呀!』他所取於水的是什麼呢?」孟子說:「有本源的泉水滾滾地往下流,晝夜不停,把窪下之處注滿,又繼續向前奔流,一直流到海洋去。有本源的便像這樣,孔子取它這一點罷了。假若沒有本源,一到七八月間,雨水眾多,大小溝渠都滿了;但是一會兒也就乾枯了。所以名譽超過實際的,君子引為恥辱。」
(2)流水的物性是不把坑坑窪窪填滿不向前流;君子立志於大道,如果不一點一滴去積累知識,培養美德,使文采表現出來,就不能通達。
6.閱讀下面《孟子》選段,回答問題。
孟子曰:「無或①乎王之不智也。雖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見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今夫弈之為數②,小數也;不專心致志,則不得也。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誨二人弈,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為聽。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為是其智弗若與?曰:非然也。」 《告子上》
【注】 ①「或」同「惑」,怪。②數:技藝。
(1)下面各項中,對上面選段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孟子認為大王資質雖然不夠聰明,但這不值得讓人感到奇怪。
B.本段話用了 「一日暴之,十日寒之」和「羿秋誨羿」 兩個比喻進行論證。
C.由於大王驕奢極欲、荒廢國事,因此必須好好地規勸他閉門思過。
D.孟子認為後一個學羿者態度不夠端正,所以技藝遠不如前一個學羿者。
【解析】大王的問題出在治理國家沒有集中精力,不夠專心。文中無大王「驕奢極欲、荒廢國事」之類的信息。
【參考答案】C
(2)「有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軔而不及泉,猶為棄井也」(《盡心上》),孟子說的也是和上面一段話同樣的道理,請你結合孟子所說的兩段話,談談自己的認識。
【參考答案】孟子強調學習除了要有恆心外,還要專心致志,他更看重「持心」在求學中的作用。專心、恆心,這是修養者達到修養目標的關鍵所在。
【參考譯文】孟子說:「對
(2)一件事情好象挖井,如果挖井到六七丈深還不見泉水的話,仍然是一個廢井。
7.閱讀下面《孟子》選段,回答問題。
孟子曰:「規矩,方員之至①也。聖人,人倫之至也。欲為君,盡君道;欲為臣,盡臣道:二者皆法堯、舜而已矣。不以舜之所以事堯事君,不敬其君者也。不以堯之所以治民治民,賊其民者也。孔子曰:『道二,仁與不仁而已矣。』暴其民甚,則身弒國亡;不甚,則身危國削。名之曰幽、厲②,雖孝子慈孫,百世不能改也。《詩》云:『殷鑒不遠,在夏後之世。』此之謂也。」
【注】 ①至:極。②幽、厲:謚號名。譬如周幽王、周厲王。
(1)下列對以上文段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曲尺和圓規是方和圓的最高標準,孟子由此引出「聖人」是做人的最高境界的觀點。
B.人們行事是否做到「敬」「愛」,孟子認為應以「君」「臣」為標準。
C.孟子引用孔子的話,意在說明治國如果實行的不是仁政,就是不仁之政。
D.得到「幽」「厲」之類的謚號,就「百世不能改」,因此君主應施仁政。
【解析】孟子認為應以堯舜為標準。
【參考答案】B
(2)孟子說:「聖人之於民,亦類也。出於其類,拔乎其萃。」(《公孫丑上》)請結合文段中「聖人,人倫之至也」這句話,簡要談談你的理解。
【參考答案】聖人大智大德,是人類中最理想的人格,代表著孟子對人格的最高追求,但聖人與一般人之間並不是具有不可逾越的距離(或「聖人其實是從一般人中升華出來的」),平凡人通過自身的努力學習是可以達到聖人的境界的。
【參考譯文】孟子說:「曲尺、圓規是方、圓的最高標準,聖人是做人的最高標準。要做
(2)聖人與一般老百姓相比,是同類。只是聖人高出於他的同類。
8.閱讀下面的《孟子》選段,回答問題。
孟子曰:「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無不知愛其親者,及其長也,無不知教其兄也。親親,仁也;敬長,義也;無他,達之天下也。」(《孟子·盡心上》)
(1)下列對上面選段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孟子認為良能和良知是人的天性,是不經學習就具備的,是不需思考就知道的。
B.孩提之童都知道孝敬父母,等長大後都知道尊敬兄長,說明愛親敬長是人的本性。
C.孟子認為仁義就是能夠做到孝敬父母、尊敬兄長,除此之外沒有其他的要求。
D.孟子認為孝敬父母、尊敬兄長是人的良知良能,這兩種人的本性能夠通行天下。
【解析】選項中「除此之外沒有其他的要求」曲解文義。
【參考答案】C
(2)結合上面的選段,聯繫實際,談談你對「孝弟(同「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論語·學而》)這句話所表現的思想的理解。
【參考答案】這句話意思是孝敬父母、尊敬兄長是實踐仁德的根本。孟子繼承了這一觀點,提出孝敬父母就是仁,尊敬兄長就是義。在構建和諧社會的今天,孝敬父母、尊敬兄長,仍有積極意義。
【參考譯文】孟子說:「人不經學習就具備的,那是良能;不經思考就知道的,那是良知。年幼的孩子,沒有不知道要愛他們父母的,長大後,沒有不知道要敬重他們兄長的。愛父母就是仁;敬兄長就是義;這沒有別的原因,這兩種人的本性能通行天下。」
《論語》、《孟子》
1.閱讀下面《論語》《孟子》選段,回答問題。
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車兒①,小車無車兒② ,其何以行之哉?」(《論語·為政》)
子曰:「言必信,行必果,硜硜③然小人哉!」(《論語·子路》)
孟子曰:「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義所在。」(《孟子·離婁下》)
孟子曰:「君子不亮④,惡乎執?」(《孟子·告子下》)
【注】 ①車兒(ní):車轅和車轅前橫木相接的木銷子。②車兀(yuè):義同「車兒」 。③硜硜(kēng):象聲詞,敲擊石頭的聲音。這裡引申為像石塊那樣堅硬。④亮:通「諒」,誠信。
(1)對上面選段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以上選文反映了孔子和孟子在對待是否誠信問題上的看法是一致的。
B.在《論語》中,「信」有兩層含義:一是受人信任,二是對人有信用。「民無信不立」,說明治理國家要得到百姓的信任。
C.「言必信,行必果,硜硜然小人哉!」「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義所在」,由此可以推斷出「小人者,言必信,行必果」的結論。
D.以上選文可以看出孔孟在對待誠信問題上看似矛盾,其實不然。
【解析】不能據此反推得出結論。
【參考答案】C
(2)不少人都把「言必信,行必果」當作座右銘,根據上面四個選段,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參考答案】我們既要講信用,又要根據實際情況,用「義」的大原則來進行變通。只有這樣,才能使自己超脫出來,不做「硜硜然小人哉」的讀書人,而做一個通權達變的人。
【參考譯文】孔子說:「做為一個人,卻不講信譽,不知那怎麼可以。譬如大車子沒有安橫木的車兒,小車子沒有安橫木的車兀,如何能走呢?」
孔子說:「說話一定守信,做事一定有結果(堅決、果斷),這是淺薄固執的小人啊。」
孟子說:「有德行的人說話不一定句句守信,做事不一定都車兒要果斷,只要合乎道義就行。」
孟子說:「君子不講求誠信,還有什麼操守呢?」
(2)說話必須要有信用,行動必須要果斷。
2.閱讀下面《論語》《孟子》選段,回答問題。
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論語·為政》)
孟子曰:「曾子養曾皙,必有酒肉;將徹①,必請所與②;問有餘,必曰『有』。曾皙死,曾元養曾子,必有酒肉;將徹,不請所與;問有餘,曰『亡矣』——將以復進也。此所謂養口體者也。若曾子,則可謂養志也。事親若曾子者,可也。」(《孟子·離婁》)
【注】 ①徹:通「撤」,撤除。②與:通「予」,給予。
(1)下列對上面兩個選段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孔子認為「養」父母如果缺乏恭敬之心,那與「養」犬馬就沒有什麼區別了。
B.在事親方面,曾子和曾元供養父親都有酒肉,但孟子對曾子的言行更加肯定。
C.孔子說的「是謂能養」的「養」,與孟子說的「養口體」的「養」的內涵相同。
D.關於如何事親,孔子比較重視精神上的侍奉,而孟子比較重視物質上的供養。
【解析】兩人都重視精神上的侍奉。
【參考答案】D
(2)如何做到「孝」?請結合上面的選文,談談你的理解。
【參考答案】要做到「孝」,既要懂得「養」父母(「養口體」),讓父母衣食無憂;更要懂得「敬」父母(「養志」),尊重、滿足父母的意願。
【參考譯文】子游問孝道。孔子說:「現在的所謂孝,就是說能夠養活父母便行了。至於犬馬都能夠得到飼養;如果不存心孝敬父母,那麼養活父母和飼養犬馬怎樣去分別呢?」
孟子說:「曾子奉養曾皙,每餐一定都有酒有肉;將要撤除的時候,一定要問剩下的給誰;曾皙如果問還有剩餘嗎,一定回答『有』。曾皙死了,曾元奉養曾子,也一定有酒有肉;將要撤除的時候,便不問剩下的給誰了;曾子如果問還有剩餘嗎,便說『沒有了』——要留下預備以後再進用。這叫做口體之養。像曾子那樣,才可以稱為順從親意之養。侍奉父母做到像曾子那樣就可以了。」
3.閱讀下面兩段文言文,回答問題。
孟子曰:「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觀于海者難為水,游於聖人之門者難為言。觀水有術,必觀其瀾。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流水之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於道也,不成章不達。」(《孟子·盡心上》)
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子貢曰:「詩云: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子曰: 「賜也,告諸往而知來者。始可與言詩已矣!」(《論語·學而》)
(1)下列各項對上面選段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孟子認為「觀水有術」,由「流水不填滿地上的坑坑窪窪,是不會前進的」這一情況推及君子,指出「君子之志於道也,不成章不達」。
B.孟子指出的「觀于海者難為水,游於聖人之門者難為言」涵義與詩句「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一致。
C.孔子認為「貧而無諂,富而無驕」的境界不如「貧而樂,富而好禮」的境界。
D.子貢雖不能理解《詩經》中「如切如磋,如琢如磨」這句話的意思,但孔子仍然認為可以與他談論《詩經》了。
【解析】子貢能理解《詩經》中「如切如磋,如琢如磨」這句話的意思,他已經可以舉一反三了。
【參考答案】D
(2)孟子的「君子之志於道也,不成章不達」和孔子的「告諸往而知來者」這兩句話,各告訴我們有關學習的什麼道理?
孟子認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孔子認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孟子認為:學習應當積累,積累到一定程度就能由此及彼,通達事理(或:觸類旁通)。孔子認為:學習要舉一反三,融會貫通。
【參考譯文】孟子說:「孔子登上了東山,覺得魯國變小了,登上了泰山,覺得天下變小了。所以看過大海的人,就難以被別的水吸引了,在聖人門下學習的人,就難以被別的言論吸引了。觀賞水有一定的方法,一定要觀賞它的波瀾。日月都有光,細小的縫隙必定都照到。流水這東西,不流滿窪坑就不再向前流;君子有志於道,不到相當程度就不可能通達。」
(2)子貢說:「貧窮而能不諂媚,富有而能不驕傲自大,怎麼樣?」孔子說:「這也算可以了。但是還不如雖貧窮卻樂於道,雖富裕而又好禮之人。」子貢說:「《詩》上說,『要像對待骨、角、象牙、玉石一樣,切磋它,琢磨它』,就是講的這個意思吧?」孔子說:「賜呀,你能從我已經講過的話中領會到我還沒有說到的意思,舉一反三,我可以同你談論《詩》了。」
4.閱讀下面的《論語》《孟子》選段,回答問題。
子曰:「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述而》)
孟子曰:「仁人之於弟也,不藏怒焉,不宿怨焉,親愛之而已矣。親之,欲其貴也;愛之,欲其富也;封之有庳,富貴之也,身為天子,弟為匹夫,可謂親愛之乎?」(《萬章上》)
(1)下列對上面選段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孔子認為「為仁」是某種自覺的內在情感行為,個人的主動性非常重要。
B.孟子肯定舜的重視兄友弟悌的血緣親情行為,認為那也是「仁」的一種內涵。
C.孟子肯定舜封庳於象的做法旨在強調「仁政」要善於用人。
D.孔、孟的「仁」有時偏於強調個人能動與情感,缺乏法理精神,容易導致腐敗。
【解析】孟子肯定舜封庳於象的做法旨在強調「仁政」要從身邊的事情做起,從對待身邊的人做起。
【參考答案】C
(2)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請結合選段內容和學習儒家經典著作心得,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參考答案】學習要多獨立思考,能夠舉一反三,而不是盲目地接受,孔、孟思想有一定的歷史局限性,在學習過程中要獨立思考、批判地吸收其優秀的一面,如重視個人修養、血緣親情等,不能全盤肯定,也不能全盤否定。
【參考譯文】
孔子說:「仁愛真的離我們很遠嗎?我心中想到這樣做的時候,仁愛就到我身邊了。」
孟子說:「仁人對於自己的弟弟,不藏怒氣在心裡,不留怨恨在胸中,只知道要親他愛他罷了。親他,就想讓他尊貴;愛他,就想讓他富有。把有庳封給他,就是要讓他既富有又尊貴,自己當了天子,弟弟卻做百姓,能說是親他愛他嗎?」
專題複習與針對訓練
專題四 文化經典閱讀
考題精練
一、福建省高考試題·文化經典
(一)2007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福建卷)
【原題回放】閱讀下面文言文,按要求答題。(10分)
孟子去齊,充虞①路問曰:「夫子若有不豫色然。前日虞聞諸夫子曰:君子不怨天,不尤人。」曰:「彼一時,此一時也。五百年必有王者興,其間必有名世者。由周而來,七百有餘歲矣,以其數則過矣,以其時考之則可矣。夫天未欲賓士天下也,如欲賓士天下,當今之世,捨我其誰也?吾何為不豫哉?」(《孟子·公孫丑下》)
【注】①充虞:孟子弟子。
(1)將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①夫子若有不豫色然。(3分)
譯:
②如欲賓士天下,當今之世,捨我其誰也?(4分)
譯:
(2)上述對話中,孟子的回答體現了一種什麼樣的心懷?(用自己的話回答)(3分)
答:
【答案】(1) ①(3分)您似乎有不快樂的樣子。②(4分)如果想治理天下(或「使天下太平」),在當今的社會裡,除了我還能有誰呢?
(2)(3分)體現了自視極高、自任極重(或「自信心、責任感極強」)的心懷。(意思對即可)
(二)2008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福建卷)
【原題回放】閱讀下面兩段文言文,按要求答題。(10分)
子謂頗淵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惟我與爾有是夫!」(《論語·述而》)
孟子曰:「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孟子·公孫衍張儀章》)
(1)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6分)
① 用之則行,舍之則哉,惟我與爾赴有夫!(3分)
譯: 。
②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3分)
譯: 。
(2)根據以上兩段內容,簡要談談孔孟二人的處世態度。(4分)
答: 。
【答案】(1)①任用我,我就推行自己的主張;不任用我,我就退隱。只有我和你能夠做到這樣吧!②(如果)能施展自己的抱負,(就)和天下百姓一起實行自己的抱負;(如果)不能實現自己的走向,(就)走自己的路。
【答案】(2)孔子和孟子都希望通過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張來實現自己的理想。孔子認為,如果自己不被
(三)(四)2009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語文(福建卷)
【原題回放】閱讀下面的《論語》選段,回答問題。
①子曰:「里①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里仁》)
②子曰:「德②不孤,必有鄰③。」(《里仁》)
【注】 ①里:居。②德:有德之人。③鄰:親近。
1、下列對選段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環境對人的道德修養有重要的影響,要慎重選擇。理想的居處應當是仁德之所。
B、近朱者赤,擇「仁」而處,受到仁德者的熏陶,對自己仁德的養成很有助益。
C、選擇與仁德為鄰,體現了一個人的智慧,如不這樣,別人怎麼知道你的仁呢?
D、同聲相應,同氣相求,有道德的人不會孤立,會有志趣相同的人來親近他。
【解析】本題考查考生對中國古代文化經典的理解能力,能力層級為B(理解)。兩則材料的意思分別為:①孔子說:「居住在有仁德風氣的地方是美好的。挑選住處,不選有仁風的地方,怎麼能說是聰明呢?」②孔子說:「有道德的人是不會孤立的,一定會有思想一致的人與他相處。」材料中的「知」是通假現象,通「智」,「焉得知」的意思是「怎麼能說是聰明呢」,所以C項中「如不這樣,別人怎麼知道你的仁呢」的表述錯誤。
【答案】C
2、孔子說:「無友不如己者。」(《學而》)意思是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請結合上面有關「擇處」的選段,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答案:
【解析】本題考查考生對中國古代文化經典的分析能力,能力層級為C(分析綜合)。「無友不如己者」談的是擇友的問題,「擇處」說的是選擇居所的問題,在孔子看來,二者有相同之處。
【答案】「擇友」和「擇處」,都是選擇有益於仁德養成的外部環境。與修養高於自己的人交友,以友輔仁,見賢思齊,可以取友之長補己之短。(從其他角度解釋,言之成理亦可。)
(四)2010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語文(福建卷)
【原題回放】閱讀下面的《論語》、《孟子》選段,回答問題。(6分)
①子曰:「蓋有不知而作之者,我也是也。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論語·述而》)
②孟子曰:「子路,人告之以有過,則喜。禹聞善言,則拜。大禹有大焉,善於人同,舍己從之,樂取於人以為善。」(《孟子·公孫丑上》)
(1)下列對選段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要想事業有成,做一個有益於社會的人,就必須勤奮學習,多聞多見,掌握豐富的知識。
B、儒家認為,一個人在實際生活中,不僅要虛心接受別人的批評,而且要對批判者心懷感激。
C、孟子引用子路、禹、舜的事迹,目的就是要勸誡人們要勇於檢討自己的缺點,發現別人的優點。
D、歷史上一些有識之士,不僅善於學習別人的優點,而且為求同存異,往往保留自己的觀點。
(2)結合上面選段,談談你對「樂取於人以為善」這句話的看法。(3分)
答: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經典的理解和認識。
(1)A、B、C三項在兩端選文中都有依據,而D項「為求同存異,往往保留自己的觀點」是無中生有的。
(2)解答本題要理解「樂取於人以為善」的含義,善於向別人學習,學習別人的優點,完善自我,去做善行,為社會和他人做有意義的事情。在表述是要表達簡明扼要,文從句順。
【誤區警示】對於本題一是要注意對內容的理解,二是在理解的基礎上還要有自己的認識。考生失誤往往是理解和認識上的差距,語言表述也不容忽視。
【答案】(1)D
(2)我們要謙虛好學,擇善而從,完善自己,還要樂於在現實生活 中行善,做一個有益於社會的人。(意思對即可)
二、(2010·福建省普通高中畢業班質量檢查)
【原題回放】閱讀下面《論語》選段,回答問題。
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論語·學而》)
1、對上面這個選段內容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孔子認為對物質生活不能太講究,有飯吃、有地方住就行了;而在精神上要不斷地追求道德完善。
B、在為人處事方面,孔子認為做人要腳踏實地,做事要勤快機敏,說話要謹慎,莫輕率,要經過思考。
C、孔子認為在人際交往方面,要接近仁道,不斷地匡正自己,使自己成為正人君子,獲得生活的滿足和精神快樂。
D、孔子說的這段話看起來簡單,實際上卻概括了對君子各方面的要求,這些要求都是儒家精神所崇尚的。
【解析】本題考查考生對中國古代文化經典的理解能力,能力層級為B(理解)。這則材料的意思是,孔子說:「君子,飲食不求飽足,居住不要求舒適,對工作勤勞敏捷,說話卻小心謹慎,到有道的人那裡去匡正自己,這樣可以說是好學了。」C項中「孔子認為要接近仁道」有誤,應是要接近有才有德之人;「獲得生活的滿足」有誤,獲得的應是道德和精神方面的。
【答案】C
2.結合上面選段,聯繫實際,談談你對「飯疏食飲水,曲肱(彎著胳膊)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論語·述而》)這句話所表現的孔子思想的理解。
答:
【解析】本題考查考生對中國古代文化經典的分析能力,能力層級為C(分析綜合)。解答前首先要弄明白題干中語料的意思,然後結合上面選段內容剖析其中所體現的孔子思想。
【答案】孔子極力提倡「安貧樂道」,認為君子不應總是為自己的物質享受而奔波,更重要的是追求精神的完善。這在當前還有教育意義,現在物質比古人豐富了,但也不能過分追求物質享受。
三、(2010·福建省普通高中畢業班單科質量檢查)
【原題回放】閱讀下面《孟子》選段,回答問題。
鄒與魯訌①。穆公②問曰:「吾有司死者三十三人,而民莫之死也。誅之,則不可勝誅;不誅,則疾視其長上之死而不救,如之何則可也?」
孟子對曰:「凶年飢歲,君之民老弱轉③乎溝壑,壯者散而之對方者,幾千人矣;而君之倉廩實,府庫充,有司莫以告,是上慢④而殘⑤下也。曾子曰:『戒之戒之!出乎爾者,反乎爾者也。』夫民今而後得反之也。君無尤⑥焉!君行仁政,斯民親其上,死其長矣。」(《梁惠王下》)
【注】 ①訌:交戰。②穆公:即鄒穆公。③轉:棄屍的意思。④慢:輕慢。⑤殘:殘害。⑥尤:責備、歸罪。
1、下列各項中,對下面(孟子)選段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穆公感到不解的是,有一批死命報效國家的忠臣,為什麼百姓不願意為國家赴死盡節。孟子認為這根本上還是君與民、官與民的關係問題。
B、在古代,下情想要上達,必須以官員為橋樑,因而問題的癥結,就在於官員與百姓這層關係。君主要施行仁政,讓官員勤政,善待人民,百姓才願意為他赴難。
C、孟子指出當老百姓因災荒年歲餓死或逃荒時,國家明明是倉廩充實,而官吏卻乘機巧取豪奪。這種毫不體恤百姓的貪官污吏,是不可能得到百姓的信任的。
D、孟子引述曾子的話「出乎爾者,反乎爾者」,就是要讓穆公知道事出必有因,若真要追究的話,那麼棄百姓於不顧的官員,才是造成惡果的主要原因。
【解析】本題考查考生對中國古代文化經典的理解能力,能力層級為B(理解)。這則材料的意思是:鄒國與魯國交戰。鄒穆公問孟子:「我的官員死了三十三人,而百姓沒有一個肯為長官效命的。殺了他們吧,無法殺盡;不殺吧,又恨他們看著自己的長官死難而不去救,怎麼辦才好呢?」孟子回答道:「饑荒年頭,您的百姓,年邁體弱的輾轉餓死在荒山溝里,壯年人逃往四方,都快上千人了,然而您的糧倉里糧食滿滿的,庫房裡財物足足的,官員們沒有一個向您報告(這些情況),這就是對上怠慢
【答案】C
2、「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離婁下》),孟子說的也是投桃報李的道理,結合上面的選段,請簡要說明你對「出乎爾者,反乎爾者」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題考查考生對中國古代文化經典的分析能力,能力層級為C(分析綜合)。首先要清楚「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和「出乎爾者,反乎爾者」的意思,然後從投桃報李的角度剖析統治者和被統治者之間的相互關係。
【答案】賢
1.閱讀下面《論語》選段,回答問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論語·學而第一》)
(1)下列各項是對上面選段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本章所講的「自省」,是自我修養的基本方法。
B.曾子認為答應了別人的事情就不能出爾反爾,對人要真誠。
C.曾子這裡所講的「信」有兩個涵義:一是信任,二是信用。其內容是朋友之間要誠實不欺,說真話,說話算數。
D.本章中,曾子提出了「忠」和「信」的範疇,就是替人辦事要盡心竭力,與朋友相交要真實守信,這是一個人立身處世的基石。
(2)結合上面的選段,你認為下面選段體現了孔子的什麼觀點?
子夏曰:「賢賢易色①;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②;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論語·學而第一》)
[注]①②賢賢易色:看重賢德而輕視表面的姿態。②致其身:致,獻出,儘力。這裡指把生命獻給國君。
答:
1.(1)B(本題考查的是對以孔子為代表的關於如何做人的儒家思想的理解 B項「不能出爾反爾,待人要真誠」有誤,這裡把「忠」與「信」的範疇完全等同起來」了)
[參考譯文]
曾子說:「我每天對自己進行多次反省:檢查自己替別人辦事盡心竭力了嗎?同朋友交往誠心相待了嗎?老師傳授的知識用心溫習了嗎?」
(2)本章進一步體現了孔子教育以德為先的觀點。
[解析]本題考查對孔子教育思想的分析與理解,孔子十分重視個人的道德修養,以求塑造成理想人格。子夏繼承孔子的思想,認為判斷一個人有沒有學問及其學問的好壞,主要不是看他的文化知識,而是看他的道德修養、這是孔子教育重在德行的思想之具體體現
[參考譯文]
子夏說:「看重實際的德行,輕視表面的姿態,侍奉父母,能夠竭盡自己的力量;侍奉國君,能夠不惜自己的生命;與朋友交往,說話誠實講信用。這樣的人即使自謙說沒有讀過什麼詩書,我也一定要說他是讀過詩書的。」
2.閱讀下面《論語》選段,回答問題。
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樊遲御,予告之曰:「孟孫問孝於我,我對曰『無違』。」樊遲曰:「何謂也?」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 (《論語·為政第二》)
(1)下列各項是對上面選段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本章孔子談到了如何盡孝的問題,即要做到「無違」。
B.孔子這裡所說的「孝」,主要是指對父母要孝敬孝順。
C.如果我們做到了孔子所說的「無違」,就算真正做到了「孝」。
D.「孝」是孔子思想核心「仁」中的重要內容,屬於人格培養與塑造的範疇。
(2)結合上面的選段,分析下面選段,說說孔子認為怎樣才算做到了孝。
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 (《論語.為政第二》)
答:
2.(1)C(本題考查對中國古代文化經典的理解、C項「就算真正做到了『孝」』有誤。「做到『無違』,就算真正做到了「孝」這種理解還是片面的,孔子聽講的「孝」,範圍很廣,不是僅停留於形式,還要真心實意地去做。)
[參考譯文]
孟懿子問什麼是孝,孔子回答說:」孝就是不要違背禮節;」一天樊遲給孔子駕車,孔子便告訴樊遲說:「孟懿子向我請教什麼是孝,我答覆他說,不要違背禮節。」樊遲問:「這話是什麼意思呢?」孔子說:「當你父母健在的時候,應該按禮節侍奉他們;父母去世,應按禮節安葬他們,祭奠他們。」
(2)孔子認為孝不是停留在形式上,而是要誠心誠意地孝敬父母。如果僅是替父母辦事,給父母飯吃,而臉色難看,那是不孝。孝決不僅僅是贍養,更應該做到敬重。
[參考譯文]
子夏問孔子什麼是孝,孔子說:「子女侍奉父母能經常和顏悅色。是件難事;遇到有事,子女去操勞;有好吃有好喝的,讓父母享受。難道這樣做就可以認為是孝嗎?」
3.閱讀下面《論語》選段,回答問題。
或曰:「管仲儉乎?」曰:「管氏有三歸,官事不攝①,焉得儉?…『然則管仲知禮乎?」曰:「邦君樹塞門,管氏亦樹塞門;邦君為兩君之好,有反坫②,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禮,孰不知禮貌? 」 (《論語.八佾第三》)
[注]①攝:兼職。②坫:設在廳堂中兩楹間的土台,用以放置獻過酒的空杯
子。
(1)下列各項是對上面選段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孔子認為管仲是既不節儉,又不知禮,對管仲持批評的態度。
B.孔子認為管仲雖不節儉,但還是知禮的,對管仲持寬容態度。
C.孔子認為管仲既不節儉,又不知禮,違反了儒家倡導的「節儉」和「禮制」精神,因此,管仲還不是一個真君子。
D.從語段可以看出,孔子是很重視禮的,對人物的評價也是實事求是的。
(2)結合上面的選段,分析下面選段,請簡述孔子對不合「禮」行為的態度及主張。
孔子謂季氏:「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論語,八佾第三》)
答:
3.(1)B(本題考查的其實是對孔子關於「仁」的思想的理解。B項「對管仲持寬容態度」有誤,孔子向來很重視「禮」。對管仲居功自傲,不遵禮制的做法是批評的。」當然,在其他篇章里,孔子對管仲也有肯定的評價 )
[參考譯文]
有人問:「管仲生活儉樸嗎?」孔子說:「管仲有三歸台,他下屬的官員都各司其職而不兼職.這哪裡談得上儉樸呢?」那人又問:「既然這樣.那麼管仲知禮嗎:」孔子說:「國君的。宮殿門前立有照壁,管仲府大門也立有照壁;國君設宴招待貴賓,在堂上設有放置酒杯的土台,管仲待客也設有這樣的土台:如果說管仲知禮.還有誰不知禮嗎?」。
(2)孔子學說是以叫「仁」為核心.以「禮」為形式的完整的思想體系 孔子主張維護禮在制度上、禮節上的種仲規定,對大夫僭用國君之禮這種違制失禮的行為表現出極大的憤慨。
[參考譯文]
孔子議論到季孫氏時,說:「他在自己的庭院中奏樂舞蹈使用了周天子的八佾,這種事都能容忍,還有什麼事不能容忍的呢?」
5.閱讀下面《論語》選段,回答問題。
子使漆雕開。對曰:「吾斯之未能信②。」子說。 (《論語.公冶長第五》)
[注]①漆雕開:孔子的學生,姓漆雕,名開。②「吾斯」句:「吾未能信斯」的倒裝。
(1)下列各項是對上面選段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孔子提倡「學而優則仕」,所以他經常鼓勵學生學好知識,若有餘力,就要去做官。
B.漆雕開是一位甘於寂寞、潛心研究學問的人,不是熱衷官場、追名逐利的人。
C.孔子對漆雕開自認為還不能做官這種有自知之明的想法感到高興。
D.漆雕開說自己對做官沒有信心,這是一種謙虛的說法。
(2)結合上面的選段,分析下面選段,你認為孔子提出了什麼主張?
哀公問曰:「何為則民服?」孔子對曰:「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論語·為政第二》)
答:
5.(1)D(本題考查對中國古代文化經典的理解。D項「這是一種謙虛的說法」有誤。漆雕開感到自己尚未達到「學而優」的程度,希望繼續留在老師身邊學習,晚些時候去做官。)
[參考譯文]
孔子叫漆雕開去做官。漆雕開回答說:「我對做官還沒有信心。」孔子聽了感到高興。
(2)孔子提出了一個為政用人的原則:舉薦賢才、選賢用能。
[解析]本題考查對中國古代文化經典的分析。孔子認為國家的興衰成敗、人心的向背,關鍵在於是否有德才兼備的人當政。他主張在「知人」的前提下,大力舉薦賢才,只有使用賢才治國治民,才能收到「舉直錯諸枉,能使枉者直」的理想政治功效。
[參考譯文]
魯哀公問道:「怎樣才能讓老百姓服從呢?」孔子回答說:「提拔舉用正直的人,把他們安置到姦邪小人的上面,老百姓就服從了;如果舉用姦邪小人並把他們放置在正直人的上面,老百姓就不服了。」
1、閱讀下面文言文,按要求答題
哀公問於有若曰:「年飢,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對曰:「盍徹乎①?」曰:「二②,吾猶不足,如之何其徹也?」對曰:「百姓足,君孰與不足?百姓不足,君孰與足?」 《顏淵篇第十二》【注釋】 ①徹,西周奴隸主國家的一種田稅制度。舊注曰:「什一而稅謂之徹。」 ②二:抽取十分之二的稅。 (1)下列各項是對上面選段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 這一章反映的是儒家學派的經濟思想,其基本核心核心是「富民」思想。
B. 有若認為,只有削減田稅的稅率,才能使百姓減輕經濟負擔。
C. 按照時令,役民於時,老百姓才能服從君王的統治。
D. 君王不應搜刮民脂民膏來聚斂財富,老百姓富足君王才能富足
參考答案:C。本文沒有涉及此項內容。
(2)結合上面選段,分析本文所反映的經濟思想的合理性。
參考答案:本章所反映的儒家學派的經濟思想,其核心是「富民」思想。有若認為,削減田稅的稅率,改行什一稅率,使百姓減輕經濟負擔。只要百姓富足了,國家就不可能貧窮。反之,如果對百姓徵收過甚,這種短期行為必將使民不聊生,國家經濟也就隨之衰退了。這種以「富民」為核心的經濟思想有其值得借鑒的價值。
【參考譯文】 魯哀公問有若說:「遭了饑荒,國家用度困難,怎麼辦?」有若回答說:「為什麼不實行徹法,只抽十分之一的田稅呢?」哀公說:現在抽十分之二,我還不夠,怎麼能實行徹法呢?」有若說:「如果百姓的用度夠,您怎麼會不夠呢?如果百姓的用度不夠,您怎麼又會夠呢?」
2、閱讀下面文言文,按要求答題
子曰:「君子周①而不比②,小人比而不周。」 《為政篇第二》
子曰:「君子和③而不同④,小人同而不和。」 《子路篇第十三》
(1)下列各項是對上面選段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孔子主張的「周」、「和」就是要取消等級觀念,
B. 君子無論和什麼人交往都能一視同仁,從不拉幫結派;小人卻總是喜歡和自己相近的人結成小圈子,一起排斥異己者。
C. 黨同伐異幾乎是人類難以消除的天性,孔子卻把這稱之為小人行徑。
D. 君子可以與他周圍的人保持和諧融洽的關係,但他對待任何事情都必須經過自己的獨立思考,從不願人云亦云,盲目附和;小人則相反。【注釋】①周:合群。②比:音bì,勾結。③和:不同的東西和諧地配合叫做和,各方面之間彼此不同。 ④同:相同的東西相加或與人相混同,叫做同。各方面之間完全相同。
參考答案:A。孔子主張並沒有主張取消等級觀念。(2)結合上面兩選段,分析選段體現了孔子什麼樣的 「君子」觀。
參考答案:①孔子認為君子應胸懷廣闊,與眾人和諧相處,從不與人相勾結;②君子可以與他周圍的人保持和諧融洽的關係,但他對待任何事情都必須經過自己大腦的獨立思考,從來不願人云亦云,盲目附和; 「周而不比」「和而不同」顯示出孔子思想的深刻哲理和高度智慧,在今天仍不失其積極意義。
【參考譯文】
孔子說:「君子合群而不與人勾結,小人與人勾結而不合群。孔子說:「君子講求和諧而不同流合污,小人只求完全一致,而不講求協調。」
3、閱讀下面文言文,按要求答題
. 孟懿子①問孝,子曰:「無違②。」樊遲③御④,子告之曰:「孟孫⑤問孝於我,我對曰無違。」樊遲曰:「何謂也。」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 【注釋】 ①孟懿子:魯國的大夫姓仲孫,名何忌,「懿」是謚號。②無違:不要違背禮制。③樊遲:姓樊:孔子的弟子,比孔子小46歲。 ④御:駕馭馬車。 ⑤孟孫:指孟懿子。 (1)下列各項是對上面選段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孔子極其重視孝道,他認為盡孝要做到「無違」。
B、孔子這裡所說的「孝」,主要是針對父母要孝敬孝順。
C、「孝」是孔子思想核心「仁」最主要的內容,屬於人格培養與塑造的範疇。
D、孔子所說的「孝」不是隨意的,必須受禮的規定,依禮而行。
C.「仁」是孔子思想核心。「孝」是孔子思想的重要內容,是以「仁」為本體的一種具體表現。
(2)「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學而》),意思是說「一個人孝順父母,順從兄長,卻喜好觸犯上層統治者,這樣的人是很少見的」,在孔子看來孝悌與政治相通的,結合上文,談談你對這話的理解。
一個人如果能夠在家中對父母盡孝,對兄長順服,一切依禮而行,那麼他在外就可以對國家盡忠,忠是以孝弟為前提,孝弟以忠為目的。在家中實行了孝弟,統治者內部就不會發生「犯上作亂」的事情;再把孝弟推廣到勞動民眾中去,民眾也會絕對服從,而不會起來造反,這樣就可以維護國家和社會的安定。 【譯文】 孟懿子問什麼是孝,孔子說:「孝就是不要違背禮。」後來樊遲給孔子駕車,孔子告訴他:「孟孫問我什麼是孝,我回答他說不要違背禮。」樊遲說:「不要違背禮是什麼意思呢?」孔子說:「父母活著的時候,要按禮侍奉他們;父母去世後,要按禮埋葬他們、祭祀他們。」
孝順父母,順從兄長,而喜好觸犯上層統治者,這樣的人是很少見的。
4、閱讀下面文言文,按要求答題
季康子問政於孔子曰:「如殺無道①,以就有道②,何如?」孔子對曰:「子為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風,人小之德草,草上之風③,必偃④。」 【注釋】 ①無道:指無道的人。 ②有道:指有道的人。 ③草上之風:指風加之於草。 ④偃:仆,倒。 (1)下列各項是對上面選段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在政治上實在無法可施時,當政者「如殺無道①,以就有道」,是不得已而為之。
B、在上位的人只要善理政事,百姓就不會犯上作亂。當政者個人的道德表率是非常重要的。
C、「子欲善而民善矣」既是孔子的反駁,也是對當政者的善意規勸。
D、最後一句運用比喻,形象化的語言增強了說服力。
A、孔子是反對殺人,主張「德政」的。
(2)「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孔子政治思想中,對為官者要求十分嚴格,正人先正己。結合上面語段,談談你對「正」的看法。
無論為人還是為官,首在一個「正」字。只要身居官職的人能夠正己,那麼手下的大臣和平民百姓,就都會歸於正道。所謂「上樑不正下樑歪」,在位者的品德好比風,在下的人的品德好比草,風吹到草上,草就必定跟著倒。所以,在位者要率先做出垂範。【譯文】 季康子問孔子如何治理政事,說:「如果殺掉無道的人來成全有道的人,怎麼樣?」孔子說:「您治理政事,哪裡用得著殺戮的手段呢?您只要想行善,老百姓也會跟著行善。在位者的品德好比風,在下的人的品德好比草,風吹到草上,草就必定跟著倒。」
5、閱讀下面文言文,按要求答題
梁惠王曰:「寡人願安①承教。」 孟子對曰:「殺人以挺②與刃,有以異乎:?」 曰:「無以異也。」 「以刃與政,有以異乎?」 曰:「無以異也。」 曰:「庖③有肥肉,廄④有肥馬,民有飢色,野有餓莩。此率獸而食人也!獸相食,且人惡之;為民父母,行政,不免於率獸而食人,惡⑤在其為民父母也?仲尼曰:『始作俑者⑥,其無後乎!』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飢而死也?」(梁惠王上)【注釋】 ①安:樂意。 ②梃:木棒。 ③庖:廚房。 ④廄:馬欄。 ⑤惡(wu):疑問副詞,何,怎麼。 ⑥俑:古代陪葬用的土偶、木偶。
(1)下列各項是對上面選段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以挺與刃」 的譬喻是為了說明「以刃與政」 的「不仁」,來引起惠王的警惕,提高他的覺悟。
B、「始作俑者,其無後乎!」 強調的是用人形的土偶來殉葬尚且不可,又怎麼可以讓老百姓活活地餓死呢
C、文中用人們對獸相食尚且惡其殘忍,來說明人之所以不同於禽獸就是對人的同情,這樣來激發惠王對人民的仁心。
D、「庖有肥肉,廄有肥馬,民有飢色,野有餓莩。此率獸而食人也」,直接揭露了梁惠王驅獸食人的殘暴行徑。
D、這句不是直接揭露梁惠王的殘暴行徑,而是委婉說明產生這種情況無異於驅獸食人。
(2)分析上面選段,你認為和下面選段在表現孟子思想上有何相同之處?請簡析。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塗有餓莩而不知發;人死,則曰:「非我也,歲也。」是何異於刺人而殺之,曰:「非我也,兵也?」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
兩個選段都體現了孟子學說的核心,就是要講「仁義」行「仁政」,即實行所謂「王道」。其理論基礎就是民本思想,重視人的生存權利。因此孟子對那些不行仁政,殘酷掠奪百姓的封建王侯深惡痛絕。【譯文】 梁惠王說:「我很樂意聽您的指教。」 孟子回答說:「用木棒打死人和用刀子殺死人有什麼不同嗎?」 梁惠王說:「沒有什麼不同。」 孟子又問:「用刀子殺死人和用政治害死人有什麼不同嗎?」 梁惠王回答:「沒有什麼不同。」 孟子於是說:「廚房裡有肥嫩的肉,馬房裡有健壯的馬,可是老百姓面帶飢色,野外躺者餓死的人。這等於是在上位的人率領著野獸吃人啊!野獸自相殘殺,人尚且厭惡它;作為老百姓的父母官,施行政治,卻不免於率領野獸來吃人,那又怎麼能夠做老百姓的父母官呢?孔子說:『最初採用土偶木偶陪葬的人,該是會斷子絕孫吧!』這不過是因為土偶木偶太像活人而用來陪葬罷了。又怎麼可以使老百姓活活地餓死呢?」
富貴人家的豬狗吃掉了百姓的糧食,卻不約束制止;道路上有餓死的人,卻不打開糧倉賑救。老百姓死了,竟然說:『這不是我的罪過,而是由於年成不好。』這種說法和拿著刀子殺死了人,卻說『這不是我殺的而是兵器殺的』,又有什麼不同呢?大王如果不歸罪到年成,那麼天下的老百姓就會來投奔了。
6、閱讀下面文言文,按要求答題
齊人伐燕,勝之。宣王問曰:「或謂寡人勿取,或謂寡人取之。以萬乘之國伐萬乘之國,五旬而舉之,人力不至於此。不取,必有天殃。取之,何如?」 孟子對曰:「取之而燕民悅,則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取之而燕民不悅,則勿取。古之人有行之者,文王是也。以萬乘之國伐萬乘之國,簞食壺漿,以迎王師。豈有他哉?避水火也。如水益深,如火益熱,亦運①而已矣。」
【注釋】 ①運:轉。
(1)下列各項是對上面選段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從選段看,孟子是反對攻伐燕國的,他認為會造成「水益深,火益熱」的後果。
B、「簞食壺漿,以迎王師」說的是被攻伐的國家的百姓歡迎犒勞前來的仁義之師。
C、孟子以為是否攻打燕國應該看燕國人民的態度,做事情要尊重人民意願的思想。
D、文中舉周武王和周文王的做法,是為了闡明自己的觀點,從而回答宣王的問題。
A、孟子並不反對,而是認為應尊重人民意願的思想。如果不能使百姓「避水火」反而「水益深,火益熱」,就會造成老百姓流離失所。
(2)結合下面選段,簡要分析孔子和孟子的戰爭觀有何異同?請簡要分析。
子貢問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論語·顏淵》)
孔子和孟子戰爭觀的立論基礎是以"民本"為核心的"仁政"原則。不同: 孔子希望用「仁義」代替戰爭,「足食」、「足兵」和「民信」,三件為政大事,孔子毫不猶豫地主張「去兵」,其對戰爭暴力的警惕和不認同態度於此可見;孟子認為進行戰爭的起點和支點是"仁政",只要符合老百姓的意願,使百姓遠「避水火」,就可以攻伐。
閱讀下面《論語》選段,回答問題。(6分)
子貢曰,「君子亦有惡乎?」子曰,「有惡,惡稱人之惡者,惡居下流而訕①上者,惡勇而無禮者,惡果敢而窒②者。」曰,「賜也亦有惡乎?」「惡徼③以為知者,惡不孫以為勇者,惡訐以為直者。」(《論語陽貨》)。
註:①訕:毀謗。②窒:阻塞不通,此指頑固不化。③徼:抄襲。
(1)下列有關文章內容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B )(3分)
A.「惡稱人之惡者」是指厭惡宣揚別人不好的人。
B.「惡居下流而訕上者」是指厭惡處在下位而討好地位在他以上的人。
C.孔子認為君子應該符合道德禮教的行為。
D.子貢討厭揭發別人的短處還自認為直率的人。
參考答案:B(指厭惡處在下位而誹謗地位在他之上的人)
(2)結合以上選段談到的「勇」,分析下面選段關於「勇」的思想。(3分)
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義以為上,君子有勇而無義為亂,小人有勇而無義為盜。」
參考答案:孔子主張「勇」應該用「義」來規範。孔子認為君子如果沒有「義」就會犯上作亂,小人沒有「義」就會去做盜賊。
附:參考譯文:1、子貢說:「君子也有厭惡的事嗎?」孔子說:「有厭惡的事。厭惡宣揚別人壞處的人,厭惡身居下位而誹謗在上者的人,厭惡勇敢而不懂禮節的人,厭惡固執而又不通事理的人。」孔子又說:「賜,你也有厭惡的事嗎?」子貢說:「厭惡偷襲別人的成績而作為自己的知識的人,厭惡把不謙虛當做勇敢的人,厭惡揭發別人的隱私而自以為直率的人。」
2、子路說:「君子崇尚勇敢嗎?」孔子答道:「君子以義作為最高尚的品德,君子有勇無義就會作亂,小人有勇無義就會偷盜。」
閱讀下面《孟子》選段,回答問題.(6分)
孟子曰:「桀紂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與之聚之,所惡勿施,爾也。民之歸仁也,猶水之就下、獸之走壙①也。故為淵驅魚者,獺也;為叢驅爵②者,鸇③也;為湯武驅民者,桀與紂也。今天下之君有好仁者,則諸侯皆為之驅矣。雖欲無王,不可得已。《離婁上》
註:①壙:同「曠」,曠野。②爵:同「雀」 。 ③鸇 (zhan):一種像鷂鷹的猛禽。
(1)下面各項對選段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B )(3分)
A、「所欲與之聚之,所惡勿施,爾也」的意思是「他們所厭惡的,不要加給他們,如此罷了」。
B、「猶水之就下、獸之走壙也」,這兩個比喻闡述的是不施行仁政的不良結果。
C、「為淵驅魚」「為叢驅爵」,兩個比喻說的是壞人在無意中幫助了好人,惡成了促進歷史前進的動力。這裡面所蘊含的,正是善與惡的歷史辯證法。
D、選段反映了孟子的民本主義思想,那就是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參考答案:B(兩個比喻闡述的是施行仁政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選自《孟子·盡心下》,反映的也是孟子的仁政思想,請你結合上面選段,談談自己的認識。(3分)
參考答案:上面選段,孟子強調的是統治者要施行仁政,得民心者得天下;這裡孟子更是把人民放在第一位,認為國家政治,一切以民為本。都反映了孟子的民本主義思想
附:參考譯文:孟子說:「桀和紂之所以失去天下,是因為失去了老百姓的支持;之所以失去老百姓的支持,是因為失去了民心。獲得天下有 辦法:獲得老百姓的支持,便可以獲得天下;獲得老百姓的支持有辦法:獲得民心,便可以獲得老百姓的支持;獲得民心也有辦法:他們所希望的,就滿足他們,他們所厭惡的,就不強加在他們身上,如此罷了。老百姓歸服仁德,就像水往低處流,獸向曠野跑一樣。所以,替深池把魚趕來的是吃魚的水獺;替森林把烏雀趕來的是吃鳥雀的鷂鷹;替商湯王、周武王把老百姓趕來的是殘害老百姓的夏桀和殷紂王。當今之世,如果有哪位諸侯喜好仁德,那麼,其他諸侯都會替他把老百姓趕來。就是他不想統一天下,也會身不由己了。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