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輻射對中國暫無影響
連日來,地震引發的日本核泄漏事故逐步升級。3月14日,日本福島核電站發生第三次爆炸。截止發稿時,共190人受到核輻射,其中22人需接受「去核」治療。日本初步確定此次事故為4級(最高為7級)。「核輻射」這個離生活很遙遠的詞語漸漸如陰雲籠罩在人們心頭。
環境保護部核與輻射安全中心研究員陳曉秋告訴《生命時報》記者,福島第一核電站排放的放射性物質主要通過大氣釋放,起決定作用的是風向和風速。中國位於日本西面,根據氣象數據判斷,污染物主要朝核電站的東北方向擴散,隨距離增加空氣中放射性核素的濃度會逐漸稀釋。一般在距離80公里外,污染濃度能降低3—4個數量級。另外,由於核電站的壓力容器沒有被破壞,只有少量放射性物質擴散到環境中,所以80—100公里範圍外地區都很安全。預計未來3天,對我國不會造成影響。目前,核電站周圍檢測到的放射性物質包括碘131和銫137。碘131一旦被人體吸入,可能會引發甲狀腺疾病。日本政府已對核電站附近居民實施了撤離和隱蔽的防護行動,並發放碘片以阻塞放射性碘的攝入。
「一旦遭遇到核輻射,人體兩大系統最易受損。」解放軍307醫院全軍造血幹細胞移植中心主任陳虎表示,人體的生殖系統是最敏感的,核輻射首先會損傷精子、卵子,即使沒有造成放射病,也會因為低劑量的輻射造成遺傳性疾病。二是損傷造血系統,這已經屬於放射病的範疇。分為輕、中、重、極重度,其中前三種都是可以救治的。「其實,這次日本泄露的輻射劑量,遠遠沒達到放射病的程度,官方通報的100多個被輻射患者,只是身上沾染了放射性灰塵,經過清洗等處理完全能避免患病風險。」對此,中國民間科普組織「科學松鼠會」也做了一個換算,福島核電站泄漏監測到的即時數據是每小時1.015毫希。這相當於:1.核電站工作人員一年接受的行業輻射;2.一次X光檢查接受的輻射;3.乘飛機239小時接受的輻射;4.每個人半年內接受的天然輻射。
那麼,該如何避免核輻射的危害呢?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核醫學科主任石洪成建議,即使在放射性污染4級的地區,人體接受的輻射劑量也是在安全範圍內,只要適當保護即可。例如,用手帕、毛巾、布料等捂住口鼻;一旦下雨,空氣中夾帶的放射性物質會降到地面或人身上,應儘可能待在室內;可能受到放射性污染的人員應清除污染,最好的方法是淋浴,尤其是要清洗口鼻腔和毛髮,因為有些放射性物質可以通過皮膚和黏膜吸收;在放射性污染嚴重的區域,可以穿戴帽子、頭巾、眼鏡、雨衣、手套和靴子等,有助於減少體表放射性污染;不要食用受到污染的水、食品等;高危人員需口服碘。
最後,陳虎強調:「中國百姓完全沒必要恐慌,只要核反應堆心不爆炸,污染劑量就非常小。海產品的污染也並不嚴重,沒必要不吃。」石洪成建議,如果不放心,反而可多吃海帶、紫菜等含碘量高的食物,一旦甲狀腺組織被非放射性的碘佔滿,就會明顯減少對放射性碘的吸收,從而起到最好的屏蔽作用。▲
推薦閱讀:
※日本輻射污染難解 34萬災民回不了家
※輻射與防護
※靈芝抗腫瘤、輻射、修復再生細胞有神奇高效作用!
※孕婦防輻射服使用指南及洗滌方法
※六年了!福島核電站又現致命恐怖輻射,日本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