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有正史記載的為中華民族一統做出重大貢獻的王氏祖宗

0.王氏起源 1.武平桑梓坑王氏家廟開光視頻

2.該公畫像 3.繼宗公簡介

4.武平桑梓坑王氏家廟 5.三槐世系

6.太原世系 7.閩台世系

8.琅琊世系 9.<王氏族歌>>

10.均德公簡介 11.江左世系

12.湖南王氏源流 13.贛縣王氏源流

14.贛湘世系 15.才溪王氏的源來與播遷

16.王姓過瓊始祖王居正 17.中華王氏賦18.上海王氏遷始祖王逖 19.被選入《中華族譜集成》的二十部王氏家譜20.廣西博白王村王氏祖源初探 21.閱譜知識簡介22.天下名門-太原王氏 23.中國的第一豪族——琅琊王氏24.聞名天下的三槐王氏 25.解放軍百名王姓將軍留青史26.古今王姓名人彙編 27.王姓宗祠門楣楹聯知多少?28.王氏郡望

「秦大將軍王翦」

————最早有正史記載的為中華民族一統做出重大貢獻的王氏祖宗

史證中華王

到過北京的朋友都知道,在新中國首都有一個「世紀壇」,在它的「青銅甬道」上,記載了從中國古代原始社會直到新中國建立後的各個歷史時期的重大事件和人物。從「青銅甬道」上歷史的記錄來看,「春秋戰國」時期是一個又重要而又偉大的時期,在這個時期「七國爭雄」人們思想活躍出現了「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局面,並湧現出了大批的英雄豪傑。從「青銅甬道」上還可以看到,第一個映入我們眼帘的「王氏」歷史人物是戰國時期的「秦國大將軍王翦」。他和他的兒孫們帶領秦國軍隊滅掉了「六國」統一了中國,從而結束了近兩百五十多年的戰亂,幫助秦始皇建立了「第一個中央集權的封建王國」——「大秦帝國」(簡稱中國)。他還幫助秦始皇合併各國的土地在全國執行郡縣制、並實現了天下一統:「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這些措施都為古代的中國和現在的中國以及將來的中國都有著深遠的重大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

王翦生平簡介

秦大將軍王翦:頻陽東鄉人,即:現在的陝西省富平縣美原鎮千口王村人。他生於秦昭王五年(公元前302年),秦始皇帝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辭世,享年90歲。他出身世代將門之子,年輕時喜愛兵法,文韜武略,文武雙全,剛成年就加入軍旅,20歲就為將軍,為將後老練持重,後為秦始皇臣。在秦國統一六國的長期戰爭中立下了赫赫戰功,秦始皇能實現「天下一統」其功勞首推王翦及兒子王賁和王氏家族。由秦始皇《琅琊台刻石》的列名次第便可作證「維秦王兼有天下,立名為皇帝,乃撫東土,至於琅琊;列侯武成侯王翦;列侯通武侯王賁;倫侯建成侯趙亥;倫侯昌武侯成;倫侯武信侯馮母擇;丞相槐狀;丞相王館;卿李斯;卿王茂;五大夫趙嬰;五大夫楊廖。從與議於海上(二十八年)」。

經考證王翦年表如下:

秦昭王:

四年(公元前303年農曆七月初十)生於秦國頻陽縣軍功世家;

二十年(公元前287年)17歲加入軍旅為士;

二十四年(公元前283年)21歲為偏將軍;

四十七年(公元前260年)44歲與兒子王賁參與白起指揮的長平之戰;

四十九年(公元前258年)46歲初拜大將軍。拔趙城,退齊師;

獲魏齊首級,秦昭王贊其「智勇將軍」

五十六年(公元前251)秦昭王死,太子安國君為孝王,子楚為太子,

時王翦53歲;

秦孝文王:

一年(公元前250年)孝文王斃,子楚代之稱庄襄王;

政為太子(既秦始皇)時王翦54歲

秦莊襄王:

三年(公元前247年)庄襄王斃,政為王。時王翦57歲

秦王政(始皇帝):

八年(公元前239年)奉命平定王弟成嶠及樊於期叛亂。時王翦65歲。

九年(公元前238年)幫助秦王平嫪毐之亂。設計削裁呂不韋。時王翦66歲。

十一年(公元前236年)率軍攻破趙城闊與,又奪九城,時王翦68歲。

十八年(公元前229年)率軍由太原攻井陘重金賄賂趙臣郭開,間殺趙將李

牧。時王翦75歲。

十九年(公元前228年)率軍大破趙軍,殺趙將趙蔥俘虜趙王遷,攻陷趙都邯

鄲。時王翦76歲。

二十年(公元前227年)荊軻刺殺秦王未得逞秦王怒派王翦率軍攻取燕國首都,

燕王逃往遼東。王翦兒子王賁攻擊楚國,收取

城池十座,時王翦78歲。

二十二年(公元前225年)王翦兒子王賁圍攻魏國首都大梁,王翦授計用水灌

城池,魏王投降魏滅。時王翦79歲。

二十三年(公元前224年)李信被楚國打敗,秦王嬴政「頻陽請將」王翦復出

率60萬傾國兵力,破楚軍項燕自殺俘虜了楚王負謅。

楚國滅。時王翦81歲。

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王翦平定楚江南地區後,秦以其地置楚郡,又建

九江郡和長沙郡,兒子王賁拔遼東,俘虜燕王喜。

燕國之滅代俘虜代王嘉趙雲。時王翦83歲。

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兒子王賁攻入臨淄,虜齊王建齊之,秦滅了「六國」

統一了中國。嬴政稱始皇帝。王翦封武成侯,王賁

封通武侯。時王翦84歲。

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秦始皇東巡,泰山立石。徒黔首3萬戶於琅琊台下。

王翦王賁隨之,名刻其後,後又復南巡。渡淮水,

至鄂楚,使刑徒,三千人伐木。後自南郡從武關歸,

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王翦老故頻陽享年90歲。葬其老家。賁故後陪葬

美原鎮八聯村。今陝西省富平縣到賢鎮東2里永合

村北。

王翦滅楚天下一統

「廷議伐楚告老還鄉」

秦始皇滅掉韓、趙、魏三國之後,趕跑了燕王,又多次打敗楚國的軍隊。秦始皇二十二年秦國決定伐楚,在庭議事時他以學生向老師請教一樣的詢問王翦大將軍「王老將軍你看需要用多少兵力才能滅楚!」王翦對此早已反覆計算,對其像老師教學生一樣回答說:「最少需要六十萬兵力」。秦皇一聽嚇了一跳,心中盤算「我秦國目前的總兵力也就勉強有60萬」這滅楚一戰真的需用傾國之兵嗎?懷疑王翦是否有其它的用意,他有了懷疑又向王翦問道:軍中誰又能擔當此重任呢?王翦說:手下李信年輕有為可以挂帥。秦始皇也想到此時的王家已是功蓋過主,能否選一些其他的非王家的年輕將領,也給他們一次建功立業的機會。

此時的秦始皇有了進一步的計劃,想滅掉最有實力的楚國,達到實現天下一統的目標,這一戰是決定性的一戰。他慎重的思考派誰擔任這領兵的統帥呢?秦國將軍李信,年輕勇敢,曾率兵數千追擊燕太子丹直到衍水地區,最後擊破燕師,俘獲太子丹,秦始皇欣賞王翦給其推薦的少將軍李信。於是始皇問李信:「我想攻打楚國,在將軍看來需用多少兵馬才夠?」李信說「不超過二十萬人。」始皇再問王翦,王翦說:「老臣反覆算過,楚國不可忽視。至少需六十萬兵力方可」。秦始皇說:「王將軍看來你老了!膽兒也小了!以後你就回家安心休養吧」。秦始皇認為李將軍果斷壯勇,他的話是對的。不需要那麼多的兵力,於是派遣李信為帥和蒙恬為副將率兵二十萬南伐楚國。王翦的意見沒有被採納,便託病辭職,告老回到頻陽老家去了。李信攻平與,蒙恬攻寢,大敗楚軍。李信又進攻鄢埕,打敗楚軍,隨即揮師西進,和蒙恬會師於城父。楚軍就勢尾追其後,咬住不放,三天三夜沒有宿營,大敗李信軍,攻佔兩座城堡,殺死都尉七人,秦軍戰敗逃跑。

「頻陽請將老娶華陽」

秦始皇聽到前方戰敗的消息,非常生氣,也非常恐懼。因楚軍天天西進已向秦國撲來。在這危急的時刻,他又想起了他的老師王翦。不顧左右的勸說。親自駕車急奔赴頻陽,見到王翦道歉說:「寡人沒有採納將軍的意見,李信果然戰敗,使秦軍蒙羞受辱。現在楚軍一天天向西挺進,將軍雖然有病,難道忍心扔下寡人不管嗎?」王翦推辭說:「老臣體弱多病,腦子糊塗,請大王另選良將。」秦始皇又深情的說:「好啦!好啦!將軍不必多說了!」本王想是否將軍還在計較上次廳議伐楚時受的委屈嗎?王翦說:「沒有,但是大王一定不得已而用我,還是那句老話非六十萬兵力不可。」始皇說:「沒有別的,聽你的。」李斯提醒秦始皇說:李信剛兵敗,損兵折將現在全國也沒有六十萬兵力了。秦始皇問王翦如何是好?王翦說:關中招募,不夠再派五萬御林軍。秦始皇答應了王翦的要求。要求王翦三日內出兵他到灞橋送行。於是王翦被始皇的親赴「頻陽請將」和「真情所打動」,為了實現他們少年時代共同立下的夢想「天下一統」的大局,答應了率領秦國傾國之兵力六十萬人馬出征。當時王翦已經八十歲身體還有不適。

秦始皇雖然得到王翦挂帥出征的承諾,除去了外部「楚國對秦國的戰事危機」;雖然他對王翦「他唯一的老師」的人品非常了解,但又擔心自古以來「兵權移人乃大忌」,的做法。他回到咸陽後又聽些讒言更是坐卧不寧,為此他不得以採取聯姻的辦法籠絡王翦,決定把他非常喜愛的華陽公主下嫁給王翦,並讓她暗中監軍。故由此演繹出一段路人皆知的「王翦八十歲娶華陽」的故事。有碑文為證:

華陽有序

始皇二十二年李信喪二十萬眾七都尉於楚,

時王將軍翦謝病家居,始皇疾駕入頻陽,手以

上將印佩剪身,六十萬兵符如翦約,迴鑾後三

日翦發頻陽,始皇降華陽公主簡宮中廲色百人,

為勝北迎翦於塗詔既遇處成婚,翦行六十里

遇焉,遂列兵為城中堅設錦幄,行合巹禮官

屬供帳,甚盛,詔頻陽別閭主第相遇處今名崋

陽,在富平東南三十里。

「五請頒賞以逸待勞」

王翦非常了解秦始皇此時的心情。

當秦始皇親自來到灞上送行時。王翦臨行前,請求始皇賜給他大批良田美池和園林廣廈。始皇說:「將軍放心走吧!等到將軍凱旋歸來本王和你一同享樂,沒有必要為日後的貧困而擔心啊!王翦說:」為大王帶兵打仗,有功也得不到封侯。趁現時大王信用我,我便及時多請賜園池,為子孫打算罷了。」秦始皇哈哈大笑。王翦從出發來到邊關,接連五次派人回到咸陽請求賞賜良田。副將蒙恬說:「王將軍乞求頒賞,實在有點過分!」王翦說:「不然。秦王為人,驕橫多疑,現在調集全國兵力,連五萬御林軍都交給我一人指揮,我如不採用多請頒賜田池美宅為子孫創業的辦法以祛其疑,難道反而讓秦王平白無故的猜忌我嗎?如果君臣相互猜忌,互相不配合那是打不了勝仗的」。王翦身經百戰百戰百勝,有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秦始皇和王翦君臣心心相通,無論何人猜疑,他對王翦全然放心並從不干預王翦指揮戰事。

王翦揮軍東進,取代李信攻打楚國。楚國聽說王翦摔增援部隊來攻,於是動員全國兵力抗擊秦軍。王翦到達前線,構築防禦工事堅守陣地,不肯出戰。楚軍多次挑戰,秦軍始終不肯出壁應戰。王翦每天讓戰士休息、洗澡,改善伙食安撫他們,與戰士同吃住。過些時候,王翦派人了解部隊情況,問道:「軍中玩什麼遊戲?」回報說:「戰士們奔、跑、跳、躍,玩的可歡哩」這時王翦說:「士兵們可以用來打仗啦」楚軍多次挑戰而秦兵不出壁應戰,這實際是王翦用的是以逸待勞,麻痹其敵,攻其不備的戰術等待時機。因秦國變法後經過幾代的努力建設,已從一個弱秦變成了強大的秦國。特別是在農業社會,水利的興修如:鄭國渠、都江堰等工程的建成,糧草豐盛軍隊後方的供應有充分得保證。楚軍見王翦不出戰,認為王翦老了不想打仗只是想固守邊疆。故而放鬆了警惕,加上大軍後方糧草供應不上,故便向東方轉移。王翦得到情報後,趁勢揮軍進逼,挑選精壯突擊隊進攻,大破楚軍,直追到蘄縣以南,殺楚將項燕,楚軍戰敗潰逃。秦軍乘勝追擊,平定了楚國的一些城邑。

「大獲全勝統一中國」

一年以後俘虜楚王負芻,全部削平楚地,設置郡縣。接著南征百越地區君長,與此同時,王翦兒子王賁也和李信一道,攻取並平定燕、齊地方。至此戰國時的「七雄」六國已滅,秦統一了中國。

秦始皇二十六年,秦兼并天下,王、蒙二家族建功最多,聲明流傳後世。

王翦比秦始皇贏政大40多歲,在王翦當少將軍時由於武藝高被秦王派去與十幾歲的秦始皇朝夕相處,教授其文韜武略、武藝兵法及處世哲學。這也是秦始皇帝贏政唯一稱其為老師的根源所在。

在王翦的軍事思想,政治思想、處世哲學及言傳身教的影響下,秦皇及其身邊的人形成了其政治綱領和目標既「天下一統」和「天下太平」。

在王翦的策劃和親自的指揮下,終於將秦皇嬴政推上了「戴冠佩劍」的執政寶座上,並在內部粉碎了一個個的背叛者的陰謀詭計剷除了阻礙其事業發展道路中重重障礙,為實現「天下一統」和「天下太平」的宏偉大願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在外部王翦率領秦國軍隊使用軍事策略和戰術取得了滅掉「六國」的輝煌戰績。實現了戰事平定,中國統一,「天下一統」的目標。

在歷史長河中出現的偉人是很多的,特別是有名的將軍更是層出不窮,即便是當時的秦國也有著名的白起、王齡等英雄豪傑,但是他們都沒有處在歷史的這個坐標點上。而在這「第一次的中國統一」的關鍵坐標點上,秦大將軍王翦和秦始皇嬴政功不可沒。無論是過去古代的輝煌朝代和近代的繁榮昌盛,也無論是從政治、軍事還是文化藝術、等各個方面能有今天的國富民強的成績都與他倆立下的「汗馬功勞」是分不開的。

秦朝基礎漢朝輝煌

秦始皇和王翦他們的一生,是中國疆域走向統一,中國文明走向統一的偉大而艱難的歷史過程;同時也是中國文明最充分展現其強勢生存精神的歷史過程。

在傳統意識中,秦始皇帝的人格形象在歷史煙霧中的是模糊而猙獰的。而歷史的真實是:秦始皇帝的畢生辛勞,躬操政事,善結才,善激發,終其一生末曾殺害一個功臣;治天下以大公之心,尚法重賢,力行陽光政治,終生末見陰謀劣跡;他不立皇后,不立太子,取締皇族特權,將國家安危寄予法統根基之上。再現此等偉大人物領袖之真精神、真人格,將對當下中國文明核心價值觀體系起到良好的建設性作用。

秦始皇帝一代,雄傑雲集,創造精神大爆發,舉凡政治文明、文化思想、民生工程、內憂外患等方方面面,皆有空前大創造。也正因為他們的這些創造性的變革和創新,才招來了那些已腐朽沒落的奴隸主們和權勢貴族們的憎恨,說他是暴君執行的是暴政。我以為若秦始皇不是「突然暴病而死」而有時間安排後事不給趙高、李斯等搞陰謀的機會。則秦朝並非是短暫的十五年,說不定會改變「秦朝的基礎漢朝輝煌」的現象。(當然歷史是不可以假設的。)

蓋世之功無人能級

王翦,是距今兩千多年的歷史名人。他將畢生精力貢獻於秦國的統一事業,並為之立下了不朽的功勛。但能淡泊名利,頤養善終,是與他的高尚品德和卓識時務不無關係。

王翦的處事原則:遵從王命,據禮執義。知進知退,不壓群臣。有功則已,不計名利。

耐得冷落,樂於淡薄。忠而不餡,誠而不愚。勇而不驕,功而不貪。

王翦的軍事策略洞悉局變,因時施兵。身先士卒,嚴格訓練。知己知彼,攻其不備。

重金養諜,相機用間。窮寇勇追,擴大戰果。集中優勢,以逸待勞。

催堅奪魁,打蛇擊頭。注重合力,不輕一擲。

孫武講:

故知兵之將,生民之司命,國家安危之離也」

————懂得用兵的將軍是民眾命運的掌舵者,是國家安危存亡的將者「智、信、仁、勇、嚴也」五德缺一不可。

王翦就是這樣的人。

王翦是我們中國的驕傲更是我們王氏宗親的驕傲,他是我們王氏家族中最早有正史記載的最知名的,並為中華民族一統做出重大貢獻的王氏祖宗。從傳承的各類家譜可知:王翦是第十八世王家之祖,但在此之前,由周靈王姬泄心的大兒子姬晉(太子晉)開始至次子姬貴繼位(即周景王)到太子晉的嗣子姬宗敬,我們王氏還沒有以王為姓,直到姬宗敬辭官潛回太原後才隱姓埋名,開始稱為「王家」。意思是:王子,王孫,王室之家。時間長了,稱呼習慣了,傳播範圍大了,姬宗敬這一門人就以王為姓了。

王翦是我們王氏宗族一位最早最有正史記載最能代表王氏家族品格,風格的代表人物。故,我們尊他為我們王氏家族的祖宗,一點都不過分,他的人品人格,文韜武略值得我們後人效仿學習,他不愧是我們王氏家族的楷模。王翦,王賁他們父子早已離我們遠去了,然而他們父子的陵墓仍在那陝西渭北富平縣(古頻陽)的黃土高原上聳立,每逢清明和農曆的七月初十當地的後裔以及鄉民們都會舉行不同規模的紀念活動。以祭奠追憶這位偉大的歷史人物。

王建東 陝西姓氏文化研究會副秘書長

陝西王氏宗親文化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

2013年6月25號

(聯繫地址:陝西省西安市東新街232號陝西信託大廈1502室)


推薦閱讀:

中國皇漢運動報告(新編)
如何看待有人提出『二戰時中國是否應該投降』這種問題?
二戰時期納粹如何辨別猶太人?
柳州融水民族採風之旅
中國漢族人如何評價中國的其他民族?

TAG:民族 | 史記 | 中華 | 中華民族 | 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