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發現了夏朝出土文字
我發現了夏朝出土文字
馬賀山
[內容提要]:提起篆字,人們會想起周朝的大篆,所謂篆者,乃指官方文字也。其實篆字並非周朝始,在夏朝已經流行蝌蚪篆了,即歷史所說的夏篆。
[關鍵詞]:夏朝 夏朝文字 夏篆 象牙文
繼我發現了夏朝傳世文字[夏禹書]、[岣嶁碑]和夏朝以前的文字[倉頡書]之後,我又發現了夏朝出土文字。這些夏朝出土文字是刻在6760年前的象牙上,[經碳十四測定,這些象牙距今已有6760年的歷史,誤差約為50年。]這些象牙文是我曾祖父二十年代,在保定一個官僚家教私塾時,人家送給他的,這些東西一直被我祖父和父母很好的保存著,唐山大地震時,這些東西都藏在大板櫃里,當時房子都倒了,所有的傢具都砸壞了,唯獨大板櫃完好無損,所以才保存至今。對於這些象牙文,過去一直以為是篆字,是周朝的文字,當我破解了[禹王碑]的文字後,我才如夢初醒,這些象牙文是夏朝文字無疑,而且是夏朝的官方文字,正與歷史上所說的夏篆相合。[禹王碑]的文字史書上稱為蝌蚪文,又稱蝌蚪篆,被認為是中國最早最古老的文字。因為當時是用竹棍粘漆書寫在竹簡和木板上,竹硬漆膩,寫出的字頭粗尾細,形似蝌蚪,故名。它比商朝的甲骨文要早許多,商朝的甲骨文是用筆沾墨先書寫在龜甲和獸骨上,然後再用刀刻。漆書已是夏朝以前的事情了,而夏朝的文字為什麼要刻在象牙上?這可能與當時的自然環境有關。上古時,華北一帶溫暖而潮濕,森林茂密,水草肥美,非常適合大象生存。五十年代初,在河北遷安出土的五米高的大象骨胳化石,是迄今為止我國發現最高最大的靈齒類大象化石。由於有豐富的象牙資源,這就為夏朝在象牙上刻字提供了物質基礎。由於氣侯的變化和大象的南遷,到了商朝的時侯,還能見到商人在河南一帶捕象的記錄。如今河南簡稱為豫,與上古時代多象是有關係的。夏人尊象,商人崇龜,周人尚金。夏人用象牙、象骨刻字,商人用龜甲、獸骨刻字,周人用鼎彝鑄字,可見一斑。這是典型的時代特徵之一。其次夏朝文字字大且筆道圓韌,商朝甲骨文字小又無方筆,兩者相差懸殊,頗具大夏小商之態。夏朝象牙文字與商朝甲骨文截然不同,是由於民族的差異造成的,殷人原是一個弱小的不開化的東夷游牧民族,以玄鳥為圖騰,以牛羊肉為食物,是馬背上的民族。而夏民族則是黃帝的後裔,以龍為圖騰,居住在華北平原及黃河一帶,已進入了農耕和百工時代,其文化文明程度,兩者不可同日而語。在其文字表現上,差異較大,是很自然的事情,並不奇怪。夏朝強大,夏朝文字先進,是因為它處於中央執政的地位。眾所周知,夏代是有曆法的,叫夏曆。上古時代誰來制定曆法,當然是史官。從先秦文獻上,可知夏朝有史官。[淮南子。汜論訓]載:『夏之將亡,太史令終古,先奔於商,三年而桀乃亡』。[呂氏春秋。先識覽]:『夏太史令終古出其圖法,執而泣之。夏桀迷惑,暴亂愈甚。太史令終古乃出奔於商』。這裡的圖法指的是圖書,是法律文獻,是約束天子的法典。從以上的引文中,我們可知:夏朝有史官,夏朝有書籍,夏朝有文字,這是不容置疑的。另外[尚書。多士]篇記載周公對商朝 遺民說的一段話: 『惟爾知,惟殷先人,有冊有典,殷革夏命。』從這裡可知,殷先人的冊、典是從夏朝那裡繼承並經過改造而後為商朝所用。商朝有近五千多個成熟的甲骨文字,而夏朝的成熟的文字決不會少於五千多個。截止目前,古文字研究領域對夏朝文字的研究是尚未發現夏朝文字及成文歷史。實際上,這些傳世的和出土的夏朝文字,已經擺在了那裡,有幾千年,只是尚未被承認而已。下面的這些象牙文是我曾祖父生前收藏並傳下來的,經我爺爺、我父母幾代人的精心保管,才流傳至今。從哪些方面可以判斷出這些象牙文是夏朝文字呢?
[一]用以後證前的方法,將甲骨文與象牙文進行比較,孰前孰後,孰早孰晚,比一比即水落石出。象牙文里有些字是與甲骨文和金文里的字一樣的,屬於同一文字體系,存在傳承關係。值得注意的是,象牙文里的有些字是甲骨文和金文里所沒有的,這種情況的產生只能在此之前而不能在此之後,這已經是得到證明的,[倉頡書、[夏禹書]、[禹王碑]里的一些文字,在甲骨文里是沒有的,這些文字只有從古人的最出的造字原理和方法上,才能得到破解。
[二]象牙文的刻寫方式有 橫排方式,從左到右,有豎排方式,從上到下,從右到左,字體成熟圓韌,已具書法藝術美感。
[三]從象牙文的內容上看,這些文字主要記錄的是祭祀和戰爭之事,與[夏禹書]的內容十分吻合,國之大事,在祀於戎。夏王的主要的活動就是這兩件事。
[四]從象牙文的文字看,夏朝已有占卜活動,但不象商朝那樣,每事必卜,所謂夏朝信神,商朝信鬼,周朝信命是也。
[五]夏朝象牙文釋文如下:
一:學聿尹祭
二:遣朕出田米
三:水羊咩羔
四:束匝 愨置倉祈師
五:灑令龠合宋
向宋令享廬
六:朕其取河淮其
水遣征明御育唯
七:下上宋牛田林州水火
四十餘羊灑告山水川
八:福墜災祀約旬 榮焱
福佑血燎晶明旦炬惟
九:尹衣豸封捂佑五
本裘牢羊燎八
十:侑捂玉玉封
禾盞員豸厘肆豸玉
內黍盞封芻幾聿犬西
十一:佑並月微星佑
侑
黍黹網微黍二十夕幾
十二:員將朋玉其五
功君麗展尚將鑄
宮血墜籌禍黍五
水囪北田幾
十三:王帝戊卯
陸墜蓐惟
以上夏朝象牙文十三版,共一百六十八個字,其字體與[禹王碑]的蝌蚪篆七十七字,同出一轍,與歷史上的夏篆正好相合,都是夏朝的官方文字。尤其是第十三版象牙文,第一次將王帝合一,這種對時王的稱謂,在商、周及後來先秦的歷朝歷代中,都不曾有過,只有在夏朝才會出現王帝 的稱呼。這一點已經在文獻中得到證實。司馬遷在[史記。夏本紀]中說:「帝孔甲立,好方鬼神,事淫亂。夏後氏德刷衰,諸候畔之」。另外,傳統的干支紀年紀日法,在我國是很早的,夏朝帝王中象孔甲,胤甲 履癸[桀]等都用天干為名,這不能不說象牙文中的這種稱謂是夏朝文字的又一個顯著的時代特徵。
參考文獻:
[爾雅]大連出版社,大連,1998.
[說文解字 ]成都古籍書店,成都,1980.
[甲骨文字典]徐中舒主編,四川辭書出版社,1990.
聯繫地址 河北唐山電視台
郵編 063000
電話:[0315]2020122
推薦閱讀:
※(七)槐:戰爭狂人
※知乎中國上古史、先秦歷史、夏朝、商朝、周朝關注的人都很少,如何改變這一現狀?
※為什麼印加屬於文明而夏朝不是?
※中國歷史 — 夏朝
※大禹三過家門而不入,兒子哪裡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