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蓋要有「肉」,才能預防關節炎
隨著醫學知識的普及,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重視自己的關節健康了,這其中又有很多人,開始自發的鍛煉起腿部關節了。這本是一件好事,但是小編卻從中發現了一些問題:一是有些上了年紀的朋友們,因自己骨密度的降低導致骨頭變「脆」,所以惶惶不可終日,不參加任何的戶外活動和體育鍛煉,就怕自己不慎摔倒造成骨折。二是有些朋友過於重視體育鍛煉,但卻選錯了鍛煉的類型和方法,以至於無形中傷害了自己原本健康的關節,卻還不自知。
膝蓋要有“肉”,才能預防關節炎
So,為了幫助大家科學地認識鍛煉的重要性,今天就來給大家詳細的講一講,鍛煉膝部周圍肌肉的重要性,以及到底應該如何鍛煉。
膝蓋周圍的肌肉有什麼用?膝關節是一個由髕骨、關節軟骨、脛骨平台、股骨、韌帶、半月板等構成的「鉸鏈式」關節,人們日常的行走、跑動和跳躍,全是靠肌肉驅動以及韌帶的拉伸和延展來使關節轉動的。
膝蓋要有“肉”,才能預防關節炎
肌肉的強度越高、彈性越好,膝蓋就會越穩定,相應的韌帶和半月板的損傷幾率就會降低,甚至能延緩軟骨的磨損,避免關節疾病早至。反之如果鬆軟無力,骨頭之間的間隙就會變小,壓力也就隨之增高,會加快膝關節的磨損和退變。
鍛煉這些肌肉膝蓋才會更穩定說到具體要鍛煉哪塊肌肉,最重要的莫屬股四頭肌了,它作為驅動膝關節最主要的一組肌肉,由股直肌、股中間肌、股內側肌和股外側肌共同構成。股四頭肌是膝關節的伸肌,其張力較屈膝肌力強3倍。從作用上來說:
① 有了它膝關節才能伸直;
② 膝關節彎曲時,構成股四頭肌的四塊肌肉會進行收縮以對抗重力對膝蓋的衝擊,而不是簡單的把所有重力都放在膝關節軟骨上;
③ 在四塊肌肉的包圍下,髕骨和脛骨穩定性才能更好;
膝蓋要有“肉”,才能預防關節炎這樣鍛煉才保膝不傷膝
有些朋友(尤其是年輕朋友們)在鍛煉股四頭肌時,太過急於求成,剛開始鍛煉時,直接就進行高強度的負重深蹲。這樣雖然能很快達到鍛煉肌肉的目的,但如果練習時沒有專業人士在一旁指導,動作稍不標準很容易就會造成膝蓋損傷。畢竟任何事情都講究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肌肉的鍛煉也不例外。
所以貼心的小編給大家帶來了一套老少皆宜的膝部鍛煉操,大家一起練起來吧~
01
膝蓋要有“肉”,才能預防關節炎
1. 坐在椅子的邊緣,雙腳與肩同寬;
2. 上半身向前傾,為站起做好準備;
3. 用雙腿的力量慢慢站起並保持直立,站起後,頭部要一直直視前方,不要向下看;
4. 重新坐回到椅子上;
此動作重複5次。
02
膝蓋要有“肉”,才能預防關節炎
1.站在椅子的後方,手扶椅背,雙腳間保持一拳距離;
2.慢慢彎曲你的膝蓋,並讓膝蓋前方連線超過你的兩側大腳拇指連線,注意整個動作中膝蓋的方向始終是朝前的;
3.動作完成後,輕輕的站起來,站起過程中要注意提臀;
此動作重複5次。
這兩個動作雖然簡單,但優點在於對膝蓋的損傷少,每天堅持就能起作用哦,大家一起練起來吧~
推薦閱讀:
※跑步對膝關節磨損有多大?
※膝關節疼痛一次治癒
※骨科基礎 | 髖關節置換術後康復指南
※反關節[慎用!]
※膝關節後內側倒「L形單切口治療脛骨平台雙後髁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