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原理名詞解釋
1.1、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即無產階級政治經濟學,它是研究社會生產關係體系及其發展規律性的科學。
1.2、勞動:是有勞動能力和勞動經驗的人,在生產過程中的有目的的活動。
1.3、勞動對象:是人們把自己的勞動加於其上的一切東西,也就是勞動加工的對象。
1.4、勞動資料:又稱勞動手段,是人們用來影響或改變勞動對象的一切物質資料,其中最主要的是生產工具。
1.5、生產資料:是生產過程中的勞動資料和勞動對象的總和,它是任何社會進行物質生產所必備的物質條件。
1.6、物質資料生產過程:是人們的勞動、勞動對象、勞動資料(勞動手段)在一定形式下結合起來,創造滿足人類生存和發展所需的物質產品的過程。
1.7、生產力:是人們進行物質資料生產的能力,反映人和自然界的關係。
1.8、生產關係:是人們在物質資料生產和再生產過程中結成的相互關係,又稱經濟關係。生產關係是各種社會關係中最基本的關係。
1.9、生產關係體系:是人們在社會生產總過程中所建立的生產、分配、交換、消費方面的經濟關係的總和。
1.10、社會生產方式:是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有機結合與統一。
1.11、經濟規律:是經濟現象和經濟過程內在的、本質的、必然的聯繫,它體現著經濟過程的必然趨勢。
1.12、生產資料所有制:即生產資料歸誰所有,它是人們在佔有生產資料方面所形成的關係,體現著生產勞動者同生產資料的結合方式。
1.13、經濟基礎:是一定社會形態中佔主導地位的生產關係的總和。
1.14、上層建築:是建立在一定經濟基礎之上,並與它相適應的政治法律制度和社會意識形態。
2.1、商品:是為市場交換而生產的有用勞動產品。
2.2、商品生產:是以交換為目的而進行的生產。
2.3、商品交換:是商品的相互讓渡或買賣。
2.4、商品經濟:是以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為內容,直接以交換為目的進行生產的經濟形式。
2.5、社會分工:是社會勞動劃分和獨立化為不同部門和行業的分工。
2.6、使用價值:是物品的有用性或效用,即物品能夠滿足人們某種需要的屬性。它體現了商品的自然屬性。
2.7、價值:是在商品中無差別的一般人類勞動的凝結。它體現了商品的社會屬性。
2.8、具體勞動:是指生產一定使用價值的具有特定性質、目的和形式的勞動。它反映的是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
2.9、抽象勞動:指撇開一切具體形式的無差別的人類一般勞動。它體現著商品生產者之間的經濟關係,是勞動的社會屬性。
2.10、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是在現有的社會正常的生產條件下,在社會平均的勞動熟練程度和勞動強度下,製造某種使用價值所需要的勞動時間。
2.11、個別勞動時間:是生產某種商品的各個商品生產者各自花費的勞動時間。
2.12、社會價值:是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所決定的價值量。
2.13、個別價值:是由各個商品生產者的個別勞動時間所形成的價值量。
2.14、勞動熟練程度:是指勞動經驗的豐富程度和勞動技術水平的高低程度。
2.15、勞動強度:是指單位時間內勞動消耗的程度。
2.16、簡單勞動:是不需要經過專門訓練和培養的一般勞動者都能從事的勞動。
2.17、複雜勞動:是需要經過專門訓練和培養,具有一定文化知識和技術專長的勞動者所從事的勞動。
2.18、勞動生產率:指勞動的生產效率或能力。通常由單位時間內生產的產品數量或單位產品所耗費的時間來表示。
2.19、社會勞動:是指商品生產者的勞動,是提供給社會的,構成社會總勞動的組成部分,其勞動具有社會性質。
2.20、私人勞動:是指以私有製為基礎的商品經濟中,商品生產者的勞動是按照自己私人的利益和要求所進行的,其勞動具有私人性質。
2.21、價值形式:是商品價值的表現形式,即交換價值。
2.22、貨幣:是固定充當一般等價物的商品。
2.23、價格:是價值的貨幣表現。
2.24、價格標準:是指包含一定重量貴金屬的貨幣單位及其等分。
2.25、貨幣流通:是貨幣作為商品流通媒介的不斷運動。
2.26、商品流通:是以貨幣為媒介的商品交換。
2.27、貨幣流通規律:是一定時期內商品流通過程中所需貨幣數量的規律。
2.28、鑄幣:是由國家鑄造的,具有一定形狀、重量、成色和面額價值的金屬貨幣。
2.29、紙幣:是由國家發行並強制流通的價值符號,它代表貴金屬貨幣執行流通手段職能。
2.30、通貨膨脹:是紙幣發行量超過一定時期內商品流通中實際需要的金屬貨幣量所引起的紙幣貶值和物價上漲現象。
2.31、價值規律:是商品按照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價值進行交換的規律。
2.32、市場:是商品交換的場所、渠道或領域。
2.33、市場經濟:是社會資源配置的—種方式,它是市場對資源配置起基礎性作用的商品經濟。
2.34、市場機制:是市場的各種要素,包括價格、供求、競爭等要素之間,互相聯繫、互相制約,各自發揮功能,又共同發揮功能的有機聯繫。
2.35、價格機制:是通過市場價格變動與供求關係變動之間的相互聯繫與相互制約而發揮作用的機制。
2.36、供求機制:是商品的供求關係與價格、競爭等因素之間相互制約和聯繫而發揮作用的機制。
2.37、競爭機制:是市場競爭與價格、供求等因素之間相互制約和聯繫而發揮作用的機制。
2.38、市場調節:是指市場機制的調節,即通過市場機制調節社會經濟的運行,最終調節社會資源的配置。
3.1、勞動力:是人的勞動能力,是存在於活的人體中,在進行生產勞動時運用的人的體力和腦力的總和。
3.2、勞動過程:是勞動者通過有目的的活動,即運用勞動資料對勞動對象進行加工,改變自然界的物質形態,創造出滿足人們某種需要的使用價值的過程。
3.3、價值形成過程:價值形成過程既是活勞動創造新價值的過程,又是物化勞動即生產資料的舊價值轉移過程。
3.4、價值增殖過程:是超過一定點而延長了的價值形成過程,這個一定點就是工人補償勞動力價值所需要的時間。
3.5、剩餘價值:是僱傭工人創造的超過勞動力價值而被資本家無償佔有的價值部分,它直接體現著資本家對僱傭工人的剝削關係。
3.6、必要勞動時間:是僱傭工人用於再生產勞動力價值的時間。
3.7、剩餘勞動時間:是僱傭工人無償地為資本家生產剩餘價值的時間。
3.8、資本:是自行增殖的價值或能夠帶來剩餘價值的價值,體現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之間剝削與被剝削的生產關係。
3.9、不變資本:是以生產資料形式存在的資本,它在生產過程中不改變自己的價值量。
3.10、可變資本:是以勞動力形式存在的資本,它在生產過程中發生了價值增殖。
3.11、剩餘價值率:是剩餘價值與可變資本的比率,它表明資本家對工人的剝削程度。其公式為m『=m/v.
3.12、絕對剩餘價值:是在僱傭工人的必要勞動時間不變的條件下,由於工作日的絕對延長而生產的剩餘價值。
3.13、相對剩餘價值:是在工作日長度不變的條件下,通過提高勞動生產率,縮短必要勞動時間,相應延長剩餘勞動時間而生產的剩餘價值。
3.14、超額剩餘價值:指個別資本家由於率先提高勞動生產率,使商品的個別價值低於社會價值而多獲得的剩餘價值。
3.15、資本主義工資:是勞動力價值或價格的轉化形式。
3.16、計時工資:是按工人的勞動時間支付的工資。
3.17、計件工資:是按工人生產的產品的數量或所完成的,工作量支付的工資。
3.18、血汗工資制度:是通過科學的操作研究,極大地提高勞動強度,以加強對工人剝削的工資制度。
3.19、名義工資:是指工人把勞動力出賣給資本家時所得到的貨幣工資。
3.20、實際工資:是指工人用貨幣工資所能購買的生活資料和服務的數量。
3.21、社會再生產:是不斷重複、不斷更新的生產過程。
3.22、簡單再生產:是生產規模不變的再生產。
3.23、擴大再生產:是擴大原有生產規模的再生產。
3.24、資本主義簡單再生產:是指資本家把剩餘價值全部用於個人消費,再生產只是在原有規模上重複進行。
3.25、資本主義擴大再生產:是指資本家不把剩餘價值全部用於個人消費,而是把其中一部分剩餘價值轉化為新的資本,用來購買追加的生產資料和勞動力,使生產在擴大的規模上重複進行。
3.26、資本積累:是把剩餘價值再轉化為資本,或者說,是剩餘價值的資本化。
3.27、資本積聚:是由資本積累所引起的生產資料和勞動力的增加。
3.28、資本集中:是指眾多分散的中小資本通過互相合併而成為少數大資本。
3.29、資本技術構成:是反映技術水平的一定數量生產資料與勞動力的比例所形成的資本構成。
3.30、資本價值構成:是由一定數量不變資本與可變資本的比例所形成的資本構成。
3.31、資本有機構成:是由資本技術構成所決定,並且反映著資本技術構成變化的資本價值構成。
3.32、相對過剩人口:是相對於資本家榨取剩餘價值的需要來說,勞動力的供應超過了資本對它的需求,從而形成相對的過剩的人口,即失業人口。
3.33、資本主義積累一般規律:是揭示資產階級的財富積累同無產階級的貧困積累之間內在的、本質的必然聯繫的規律在資產階級一端積累;與此同時,貧困在無產階級一端積累。
3.34、資本原始積累:是指資本主義生產關係形成初期,用暴力手段剝奪直接生產者,使生產資料和貨幣財富在資本家手中迅速積累的過程。
3.35、資本主義基本矛盾:是生產社會化和生產資料資本主義私人佔有制之間的矛盾。
4.1、產業資本:是工業、農業、建築業等各個物質生產部門的資本,是能夠實現價值增殖的資本。
4.2、資本循環:是產業資本依次經過購買、生產、銷售三個階段,採取貨幣資本、生產資本、商品資本三種職能形式,實現了價值的增殖,並回到原來出發點的全部運動過程。
4.3、貨幣資本:是以貨幣形式存在的資本,它是產業資本在其循環過程中所採取的一種職能形式。它的職能是購買生產資料和勞動力,為生產剩餘價值準備條件。
4.4、生產資本:是以生產資料和勞動力的形式存在的資本,它是產業資本在其循環過程中所採取的一種職能形式。它的職能是把生產資料和勞動力以資本主義方式結合起來,在生產過程中生產出剩餘價值。
4.5、商品資本:是以商品形式存在的資本,它是產業資本在循環過程中採取的一種職能形式。它的職能是通過商品的銷售,實現包含在商品中的價值和剩餘價值。
4.6、資本周轉:是產業資本周而復始不斷重複的資本循環過程。
4.7、資本周轉時間:是產業資本的一個循環周期所經歷的時間,它是產業資本的生產時間和流通時間的總和。
4.8、資本周轉次數:是在一定時間內資本所經歷的周轉的次數。
4.9、生產時間:是資本停留在生產領域內的時間,包括勞動時間和非勞動時間。
4.10、流通時間:是資本停留在流通領域內的時間,包括購買時間和銷售時間。
4.11、勞動時間:是勞動者運用勞動資料作用:廠勞動對象生產出某種產品的時間。
4.12、非勞動時間:是生產資料已進入直接生產領域,但尚未與勞動力相結合的時間。
4.13、固定資本:指以機器、設備、廠房、工具等重要勞動資料形式存在的生產資本。
4.14、流動資本:指以原料、燃料、輔助材料等勞動對象以及勞動力形式存在的生產資本。
4.15、流通資本:是產業資本循環中的貨幣資本和商品資本的總稱。
4.16、固定資本磨損:是固定資本的價值按照其磨損程度,一部分一部分地轉移到新產品中去,它包括固定資本有形磨損和固定資本無形磨損。
4.17、固定資本有形磨損:又稱固定資本物質磨損,是指固定資本的物質要素由於使用以及自然力的作用而造成的損耗。
4.18、固定資本無形磨損:又稱固定資本精神磨損,是指固定資本在其有效使用期內, 由於生產技術進步而引起的價值上的損失。
4.19、固定資本折舊:是指固定資本按照其磨損程度而逐漸轉移到新產品中去的價值,必須在產品銷售以後作為折舊基金提取並積累起來,以便在固定資本價值全部轉移完畢時,用於固定資本的實物更新。
4.20、折舊費:又稱折舊基金,是在固定資本折舊中所提取的補償金額。
4.21、折舊率:是固定資本折舊費與固定資本原始價值的比率。
4.22、年剩餘價值率:是一年內生產的剩餘價值總量同一年內預付的可變資本的比率。
4.23、單個資本:又稱個別資本,指資本主義社會各自獨立發揮資本職能的資本,是社會總資本的一個組成部分。
4.24、社會資本:又稱社會總資本,指資本主義社會中互相聯繫的所有單個資本的總和。
4.25、社會總產品:是社會的各個物質生產部門在一定時期內 (通常為一年)所生產的全部物質資料的總和。它是由一個國家當年的所有物質生產部門的勞動者共同創造的。
4.26、社會生產兩大部類:與社會總產品的實物形態是由生產資料和消費資料兩大類構成相適應,社會生產可劃分為兩大部類:第一部類是生產資料的生產,第二部類是消費資料的生產。
4.27、經濟危機:又稱經濟衰退。指資本主義經濟發展過程中周期性爆發的、以生產相對過剩為基本特徵的危機。
4.28、固定資本更新:是以廠房、機器、設備等物質形式存在的那部分生產資本,由於磨損或其他因而用新的物質形式來替換。
4.29、資本主義再生產周期:是從一次經濟危機爆發到下一次經濟危機爆發所經歷的時期。
5.1、資本主義生產成本:是生產單位商品所耗費的不變資本與可變資本之和。
5.2、利潤:是剩餘價值的轉化形式。當剩餘價值不是表現為可變資本的產物,而是表現為全部預付資本的產物時,剩餘價值就取得利潤形態。
5.3、利潤率:是剩餘價值與預付總資本的比率,它是剩餘價值率的轉化形式。用公式表示:P"=m/(c+v)。
5.4、平均利潤率:是社會剩餘價值總量與社會預付總資本的比率。用公式表示:平均利潤率=社會剩餘價值總額/社會預付資本總額。
5.5、平均利潤:是一定量預付資本根據平均利潤率所獲的利潤。平均利潤=預付資本×平均利潤率。
5.6、生產價格:是由商品的生產成本與平均利潤所構成的價格,它是價值的轉化形式。
5.7、超額利潤:是超過平均利潤的利潤,它是個別生產價格低於社會生產價格的差額。
6.1、商業資本:是在資本主義社會的流通領域中發生作用的職能資本,它是從產業資本的商品資本職能中分離出來的獨立的職能資本形式。
6.2、商業利潤:是商業資本家從事商業經營活動所獲得的利潤,來源於產業部門的工人創造的剩餘價值。
6.3、商業流通費用:是商業資本家在商品流通過程中所耗費的各種費用。它分為生產性流通費用和純粹流通費用兩大類。
6.4、生產性流通費用:是由商品的使用價值運動所引起的費用,如商品的保管費、運輸費、包裝費等,它是同生產過程在流通領域內的繼續有關的費用。
6.5、純粹流通費用:是由商品的價值運動所引起的費用,即在商品的單純買賣過程中所支出的費用,如商店的建築費、設備費、簿記費、廣告費、辦公費、商業店員的工資等。
6.6、借貸資本:是從職能資本(包括產業資本和商業資本)運動中分離出來的獨立資本形式,它是借貸資本家為了取得利息而暫時貸給職能資本家的貨幣資本。
6.7、利息:是職能資本家使用借貸資本而讓給借貸資本家的一部分剩餘價值,它是剩餘價值的特殊轉化形式。
6.8、企業利潤:是在存在利息的情況下,產業利潤和商業利潤的總稱,它在數量上等於平均利潤和利息的差額。
6.9、利息率:是一定時期內的利息量與借貸資本總額的比率。
6.10、資本主義銀行:是專門經營貨幣資本的企業,它是借款人和貸款人的信用中介,也是資本家相互之間的支付中介。
6.11、銀行資本:是銀行資本家為經營銀行業務獲取利潤而投下的自有資本以及通過吸收存款而借入的資本。
6.12、股份公司:是通過發行
股票方式合資經營的企業。
6.13、股票:是向股份公司投資入股並有權取得股息收入的憑證。
6.14、股息:是股票持有者根據股票的票面額從企業利潤中分得的收入。
6.15、股東:是股份公司的股票持有者。
6.16、股份有限公司:是通過發行股票籌集資本所設立的企業法人組織,企業以其經營的法人財產為限、股東以其投資額為限,對企業的債務承擔有限責任。
6.17、企業法人:即經濟法人,它是擁有自己經營的企業,依照法定程序建立的、能夠獨立地行使民事權利、承擔民事責任的經濟組織。
6.18、股票控制額:是大股東控制股份公司所需要的股票額。
6.19、股票價格:是股息收入的資本化,它與股息成正比變化,與銀行存款利息率成反比變化。
6.20、資本主義地租:是農業資本家租種土地所有者的土地所繳納的地租,它是農業工人所創造的超過平均利潤以上的那一部分剩餘價值,即超額利潤。
6.21、租金:是農業資本家在一定時期內,向土地所有者繳納的全部貨幣額。租金中除地租外,還包括土地上的固定資產折舊費和利息,並可能包括農業資本家的一部分平均利潤和農業工人的一部分工資。
6.22、級差地租:是與土地的不同等級相聯繫的地租,它是由農產品的個別生產價格低於社會生產價格的超額利潤所構成的。
6.23、土地的資本主義經營壟斷:是指在可耕土地有限特別是優等地和中等地有限的條件下,土地作為經營對象而被農業資本家使用後所形成的對土地的經營性壟斷。
6.24、絕對地租:是土地所有者憑藉土地私有權壟斷而獲取的地租,租種任何土地都必須繳納絕對地租,它是由農產品的社會生產價格低於價值的超額利潤所構成的。
6.25、土地私有權壟斷:是指資本主義農業中有限的土地被私人土地所有者佔有以後,別人無法再擁有對土地這種生產資料的私有權。
6.26、土地價格:是地租收入的資本化,它與地租量成正比變化,與銀行存款利息率成反比變化。
7.1、壟斷:是指一個或幾個大型企業佔有一個經濟部門的絕對部分的生產或流通份額,並控制相關商品的價格,從而獲取高額壟斷利潤的情況。
7.2、金融資本:是壟斷的工業資本和壟斷的銀行資本融合或混合生長構成的一種資本形式。
7.3、金融寡頭:是掌握了金融資本,操縱國民經濟命脈,並在實際上控制國家政權的少數資本家或壟斷資本家集團。
7.4、參與制:是通過控制一定數量的股票從而層層控制許多企業的經濟上的統治方式。
7.5、壟斷利潤:是壟斷資本憑藉其在生產和流通中的壟斷地位所獲得的大大超過平均利潤的高額利潤。
7.6、壟斷價格:是壟斷組織憑藉其壟斷地位所規定的、旨在保證獲取最大限度利潤的市場價格。
7.7、壟斷高價:是壟斷組織出售產品時規定的超過商品價值和生產價格的壟斷價格。
7.8、壟斷低價:是壟斷組織購買生產資料時規定的低於商品價值和生產價格的壟斷價格。
7.9、國家壟斷資本主義:是私人壟斷資本與資產階級國家政權相結合的一種壟斷資本主義形式。10.1、生產力標準:是指一定的社會制度、生產關係和經濟體制的存在與更替的合理性,要以是否適應於生產力狀況和是否有利於生產力發展為標準。
8.1、資本輸出:是資本主義國家和政府、或是資本家、或是壟斷集團,為獲取高額利潤和利息,以及取得其他經濟利益而對國外進行投資或貸款。
8.2、國際壟斷同盟:是指各資本主義國家的壟斷組織,通過訂立協議所建立的國際性壟斷組織的聯盟。
8.3、國際卡特爾:指若干壟斷資本主義國家的生產或經營某種產品的壟斷組織,通過訂立協議,壟斷和瓜分這種產品的世界市場,規定壟斷價格,以謀取壟斷利潤。
8.4、新殖民主義:是二次大戰後,隨著舊殖民體系的瓦解,壟斷資本主義國家採取比較緩和和隱蔽的手法,主要是採取經濟滲透辦法,打著所謂援助的旗號,對發展中國家進行剝削和控制的殖民主義政策。
8.5、經濟全球化:是指在生產發展和科技進步、社會分工和國際分工不斷深化、生產社會化和國際化程度不斷提高的情況下,世界各國和各地區的經濟活動日益超越出一國和地區範圍而相互緊密聯繫的趨勢。
8.6、經濟一體化:是經濟全球化在制度上和組織形式上的體現與反映。
8.7、地區經濟集團化:是地域上鄰近的一些國家,根據自身發展的需要和生產國際化的客觀要求,為維護共同的經濟利益,通過簽訂協議而組成的地區性經濟或貿易集團。它是經濟一體化的一種具體組織形式。
8.8、跨國公司:又稱多國公司,是資本主義國家建立的對外進行直接投資,在國外設立子公司或分支機構,進行跨國的即國際間的生產、銷售或金融等各種經營活動,以獲取高額壟斷利潤為目的的大型壟斷企業。它是戰後國際壟斷組織的重要形式。
8.9、自由貿易區:是區內各國在相互貿易中給予優惠,以加強地區間合作和增強地區競爭力的一種方式。
8.10、關稅同盟:是締約國在相互貿易中免除關稅和限額,並規定共同關稅稅率和貿易政策,具有一定程度的超國家範圍經濟調節的組織。
8.11、經濟聯盟:是指參加國除了達到關稅同盟的要求外,並制定某些共同的經濟政策,在貨幣金融方面進行協調,實現同盟內各種商品和生產要素自由流動,建立起一些超國家的經濟調節機構的組織。
8.12、經濟政治聯合體:是參加國既在經濟上進行國際協調和聯合行動,又在政治上向一體化發展,建立起一些超國家的政治機構來統一管理和協調參加國的政治事務的組織。
9.1、食利者階層:指完全脫離了生產經營活動,專靠「剪息票」 (即吃利息或股息)為生的一批剝削者。
9.2、食利國:是依靠資本輸出來剝削和掠奪其他國家和地區,以獲取大量財富和收入的壟斷資本主義國家。
9.3、滯脹:是經濟停滯和通貨膨脹兩種經濟現象並存的簡稱。
9.4、財政危機:指資本主義國家採取過度刺激經濟的財政政策,使財政支出增加,入不敷出,財政赤字巨大的危機。
9.5、貨幣信用危機:指資本主義社會中貨幣流通和信用領域中長期的通貨膨脹和信用膨脹的危機。
10.2、從資本主義社會到社會主義社會的過渡時期:是指從無產階級專政建立開始,到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基本建立為止,這中間所經歷的革命轉變時期。中國的過渡時期是從新民主主義社會轉變為社會主義社會的時期。
10.3、共產主義社會的兩個階段:共產主義社會的兩個階段是指共產主義作為一種社會制度,它的發展必然經歷低級和高級兩個階段,低級階段或第一階段為社會主義社會,高級階段或第二階段是共產主義社會。
10.4、自由人聯合體:馬克思把社會主義社會和共產主義社會中的社會經濟組織稱為自由人的聯合體。
10.5、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不是泛指任何國家進入社會主義都會經歷的起始階段,而是特指我國在生產力落後、商品經濟不發達的經濟條件下,建設社會主義必然要經歷的特定歷史階段。
10.6、社會主義公有制:是以勞動人民共同佔有生產資料為特徵的所有制形式。它是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本質特徵和根本標誌,從而也是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基礎。
10.7、按勞分配:按勞分配是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中個人消費品分配的基本原則,它是由社會和集體以人們付出勞動的數量和質量為尺度分配個人消費品。
10.8、按生產要素分配:是指按照資本、勞力、技術、信息、土地以及各種生產資料等生產要素的投入所進行的收入分配。
10.9、各盡所能,按需分配:是共產主義社會的一個基本原則,即得到全面發展的共產主義勞動者,自覺地盡其所能為社會勞動,社會按照他們的實際需要分配消費品。
10.10、舊社會分工:是指每個人長期乃至終生被束縛在一種職業上,即固定在由分工所形成的一種崗位上。特別是形成了腦力勞動與體力勞動的對立或根本差別。
10.11、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與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相結合,在社會主義國家宏觀調控下的市場經濟。
10.12、計劃調節:是國家通過制定的長期、中期、短期經濟計劃,對國民經濟的運行和發展進行的調節。
10.13、國民經濟比例關係:是指社會再生產各部門、各環節、各地區之間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的內在聯繫在數量上的表現。
10.14、「三個有利於」:是指有利於促進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有利於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利於國家綜合國力的增強。
推薦閱讀:
TAG:經濟學 | 經濟 | 政治 | 政治經濟 | 政治經濟學 | 馬克思主義 | 名詞解釋 | 原理 | 解釋 | 主義 | 馬克思 | 名詞 | 經濟學原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