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十四 (5)
寅三十四、心一境性行相差別
又略有三種心一境性,能令證得如實智見。一、於意言中,種種差別所緣行相;二、意言無間,種種差別所緣行相;三、超度意言專註一境,無種種無差別所緣行相。
「又略有三種心一境性,能令證得如實智見」,本論〈本地分〉一共有十七地,十七地現在的文是〈聞所成地〉,〈聞所成地〉在十七地裡面是第十,解釋第十地。從這個數目上看,我們已經學習很多了,十七地我們學到第十地,還有七地。這個〈聞所成地〉,在分科上看是第七科,這一科裡面分兩科,第一科是「結前生後」,第二科「標釋一切」。標釋一切分兩科,第一科「略標五明」,第二科「廣釋其相」,廣釋五明的相貌。
我們要記住這件事,這〈聞所成地〉,究竟說什麼呢?就是說這個「五明」。這個「廣釋其相」裡面分三科,第一科是「征」,第二科是「列」,第三科是「解釋」。解釋裡面分五科,第一科就是解釋「內明處」,解釋內明,內明裡面分四科,第一科是「征」,第二科是「標」,第三科是「略」,第四科是「解釋」。解釋裡面分四科,第一科是「事施設建立相」,第二科「想差別施設建立相」,第三科「攝聖教義相」,第四科「佛教所應知處相」。
現在的文就是第四科「佛教所應知處相」,這一科裡面分兩科,第一科是「征」,第二科是解釋。解釋裡面分十科,第一科是「一種」,第二科是「二種」,第三科是「三種」,現在就是第三科「三種」。這三種裡面分兩科,第一科是「結前正顯」,第二科是「別廣宣說」,別廣宣說佛教所應知處相。這一科裡面很多,分四十科。我剛才讀的文里寅三十四,一共四十科,這是第三十四科。這三十四科這一科是說什麼呢?「心一境性行相差別」,說這件事,一共是分四十科,現在是三十四科。第三十四科,這一科說的是「心一境性」的行相差別。
「又略有三種心一境性,能令證得如實智見」,這個話是約我們初發心用功修行的人說的,這個大修行人,這個大菩薩境界不在內,當然也可以包含在裡面。是「略有」,這個略是簡略,也可以說是要,是重要的,有三種「心一境性」。「心一境性」就是定,心安住在一個所緣境上,這是定的體性,安住在一個所緣境上面,相續的明靜不動,那就叫做定。但是現在這裡面,說他有三種不同,先不說三種是哪種?先說心一境性的作用。我們修學禪,要坐禪安住在所緣境上不動,目的是什麼?你為什麼要做這件事?做這件事有什麼好處?有什麼利益呢?
「能令證得如實智見」,你要能安住在一個所緣境上,得了定的時候,他的作用就是能使令你證得,這個證得或者就是成就的意思,成就了如實智見。「如實智見」這個「智」是決斷的意思,就是決定的意思,沒有猶豫叫做智。這個「見」就是分明的意思,就是非常的明了,裡邊沒有模模糊糊不清楚,沒有這件事,是非常的分明,叫做「見」。其實見也就是智,智也就是見,但是這兩個字並用,就表示非常的明了,而又是決定的、沒有猶豫。這樣的智見,那當然是聖人,凡夫都是不決定的,什麼事情都是‥‥雖然有多少決定,其中總是帶有一點猶豫、不決定,因為智慧不夠。
現在說「如實智」,這個如實就是諸法的真實相,諸法的真實相,你若有那樣的智慧能夠證悟了,那個證悟的智慧和見,就是「如實」,叫做如實;就是和那諸法真實相是同樣的,是沒有一點虛偽所以叫做「如實」。這個聖人是見到諸法真實相了,所以他有如實的智見,現在我們要是想要得聖道,也要成就這樣的智慧才行的。成就這樣智慧的條件你要有心一境性,有了成就心一境性了,你就可以成就如實智見了,這是一個很重要的一個條件。
「一、於意言中,種種差別所緣行相」,這三種「心一境性」哪三種呢?第一種就是「於意言中」,這個「意言」我們前面是講過了,在《攝大乘論》上也講過。這個「意」,表示不是前五識,前五識不在內,這是指第六意根,也就是意識說的。「言」,就是說話,前五識不能說話,就是第六意識才會說話。為什麼第六意識會說話呢?因為第六意識是有學問的,前五識是沒有學問;這個會說話這件事,要有知識,一定要有知識。「意言」,這個言,其中這個知識是什麼呢?就是你要能夠知道一切法的名,每一法都有名,譬如這燈,這叫光、這叫人、這叫草,這叫做書、這叫做房,很多很多的一切法都有名字,你通達了名字你才會說話。所以「意言」就是名,知道種種名字,前五識不知道一切法的名字,唯獨第六意識才有這種能力,這叫做「意言」。
這樣說意言,明白點兒說是什麼呢?就是一切法種種的名字,種種的名稱,是「於意言中種種差別所緣行相」。這個「種種差別所緣行相」,「種種差別」就是各式各樣的,都是我們的意識所緣的行相。我們意識就是分別種種的事情,分別這個色、聲、香、味、觸、法,眼、耳、鼻、舌、身、意,眼識、耳識乃至意識,一切法一切法。乃至人間的、天上的、三惡道的,此世界、彼世界、十方世界的,乃至到阿羅漢、辟支佛、菩薩、佛,種種的差別行相,這個意識無所不緣的,非常的廣大的,所以「種種差別所緣」。
這個「所緣」就是相,所緣就是相、能緣的就是行,所緣的境界它有它的相、體相。這個心在各式各樣的境界上活動,就叫做行。這個活動一定要有名,每一個相上都有名,你才能活動;沒有名字,心是不能活動的。所以這句話說「於意言中」,就是種種的名字裡面,各式各樣不同的名字中,有各式各樣不同的行相,你就在那裡面活動。在那裡活動,當然是應該在一個境界裡面,最初修行的時候,最初修行的時候呢,只是選擇其中一個法做所緣境,選擇其中的一個法。
譬如說佛告訴我們以出入息為所緣境,這一法做所緣境,或者是以心為所緣境,或者是其他的色法做所緣境,就是選擇一個所緣境,等到成功了以後都可以做所緣境。這就是第一種「心一境性」,這個第一種心一境性,當然是淺薄的,不是很高深的境界,不是的,我們就說到這裡,下面再重說。
「二、意言無間,種種差別所緣行相」,這個意言和前面是一樣,這個「無間種種差別所緣行相」。「無間」這個字有兩個意思:一個意思就是意言就是名,這個名是能詮表的,所緣行相是是所詮表的;能詮表的和所詮表的是「無間」,「意言無間種種差別所緣行相」,就是名和所緣行相是沒有間隔的,這是一個意思。其次,另外一個無間是在能緣心上說的,這個心前一念、後一念,念念不間斷的,相續的明靜而住,也叫做「無間」。現在這裡面的意思,「於意善中種種差別所緣行相」,第一個是淺一點,第二個「意言無間種種差別所緣行相」,是深一點,不是一樣的,下文再說。
「三、超度意言專註一境,無種種無差別所緣行相」,第二個是「超度意言專註一境」,前面兩個也是有深有淺,可是這個第三個是最高深的,是超度意言,就是定的境界,超過了意言的境界,超過了。「專註一境」並不是散漫的,你的心專一的安住在一個境界。那個專註那個「注」,是這個流水,這個房子,下雨的時候從房檐向下滴水,一滴一滴的都是滴在同一個位置上面,叫做「注」。我們的心也是剎那剎那的,剎那剎那的,但是也同樣的注意在一個所緣境。所以用注這個字,正好是形容這一念心,形容這一念心,安住在一個境界,這樣的意思。當然這是表示心是無常的意思,不是常住的;心是無常的,雖然是無常的,但是他專註一境,而不是散漫的。這個時候他的內心「無種種無差別」,也沒有種種,也沒有差別「所緣行相」。
其實種種就是差別,差別也就是種種。但是也可以說,譬如說以色為所緣境,色也有種種的色,有人間的色,也有天上的色,但是他裡面還是有差別。同樣是色,但是也是各式各樣,說人間的色,人間的色還是有種種差別;天上的色也是有種種差別。所以這個種種是約類說的,這個差別是約類裡面又有不同,所以叫差別。「所緣行相」,這個所緣行相,沒有種種,沒有差別的所緣相,這就是又高過了前兩種差別。這是有這麼三種的心一境性。看《披尋記》,解釋這三種所緣境:
《披尋記》四九六頁:
又略有三種心一境性等者:當知此依修瑜伽師三種差別,說有三種心一境性:謂初修業瑜伽師、已習行瑜伽師、已度作意瑜伽師,是名三種瑜伽師。初修業瑜伽師:於諸煩惱欲凈其心,發起攝受正勤修習了相作意,即此所說初一於意言中,種種差別所緣行相。已習行瑜伽師:除了相作意,於余乃至加行究竟五作意中已善修習,即此所說第二意言,無間種種差別所緣行相。已度作意瑜伽師:安住加行究竟果作意位中,即此所說第三超度意言專註一境無種種無差別所緣行相,義如〈聲聞地〉說。(陵本二十八卷十三頁)
「又略有三種心一境性等者:當知此依修瑜伽師三種差別」,這裡面說三種心一境性,是依據修瑜伽的人,就是修禪的人。修禪的人有三種不同,所以說有三種心一境性。謂哪三種呢?「謂初修業瑜伽師、已習行瑜伽師、已度作意瑜伽師」,有這三種不同;初修業的瑜伽師和已習行的瑜伽師、已度作意,有這三種不同。依這三種不同說三種心一境性,這樣子,「是名三種瑜伽師」。
「初修業瑜伽師,於諸煩惱欲凈其心,發起攝受正勤修習了相作意,即此所說初一於意言中,種種差別所緣行相」,這是解釋第一個「心一境性」。這個「初修業瑜伽師」,初修業瑜伽師也有兩種,第一種修禪的人,他並不是要斷煩惱,他只是希望心裏面能寂靜住,那是一種初修業瑜伽師。第二種「初修業瑜伽師」,目的是想要斷煩惱,這個和那個不同,和第一種不一樣。「於諸煩惱欲凈其心」,這個人坐禪的目的,他的意思是「於諸煩惱」,對於心裏面有的時候有貪、有瞋,有各式各樣的煩惱,他感覺這是不對的,我心裏面有煩惱是不對的,那麼怎麼辦呢?要把煩惱消除去,要消滅這些煩惱,使令我的內心清凈,不要有煩惱,他的目的是這樣子。所以「於諸煩惱欲凈其心」,想要清凈自己的心,消滅心上的種種煩惱,這是說他的目的。
「發起攝受正勤修習了相作意」,這底下是開始行動,前面是說他的願望,他的目的,你為什麼要靜坐?我目的是要斷煩惱,這個意思;使令心清凈。這個意思得到禪定的人,如果他只是把心裏面能置心一處,能使令心安住一境,但是心裡還是有煩惱沒斷。現在這個人是佛教徒,所以他靜坐的目的是想要斷煩惱,是他的一個目標,這底下說他開始行動了。
「發起攝受正勤修習」,於是乎他就開始了「攝受正勤修習了相作意」。「攝受」其實就是成就,想要成就。想要成就「正勤修習」,就是不懈怠的,一次又一次不怕辛苦的,他去修習「了相作意」。這個按照用功的實際的情況,當然先應該使令心不要亂,心裏面安住一境、明靜而住,成就了奢摩他的人。成就了奢摩他的人,他這個時候想要斷煩惱,想要斷煩惱的時候就是「修習了相作意」。「了相作意」,假設是修不凈觀,那麼你要把這不凈觀的情況要學習清楚。學習清楚,明了不凈的相貌,然後把它顯現在心裏面,靜坐時你盤上腿,然後心裏面正念提起來,這個不凈的相貌就顯現在心裏面,那麼這就叫做「了相作意」。
假設你想要修無我觀,想要修無我觀要把無我的道理,要學習的,學習清清楚楚的。然後你在靜坐的時候,奢摩他出現以後,因為你已經修成奢摩他了,然後這個時候,奢摩他最底限度是未到地定,在這個定裡面觀察無我的道理,觀察無我的道理,那麼這叫做「了相作意」。就是先要明了那個所緣境的相貌,或者是無我觀、或者是不凈觀、或者是無常觀,各式各樣的觀。「即此所說初一於意言中種種差別所緣行相」,這就是第一個「心一境性」,是這樣的意思。
「已習行瑜伽師,除了相作意,於余乃至加行究竟五作意中已善修習」,這個「已習行瑜伽師」,這個第二個心一境性「已習行瑜伽師」,這裡面的情況是怎麼樣的呢?這裡解釋是除「了相作意」,這個時候了相作意因為已經成功了,所以他就不算在內了。「於余乃至加行究竟五作意中已善修習」,我們前面講過一共有七種作意,七種作意一開始就是了相作意,然後有勝解作意、遠離作意、攝樂作意、觀察作意,然後有加行究竟作意,那麼這是五種作意。對於這五種作意「已善修習」,他已經善巧的修習成功了。「即此所說第二意言無間種種差別所緣行相」,這就是第二個作意,這樣說第二個心一境性,就是七種作意裡面中間的五種作意。除掉第一個了相作意,最後的加行究竟果作意不在內,就是中間的這五種作意,就是這裡第二個心一境性,這樣意思。
「已度作意瑜伽師」,這是第三瑜伽師,「安住加行究竟果作意位中」,這個第三個「已度作意瑜伽師」,他的境界是什麼呢?就是安住在第七個作意裡面,「加行究竟果作意位」,這就叫做第三個作意,這樣意思。「即此所說第三超度意言專註一境,無種種無差別所緣行相」,就是這樣意思。這樣子就把這三個作意的深淺,分別清楚了,清楚了,但是這個《披尋記》上說,(陵本二十八卷十三頁),我查那上看,這個第三個「超度意言專註一境,無種種無差別所緣行相」,是指已經得聖道了,已經得初果須陀洹了,已經得無生法忍了這個境界。
那麼第二個作意是指什麼呢?是指內凡位的時候,暖、頂、忍、世第一的時候,是屬於第二個作意。這個暖、頂、忍、世第一是內凡,那外凡呢?就是第一個作意,「於意言中種種差別所緣行相」。這樣說呢,「於意言中種種差別所緣行相」,這個第一個心一境性,就指在外凡位的時候,就是靜坐的人內心的境界。第二個「意言無間種種差別所緣行相」,就是內凡位暖、頂、忍、世第一的時候這心一境性。第三個「超度意言專註一境,無種種無差別所緣行相」,就是入聖道了,小乘佛法就是已經得初果了,大乘就是得無生法忍了。那麼這三種所緣境性,三種心一境性是這樣子。
寅三十五、令入聖教攝受差別
又有三處,能善攝受於惡邪處妄計尊勝及處中庸所化有情,引入聖教。一、現己所有最勝神通,二、於他所有染凈諸行遮止開許,三、宣說妙法正教正誡。
「又有三處,能善攝受於惡邪處妄計尊勝及處中庸所化,引入聖教」。這是第三十五科「令人聖教攝受差別」。
這是說佛教的菩薩去教化眾生,引導眾生的方便,怎麼樣才能夠圓滿了、滿足了你的願望呢?你才能度化那個人信佛呢?是這個意思。這裡面「又有三處」,有三個地方,有三種境界。「能善攝受」,能夠善巧方便的攝受,這個「攝受」可以當引導講講、引導,引導誰呢?是「於惡邪處妄計尊勝」,這個「邪」就是不合道理,「惡」就是有罪過,這種不合道理。那個思想不合道理,而且有罪過的,這種思想有這種人,於惡邪的那個地方「妄計尊勝」。但是這個人愚痴,認為那個惡邪呢,不惡邪;他是最尊貴,最殊勝的,他是我的,他是大善知識,「於惡邪處妄計尊勝」,這是一個錯誤。
「及處中庸所化有情」,「及處中庸」,這個所教化的眾生是處於中庸的境界,就是中間性的;他也不是信佛教,但是也不毀謗佛教,這個是處中庸的。那個「於惡邪處妄計尊勝」,那個就是毀謗佛教的了,是這種人。那麼對於這兩種人,「攝受於惡邪處妄計尊勝及處中庸所化有情」,就是引導這兩類人,「引入聖教」。引導兩種人來到佛法裡面來,就是對佛教有信心了,叫做入。說有三種境界,「能善攝受」這兩種人引入聖教。
「一、現己所有最勝神通」,第一個就是顯現出來,你自己已經成就了的最殊勝的神通,那就是得了禪定,得了五種神通了。你若現出神通來,對於這兩類人很有效,就會引導他來到佛教裡面來,他就會有信心了,是這樣的意思。這是第一個用神通來接引眾生,是會有效。
「二、於他所有染凈諸行,遮止開許」,對於他,就是對於所化導的眾生,這所化導的眾生「有染凈諸行」,有的是有染污的行動,有的有清凈,有功德的修行。這兩種行為「遮止開許」,那個染污的、罪過的事情,要遮止不許他做這種事情。這個「開許」,就是清凈的、有德行的事情,或許他相信佛法,讚歎他修學戒、定、慧,那麼就是要開許,就是同意他、讚歎他。那麼這是第二個,第一個是現神通,第二個是「於他所有染凈諸行,遮止開許」。
「三、宣說妙法正教正誡」,這是正式的宣揚佛法的道理,宣說微妙的正法。這樣的正法宣揚來教化眾生,是屬於正教,是屬於正誡,就是真實對於眾生有利益的,而不是虛妄分別。說了老半天,說了幾十年,結果對人一點利益也沒有,那就不能說是正教,也不能說是正誡了。那麼「正誡」或者也可以說是,不可以作惡事;「正教」就是修學善法,那麼這是這三種。這三種聖教,對於「於惡邪處妄計尊勝及處中庸所化有情,引入聖教」,有這樣的作用的。
《披尋記》四九七頁:
又有三處等者:當知此說三種神變,名為三處。謂神境神變、記說神變、教誡神變,是名三種神變,如次配釋應知。依此三種神變,令邪惡眾生處中信、令處中眾能生凈信,由是此說能善攝受,於惡邪處妄計尊勝及處中庸所化有情,引入聖教。
「又有三處等者:當知此說三種神變」,神通變化有三種,「名為三處。謂神境神變」,就是神足通,作種種神通變化這個事情。「記說神變、教誡神變」,這兩種神通。看它底下解釋,「是名三種神變,如次配釋應知」,如前面這個文的次第配釋應知。那麼第一種就是「神境神變」:一、現已所有最勝神通。「記說神變」:就是於他所有染凈諸行,遮止開許這個。「教誡神變,是名三種神變」,就是宣說妙法正教正誡,「如次配釋應知」。
「依此三種神變,令邪惡眾生處中信,令處中眾能生凈信,由是此說能善攝受,於惡邪處妄計尊勝及處中庸所化有情,引入聖教」,就是這樣意思。
寅三十六、建立第一義凈差別
又有三凈,為欲斷除樂凈外道,以外事水暫除外垢,自謂已得第一清凈所起邪慢故;建立此三第一義凈,不凈處生超越因故。
這是佛法裡面又說有三種清凈,這三種清凈它目的是什麼呢?「為欲斷除樂凈外道」,斷除這個歡喜清凈,這個外道他的迷惑,所以建立一種清凈。什麼迷惑呢?「以外事水暫除外垢」,以外面的那個事水,因緣所生的水,能夠「暫除外垢」,暫時用水來洗浴這個身體,那是暫時的把身體外面的垢洗掉了而已。那麼那個人呢,「自謂已得第一清凈所起邪慢故」,他認為這是最殊勝的清凈,那麼他就生起高慢心,叫做「邪慢」,不合道理的。
「建立此三第一義凈,不凈處生超越因故」,這底下說建立三凈的目的。「立此三第一義凈」,這個第一義凈就是最殊勝的清凈法,外道是以水洗為清凈,佛法說以水洗清凈也是清凈,但是還不是那麼最好;最好的清凈是「第一義凈」。「第一義凈」,應該說是觀諸法實相的時候,他令四念處都清凈了,建立此第一義凈。
「不凈處生超越因故」,這個不凈處是什麼呢?在人間的就是婆羅門、剎帝利這些人,或者是修學十善法,修學五戒十善法,或者是觀察第一義,令心清凈,這是「建立此三第一義凈」。「不凈處生超越因故」,這個不凈處生,就是生在不凈處。不凈處是什麼地方呢?就指人間、指欲界說的,欲界都是有欲所以是不清凈處生。「超越因故」,就是「建立此三第一義凈」能超越不凈處,超越這個不凈處,所以他更高,所以「超越因故」。這個不凈處就指欲界說;還有個解釋就指三途八難說的,名之為「不凈處生」。
寅三十七、建立真實牟尼差別(分二科) 卯一、顯所為
又有三種牟尼,為欲斷除持牟尼戒諸外道等暫息語言,自謂已得真實寂靜所起邪執故;又為顯說無倒牟尼故,建立三種真實牟尼。
「又有三種牟尼,為欲斷除持牟尼戒諸外道等暫息語言,自謂已得真實寂靜所起邪執故」。「又有三種牟尼」,這「牟尼」,有默然的意思,默然業,或者說是寂靜業;或者是默然業,叫做「牟尼」,就是三種寂靜的功德。是「為欲斷除持牟尼戒諸外道等暫息語言」,佛法裡面建立三種牟尼業,這個目的是什麼呢?為的就是想要斷除去持牟尼戒,就是指止語外道有不說話的,止語的這外道。就是「持牟尼戒諸外道等暫息語言,自謂已得真實寂靜」,他只是不說話,那麼他就說了「自謂已得」,我們不說話已經得到真實的寂默所起的,「真實寂靜所起的邪執」,斷除這個邪執,所以建立三種牟尼是這個意思。
「又為顯說無倒牟尼故,建立三種真實牟尼」,說三種牟尼業這種寂靜業,又有一個目的就是為了顯示、宣說,「無倒」沒有錯誤的寂靜業。「又為顯說無倒牟尼故,建立三種真實牟尼」,真實牟尼,建立三種真實的寂靜業。
卯二、出體性
即是聖所愛戒所攝身語二業,及無漏心。
「即是聖所愛戒所攝身語二業,及無漏心」,就是這個,這也是三業。「身語二業」,當然這是用佛法的四念處來調伏,使令他煩惱不動了,完全是清凈的,這就是身業、語業都是清凈的。身業、語業清凈,是因為心清凈及「無漏心」,沒有煩惱漏,這個時候叫無漏心,身語二業也還是三業。這是解釋三種牟尼,三種牟尼業這上面就是,「聖所愛戒所攝身語二業」。這個比丘、比丘尼戒,多數指身語二業,當然也有意業的作用。
寅三十八、能斷尋思諸法差別
又有三法,能令處遠離者,斷除現行不正尋思。謂由他所誹毀、自所誹毀,退失大利增上力故;所起慚愧及與愛敬。
「又有三法,能令處遠離者,斷除現行不正尋思」,這裡又有三種法,這是第三十八科「能斷尋思諸法差別」。
「又有三法,能令處遠離者」,能使令安住在遠離處的人,就是阿蘭若處,在這裡斷除現行不正尋思,他住在這個寂靜處,那就叫做「處遠離者」,居住在遠離的寂靜處的人。「斷除現行不正尋思」,住在寂靜處的人,他沒得聖道,沒得高深的禪定,他心裏面也是會有問題。現在用這三法,「能令處遠離者,斷除現行不正尋思」,你現行的不正尋,就是貪瞋痴的這些思想是不正的。不正,怎麼能斷除他呢?
「謂由他所誹毀、自所誹毀,退失大利增上力故;所起慚愧及與愛敬」,三法能令處遠離者。在寂靜處居住的人,身雖然遠離了,心裏面還有問題、還有問題,那個「不正尋思」,就是那個人的問題了。那個問題要怎麼辦法呢?有三種法斷除他現在心裏面活動的「不正尋思」。哪三種法呢?「謂由他所誹毀、自所誹毀,退失大利增上力故;所起慚愧及與愛敬」,這三種方法。
「謂由他所誹毀」,一個人他並沒有做什麼錯事?但是別人就是誹謗他、破壞他,這是一種。「自所誹毀」,自所誹毀是什麼呢?就自己做了錯誤的事情了,別人來誹毀你。別人來誹毀你,你不要認為是別人誹毀,是自己誹毀自己,你自己做錯了事情,就是自己破壞了自己。別人在說的時候,其實他也沒有什麼,主要是自己誹毀了,這是一種。「退失大利」,你由他所誹毀也好,自所誹毀也好,那麼這位修行人,就退失一個很大的利益,能幫助你退失很大的利益的。「退失大利」,其實就是得聖道,聖道得大利。現在你退失,本來可以得,但是因為你,你有不正尋思,就失掉了這個大利益。
「所起慚愧及與愛敬」,因為別人一誹謗自己的時候,心裏面就感覺到「慚愧」了,感覺到羞愧、羞恥了,這就是「愧」。自己所誹毀,自己做錯事情,就是自己破壞自己了,這個時候有這種情形,就會生慚,生出慚的心理,這個慚恥的心理。別人誹毀我呢,生出「愧」的心理;自己誹毀自己有「慚」的心理,就是慚愧的意思。
「及與愛敬」,這樣子及與三寶的「愛敬」,說我若本身有了污點的時候,就是我對三寶有過失了,現在生了慚愧心以後,自己對於佛菩薩有愛敬之心,有愛敬之心。「謂由他所誹毀、自所誹毀,退失大利增上力故」。
人是不一樣的,有的人別人誹毀自己,自己就退了道心;若自己做錯了事情,也就道心也就發不起來了,所以「退失大利」。由於「他所誹毀和自所誹毀,退失大利」的關係,這件事有增上力故,能夠幫助你修學聖道,使令這慚愧心特別的強大,所以增上力故。「所起慚愧及愛敬」,是因為誹毀所起慚愧;因為失掉了大利,所以於三寶生出愛敬之心來。這是第三十八科「能斷尋思諸法差別」。
寅三十九、最勝無上智果差別(分二科) 卯一、略標列
又依道及道果,當知有三種最勝無上。謂無常智、苦智、無我智、樂速通等四種行跡;一切世間、出世間,有學、無學,時解脫、不動心解脫,最勝無上。
「又依道及道果,當知有三種最勝無上」,這是第三十九科「最勝無上智果差別」,分兩科,第一科是「略標列」。「又依道及道果,當知有三種最勝無上」,這兩種「道果」,這裡是道果,前面那裡是道因了,由因而果。這樣子修行的人啊!應該注意有三種最殊勝無上的境界。哪三種呢?第一個呢?
「謂無常智、苦智、無我智、樂速通等四種行跡,一切世間、出世間,有學、無學,時解脫、不動心解脫,最勝無上」。這是上面那個三種最殊勝,最殊勝的、最高尚的,是什麼呢?「謂無常智、苦智、無我智」,就是你能夠通達我們這一念心,是剎那生滅、是無長久的,這是件很殊勝的事情。當然其他的色法,當然也都是有生滅變化,但是那個呢?執著心不是那麼重,執著心最重的還是自己的這一念心,這「無常智」。「苦智」,觀察諸受皆苦,諸所有受,不管是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或者壞苦、是苦苦、行苦;這三種受都是無常的,一切受都是苦的「苦智」。「無我智」,通達一切法無我的智慧叫做「無我智」。通達諸行無常呢?是「無常智」。通達一切法都是苦,為苦智;通達無我,為無我智。
「樂速通等四種行跡」,「樂速通等」,這個「樂速通」啊!這話什麼意思呢?就是已經成就了色界四禪的人。成就禪的人,他得到了四禪以後呢,他就想要斷惑證真得聖道,得聖道,那麼叫做「樂速通行」。還有一個「苦速通行」,「苦速」沒有得禪,沒有得禪定的人,他就沒有禪輕安樂,所以是苦速。但是他也一樣,也一樣有這問題,他一定出去要做事情,那麼就是沒得,沒有這個事,「苦速通行」,就是沒有得禪定的人,沒得禪定的人是這樣子。這是有四種,有「四種行跡」。
「四種行跡」,分四種:一個是頓根的人,一個是利根的人;頓根的人分兩種,利根的人分兩種。這個「苦速通行、樂速通行」呢?這個苦速通行、苦遲通行,樂速通行、樂遲通行都有遲速;苦也有遲速、樂也有遲速。這個苦就是表示,他沒有得到色界四禪,沒有輕安樂,那是苦。那麼他也一定要得到欲界定和未到地定,這個時候,他也可以得聖道,如果利根的人,他也會比較快一點,這是「苦速通行」。鈍根的人,就是慢一點,就是「苦遲通行」。這個「樂速通行,樂遲通行」呢?就是得到四禪的人,他由欲界定進一步得未到地定,在進一步得到色界四禪。得到禪他就有樂、有樂,但是他也有遲、速的不同,鈍根人還是會慢一點,利根人會快一點。是苦也有遲速,樂也有遲速,所以就是那四種,就是「樂速通等四種行跡」。
這個「行跡」這句話怎麼講呢?這個「行」,這個「跡」啊!就是在道路上走過去有這個「跡」,有這個腳的腳印,這個泥土的道路就會有這個跡。這表示說這種修行的道路,說過去的佛菩薩已經走過了的,他們這樣修行成功了的,已經成功了的這種法門。我們照他們修行,已經修行過成功了的法門,也照這樣走過去,就是這個意思,所以叫做「樂速通等四種行跡」。
是「一切世間、出世間,有學、無學,時解脫、不動心解脫,最勝無上」,這個前面是說智,「無常智、苦智、無我智」這是一種。底下說「樂速通等四種行跡」是說得禪定、沒得禪定的不同。這個「世間、出世間,有學、無學,時解脫、不動心解脫,最勝無上」,這是說得果了,已經得果。有這無常的智慧,加上這三種智慧,加上得禪定或者得欲界定、未到地定,得這個色界四禪,加上這個去修行去。然後就得到「一切世間、出世間,有學、無學,時解脫、不動心解脫」,就得果了;就是智、行、果這三類。這三類啊!這個「無常智、苦智、無我智」,以「無我智」為最殊勝,因為無常、苦,所以知道是無我,通達無我才能入得聖道,所以「無我智」為最殊勝。
底下這個是,樂速通等、樂遲通等,苦遲通、苦速通;苦遲速、樂遲速,這四種行跡,這當然是以「樂速通行」為最殊勝。是「一切世間、出世間」,世間的解脫,那當然是得了禪定,就是世間的解脫;出世間的解脫那是佛教徒。那麼有幾種?有「有學」的解脫、有「無學」的解脫;無學的解脫裡面有「時解脫」,有「不動心解脫」,這樣的不同。
有學解脫就是初果、二果、三果,都是有學解脫,到四果阿羅漢就是無學解脫。這個「時解脫」呢?是鈍根人,鈍根人得了聖道以後,他所得到的禪定,有可能會退了、有可能會退的。得到的聖道是不退,得的禪定是有可能會退的,那麼這就是因為根性鈍,所成就的善法不堅固,容昜退。所以在阿羅漢裡面,有一些得阿羅漢的人啊!怕退嘛!要自殺,還有這種事情,那麼這都是屬於「時解脫」,是鈍根人。這個「不動心解脫」是利根人,利根人他所成就的功德是都不退轉,所以叫「不動」。他心也不動,他成就的功德都不動,這是最殊勝的。
卯二、明次第
修觀行者先得其智,由此智故為斷煩惱次修行跡,修行跡已心得解脫。
「修現行者」,前面這個第三十九「最勝無上智果差別」中,第一科是「略標別」,就是標出來這三種最勝無上。這底下「明次第」,說這三種最勝無上的次第。
「修現行者先得其智」,告訴我們學習佛法修行的次第,你先要得到這個無常的智慧、苦的智慧、無我的智慧,你先要得到這個智慧。可是在這經論上看呢?這無常的智慧,雖然說是一切有為法都是無常的,但是主要是指要觀察自己的心是無常的,心是剎那剎那生滅的,要得到這個無常的智慧。得到苦的智慧,有苦受、有樂受、有不苦不樂受,三種受其實都是苦,要有這種智慧;通達苦的就是智慧,叫做苦智。通達無常的,叫做無常智;通達無我的,叫無我智,你要先成就這三種智慧,也就是先學習佛法,得到這樣的智慧。
「由此智故為斷煩惱次修行跡」,這樣的「先得其智」,這個「智」還是聞思的智慧。「由此」,由於你成就了這樣的智慧以後。「為斷煩惱」,為了斷除去愛煩惱見煩惱。所以「次修行跡」,其次就要修這四種行跡,其實就是要得禪定,修禪定,在禪定裡面修無常觀、修苦觀、修無我觀就是這個意思。「修行跡已心得解脫」,四種行跡修成功了以後,你這愛煩惱、見煩惱斷了,就是得解脫了。
《披尋記》四九八頁:
又依道及道果等者:當知此依智、行、果三,說有三種最勝無上。智、行即道;果即道果故。無常等智能證現觀,名智最勝無上。樂速通等四種行跡能盡諸漏,名行最勝無上。一切世間、出世間,有學、無學,時解脫、不動心解脫,名果最勝無上。此中一切世間、出世間,謂四種現法樂住,解脫定障所得果故。有學、無學,謂四沙門果,解脫煩惱所得果故。時解脫、不動心解脫,謂住解脫補特伽羅。時解脫者,謂鈍根種姓;不動心解脫者,謂利根種姓。如〈聲聞地〉說,(陵本二十六卷六頁)。
「又依道及道果等者:當知此依智、行、果三,說有三種最勝無上」。這個智、行、果,這三種最勝無上。這個「智、行即道;果即道果故」。這個道和道果有什麼差別呢?這個智和行,這是叫做「道」。「道果」是指什麼說呢?就是下面說那個「有學、無學,時解脫、不動心解脫」,這是道果。
「無常等智能證現觀」,你在禪定裡面修這無常觀、修苦觀、修無我觀,你就能夠成就「能證現觀」,能夠成就這個現觀。現觀我們以前也講過很多次了,就是得無生法忍,小乘得初果,得初果的時候無漏清凈,無分別的智慧成就了,叫做「現觀」。而這種成就呢?主要的因緣,就是要有無常智、要有苦智、要有無我智才可以成就的,所以「無常等智能證現觀」。
「名智最勝無上」,這就叫做「智最勝無上」;「能證現觀」,那個智慧叫做「最勝無上」。「樂速通等四種行跡能盡諸漏,名行最勝無上」,就是這個樂速通等,這四種行跡,它能盡諸漏,也就是在四種行跡裡面,修這個無常觀、修這個苦觀、無我觀,你就能盡諸漏,能滅除去一切煩惱。看這個文解釋啊!「能證現觀」呢,是能見到無為法。這個四種行跡是能盡諸漏,是斷惑、斷惑證真。前面先說證真、這底下說斷惑,其實兩件事啊!都是一定、一定要統一起來才可以,「名行最勝無上」;四種行跡這叫做「最勝無上」。
「一切世間、出世間,有學、無學,時解脫、不動心解脫,名果最勝無上。此中一切世間出、世間,謂四種現法樂住,解脫定障所得果故」。四種現法樂住,就是色界四禪;色界四禪,是四種現法樂住。是「解脫定障」,就是障礙得定的這些障礙,你常常修定的時候,把那些障礙破除了,那麼解脫了定障,所得的果故,就是四種現法樂住。「現法樂住」,就是在你現在的色、受、想、行、識裡面,成就了四禪的樂,得到這種樂,安住在這個樂裡面,那麼叫四種現法樂住。
「有學、無學謂四沙門果」,「有學」是前三果;「無學」是第四果,四沙門果。「解脫煩惱所得果故」,解脫煩惱以後得到的果,就是這四果。「時解脫、不動心解脫,謂住解脫補特伽羅;時解脫者,謂鈍根種性」,安住在解脫的補特伽羅,有時解脫、不時解脫的果不同。時解脫是鈍根性,鈍根種性,是以前栽培得不太好,這智慧栽培的不太好,這個福德的善根栽培的也不太好。這福、慧兩種善根都栽培得不那麼圓滿,所以得聖道的時候,有可能會退「謂鈍根種性」。「不動心解脫者,謂利根種性」,那就是前生栽培的好,福德也栽培得好,智慧也栽培得特別好。所以今生成就了以後,就是不容易退。這裡面還有一個什麼不同呢?年輕人,年輕力壯的時候修學聖道不容易退,你得到了聖道以後,不容易退;年老的時候才得聖道啊!也可能不退,也可能退,是這個身體還是有點分別啊!如〈聲聞地〉說(陵本二十六卷六頁)。
寅四十、斷常等愚能治差別
又有三明,當知為顯於前、後、中際,斷、常二邊邪執,現法涅槃愚痴,沙門、婆羅門無明性故,建立三明。
這地方「又有三明」,這第四十科「斷常等愚能治差別」,能對治斷常的愚的不同。又有三種明,三種明就是宿命明、天眼明、漏盡明,宿命通、天眼通、漏盡通。這個通和明的不同呢?就是智慧特別高。
譬如說是宿命明,宿命就是知道過去生,過去有很多生裡面的情況,那就叫做宿命通。那為什麼叫「明」呢?還知道它的原因,為什麼過去時候很窮、很貧苦?為什麼過去生中智慧很高?他會知道一個原因。「通」,不知道什麼原因?只知道那表現出來外面的現象。所以通比較淺,明是特別高深的;有宿命明、有天眼明、有漏盡明。
這個佛為什麼建立這三種明呢?是「當知為顯於前、後、中際,斷、常二邊邪執,現法、涅槃、愚痴」,這個「前際、後際、中際」,前際就是過去;後際就是未來的;中際就是現在的。這個「斷、常二邊」是什麼呢?如果你不知道過去際,過去的時候我們的生命,也是有生滅變化的,你不知道這件事,你就會有「常見」。你如果不知道「後際」,不知道還有將來的生命,那就起「斷見」了。斷見其實也是糊塗,常見也是糊塗。這是「中際」,這個中際就是現在來說的。「斷、常二邊邪執」,如果不明白過去、前際,就是有會有「常見」;不明白後際,就會有「斷見」。斷見、常見都是「邊邪」,都是邊,都是不正確的,是一種邪謬的執著。
「現法涅槃愚痴」,現法涅槃呢?就指現在的生命,我吃飽了就是涅槃,那麼這現法的愚痴,他不明白要斷除去煩惱,見到無為的真理才是涅槃。他「愚痴」,愚痴對這件事不明白,這樣說呢,就是三種無明;過去際、現在際、未來際,你不明白那個道理,就是三種愚痴。三種愚痴是誰呢?是「沙門和婆羅門」,都有這三種無明的心性,性者心也;這無明就是他那一念心,不明白這個道理。「建立三明」,這是佛為了顯示「前、後、中際,斷、常二邊邪執,現法涅槃的愚痴」,所以建立這三種明。告訴你啊!過去是無常的,未來也是不斷的,還繼續有未來的生命,未來還是不斷;不常也不斷,而現在並不是涅槃,要斷惑真才得涅槃,所以「建立三種明」。
推薦閱讀:
※有一定的膝關節超伸,如何做站立拉伸腿後部韌帶的動作?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三十八 (7)
※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 卷第七十八
※流瑜伽,空中瑜伽,熱瑜伽......你真的搞清楚了嗎?(教你看懂瑜伽館課表)
※【瑜伽進階瘦身計劃】高效燃脂ⅠⅠ級
TAG:瑜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