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是中國學生迫切需要的,它不僅能讓學生感受美,感知世界,更重要的是通過對這個世界的感知,重振中國人...
歷史責任,時代機遇
由中國網·美育頻道,全國學校美育聯盟,中國校園舞蹈網等單位共同推出
「兩會聲音」
「美育——讓學生更美」專題報道,這是繼2016年兩會特別報道
「兩會聲音」——「校園舞蹈的春天」系列報道之後的又一次重磅出擊
——讓美育走進學校、走近學生,實現人的心靈教育,美育讓學生更美,
我們在行動…
全國人大代表、中央芭蕾舞團團長馮英
2017年的春天來得特別早,三月的第一天,北京城天藍日暖,春意盎然。全國「兩會」的召開,讓京城熱鬧起來,在「兩會」代表駐地,「明星代表」的頻繁閃現,吸引著媒體關注的目光。
她,格外引人注目。美麗的外表之下,是舞者的自信與優雅。她就是馮英,芭蕾大師,國家一級演員,全國人大代表。
[視頻]全國人大代表、中央芭蕾舞團團長馮英:美育讓學生更自信
美育將重振中國人的精氣神
「美育讓學生更美麗,我特別贊同這種說法。」談到美育,馮英一下子打開了話匣子,和記者侃侃而談起來。「有人說芭蕾是小眾的,很難和美育結合在一起,我特別不認同這一點。我承認,作為專業芭蕾舞演員,我們確實是一個比較小眾的群體,但是欣賞芭蕾、體驗芭蕾,卻絕對不是只有一小部分人可以做。」
馮英團長為北京草橋小學一年級新生進行點砂啟智儀式
2016年4月11日 馮英團長走進北京半步橋小學舉行專題交響樂講座
在馮英看來,芭蕾是美育最好的載體,因為芭蕾並不是單純的舞蹈,它是一種綜合的藝術。它教會學生髮現美、塑造美,通過學習芭蕾,學生會在不知不覺中提升文學修養和音樂素養等等。更重要的是,芭蕾可以磨練一個人的毅力,這正是美育所提倡的,在藝術的熏陶下,讓學生的人格更加完善。
馮英說:「美育是現在中國學生迫切需要的,它不僅能讓學生感受美,感知世界,更重要的是通過對這個世界的感知,重振中國人的精氣神,凝聚我們民族的氣魄。」多年來,馮英帶領著中央芭蕾舞團,一直走在我國美育教育的前沿。在確保完成創作和演出任務的同時,馮英一直堅持在國內許多大中小學舉辦「走進芭蕾」公益活動,並形成獨特的品牌效應,取得了不俗的成績,培養了一大批芭蕾愛好者。
「芭蕾會讓你由內而外的改變,這種改變正是芭蕾最吸引人的地方。我是芭蕾的受益者,我特別希望能夠讓每個人都可以享受和分享這門美麗、唯美的藝術。」近年來,馮英帶領中央芭蕾舞團先後在北京雷鋒小學、北京草橋小學和四川瀘州等地的學校等建立了藝術教育基地,身體力行地推行著美育。此外,通過「高雅藝術進校園」活動,中芭先後走進了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央民族大學以及紐約大學、哥倫比亞大學等200多所海內外名校。馮英說,美育是這個時代所需要的,它的出現正是順應了時代的需求。美育是打開心靈最有效的鑰匙,因為藝術的單純,是最容易和心靈產生碰撞的,所以美育會激發學生的共鳴,被學生所接受。
馮英團長在哥倫比亞大學上大師課
談到對美育的貢獻,馮英一直搖頭說這沒什麼,「我只是覺得我很榮幸,能夠為中國的美育事業貢獻自己的綿薄之力。如果說我有什麼期許,那就希望自己能是那個拋磚引玉的人,畢竟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我希望以後會有越來越多的藝術同行加入到這項偉大的事業中。」
馮英團長給學習芭蕾的小朋友授課
2016年5月14日中芭 業餘班成果展示
2016年中央芭蕾舞團學員班招生 馮英團長鼓勵學生
關注特殊群體,用芭蕾打開他們的心
2000年的時候,馮英曾經做過一件特殊的事情。她和中央芭蕾舞團曾為一群特殊的少年進行了為期半年的芭蕾訓練,正是這次特殊的經歷,改變了馮英對芭蕾和對美育的看法。
馮英團長與殘疾人藝術團互動交流
「那是一群問題少年,他們學習成績不好,經常和父母吵架,第一次見面,他們站沒有站相,坐也沒有坐相,和我們平時了解到的問題少年沒什麼兩樣。但是通過半年的訓練,他們站在了舞台上,給大家呈現了一場精彩的芭蕾表演。」提起十幾年前的事,馮英依然記憶猶新。「當他們走上舞台的那一刻,他們的家長都驚呆了,站在自己面前的孩子,和以前不一樣了,這些孩子身上的那種自信,那種挺拔,是家長從來沒有見過的。」
馮英說,這個改變,並不只是短短的瞬間,曾經他們在社會中,被人另眼相看,他們的內心是深深自卑的,甚至很多人因此而自暴自棄。但是通過半年的芭蕾訓練,不僅讓他們的意志更堅強了,更重要的是他們變得自信和開朗了。當時的這個項目,得到了北京市教委的支持,他們的後期跟蹤調查顯示,這些學生從學校畢業,走向社會之後,依然自信滿滿。曾經那半年的芭蕾訓練,對他們的人生產生了巨大的改變。「那一次真的震撼到我了,我意識到,美育和傳統的文化課教學,技藝的練習不一樣,它是可以從內而外改變一個人的。「
從那之後,馮英更積極地開始了推廣芭蕾美育的旅程。不僅如此,這次經歷,讓她更加關注特殊學生群體。她曾和自閉症兒童一起起舞,她說,在歡快的舞蹈中,自閉症兒童不再懼怕,他們開心地笑著,那眼中閃耀的光芒,是她畢生難忘的。
2016年9月15日 馮英團長參加 中央芭蕾舞團學員班與自閉症患兒交流活動
馮英還提到,應該讓農民工的子女,大山裡的孩子,同樣享受美育,感受芭蕾。她說,教育應該是公平的,舞蹈是最單純最純粹的事物。對美的追求人人都有,我希望更多的人可以通過美育,改變人生。
培養好中國孩子講好中國故事
2016年的兩會期間,馮英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提出「培養好中國孩子,講好中國故事」。一年的時間過去了,馮英不僅履行了她的承諾,將中國傳統故事與芭蕾結合,在全國各地巡演,弘揚傳統文化,同時,她還將中國的傳統文化帶到世界各地。2016年,馮英帶領著中央芭蕾舞團開啟了世界巡演,《紅色娘子軍》《牡丹亭》《過年》等作品,將傳統文化與芭蕾這一外來藝術形式相結合,是外國觀眾對於中國傳統有個新的理解和感受,受到一致好評。
馮英團長為合作辦學學生指導
「我覺得傳統文化和美育是不能分家的,因為教育的啟蒙離不開故事,更離不開文化。」馮英說,「比如說當我們帶孩子去看《紅色娘子軍》的時候,就會把背景和故事講給他們聽,再比如說像我們有一個表演,是關於過年的,這中間我們就會滲透什麼是年,十二生肖是什麼,農曆的除夕大年三十,一定要回家吃團圓飯,快樂的家庭是什麼,和諧的家庭是什麼,你家庭裡面應該有什麼,傳統文化就是應該這樣,潛移默化地滲透在藝術表現里。」
馮英說,藝術是文化傳播的載體,美育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我們2016年年底歐洲之行的時候,就帶著《過年》這部作品,咱們中國傳統裡面,大家都知道勤儉持家,我們就通過設計一個小豬的存錢罐來表達這一理念,到演出最後的時候,門一打開,這些小金豬裡面金元寶跳起歡快的舞蹈,情節非常簡單。但是我們把這個表演帶到歐洲,讓當地的孩子來扮演這些活潑的金元寶,無形中就將中華傳統的禮儀、文化,包括和諧、美好這些理念傳遞給歐洲的小朋友。這種靠藝術作品傳遞的形式,比任何其他的形式都更形象更易入心,所以最後,這些歐洲的小朋友對中國文化都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這就是文化和美育密不可分的原因。」
2016年12月17日 法國戛納演出《過年》
為了講好中國故事,馮英不僅將中央芭蕾舞團的經典作品《紅色娘子軍》帶到世界各地進行巡演,更是親自參與創作了很多由中國傳統故事改編的芭蕾舞。魯迅的《祝福》、唐代美人《楊貴妃》和根據蘇童原著、張藝謀電影代表作改編的芭蕾版《大紅燈籠高高掛》等,都廣受好評。
馮英說,在墨爾本演出結束後,《紅色娘子軍》得到了澳大利亞主流媒體的高度讚揚。當時我們首演結束後,澳大利亞的音樂劇權威機構評價了這部舞劇,說「這是一個富有激情的浪漫主義代表作品。這個作品中傳遞出的,那些娘子軍們奮鬥的精神追求,是一種當今社會最缺乏的社會責任感的體現。」馮英說,這個評價讓她感到很欣慰。這說明中國的文化,在與西方藝術結合後,被西方人所接受和認可,並且受到讚揚,這是作為芭蕾人的驕傲。
2016年馮英團長擔任桃李杯海外比賽評委
2016年馮英團長在加州UCI大學給學生授課
寶劍鋒從磨礪出
有人說:芭蕾是一門殘酷的藝術,它通過對人體的極限「摧殘」而達到塑造芭蕾的極致美。因此,舞蹈是一個需要不斷超越自己、挑戰自己的職業。
如今,馮英在在中小學教育中努力推廣芭蕾舞。如果追溯到她的童年時期,她也是一名接受芭蕾舞教育的學生。追憶往事,馮英感慨萬千。
10歲那年,馮英進入北京舞蹈學院,開始學習芭蕾舞。在北京舞蹈學院上二年級的時候,學員們開始練習穿芭蕾舞鞋,求「立」心切的馮英不知道要科學地循序漸進地練習,結果很快腳尖就被磨破了。鑽心的疼痛,使馮英在上課時,怯生生地舉手問老師:「我腳趾磨破了,可不可以暫時不練?」老師斬釘截鐵地回答:「腳不磨破不可能成為真正的芭蕾舞演員!磨出老繭就好了。」
那些日子裡,腳尖鑽心的疼,使馮英每天哭著練習芭蕾舞,但她從沒想過要退卻。以後的練習更苦,破了的腳尖每天仍被舞鞋反覆「折磨」,血水把腳尖和襪子粘在一起,每次脫舞鞋都要忍著鑽心的疼。腳尖剛開始磨泡的時期,即使不穿舞鞋也疼痛難忍,每次上場之前,馮英都要把自己的腳在地上猛勁兒地跺,一直跺到麻木了,疼痛也就減輕了。
馮英團長參加少兒演出活動
那時候,老師就像教育自己都子女一樣,教育她的學生們。馮英意味深長地說:「北京舞蹈學院的老師既教會了我怎樣跳舞,又教會我如何做人。」她的內心裡充滿感激。「這份感情,對我現在推動『芭蕾進校園』項目也產生了深遠影響。我願意擔負起肩膀上擔負的這份沉甸甸的責任。」
馮英團長在台灣講學後與學生合影
2016年,馮英高票當選為「中小學舞蹈教育年度人物」。面對這一榮譽,馮英說,「我實在沒有做什麼了不起的事情,就是做一些我力所能及的,一步一步往前走。我希望美育也好,芭蕾也好,它的推廣都是接地氣的,實實在在惠及到每一個中小學生身上。」馮英正是這樣,用她的一言一行,向我們展示著一位芭蕾舞者,對美育事業的不懈努力。
【馮英藝術簡歷】
馮英,中國中央芭蕾舞團團長、藝術總監,國家一級演員,全國人大代表,芭蕾大師。
1979年畢業於北京舞蹈學院,1980年進入中央芭蕾舞團任主要演員。1982年被派往法國巴黎歌劇院進修一年。在留法期間,曾受著名芭蕾大師、編導Maurice Bejart、Rosella Hightower等名師指點,特別是1985年主演著名的芭蕾大師Rudolf Nureyev編導的《堂·吉訶德》至今受益匪淺。1986年10月作為客座藝術家與巴黎歌劇院明星同台獻藝,戴愛蓮先生稱此為巨大的榮譽。2004年8月12日,擔任中央芭蕾舞團副團長。2007年獲中央國家機關優秀女領導幹部稱號、全國政協委員、全國文化系統「四個一批」人才。2009年,擔任中央芭蕾舞團團長至今。
自進入中央芭蕾舞團以來,演出了劇團所有中外芭蕾舞劇及一些代表性精品,如:古典芭蕾舞劇《天鵝湖》《唐·吉訶德》《吉賽爾》《希爾薇婭》《睡美人》《羅密歐與朱麗葉》及中國現代舞劇《紅色娘子軍》《魚美人》《林黛玉》《楊貴妃》《雁南飛》,芭蕾經典作品《小夜曲》《雷蒙達》(第三幕)《古典女子四人舞》《紫氣東來》《天鵝之死》肖斯塔柯維奇《第二鋼琴協奏曲》和德沃夏克《四首浪漫曲》《黃河》《覓光三部曲》等。自擔任總排練者以來,先後作為俄羅斯專家、丹麥學派專家、瑞典編導的助手,排演了《海盜》《仙女》《梁祝》《春之祭》等作品。1999年和其他年輕編導一起根據柴科夫斯基的舞劇音樂《胡桃夾子》,編導了中國版本的大型舞劇《胡桃夾子》,在上海首演獲得很大成功。2001年至今,排演了《練習曲》《淚泉》等作品。參與創作了中芭2003版《天鵝湖》。
皇家藝術中心作為中央芭蕾舞團指定考點
也會不斷培養梯隊、鍛造人才
就像《紅色娘子軍》賦予的不屈不撓、永不放棄
的意志品質
為更多孩子創造更多機會展示才能
推薦閱讀:
※「中國第一男團」驚艷紅場 (附視頻)
※追回庚子賠款的功臣,殘忍地揭開晚清中國的假面
※「中國要學會讓折騰你的人先被折騰」
※[轉載] 中國海軍今年將超越日本海上自衛隊
※百餘中國人游濟州島被關小黑屋?真相其實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