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人碼頭2·都市周報

貴人碼頭
2013-08-01

兩端橋堍處寬12.2米

北關夜市

拱宸橋,單從名字就可以看出它的霸氣外露。

在古代,橋樑取名是件很講究的事,不像現在,簡簡單單的就以所在地或江來命名了。

「宸」,指帝王住的地方,「拱」是拱手的意思,兩手相合表示敬意。兩個字連在一起,表示對帝王的相迎和恭敬。

乾隆最愛下江南,他怎麼會錯過拱宸橋這樣的好地方?想像一下,當初橋畔百官齊聚、鑼鼓喧天,恭候皇帝佬兒的船隊大駕光臨的場景。

這裡一貫熱鬧。明清時期,拱宸橋一帶被稱為「北關夜市」,是一個糧、鹽、絲、茶的集散地。因為運河便利的交通,米行、木行、土特產行、材炭行都在這裡開了店鋪。

拱宸橋一度也是杭州經濟最繁榮、市井風情最集中的地區。杭州最早的日報叫《日商杭報》,它的創刊地就在拱宸橋。古橋西首的吉祥寺西弄原先是紡織廠的員工宿舍,後來成了燈紅柳綠的煙花巷,郁達夫就跑到拱宸橋來,樂不思蜀地度過了一段尋歡時光。

杭州第一部無聲電影也是在拱宸橋附近的街頭放映的。那時廣告詞很有趣:「拱宸橋新開陽春外國茶園,主人司點文生聘請英國美女跳舞大戲天下第一活動點光影戲新發明,電氣留聲機大戲三班合演。」包廂4角,正桌3角,小孩1角,這樣的價格看著是不是很順眼?

作為重要的水陸碼頭,北京、上海等戲班順著運河南下,拱宸橋就是第一站。大概是這個原因,這裡聚集了杭州早期的戲園子。蓋叫天的第一嗓子就是在拱宸橋的天仙戲院亮出來的,還有國益戲院,前身叫榮華戲院,它就是後來我們熟知的大眾電影院。

即便到了上世紀90年代初,因為地處相對偏遠的城北盡頭,城裡廂已然是高樓林立的CBD,這裡依然還有許多小商鋪、老房子、舊街巷……依舊一派與世無爭的往日風貌。

橋心曾有一座堡壘

從地理位置上來看,拱宸橋位於大關橋之北,東連麗水路、台州路,西接橋弄街,連小河路,是杭州古橋中最高最長的石拱橋。

《古今圖書集成·杭州橋樑考》和康熙《杭州府志》里有關於它身世的描述,說拱宸橋始建於明崇禎四年,當時舉人祝華封募集資金,造了這座橋。

不過,它的命運可真夠多舛的。順治八年,橋身坍塌;康熙五十三年,由浙江布政使段志熙倡率捐築,建成了現在的橋身;雍正四年,右副都御史李衛率屬捐俸重修,把橋加厚2尺,加寬2尺,並作《重建拱宸橋記》;同治二年,左宗棠率湘軍及「常捷軍」向杭城的太平軍猛攻,由於拱宸橋橋心設有太平軍堡壘,橋扛不住火炮的猛攻,再次光榮倒下……

歷經多個王朝更迭,拱宸橋屢毀屢建,橋下的運河水默默地流淌著,似乎對這一切早已見怪不怪,繼續迎送著面目模糊的旅人。

我們現在看到的拱宸橋已經不是原版的了。2005年,年老體弱的拱宸橋進行了120年來頭次大修。2006年,將長3米、重2噸的護橋石更換,算是舊貌換新顏的典型。

東岸西岸

夜晚的運河,月涼如水。被毒日頭逼在空調房裡的人都出來避暑了,遛鳥的、聊天的、唱戲的,還有一旁放著「我最搖擺」的廣場舞,每個人享受著各自的歡樂。這才是拱宸橋最真實的鏡頭,富有濃郁的生活氣息。

據說,杭州的歷史文化有一半是京杭大運河造就的。除了漫步在拱宸橋上,你也可以選擇用另一種方式去感受它。

從武林門碼頭出發,沿著大運河一路向北,似乎慢慢進入了歷史畫卷。這條路線除了能看到運河沿岸的風景,還能經過青園橋、朝暉橋、潮王橋等橋,最終抵達拱宸橋。

從船上望去,這座有「江南運河第一古橋」稱謂的石拱橋依然身姿挺拔,橋上人來人往,河裡舟楫穿梭,是綿綿運河上的一幅生動畫卷。

橋的東岸是運河文化廣場,西岸是橋西歷史文化街區。拱宸橋有三大博物館,都是由老廠房改建而成的。中國刀剪劍博物館、傘博物館,是在橋西原土特產倉庫的基礎上改建的;中國扇博物館利用了原通益公紗廠的老廠房。東連拱宸橋的橋弄街一側則保留了大量民居,幾乎濃縮了近現代中國的各種建築。

那些經由工廠改造而成的創意藝術園區也大多集中在拱宸橋四周——西岸、絲聯166、浙窯、LOFT49、元谷等,相比其他區塊的繁華喧鬧,這一帶的拱宸橋則多了一份藝術風韻。

蹚過了千年時光,橋與河依然有著澎湃的心跳。

【橋邊社】

「這座明代的石拱橋就像威尼斯的呂亞托橋,一飛入雲,本身就是一座塔。拱券形成的半圓,在水面中倒映出另外那一半,這就是所謂的圓滿。旅人從遠處看到它,就知道到了杭州。」

@建築師 陳浩如

杭州的橋必定不是單獨存在的紀念碑,而是水陸交集的臨界點。

算起來,城內有一千多座橋,說明河流和道路的交叉點就有一千多處,對於一個從宋代就已經人口百萬的城市來說,它一定是個相當繁雜浩大的系統工程。中國有迄今為止世界上最為偉大的漕運系統,隋帝即使傾舉國之力也要貫通南北,京杭大運河使江南貨物得以供給首都,無論首都是當時的洛陽,還是後來的開封、北平,起點一直都發自杭州。

就拿拱宸橋來說,它是京杭大運河到杭州的終點標誌。最初看見這座建於明代的石拱橋時,甚至覺得和歐洲的石拱橋無法區分。像威尼斯的呂亞托橋,一飛入雲,本身就是一座塔。

杭州現存的石橋基本上都是明代單孔或多孔橋,拱券形成的半圓,在水面中倒映出另外那一半。這就是所謂的圓滿。回家的旅人從遠處看到這座橋的時候,就知道到了杭州。

它據傳是在明末君主的年號中所建。明代的建築用磚石極多,式樣一般古樸厚重。入清以來,杭州戰亂頻發,最近的太平天國攻守戰役中,因為橋中的堡壘被攻陷而大橋崩塌,光緒年間復又重修。

這裡有幾個線索:我們今天看到的絕非明代的原橋,式樣、高低、大小都是清末的。這一點和杭州別處類似。很多古迹都是清代重修的,尤其乾隆以後更是花樣百出,和古朝的樸實俊逸完全不同。

另外一點提示,就是這橋中原有堡壘。在今天我們很難想像,有塔樓的拱宸橋是何種形象。當然,在京杭大運河南端設一處堡壘也是合理的假設。湖南有彩虹橋,浙南還有廊橋,都是橋中架樓的例子,當然也有諸如佛羅倫薩ponte vecchio這樣可預防的磚石建築可以參考。

歷史往往埋在層層疊疊又周而復始的物件和文字中,等待研究者的發掘。遺憾的是,現存的很多橋已經成為地名了,而真正原建的橋本身已經不復存在。

推薦閱讀:

華西都市報「當代書評」:截句成風 他們在截什麼?
都市風--溫柔沉默靚美女
選好人蔘,大補元氣·都市周報
精彩點點論壇-愛問-都市男女的32聲嘆息(哎)
肆 清明 ·都市周報

TAG:都市 | 碼頭 | 周報 | 貴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