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百姓理解的《道德經》—上篇《道經》總結髮言
作者:楊本樞
普通百姓理解的《道德經》系列文章之五十
《道德經》上篇《道經》共有37章,截至本講已經全部完結。有學者認為,《道經》是闡述「道」的本質即道體和「道」的作用即道用的經文,下篇《德經》是闡述道的表現形式即德行的經文,此觀點基本代表學界大部分人的態度。也有學者認為,參考《論語》的章節命名方法,《道經》源自第一章的首句「道可道」,取首字「道」而得名。《德經》源自第38章的首句「上德不德」,取「德」字而得名。
第37章是老子對上篇《道經》的總結,全章共闡述了幾個方面的內容。
一是「道常無為而無不為」。老子重提天道觀即無為和無不為並存。無為是任其自然,無不為是無所不為。從邏輯結構分析,無為與無不為是相互矛盾的一組概念,為什麼一組矛盾的概念會同時出現在道的身上,而且還是永恆存在的一對「冤家」?從道的本質屬性分析,道永遠處於無為狀態,任憑天地萬物按照其既有屬性運行、生長,道從不加以主宰和干擾;從天地運行和萬物生長分析,任何大大小小的事物都離不開道這個載體,離開了道,天地萬物就不復存在,所以說,道是無所不為滴!無為和無不為就是這樣自然而又和諧地相伴而生,同存於道,和平共處。
二是「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老子重提人道觀。一國之君王如果能夠明白道無為而無不為的特性,並且堅守此特性,天下百姓將會實現自治。這裡的萬物主要指人類。前37章有多處類似的文字,如「太上,下知有之」 「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王侯若能守之,萬物將自賓」。這些句子都表達了聖人之道即老子在最後一章說的最後一句話,「聖人之道,為而不爭」。其實質還是無為而無不為的思想。
三是「化而欲作,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朴」。老子提出做人做事的核心還是守道。「化而欲作」是承接上句萬物自化而來。百姓實現自治後希望有所成就,「作」可以理解為作用、成就。有所成就不能不按套路出牌,不能胡亂行事,要堅守大道的核心思想。「無名之朴」就是指道,「鎮」通「貞」,指堅守之意。
四是「無名之朴,夫亦將不欲。不欲以靜,天下將自正」。老子重提守靜篤的觀點。第57章有幾句話可以很好地解釋「不欲以靜,天下將自正」。老子在57章說,「我無為,人自化;我好靜,人自正;我無事,人自富;我無欲,人自朴」。老子希望一國之君王以少欲或者沒有慾望為治國理政的前提條件,以守靜篤作為治國理政的手段,如果做到了,天下應是國泰民安、歌舞昇平的景象。
37章通行本原文
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化而欲作,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朴。無名之朴,夫亦將不欲。不欲以靜,天下將自正。
老子《帛書》甲本原文
道恆無名,侯王若守之,萬物將自(化)。(化)而欲【作,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楃(樸)。【鎮之以】無名之楃(樸),夫將不辱。不辱以情(靜),天地將自正。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