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當前應如何評價岳飛

如何評價岳飛,我認為應當站在國家利益和整個中華民族這個層次,把我國歷史上為國家利益做出犧牲而又代表正義的各民族傑出人物列為整個國家和中華民族的英雄,把那些為一己之私損害本國利益導致敵方受益的各民族卑鄙人物列為整個國家和中華民族的叛徒。從這個角度來講,岳飛是整個中華民族可歌可泣的英雄之一。評價岳飛是否為民族英雄,應當弄清三個問題,其一是岳飛所代表的英雄精神和中華民族的概念是否衝突?其二是否定岳飛是否有利於中華民族的團結?其三是通過"民族戰爭"這種歷史戰爭的分類來評價歷史人物是否正確?

否定岳飛為民族英雄的一個邏輯是根據民族英雄的定義和中華民族形成的時期導出的。即民族英雄是指在一個民族或民族國家抵禦外來侵略或獨立解放過程中產生的英雄人物,據此,岳飛要成為整個中華民族的民族英雄,就必須出現在中華民族民族國家抵禦外來侵略或獨立解放的時候,然而,岳飛是宋朝將領,而有些人認為中華民族形成的重要標誌,即行政、經濟文化一體化在元朝才開始,因此,岳飛不是整個中華民族的英雄。

該邏輯的錯誤是用一個不斷發展的民族觀念來否定以特定人物為載體的民族英雄精神。中華民族是在當前我們所生存的這片土地上,由眾多族群通過不斷的融合而形成的一個民族概念,因此,無論是就地域還是就族群的多少來說,中華民族都是一個向前發展、向後包容的一個族群。中華民族這種發展和包容的特徵在民族英雄方面就表現為:肯定歷史上作為民族精神和信仰載體的英雄人物的存在。族群和英雄人物都是實體,會隨歷史而消亡,而積極、優秀、正義的英雄精神則可以千古流傳並為所有民族共享。清朝康熙給袁重煥平反和乾隆為史可法立祠,為何?與其說尊敬對方不如說是出於統治的需要,教育子民效法這些英雄人物為國家服務。因此,無論歷史上還是現實中,人們維護英雄、抨擊叛徒的言論和行為,本質都是在維護本民族的精神信仰,這種精神信仰對於維護當前民族的現實利益至關重要。從這個角度上講,一個不斷前進、優秀的中華民族當然需要岳飛所代表的英雄精神。

否定岳飛是中華民族英雄的另一個理由是基於現實的需要,即有利於當前國內族群的團結。這個觀點在一部分人群中非常有市場,其依據主要是:我國歷史上的民族戰爭是國內民族之間的戰爭,是"兄弟鬩牆,家裡打架",因此,認為岳飛是民族英雄是狹隘的民族英雄主義,否定"家裡打架"的代表人物岳飛有利於維護中華民族的團結。

其錯誤有三個:一是用否定一個族群的歷史人物取代維護中華民族團結的基石--平等,二是岳飛僅僅是漢人的英雄,對於整個中華民族則是狹隘的、有害於團結的,三是將現實需要置於歷史事實之上。堅持族群平等是維護中華民族團結的基石,而且也是我國政府的職責。政府應當是超越族群之上的,從我國的漢、唐、宋、明到大清帝國,無不是多族群國家並堅持族群和睦的政策。堅持族群平等就不應該通過政府行為去損害其所轄包括漢人在內的所有族群的英雄信仰,否則必將引起紛爭,而這恰恰是既有害於國家又不利於中華民族的團結。損害少數族群的利益不利於中華民族的團結,損害漢人的利益更不利於中華民族的團結,這是基於歷史和現實的判斷。

從歷史上看,中華文化中佔主導地位的中原文化遠在春秋戰國時就已經非常成熟,縱觀我國歷史上所有少數族群建立政權時,還停留在奴隸社會,而中原政權早已是高度發達的封建政權,所以開明的少數族群國君無不是學習和吸收中原文化。另外,通過幾千年的國家分裂與統一、屯邊政策和族群遷徙,當今漢人已不是歷史上的"秦人"或"漢人",而是封建政權堅持和親、和睦政策下的多族群血緣和文化融合為一體的結果,這也是漢人和漢文化為什麼具有開放性和包容性的原因。漢人在人數上和漢文化上居主導地位是歷史演變的結果,不是哪個人可以強制的。再則,佔主導地位同時意味著負有更多的義務,明朝打擊倭寇、清朝反擊俄羅斯和抗日衛國戰爭,漢人貢獻巨大、犧牲巨大,並不因誰佔有政權而退縮。所以說,漢人是個開放的、包容的、胸懷寬廣的族群,把漢人景仰岳飛的行為定位成狹隘的英雄主義,實在是對這個族群的詆毀。如前所述,岳飛代表積極、正義的精神,漢人景仰岳飛並不等於接受岳飛的愚忠思想,漢人景仰成吉思汗並不等於認同其攻城掠池中的屠城行為。今天否定了岳飛一個人,明天就會否定象岳飛這樣的所有族群的英雄,岳飛等人所代表的英雄精神將無所依存,中華民族的英雄觀也將灰飛煙滅,那麼一旦敵國入侵,國家、民族危亡,誰去抗敵?誰去做英雄?怎麼維護民族團結?所以,辯證吸收各族群英雄的可貴之處,與時俱進,是中華民族賴以生生不息、實現復興的精神動力。所以,學習向岳飛這樣的英雄,只能加強,不能削弱。如果說教材給孩子們以"金人都是大壞蛋"的看法,那是教育方法有待改善,而不是歷史的錯,不能因此否定我們的民族英雄。

"民族戰爭"這種戰爭分類方法也很令人費解。古今中外的戰爭不計其數,在國家出現以前的戰爭都是部落(族)之間的戰爭,其大多以獲取其它部族的食物和女人為目的;國家出現以後的所有國家之間的戰爭,大多以佔有對方的子民和資源為目的。因此,古今中外的戰爭,無論是進攻方還是防守方,正義或非正義,戰爭的目的都是維護自己或擴大自己的現實利益。在我國歷史上,所有封建國家均為帝王一人之私,其利用所轄族群與他國進行戰爭的目的非常明確,如果將這些戰爭用"民族戰爭分類",那麼從春秋戰國到五代十國,再到宋遼西夏,所有這些國家的國君都應該是"民族戰爭"的首領,其首先代表的應是民族利益,那麼這些國君都代表的是那些具體的民族呢?這些民族今天何在呢?為什麼大多數國君都不是民族英雄呢?又為什麼會有"率土之濱,莫非王土"、"君權神授,降伏萬民"的宣揚呢?所以,我個人認為"民族戰爭"的分類方法首先顛倒了戰爭的目的,改變了戰爭的性質,其次,這種分類方法不適合定義民族英雄的概念。從我國的岳飛到法國的貞德,這些英雄概念的隱含義非常明顯,那就是他們都是當時國家的英雄,這時候的"民族"其實是國家一詞的代名詞,是一個地域概念,他們並不為某一個族群所專有,而是為當時國家內所有族群景仰。由於國家的可繼承性,所以政權更迭、朝代更換隻能讓我們站在國家的高度去思考英雄,而不是因為他們是哪個族群的人就完全否定他們。

歷史是一面鏡子,如果用功利性的眼光去篡改歷史,那樣的鏡子將是一面哈哈鏡;歷史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的過去,是先祖活動的事實,只有首先尊重事實,我們才可能從中吸取前進的動力。據資料顯示,岳飛是南宋著名的將領,傳說其母在他背上刺了"精忠報國"四個字,這四個字成為岳飛終生的信條。岳飛數次北伐抗金,曾得到宋高宗賜的"精忠岳飛"錦旗。1142年,岳飛被秦檜以"莫須有"的罪名毒死,成為南宋綏靖政策的犧牲品。因此,岳飛首先是為國家所任命的抗金將領,從岳飛抗擊金國的目的和最大受益者來看,顯然是為了南宋的國家利益。另外,說岳飛代表正義,是因為一個國家政權腐敗並不能成為另一個國家侵略的借口,一個國家的命運應當由它自己的人民說了算。岳飛所代表的是置個人安危於腦後,不屈不撓,救國家和百姓於危亡的精神和氣節,從這個意義上將岳飛作為整個中華民族的英雄沒有什麼不妥。

因此,無論是從哪個角度來看,否定岳飛為中華民族英雄的做法都不可取。那麼,究竟應怎樣看待象岳飛這樣的歷史人物呢?首先應當尊重史實,其次應當從國家利益和是否代表正義的角度去看待歷史人物。
推薦閱讀:

印順法師對《佛性與般若》的評價──論三諦三智與...
搬運個台灣論壇關於對我們網路流行語的評價
70位名人對鄧麗君的評價
評價蛋白質質量的新方法——蛋白質消化率校正的氨基酸記分法 醫生在線手機版
這7款書房,書蟲們評價滿分

TAG:岳飛 | 評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