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兵時打頭陣的升旗指揮刀 慶元造(4組)

閱兵時打頭陣的升旗指揮刀 慶元造

閱兵綵排時的國旗護衛隊方針浙江新聞客戶端記者 何蘇鳴眼下,隨著9月3日的日益臨近,有關天安門閱兵的細節越來越多展露在我們面前。在這其中,有一把刀不得不提。它被稱為「天下第一刀」。自1992年10月1日啟用以來,已見證了1997年香港回歸、1999年澳門回歸和60周年國慶大閱兵等重大活動,這一次的大閱兵,它更是將作為國旗護衛隊方陣的指揮刀,率先進入天安門廣場。更重要的是,這把刀,浙江慶元造。

「天下第一刀」儘管從1993年開始,天安門國旗護衛隊用的就是自己公司出品的這把「天下第一刀」,可能夠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的閱兵儀式上作為升旗指揮刀,北京振國威經貿有限公司總經理沈俊還是直言「很驕傲」。讓我們來認識這把刀身長1米,寬2.5厘米的刀:

刀身上印刻文字主刀:用原鋼經過千錘百鍊而成,堅韌潔白,鋥鋥發亮,永不褪色,它象徵中華民族的偉大,象徵中國人民與世界各國人民的友好交往及純潔的感情。護手:由合金銅製作,外形像一隻金光閃閃的鳳凰正舒展雙翅,欲沖向萬里晴空;側看又似一隻和平鴿正展翅欲飛。它象徵著中國人民熱愛和平、維護和平,願與各國人民共同走向幸福的明天,體現了「平等、和平、發展」的主題。護手的手柄採用花梨木製作,外用棕色牛皮和金絲包紮,象徵中華各族人民孜孜不倦、勤奮好學、俯首甘為孺子牛的無私奉獻的閃光精神。刀鞘:由合金鋼高溫電鍍而成,整個鞘上刻有一條騰飛的巨龍,它是中華民族的象徵,象徵著偉大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在改革開放的大好形勢下,各行各業在飛躍前進。在刀與鞘的結合上採用半鎖簧裝置,以達到在任何情況下「萬無一失」的要求。和過去的指揮刀不同,因為今年的閱兵儀式中軍服的腰帶改成了金色,因此指揮刀的刀鞘也鍍了一層金來遙相呼應。而和普通刀刀身彎的外形不同,「天下第一刀」刀身筆直。沈俊說,這其中還有一個典故:1991年鄧小平在看到最初的彎刀設計後,提出指揮刀應該「泰山壓頂不彎腰」,寓意中國人民永遠不向任何困難和壓力低頭,之後指揮刀才採用筆直刀身,同年鄧小平見到最後定型的指揮刀後盛讚為「天下第一刀」。

23年來,這一直是天安門國旗護衛隊的指揮刀新聞鏈接:「天下第一刀是這樣煉成的」1992年初,中央軍委決定為中國人民解放軍陸海空三軍儀仗隊換著新式禮賓服,同時要結束中國有儀仗隊而無儀仗刀的歷史,要求隊長和分隊長佩用儀仗指揮刀,以壯軍威國威。當時任慶元中山寶劍廠廠長的沈從歧臨危受命,接受了鑄造軍刀的重任。沒有現成的設備,也沒有一張機械模具圖紙,沈從歧迅速在成立了模具、衝壓、電焊、鍍光、雕刻加工等技術攻關小組,學國際貿易的大兒子沈俊也放棄了留學機會,留在他身邊做了助手。前期試鑄沒有資金,沈從歧就拿出全家的積蓄和「文革」後國家落實政策給他補發的全部工資;沒有經驗,他便四處取經,馬不停蹄地奔波於杭州、上海、南京、溫州等地,併到新疆、內蒙古等一些生產少數民族專用刀具的廠家一一拜訪,僅這一過程就花了3個月時間。1992年7月,沈從歧第一帶著指揮刀來到北京,結論只有三個字,「不滿意」。7月的北京酷熱難耐,正興高采烈的沈從歧聽了首長的評價後卻立即猶如一盆冷水澆頭。但是,他沒有氣餒,立即馬不停蹄地趕回浙江修改。第二次,他在刀的一面刻上「中國人民解放軍三軍儀仗指揮刀」字樣,另一面則刻上兩條龍。但首長看了龍之後卻做出「龍不像龍,像泥鰍」的評價。於是沈從歧又將其改成一條從海里飛上天空的龍,並繪上一隻鳳凰,意喻龍鳳呈祥。可惜方案又遭否定。沈從歧只得又立即趕回廠,與廠里人員再次商量修改方案。就這樣一改再改,1992年9月,當沈從歧把第十次定稿的指揮刀樣品送到首長們手裡時,終於折服了在場的全體評委。1999年,在中央領導的關懷下,沈從歧在北京成立了振國威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兒子沈俊成為公司總經理。現在,公司主要為解放軍各部隊生產專項使用的三軍儀仗指揮刀、升旗指揮刀、援外軍用指揮刀、將軍佩劍、天下第一刀系列專利產品。而「第一刀」與三軍儀仗隊的特殊關係,振國威公司就開在儀仗隊大院的宿舍樓里。如今,「天下第一刀」先後被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國博物館珍藏,它是「國威、軍威」的象徵,是中華民族的力量之魂。「天下第一刀」自1992年10月1日啟用以來,已見證了1997年香港回歸、1999年澳門回歸和60周年國慶大閱兵等重大活動,並伴隨著國家領導人接見外國元首司禮任務1800多次,「天下第一刀」為祖國贏得了極高的榮譽。在沈從歧辦公室牆上,原中央軍委副主席遲浩田「威武文明、壯我軍威」的題字特別醒目,而這顯然與公司的宗旨不謀而合——「我們就是為了更好地為國爭光、為軍奉獻、為民服務、為振興中華民族大業揚我國威、壯我軍威。」沈俊說,這是父親一直在說的話,而他,也會一直說下去。9月3日上午10點閱兵升旗8月24日在升旗儀式護衛方隊訓練基地,方隊進行分排面訓練 攝/牛成浩

8月25日,方隊隊員訓練休息時禮賓帽整齊擺放 攝/牛成浩法制晚報訊(記者 記者 張穎川 通訊員 牛成浩 鄭光傲 郭嘉) 9月3日的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大會中,升旗儀式護衛方隊將率先亮相,鏗鏘有力的腳步走出中國氣勢。和往日不同,當天的升旗儀式將於上午10點開始。整個方隊由200名官兵組成,伴隨著70響禮炮的炮聲,將在4分20秒的時間裡準確走完從紀念碑至國旗杆的227米距離,出發路線和正步行進步數的設計都有著特殊的寓意。方陣 步伐有變 227米準確走出253步法晚(微信公號:fzwb_52165216)記者了解到,當天的升旗儀式將於上午10時開始,不同於平日升旗。按規定,重大閱兵活動時,升旗儀式由早間升旗挪至上午閱兵活動開始前。新中國成立50周年和60周年的閱兵儀式上,升旗儀式均在上午10時開始。參照建國60周年國慶升旗儀式護衛模式,此次升旗儀式護衛任務由200名統一著武警升降旗禮服的官兵擔任,分護旗和升旗兩個部分。這次升旗儀式和建國60周年閱兵相比,步伐的步數和寓意有變化。儀式開始後,方隊從紀念碑北側平台出發沿中軸線向北行進至國旗杆基座,其間需要進行齊步和正步的步伐變化。核算下來,隊員需要在4分20秒內走完227米的距離,準確走出253步。隨後護衛隊形成6列橫隊面向天安門站立。護旗組將國旗交予升旗手進行升旗,護衛隊站立3個小時直到紀念活動結束。據了解,升旗儀式護衛方隊200人,這個數字代表十八大提出的「兩個100年」奮鬥目標。從紀念碑北側平台出發,則寓意著新中國是由無數人民英雄的犧牲獲得的。行進中護衛隊將沿中軸線正步走121步,這代表著從1894年甲午戰爭至今中國人民反抗侵略的121年不平凡歷程。挑戰 地形複雜 「二分二合」隊形多變作為整個紀念活動中的一大亮點,升旗儀式護衛方隊任務重難度大。閱兵方隊中,護衛方隊是唯一托著八斤半重的禮賓步槍踢正步的方陣,且隊形多變、步伐和動作變化最多,比如槍的動作涉及持槍、托槍、舉槍禮,步伐涉及踏步、正步、齊步。●地形複雜。需要下台階、轉彎、上台階●隊形多變。主要是「二分二合」(繞紀念碑基座、國旗杆基座),從任務開始到結束需要進行四次步伐變換●時間精準。在無踩點音樂的情況下,要和70響禮炮精準配合,炮響出發,炮停到位,且行進時間必須分毫不差●堅持時長。升旗後護衛方隊需要原地持槍站立3個小時,直到任務活動結束,做到不晃動、不暈倒9.3大閱兵上最先亮相的隊伍 121個正步有何深意

8月25日,參加9月3日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活動的武警升旗儀式護衛方隊進行倒計時演練。中國青年網記者 張炎良 攝中國青年網北京8月28日電(記者 張炎良 吳楚 通訊員 牛成浩)「升國旗儀式是紀念活動的開篇之作,萬眾矚目,是核心中的核心、焦點中的焦點、亮點中的亮點。」武警升旗儀式護衛方隊方隊長王丙乾介紹,9月3日,這個由200人組成的方陣將伴隨禮炮聲的響起率先亮相,邁著鏗鏘有力的步伐從人民英雄紀念碑出發,穿越天安門廣場中軸線,護送國旗走向升旗台。護衛隊將站立在核心區域,行進在天安門廣場中軸線上,雖然不是閱兵方隊,但位置更為突出、影響更為敏感、任務更為重要、挑戰更為嚴峻。王丙乾說:「閱兵方隊在平整的長安街上徒手或掛槍行進,而護衛方隊是唯一托著七斤六兩重的禮賓步槍踢正步的方陣,要從人民英雄紀念碑基座平台上走下23個台階,地形複雜、隊形多變、無踩點音樂,同時還要和70響禮炮精準配合,炮響出發,炮停到位,要求更高,難度更大。」據悉,升旗儀式護衛方隊從紀念碑北側平台出發,寓意新中國是由無數人民英雄的犧牲得來的。在隆隆的炮聲中,護衛隊沿中軸線向北行進,正步行進121步,寓意從1894年甲午戰爭至今121年中國人民反抗侵略的不平凡歷程,中華民族不畏艱難,滿懷信心,走向未來。

閱兵三軍儀仗隊禮服「江蘇造」

再過幾天,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大閱兵即將舉行。屆時,我三軍儀仗隊將高擎軍旗,威武雄壯地引領著受閱部隊和眾多抗戰老兵代表、英模部隊代表,走過天安門廣場接受檢閱。值得江蘇人自豪的是,儀仗隊男女將士們筆挺英武的禮賓服,全部由江蘇企業量身定做,以零誤差的最高標準,用最新的科技手段完美呈現中國軍人的豪邁氣概!挺括透氣 禮賓服科技含量十足2014年,我三軍儀仗隊首次身著新式禮賓服亮相外國首腦的歡迎儀式,這批禮賓服就出自江蘇無錫的陽光集團。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之際,三軍儀仗隊閱兵服和軍樂團閱兵演奏服的生產任務,再次交到了這家江蘇企業的手中。在陽光集團的陳列室內,記者見到了海陸空三軍儀仗隊禮賓服的樣品。令人驚訝的是,看上去厚重筆挺的軍服,摸起來卻相當輕薄,和市面上夏季款西裝差不多。原來,與2009年那次大閱兵的舊款服裝不一樣,新式禮賓服不管是從面料、設計、顏色還是細節上都做了大膽的創新。不僅穿著更加舒適,也能更好地展示出儀仗隊員們挺拔的身姿。江蘇陽光集團黨委書記陳麗芬介紹,他們從接到任務到交貨,前後僅有一個半月的時間。但就是在這麼短的時間裡,廠家沒有急於趕工,而是由設計師、工藝師們反覆研討,精心調整。考慮到9月3日當天還是夏末秋初,天氣依然較熱,所以禮賓服從整體到局部,在保證完美有型的情況下,要突出「舒適」「透氣」。首先,禮賓服外套用了抗皺又透氣的特種毛料,而且採用了特別的「半夾里緄邊」工藝,省去了通常西裝的襯裡,減少服裝層次,增加透氣性,細心的設計師們還把悶熱不透氣的傳統墊肩改換為3D網眼墊肩,厚實的傳統胸襯改為網格胸襯,透氣又不失挺括。襯衫也很特別,在看得見的衣領、袖口等部位,採用特殊的棉質襯衫面料,保證穿著不刺激皮膚,而其餘的部分全部採用涼爽透氣的針織彈力面料,非常透氣輕薄,出汗也不會粘在身上。精益求精 製作工藝零誤差據了解,軍服的製作標準是所有職業裝中要求最嚴格的,而這次的閱兵式受到了全世界的關注,著裝問題關係到國家的形象和尊嚴。因此閱兵服的製作標準也更嚴格、更複雜。整個製作過程中,這家企業專門協調不同車間,要求嚴格控制服裝尺寸在「零公差」,還專門抽調技術人員每天在現場指導生產,考察生產進度,嚴格抓好每道工序的質量關。閱兵式軍樂團演奏服和儀仗隊禮賓服最大的亮點就是手臂上的繡花,金色的圖案鮮艷奪目,威嚴莊重。為了達到立體、光滑、有光澤的繡花效果,專門從國外定製了繡花用的金線。而且繡花過程中不能斷線接線,否則衣片只能報廢。特別是一種叫「滿綉」的款式,操作難度更大,操作工需要時刻觀察繡花的進程,僅一件衣服領袖的繡花時間就多達幾個小時。量身定製 衣服越做越「瘦」昂首挺胸,意氣風發,精神抖擻,步伐整齊劃一——我軍大閱兵的風采令世界驚嘆。但是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服裝設計師最頭疼的是軍禮服和普通衣服不一樣,動靜之間都要保持筆挺瀟洒的氣派,所以,企業的技術骨幹們趕赴北京,對所有儀仗隊官兵一對一量身定製,同時還要結合分列式徒步、正步的行進幅度,手部持槍、腿部踢腿等運動軌跡,採集最精準的身體數據後進行製作。這套禮賓服的定製可不是一帆風順,首批服裝運送到基地後,卻出現了胸圍、臀圍偏大的情況。怎麼可能呢?現場立即核對服裝尺寸,發現與前期測量尺寸精準無誤,怎麼就會大了呢?工作人員再次測量官兵們的尺寸,這才發現在經過一段時間的艱苦訓練後,大部分官兵較以前都瘦了一圈,多的居然瘦了二十幾斤。廠家及時調整,偏大的衣服帶回來拆解返工,還在製作的衣服一律縮小尺寸。短短一個月內,衣服居然得「瘦」一圈,企業的員工們都對儀仗隊官兵的精神風貌和刻苦耐勞有了更深的認識。颯爽英姿 女兵裙裝全部「特製」從去年開始,女儀仗官兵的加入,讓三軍儀仗隊更加「剛柔並濟」,閱兵式也將變得更加靚麗。針對女官兵們的氣質外形,設計師們格外用心,既要體現軍人的幹練、堅毅,還要展示女兵柔美的一面。她們的軍禮服塑造柔和的曲線線條,在有限的範圍內強調更合體的腰身和臀圍。從款式上說,儀仗隊女兵下裝是「一步裙」。然而試穿的時候大家卻發現,同樣身高的女兵們整齊排列,裙子下擺卻高高低低參差不齊,視覺效果完全沒有想像的好。這是怎麼回事?研究後設計師們恍然大悟:哦,雖然裙子是量身定做,但是同樣的身高,人的腰高、腿長、實際穿著習慣卻不盡相同。解決的辦法其實也簡單,工作人員一改以往從腰往下量長短的習慣,從腳底往上量,保持裙擺高度一致,就達到了最佳視覺效果。記者 王晟 攝影報道陽光集團陳列室內擺放著三軍儀仗隊禮賓服樣品。
推薦閱讀:

科學指揮的條件
朱德周恩來勝利指揮第四次反「圍剿」
影響合唱團音色的因素
周恩來也殺過人,指揮中央特科勒死叛徒家屬

TAG:閱兵 | 升旗 | 指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