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丹道修真崎嶇路,似曾相識《駐雲飛》(2)

在道教金丹文化來講,能「得一」者,即是樸素師所講的陰陽相交得正法的唯一途徑,是張三丰祖師告訴我們的「能知真陰者,則必真陽」的一層道理。

文/襲明居士

修真者需懂得歸一、精一與得一的大道修行原則

樸素師說,佛家講歸一,儒家講精一,道家講得一。釋道儒三家所講的這個「一」,是為太極,是為歸根復命。在道家來講,復還這個「一」,就是返還太極本相,是海蟾翁《至真訣》明示的「太極布妙人得一,得一善持謹勿失」的道理。

也就是說,在道教金丹文化來講,能「得一」者,即是樸素師所講的陰陽相交得正法的唯一途徑,是張三丰祖師告訴我們的「能知真陰者,則必真陽」的一層道理。

太極布妙人得一,得一善持謹勿失(資料圖)

樸素師說,修真是「反手探得太極圖」的修太極。也就是說,在道門來講,修太極的核心思想,不是單指人們常見的太極拳術的那種運動形式的太極拳術。道教修真的修太極具有更深層次的涵義,已經涉及到我們日常的行立坐卧當中的修行,是《至真訣》表達的:「只道行禪坐亦禪」的修真境界。

其在文化源頭上,修太極不在於有固定的、標準的套路和形式,而在於修真者如何用正確的方法達到「得一」的神明之德,才是道學文化用來煉金丹的修太極。

儘管樸素師苦口婆心地給後人解說了修太極的道理,而大多數道門人士苦於那些自詡傳人的誤導,而難以「一槍下馬」,也就不能「恍然陽生」,成為阻礙道學文化探索者進入丹道文化深水區的直接原因。也就導致喜愛丹道文化的人們,出現永遠不得其門而入的盲修瞎練現象。

故道門大德早就指出,這個「得一」而修太極的重要性,是「知得一,萬事畢」的得真、得道。

「得一」是什麼呢?在道家道教文化來講,就是「玄關竅開」的秘密。在禪宗修禪來講,就是指的「開悟」。修真者往往把「執著己身不是道」的養生法門當做修太極的金丹大道,成為痴迷於肉體的道法,都是不能「得一」的養生法門,都是不能開悟而難逃「盲修瞎練」的「不得妙法之真」的妄為。

《駐雲飛》針對一些入道不深的道士,有一個心理上的解剖。說他們往往不知性命為何物,自己內心犯嘀咕,偏偏在人前自稱有道。說他們:「才入門頭,一字未明裝真修。人前誇海口,到處稱高手,只說是瞞得過同儔,誰知道耽誤了年壽。」

《駐雲飛》對道門出現的這些生動畫面,進行了嚴厲的批判。這也算是對剛剛入道者的一種訓誡。

一批批的道門人士,一群群的高功傳人,往往對道家道教的「一」字是什麼,尚未弄明白,卻痴迷而糊塗地以高功、高手自居。這一現象看來是道教早就有的奇葩。

道門出現這樣的文化現象,在樸素師看來,均是修行者難以去掉自慢的一種心態,是現代道教文化健康發展必須予以糾正的現象。

修真者若捨棄不下這個追逐名利的妄心,卻要假裝有真實修行,故意在人前賣弄高手,最終的結果,樸素師說是「耽誤了年壽」,反誤了卿卿的性命。

發下追逐名利之心(資料圖)

《駐雲飛》(曲二)告誡修真者,一定要懂得「步步退人後」的道教修行哲理。要以去掉那些傲慢、欺瞞、算計的後天習氣,逐步將這些慾望之心,統統地去掉,才能實現道家煉己築基的修行價值。

這種「一字未明裝真修」的修真陋習,古今皆然。樸素師發現道門的「裝真修」現象,其實就是一種偽師偽道行徑,這是道教文化發展中最嚴重、最醜陋的一種文化現象,它對修真文化產生的危害最大。所以《駐雲飛》(曲二)指出了這一文化傳承上的病候,並提出了「步步退人後」的糾偏之法。

從修真的理論上去看,「一字未明裝真修」的道門現象,也是犯了海蟾翁《至真訣》所說的:「試問嬰兒處胎時,豈解有心潛算計?」的「內有縈心兩何異」的用心錯誤。

一個修真者一旦具有貪著之心,將直接導致修行者不能達到「煉己煉到無己」的得真陰境界,一輩子處於「孤修」的不能真陰真陽相見的後天煉養上,是為樸素師形容的「盡在鬼窟中作生涯」的活計,距離道家文化的人道、仙道遠甚。(編輯:鷗鷺)

聲明

1.本文為騰訊道學獨家稿件,文/襲明居士。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推薦閱讀:

關於漏丹問題?
道家南宗混元派丹道修持入門闡義函授教材
文始門講《道德經》——第一章:道可道
想真正的學習丹道應該去哪裡拜師呢?各位都是怎麼碰到自己師父的?

TAG:修真 | 丹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