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綠色範例新城標準:實現城市繁榮和實施《新城市議程》
2016年10月17-20日,第三屆聯合國住房和城市可持續發展大會(簡稱「人居三」)在厄瓜多首都基多市召開,包括多國領導人和聯合國等國際組織領導人在內的各國各界代表共3.6萬人出席會議。會議任務是重振全球對於可持續城鎮化的承諾,會上通過了《新城市議程》,為今後20年世界城市的發展確立目標和方向。
與此同時,作為「人居三」的平行會議,2016第十一屆全球人居環境論壇 (GFHS-XI )於10月18日在基多市成功舉辦,共有來自各界的400餘位代表交流互動,圍繞「緊湊型可持續城市,讓生活更美好」這一主題,暢所欲言,各抒己見,分享了一系列精彩觀點、先進技術和成功範例。
▲法國巴黎城市形態和綜合系統研究所主席薛傑在第十一屆全球人居環境論壇上演講
城市佔土地面積的比例不到3%,但擁有世界上的一半人口。城市消耗的自然資源佔總消耗量的75%,其溫室氣體排放量佔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的60-80%。我們必須採用某種方式來處置城市消耗的能源和材料,這涉及大量的固體、液體和氣體廢物。換句話來說,城市有一種耗散結構,包括大量的能源和材料消耗以及廢物產生(UN-Habitat2012)。但這同時可能也是促使城市進行變革的最大動因。城市對能源可持續發展起著關鍵性的作用。對氣候變化的日益關注已經促使可再生能源技術的成本下降,同時資源密集型技術成本日益增加。為了實現這一變革,我們不必坐等新技術在未來出現,因為通過現有的技術、智慧城市規劃以及節能和提高效率也可以實現。這種變革體現在《國際綠色範例新城倡議》中。通過系統的方法,這些可幫助實現城市的繁榮並實施《新城市議程》。
實施《新城市議程》和實現城市繁榮
《聯合國人居署城市繁榮倡議》為實施《新城市議程》提供了一個框架,並從6個維度提出城市繁榮的概念:生產力、基礎設施、生活質量、公平和社會包容、環境可持續性、治理和立法。城市繁榮倡議框架給出了許多基於空間指標的新的分析工具。街道連接、公共空間、集聚經濟等新指標給出了明確的空間建議,這有助於提高價值判斷和支持決策。
在世界範圍內繁榮指數非常穩定的城市中,城市繁榮的六個維度在總體上都發展良好,它們之間的變化很小。所有維度之間具有很好的整體性和均衡性,這表明:這些城市在城市規劃、城市治理和金融方面取得了良好的協同效應,更好地幫助實現整體利益。由於能在安全環境中提供豐富的商品和服務,因而這些方面成為城市繁榮的「關鍵所在」。
世界上具有穩定繁榮指數的城市85%在歐洲,包括世界最繁榮20個城市中歐洲城市就有14個。
世界銀行新任首席經濟學家保羅·羅默(PaulRomer)認為,首先需要進行集體行動以取得城市出行和互聯的公共空間。城市規劃和集體行動在歐洲的影響遠大於世界上任何其他地區。在整合公共交通和土地利用強度方面,歐洲的繁榮城市都有具體的模式,這促進了集聚經濟和知識外溢(基於公共交通高度可達性的工作崗位和公司的高度集聚),從而降低人們的交通通勤成本並為他們提供大量的就業機會,無論是通過公共交通可達性——在幾十萬工作崗位的城市,甚至是在紐約和倫敦有幾百萬工作崗位的地方都具有良好的公共交通可達性(低於30分鐘的通勤時間),或通過良好的當地工作機會——居民比例的平衡。即使在高密度集中的市中心,這些城市也有公共交通緊密相連的幾個分中心,如紐約市、倫敦和東京。交通導向的城市發展是一種規劃方法,可在新興城市應用空間規劃原則,這些原則已經幫助歐洲和亞洲的城市成為最繁榮的城市。
繁榮城市的城市結構是基於一個寬度不等但互通性良好的密集街道(大部分街道寬度低於20米,也有許多街道寬度低於12米)網路。街道的模式通常是面積大約1公頃的短小街區,有時也是狹長的街區。例如,紐約市街區只有60米寬。許多街道交叉口(每平方公里80至120個)創造一個充滿活力的步行街景,街道的設計突出便捷。每平方公里的街道長度至少有18公里並且30%的土地都是街道和公共空間。公共空間是城市生活的基礎,並創造經濟價值,如在倫敦(國王十字)或紐約市(哈德遜)的城市項目。
▲紐約哈德遜園區
這些城市還制定了雄心勃勃的節能行動計劃,並採用循環經濟方法開發了一些社區。在最繁榮的城市中,東京和大阪等日本城市以及香港和紐約排名都非常高。這些城市與繁榮的歐洲城市具有相同的形態特徵。在這些城市中,最繁榮的城市(奧斯陸、哥本哈根、斯德哥爾摩、赫爾辛基、巴黎和維也納)已經使經濟增長與二氧化碳和溫室氣體排放量明顯脫鉤。歐洲先進的綠色城市實踐表明,如果城市的環境足跡不發生相應增加,經濟和人口的持續增長可能會持續下去。這種使經濟繁榮與資源消耗影響加重之間的「脫鉤」越來越被視為可持續未來社會的一個基本組成部分。有些城市已經實現了這類脫鉤,因為這些城市已經通過規劃形成了高效的空間結構。因此,迫切需要高效地規劃城市,因為城市需要再容納20多億人口。一旦實施城市開發,一些土地劃分成公共空間和私人空間之後,規劃幾乎就不會再發生改變。
《國際綠色範例新城標準》和城市繁榮
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當進行良好規劃時,城市結構能為整個生態系統帶來協同效益。《國際綠色範例新城標準》結合了城市發展的多個標準,在其3.0版本中以全面和創新方式整合了空間規劃和綠色城市系統規劃。2016年10月在基多召開的人居三會議上,更新了《國際綠色範例新城標準》的原則、類別和評分系統,以反映《新城市議程》編製過程的進展以及中國和其他發展中國家的最新政策指導和發展趨勢。升級後的《國際綠色範例新城標準》基於6項主要原則:安全、可持續、公平、個性、繁榮和幸福。這些原則通過18個類別實施,系由全球人居環境論壇和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召集的50多位國際專家編撰的,並為人居三進行了升級。這些原則和類別符合《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和《新城市議程》,體現了致力於人人共享的可持續城市和人居環境的承諾。《國際綠色範例新城倡議》作為里約 20峰會的重要承諾已經在聯合國秘書處註冊,成為在地方一級實施《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和《新城市議程》的一項實質性行動。
通過18個類別付諸實施《國際綠色範例新城標準》,這18個類別提供了指導、建議、最佳管理實踐和績效指標,為規劃者、開發商、行業、企業、地方官員和公民提出了行之有效的辦法。每個類別都有相應的指標來衡量利益相關者的行動表現。
《國際綠色範例新城標準》還提供了一種方法,用於定量評估城市或城市項目實施18個類別的進展情況。這種方法能夠評估城市或城市項目在多大程度上利用基礎設施投資、土地利用以及城市規劃和設計,以支持經濟高效的城市發展,從而創建健康的社區,同時最大限度地降低溫室氣體排放和環境壓力。
來源:《全球最佳範例》雜誌,總第二十七期,P36-39
推薦閱讀:
※男人的標準身高
※學佛要依佛的標準
※標準舞動作中英文對照表來嘍!!
※油性是小葉紫檀的衡量標準之一
※國體版標準五禽戲圖解(3)——鹿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