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頻繁吐奶或是疾病徵兆
06-27
寶寶頻繁吐奶或是疾病徵兆閱讀原文出生不久的寶寶剛在媽媽懷裡美美地吃完奶,突然小嘴一張,從嘴裡嘔出一大口奶,相信不少新媽媽都曾被這樣的場景嚇得不知所措。吐奶雖然是絕大多數寶寶在成長中都會經歷的「必修課」,但頻繁地吐奶也可能是某種疾病的徵兆。專家提醒新手父母,平時給寶寶餵奶時要注意採取正確的姿勢和技巧。當寶寶吐奶後,要留...... 全文↓來自:搜狐網 1天前 ●新手父母們平時給寶寶餵奶時要注意採取正確的姿勢和技巧 ●如果寶寶嘔吐頻繁,要留心觀察寶寶的嘔吐物、精神狀態和體重增長情況,發現問題及早就醫 出生不久的寶寶剛在媽媽懷裡美美地吃完奶,突然小嘴一張,從嘴裡嘔出一大口奶,相信不少新媽媽都曾被這樣的場景嚇得不知所措。吐奶雖然是絕大多數寶寶在成長中都會經歷的「必修課」,但頻繁地吐奶也可能是某種疾病的徵兆。 專家提醒新手父母,平時給寶寶餵奶時要注意採取正確的姿勢和技巧。當寶寶吐奶後,要留心觀察寶寶的嘔吐物、精神狀態和體重增長情況,以便及早發現寶寶病理性吐奶的蛛絲馬跡。 文/記者饒貞 通訊員林惠芳、彭文斌 醫學指導/廣東省某醫院小兒外科主任醫師朱小春 一吃奶就吐 原是幽門狹窄症 不到一個月大的東東最近兩周突然開始頻繁吐奶,常常一吃完奶就吐,有時吃下去的奶甚至呈噴射狀噴出來,把一家人都嚇壞了。媽媽帶著東東輾轉看了多家醫院的內科,都沒找出病因。在小兒外科醫生的建議下,東東接受了超聲檢查,造成東東吐奶的「元兇」才被找到原來,東東患上了「先天性幽門肥厚性狹窄症」。在接受外科手術後,東東終於不再一吃奶就吐了。 「在大多數情況下,吐奶是新生兒的一種正常生理現象。但頻繁吐奶同樣可能是某種疾病造成的。」廣東省婦幼保健院小兒外科主任醫師朱小春指出,引起寶寶吐奶的疾病有很多種。其中,一些外科性疾病需儘早進行手術,否則容易因耽誤最佳治療時間而造成不良後果。 會隨嬰兒長大而減少 朱小春指出,由於新生兒的胃呈水平位,因此在平卧時容易導致嘔吐。如果餵飽後無壓力、無噴射性地從口邊吐出少許乳汁,無面色改變,吐後不啼哭,稱為溢奶,是新生兒的正常現象,會隨著嬰兒長大而減少發生,通常到孩子7個月至1歲大時會停止。 「孩子在吸奶前哭鬧較劇烈,吸奶時吸入空氣過多,也可因噯氣而吐奶。此外,人工餵養不當,如橡皮奶頭開孔過大、授奶過速、餵養過多、太燙、太冷等也都可能引起孩子吐奶。」朱小春提醒新手父母,如果孩子哭鬧得厲害,最好不要急著馬上餵奶。此外,餵奶後注意不要大力晃動寶寶,最好把寶寶豎著抱起來,輕輕地幫寶寶拍嗝。 吐奶後父母 需留意孩子的表現 對於新手父母而言,該如何辨別自己的寶寶吐奶是屬於正常範疇,還是患有某種疾病呢? 朱小春表示,正常生理性的嘔吐,其嘔吐物為白色奶汁,常在孩子進食較飽後溢出,吐奶的量通常也較少;如果嘔吐出現黃綠色膽汁樣物、糞便樣物或帶血,以及嘔吐時伴有腹脹、大便少或無大便,嘔吐呈噴射狀且頻繁,這常常是疾病的表現。 「此外,父母還要留意觀察孩子吐奶後的表現。」朱小春指出,「孩子雖然吐了奶,但精神反應較好,體重增長也正常,父母通常不用太擔心。如果孩子持續頻繁地嘔吐,而且有越來越嚴重的趨勢,體重也不增加,則應引起警惕。」 頻繁吐奶 或預示著某種疾病 朱小春介紹,寶寶頻繁吐奶通常預示著患有以下疾病: 內科性疾病:內科性疾病引起的嘔吐,一般用藥物能緩解癥狀,如新生兒咽下綜合征,是因為羊水咽下過多,刺激胃黏膜引起嘔吐,常在嬰兒出生後1~2天內發生,可自行緩解消失;幽門痙攣可在嬰兒出生後1周內開始間隙性嘔吐,亦可呈噴射狀,服用阿托品等藥物有效;上呼吸道感染、肺炎、鵝口瘡、腦炎等除嘔吐外,有其原發性疾病的表現,通過治療原發性疾病可使嘔吐癥狀消失。 外科性疾病:外科性疾病引起的嘔吐,常較劇烈、頑固,用藥效果差,如新生兒的食道閉鎖、腸閉鎖疾病、先天性幽門肥厚性狹窄症等。這類嘔吐需儘早手術,切勿因耽誤最佳治療時間而造成不良後果。 相關熱詞: 寶寶呼吸不暢的真相 餵養寶寶的誤區 寶寶偏食易鉛中毒 -----------------------------------------------------------------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寶寶疾病歸納大全,超實用!
※與便秘有關的多種疾病
※白帶異常預示哪些疾病?
※心身疾病的特點
※人為什麼會有精神病,常見精神疾病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