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佛陀的古道(南傳佛教基本教義)第六章 八正道的三部分

佛陀的古道(南傳佛教基本教義)

毗耶達西法師(Ven . Piyadassi)編輯 方之 中譯

第六章 八正道的三部分

佛陀入滅之前,對圍繞在病榻旁的弟子們說:

我已為汝等制定法和毗奈耶,我入滅以後,汝等以此為師。[i]

從這一點,已清楚地看出,佛陀的生活方式和他的宗教制度,全包括在法與毗奈耶之中。毗奈耶包含著美德、語言和身行,它是佛教行為的準則。這就是一般所知道的戒,或者叫做道德修養。法是為人的精神修學而說的,就是定和慧,或者叫做精神集中的發展。戒、定、慧三種是基本教義,潛心修學圓滿以後,就可使人的精神生活得到升華,引導他從黑暗走向光明,從有欲變成無欲,從混亂得到安寧。這三種反應不是孤立的,而是「道」的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在歷劫諸佛的言教中是明確而清楚的──「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ii]

這些經常引用但又新鮮的話,簡單地表達了佛陀的教義,為我們指出了達到清凈和解脫的道路。這就是一般所提到的八正道。雖然有些人歡喜稱這為八聖道,但值得注意的是這裡的「聖」字,並不代表任何種族、種姓、階級或部族。它只是表示高貴或優越。

八正道可以分為戒、定、慧三部分。[iii]這種道,惟有佛教獨具,也是區別佛教與其他宗教和哲學的分水嶺。

道的八種成分是:[iv]

1.正見 慧 2.正思維 3.正語 戒 4.正業5.正命6.正精進定 7.正念8.正定

佛陀第一次說法[v]提到這種道時,稱之為中道。因為此道避免了兩種極端:縱慾享樂,是低級的,世間的,這是一種有害的極端;在嚴格苦行主義的形式下,自我折磨,是痛苦的、低級的,這是另外一種有害的極端。

菩薩的宮廷生活,是在歌舞、豪華與快樂之中。他通過自己的親身體驗才知道,感官的快樂不能導致人類的真正快樂和解脫。他作為苦行者,修了六年的嚴格苦行,為探求人生真諦和最後解脫,是那麼熱心修行,但毫無結果。可以說他的苦行,是毫無用處的白費力氣。他避免這兩種極端,遵循一種道德與精神修養的道路,用自己親身的體驗所發現的中道可總分為上述三部分。

在這一章中,簡單敘述這三部分的情況,探討其目的及構成這條道路的八種成分。至於各種成分的詳情,將在以後各章中討論。

應當經常記住「道」這一術語,只是一種譬喻的表示。雖然習慣上我們說走路,但最終的意思是八步,意味著八種心理因素。它們相互依賴和相互關係,在最高水平上,它們同時發生作用。八正道,不是要按照數目字順序一個接一個來修持,而是在比較低的水平上,每一種因素都必須有某種程度的正見。因為正見是佛教的重要之點。

讓我們首先聽一聽佛陀的這些話吧:

諸比丘,我等由於不懂四法,未看清四法,汝等與我都在此生死輪迴中流轉了如此之長的時間,遊盪了如此之長的路程。何為四法?戒、定、慧與解脫。但是,諸比丘,當懂得並看清四法時,斷除的是生死愛欲,不再有生死。[vi]

佛陀又說:

諸比丘,定由戒支持,帶來甚多果實,帶來甚多優勢;由慧支持之心,完全從貪慾、有、邪見與無明中獲得解脫。[vii]

佛陀的這些話,說明戒、定、慧的作用和目的。解脫意味著毒害人類心靈的貪、嗔、痴三根本煩惱息滅的生動體驗。這些根本煩惱在戒、定、慧中被消除了。

這就很清楚,佛陀的教導,其目的在於最高的清凈,在於圓滿的精神健康和擺脫一切腐敗墮落的衝動。這種腐敗墮落思想的解脫,這種從病患中得到解脫的主動權,絕對、完全掌握在人們自己的手中,而不是在別人或神的手裡。即使是正覺的佛陀,除了向你指出道路之外,他不能將你從生死輪迴中拯救出來。

佛教的「道」是戒、定、慧,這是經中提到過的三學。戒、定、慧本身不是目的,它們是達到一種目的的手段,每一種不能單獨起作用,就像一個三腳架,假如有一隻腳不支撐,它就要倒在地上。所以,這裡任何一方如沒有他方的支持,是不能起作用的。這三學也一樣,是互相支持的。戒或者有控制的行為加強定,定又促進慧。慧幫助人擺脫對事物的愚痴看法──如實看待生活,那就是分析生活與生活有關的一切法都是生滅的。

很清楚,法和戒或知識和行為互為作用,二者構成單一的生起過程,如手洗手,腳洗腳;同樣,行為凈化智慧,智慧凈化行為。[viii]佛教學者要把這一事實牢記心上,因為有一種傾向,尤其是在學術界,認為佛陀的教義,只是一種空談,一種形而上學的主張,沒有實際價值或者重要性。

但是佛教的生活方式,是一種凈化人的語言、行動和思想的認真程序,它是自我發展和自我凈化,注重實際效果,而不僅僅是一種哲學空談、邏輯上的抽象思維或甚至只是一種思想。

佛陀嚴重警告他的弟子們,反對教條而不實踐的作風,他說:

雖多誦經典,放逸而不行,如牧數他牛,自無沙門份。

雖誦經典少,能依教實行,具足正知識,滅除貪嗔痴,

善凈解脫心,棄捨於世欲,世界或他界,彼得沙門份。[ix]

這些清楚地表明佛教的生活方式和抓住究竟真理的方法,是從無明到明的完全覺悟。佛教不只是學術的知識發展,而是引導信徒們達到菩提和究竟解脫的實際教義。

佛陀關心有情甚於關心無生命的自然。他的唯一目的是揭開生死之迷,解決人生問題。這,他已經在完整的四真諦──生命的永恆不滅的真理──中說明了。

他對那些追求真理的人,儘力傳授真理的知識,但他從來不將這些知識強加於別人。他從不強迫或勸說人們跟他走,因為強迫於他教導的方法無益。他不鼓勵弟子們盲目地相信他,而是希望他們考察自己的教義。此種教義邀請探求者「來看」。是看,是理解,而不是盲目信仰,只有這樣,佛陀才贊成。

了解內在的世界,必須發展內部的意根。佛陀說,「注意你的心。」[x]「智者自調御」。[xi]

現在各方面都在不停地,以改進世界。科學家們以極大的精力和決心推行他們的方法和實驗。現代的發展已經產生了驚人的結果。所有這些發展,雖然有它們的優勢,但完全是物質的和外界的。

不過,在這種人的身心結合的內部,有許多沒有發現的驚奇東西卻花費了科學家的許多時光。

真的,科學家努力改造的世界,根據佛教的思想,它各方面的環境和半徑範圍,有那麼多的變化,卻不能使人們擺脫內心的悲傷。

我們的生命因年老而衰弱,甚至窒息而死,這是必然的變化規律,這些規律是那麼隱藏在其中──甚至像綠色對青草和苦味對奎寧,不是所有魔術和科學力量能夠改變的。外界陽光的永恆光輝,只有那些看得見光明的人才能使用,他們用於行為修養,通過生命暗淡和沮喪的隧道時,照亮他們的道路,讓他們沿著道路前進。

今天,世界人民注意生活性質的變化。儘管他們看到變化,但他們未能銘記在心,行動起來往往不能冷靜地辨別。雖然變化使他們不愉快並一再提醒他們,但他們仍追求生死輪轉的迷途生涯,在痛苦中掙扎以致受盡折磨。

總之,一個科學家或一個普通人,假如他不懂行為的重要性,不懂有益於身心健康,沒有努力的緊迫感,不知道將知識運用到生活上的必要性,離佛陀的有關教義是那麼遙遠,他就不是一個成熟的人,在贏得生命競賽和涅槃的永恆妙樂以前,他必須克服許多困難。

對內心世界的了悟,科學對我們的幫助可能不大,究竟的真理,不能在科學中發現。對科學家來說,知識對這個有感覺的生命,是更能束縛他的東西。所以,知識不是知識的儲存,對認為世界有適當前途的人來說,首先與生活有關的不僅僅是空談或者進入想像中的高等幻想境界,而是要從苦難和痛苦中獲得快樂和自由。對他來說,真正的知識所依靠的中心問題是:這種學習是否以現實為根據?在精神安穩和平靜的征服中,在真正的快樂中,它能否對我們有用?

對內心世界的了解,我們需要指導,需要一位正當的真實先知指導。他的見識清楚,眼力深,滲透到生活的最深底層,認識到在一切現象之下的真實性質。他是真正的哲學家,是真正的科學家,他已經充分掌握了變化規律的內涵,已經將這種理解變成人可以理解的最深真諦現實──三法印:無常、苦、無我。他不再會被可怕的或者暫時的事物所迷惑,被感情支配不自主而混亂。他對現象不可能再有模糊看法。因為,他已經有了正觀之智,不會再有錯誤的看法了。

佛陀就是這樣的先知,他指明的解脫道路,對所有用眼看、用心理解的人都開放。這不同於其他「拯救」之路。因為佛陀教導每個人,不管是在家人還是出家人,都只能對自己的解脫負責。

人類的內外都被纏結所迷惑,佛陀切實的補救辦法,簡單地說是這樣:

謹慎小心的人,全力遵守戒律,發展定與慧,就會成功地解決纏結。[xii]

佛陀對他直接領導之下的六十名阿羅漢弟子最重要的訓誡就是應為多數眾生幸福與快樂而弘揚的「法」,為世界發悲心。[xiii]佛陀的全部教義充滿著慈悲的明顯特徵。

道路的初級階段是「戒」,是以這種慈悲為其基礎的。為何一個人力戒傷害別人,或搶劫別人的財富?這難道不是因為愛自己和愛別人嗎?為何一個人援救窮苦人和遭受災難的人?難道這不是對那些人發悲心嗎?

止惡行善是戒的作用,[xiv]是佛教教導的行為準則。此種作用是慈悲行所不可缺少的。戒包含心的品德,例如愛、謙虛、容忍、憐憫、仁愛和對別人的成功感到愉快,等等。定和慧是與行為上的戒律有關係的。

如上所述,八正道的三個因素(第三、第四和第五)構成佛教的行為準則(戒):它們是正語、正業和正命。

正語:(A)戒妄語,經常說真實說;(B)戒搬弄是非,是非話,引起不和睦與不協調,說有助於團結與協調的話;(C)戒粗惡語,要說慈和與文雅的話;(D)戒瞎說空談,要說有意義和無過失的話。

正業:(A)戒殺;(B)戒盜;(C)戒邪淫。即修悲心,只取所給之物,過清凈貞節的生活。

正命:戒錯誤的生活方法。此種錯誤方法,給他人帶來傷害和痛苦,如(A)買賣武器和兇器;(B)買賣動物屠宰;(C)買賣人口(即買賣奴隸,這在佛時就流行);(D)買賣麻醉飲料;(E)買賣毒品。要以無過失的職業謀生,既不傷害自己,也不傷害他人(這些因素的詳情,在以下各章討論)。

從這些佛教倫理學的大意看,很清楚,佛陀制定的行為準則,不單純是禁止,而是堅定要做好事──一種有為全人類幸福安樂的善良願望的生活方式。這些道德準則,其目的在於促進團結與和睦,促進人民內部正當的關係,使社會安定。

這種行為準則(戒)是佛教生活方式的第一步墊腳石,它是精神發展的基礎。想修定的人,應當精勤於戒律的修習。因為戒給精神生活以營養,使精神穩定和安靜。

在達到解脫的道路上,下一步是精神修養的定。定包含八正道的三種因素,它們是正精進、正念和正定(第六、第七、第八)。

正精進是堅持努力:(A)未生惡令不生;(B)已生惡令棄捨;(C)未生善令生;(D)已生善令增長。

所以,以上六種因素的作用是作為警戒,檢查一切不健康的思想行為,是培修、促進和保持一個人的心中生起健康思想的。

掌握自己語言和身體行動的謹慎人,現在通過戒律,以各種努力來細察自己的思想、自己的心理因素和避免分散思想。

正念適用於有關注意力的鼓勵:(A)身隨觀;(B)受隨觀;(C)心隨觀;(D)法隨觀。

由於這些「道」的因素互相依賴、互相合作,正定幫助正精進,它們檢查不健康思想的生起,發展已有的好的和健康的思想。警惕自己的行動、語言、身體和心理的人,避免一切不利於精神進步的東西。這樣的人,思想上是不能懶惰、不能因循苟且的。有名的《念處經》全面講了這四念處。[xv]

正定加強心理安定,好比無風處一盞不顫動的燈火。常住定中,使其不動不亂。正確地修定,是保持心王與心所的一種平衡狀態。修定者面臨許多障礙,但是由於有正精進和正念的支持,完全定下來的心就能夠排除這些擾亂人心的障礙。完全定了的心,不會被境物所分散。因為他們用正當的洞察力,如實看待事物。[xvi]

瑜伽行者就是這樣控制自心,而不讓心控制自己,培修真正的智慧。此智慧包括八正道的前兩種因素──正見和正思維以及最後部份。

思惟包括出離思惟、無嗔思惟和無害思惟。培修這些思惟,將這些思惟擴展到一切眾生,不分種姓、種族、部落和信仰。由於它們包括一切人,不存在任何限制。這種高尚思想的光輝,以自我為中心和自私的人是不可能做到的。

一個人可能是聰明的,有學問的,但是假如他缺乏正確的思惟,根據佛陀的教導,他是一個蠢人,而不是有理解、有智力的人。假如我們以冷靜的眼光看事物,我們會懂得自私的願望、仇恨和暴力不能與真正的智慧同時存在。正見或者真正的智慧,總是滲透於正確的思惟中,而不會沒有它們。

正見,最後的意思是如實理解生命。為此,有必要清楚地理解四真諦──苦、集、滅、道四諦。

正見或者說滲透的智慧,是繼續不斷堅持修定的結果。一個人有了正見,對現象就不可能有糊塗的看法。因為他沒有污染了,而且已經獲得不動心解脫。

細心的讀者,現在會懂得戒、定、慧三者如何為一個共同的目的──心解脫──同時起作用了,懂得如何由於人的心真正修養和通過控制身體以及語言的行動,得到清凈。有志者通過自我努力和自我發展得到自由,而不是通過祈禱,請求一種外力。這確實是佛陀發現、為圓滿菩提而使用過並向別人宣說的「法」。

無上自由戒定慧,發現此法是瞿曇。

佛對此法全理解,自是苦難終了人。

又為導師觀察者,教法與僧靜安全。[xvii]

儘管科學知識穩步發展,但世界人心仍然不能安定,他們被恐怖和痛苦所折磨,被名譽、財富和權力的慾望所陶醉,希望滿足自己的感官享受。這個世界,仍然充滿著仇恨、破壞、自私和暴力。最適應時代的補救方法,是佛陀的慈愛教義和對八正道的理解。說到八正道,佛陀曾說:

實唯此一道,無餘知見凈,汝等順此行,魔為之惑亂。

汝順此道行,使汝滅苦盡,知我所說道,得除去荊棘。[xviii]

汝當自努力,如來唯說者。隨禪定行者,[xix]解脫魔系縛。[xx]

注釋

[i] 《大般涅槃經》(《長部》第一六經)。

[ii] 《法句》第一八三偈。

[iii] 《中部》第四四經。

[iv] 《中部》第四四經。

[v] 即所知道的《轉*輪》(Dhamma-cakka-ppavatlana);《相應部》第五卷第四二O頁;《毗奈耶》第一卷第一O頁。

[vi] 《長部》第一六經。

[vii] 《長部》第一六經。

[viii] 《長部》第九經。

[ix] 《法句》第一九、二O偈。

[x] 《長部》第一六經。

[xi] 《法句》第八O偈。

[xii] 《相應部》第一卷第一三頁。

[xiii] 《毗奈耶》第一卷第二一頁。

[xiv] 《清凈道論》中戒的解釋(Silaniddesa)。

[xv] 見第十三章正念。

[xvi] 見第十四章正定。

[xvii] 《相應部》第二卷第二頁,第四卷第一O六頁;在《清凈道論》(1961年科倫坡版)第一頁上,只有最初兩行緒言頌。這是新近N.R.M.埃哈拉法師(Ven. N.R.M.Ehara)、蘇摩長老(Soma Thera)和並明德長老(Kheminda Thera)合譯的唯一英文本。

[xviii] 情慾之箭等。

[xix] 止(Samatha)和觀(Vipassana)二者。

[xx] 《法句》第二七四、二七五、二七六偈。

———未完待續———


推薦閱讀:

加措活佛:《扎克伯格有佛性》之展現「佛陀說每一個眾生都具佛性」
宗不離教 教不離宗 通宗通教 宗教不二
看看佛陀如何教我們財務自由
佛陀

TAG:佛教 | 轉載 | 教義 | 佛陀 | 南傳佛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