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我之說——楊再春
(左右滑動看全圖)
「道」是老子偉大發現,「道」是宇宙原始物質,是一種無形、衍生支配和推動天地萬物發展與變化之原動力。「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道」乃視之不見,聽之不聞,搏之不得。是無狀之狀,無物之象。
老子「道」我之說 書法作品
局部
筆者以為:「道」這種物質可曰無,由「道」而產生天地萬物可曰有。即可以說,不可感知無狀物為道,可以感知有狀物為物,有和無是「道」存在之兩種形狀。隱者為無,顯者為有。「道」另一種含義則為規律,而此種規律是宇宙原始物質運行規律,當然亦是宇宙自然規律。
《道德經》共八十一章,每章都在闡述萬物變化發展之規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即是由無形之道,產生出有形之物,有形之物,最終復歸於無形之道,循環往複,以至無窮。
老子「道」我之說 書法作品
局部
「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曲則全,枉則直,凹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從這些之規律中我可以悟出道在藝術作品實踐中之規律。我教學中常提倡臨帖過程中「少而精」原則,「少則得,多則惑」即為此理,碑與帖不是多多益善,必須守住一帖專攻至精,多則會讓學生產生疑惑,不知方向方法。
老子「道」我之說 書法作品
局部
在書法通篇創作實踐中,「難易相成」之道則告知我們,難與易之關係,任何一種事物或完成任何作品,多應從易到難過程。章法原則也是「長短相較,高下相傾」之道理。靈活掌握此規律,達到「道法自然」之境界,從必然王國走向自由王國。
靜是「道」之性。在習字過程中,慎終如始,則無敗事。其關鍵是靜之性,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功學書法之過程乃為甘於寂寞過程,浮躁氣甚之難入境更不宜習字。其實道則在我們身邊,道是萬物之規律,從中可獲益良多。
老子「道」我之說 書法作品
局部
丁酉年正月十七日於墨人居 草稿
-------------------------------------------------------------------------------
推薦閱讀:
※孔子思想與老子思想之比較
※馬王堆漢墓帛書《老子》甲本釋文
※《老子道德經》(王弼注本,樓宇烈校??中華書局2008年12月第一版)
※老子四字真經
※老子《道德經》知天下:是以聖人 不行而知 不見而名 不為而成
TAG:老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