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咳嗽發燒究竟要不要吃藥?看了這篇再做決定
又感冒了?
最近身邊一大撥人感冒,而且往往是一人感冒全家倒下,一個小朋友傳染一班同學。
兒童感冒的次數比成人多很多(相應的是二三十歲的女性感冒次數也比同齡男性高,科研人員推測是因為媽媽們親密接觸孩子的時間要多於爸爸),一年大概有6-10次,而且每次感冒導致的鼻塞、流鼻涕、咳嗽和發燒會持續7-10天,如果是初入幼兒園的小孩子就更加不得了,他們所處的環境原本非常潔凈、簡單,而現在,周圍遍是令免疫系統耳目一新的病毒,給家長的感覺就是孩子好像天天都在生病似的。
小小孩得了感冒,或許他們還會像往常一樣活蹦亂跳,只是鼻子會擦得紅紅的、咳得影響胃口,可是家長難免要心疼,總覺得不給孩子吃點葯緩解癥狀,自己就不是負責的家長。他們通常會選擇各類非處方葯,隨便找一家藥店看看裡面的非處方葯,就會發現充斥著可供大人和小孩服用的感冒咳嗽藥。
想要選當中的一兩種葯,幫助孩子儘快痊癒,家長的心情完全可以理解。只不過現在有越來越多國家的醫生和監管方達成了共識:對於12歲以下的兒童,最好不要使用各類非處方咳嗽和感冒藥。這類藥品缺乏臨床試驗的有效性和安全數據,也就是說,現有研究證明它們未必有用,但可能會有害。
有槽總結了美國德雷克大學(Drake University)臨床藥學系教授 愛德華·貝爾(Edward Bell)和梅奧診所傑·霍克(Jay L. Hoecker)博士關於兒童感冒用藥的幾點實用建議,孩子生病時固然可以作為指引,成年人用藥也有必要參考的。
孩子不是小几號的大人
在治療小患者時,不管給的是處方葯還是非處方葯,很重要的一點是要記住,在藥效和不良反應方面,小朋友跟成年人相差迥異。
可惜在今時今日,對於這一點,不光很多普通的家長不了解,甚至連一些專業人士也不甚清楚。很多醫生認為,既然一些非處方類咳嗽感冒藥中所含有效成分的藥效在成年人的臨床試驗中得到了證明,那麼它對兒童也有類似效果。
基於這個錯誤的認識,一些醫生往往只會根據孩子的體重限定服藥劑量,比方說,如果一個孩子體重是45斤,大概是成年人體重的一半,那麼醫生就會開成人一半劑量的葯給這個小孩。作為家長,你大概也曾按著計算器,根據孩子的歲數和體重算出來一包沖劑要給孩子服用半包,或者是5/8包,然後頭疼該怎麼準確測量5/8包是多少,剩下來那3/8包又該怎麼用。
然而醫藥界現在發現,這種用藥方式不夠精確,而且有潛在風險,類似的證據還在不斷累積。大部分藥物在獲准上市之前,並沒有專門就兒童的藥效和耐受做過研究。
對兒童用藥管理日益趨嚴
最近這幾年,兒科非處方感冒咳嗽類藥物的監管出現了重大改變。2007年,多名衛生專家上書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要求其慎重審查這類藥物在兒童身上的藥效和安全數據,並提議在這類藥物的包裝上特別標明:6歲以下兒童不得使用。
2008年,FDA正式建議不得給2歲以下嬰幼兒服用非處方感冒咳嗽藥。此外,代表非處方製品廠家的行業組織「消費者保健產品協會」宣布,該類藥品應該在標籤上註明,4歲以下兒童「不得服用」。FDA表示同意,目前,非處方感冒咳嗽藥的年齡下限仍然是4歲。
此外,在回顧醫學文獻後可以看到,非處方葯的成分事實上對緩解兒童感冒癥狀是無效的,不僅如此,非處方感冒咳嗽藥還有不小的危險,僅僅是檢索公開的文獻,就可以看到超過100例嬰幼兒死亡事件中,服用非處方感冒咳嗽產品是唯一或者重要的死因。
在這些報告中往往存在明顯的用藥不當問題,比如喂的劑量過大,頻次過多,或者是同時給孩子餵了幾種含有相似有效成分的藥物。所以說,如果只是偶一為之,而且劑量沒有超限,孩子應該不會有大礙。
但要注意的是,考慮到嬰幼兒用藥劑量極小(有的葯是用滴來計算),父母又想讓孩子快點好起來(誤認為多用點藥效果更好),這類錯誤也不算罕見,不要把它當成是「粗心大意不負責任」的家長的專利。
需要格外警惕可待因成分
可待因是一種阿片類藥物,多年來一直用於治療兒童咳嗽,直至近幾年,美國才有數州禁止非處方葯使用這種成份,不過對處方葯則沒有設限(考慮到其嚴重的成癮性,最著名的例子就是不少未成年人喝聯邦止咳露上癮,中國早在1998年5月25日已將所有含可待因止咳口服溶液列入處方葯管理,現已全面禁止在非處方葯中使用可待因)。
近年來藥學研究人員發現,可待因本身並無多少藥理活性,但在肝臟與葡萄糖醛酸結合後,約15%的結合物會脫去甲基變為嗎啡。大家應該都知道,嗎啡是種危險的藥物,因為它可以抑制呼吸,過去10年來的病例顯示,可待因可導致部分嬰幼兒呼吸次數明顯降低。現在總共有超過20起可待因導致的呼吸抑制死亡病例。
2016年,美國兒科學會發表文章,對向嬰幼兒開具可待因的危險提出了最強烈的警示,建議在治療12歲以下兒童的各種癥狀時,避免使用含可待因的藥物。
那麼,來看看某些海淘葯
很多爸爸媽媽出於對國產藥物的不信任——比如質量不可靠,口感不好,劑量不好量等,喜歡海淘一些感冒咳嗽藥,其中又以日本葯最受青睞,既然馬桶墊和電飯鍋好用,葯也不會差嘛。
日本的感冒咳嗽藥里,比如受推崇的是池田模範堂出的麵包超人系列,多數家長並不能閱讀日文,不過都知道藍色是止咳化痰藥水,紅色是退熱綜合糖漿,綠色是感冒流涕藥水,多數都是好喝的草莓和桃子味。
然而打開池田模範堂的官網查看藥品說明書,你會驚恐地發現,這款止咳化痰藥水里含有不低的雙氫可待因磷酸鹽(60毫升中含量為10毫升),也就是說,這麼不安全的配方放在中國非處方葯中早已經被禁了,家長卻還要辛苦地從海外購買。
此外我們搜索了一下,以下含可待因的藥物在某寶上都可以看到,比如Panadol Ultra,Nurofen(這牌子家長最熟悉的是退熱栓),Solpadeine Max 等。但這些藥物幾乎都沒有標註兒童禁用的字樣,甚至只提供了俄文或其他小語種的說明書,沒有附上任何中文說明註明藥物成分和用法,還有些藥品賣家則引流到微店,因為那裡對處方葯和非處方葯的監管較松。
不少家長給孩子買個零食還會看看營養表,了解會不會有讓娃過敏的成份,買有潛在副作用的藥品怎麼就能這麼隨性?
所以孩子感冒咳嗽,究竟該怎麼辦?
假如寶寶還很小,可以用吸鼻器吸出鼻涕。大一點的孩子則可以使用非處方的生理鹽水滴鼻劑或噴霧劑緩解癥狀。晚上在孩子的房間里開一台加濕器有一些用處,為了防止黴菌滋生,要每天換加濕器里的水。洗熱水澡時的水蒸氣也能緩解癥狀。
多喝流質。喝水、果汁和雞湯都可以幫助暫時緩解鼻塞。
如果孩子咳得厲害,已經到了感覺不舒服、晚上睡不踏實的程度,可以讓小朋友喝點蜂蜜,前提是孩子已經滿一歲了,一歲以下小寶寶免疫系統不成熟,蜂蜜有可能引起肉毒桿菌中毒。近期有不少臨床研究顯示,蜂蜜在止咳方面效果很明確,而且很可能比可待因和非處方咳嗽藥要安全得多,也好喝得多。
孩子要是嚷嚷嗓子疼,給他/她吃點冰淇淋、冷凍水果或者冰鎮飲料都會舒服很多。如果是大一點的孩子,用鹽水漱口、吃硬糖或者潤喉片也都能緩解不適——要注意的是硬糖和潤喉片都可能卡喉嚨,所以不能給小寶寶吃。
出現了發燒、頭痛、咽痛等癥狀時,對乙醯氨基酚(比如泰諾林)或者布洛芬類藥物都可以有效緩解,但要記住,低熱是可以幫助人體迎戰感染的,並不需要治療。同時,在給葯時一定要謹遵藥品說明書,不要給6個月以下嬰兒服用布洛芬,不要給18歲以下未成年人服用阿司匹林,這種常見的止痛藥有可能導致雷氏綜合征,這是一種罕見但有可能致命的疾病。
以上這些處理方式都得到了美國兒科學會的認可,不過在給服用任何藥物前,都最好先諮詢醫生。
最後,總結時間
感冒這件事重在預防,要教小朋友學會洗手。家裡每個人打噴嚏或者咳嗽時都需要用紙巾遮擋口鼻,然後將紙巾妥善丟棄。如果手頭沒有紙,可以對著自己的胳膊肘打噴嚏或咳嗽,之後徹底清潔。此外,作息正常、飲食健康,不與他人共用餐具和杯子,每年在流感季到來前注射流感疫苗,也都是很重要的預防手段。
世上沒有任何一種藥物可以治癒感冒咳嗽,具體到兒童身上,市面上的非處方類感冒咳嗽藥也都並不能有效緩解癥狀。
不僅不能緩解癥狀,這些藥物還可能有潛在的危險。家長尤其要警惕含可待因的藥物。
國內已經嚴禁此類非處方葯,而某些進口藥物中仍然含有劑量不低的可待因,如果家長仍然希望使用該類藥物,需要滿足兩個條件:第一,你看得懂外文說明書;第二,你徹底了解藥品成份和使用方法。
用藥時還要警惕重複用藥,最常見的情況是重複用兩種以上商品名不同、但有效成分相似或相同的藥物,比方說,如果你給寶寶用了國產的泰諾口服液,又用了日本麵包超人紅瓶的退熱綜合糖漿,那就很危險了,因為這兩種葯的主要成分均為對乙醯氨基酚(退燒)、鹽酸偽麻黃鹼(止咳)和馬來酸氯苯那敏(緩解鼻塞),成年人吃多了葯還會有潛在生命危險,遑論肝腎還極其嬌嫩的孩子。所以在自行用藥,而且涉及到使用進口藥物時,仍然需要滿足上述那兩個條件:懂外文+懂藥理。
所以,就別輕易給孩子吃藥了吧。多數時候,喂葯這個舉動看似治的是孩子,實則醫的是家長那顆焦慮的心。
推薦閱讀:
※決定「性運」的荷爾蒙
※獨家專訪諾獎評委:花了幾年才決定頒獎給鮑勃·迪倫
※八字定性風水定量-決定人們命運的兩個因素
※穿衣迷你指數對照表 長度決定熱辣度
※孩子哭的時候,你的反應決定孩子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