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耶路撒冷「政治核彈」到底能炸出什麼東東?

2017年12月6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並要求美國國務院啟動美駐以色列大使館從特拉維夫搬遷至耶路撒冷的計劃。這一決定立即引起中東地區的強烈反應。毫無疑問,巴勒斯坦人要因此而鬧事,堅持支持巴勒斯坦的國家,也要表態反美。

耶路撒冷問題,是以巴矛盾的一個重要焦點之一。耶路撒冷是一座具有5000年歷史的城市。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都認為那是他們自己的聖城。猶太人的觀點是在公元前10世紀,大衛王就建立了以耶路撒冷為首都的「以色列王國」,故該城應歸他們所有。巴勒斯坦人認為耶路撒冷是伊斯蘭教先知穆罕穆德由麥加夜行到此登霄的地方,故故該城理所當然是他們的祖地。以色列佔領並控制了耶路撒冷及約旦河西岸地區,巴勒斯坦一直想討回去。

原本,雙方如果各有一些退讓與交換,巴勒斯坦可正式獨立建國,雙方也可止戈而和平相處。但雙方都不肯退讓,無法妥協。巴勒斯坦的態度是,你不交還耶路撒冷及約旦河西岸,我就永遠和你死磕到底,寧願不獨立。以色列的態度,約旦河西岸可適當還一些,耶路撒冷那可沒得談。你要鬧,我就揍你。

1993年到1999年期間,在時任美國總統柯林頓的斡旋下,以巴和談曾取得一些進展。協議的基本原則就是以色列以部分土地換和平,但耶路撒冷地位等棘手問題只求一個框架協議(也給巴勒斯坦留點情面)就算了,類似擱置爭議,以待後人解決的意思。那個協議到最後一刻,時任巴解領導人的阿拉法特的手顫抖了,終不敢簽那協議,導致以巴問題直到現在也無法解決。如今,特朗普突然來了個「耶路撒冷決定」,當真等於引爆了一顆中東「政治核彈」。

老航認為,以巴問題的實質就是巴勒斯坦一方不肯妥協。沒有妥協,那只有硬扛。硬扛的結果,是巴勒斯坦一直以「舉國之力」對以色列時行無休止的軍事騷擾,可因其實力太弱,並不真正對以色列構成實質性威脅。現實就是以色列五次中東戰爭,連十幾個阿拉伯聯軍都被其打得極其狼狽,巴勒斯坦的鬧騰對其根本算不也什麼事。巴勒斯坦只管鬧,以色列借著巴勒斯坦的現實壓力不斷提醒自己必須強大,在教育、科技、經濟和軍事上不敢有任何鬆懈,令這個只有855萬人(2016年)的小國,卻成了中東地區最強悍的國家。巴勒斯坦總人口2016年也有510萬人。但他們只有鬧而沒有建設,實力也似乎永遠上不去。

然而,巴勒斯坦不但普遍得到伊斯蘭世界的普遍同情與支持,而且還總能得到其他國家的慷慨金援。沙特等富國,或國家行為,或財團行為,過去總是給巴勒斯坦提供各種援助。長期依靠外援的巴勒斯坦吃慣了白食,反又缺少建設的主動。可一個準國家需求也是無底洞,畢竟有510萬人。外來的金援畢竟有限,有的國家與財團給多了也厭倦,並且外援進來後又被巴勒斯坦高層貪腐,這個准國家的子民除了憎恨以色列也不知干點其他什麼好,那就只好進一步走向貧弱了。國際社會一些人只看到總是以色列「欺負」巴勒斯坦,總在精神上給巴勒斯坦打氣,又等於給巴勒斯坦挖了一個政治陷阱,使其總是不想走出自己只能鬧而沒有建設的困境之中。

以巴問題,美國的影響力極大。要真正解決這個難題,只能是以巴雙方重新選擇妥協。可最不願意妥協的是巴勒斯坦,而巴勒斯坦的國際廉價的同情值一直又很高,讓美國歷任領導人總有些顧忌,不方便對巴勒斯坦來硬的。

但是,由於敘利亞亂局與IS恐怖組織作亂,又深深改變了中東地區的政治版圖。以色列與沙特、阿聯酋、埃及等國及庫爾德利益趨向於一致,以色列-沙特的對立面變成了伊朗-敘利亞巴沙爾政權軸心,巴勒斯坦除了暫時發一陣脾氣之外,恐怕此後得到的國際實質支持只會減少而不會增加。特朗普「耶路撒冷決定」公布之後,伊朗的表態不如土耳其強硬,沙特等國的說法僅是「美國做法危險」而已。土耳其強硬,是現在的強人埃爾多安總統因庫爾德問題搞得十分頭痛,需要通過一些事件迫使美國減少對庫爾德人的支持。通過打IS,庫爾德人獲得大量先進武器與資助,已經成為中東地區又一支較強的武裝力量。庫爾德人的政治目標,是建立一個庫爾德國。土耳其是中東地區庫爾德人分布最多的一個國家。

特朗普宣布了他的「耶路撒冷決定」後,如果能有辦法大幅減少巴勒斯坦獲得的外援,讓土耳其等國做點姿態後就適時閉嘴。而伊朗經濟與軍事實力不足夠,敘利亞巴沙爾政權則因內亂而失去全國性控制權,形成了國中國的狀態——這些,均表示所謂「反以國」根本幫不上多少忙——那真有可能最終迫使巴勒斯坦必須選擇妥協,特朗普也就成為解決中東問題的牛人了。但特朗普真能做到這些嗎?恐怕不一定。

不過,特朗普做不到的事,以色列不在乎。再說,以色列當下的總理內塔尼亞胡屬於鷹派。而在以色列歷史上,鴿派也一直比較少。這又是以色列從建國到護國的歷史,特別是五次中東戰爭得出來的國家特徵。只有勇於戰鬥、不怕戰鬥和善於戰鬥,他們幾百萬人才能在周邊高達1億多人的敵視中生存下來,也只有不惹事也不怕事,才讓那1億多人明白什麼叫尊重與理解,從而拓展以色列的生存空間。事實上,第五次中東戰爭之後,以色列一方面繼續執行以牙還牙,以眼還眼的生存策略,一方面也採取贈人玫瑰,手有餘香的親善行動,在適當的時候與合適的事件,幫助一些周邊國家。如今,沙特、埃及、約旦與以色列的關係,越來越密切,遠好過他們與其他一些伊斯蘭國家。相應的,真敵視以色列的,也不再有原來誇張的1億多人了。值得注意的是同樣是巴勒斯坦人,約旦早就在中東戰爭期間與以色列變成准聯盟國家。約旦與以色列友好,以色列將耶路撒冷不少旅遊資源交由約旦人打理,收入歸約旦人,令中東這個沒有什麼資源的內陸國,有了一個穩定的收入來源。中東地區多石油,約旦卻偏偏是一個貧油國。

只是一講到巴以衝突,國際社會往往就拉偏架,單方面指責以色列居多,而不管巴勒斯坦鬧騰、有意搞事的一面。歷史上,巴勒斯坦內部出了問題,也常以故意挑釁以色列的方式來在國際社會求同情,從而得到更多的外援。真要打架,以色列的飛機、坦克總是一下子就將巴勒斯坦整得雞飛狗跳。而歐美國的主流輿論,常認為凡事都是以色列不對。那些實質與以色列已經很鐵的伊斯蘭國家,見歐美國那麼樣,也總裝模作樣遇到事照例要噴一下以色列。在以色列看來這是國際社會的虛偽,而這種虛偽才是促成巴勒斯坦不想和平的重要緣由之一。會鬧的孩子有糖吃。以色列所需要的就是國際社會能拉下那個虛假公正的遮羞布。美國特朗普政府承認耶路撒冷屬於以色列,對以色列而言是關鍵的第一步。若再爭取幾個大國這樣做,那就等於間接促使巴勒斯坦面對現實,重走和平路。另一個隱含的殘酷現實是,現在的以色列早就具備了輕易滅絕或摧毀巴勒斯坦乃至中東地區其他任何一個敵意國家的能力。在奧巴馬政府時期,若不是奧巴馬力阻,以色列可能早就轟掉了伊朗的核設施,就像當年以色列與伊朗聯手,轟掉薩達姆的伊拉克核設施一樣。

因此可見,看似特朗普重新點燃了中東的火藥桶,引爆了一顆同「政治核彈」,巴勒斯坦人也要發一陣子脾氣,重新與以色列熱對抗一段時間,但很快,又會恢復已經形成的常態。巴勒斯坦獲得的國際社會的廉價支持也將有限,那就更沒有多少資本與以色列死磕。到目前為止,巴勒斯坦的重新「起義」不過是一些憤怒的巴勒斯坦人朝以色列丟石塊,打幾槍,射了一枚火箭彈,但以色列的還擊是催淚瓦斯與「震撼彈」,並成功攔截了那枚火箭彈。所謂衝突升級已導到巴人250多人受傷,1人死亡,可這更像一國內部的街頭騷亂。鬧一些日子,大家累了,那就又是國際調停。國際調停中,一些國家答應給巴勒斯坦一些新的援助,那就表示這一輪衝突又告一個段落了。

推薦閱讀:

美國承認耶路撒冷是以色列首都何錯之有?
基督徒在性方面是不是越聖潔、忠貞,將來耶穌再來時得到的新身體就越完美?
耶路撒冷的美麗與哀愁, 巴以衝突的背後, 和平還有多遠?
關於耶路撒冷,與美國站在一起的九個國家,在地圖上都看不清楚...

TAG:政治 | 耶路撒冷 | 特朗普 | 核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