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三朝的洋畫家:郎世寧
2013年06月20日 15:33 收藏界我有話說(14人參與)
郎世寧《弘曆雪景行樂圖》絹本設色 289.5×196.7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郎世寧《孔雀開屏圖》絹本設色 328×282厘米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郎世寧《嵩獻英芝圖》絹本設色 242.3×157.1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黑龍江李寧
郎世寧,一位義大利傳教士,從27歲來到中國一直到78歲去世,五十多年間沒傳遞天主的福音,而是把正統的西洋繪畫帶到了華夏大地。一生經歷充滿傳奇色彩,他最大的貢獻就是將西畫與中國畫結合,創造出了獨特的「郎世寧風格」。在《清史稿》里,對郎世寧的生平記述有:「郎世寧,西洋人。康熙中入值,高宗(乾隆)尤賞異。凡名馬,珍禽,異草。輒命圖之,無不栩栩如生。設色奇麗,非秉貞等所及。」
年輕的傳教士
十七世紀的義大利仍然是歐洲文化藝術的中心。開始於十五世紀的偉大文藝復興運動,喚醒了在中世紀中沉睡了數百年的歐洲。昏庸、腐朽的國王和教皇們為了維護其神權的不可憾,他們利用雕刻、繪畫、建造裝飾教堂,以展示宗教的肅穆、崇高與威嚴。在如此情形下,義大利的繪畫產生了學院派、現實主義、巴洛克美術等幾個流派,繪畫藝術得到空前發展。一些受過良好教育的年輕人都會進行雕刻、繪畫、建築、數學、音樂等方面的專業培訓,來為天主教的宣傳、推廣服務。這些年輕人中有一位叫朱塞佩·伽斯底里奧內的,他天資聰穎,十幾歲就掌握了雕刻、繪畫、建築、數學等知識,特別是在繪畫上表現出了過人的能力,這為他日後的繪畫生涯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而他受到最多的教育是宗教方面的,宗教為他打上了不可磨滅的印記,以至於19歲時就加入了熱那亞耶穌會,幾年後他已成為了優秀的傳教士,鑒於他的優異表現,歐洲耶穌會葡萄牙傳道部於1714年決定派遣他遠渡重洋到中國傳教。
風華正茂的這位青年這年26歲,他對神秘的東方文化充滿了好奇與嚮往,滿懷為宗教獻身的豪情壯志,踏上了去往東方文明古國——中國的道路。他首先到達葡萄牙殖民地澳門,這裡有很多天主教堂,他少不了要發揮他的拿手技能,為教堂畫幾幅聖母聖子像。離開澳門後,他又來到廣州,佈道傳教,盡顯職能,當然繪畫也是少不了的。為了更好地在中國傳教,他為自己起了個中國名字:郎世寧。
康熙的寵幸
1715年的中國正值康熙王朝的鼎盛時期。康熙帝愛新覺羅·玄燁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嗜書好學的帝王,一生勤奮好學,博覽群書。從自然科學到人文、藝術方面,他幾乎都有所研究。且非常重視人才,中國本土人才自不必說,對於洋人知識分子也不排斥,朝中那時就有法國人和義大利人。郎世寧在廣州的優異表現,很快就傳到了京城,康熙一道聖旨把他從南國召到了北方。
當年7月,郎世寧從廣州來到北京,被安排住在東華門附近。每天清晨,他都必須步行進宮,七時整向宮門禁衛報到。朝廷讓他按皇上指定的題材作畫,作畫地點就在一間坐落於庭院與御花園之間的簡陋畫室內。
11月的一天,61歲的康熙召見郎世寧。經過幾個月的學習,郎世寧已能說些漢語了,拜見時他用漢語對康熙說了幾句「吾皇萬歲」之類的話,康熙龍顏大悅,郎世寧不失時機地要宣揚天主教義,但康熙對他說:「西方的教義違反大清正統思想,只因為傳教士懂得數學基本原理,我朝才予以聘用。朕封你為宮廷畫師,永為大清宮廷繪畫。」康熙此番用意,是讓郎世寧不能再佈道宣教。康熙又說道:「朕觀你筆下的人物,臉部皆有陰影,好似斑點瑕疵。另外,西方油畫時間一長就會模糊不清。」
皇帝的話即為聖旨,郎世寧回去後立刻改畫。這個過程一開始簡直寸步難行,因為使用膠質顏料在絹上作畫,一筆下去就不能再加第二筆,也不容修改潤飾。筆觸偶有躊躇,或下筆太重,那幅畫就毀了。好在宮廷里的其他歐洲籍畫家不遺餘力地幫助郎世寧,加上其高超的繪畫天分,他很快就掌握了這一技巧。還有就是人像必須畫平板板的正面,不能畫陰影,一旦運用了歐洲繪畫的明暗關係,就會讓中國人覺得有「斑點瑕疵」。郎世寧按照歐洲籍畫家以及中國畫家的指點,很快畫出了康熙滿意的作品,經過幾年的實踐,他「中西合璧」的繪畫風格形成了,但此時康熙突然駕崩了。
雍正的讚賞
1722年康熙駕崩後,雍正即位。雍正反對西方宗教,因此在華的傳教士皆逢厄運,唯有在宮廷服務的教士受到特殊禮遇。這時的郎世寧已能嫻熟地駕馭他筆下中西結合的繪畫,一些重要的作品也出自雍正年間,比如作於雍正元年(1723年)的《聚瑞圖》軸、雍正二年(1724年)的《松獻英芝圖》軸和雍正六年(1728年)的《百駿圖》卷等畫幅,都顯示出了郎世寧堅實的寫實功底,體現了他早期繪畫的特色和面貌,中式構圖當中帶有濃厚鮮明的歐洲繪畫風格和情調。
雍正覺得西方繪畫有獨到的藝術特色,於是令郎世寧向中國的宮廷畫家斑達里沙、八十、孫威鳳、王??、葛曙和永泰等人傳授歐洲的油畫技藝,從此,純屬歐洲繪畫品種的油畫,在清朝的宮廷內開始流行。
雍正於1724年開始大規模擴建圓明園,這為郎世寧提供了發揮其創作才能的極好機會。他有較長一段時間居住在這座東方名園內,畫了許多裝飾殿堂的繪畫作品,其中既有歐洲風格的油畫,還有在平面上表現縱深立體效果的歐洲焦點透視畫。雍正皇帝對於這位洋畫師的作品十分讚賞,曾經對一幅人物畫的圖稿硃批:「此樣畫得好!」
當時的滿洲貴族圈子裡,玩賞歐洲風味的藝術品成為一種流行的時尚。像北京故宮[微博]博物院收藏的《果親王允禮像》、江西省博物館收藏的《八駿圖》、上海博物館收藏的《馬圖》等,都是郎世寧為皇親國戚特地創作的。
雍正時期,郎世寧沒敢提宗教一事,雍正皇帝因此很欣賞他,因為郎世寧參與了圓明園內長春園歐洲式樣建築物(俗稱西洋樓)的設計和施工,雍正還一度讓他擔任過掌管皇家園林工作的奉宸苑苑卿的職務,官職為正三品。
乾隆的重視
雍正在位期間,郎世寧的「中西合璧」繪畫日臻成熟,雍正駕崩後,時年24歲的乾隆登基。乾隆皇帝雅好書畫詩文,在位期間重視宮廷繪畫的發展,所以從康熙時就入宮的畫家郎世寧仍然得到重用,成為宮廷畫家中的佼佼者。乾隆在即位前任寶親王期間,就與郎世寧相識,並有頗多接觸,關係甚為密切,這也是郎世寧倍受重視的原因之一。
即位後的乾隆每日必去畫室看郎世寧作畫,還多次頒賜賞錢和物品獎賞,與宮廷畫家中的元老冷枚、唐岱等人待遇相同。乾隆皇帝還曾為郎世寧舉行非常隆重的七十歲壽辰祝壽儀式,賞賜壽禮甚豐,並親筆書寫了祝詞。
郎世寧與乾隆的關係很好,有一天乾隆見妃嬪環繞左右時郎世寧頗感局促不安,就問他:「卿看她們之中誰最美?」郎世寧答道:「天子的妃嬪個個都美。」乾隆又追問:「昨天那幾個妃嬪中,卿最欣賞誰?」「微臣沒看她們,當時正在數宮殿上的瓷瓦。」「瓷瓦有多少塊?」郎世寧回答:「30塊。」皇上命太監去數,果然不錯。這之後郎世寧奉命描繪一幅帝後及11名妃嬪在一起的圖像,畫題為「心寫治平」。這是郎世寧所繪百幅人物中最著名的一幅。
郎世寧身為宮廷畫師,將乾隆一生中的大事都一一入畫——戰爭的場面、壯觀的狩獵、喜慶宴會等。他最好的作品之一為《哈薩克貢馬圖》,整個絹捲軸中筆觸揮灑自如,景色生動逼真。
清朝中央政權與西北蒙古族各部和維吾爾族回部爭戰頻繁,終於在乾隆中期平定了蒙古族厄魯特部和回部的叛亂,使得西北的邊境有了一個相對安定的和平局面。1754年,乾隆皇帝特地在承德熱河行宮避暑山莊舉行盛大儀式表示慶賀,並在宮廷畫家中挑選了以郎世寧為首的中外畫家,創作了一系列史詩般的畫幅。如現為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的《萬樹園賜宴圖》、《乾隆觀馬術圖》。郎世寧描繪這一主題的繪畫作品還有《阿玉錫持矛蕩寇圖》卷(台北故宮博物院收藏)、《瑪??斫陣圖》卷(有兩幅,台北故宮博物院和德國柏林東亞美術館收藏)、《哈薩克貢馬圖》卷(法國巴黎吉美博物館收藏)等。
其藝術成為中國美術史的重要組成部分
1766年7月16日,郎世寧在他七十八歲生日幾天後,病逝於北京,死後被賜予侍郎之銜。
郎世寧在宮廷幾十年作畫期間,獲得了比其他歐洲傳教士及眾多宮廷畫家更多的榮耀,但更重要的是他把兩種截然不同的藝術文化融合在一起,開創了獨樹一幟的西法中國畫風格,為中國的繪畫藝術作出了傑出的貢獻,其藝術已經成為中國美術史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由此也確立了郎世寧在中國美術歷史上舉足輕重的地位。
推薦閱讀:
※只傍清水不染塵,元,倪瓚作品欣賞
※齊白石入室弟子張文魁畫家的藝術人生!
※媒體札記:漫畫家之死
※宋代畫家陳皋傳世孤本《蕃騎弄簫圖》(兩年從49萬元飆升至1.84億元)
※【畫家康斌筆下的十二生肖】順便講述一下2017年屬相事業運勢《供大家對照自己參考》
TAG:畫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