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個視角讀法華經譬喻品
忽然覺得《法華經譬喻品》描述的不是比喻,是佛看到的真實情景,只不過佛用來說明問題而已。幾年前讀《妙法蓮華經》就留下印象,三界無安,不僅僅是「火宅」逼迫,佛陀描述的非常細微具體。現在看到各種自然災害和大家的應對心態,再細讀《法華經譬喻品》,嘆為觀止,凡是我們能感受到的,顯性的具象,隱性的氣場,流動的濁與清,暗藏的佛與魔,譬喻品都描述出來了。 細讀《妙法蓮華經譬喻品第三》後部分偈語關於「火宅」的具體描述:「佛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譬如長者、有一大宅,其宅久故,而復頓敝,堂舍高危,柱根摧朽,梁棟傾斜,基陛隤毀,牆壁圯坼,泥塗褫落,覆苫亂墜,椽梠差脫,周障屈曲,雜穢充遍。有五百人,止住其中。鴟梟雕鷲、烏鵲鳩鴿,蚖蛇蝮蠍,蜈蚣蚰蜒,守宮百足,鼬狸鼷鼠,諸惡蟲輩,交橫馳走,屎尿臭處,不凈流溢,蜣蜋諸蟲,而集其上。狐狼野干,咀嚼踐蹋,嚌嚙死屍,骨肉狼藉。由是群狗,競來搏撮,飢羸慞惶,處處求食。斗諍揸掣,啀喍嗥吠,其舍恐怖,變狀如是。處處皆有,魑魅魍魎,夜叉惡鬼,食啖人肉,毒蟲之屬,諸惡禽獸,孚乳產生,各自藏護。夜叉競來,爭取食之,食之既飽,噁心轉熾,斗諍之聲,甚可怖畏。鳩槃荼鬼,蹲踞土埵,或時離地,一尺二尺,往返遊行,縱逸嬉戲,捉狗兩足,撲令失聲,以腳加頸,怖狗自樂。復有諸鬼,其身長大,裸形黑瘦,常住其中,發大惡聲,叫呼求食。復有諸鬼,其咽如針。復有諸鬼,首如牛頭,或食人肉,或復啖狗,頭髮蓬亂,殘害兇險,饑渴所逼,叫喚馳走。夜叉餓鬼,諸惡鳥獸,飢急四向,窺看窗牖,如是諸難,恐畏無量。是朽故宅,屬於一人。其人近出,未久之間,於後舍宅,忽然火起,四面一時,其焰俱熾。棟樑椽柱,爆聲震裂,摧折墮落,牆壁崩倒。諸鬼神等,揚聲大叫。雕鷲諸鳥,鳩槃荼等,周慞惶怖,不能自出。惡獸毒蟲,藏竄孔穴,毗舍闍鬼,亦住其中,薄福德故,為火所逼,共相殘害,飲血啖肉。野干之屬,並已前死,諸大惡獸,競來食啖,臭煙熢[火*孛],四面充塞。蜈蚣蚰蜒,毒蛇之類,為火所燒,爭走出穴,鳩槃荼鬼、隨取而食。又諸餓鬼,頭上火燃,饑渴熱惱,周慞悶走。其宅如是,甚可怖畏,毒害火災,眾難非一。」 這譬喻品描述的,在過往時代經歷戰爭、饑荒、瘟疫之後,都會出現。在社會嚴重的恐慌時期,人禍隨之出現。「由是群狗,競來搏撮,飢羸慞惶,處處求食。斗諍揸掣,啀喍嗥吠,其舍恐怖,變狀如是。」這裡面各種動物的表現,不就是說的飢不擇食、趁火打劫、失去理智的「人事」嗎?大小毒蟲的描述,在「非典」和「禽流感」期間就反覆出現過。「處處皆有,魑魅魍魎,夜叉惡鬼,食啖人肉」,這是用表象的形態描述陰性的狀態,在現代社會,癲狂症,抑鬱症,殭屍毒,啃臉魔,都是這種陰性世界的表象化。「惡獸毒蟲,藏竄孔穴,毗舍闍鬼,亦住其中,薄福德故,為火所逼,共相殘害,飲血啖肉。」這是說,福德不夠的,無論人類還是其他眾生,遇到災難臨頭,就會共相殘害。現在人還算有福報,有堅固的高樓大廈,遇到非常情況,安安分分在家待著,就相對比較安全。 佛經講娑婆世界,安全感很差。但一般人不會去注意,習慣了日常的物質生活環境,更不會去注意和相信,等到危險的火宅燒到了頭髮,就可能晚了。常聽法師講述這個意思時,單引用「三界無安,猶如火宅」形容之。房子起火了,哪有安全感。然而生活中經歷房子起火的畢竟少數,很難從「火宅譬喻」中得到深刻印象。這原因在於中國人講話圖簡潔,僅用「火宅」概述不安全狀況。實際上「火宅」只是譬喻的一部分。看《妙法蓮華經譬喻品第三》中偈語部分,才知道娑婆世界是怎樣的危脆和可怕。 試試用現在社會已經發生的,以及將來會發生的天災人禍事例,印證式地閱讀《妙法蓮華經譬喻品第三》,看看幾千年前佛陀用譬喻描述的細節,跟我們經歷的看到的是不是非常相似。這品經本意是佛陀給舍利弗講「初說三乘、引導眾生,然後但以大乘而度脫之」的道理。但令人驚嘆的是,佛陀講三界無安的具體情形,卻在後來的社會現實中不斷得到印證。 譬喻品,佛以一位大富長者的豪門家院為喻,總說「堂閣朽故,牆壁隤落,柱根腐敗,梁棟傾危,周匝俱時、欻然火起,焚燒舍宅」,近似「世界末日」情形,而住在這個火宅(末日世界)的人們又是什麼心態呢?「而諸子等,於火宅內,樂著嬉戲,不覺不知,不驚不怖,火來逼身,苦痛切己,心不厭患,無求出意」。於是,那位大富長者投其所好,知道火宅中的孩子們喜歡珍寶和大車,才把孩子們騙出火宅。類似的手段,觀音菩薩用過。觀音菩薩知道山村後的火山即將爆發,開始化現為有身份的人勸說,沒有人相信,觀音菩薩救人心切,只好化現一位裸身美女,從村子前跑過,村裡的小夥子都跟隨其後跑,村裡老人又追著年輕人後面跑,接著火山爆發淹沒了村莊。觀音菩薩這個辦法如果用在現代社會,恐怕不能起作用。現在人都有主見,沒有見到的事情很難相信。(2012年7月3日)
推薦閱讀:
※結合內外視角來審視中國模式
※視角獨特的作品
※小故事大權謀:權謀視角讀《鐵杵磨成針》
※水滸講堂------另一個視角看《水滸》
※劉昌松:用法律視角審視「老外撞大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