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為什麼最喜歡佛教中的禪宗

中國人為什麼最喜歡佛教中的禪宗

好玩的國學2016-09-02閱讀原文10評

中國哲學江湖上的第三大門派是佛家。佛家學說在我國東漢時期從印度傳入中土武林,祖師爺是古印度的釋迦摩尼。正所謂「外來的和尚會念經」,佛教傳入中土,竟引得大批中原人士頂禮膜拜,一時間竟有趕超中國第一大派儒家的趨勢。在魏晉南北朝和隋唐時期,佛教的勢力達到了頂峰,佛家學說成為國家宗教,好多和尚成了統治者的座上賓,甚至成了國師。

這是個十分善於學習的教派。佛教十分清楚自己的「外來戶」的身份,要想在教派林立的中國哲學的江湖揚名立萬,勢必要向處於統治地位的儒家和道家兩大門派學習,特別是向從西漢開始一家獨大的儒家學說靠攏。佛教是用下輩子幸福的可能性來安慰心靈的學說。統治者認為佛教可以讓老百姓學乖,對維護統治很有好處,就大力扶持,竟使佛教成為統治中國哲學江湖的三大門派之一,至今仍然香火鼎盛長盛不衰。

後來佛家分成兩大教派,一是大乘教派,另一個叫小乘教派。佛教雖然武功出神入化,但卻不容易練成。它要求弟子出家,拋棄人間一切俗事和慾望;要求弟子吃齋拜佛,拋棄人間一切美味。這個要求實在太高,修鍊佛教本是為了追求永恆的快樂,卻讓人在繁瑣的清規戒律中變得悶悶不樂,這違背了我們追求快樂的初衷,所以佛教的發展充滿了危機。

直到有個叫慧能的弟子,創立了禪宗,佛教才迎來驚天逆轉。禪宗拋棄了佛家那些嚴格的清規戒律,想娶妻生子,沒關係,可以在家修行;想大口吃肉大碗喝酒,不要緊,「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只要心中有佛就行。坐在家裡「吃著火鍋唱著歌」,說不定哪天就可以腦洞大開而「頓悟」立地成佛。因為在禪宗看來,人人都有佛性,所以人人都可以成佛。就像儒家的孟子認為,人人都能成為堯舜那樣的聖人一樣,而明朝的心學大師王陽明更是欣喜地發現,滿大街都是堯舜。這種只求心中有佛的修鍊方法簡單易行,又不至於吃太多苦,這對想去西天極樂世界,卻不肯下苦功的佛教弟子來說,「簡直不要太好」。

主張「頓悟」的禪宗的出現,讓佛教在中國獲得了與眾不同的發展道路與動力,中華文化將外來的佛教改造成具有中國特色的宗教,而中國也取代佛教發源地印度成為世界佛教的中心。其實這種頓悟的功夫,出自於儒家和道家的心法,禪宗創造性地加以融會貫通,終於讓處於危機之中的佛家,獲得了長盛不衰的生命力。

在中國哲學的江湖中,儒家、道家和佛家三大門派互相競爭,相互融合,誰也不服誰,誰也吃不掉誰,共同組成了中國哲學思想的三駕馬車,也從不同的側面,影響了中國人民族性格的形成,成為中國人性格的底色。 中國人大多修鍊這儒道佛三家功夫。他們用儒家的積極進取功法做事,追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是積極的進取主義,這是剛勁勇猛的奮鬥精神,是中華民族的思考方式,是中華民族歷經劫難而鳳凰涅槃,最終走向民族復興的主要動力。

中國人會用道家學派的無為虛靜、順天知命的心法來修養身心,他們敬畏自然而順應自然,無為而無不為,在遭受挫折與打擊的時候,他們默念道家心法,退隱山林笑傲江湖,追求身體和精神上的自由;中國人會用佛家學派的轉世和西方極樂世界來麻醉自己,這輩子不順利,都是上輩子沒做好事惹的禍,只要這輩子做了好事,那麼下輩子就會享受快樂,在對彼岸世界的眺望中,中國人變得心滿意足心平氣和。所以,在炎黃子孫的心中,都住著一個勇於進取的孔子,一個虛靜無為的老子,一個慈悲為懷的佛祖,在我們「精神飢餓」、前路迷茫時,三位宗師會共同熬制一碗中國哲學的「心靈雞湯」,讓你身體舒泰心情舒暢,這是我們中國人特有的福利。

《穿越歷史看孔子》已在天貓和噹噹、京東、亞馬遜和全國新華書店上市,歡迎訂購。

| 征 | 集| 原 | 創| 稿|

歡迎原創投稿及推薦優秀文稿。

最好您能夠把中國傳統文化講得透徹、明白、好玩。

點擊播放GIF/1K

點擊展開全文
推薦閱讀:

【引用】什麼樣的中國人喜歡作威作福?
中國人口「雪崩」,是否誇張?
到2020年使13億多中國人躍上1.2萬美元
中國人質被殺:中國朋友巴基斯坦的伊斯蘭困境
報告稱2030年80%至85%中國人將成中產階級

TAG:中國 | 中國人 | 佛教 | 禪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