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督二脈及真氣學說的中醫學本質認識圖解

「任脈「和「督脈」是中醫經絡體系中十四經的重要組成部分,並稱「任督二脈」。 「真氣學說」則是中醫「氣學說」的構成部分,而所謂「真氣運行」,則主要是指「真氣」在人體經絡體系中的運行方式。中醫關於「經絡」(包括「任督二脈」)和「真氣」學說的認識及發展和完善,也同樣伴隨整個中醫基本理論學說和診療體系的逐步發展與完善,經過了長期的探索與不斷創新。

一、經絡的中醫學整體認識發展及人體經絡圖的描記與創新完善

1、古代經絡圖

古代醫家對經絡的記載,首先是用文字來記述,在後來的發展中才繪製了經絡圖。

①中國最早的醫書《內經》、《難經》中記載了較為完整的經絡線路,但沒有經絡圖。晉代《針灸甲乙經》雖對經絡作了系統的記述,並詳細地記載了各經絡線所屬的穴位,但也無經絡圖。漢代以前未見有關於經絡圖的記載。

②後來在《隋書經籍志》中出現經絡圖的記載,如《十二人圖》一卷,《黃帝十二經脈明堂五臟人圖》一卷,《扁鵲針灸圖》三卷,《針灸圖經》十卷。可惜,這些都已佚傳。

③流傳至今的經絡圖多為宋代以來的作品,如王惟一的《銅人腧穴針灸圖經》,此書分別載有經絡圖三幅,經穴圖十二幅。元代滑伯仁所著的《十四經發揮》一書,完整地繪出了經絡穴位分布的經線,並初步使用透視法繪出了部分通達內髒的經絡線。明清兩代所繪的經絡穴點陣圖多沿用此書。

④本文採用的第一張全身圖是1026年出版的《銅人腧穴針灸圖經》(圖1),第二、三張全身圖是1624年出版的《類經圖翼》(圖2、圖3)。

圖1、1026年版《銅人腧穴針灸圖經》正面經絡圖

圖2、1624年版《類經圖翼》全身經脈正面圖

圖3、1624年版《類經圖翼》全身經脈背面圖

2、十四經描記

本文採用十四經彩色圖為1954年版《新針灸學》仿製的《十四經發揮》圖,圖的說明採用《內經·經脈》篇的原文及王惟一、滑伯仁註解。從目前來看,《十四經發揮》中的圖和文字說明,都存在著不少問題,但作為歷史性圖解還是較為全面的(藺雲桂《經絡圖解》P1,福建科技出版社)(見圖4—圖17)。

⑴手太陰肺經

肺手太陰之脈,起於中焦,下絡大腸,還循胃口,上膈屬肺,從肺系橫出腋下,下循臑內,行少陰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內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魚際,循魚際,出大指之端;其支者,從腕後直出次指內廉,出其端。(《靈樞?經脈篇》)

圖4、手太陰肺經之圖

⑵手陽明大腸經

大腸手陽明之脈,起於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兩骨之間,上入兩筋之中,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臑外前廉,上肩,出髃骨之前廉,上出於柱骨之會上,下入缺盆,絡肺,下膈,屬大腸。其支者,從缺盆上頸,貫頰,入下齒中,還出挾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挾鼻孔。(《靈樞?經脈篇》)

圖5、手陽明大腸經之圖

⑶足陽明胃經

胃足陽明之脈,起於鼻之交頞中,旁納太陽之脈,下循鼻外,入上齒中,還出挾口環唇,下交承漿,卻循頤後下廉,出大迎,循頰車,上耳前,過客主人,循髮際,至額顱;其支者,從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嚨,入缺盆,下膈,屬胃,絡脾;其直者,從缺盆下乳內廉,下挾臍,入氣沖中;其支者,起於胃口,下循腹里,下至氣沖中而合,以下髀關,抵伏兔,下膝臏中,下循脛外廉,下足跗,入中指內間;其支者,下廉三寸而別下入中趾外間;其支者,別跗上,入大趾間出其端。(《靈樞?經脈篇》)

圖6、足陽明胃經之圖

⑷足太陰脾經

脾足太陰之脈,起於大趾之端,循趾內側白肉際,過核骨後,上內踝前廉,上踹內,循脛骨後,交出厥陰之前,上膝股內前廉,入腹,屬脾,絡胃,上膈,挾咽,連吞本,散舌下;其支者,復從胃,別上膈、注心中。(《靈樞?經脈篇》)

圖7、足太陰脾經之圖

⑸手少陰心經

心手少陰之脈,起於心中,出屬心系,下膈,絡小腸;其支者,從心系,上挾咽,系目系;其直者,復從心系卻上肺,下出腋下,下循臑內後廉,行太陰心主之後,下肘內,循臂內後廉,抵掌後銳骨之端,入掌內後廉,循小指之內,出其端。(《靈樞?經脈篇》)

圖8、手少陰心經之圖

⑹手太陽小腸經

小腸手太陽之脈,起於小指之端,循手外側,上腕,出踝中,直上循臂骨下廉,出肘內側兩筋之間,上循臑外後廉,出肩解,繞肩胛,交肩上,入缺盆,絡心,循咽,下膈,抵胃,屬小腸;其支者,從缺盆循頸上頰,至目銳眥,卻入耳中;其支者,別頰上(出頁),抵鼻,至目內眥,斜絡於顴。(《靈樞?經脈篇》)

圖9、手太陽小腸經之圖

⑺足太陽膀胱經

膀胱足太陽之脈,起於目內眥,上額,交巔;其支者,從巔至耳上角;其直者,從巔入絡腦,還出別下項,循肩髆內,挾脊,抵腰中,入循膂,絡腎,屬膀胱;其支者,從腰中下挾脊,貫臀,入腘中;其支者,從髆內左右,別下,貫胛,挾脊內,過髀樞,循髀外,從後廉,下合腘中,以下貫踹(腨)內,出外踝之後,循京骨,至小趾外側。(《靈樞?經脈篇》)

圖10、足太陽膀胱經之圖

⑻足少陰腎經

腎足少陰之脈,起於小趾之下,邪走足心,出於然谷之下,循內踝之後,別入跟中,以上踹(腨)內,出腘內廉,上股內後廉,貫脊,屬腎,絡膀胱;其直者,從腎上貫肝膈,入肺中,循喉嚨,挾舌本;其支者,從肺出絡心,注胸中。(《靈樞?經脈篇》)

圖11、足少陰腎經之圖

⑼手厥陰心包經

心主手厥陰心包絡之脈,起於胸中,出屬心包絡,下膈,歷絡三焦;其支者,循胸出脅,下腋三寸,上抵腋下,循臑內,行太陰、少陰之間,入肘中,下臂,行兩筋之間,入掌中,循中指,出其端;其支者,別掌中,循小指次指,出其端。(《靈樞?經脈》篇)

圖12、手厥陰心包經之圖

⑽手少陽三焦經

三焦手少陽之脈,起於小指次指之端,上出兩指之間,循手錶腕,出臂外兩骨之間,上貫肘,循臑外,上肩,而交出足少陽之後,入缺盆,布膻中,散落心包,下膈,循屬三焦;其支者,從膻中上出缺盆,上項系耳後,直上出耳上角,以屈下頰至(出頁),其支者,從耳後入耳中,出走耳前,過客主人前,交頰,至目銳眥。(《靈樞?經脈》篇)

圖13、手少陽三焦經之圖

⑾足少陽膽經

膽足少陽之脈,起於目銳眥,上抵頭角下耳後,循頸行手少陽之前,至肩上卻交出手少陽之後,入缺盆;其支者,從耳後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銳眥後;其支者,別銳眥,下大迎,合於手少陽,抵於(出頁)。下加頰車,下頸,合缺盆,以下胸中,貫膈,絡肝,屬膽,循脅里,出氣沖,繞毛際,橫入髀厭中;其直者,從缺盆下腋,循胸,過季脅下合髀厭中,以下循髀陽,出膝外廉,下外輔骨之前,直下抵絕骨之端,下出外踝之前,循足跗上,入小趾次趾之間;其支者,別跗上,入大指之間,循大指歧骨內,出其端,還貫爪甲,出三毛。(《靈樞?經脈》篇)

圖14、足少陽膽經之圖

⑿足厥陰肝經

肝足厥陰之脈,起於大趾叢毛之際,上循足跗上廉,去內踝一寸,上踝八寸,交出太陰之後,上腘內廉,循股陰,入毛中,過陰器,抵小腹,挾胃,屬肝,絡膽,上貫膈,布脅肋,循喉嚨之後,上入頏顙,連目系,上出額,與督脈會於巔;其支者,從目系下頰里,環唇內;其支者,復從肝,別貫膈,上注肺。(《靈樞?經脈》篇)

圖15、足厥陰肝經之圖

⒀督脈

督脈起於下極之俞,並於脊里,上至風府,入於腦。楊玄操註:入腦後,「上巔循額至鼻柱下水溝穴。」(《難經?二十八難》)

圖16、督脈之圖

⒁任脈

任脈者,起於中極之下,以上毛際,循腹里,上關元,至咽喉,上頤,循面入目。(素問?骨空論》)

圖17、任脈之圖

二、任脈的中醫本質認識

1、任脈的體表經絡穴位連線圖

⑴任脈分布線

軀幹正面自恥骨沿腹胸正中直上至頸(見圖18);頭頸部沿氣管前上行,繞下頜正中至口,別而繞口,在兩口角上行,經眶下孔上行入目(見圖19)。

⑵任脈交會經絡

在會陰部與督脈、沖脈、足少陰經相會。在曲骨穴與足厥陰經相會。在關元穴、中極穴與足太陰經、足厥陰經、足少陰經相會。在陰交穴與足少陰經(《針灸大成》)相會。在下脘穴與足太陰經相會。在中脘穴與手太陽經、手少陽經、足陽明經相會。在上皖穴與足陽明經、手太陽經相會。在膻中穴與足太陰經、足少陰經、手太陽經、手少陽經(《針灸大成》)相會(按:在曲骨、中極、關元、陰交、下脘、中脘、膻中等穴所會的經絡都是從腹內線發出分布於體表穴位的絡脈,屬365絡,在此只能用經絡穴位連線)。

在天突穴、廉泉穴與陰維脈、會厭脈(腎經的分支)相會。在承漿穴與足陽明經、手陽明經(《針灸大成》有督脈)相會。在口唇與督脈、沖脈、足厥陰經、足陽明經、手陽明經相會。在地倉穴與足陽明經、陽蹺脈、陽維脈、沖脈相會。在四白穴與手少陰別絡(出於面合目內眥線)手太陽經(別胛上(出頁),抵鼻至目內眥線)、手少陽經(下胛至(出頁)線)、足少陽經(抵於(出頁)線)、足陽明經相交會。在承漿穴與足陽明經、陽蹺脈相會。

⑶任脈所發穴位

曲骨、中極、關元、石門、氣海、陰交、水分、下脘、建里、中脘、上皖、巨闕、鳩尾、中庭、膻中、玉堂、紫宮、華蓋、璇璣、天突、廉泉、承漿。

圖18、任脈體表經穴連線

圖19、頭頸部體表經穴連線圖

2、任脈及其絡脈分布解剖圖示說明

⑴任脈

女子起於胞中(即子宮卵巢)、男子起於陰囊中(即睾丸)、發出後分為兩支:一支向後行、在腹腔沿脊柱腹側上行到胸椎;一支浮而外者的主幹線、從子宮或睾丸發出後、分布於外生殖器、其主幹線從外生殖器上行經恥骨前、循腹壁經臍中央、上行至胸、分支分布於心、主線上行頸前、沿氣管到喉嚨、通過舌下、前屈繞下頷、上行分布於口唇、在人中穴與督脈相溝通。在下頷承漿穴分出左右兩支、繞口角上行、至眼眶下入眼眶內、分布於眼球。

圖20、任脈解剖圖

—歷史文獻原文—

《素問·骨空論》:「任脈者、起於中極之下、以上毛際、循腹里、上關元、至咽喉、上頤、循面入目。……任脈為病、男子內結七疝、女子帶下瘕聚。」「督脈者……其少腹直上者、貫臍中央、上貫心入喉、上頤環唇、上系兩目下中央。」

《靈樞·五音五味》:「起於胞中、上循脊里、為經絡之海。其浮而外者、循腹右上行、會於咽喉、別而絡唇口。」

《太素·任脈》:「任脈、沖脈皆起於胞中、上循脊里、為經絡海、其浮而外者、循腹上行、會於咽、別而絡唇。」

《素問·氣府論》:「任脈之氣所發者二十八穴、喉中央二、膺中骨陷中各一、鳩尾下三寸、胃皖五寸、胃皖以下至橫骨六寸半、腹脈法也、下陰別一、目下各一、下唇一、齦交一。」

《奇經八脈考》:「任脈為陰脈之海、其脈起於中極之下、少腹之內、陰會之分、上行而外出循曲骨、上毛際、至中極、同足厥陰、太陰、少陰並行腹里、循關元歷石門、氣海、會足少陽、沖脈於陰交、循神闕、水分、會足太陰於下脘、歷建里會於太陽、少陽、足陽明於中脘、上上脘、巨闕、鳩尾、中庭、膻中、玉堂、紫宮、華蓋、璇璣、喉嚨會陰維於天突、廉泉、上頤循承漿與手足陽明督脈會、環唇上至下齦交、復出分行、循面系兩目下之中央、至承泣而終。」(注《奇經八脈考》為李時珍撰)

⑵任脈的絡脈

起於胸骨劍突下的任脈尾翳處、沿腹前壁下行分布於上腹內。

—歷史文獻原文—

《靈樞·經脈》「任脈之別、名曰尾翳、下鳩尾、散於腹。」

古代文獻公認任脈起於胞中(即女子的子宮)、至於男子起於何處、沒有明確的記載、歷來的經絡圖也只是人云則雲、沒有設法解決這一問題。古代文獻並未記載男子沒有任脈、而是男女同樣的存在著、如任脈穴位、男女並沒有區別、男女同樣有任脈發生的病候等、只是後人沒有進行研究加以整理和補充、而將此類問題遺留至今。根據《素問·骨空論》「任脈為病、男子內結七疝、女子帶下瘕聚」的病候記載:任脈所發生的病、女子患白帶及小腹積塊的病、這些病都是胞中的病(子宮和卵巢的病)、男子患寒、水、筋、血、氣、狐、頹七種疝氣病、這七種疝氣病的癥候、都涉及到睾丸和陰囊。說明任脈與女子子宮卵巢的關係、男子睾丸陰囊的關係。根據《素問·上古天真論》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脈通、太沖脈盛、月事以時下、故有子。」男子「二八腎氣盛、天癸至、精氣溢瀉、陰陽合、故有子」的記載、女子天癸至、任脈通達、才來月經、男子天癸至、精液才會溢瀉、兩者是對等的、說明任脈與男女生殖器官及功能的關係、女子的任脈起於胞中、男子的任脈應當起於囊中的睾丸。因此任脈圖分為男女兩張來顯示(男圖見督脈圖即圖23) (藺雲桂《經絡圖解》按)。

3、任脈皮部分布區

起於會陰部、分布於外生殖器、胸腹正中線、頸部氣管前面及口唇周圍等處。

圖21、任脈皮部分布圖示

三、督脈的中醫本質認識

1、督脈體表經絡穴位連線圖

⑴督脈分布線

背部體表自尾骨沿椎體正中上行於頸(見圖22),頭頸部體表沿頸椎後突上行,循頭頂正中線前行,經前額正中下行,循鼻尖自鼻下人中,與任脈相接(見圖19)。

圖22、督脈軀幹體表經穴連線圖

⑵督脈交會經絡

在長強穴與任脈、足少陰經、足少陽經(《針灸大成》)相會:在命門穴與足少陰經、帶脈相會(《經絡圖解》)。在陶道穴與足太陽經相會。在大椎穴與手太陽經、手陽明經、手少陽經、足太陽經、足少陽經、足陽明經相會。(《經絡圖解》按:大椎穴是督脈所發穴、三陽經會於此穴。大椎應屬各經分支的絡脈相會、如同中脘任脈、足陽明、手太陽、手少陽之會一樣、不能將經脈主幹線連於此穴、而是各經分支絡脈會於此穴。手太陽經自肩中俞分出絡脈會大椎、手陽明經自巨骨穴分出絡脈會大椎、手少陽經自天髎分出絡脈會大椎、足太陽經自大杼穴分出絡脈會大椎、足少陽經自肩井穴分出絡脈會大椎、足陽明經自氣舍穴分出絡脈穿頸會大椎。)

在枕骨下啞門穴、風府穴與陽維脈相會。在枕骨粗隆腦戶穴與足太陽經相會。在頂骨合縫的百會穴與足太陽經、足厥陰經相會。在前額神庭穴與足太陽經、足陽明經相會。在鼻下人中穴與任脈、手陽明經、足陽明經相會,在兌端穴、齦交穴與足陽明經、足厥陰經、沖脈、任脈相會。(《經絡圖解》按:百會穴又稱三陽五會,實際所會只有二陽一陰三經所會。所謂百會,應是代表腦的意思。《靈樞·大惑論》:「五臟六腑之精氣皆上注於目而為精,……而於脈並為系,上屬於腦,……其入深,則隨眼系入於腦,……目者,心使也,心者神之舍也。」五臟六腑的精氣通過經絡輸入腦,可稱之為諸經之會的百會。三陽五會應是指頭部的督脈,督脈在頭上與足太陽經、足陽明經、足厥陰經、任脈,正好是三陽二陰為五。)

⑶督脈所發穴位

軀幹部長強、會陽、腰俞、陽關、命門、懸樞、脊中、中樞、筋縮、至陽、靈台、神道、身柱、陶道、大椎;頭頸部啞門、風府、腦戶、強間、後頂、百會、前頂、囟會、上星、神庭、印堂、素髎、人中、兌端、齦交。(《經絡圖解》按:《甲乙經》、《銅人腧穴針灸圖經》中都記載會陽穴為督脈氣所發、督脈的絡脈自長強分出、沿椎體兩旁上行、此穴正在該脈上、所以為督脈所發。而後人將會陽穴硬拉入足太陽膀胱經、實無道理。此圖恢復其原貌、繪在督脈絡脈上。)

⑷督脈絡脈分布線

起自長強、分左右兩支、沿椎體兩側上行、在陶道穴分支分布於肩胛、主支上行分布於頭(見圖22)。

⑸督脈絡脈交會經絡

在風門穴與足太陽經相會。並會於上、次、中、下髎穴。

2、督脈及其絡脈分布解剖圖示

⑴督脈

女子起於胞中(即子宮卵巢)、男子起於囊中(即睾丸)。分出兩支:第一支出恥骨下、男子分布於陰莖、陰囊,女子分布於陰蒂、大小陰唇,其主線後行、與足少陰腎經相合、並行入腹腔,沿脊椎腹側上行分布於腎;第二支從會陰分出,後行經過肛門至尾骨端,沿脊椎孔直上,在枕骨下分支入顱底孔,分布於腦,其主線從枕骨直上,沿頂骨合縫到囟門,在此分出一支,從囟門入顱分布於腦,主線前行經額至鼻下人中穴,在此與任脈溝通。還有一支從小腹內直上,經過臍,穿橫隔分布於心,其主線上行,入喉嚨,上行分布於口唇,在承漿穴側左右分支上行經口角外側至眼眶,入眶中分布於眼球,此支歸屬於任脈(見圖23)

圖23、督脈分布解剖圖示 —歷史文獻原文— 《素問·骨空論》:「督脈者,起於小腹,以下骨中央,女子入系庭孔,其孔溺孔之端也。其絡循陰器,合篡間,繞篡後,別繞臀,至少陰與巨陽中,絡者,合少陰,上股內後廉、貫脊屬腎。與太陽起於目內眥、上額交顛上、入絡腦、還出別下項、循肩膊內、俠脊抵腰中、下循膂、絡腎。其男子循莖下至篡、與女子等。其小腹直上者、貫臍中央、上貫心、入喉、上頤、環唇上、系兩目下中央」。

《難經·二十八難》:「起於下極之俞、並於脊里、上至風府、入於腦。」楊玄操註:入腦後「上巔循額、至鼻柱下水溝穴。」

《十四經發揮》:「其少腹直上者、貫臍中央、上貫心入喉、上頤環唇、上系兩目之中。」

督脈的分布比其他經脈複雜、《素問·骨空論》中有關督脈循行的記載較紊亂、將有關係的經脈都混入其中、其主幹線不夠明朗、如按此繪圖、必然將任脈、足少陰腎經、足太陽膀胱經、督脈等部分線路都顯示出來、使各經脈之間混淆不清。古人對此作過多次的研究、王冰提出了督脈、任脈、沖脈三脈一源;楊上善認為督脈的腹前線與任脈衝脈相似;秦越人在督脈線路中刪去腹前線、呂廣、楊玄操、丁德等贊同他的作法;皇甫謐將王冰的見解留給後人參考;李時珍將腹前線歸屬督脈的別絡;滑伯仁照抄《素問·空骨論》、但又引入秦越人的意見、各家多主張督脈腹前線為任脈線路、這是合乎邏輯的。(藺雲桂《經絡圖解》按)。

⑵督脈的絡脈

起於尾骨端督脈的長強穴位、分出左右兩支;沿脊椎兩旁、足太陽膀胱經及督脈之間、挾脊直上、經腰、背、項、在後頭處分布頭上。在肩胛區分出左右兩短支與其外側的是太陽膀胱經相銜接、並分布於背部肌肉。此通路加強了督脈對脊柱和對背部肌肉的聯繫(見圖24)。

圖24、督脈的絡脈分布解剖圖示

—歷史文獻原文—

《靈樞·經脈》篇:「督脈之別、名曰長強、挾膂上項、散於頭上、下當肩胛、左右別走太陽、入貫膂。」

《奇經八脈考》:「督脈別絡自長強走任脈者、由小腹直上貫臍中央、上貫心、入喉、上頤、環唇、上系兩目之下中央、會太陽於目內眥睛明穴、上額與足厥陰同會於巔、入絡於腦。又別自腦下項、循肩胛與手足太陽少陰會於大杼(第一椎下兩旁去脊中一寸二分陷中)、內挾脊抵腰中、入循膂絡腎。」

3.督脈皮部分布區

起於會陰部、分布於外生殖器、肛門周圍、尾骨、腰椎、胸椎、頸椎背面、顱頂部、額部正中等皮膚、終於口上。

圖25、督脈皮部分布圖示

四、「真氣」及「真氣運行」的中醫學本質認識

1、「真氣」的概念內涵

「真氣」為人體生命正常生存的、由「天氣」(指由肺吸收的空氣中的氧氣、皮膚接受的光線、熱能等)、「地氣」(包括食物中的營養成分與水分,及一切有益於人體的微量元素和地磁等,謂之「水谷之氣」)、「元氣」(包括「精氣」、「神氣」,是稟受於父母的先天之精氣、具有生育能力的精華之氣和各臟腑表達精神狀態的精華之氣的總稱)三者化合而來,供應身體各種機能活動的氣。真氣是人體後天機能活動之氣的總稱,包括「宗氣」、「營氣」和「衛氣」。這些氣都活動在經絡中,又統稱為「經氣」,因為是人體機能活動之氣,即人體生活之氣,故總稱為人體「正氣」(見圖26)。

圖26、人體真氣化合運行示意圖

2、 「真氣運行」的本質認識

「真氣」的運行,是由「積於胸中,博而不行」的「宗氣」(由水谷之氣和自然界的清氣相結合而積聚於胸中的氣)推動下,以「營氣」(由真氣變化而來的含有營養成分的經脈循行之氣)和「衛氣」(由真氣變化而來的、行於脈外具有防禦能力的氣)的形式來完成其周而復始、生生息息的循行運動的。

⑴營氣運行示意圖(見圖27)

圖27、營氣運行示意圖

⑵衛氣運行示意圖(見圖28)

圖28、衛氣運行示意圖

作者按註:本文中諸多文字與圖示均參考引用了藺雲桂《經絡圖解》一書中的相關材料,在此深表敬意!

我的更多文章:
推薦閱讀:

中醫不傳之秘:《素問》病機十九條與針灸處方(二)
棒棒醫生:中醫的兩個根本問題
分享|針灸醫院中醫系列講座
解讀陰陽
中醫師:甲狀腺結節,是身體這個部位在作祟,補一補就好了?

TAG:醫學 | 中醫 | 中醫學 | 本質 | 認識 | 圖解 | 識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