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文化品讀系列」讀書會宜興站·程恭讓教授講《心經》

「人間文化品讀系列」

讀書會宜興站

程恭讓教授講《心經》

主講嘉賓 / 程恭讓教授 錄音提供 / 徐榮偉 記錄整理 / 鄭慧

宜興耘想空間

謝謝耘想空間創辦人周維師姐剛才熱情洋溢的介紹。我今天講課可能受一些條件限制。最近脊椎有點疼痛,為了今天能夠授課,前兩天還卧床儘力積極恢復,昨天又到揚州講完課剛坐車過來。好在我平時就不喜歡坐著上課,喜歡站著講座,今天就不能坐著上課。所以如果效果不太好,請大家多多包涵。

聽說今天我們讀書會主要分享的主題,是《般若心經》。我最近在講課的時候常常遇到一個問題:講課本來應該是分享知識,對不對?但是舉辦方經常不要求講知識,要求的是知識之外的東西,這是我很苦惱的一件事,究竟要怎麼講,越講心越慌,越講越沒譜了。我想,今天是《心經》的分享。它的難度就在於,《心經》可能是國人特別熟悉甚至是最熟悉的一部經典,大部分人平時會抄寫,會背誦,所以,去分享這樣一部大家最熟悉的經典,或人們自認為很熟悉的經典,難度其實超級巨大!我一直在思考,今天究竟應該怎樣分享。

耘想空間創辦人周維女士

剛才周維師姐在介紹的時候,她講到對於這次讀書會,有很多因緣在裡面才能達成,這給我一個啟發:不僅成就一個事業是需要很多因緣,甚至讀書也是需要因緣成就的,人們往往追求以最簡單的方式去理解,但有時候簡單的方式確實不一定非常適合對於經典的深度體會。我剛才就想,我們還是要按照佛教「緣起」的理念,就是任何一個事物,它都可能不是單一的原因所成,是諸因諸緣才得以產生。包括經典文化的形成及理解,可能亦然。所以,我想按照這樣的想法來分享今天的主題。

所以我們今天要講三個部分。首先要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對人間文化品讀活動的觀察。我們是以感恩及感謝的心情來介紹這一部分,包括我們的讀書會。第二部分,我想嘗試跳開《心經》,回到《心經》出自的思想信仰文化背景,它最重要的是跟《小品般若經》,跟佛教般若這個經典系統有很大關係。所以,第二部分,我就會跳開《心經》,講更遠更深層次的東西。第三部分,我們才回到《心經》本身,來談對《心經》的理解。我的思想方法就是:任何一件事情都不那麼簡單,都有很多的因緣來成就它。我們怎樣理解文化經典呢?有可能是我們大家認為很熟悉的經典,實際上要真正理解的話,有很多因素可能制約。所以我想今天主要貫徹這樣一個佛教的緣起世界觀及因緣方法論來討論心經。

第一部分:感恩與感謝·人間文化品讀系列讀書會之宜興站

讀書會發起策劃人(左起):孟慶娟、龔麗、崔楨鈺、高圓

首先想從一個參與者和旁觀者的角度,來談對人間文化品讀這樣一個讀書活動的體會。在這裡首先聲明:在北京站我已經聲明了:我不是人間文化品讀讀書會的發起人,而是舉辦這個讀書會的幾個年輕人,據我所知是龔麗老師,孟慶娟老師,還有今天在場的高圓小姐、崔楨鈺小姐,我是他們的一位老師。他們的讀書會目前還處在醜小鴨的狀態。醜小鴨的狀態也需要很多因緣,我是老師,所以他們邀請我,我當然責無旁貸,當然也深感榮幸呵。本來我這次不便來宜興講課,但他們需要,只有勉為其難。等到有一天,他們成為美麗的白天鵝的時候,我想來講,可能他們已經不需要我了。他們會找一些更大牌丶更大牌的著名教授丶文化名人吧。我想世事一般的規律也是這樣的。(笑)

我對這個讀書會的創意,始終覺得是非常正面的、非常正向的。前幾天,在北京心宅那一站,我談到我們對目前我們閱讀文化的一些隱憂。我覺得我們目前的閱讀文化存在四層危機。第一個危機:我們都很忙,我們沒有時間讀書,現在有閑暇閱讀的人確實越來越少了。第二層危機:即使閱讀,我們可能熱衷進行功利性的閱讀,娛樂性和消遣性的閱讀,甚至低俗性的閱讀,這是比較多的。第三層危機:如果說,偶爾會讀一些相對高雅一點的書,我們一般來講也不會去讀文化經典。親近經典的可能,現在機會非常少。我們現在提到經典,提到創作經典的聖賢,我們跟他們的距離,已經越來越遙遠。雖然從知識的角度,我們現在獲取經典,跟聖賢親近的機會其實越來越容易,但是,我們現代人有某種傾向,戲謔經典丶拒絕聖賢的傾向。我們現代人在一定意義上是甘當幸福的庸人。我們願意過一個很平常很快樂的日子,很舒服的日子,那就可以了,你不要跟我談那些玄妙的,高深的,或者帶有某種犧牲意味的東西,這是第三層閱讀文化危機。第四層危機:我們現在普遍進行淺閱讀,很難進入一個比較深入的閱讀。比如說,我們需要知識,你不要給我講那麼複雜,越簡單越好,心靈雞湯式的閱讀,淺閱讀比較多,深閱讀就比較少。這是我上一次在北京站講閱讀文化時所體會到的。

所謂我們現在讀書很少,你們在媒體報道中會經常可以看到。但昨天我從北京到揚州,我是坐高鐵來,昨天我在車上突發奇想:今天要好好考察一下,四五節車廂,到底有沒有人讀書呢?我從那個一等車廂出發,大概兩三個車廂看下來,兩三個車廂不到兩三本書放在位子上。然後呢,我就進到普通車廂,也許普通車廂會好一些吧?我想。我走了三節車廂,第一節是一本,第二個車廂兩本,第三個車廂還是一本。當我返回到我的"高級"車廂,我現在發現,我們的高鐵他會把車廂鎖起來,所以我弄了半天才回到我的座位上。據我觀察的結論就是這樣的。但是這個問題仍然不能簡單化。有的人雖然閱讀紙質書很少,可能還有其他的閱讀途徑,所以不能僅根據閱讀過幾本紙質的書來判斷我們現在的中國人是不是閱讀很少。做為證據來講,這個證據不足,因為我們中國人是很喜歡玩新東西的。像電子的東西玩得很多。但是從我們生活中來觀察,很多人只能進行淺閱讀,不願進行深閱讀。尤其是不願意讀一些經典的、聖賢的東西,而在這樣的閱讀傾向背後,其實是逃避聖賢丶甘為庸人的文化傾向,可能這個傾向才真正是我們目前閱讀文化最深層次的危機所在。基於這樣一個觀察,我的這些朋友,剛才這些學生,他們要發心,今後要做一個以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經典及佛教文化經典為主的公益性讀書活動,我認為這個發心是功德無量的。首先感謝他們,因為有他們的發心,這次宜興讀書活動才得以開展。

三賢之光文化產業有限公司創辦人李小雙先生

第二,我要感謝耘想空間的創辦人周維女士,還有來自三賢之光的李小雙先生。他們對讀書會提供了支持和場地。我看周維在朋友圈發咱們讀書會分享的廣告,至少發了六七次,今天才能到場這麼多人,實在不容易,所以對他們的辛苦我也表示特別的感謝。

還有對你們大家克服種種困難參加這次活動,我聽說還有從外地來的,不僅僅是宜興本地的朋友,所以特別感謝你們,有這樣一個真誠的願力來參與這樣一場跟傳統文化經典《心經》有關的讀書會。如果沒有你們,就可能沒有今天的讀書會,沒有心經的分享。所以,大家看到,心經的分享這件事,其實有許多許多的原因來形成。

不僅這樣,剛才我講,我不便來這裡參加此次讀書會,其實這話是言不由衷的。我對宜興是非常親近的,我很早就對宜興非常有感情。有幾個因素,一個是我有來自宜興的學生,所以我很早就有機會喝到宜興紅茶,對宜興印象很深。

另外一個因素,我的老家是安徽九華山。九華山的地藏王菩薩金喬覺王子據說先到宜興太華山,後到池州九華山。從金喬覺王子渡海來華的路程,一般認為他先到浙江台州登陸,然後到江蘇,最後到安徽。所以他在宜興市太華山駐錫過這樣一段歷史,是有它的一定根據的。當然具體的史實已經模糊了。但是從可能性講是有的,所以這也是我對宜興非常尊敬的一個因緣。

宜興當然是天下聞名的陶都,我對宜興還特別有感情的原因,是因為宜興的一座寺院:大覺寺。我剛才在房間休息的時候,聽到很多人來的時候互道「吉祥」,這個互道吉祥呢,可能是我們尊敬的星雲大師佛光山文化在宜興潛移默化的一種結果了。剛才周維介紹我的時候說道:「程院?教授」,話說到一半縮回去了。其實有話就大膽說,因為我也是星雲大師創辦的宜興大覺寺雲湖書院的院長。在座有些聽眾我看出曾是雲湖書院有關係的學生,這個事實表示我們對大師的尊重,對人間佛教的尊重。這是人間佛教的光榮,也是我對宜興頗有敬意的的一個重要因緣。

現場讀者

我想上面我講的這些感恩和感謝,完全是發自肺腑,實實在在的。正是因為有眾多因素,才成就了今天耘想空間的這一站人間文化,品讀《心經》。所以你看一件事的成就有很多原因,有的我們通過觀察和研究就可以知道,但是有某些原因不一定知道,它可能是背後的,是支撐性的。正是這些顯在的原因和潛在的背後的原因合在一起,才成就了一些事。所以從佛教的觀點來講,我們經常要帶著感恩和感謝的心情來回應這些因緣。是這些因緣成就了我們美好的一切。這是我今天和大家分享的第一個部分。

第二部分:從《小品般若經》所揭諸多殊勝思想理念理解《心經》

現在進入有可能要被你們轟下台去的講座環節。但是我看到今天沒有講台,你們要轟地話,我就自動離開了。(笑)

關於《心經》,我剛才講,對於大家最熟悉的東西,要談一談它,其實是很困難的一件事情。你熟悉嗎,你未必真懂它;你不熟悉嗎,你明明會背誦它。所以我想從更多的角度跟大家分享,我學習和研讀《心經》的一些經驗。

娓娓道來,詳盡分享

大家都知道,《心經》是中國佛教文化裡面最流行的、最重要的、最了不起的、最著名的經典之一。《心經》在中國主要跟唐朝著名的玄奘大師有關係。唐高宗永徽三年冬十月,中宮誕生未來太子中宗,孩子生下來滿月的時候,皇帝特別召見玄奘大師進宮,讓他給這個孩子祈福。玄奘大師這次進宮,就獻上了用金粉書寫的《心經》。關於心經從史料來講,跟玄奘大師有關聯的也比較有權威性的史料,就是這個典故。所以說,《心經》從一開始出場,就跟一個了不起的高僧的提倡有關係。孩子滿月的時候用於祈福,於是此舉就給《心經》賦予了一個非常特殊的境界。它不是一般的境界,而是被視為一個有神奇魅力,有神奇力量的一部特殊的佛經。所以因為玄奘大師的這次獻經祈福活動,使得《心經》一下子突穎而出,走到了最高層,走到了皇宮,走到了貴族這樣一個系列。在玄奘大師的弟子所記錄的玄奘大師的傳記裡面,已經可以看到類似於《西遊記》裡面講的情節:玄奘在西行取經的路上,觀世音菩薩給他授予《心經》的說法。西遊記故事實際源於玄奘大師的傳記。我們可以看到,《心經》的來歷和玄奘大師個人求法的經歷有關係。總之,大概是因為他的提倡,《心經》很快成為唐朝社會一部非常重要的權威佛教經典。

到了唐玄宗,大家都知道他有個著名的楊貴妃。宋朝有一本民間故事書叫《太平廣記》。它收錄了很多唐朝的故事。有很多區分不清,你不知道到底是真的歷史還是純粹故事。但是這本書記錄了唐朝人跟《心經》有關的故事確實很多。其中有一條很有意思,跟大家分享一下。據說從嶺南給宮廷進貢了一隻鸚鵡。這隻鸚鵡叫做「雪衣女」,一個很漂亮的名字。它是楊貴妃的寵物,當然也是唐明皇的寵物了。這隻寵物非常通人性,通靈。每一次皇帝跟貴妃或者大臣下棋的時候,如果看到皇帝明顯棋勢很弱,很快就要輸了,於是,唐明皇只要叫一聲:「雪衣女」,這隻鸚鵡馬上就衝上去把棋盤撲亂了。有一天,「雪衣女」顯現出快要死去的樣子,唐玄宗就告訴楊貴妃:"趕快教它念多心經」,楊貴妃馬上就開始教它念《多心經》,雪衣女很快就學會了。當時的文獻有很多都把心經稱作《多心經》。《西遊記》裡面經常說唐僧開始念《多心經》,我過去以為是《西遊記》作者開我們佛教高僧的玩笑。本來好好的《心經》,非要說成《多心經》嘛。但後來看《太平廣記》才知道,唐朝民間社會已經很正式很普遍地稱這部心經為《多心經》,原因大概是這部經典的名稱叫《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不知道為什麼把多字拉下來念了。當然,雪衣女念了心經以後還是很快往生了。所以念《心經》當然沒有挽救這隻鸚鵡的性命,但我們從這個故事可以看出,在唐玄宗時代的宮廷里,已經很普遍認為《心經》有巨大的神秘功能,不僅可以祈福,消災免禍,甚至可以迴避死亡問題。我們從這些歷史故事可以看出,唐人對於《心經》確實很重視。這個過程基本就延續下來了,經過唐朝最高層的提倡,它成為中國佛教乃至中國文化非常重要的一部經典,此一佛教文化奇蹟甚至得以延續到今天:今天很多中國人不一定信佛,但會背誦心經丶了解心經的,大有人在呵!

著名文學經典《紅樓夢》裡面也講到《心經》。其第八十八回說,賈府老祖宗老太太明年就是八十一歲生日,要給老祖宗祈福祝壽,老祖宗發給外人手抄3651部《金剛經》。書中接著說:「老太太因心經是更要緊的,觀自在又是女菩薩,所以要幾個親丁奶奶姑娘們寫上365部,如此又虔誠又潔凈。"老太太把《金剛經》譬成道家的符殼,把《心經》譬成符膽,所以大家抄寫經典已罷,還要求大家把《心經》夾在《金剛經》裡面。把《心經》塞在《金剛經》里,用於祈福祝禳,於是《金剛經》的功德就會倍增。這是《紅樓夢》的說法。它雖然不是歷史,但從中可以看出明清時代民間社會對《心經》的理解和膜拜。

從唐朝最高層到明清民間社會,這個狀態一直延續到今天。如果要給佛教經典打分,選出大家最熟悉哪一部經典,我估計最高分應該是《心經》。因為明清以後它已經編到佛教的早晚課裡面,屬於早晚課誦,一定要背誦,再加上它只有260個字,可以不認識字,但背會《心經》要不了幾天。因此《心經》就成為這樣一部非常重要,非常流行,可以說曾經家喻戶曉的經典。

分享與聆聽

最熟悉的東西還要老師講什麼呢?所以講起來很困難。為了對於這部我們所熟悉的《心經》啟示一些別開生面的理解,我們就需要展開一些更新的意境,所以我談一談《小品般若經》。般若,梵文讀prajna,可以翻譯為「智慧」。中國人講究智慧大多是從技術的角度和人生技巧的角度來講。當然,中國人的文化思想,也有高層次的,我這裡是從通常層次來講。但佛教的智慧恰恰跟人生技巧丶人生生存的經驗丶方向相反,這種特殊的智慧,才叫「般若」。

在佛教里,有關般若類的經典,是很大量經典的統稱。在最早的時候,第一部般若類經典叫做「八千頌」。印度人喜歡寫很長很長的書。之後出現了一萬八千頌,再後面出現了兩萬五千頌,再後面甚至出現了十萬頌般若。唐朝玄奘大師到印度取經,其中主要的任務之一就是取《大般若經》,這部經有六百卷。我們很遺憾的說,《心經》不在這六百卷之中。但它的思想是屬於般若經系統的,小小的260字的《心經》,在我們中國被認為是六百卷《般若經》的精華,被認為是它的關鍵、精要、精華的概括。這就是《心經》和《般若經》的關係。我們為什麼要討論《小品般若經》呢?我長期研究佛學以來感受到:我們國人自古以來好簡易,我們很早就喜歡越直觀越簡單越好。這是我們中國人的思維方式,所以我們的邏輯學不發達。其實中國先秦時代有過輝煌的邏輯學。現在我們講的邏輯學,在先秦時代《荀子》丶《墨辯》等等,其實都有完整的邏輯學,但是從漢代以後邏輯學失傳了。為什麼失傳?就是因為我們後來的思維方式越來越追求直觀,形象,簡單。我不是說簡單、生動、形象不好,但是我認為作為一個偉大的文化,如果只追求簡單、生動、形象,這個文化最後就會低俗化,甚至趨向文盲化。因為你都不要邏輯學了。你沒有邏輯學的思考,考慮問題必然簡單化。可是簡單的思想方式往往不能跟問題的複雜程度,即跟無盡的因緣相匹配呵!我之所以今天談這個問題,是懷著一種深深的悲哀。玄奘大師當年九死一生到印度取經。其中很重要的事業之一就是取這部《大般若經》。可是今天,無論是《大般若經》還是《小品般若經》,還有誰真懂呢?幾乎沒有人懂了,連佛教都不懂了,佛教一講般若,就講《金剛經》,講《心經》。我不是說講它們不對,但是不夠,甚至說,如果人人研究佛教,都只知道有《金剛經》《心經》的話,這個佛教的輝煌思想和博大文化,就會變得層次越來越淺薄。不然,你以為佛菩薩聖賢是些傻子啊?為什麼在印度要寫八千頌,寫兩萬五千頌,甚至要寫十萬頌啊?既然可以用小小的一部《心經》完全概括宇宙真理,那麼前面那些經全毀掉不好嗎?一部《心經》不就可以傳遍全世界了嗎?所以,小雖然有小的好,但大家不要用「小」來反對「大」。這260個字的心經,一方面具有高度概括性,但在高度概括的同時,有些東西會被它捨棄掉,隱藏起來,如果把過去的《小品般若經》的思想都概括起來,怎麼可能只有260個字就足矣,所以,一定會有所取捨。佛教文化經典中,許多重要的理論在一些小的經典里可能看不到。我再重複一遍,我這裡絕對不是說《心經》不好,任何一部佛經都很好都很殊勝,心經尤其好尤其殊勝,但是我們在解讀經典的時候,要看到整體,要看到條件和因緣,要有緣起世界觀和因緣方法論。所以,為豐富大家對《心經》的理解,我第二部分將討論到《小品般若經》的一些思想理念。它是最早的般若類經典。今天由於時間有限,我主要跟大家講其中主要的佛學思想主題,我也不得不大體簡單概括一下。

讀書會現場

第一個思想主題:六度或六種波羅蜜多。《心經》不叫般若波羅蜜多嗎?六度就是六種波羅蜜多。波羅蜜多,就是「到彼岸」的意思,是成就丶完成之義。如果把我們現在的人生看做此時此地的此岸,六度就是把我們從此岸度往更高的境界,把我們往非常高的境界推送。把我們的人生方向進行調整,讓我們從有限的生命有可能成為無限的生命;讓我們從有漏的生命,有可能成為無漏的生命,讓我們從有所束縛的生命,有可能成為無所束縛的自由自在的生命。這些方法,在佛教般若類經典裡面,就叫做「六度六種波羅蜜多」。

第一個「布施」:我們口袋裡如果有十塊錢,你偶爾進一個寺廟,進一個文化場所的時候,可以拿一塊錢去做一下善事,這就叫布施;「持戒」,就是堅守規則;「忍辱」:我們經常會遇到不平之事,但是不能老是跟別人爭鬥,要忍耐一下;"精進」:我們要努力,因為人生下來,我們一般不會一降生就在王侯將相之家,大部分人都要從平民百姓開始,所以我們要精進努力;"禪定」:心亂如麻,做任何事要靜下心來;「般若」,就是智慧,人生要有智慧。在佛教里,這六種波羅蜜多都是把我們從生死此岸接引到解脫丶彼岸的智慧,讓我們的人生變得圓滿。這是《小品般若經》重要的主題。你們熟讀《心經》,它有沒有講到六度啊?所以,你如果認為《心經》就把般若經的意思全部概括了,就會忽視般若以外的諸度,對不對呀?我現在是以《小品般若經》跟《心經》為難嗎?你們知道我的真實心意是什麼?我不是要跟《心經》為難,我希望分享更多的體驗,幫助大家今後更深入的理解《心經》的深奧層面。

第二個思想主題:講到六度,早期大乘佛教經典已經是這樣的思想。那麼,《小品般若經》裡面最特殊的地方,就是把六度裡面的般若,從六度裡面提升出來,對這個般若概念進行很深的考量,這是《小品般若經》第二個非常重要的思想,是在六度裡面再一次提升般若一度,認為它非常高,它是六度之首。認為那五個到彼岸的方法,如果沒有第六度,不是真正的到彼岸。只有前五度,比方說「布施」,我很有錢,我口袋裡有一千元,拿去,我全都給你,這不叫到彼岸吶,你如果真正把錢布施的話,應該覺得沒有我,也沒有你呀,也沒有這些錢的存在啊!這叫「三輪體空」,如果達不到這一層,不叫布施波羅蜜多,只叫做善事而已。他沒有從生死此岸度到自由很高的境界。剛才我講的很重要的意思,就是把六度裡面的般若波羅蜜多這第六度提升出來,認為它是六度之首,這是非常重要的思想。這樣的思想,我們在《心經》裡面也看不到明顯的痕迹。

第三個思想主題,更進一步,般若不僅是六度之首。《小品般若經》提出了非常重要的概念:般若是佛母。母親是什麼?她是孕育者、誕生者、養育者,所以認為第六度般若波羅蜜多是一切佛菩薩、聖賢的母親,你現在看到般若已經到了什麼樣的位置。這是非常重要的思想:佛母般若。下面的想法,可能就不是一般人所注意的了。截止到目前我講的這些,很多人都會講,但是下面的研究,是我個人比較特別的體會。

在梵文《小品般若經》裡面,還講了一個非常重要的意思,就是六度皆攝善巧方便,「攝」的意思是包含,涵攝,就是六度裡面包含了善巧方便。現在出現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叫「方便」或者叫」善巧方便」。簡單的講,善巧方便是佛教裡面另外一種智慧。善巧方便是不容易被人理解的智慧,這種智慧是什麼呢?如果說,般若讓我們看到世界萬事萬物的本質,善巧方便則是讓我們向他人來解釋這個觀照。我看到萬事萬物的本質,不代表我能講出它,甚至不代表我需要講述它。你為什麼要講述真理呢?我們講述真理就意味著我們有要度眾生的想法。你想要對別人講述真理,前提是有講述的需要。如果為我個人,我不需要講。我看懂了不就可以了嗎?當你要把你所體悟到的真理向他人講述的時候,那要怎麼講啊?對牛彈琴行嗎?過去古人講「因材施教」。所以,你要想對別人講述你看到的真理,一定要觀察你所要跟他講的那些人的知識背景怎麼樣?文化結構怎麼樣,他們的歷史狀況怎麼樣?他們內心到底有什麼樣的需求。然後,我才能根據他們的需求,把我所看到的真理用適當的方式講給他們聽,這樣的目的是什麼?讓他們最後也理解真理。所以,我個人體悟研究真理和我對別人敘述出來,是兩件事,前者就叫「般若」,後者就叫「善巧方便」,這是佛教里的一個概念。也有點象是我們中國人講的「因材施教」。《小品般若經》的梵本裡面有幾處提到,六度皆包含善巧方便。這是般若類經典非常重要的想法。

生動講說

光這樣講還不夠,《小品般若經》還有新的進展,就是要重點思考這兩種智慧,就是般若與善巧方便之間的關係。用我的話概括就是:般若、善巧方便並舉。並舉就是相互平衡。這是我用的概念,過去從來沒有人提過。為了防止大家把我從台上趕下去,我再給大家敘述一些小故事,來說明我的觀點。這其實是《小品般若經》非常重要的文本,但非常奇怪,我們後來的佛教對這些地方的解讀忽略了,這是一個很大的遺憾。漢語翻譯的《小品般若經》一共三十二品,其中第十四品叫譬喻品,講了四個譬喻故事。

第一個譬喻故事講,假使一艘船遇到海難,船散架了,這個時候船上坐的人,如果不去取一塊木板,或者不去取一塊讓他的身體可以支撐的東西,他就會淹死。反過來,如果這個人能夠在危機當中,取一塊木板或別的可以逃生的東西,他可能會存活下來。講完這個譬喻故事,這個經典接著講,一個菩薩在學習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就是在學習佛的最高覺悟的過程中,如果他不取般若和善巧方便的話,他就會墮落到聲聞地,或者掉到獨覺地。聲聞地就是追隨佛陀的長老弟子們的思想傳承,他們認為學佛的最高境界是成為阿羅漢,但是不想當菩薩,也成不了佛。那叫聲聞地。還有一種人,佛陀沒有出世的時候,他們自己獨自覺悟或修行,例如中國文化中的老子,這叫獨覺。剛才這個故事就講,如果一個菩薩學佛的時候沒有般若和善巧方便,就像船遇到海難的時候沒有生存的手段一樣。

第二個故事講,假設有一個人,拿著燒制的壺去取水,如果這個壺沒有燒製成熟的話,在路上可能就會散掉了,就會化灰成土,水也會流瀉掉;反過來,如果一個人拿著一個燒製成熟的壺去取水,一定可以取水回家,達到目的。同樣,一個菩薩,如果在學佛的過程中,假設他沒有般若和善巧方便的話,他就會掉到聲聞地或者獨覺地,如果他有般若和善巧方便,他就可以成佛。

第三個故事還跟航海有關。這個故事講,如果有一個大商人,帶了很多財寶,全家的積蓄財寶全都放到一個船上,而這個船在航海之前沒有很好的檢查過,零件可能壞了,某些地方已經腐朽了,沒有很好的修治。然後承載過重的貨物,大家可以想像,船在大海中間毀了,船毀人亡。反過來,如果他在航海之前,認真的檢查他的船隻,能夠把船隻修理好管理好,他也恰當的考慮到這艘船的承受力,可以承載多少貨物,如果這些條件具備,他這次航海一定會成功。故事後面講到菩薩學佛要為般若所攝,要有善巧方便,內容同上。

最後一個故事講,如果一位一百多歲的老人,身體已經非常衰弱,基本上要卧床才行,如果他突然下地想行走,結局可能就是摔倒,甚至會摔殘;反過來,如果家裡有兩個僕人,能架著他走路,他可能可以走出去,可以看到外面的景色。也再次講,如果一個學佛的菩薩,沒有般若和善巧方便的話,他就像一個病入膏肓的老人,並且沒有僕人攙扶他,他下地走路會產生什麼結果一樣。

大家明白我的意思了吧?他用了這麼多譬喻來闡述般若和善巧方便的並舉。在十七品中還講了一個更有趣的故事。這個故事我常講,在此簡單講一下。說假設有一隻大鳥,像莊子的鯤鵬一樣大,奇大無比,但很遺憾,這隻鳥沒有兩個健全的翅膀,也許翅膀沒有長出來,也許由於某種原因折斷了,總之這隻奇大無比的鳥沒有兩隻健全的翅膀。這隻鳥在忉利天,即在三十三天裡面生活。有一天它突然想到地球看看,它就要飛到地球上,事實上,它不能飛。它剛一飛就後悔了:這下我的命快丟了。它想回到三十三天,但是不可能了。這時它又想,希望我到地球的時候,我的身體還能完好。這可能嗎?不可能,非死即傷。因為它的身體本來沉重龐大,又兼沒有雙翅,所以必死無疑。講完這個故事,經文還是重複剛才那句話:如果一個學佛的菩薩,本來是想追求到佛的境界與地位,達到最圓滿的覺悟,但是因為缺乏般若和善巧方便這兩個翅膀,一定不會達到成佛的目標,最多只能掉到聲聞地或者獨覺地。

我講這些,都是要告訴大家,《小品般若經》裡面,是確定有剛才這一個重要理念,叫「般若與方便並舉」。可是《心經》裡面有方便這個概念嗎?《心經》里非常清楚:菩薩以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好,菩薩是以般若波羅蜜多有所成就。下面一句,三世諸佛,以般若波羅蜜多故,證得三藐三菩提,所有諸佛也是依據般若波羅蜜多得到了最高的境界。可是《小品般若經》裡面講,一個菩薩在學習成佛的過程中,必須要有兩種智慧,一種叫般若,一種叫善巧方便。所以《心經》的道理固然殊勝,但是讀《心經》,最好要了解一點背景,這樣你對《心經》的理解會更深。這不是《心經》有所不足,我們想,印度一部很龐大的書,想簡單予以概括,肯定有所取捨。所以並不是人家有什麼不足,無非是強調「般若」特別重要。因為《小品般若經》強調般若是佛母啊!既然高度強調般若的重要,在260多個字裡面邏輯上就不可能同時高度強調善巧方便的作用。這就是從大部經典到小部經典會自然出現的取捨。這些取捨是客觀存在的事實,如果我們從思想的角度看,這不是虛構的,而是事實的。不過很遺憾,這一基本的事實恰恰被大家遺忘了。

神情專註

《小品般若經》里還有許多重要的理念,比如,大家知道般若這種智慧最重要的特點是空性,但是空性是最難理解的一個概念。如果理解不好,就可能會出問題。正因為空性非常難理解,所以說般若是深般若。所以《心經》第一句話是: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它在般若前面加了一個形容詞「深」,它不是淺的智慧。就像我們講,我們現在是淺閱讀,要深閱讀。那個般若很深,因為它很深,所以人們聽起來覺得恐怖:過去佛教講的多麼簡單明快,現在怎們講這麼深奧複雜的東西。所以很多人聽了般若以後並不歡喜,而是恐懼,陷入畏懼感。這是般若經中經常出現的說法。我們有一句話叫「東土多大乘根器",所以今晩聽了般若經以後,你們很多人才會滿心歡喜。當然有很多人不高興,因為般若要把我全部滅掉,要做到絕對的無我。你說無我怎麼辦?所以般若講的甚深空性,一般根性的人都覺得理解不了,接受不了,深陷恐怖當中。這時《小品般若經》裡面特別講有一個女神,叫恆河女神,她單獨站起來對佛陀講:您講的深般若,我非常高興,我非常相契,我絕對不會畏懼,也絕對不會迴避。為什麼經典此處不寫一個男神?我過去跟我的學生講,佛教經典,我們不要從是真還是假的角度去理解,應該從「表法」的角度理解,就是把它作為一個象徵,所有用文字記錄下來的故事也好,文字也好,都是象徵體系,引導我們走向被象徵的境界,佛的覺悟和真理,這是我對經典的理解。這個地方不寫一個男神出來說好啊好啊,而寫一個女天神起來表白,主要表明了性別平等。早在釋迦摩尼佛時代,他其實內心毫無性別的歧視。釋迦摩尼佛所出生的古印度有一個很大的特點,從社會結構角度來講,就是嚴重不平等。古代印度人的階層等級非常鮮明。而且高等級永遠是高等級,低等級輪迴下去永遠是低等級。從性別來講,女性處於非常卑微的級別,這個是性別方面的不平等,所以這個經典此段之所表在佛教思想史上看,真是太偉大了,這就是象徵性別平等的意思。這一點當然我們在《心經》裡面也讀不到呵。

還有更有趣的,《小品般若經》里三十品和三十一品,是《小品般若經》最特殊的部分。(古代一部大的經典往往有好多文獻編在一起)。它講了兩個人,一個人叫沙陀波芲,梵語sadaprarudita,翻譯成漢語叫常啼,這個人喜歡哭。他是一個菩薩,還有一個人叫法上菩薩。故事敘說有一天,常啼在阿蘭若裡面,阿蘭若就是指荒郊野外的一個修道場所。這個人應該是出家人,經典里沒有講清楚他的身份。他有一天在修行時,忽然聽到空中說,你趕快到東方去,只有向東方去,才可能學到般若經,然後才可以成佛。他絲毫不遲疑,馬上收拾行李,向東出發了。走了好多天以後,突然覺得不對勁:那個聲音沒有告訴我到東邊什麼地方去啊?於是他就在路上哀哀的哭泣。空中那個聲音告訴他說,你就到東方的一個叫聚香的城市去。這個地方開滿花草,充滿芳香。城裡面有一個法上菩薩。那個城市非常美,城市所有城牆全部是用金銀琉璃等七寶做成的。城裡面人口眾多,生活幸福,物產豐富,大家都以五欲自娛。五欲,眼耳鼻舌身,面對色聲香味觸,我們器官面對外界都有一種慾望,比方我們的眼睛總希望看到美的空間。又指財丶色丶名丶飲食丶睡眠五種慾望。而且你要找的那個叫法上的菩薩,在跟六萬八千位天女在五欲自娛。所以這個經文講了兩個人:一個代表出家人,第二個顯然代表在家眾。出家人不可能跟天女五欲自娛,只有在家人士可以吧。所以這個故事是講一個出家菩薩去找一個在家菩薩。為什麼要找在家菩薩呢?因為法上是般若學的專家。他家裡有抄寫非常完整的般若經,他天天都在教導人們般若經。所以常啼克服千辛萬苦,最後達到那裡,學到般若經,修得了正果。

你們聽了這個故事,覺得他在用什麼表法?就是我常講常提倡的僧信平等思想。一個出家人,一個在家人。按照我們通常的習慣,都是在家人去找出家人學習佛法,但是這部經典這個故事恰好反其道而行之:一個出家菩薩到一個在家菩薩那裡去學般若經。說明一個道理,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大家是平等的。這故事絕對不是說:在家人比出家人高。經典是表法,是象徵。釋迦摩尼佛覺得未來僧信關係可能嚴重失衡,出現非常的不平等,他因此在經典里早早就留下這段經文。我今天和大家分享,可以深度解讀這段經文原來沒被理解的深意:在家丶出家一律平等,這是佛性的平等,也是人格尊嚴的平等。這樣的一個理念,自然《心經》里也沒有記錄。所以我們說《心經》當然在高度濃縮的同時一定省略了很多東西,而我們從與小品般若經內在關聯的脈絡來解讀,一定可以豐富我們對於心經思想信仰義理背景的深度理解。

讓我們回憶一下:《小品般若經》裡面講到六度丶六種波羅蜜多,還講到般若是佛母,還講到六度皆涵攝善巧方便,還講到般若跟善巧方便並舉,還講到恆河女神的象徵意義,僧信平等的故事等等。這麼豐富的義理,這麼善巧的說法,可是我還只是講到了《小品般若經》十分之一的義理,所以你看真理非常多,而佛菩薩要把它們傳諸於世,他們比我們看得要久遠。我們也可能只看到一兩年的問題,最多看到十年二十年,但聖賢的智慧可以看到一千年兩千年,甚至一萬年,也未可知。這些經典其實有非常豐富的哲理。所以,我們讀《心經》能夠想到《小品般若經》,能夠將般若理解得更細緻,那你對《心經》的理解自然會更加完整豐富。關於第二部分就講這些,謝謝大家!

第三部分:從《心經》經文本身理解《心經》

梵文本天城體《心經》

下面我用很短的時間跟大家分享一下《心經》本文。先請大家看一下PPT上梵文本的心經,這是天城體書寫的。因為大家都很熟,所以我只用最快的時間把經文的義理結構跟大家分享一下。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第一段,到此為止,可以視為是經文的第一段。第一段就是觀自在菩薩行般若波羅蜜多的時候,是怎麼個行法?所以表達菩薩的般若之行。行,就是實踐。這裡實踐是大的概念。你不要一聽到實踐就排斥理念,而是兼涵理論與踐行的行動。這幾句概述菩薩在行深般若波羅蜜多的時候,照見五蘊皆空。梵文此處是講,他照見五蘊,並且照見五蘊皆空。但漢語翻譯的很好,直接言照見五蘊皆空。

此處原文為svabhavasunyata,所以原文可譯為:照見五蘊自體空。為什麼要強調自體空,這實際是整個般若心經最重要最關節的地方。剛才講般若經非常重要的義理是深般若。深般若就是跟空性相連。他觀照事物的本質,看到萬事萬物是空的。問題是,「空」,我們漢語選字時選到了空。在古代選了「無」也選了「空」,最後確定用空字。這個空字很好。但我們中國人有一個思維習慣。我們一提到空,就跟「有」相對,另外我們看到空,就想到空間,虛空,所以翻譯沒有問題,但我們一定要知道,此處原文的意思是說:照見五蘊是自體空的,意思就是「五蘊沒有自體」。但是我們在不了解語境的情況下,我們可能理解成空無,或想到空間,就是一種玄妙的意思,多麼高的境界啊!我們學佛常常是這樣。有些人常常講佛教的世界觀是虛無主義的。為什麼這樣想,就是這個「空」字造成的。但是,原文是講「自體空」。

照見五蘊,什麼叫五蘊?佛教裡面生命是無我的。我們通常強調生命是「有我」的,我在做什麼,我在聽課,我在講課。我是一個我們生下來就有的觀念。有了我就有了你,然後就開始有對立有鬥爭,有貪嗔痴,這是我們生活中形成的世界觀。佛教把生命看作是五種事物的集合體。哪五種事物?首先肉身,色。我們分析我們的生命,第一很重要的元素,你不能沒有肉體啊!第二個「受」,我們通常感受快樂,感受痛苦,日常生活中還有一種不苦不樂的感受,這叫受,感受的受,心理感受是很重要的生命元素。第三個是「想」。就是觀念,製造概念的能力,我們經常有一些想。比如生下孩子,兩個人可能提前很多天給孩子想著取個名字,總想要取一個獨一無二,有象徵意義的名字,甚至能給他帶來好運的名字。在佛教里那些都叫顛倒妄想,他有他的人生,但我們從還沒有為人父母就開始想,這叫「妄想"。再就是「行」,是指我們生命裡面的意志作用:我要怎麼樣,我須怎麼樣,就是那個「要"字所表示者。 最後是「識」。我們跟動物不一樣的地方,是我們有思惟丶了別的能力,這種特別的能力佛教叫識。

契入原典

五蘊是 「色、受、想、行、識」。從很早時候,釋迦摩尼佛就說「無我」,生命是沒有這個如我們所執著的我的。我是一個虛構,生命就是我的肉體,我的感受,我的觀念,我的行我的意志,我的思惟、了別我的識,除此以外並無其他,所以很早佛教就講無我。但是還是有個問題,因為可能我們就會認為,色是不是一種東西?受是不是一種東西?想是不是一種東西?意識是不是一種東西啊?於是人們就會認為五蘊也是有,他就會執著於色有自體,想有自體,行有自體,識有自體。什麼叫自體?自體的概念,從梵文來講svabhava,是"由自己所成就"之意 ,言下之意,一個事物是和其他事物沒有關聯的,是沒有歷史延續的東西,也是沒有空間相關的東西。靠我自己成就我的東西就叫自體,所以說五蘊空,自體空,不是告訴你沒有色,你不要誤會佛教。剛才講了,沒有我,你都已經受不了,現在又講沒有色,沒有肉體!佛教不是告訴你沒有色沒有肉體。肉體也是在因緣當中的一個節點,是在一定時間和空間中的一個顯示。它絕對不是獨立自存者,跟其他事物沒有關係。所以佛教是要破解某種觀念,那個觀念並沒有真正地證明過,但我們的人生一直正在依據這個觀念而活。我們習慣認為我們是一個與其他事物沒有關係的存在。你與其他事物沒有關係,例如跟我們的父母沒有關係,這可能嗎?你生下來肯定跟你的父母有關係。你的肉體是由父母賦予的。我們通常講「色」包括顏色。比方這個室內的燈光,現在大家看是什麼顏色?白色。在座有沒有認為不是白色的。如果有現在也不敢承認。(笑)如果我是色盲,色盲不是病,如果我的眼睛的構成跟別人有所不同,我看到的就不是這個顏色。所以你看顏色也是在一定的燈光下面,一定的光線下面,一定的空間下面,還跟你坐的位置、看的角度都有關係。如遠處的就暗一些。所以佛教就是講一個因緣,我今天一開始就是講因緣。今天講《心經》就是想分享佛教的因緣世界觀,因緣方法論,佛教看萬事萬物都是在因緣中存在。所以這裡最重要的是自體空。如果你認為生命里有一個獨一不變的我,或者你認為生命裡面有獨立的色,獨立的受等等,這是不符合空性的世界觀。所以他講自體空。我們漢語與梵語有許多不同的地方,所以造成大家對佛教有許多誤解。這麼多人都會背《心經》,其實常常不幸地意味這麼多人都可能誤解了《心經》。所以如果你腦子裡對佛教有一種虛無主義的感覺,想到什麼都不存在,什麼都是空,不要怪菩薩,應該怪你自己,怪你的老師。生命存在於顯示於條件中,所以沒有任何自體丶實體,你不接受這點沒關係,但是講淸了心經的五藴皆空,是五藴自體空,就不會有虛無主義觀念任何存留之地,這就是佛教最稱卓越的空性般若勝智!

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

到這裡,是《心經》的第二段。還是行深般若,是第二部分的般若智慧,要點是體察到一切法空。如果說第一部分般若之行,是體悟五蘊空,是對生命的真相的理解;那麼下面這一部分的般若之行,則是一切法空,是對我們的生命,也包括對其他的生命,包括對宇宙中的萬事萬物,甚至也包括對很多宗教,甚至也包括對佛教所講的真理,對所有這些事物,對萬事萬物,都要理解為空。

此處最關鍵的一句經文,是"諸法空相"。這句話的原文是:sarvadharma sunyatalaksana,意義是:一切諸法都是以空為相,相字,是特徵的意思,所以這句話表示:萬事萬物皆以空為特徵,一切諸法以空作為特徵。上一句五蘊空是五蘊自體空,這一句含義同樣,一切法都是以自體空作為它的特徵。所以下面講,色受想行識這五蘊空,然後到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這十二處空;從眼界一直到眼識界、耳識界、舌識界、鼻識界、身識界、意識界,這叫十八界空。然後從無明,一直到老病死、憂傷等等,這是十二緣生空。然後苦集滅道,這是四聖諦空。然後,菩薩學佛,證悟最高的真理,是智慧,是證悟,無智亦無得,智和得亦空。從前面的五蘊,一直到最後面的智慧丶證悟,這些都是諸法,因而都是自體空!從我們的身體,一直到外界的事物,甚至到宗教講的真理,包括佛陀的真理,它們都要變化,都是有因緣的,都是在條件當中造就的,所以你不要執著它們實有自體,所以自體是不存在的,所以它們都是自體空!

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這是第三段經文。我剛才講,這段可以叫般若之果,是行深般若的結果。從兩個方面言:一從菩薩言,菩薩心無掛礙,等等;二從佛言,諸佛依般若成就最高的覺悟。

我剛才講,其實菩薩行不僅要靠般若,還要靠方便善巧。在般若經之後的經典,特別是在《維摩詰經》裡面,就清楚說明:般若智是佛的母親,善巧方便智是佛的父親。所以成佛,在智慧的角度講,需要有像母親的般若,也要有像父親的善巧方便。我曾經有個學生,學了我的課以後跟我說:程老師,我學佛學那麼多年,原來我學成了單親家庭!如果你認為光靠般若就成就了佛,你那豈不就是單親家庭?因為只有母親,沒有父親呵!你要學佛做菩薩,需要度無盡無量無邊的眾生,只要這個世界還有眾生在苦難中,你必須做菩薩行,如果不這樣,你沒有資格談成菩薩,也沒有資格談成佛。所以這是一個無盡的學修過程。而你想要度眾生,你就要學多少東西。比如你要度美國的眾生,你說我不會英文,我用漢語度行不行,用漢語度他當然不如用英文度好一點,方便善巧一點!所以,要真正學菩薩行,要修成佛,不能僅僅光靠般若,般若很重要,然有其不足,同時還要有善巧方便智。

氛圍熱烈,精彩紛呈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這是第四段,最後一段,可以叫做:讚歎般若。把般若經讚美成咒,咒語的咒。用了很多話,大神咒,大明咒,無上咒等等,來讚歎這部般若經。 在印度,有好幾種東西我們都翻譯成咒,咒語,咒朮,如Mantra, 是很神奇很神秘的咒,是有神奇力量的咒術,心經這裡這個咒字,就是取此字。所以這個地方說它有神奇的力量。還有一種咒叫vedya,漢語經常也翻譯成「明」,光明的明,它是知識的意思,這個字另外一個意思就是,它代表一種咒術。心經此段大明咒中的明字,即是此字。還有一種咒語,念了那些咒以後,就可以記憶力發達,那些是諸陀羅尼,也是一種咒術,旨在培養記憶力的咒術。這部分讚歎心經有神奇的不可思議的力量,所以用咒術譬如之,嘆美之,稱讚之。

總結一下:心經經文可以分為四段:第一段為般若之行,要點是觀照五蘊自體空;第二段也是般若之行,要點是進而觀照一切法空相。第一段是菩薩生命的智慧,第二段是菩薩宇宙的智慧,世界的智慧。第三段是般若之果,也有兩分,一分菩薩依般若而成就,一分諸佛依般若而證覺。然後是第四段禮讚般若,言般若經如神奇的咒術。今天就和大家分享這些,謝謝大家!

三賢之光主題漫畫人物:一空小和尚

程恭讓教授簡介

程恭讓,1967年生,原籍中國安徽。先後畢業於南京大學(1993)及北京大學(1996),獲得哲學碩士、哲學博士學位。現為南京大學中華文化研究院教授,兼任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主任,南京古雞鳴寺同泰佛學研究院梵語佛典研究中心主任,宜興大覺寺雲湖書院院長。曾擔任清華大學宗教與倫理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台灣華梵大學東方思想文化研究所客座教授(2010),現兼任台灣佛光大學佛學研究中心學術委員、《佛光學報》編委、九華山佛教文化研究所研究員等職。主要致力於人間佛教研究,明清近現代中國佛教思想研究,梵語佛典研究,中國佛教思想詮釋史研究,中華民間宗教研究等。專著有《歐陽竟無佛學思想研究》(2000)、《華梵之間》(2007),《星雲大師人間佛教思想研究》(2015)等。曾主持策劃110巨冊佛教學術叢書《法藏文庫中國佛教學術論典》的編集出版工作(台灣佛光出版社,2000年),主編出版有大型宗教學學術文化研究雜誌《天問》(1-4冊,江蘇人民出版社,2007-2010),並自2012年起擔任「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實踐學術研討會」總召集人,由南京大學舉辦三屆相關的國際學術會議。

曾獲得北京市第七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2002年),先後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2004),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2007),並於2010年成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專家津貼的學者。是國內知名的佛學研究專家,在星雲大師與人間佛教研究、歐陽竟無及明清近現代中國佛教思想史研究、梵語佛典文獻研究等領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學術成果。

責任編輯:釋彌山 張文婷 張靜 高圓


推薦閱讀:

高曉松VS樊登讀書會,我挺高曉松!
時尚從業和愛好者,讀書社群招募。請想讀時尚商業類書籍的人加入
樊登讀書:情商智商都不差,為什麼混得沒有朋友好?
去中心化的人生——個體,協議,系統以及湧現(一)
享譽世界的法國時尚是如何形成的?

TAG:文化 | 心經 | 教授 | 讀書會 | 讀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