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90%的父母都多做了這一件事

王先生今天在單位的工作很順利,最近一直忙的項目有大突破,於是早早下班回家,看到太太小慧正在廚房忙碌,於是自告奮勇地上前問問有什麼需要幫忙的。太太很意外,因為先生從沒有主動下過廚房,給安排一個簡單的活吧,讓他把塑料袋裡土豆一半削皮放鍋里。等太太忙完問:「土豆弄好了嗎?」。先生很自豪的回答:「順利完成任務」。小慧去廚房翻開鍋蓋哪個瞬間愣住了,好半天回不過神來,原來鍋里都是一個個帶著一半皮的土豆,一半土豆削皮啊!(太太本意是把一半的土豆削皮放鍋里,不是把一個個土豆削一半皮放鍋里)

這是台灣腦科學研究所的洪蘭教授在一次講座中提到男女思維差異的案例。剛開始我以為這只是講座需要的一個幽默的故事罷了,但在我跟周圍朋友分享時,豈知有不少的朋友拍案而起「我家那口子就跟你說的一樣樣的!」,原來周圍不少是類似「一半削皮的土豆」的事例。

我深入了解發現這個不是男女思維差異導致的,男女都有這些現象,其根源是家庭教育的問題。一半削皮的土豆要怎麼吃呢?這是違背常識的問題,是什麼力量能夠讓智力優秀的成年人犯這種常識性錯誤呢?究其原因跟很多家長抱怨的孩子不自信、拖沓、不自立、依賴性強等問題是一樣的,都是因為父母的過度「替代」和「控制」。

從心理學角度分析「一半削皮土豆」的行為是由於家長過度「替代」和「控制」導致的。對孩子而言過多的替代和控制遠比體罰更要命!正所謂明槍易躲暗箭難防啊,替代和控制其實是對孩子心靈無形的摧殘,深刻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和人格發展!

這種傷害可怕之處在於它通常是父母無意為之,孩子毫無察覺,好比是「慢性毒藥」,等察覺之時往往已是病入膏肓!這種慢性毒藥中毒其實也是有預兆的,當你感覺孩子突然變叛逆了就是一種徵兆。我們來從心理學角度分析下「替代」和「控制」是如何地傷害孩子的。

「替代」讓孩子的心理「失明」

發展心理學大師皮亞傑認為孩子最初的心智發展離不開「動作」(如撫觸、抓握、攀爬等)和自主探索。簡單理解就是只有我們體驗過了,我們的心智才會發展。獨生子女的時代,每個孩子都是父母世界的中心。父母對孩子的愛真的可以用「愛不釋手」來形容,而根據皮亞傑的研究我們過多的干預和替代孩子的自主探索,對孩子的心理發展百害而無一利。

有一項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把剛出生沒幾天的小貓眼睛縫上,過一段時間再拆開,小貓就失明了,因為它的視神經在關鍵期沒有獲得足夠的光線刺激退化了,而且更要命的是這種退化還是不可逆的。

父母過多的替代行為,上小學了還在給孩子穿衣服,系鞋帶,喂飯,洗澡,甚至成年了媽媽還陪著睡覺,這些不是「愛」而是絕對的傷害。過多替代只會讓孩子心理功能退化,最終形成離開父母就茫然無所適從,好比是一個心理「失明」的人。

曾經就有孩子考上北大後因為離開父母不能照顧自己而不得不退學,我以前也有諮詢過一個在中科院讀研究生的個案,因為失戀要尋死,我跟媽媽了解到在孩子讀本科期間媽媽還專門來北京陪讀,女朋友分手主要也是因為覺得跟他在一起時常覺得自己是媽媽在照顧孩子。

「控制」讓孩子的心靈荒蕪

心理治療的精神分析流派的觀點認為存在感是人格健康發展的重要基礎,缺乏存在感的人在遭受生活中挫折時容易精神崩潰或人格解體。對孩子的過多控制就是在剝奪孩子的存在感,就等於在扼殺精神生命,就在給孩子的心靈製造荒蕪。當你嘗試控制孩子,年幼的孩子意志就不存在了,存在的就是父母的意志。

我們似乎都喜歡乖孩子,但每一個人為控制出來的乖孩子其實都是一顆定時炸彈,他們一生都在按父母的規矩做事,他們自認為只要乖別人一定會愛他。當他們遇到巨大挫折,再乖也沒人愛的時候,乖的邏輯被衝擊到崩塌,精神世界瀕臨破碎,接著會發生很可怕的事情。

改變父母的控制行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為這些控制已經是一種習慣,一種生活方式,但我們為了孩子的健康發展必須努力去改變!父母過度「控制」難以改變的原因除了是 「愛的本能」外還有來自於父母不能忍受孩子「犯錯」的強迫傾向。

我們要允許孩子犯錯,孩子犯下的常規錯誤習慣性的接納和平常的對待,因為行為主義心理學認為孩子的學習就是需要通過不斷地試錯來獲得的。這個世界上任何一個成功的人犯錯一定比那些失敗的人多,所以湖畔大學的教育會邀請很多出色偉大的企業家來講述自己的失敗,以及失敗所帶來的精神滋養。

孩子咬手指不行,寫作業拖沓不行,起床慢不行,少穿衣服不行,吃飯慢不行,不吃青菜不行,弄髒衣服不行。父母的那些過度控制和焦慮的情緒不只是對孩子心理有影響,甚至還會對孩子的身體健康有傷害。

我曾經諮詢過一個厭學的孩子,經常感冒,後來了解到孩子穿什麼衣服、穿多少衣服都得按照父母的要求來,於是誕生了一種「冷」叫媽媽覺得我冷,父母的過度控制無形中剝奪了孩子自己根據天氣變化增減衣物的能力,而父母又不能時刻陪伴在左右,所以孩子在學校的時候天氣變化了也不知道增減衣物自然就容易著涼感冒,害怕上學。

家長朋友需要謹記「控制」是最壞的教育,控制是很多家長消除自身焦慮的方式,過度控制是在填補家長自身安全感的缺失。我們不得不承認人類個體發展的差異性,有的孩子就是比別人行動得晚,那是孩子獨特的特點,不要把他糾正成流水線產品,千篇一律。愛孩子就要懂得放手和鼓勵孩子探索,放下我們的強迫傾向、莫名焦慮和不安,允許孩子犯錯。

家庭教育要培養一個健康快樂的孩子,除了要避免過度的替代和控制,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內容那就是營造幸福的親子關係,幸福親子關係比任何教育方法都重要!

積極關係決定孩子命運

「性格決定命運」這句話很多家長都有耳聞,不妨進一步思考什麼決定性格呢?從心理學的角度說,我們童年遭遇的親子關係會內化到孩子的心裡成為內在的關係模式,這一整套內在的關係模式就形成了我們性格重要的一部分,在高度社會化的人類社會我們的關係模式可以說就決定了我們的命運。

親子關係奠定了孩子的生命底色。童年體驗的關係模式,與我們今天的事業、婚戀、親子關係,有著密切的聯繫。看到此處,有的家長可能會有疑慮,我孩子都大了,現在改善親子關係會不會晚了。親子關係是家庭教育的基礎,不管什麼時候都值得我們往積極的方向努力。

前文提到精神分析對孩子存在感的重視,孩子的存在必須在關係中才能產生。改善親子關係可以從我們跟孩子互動的方式開始,改變我們對孩子問題的回應方式就可以改善我們的親子關係。

下邊我們來分析幾種應對孩子問題的回應方式,並分別分析不同的方式帶來不同的後果,供家長朋友參考。

第一種是重複孩子話語中跟情感有關的詞

比如說孩子跟你說,「爸爸,我剛才摔倒了,好疼啊!」那爸爸可以回應說「爸爸知道了,摔得好疼吧!」這就是重複他說的話。重複對方表達出來的情緒或者你感受到的情緒,去確認它,而不是指責孩子的粗心大意,孩子會充分感受到你的理解,內心也會感受到踏實和安全。

第二種是無關反應

比如孩子說「爸爸,我剛才不小心摔了,好疼的!」。有的爸爸會說:「你今天作業寫了沒?」。

如果孩子在最初和父母的溝通中,經常得到無關反應,那麼,長大後,他就會感覺到跟別人溝通是一種很愚蠢的事情,於是變得冷漠。當然,他也可能會非常聰明,在自閉在自己的世界中的時候,思路很清晰,但他覺得跟別人聊天是很無聊的事情。

第三種是情感宣洩

「爸爸,我剛才摔倒了。」「跟你說多少回了別亂跑,下次還得摔!」。等等類似這種消極情緒體驗的話,家長的情緒能量是出去了,但孩子的情緒被活生生地擰回去了。

當我們成年之後,我們可能不會記得這個經歷,但這種情緒體驗一直藏在心理,阻礙後來我們與他人尤其是親密關係的交流互動。

以上三種應對,只有第一種方式有助於改善我們的親子關係。

如果你要培養樂觀幸福,積極主動的孩子就需要少些替代和控制,多些積極的回應和情緒肯定,讓孩子的獨立自主,主動思考的能力得到充分的發展。

文章最後給家長朋友分享紀伯倫散文詩集《先知》中的一段美文字「你可以給予他們的是你的愛,卻不是你的想法,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你可以庇護的是他們的身體,卻不是他們的靈魂,因為他們的靈魂屬於明天,屬於你做夢也無法到達的明天」。

來源:知子花家庭教育

尊重原創,感謝原創,如有侵權,原作者可隨時聯繫做刪除處理。


推薦閱讀:

中國24部門聯合發布重磅消息 只為了干這一件事|槍擊案|物流|暴力
比雙降影響更大的一件事發生了 關乎你我!
【夜讀】人生只有一件事不能低調
他讓大宋皇帝重新回歸太祖一脈,上任後第一件事就是為岳飛平反
99%的男人無法完成的一件事...

TAG:父母 | 一件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