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國品牌乘用車市場份額連續四年下降
中汽協公布的2014年12月份全國汽車產銷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品牌乘用車和轎車市場份額連續四年持續下降,其中,中國品牌轎車市場份額已接近2004年份額。與上月相比,德系和法系品牌乘用車銷量略有下降,其他外國品牌各有增長,日系品牌增速更快。與上年同期相比,日系乘用車銷量增速略低,其他外國品牌增速均超過10%。
2014年,中國品牌乘用車共銷售757.33萬輛,同比增長4.10%,占乘用車銷售總量的38.44%,佔有率比上年同期下降2.14個百分點。德系、日系、美系、韓系和法系乘用車分別銷售394.09萬輛、309.52萬輛、252.55萬輛、176.61萬輛和72.70萬輛,分別占乘用車銷售總量的20%、15.71%、12.82%、8.96%和3.69%。與上年同期相比,日系乘用車銷量增速略低,其他外國品牌增速均超過10%。
2014年,中國品牌轎車共銷售277.44萬輛,同比下降17.40%,占轎車銷售總量的22.42%,佔有率比上年同期下降5.55個百分點。德系、日系、美系、韓系和法系轎車分別銷售334.43萬輛、216.91萬輛、204.56萬輛、136.16萬輛和60.93萬輛,占轎車銷售總量的27.02%、17.53%、16.53%、11%和4.92%。與上年同期相比,日系和美系轎車銷量增速低於10%,其他外國品牌呈較快增長。
=====================================================================================
附:2014年自主品牌乘用車銷量分析
在2014年里,自主品牌遭受重創,受轎車拖累,在乘用車市場的份額整體滑落。根據蓋世汽車網整理的數據,2014年全年,自主乘用車(不含微客)銷量整體實現兩位數增長,由2013年的564.71萬輛提升至626.49萬輛,同比攀升了10.9%。
不過其該增幅不及乘用車市場整體水平(13.0%),在乘用車市場份額下降0.6個百分點至33.9%,約為三分之一。
受轎車拖累 自主品牌2014年增長不及市場
從汽車類型來看,自主品牌份額下跌的原因主要是受轎車拖累。
轎車市場雖然隨著其容量的增大、產品譜系的擴大,銷量提升較弱,但2014年也實現3.5%的增長;而自主品牌在轎車市場銷量卻同比大跌16.9%,由2013年328.32萬輛跌至272.91萬輛。相對於外資品牌,自主品牌產品競爭力薄弱仍是主要因素。
而在MPV和SUV市場上,自主品牌銷量快速增長,推動其乘用車整體增長。
2014年,自主品牌SUV銷量同比攀升50.9%至188.83萬輛。
MPV激增48.0%至164.74萬輛,新產品的進入是其銷量高增長的主要原因。
傳統「四大」自主品牌表現欠佳
在自主品牌企業中,2014年乘用車銷售前十企業依次為:
上汽通用五菱(上汽通用五菱雖然是合資企業,但其銷售的汽車均為自主品牌或合資自主車型)、長安汽車、長城汽車、奇瑞汽車、比亞迪汽車、吉利汽車、東風柳州、北京汽車、江淮汽車和一汽轎車(不含馬自達)。
其中,上汽通用五菱2014年銷量激增47.9%至93.26萬輛,摘奪榜首。其旗下五菱宏光助力最大,單一車型銷量攀升41.5%至75.00萬輛,月均銷量高達6.25萬輛;下半年上市的新車寶駿730,累計也有12.00萬輛。
長安汽車2014年銷量71.03萬輛,超過了長城汽車和吉利汽車,排名僅次於上汽通用五菱。與2013年相比,長安汽車銷量同比勁增37.8%,增加了近二十萬輛的增量。其與與上汽通用五菱增量合計49.69萬輛,占自主品牌乘用車整體增量的八成。
緊接這兩家企業之後的是傳統「四大」企業,而這些企業表現均欠佳。
其中,銷量同比提升的僅有奇瑞汽車,其2014年乘用車銷售46.05萬輛,同比也僅有3.7%的增長。
從其旗下車型來看,奇瑞銷量增長的主要發力點在SUV,其中,瑞虎3銷量已突破10萬輛,瑞虎5也有9.58萬輛。
另外三家企業銷量出現不同程度下跌。其中,長城汽車由於輕轎車業務導致其2014年乘用車銷量整體下滑,同比下滑2.4%至61.25萬輛,從「老大」變成「老三」。不過值得一提的是,長城雖然輕轎車業務,但其SUV仍然持續高幅增長。哈弗H6在2014年銷量增長45.0%至31.59萬輛,冠絕整個SUV市場;新車哈弗H2自上市以來銷量一路攀升,在12月銷量達12,259輛。
比亞迪汽車和吉利汽車2014年銷量分別下跌13.5%和22.5%至43.79萬輛和42.58萬輛。
車型削減、回歸一個品牌企業內部調整分別是其銷量大跌的主要原因。
其他企業銷量均在不足25萬輛。
其中,推出較多新產品的北京汽車,2014年銷量驟增146.2%至20.49萬輛,躋身銷量前十企業。
東風柳州和一汽轎車分別銷售24.09萬輛和18.46萬輛。江淮汽車銷量略降3.8%至19.58萬輛。
推薦閱讀:
※中商惠源商貿有限公司榮獲「中國品牌創新峰會」兩大殊榮
※丁海森:中美貿易戰,從製造大國走向品牌大國
※中國品牌車身部件遍布歐美供應商,一個電噴零件就被賺走1000塊